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案:《红色中的和谐》

幼儿园教案:《红色中的和谐》

P037 活动区小班《红色中的和谐》教案设计意图《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人、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

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红色中的和谐》是以母性为题材的画作,画中的女人温婉贤淑的摆放桌上的水果,旁边黄色、橙色、红色的花朵更是衬托出整幅画温馨的基调。

小班幼儿对家的依恋度远远高于中大班孩子,所以当我们将这幅画呈现给小班孩子欣赏时,她们认为画面中的女人是妈妈,正在为家人准备晚餐。

整幅画采用了大量的红色,墙壁和桌面上又画上了许多的蓝色藤蔓,再用星星点点的绿色和橙色将画面提亮。

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画面的色彩,因为其中用了很多的他们最敏感的三原色。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开展了《红色中的和谐》名画欣赏区。

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喜欢情境化,所以我们在欣赏区中力求将画中的场景再现(红色的房间、蓝色的藤蔓、桌子、椅子等),增强真实的情境体验和感受。

孩子在玩色、点画、泥塑等大量的操作中增强了与画面精妙之处的对话。

内容概要画面内容初步感知区域环境娃娃家内再现《红色中的和谐》画中的场景:红色的墙面红色的桌子窗外的景色墙面上贴有马蒂斯的画作《红色中的和谐》幼儿行为分析早早来园的孩子发现了今天娃娃家不一样了。

红彤彤的色彩一下子就把孩子给吸引住了。

从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他们对画面的敏感点有三方面:最熟悉的妈妈小班孩子强烈而温暖的红色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所描绘的蓝色藤蔓活动一材料提供各种形状的红色手工纸(装于盒子内)蓝色颜料(蘸于海绵上)滚珠(置于海绵上)幼儿游戏及分析孩子们能很快地感受到红蓝两色所带来的视觉冲击,那么他们是否能感觉到这两种颜色在一起的美呢?教师选择了小班孩子最喜闻乐见的颜料和手工纸着手。

小班《红色的和谐》专家点评

小班《红色的和谐》专家点评

百度文库幼儿园教案小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专家点评
欣赏性活动区活动包括文学欣赏、美术欣赏和音乐欣赏。

美术欣赏以名画欣赏为主,因为名画有其独到的视角和丰富的表达方式。

通过情境创设、操作体验、表达表现等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作品,获得丰富情感体验与多元表达的方式。

《红色中的和谐》是以母性为题材的画作,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运用母题和纯绘画性要素如简洁的形状、弯曲的线条,让观赏者获得舒畅惬意、轻松愉快视觉享受是他的典型画风。

初赏画面,孩子们感知到了家的温馨与宁静。

因为画中有“母亲”、有小屋、有热烈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相伴,情境性和特别的用色给人以梦幻般清纯、宁静的感受。

小班孩子在欣赏时,会将原作画中的女佣当做是妈妈,理解为妈妈在为家人准备晚餐或者做好吃的。

此时,我们一定不要否认她,因为对小班孩子来讲女佣和妈妈在视觉感知中没有本质差异,这两个角色的神态与举止都有爱,有共通性。

我们必须坚守名画欣赏的过程是百人百解的过程的理念,正如一千个人看了《哈姆雷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一样,我们要理解并支持她的见解。

再识画作,孩子们找到了窗外房子的粉红色与室内红色,室内桌布、墙纸上花纹以及桌上水果的色彩和也能在窗外蓝天、绿地、黄花上找到……正因如此,孩子们又萌生舒畅惬意之感。

同时,教师们运用多种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鼓励孩子们大胆拓印、涂色、捏泥等等,光看作品,似乎孩子们印得、做得并不那么“好看”,其实,画得好不好、捏得像不像并不重要,马蒂斯也并没有将物象画得与自然中实际的模样相符合。

我们必须坚守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番玩乐中乐意欣赏、愿意探究和大胆地自我表达。

红色的和谐

红色的和谐

心园·米罗国际美术教育星期~(大班10~12岁)编号:主编:心园·米罗教学研发中心一、命题及说明:课件名称:《红色的和谐》课程说明:以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的绘画作品为主题,用水粉拼贴的方式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要学会举一反三,不能照抄本课件内容,课件仅供参考。

本次课程专注儿童的个性发展,不使用刻意标准限制儿童的创作,以创新的思维刺激儿童去感知、探索和发现,使用趣味性的引导,启发儿童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示范、引导、启发式教学二、媒介与材料1、媒介三、导入与热身四、绘画与过程五、评价与展示六、科普与交流科普1、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编辑词条添加义项名所属类别:其他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

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日(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

2、简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里珍藏的历史文物与艺术品,共约270多万件,据说,要看完这么多藏品,要花费27年的时间。

艾尔米塔什原来只是冬宫的一小部分,是1764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购置多位名家的绘画作品后,存放于艾尔米塔什内,起名为奇珍楼,经过多年的积累,艾尔米塔什的藏品日渐增多,收藏的种类也不再局限于单一。

十月革命以后,整个冬宫归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3、马蒂斯 - 法国画家编辑词条修改义项名所属类别:文化人物马蒂斯即亨利·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法文:Henri Matisse;又译“马谛斯”,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马蒂斯生于法国,是毕加索时代最重要的古典现代主义艺术家之一,且是野兽派的领导角色。

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并促成了二十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

红色中的和谐
活动准备:欣赏用的名画。

《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在这里,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

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态的表现上采取一种图形类比的方法。

我们在画上看见,窗外的屋顶,与那把椅子形状相类似;花园里树木弯曲的枝丫,与桌面和墙壁上鹿角形花纹相呼应;而桌布上的花梗与女佣的头发,则用的是同一种简略的线条。

活动过程:一、感知与讲述出示名画——《红色中的和谐》并提问。

1.这张纸上画了些什么?(有人站在桌边,桌上有花瓶,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
2.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家,从打开的窗户还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3、这张画画了室内和室外两个地方,室内有那些东西?室外有哪些东西?(室内:人、桌、桌上有花瓶和水果,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

室外:粉红色的房子、树和草地、天空、花朵。


1。

红色的和谐

红色的和谐

你想到了吗?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

因此,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

同样的风景题材,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二、为什么绘画可以呈现出多元化?画家根据游山感受作画,引导观众随着画面布局由近及远地饱览阳春秀色,体会画家游历于山水之间的惬意心情。

春山游骑图(中国画)明代周臣真实再现客观世界的绘画。

应用科学透视法表现乡村小道,真实地描绘出画家在固定视点观察到的景物,使人充分感受天地的开阔和深远。

村道(油画)1689霍贝玛(荷兰)画家以充满激情的笔法、夸张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表现景物,使观者明显地感受到画家奔放的内心世界。

星月夜(油画)1889凡·高(荷兰)如果同样是人物题材的内容,表现方法又有什么不同?探究讨论为什么同样的题材,画家的作品面貌会如此多元呢?艺术多元的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家所处的国度、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并且每个人都富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审美追求。

三、19世纪末,西方现代实验艺术出现后,在创作主张和表现手法上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超现实主义这是一幅另人震惊的作品,这里向人展示的是一片死一般的沉静,没有人影,也没有鸟兽,在一片荒凉的旷野上,只有几个软绵绵的钟表,或挂在枯枝上,或摆在桌台上,或搁在一个不明物上。

在这幅作品中,一切事物不近情理,却又表现了可知的物体。

表现人们心中的幻觉或梦想,创造出了一种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

永恒的记忆达利(西班牙)从这幅类似于黄金比率的小幅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画家的理想,那就是试图建立一种完美的秩序。

黑色的纵线与横线把画面分割成若干个不同比例的小长方块,他对这些小方块的空间探索似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如何在视觉上平衡这些小空间是他努力营造的理想。

红色、黄色、蓝色与黑色构图蒙德里安(荷兰)抽象主义绘画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野兽派的狂欢展现,浓艳的色彩艺术,马蒂斯《红色的和谐》

野兽派的狂欢展现,浓艳的色彩艺术,马蒂斯《红色的和谐》

野兽派的狂欢展现,浓艳的色彩艺术,马蒂斯《红色的和谐》#文史知识局#这是一系列站展现色彩的画作,在1905年,著名艺术创作家马蒂斯已经为了展览准备了许久,创作了一系列的画作的,就为了在这次展览会上大放异彩。

但是将自己的画作送去给知名人士评选的时候,评选团们一致认为这样的风格可能不适合大众们的眼光,建议马蒂斯不要展出这一系列的画作。

“野兽派”画风的诞生为了展现自己的艺术画派,马蒂斯还是坚持展出,这次展览会上,马蒂斯的画作饱受质疑,但是却掀起了一股艺术风的兴起,也就是今天熟知的“野兽派”画风的诞生,这场关于艺术的运动,是异常崭新的现代艺术运动。

二十世纪,关于艺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场面。

在此之前,有很多艺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开创了许多画作和画派风格,创作出了无数精彩的作品。

画作这项艺术发展至今也拥有了成熟且广泛的成就,而身处二十世纪的这群艺术家们,依然没有放弃的继续开创新的风格的道路,各自秉承自己的艺术理解,创作着标志自己风格的画作,在当时塞尚将物体几何类型的概括展现和毕加索的三维空间展示都标志着二十世纪的经典画作。

而野兽派的画作,就犹如他的姓名一般,犹如一头野兽一样,展现出强烈的色彩和情感表达,让虚幻的“现实”展现在了画作之上,这次的主角,正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色彩是马蒂斯的艺术“武器”,贯穿着自我的艺术理念。

一直以来,绘画大师大部分都觉得,色彩只是修饰画塑造画作的工具,在素描的基础上的“外部装修”,但是野兽派就颠覆了这一传统,在马蒂斯认为色彩也能是画作上的主角。

在马蒂斯的《画家笔记》中写到“色彩的选择,不依赖任何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观察,建立在感觉,建立在每一种十分自然的体验基础上的色彩,”一直延伸到结尾“色彩胜于素描,是一种解放的手段”。

《红色的和谐》于1908年马蒂斯创作在马蒂斯的眼中,色彩是胜于一切,是自由抒发情感的力气,任何的表达方式都胜于色彩上的表达方式,在马蒂斯的发展之路中,色彩不可抛弃的主题,是画作最“完美”的展现,在我们熟知的野兽派画作《红色的和谐》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色彩才是画面C位——马蒂斯《红色的和谐》

色彩才是画面C位——马蒂斯《红色的和谐》

色彩才是画面C位——马蒂斯《红色的和谐》马蒂斯沿着博纳尔探索过的路线前进,不过,博纳尔仍想暴露光线和闪光的印象,而马蒂斯则大大前进了一步,把眼前的景象,改变为装饰性的图案。

——贡布里希对我来说,野兽派绘画同样也是一种手段的尝试:怎样把红青色、红色和绿色安排在一起,怎样使它们在结构上、表现上结合在一起。

这是出现在我心里的一种内心要求的结果,而不是偶然产生动机的结果……——马蒂斯《红色的和谐》局部为色彩疯狂打call1905年,马蒂斯和他的伙伴德兰、弗拉芒克准备好了足够多的作品,准备参加当年的新沙龙展览。

然而,当委员会委员们看到如此粗放的风格、浓重的色彩,给他们的建议是不要公开展出,马蒂斯坚持要展出他们的作品,并将作品放置在了同一个展厅中。

多幅色彩丰富、艳丽到令人震惊的作品,果然招致蜂拥而至的批评,对于刚刚妥协于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艺术界来说,这些绘画就像野兽的作品——“野兽派”的名称也应运而生。

有趣的是,评论家的谴责,又一次命名了一场崭新的现代艺术运动。

马蒂斯《Le bonheur de vivre》约1905年在二十世纪异彩纷呈的流派中,先锋艺术家各自以自己的理念,创作着与传统艺术大相径庭的作品。

塞尚将物体的表现归结于几何形状的概括;毕加索创造了一种新的三维空间的表现形式;而野兽派则强调色彩和情感的表达,优先于现实的再现。

野兽派的主要人物马蒂斯,一直将色彩作为他的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他的艺术理念。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与其1906年自画像对于传统绘画大师而言,色彩仅仅是用来塑造画面结构的工具,是服务于素描而存在的奴隶。

对于马蒂斯来说,这种观念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他在《画家笔记》中写道,“色彩的选择,不依赖任何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观察,建立在感觉,建立在每一种十分自然的体验基础上的……色彩的和谐与不和谐,都能造成令人愉快的效果……色彩,或许胜于素描,是一种解放的手段”。

大班名画欣赏教案:红色中的和谐

大班名画欣赏教案:红色中的和谐

大班名画欣赏教案:红色中的和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了解中国画艺术的历史和特点;2.了解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的创作背景、作者、风格、意境等相关知识;3.学会欣赏和品味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欣赏大型名画获取美的情感体验;2.能够对中国画艺术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知;3.能够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实践。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3.通过欣赏名画,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的相关知识;2.感受和欣赏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所表达的意蕴和深意;2.运用美学知识对于中国画艺术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出示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的实物图,让学生对于这幅名画做出简单的描述,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2.1 中国画的历史和特点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画的历史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风格和特点,为后续欣赏名画做好准备。

2.2 红色中的和谐的相关知识教师详细讲解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的创作背景、作者、风格、意境等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幅名画。

3. 名画欣赏(30分钟)教师播放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的图片,让学生倾听和感受红色中的和谐这幅名画所表现的意境和主题,并鼓励学生对于这幅画作出个人的评价和分析。

4. 美术创作实践(30分钟)教师给出自由的画纸和颜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创作实践,同时老师给予指导和促进。

5. 总结评价环节(10分钟)教师就本次授课给学生进行总结评价,并简要介绍一下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估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表现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对于知识的掌握、创作实践的完成情况和个人理解能力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美术教育是一种具有文化渊源性的艺术教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着眼于知识传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综合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的运用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

2、通过欣赏画家的画,了解画家的个性和特色。

活动准备:欣赏用的名画。

《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在这里,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

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态的表现上采取一种图形类比的方法。

我们在画上看见,窗外的屋顶,与那把椅子形状相类似;花园里树木弯曲的枝丫,与桌面和墙壁上鹿角形花纹相呼应;而桌布上的花梗与女佣的头发,则用的是同一种简略的线条。

过程:
一、感知与讲述
出示名画——《红色中的和谐》并提问。

1.这张纸上画了些什么?(有人站在桌边,桌上有花瓶,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
2.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家,从打开的窗户还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
3、这张画画了室内和室外两个地方,室内有那些东西?室外有哪些东西?(室内:人、桌、桌上有花瓶和水果,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

室外:粉红色的房子、树和草地、天空、花朵。


二、分析与解释
1.这张画中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哪些地方是红色的?(桌布、墙布)
2.用了很多红色,给你什么感觉?(很暖和、烫、热闹、喜洋洋的……)
3.如果画中全用红色是否好看?(不好看)那么画画的人除了用红色还用了什么颜色?(蓝色)因为红色和蓝色给人不同的感觉,我们称它们为对比色,画中哪些地
方用了对比色?(窗外——冷色,室内——暖色;人的衣服——冷色,人的身后——暖色;墙布的花纹——冷色,墙布的底色——暖色)
4.画中哪些地方用直线?哪些地方用曲线?(桌、椅、
窗框用直线,花纹、窗外的树、人、花瓶用曲线)看曲线和直线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直线——硬邦邦的,像树干一样,不动的……曲线——像蛇在扭,有翻跟头的感觉,像在动……)
三、启发与讨论
1.这张画画的是一个漂亮的家。

我们小朋友自己的家漂亮吗?(很漂亮、很美丽、很好看)
2.你觉得自己家最漂亮的是什么?(玻璃柜——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玩具、酒瓶;床——上面铺着好看的床罩;钢琴——套着漂亮的琴套,琴上放着花瓶、长毛绒玩具……)
3.以后你们也来学画一张画,把自己家里最漂亮的地方画出来。

4、通过欣赏了画家的画,我们发现这位画家的画有哪写特点呢?(颜色很漂亮,色彩对比很强烈,画的东西都很夸张)
我们再来欣赏马蒂斯的另外一张画《红色的画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