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名画欣赏:午餐前的祈祷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世界名画欣赏案例解析

幼儿园世界名画欣赏案例解析

幼儿园世界名画欣赏案例解析幼儿教育中,名画欣赏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

通过欣赏世界名画,幼儿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世界名画欣赏案例的解析,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画。

案例一:《蒙娜丽莎》这幅名画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通过欣赏这幅画,幼儿可以学习到画家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

幼儿可以观察蒙娜丽莎的微笑,通过想象和表达,描述她的心情和内心世界。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谈论自己的感受,比如:“她在微笑,看起来很开心”、“她的微笑很神秘”,这样可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还可以让幼儿用颜料或其他材料,创作自己的版本的《蒙娜丽莎》,在创作过程中,让幼儿体验享受到绘画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案例二:《星空》这幅画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欣赏这幅画,幼儿可以学习到印象派画家的绘画风格和色彩运用技巧。

欣赏这幅画,可以让幼儿学习到天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的变化和美丽。

幼儿可以观察画面中星星、月亮和云彩组成的美妙图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另外,家园合作是很重要的,家长可以带幼儿到户外去观察天空,让幼儿亲身体验到天文现象的美妙。

案例三:《水晶》这幅画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通过欣赏这幅画,幼儿可以学习到立体主义画家的绘画技法和创作思路。

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形态表现着色体系和平面立体效果,比如,用彩纸拼贴,用色粉擦拭,或用凸凹的小球代表不同的颜色和形态。

让幼儿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案例的欣赏和解析,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让幼儿能够学到一些简单的艺术知识和欣赏技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艺术的美妙。

祈祷的圣母名画简介

祈祷的圣母名画简介

祈祷的圣母名画简介:祈祷的圣母是一幅著名的宗教画作,通常被认为是意大利巴洛克画家桑索费莱托的作品。

这幅画作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安静祈祷的场景,画风写实,构图简洁且色调饱满。

画家以有限的用色表现出纯净强烈的视觉效果,摒除了所有无关的细节。

画中的圣母真人大小,笼罩在红色、白色和珍贵的深蓝中,仿佛一尊完美无瑕的雕像,从一片难以穿透的黑色背景中浮现而出。

明亮的光线照在圣母平静的脸上,她似乎就在我们面前,接受着人们的祈祷。

大班名画欣赏:午餐前的祈祷

大班名画欣赏:午餐前的祈祷

大班名画欣赏:午餐前的祈祷设计思路:本学期我园开展国学课程,进行《弟子规》学习,孩子们有了上学期的学习基础,各方面的礼仪、文明行为都有了进步,可是在进餐方面孩子们有所退步(可能是使用筷子),但是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利用餐前念《感恩辞》,对孩子进行感恩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而培养孩子有礼仪的进餐。

通过欣赏夏尔丹进一步的、持之以行的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期望幼儿的表现行为:1、通过体验、感受、理解名画,激发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珍惜别人劳动成果。

2、运用各种感官表现作品的意境、构图的和谐美。

3、学习用线条笔画出画面中突出主要人物的构图方法。

活动准备:1、录像:孩子进餐前后的过程2、画纸,线条笔3、PPT《餐前的祈祷》活动过程;一、体验活动1、小朋友念餐前《感恩辞》。

2、小朋友观看录像:《孩子进餐前后的过程》3、活动后的谈话:刚才我们念的是什么?你念《感恩辞》时心里想的是什么?二、欣赏名画《午餐前祈祷》1、描述阶段(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请你仔细看,你看到了是什么?(2)幼1:我看到了有小孩。

幼2:有个阿姨穿着裙子。

(3)师:嗯,这是大人。

这是小孩。

(4)她们在做什么?(5)幼1:她们准备吃饭。

幼2:小朋友等妈妈一起吃饭。

(6)她们是在什么地方进餐?从哪看出来?(7)幼儿1:她们在饭厅进餐。

幼儿2:她们在厨房里吃饭。

(8)画面主要画了什么?画中除了有人还有什么?(9)幼:画里有饭桌、椅子、玩具。

(10)画家画的三个人动作是一样吗?师幼小结:画面主要画了三个人在进餐前.......画家把主要表达的人物画在画面中间而且画的比较大。

画面出现三人的构图是非常和谐合理,形成了黄金三角比例。

2、形势分析阶段——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受作品(1)师: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麽?(2)你感觉她们在念“祈祷”时心里是怎么想?。

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赏析分享

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赏析分享

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赏析分享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赏析共享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启发幼儿对世界名画的赏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欣赏世界名画,幼儿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艺术风格,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在这里,我们将共享一些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世界名画的赏析案例。

1. 《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之一,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创作。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幼儿观赏《蒙娜丽莎》,引导他们发现画中人物的微笑,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特点,并鼓励幼儿想象蒙娜丽莎的故事。

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模仿画中的微笑,进一步加深对这幅名画的理解与欣赏。

2. 《星夜》梵高的《星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色彩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幼儿观赏《星夜》,引导他们观察画中的星空、村庄和旋涡云彩,同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来解释画中的场景。

另外,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和手指,让幼儿亲身体验《星夜》中的色彩和线条,从而更好地理解这幅名画的艺术特点。

3.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勃朗宁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印象派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笔下的光影和色彩展现出了法国乡村的宁静和美丽。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幼儿观赏《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引导他们感受画中的阳光和颜色的变化,同时鼓励幼儿通过手工制作创作自己的乡村风景画,用色彩和笔触表达内心对自然的感受。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三幅世界名画的赏析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引导幼儿欣赏世界名画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观赏名画,幼儿可以培养审美情感、发展想象力,并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从多个方面感知、理解和创作有关名画的主题,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术教育经验。

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引入世界名画的赏析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同时也让他们了解更多世界文化和历史知识。

2016《西方美术欣赏》期末考试

2016《西方美术欣赏》期末考试

∙《西方美术欣赏》期末考试(20)姓名:pcy_Astrid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下面关于安格尔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A、是大卫的学生∙B、热衷革命∙C、他的古典主义是唯美主义的古典主义∙D、代表作《里维耶夫人肖像》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雕像《拉奥孔》讲的是下面哪两者之间的战斗?()1.0分∙A、希腊人和特洛伊人∙B、罗马人和希腊人∙C、罗马人和埃及人∙D、埃及人和特洛伊人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3拉斯科山洞位于下面哪一个国家?() 1.0分∙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雅典卫城的建筑主要分为几个部分?()1.0分∙A、4.0∙B、5.0∙C、6.0∙D、7.0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表现主义产生在下面哪一个国家?()1.0分∙A、德国∙B、意大利∙C、西班牙∙D、希腊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6下面哪一个不是夏尔丹的代表作?()1.0分∙A、《午餐前的祈祷》∙B、《肥皂泡》∙C、《铜水壶》∙D、《破壶》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希波战争于下面哪一年结束:()1.0分∙A、公元前451年∙B、公元前450年∙C、公元前449年∙D、公元前448年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像》高()米:()1.0分∙A、5.0∙B、6.0∙C、7.0∙D、8.0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9下面哪一个是宣纸的特点?()1.0分∙A、结构紧凑∙B、不渗水∙C、结构松∙D、密度低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0下面哪一位组织的宗教改革废除了对阿猛拉神的崇拜?()1.0分∙A、阿蒙霍特普四世∙B、哈夫拉∙C、门考拉∙D、萨丁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1下面哪一位将现代残存的原始部落称为社会的化石?()1.0分∙A、恩格斯∙B、马克思∙C、尼采∙D、康德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2世界三大雕塑体系不包括下面哪一个?()1.0分∙A、中国雕塑∙B、埃及雕塑∙C、古希腊罗马雕塑∙D、印度雕塑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3洛可可风格首先是从()开始的:()1.0分∙A、家庭装饰∙B、人物肖像∙C、风景描述∙D、民俗生活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4下面哪一个不是法国卢浮宫的镇馆之宝?()1.0分∙A、《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B、《思想者》∙C、《米罗的维纳斯》∙D、《蒙娜丽莎》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5注重心理描写和幻觉是下面哪一项艺术的特征?()1.0分∙A、后现代∙B、巴洛克∙C、洛可可∙D、达达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6下面哪一位创作了肖像画《戴钢盔的人》?()1.0分∙A、卡拉瓦乔∙B、毕加索∙C、达芬奇∙D、伦勃朗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7下面哪一个不是多立克式的别样称呼?1.0分∙A、多立安∙B、陶多丽∙C、陶立安∙D、多立斯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8下面哪一个是古罗马的雕塑?()1.0分∙A、《布鲁特斯像》∙B、《巴特奥神庙》∙C、《拉奥孔》∙D、《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9下面哪一项不是洛可可风格的特点?()1.0分∙A、华丽∙B、刚健∙C、纤巧∙D、繁缛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0西方抽象绘画出现于下面哪一年?()1.0分∙A、1911.0∙B、1912.0∙C、1913.0∙D、1914.0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1样式主义又被称为下面哪一项?()1.0分∙A、抽象主义∙B、印象主义∙C、风格主义∙D、表现主义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2《拿破仑加冕典礼》是下面哪一位的作品?()1.0分∙A、大卫∙B、赫尔岑∙C、普桑∙D、布歇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3中国字最早的字体是下面哪一种?()1.0分∙A、楷书∙B、行书∙C、篆书∙D、隶书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4下面哪一个是丢勒的作品?()1.0分∙A、《埃森海墨祭坛画》∙B、《盲人的预言》∙C、《基督升天》∙D、《四圣徒》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5下面哪一个是欧洲的第一个史前原始洞穴壁画?()1.0分∙A、云冈石窟壁画∙B、拉斯科洞窟壁画∙C、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D、埃及金字塔壁画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6下面哪一个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1.0分∙A、雅典娜∙B、狄奥尼索斯∙C、菲迪亚斯∙D、德墨忒尔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7绘画中把物体变成几何体的概念是下面哪一位提出的?()1.0分∙A、乌切诺∙B、马萨乔∙C、杜尚∙D、塞尚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8荷兰共和国成立于下面哪一年?()1.0分∙A、1619年∙B、1609年∙C、1719年∙D、1709年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9元代蒙古族将人划分为()等:()1.0分∙A、1.0∙B、2.0∙C、3.0∙D、4.0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0“巴雪利卡”指的是下面哪一个?()1.0分∙A、皇宫∙B、耶稣∙C、教堂∙D、金律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31图拉真纪功柱的外表有()圈螺旋式浮雕:()1.0分∙A、20.0∙B、21.0∙C、22.0∙D、23.0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2拼贴的立体主义又被称为下面哪一?()1.0分∙A、简单立体主义∙B、综合立体主义∙C、复杂立体主义∙D、立体主义思维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3下面哪一个神具有全埃及的意义?()1.0分∙A、宙斯∙B、奥西里斯神∙C、智慧神∙D、爱神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4下面哪一种砚台是中国最好的砚台?()1.0分∙A、澄泥砚∙B、端砚∙C、歙砚∙D、洮砚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5下面哪一项是“尼德兰”的意思?()1.0分∙A、低洼地带∙B、高山地带∙C、平原地带∙D、三角洲地带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36多立克式柱式建筑分为几个部分:()1.0分∙A、3.0∙B、4.0∙C、5.0∙D、6.0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7下面关于勃拉克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A、立体绘画代表人物之一∙B、作品有《埃斯塔克的房子》∙C、经历了20世纪最重要的两个美学运动∙D、英国启蒙思想家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8君士坦丁大帝于下面哪一年颁布了米兰赦令?()1.0分∙A、公元343年∙B、公元333年∙C、公元323年∙D、公元313年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9下面哪一个不是未来主义画派的特点?()1.0分∙A、强调速度∙B、强调静止的表现∙C、强调运动∙D、强调暴力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0下面关于塞尚描述错误的一项是?()1.0分∙A、塞尚把绘画由对客体的模仿转向了对人的心灵的表达∙B、他最崇拜德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C、《圣维克托尼尔山》∙D、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1达达主义画派在绘画艺术上的两个主张分别是:()1.0分∙A、有意义的符号;创造品∙B、有意义的符号;现成品∙C、无意义的符号;创造品∙D、无意义的符号;现成品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2下面哪一个是埃及最大的室外雕像?()1.0分∙A、兽首雕像∙B、狮身人面像∙C、公主雕像∙D、神灵雕像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3名画《最后的审判》取材于下面哪一项?()1.0分∙A、《格林童话》∙B、《奥赛罗》∙C、《特洛伊》∙D、《马太福音》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4下面哪一个作品是薄伽丘的?()1.0分∙A、《神曲》∙B、《十日谈》∙C、《大卫》∙D、《蒙娜丽莎》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5下面哪一个不是《圣三位一体》画面中的内容?()1.0分∙A、供养人∙B、圣母玛利亚∙C、基督∙D、犹大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6苏联的至上主义画派运用()原则。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名画欣赏活动设计思路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名画欣赏活动设计思路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名画欣赏活动设计思路一、教学目标1.使幼儿了解名画《星期天下午的大碗岛》,学习欣赏艺术;2.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丰富幼儿形象思维;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力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艺术领域 - 名画欣赏2.绘画技巧 - 手工创作三、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法:组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认知和思考来实现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2.蒙太奇法:通过插图或图片多次展现艺术作品,使幼儿能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细节,丰富视觉感受,渐渐建立艺术品的形象。

3.教学演示法:在教育现场通过手工创作来引导幼儿理解与掌握艺术作品的画风,促进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

四、教学准备1.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的电子文稿2.打印的艺术作品图片3.准备颜色鲜艳的水彩笔、颜料、丙烯画颜料、画刷等绘画工具4.讲解PPT或幼儿故事书五、教学流程1.师生互动,引出本次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用一段小故事开始,以了解幼儿对艺术的想象和兴趣,看《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2.介绍艺术作品 -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教师用交互式课件,展示艺术作品图片,向幼儿介绍此画风、画作主题和使用的颜色和材料。

3.蒙太奇看画教师利用幼儿故事书展示出整幅画板面,让幼儿通过饱览画面的整个画面,用心去读懂画面的图像,详细地感受画面的氛围与情感,在师生交流中,引导幼儿思考参照画面展现角度、主体、背景等方面,学习分析表达艺术品的方法。

4.手工创作 - 画大碗岛幼儿准备画纸、画笔、彩笔等物品,听从教师的讲解演示,开始手工创作画《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五、教学反思这堂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学习艺术领域中的名画素材,了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述方式,在其学习与生活中自我创造、自我表达。

因此,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以 \。

最后的晚餐美术鉴赏500字

最后的晚餐美术鉴赏500字

最后的晚餐美术鉴赏500字《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史上最为著名和重要的绘画之一。

这幅巨幅壁画被悬挂在米兰圣玛利亚大教堂的瑞斯托朗特修道院餐厅内墙上,成为众多游客前来朝圣的重要目的地。

这幅壁画描绘的是耶稣与门徒们共进最后的晚餐的场景,展现了圣经中的一幕重要时刻。

整幅画面以一张巨大的长方形餐桌为中心,桌子上摆满了各种食物和餐具。

耶稣被描绘为一个安静而神圣的形象,他的手臂和身体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三角形,使他在画面中更加突出。

而他的面容表情复杂,似乎预示着自己即将面临的困境和背叛。

达·芬奇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刻画了十二位门徒的形象和表情。

每个门徒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个性,有的显得惊讶、有的疑惑、有的愤怒,他们的表情和举止生动自然,仿佛可以听到他们的交谈声音。

这种细致入微的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使整幅画面更具层次和生动感。

除了人物形象的描绘,达·芬奇还通过精心构图和透视来增强整幅画的视觉效果。

画面中的建筑物、窗户和天花板都是经过精确计算和布置的,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层次感。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个美丽的景色,进一步衬托了画面中人物的重要性。

《最后的晚餐》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绘画技巧上,更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宗教和人性的主题。

画面中的耶稣和门徒们的姿态和表情都显露出世界的痛苦和苦难,他们的不安和不确定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悲剧。

通过这幅画,达·芬奇成功地表达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对命运的思考。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杰作,也是世界艺术史上最为著名和重要的绘画之一。

它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具有突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通过其深刻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使观者对人性和命运产生思考,成为一幅永远值得品味和欣赏的艺术珍品。

少儿美术-最后的晚餐

少儿美术-最后的晚餐
• 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 个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 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这一 时刻的紧张场面。
今天我们要来致敬一下这幅作品
一起动手来画画吧!
《最后的晚餐》
插画BΒιβλιοθήκη 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画的是一群人在用餐的场景,是哪 一幅呢,知道是谁画的吗?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意 大利文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 享年67岁),意大利学者、艺术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 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 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 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最后的晚餐》描绘的是耶稣赴死前与十二使徒和门徒共进晚餐的场 景。画面中的人物刻画精细入微,是所有同题材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
• 据《新约圣经·马可福音》记载: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犹 太教祭司长阴谋在夜间逮捕他,但苦于无人带路。
• 正在这时,耶稣的门徒犹大向犹太教祭司长告密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 们愿意给我多少钱?”犹太教祭司长就给了犹大30块钱。于是,犹大跟祭司 长约好:他亲吻的那个人就是耶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名画欣赏:午餐前的祈祷
大班名画欣赏:午餐前的祈祷
设计思路:
本学期我园开展国学课程,进行《弟子规》学习,孩子们有了上学期的学习基础,各方面的礼仪、文明行为都有了进步,可是在进餐方面孩子们有所退步(可能是使用筷子),但是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利用餐前念《感恩辞》,对孩子进行感恩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而培养孩子有礼仪的进餐。

通过欣赏夏尔丹进一步的、持之以行的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期望幼儿的表现行为:
1、通过体验、感受、理解名画,激发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珍惜别人劳动成果。

2、运用各种感官表现作品的意境、构图的和谐美。

3、学习用线条笔画出画面中突出主要人物的构图方法。

活动准备:
1、录像:孩子进餐前后的过程
2、画纸,线条笔
3、PPT《餐前的祈祷》
活动过程;
一、体验活动
1、小朋友念餐前《感恩辞》。

2、小朋友观看录像:《孩子进餐前后的过程》
3、活动后的谈话:刚才我们念的是什么?你念《感恩辞》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二、欣赏名画《午餐前祈祷》
1、描述阶段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请你仔细看,你看到了是什么?
(2)幼1:我看到了有小孩。

幼2:有个阿姨穿着裙子。

(3)师:嗯,这是大人。

这是小孩。

(4)她们在做什么?
(5)幼1:她们准备吃饭。

幼2:小朋友等妈妈一起吃饭。

(6)她们是在什么地方进餐?从哪看出来?
(7)幼儿1:她们在饭厅进餐。

幼儿2:她们在厨房里吃饭。

(8)画面主要画了什么?画中除了有人还有什么?
(9)幼:画里有饭桌、椅子、玩具。

(10)画家画的三个人动作是一样吗?
师幼小结:画面主要画了三个人在进餐前.......画家把主要表达的人物画在画面中间而且画的比较大。

画面出现三人的构图是非常和谐合理,形成了黄金三角比例。

2、形势分析阶段——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受作品
(1)师: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麽?
(2)你感觉她们在念“祈祷”时心里是怎么想?
(3)你想听听她们说什么吗?(听祈祷音乐)
(4)我们学一学她们祈祷吧
(5)餐前为什麽要念感恩?为什麽要感谢这么多人?进餐时你是怎样做的?
(6)我们来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吧。

3、解释阶段——老师介绍名画(名称与作者):这是法国画家夏尔丹的画叫《餐前的祈祷》
这画描写一个家庭母亲,午餐的饭菜刚刚摆好,准备让孩子饭前作祈祷,最小的女孩还背不好祈祷文,母亲正教她。

这是欧洲贫苦家庭的宗教习惯,它已形成一种生活习
惯。

這幅《餐前祈禱》就是一幅表現日常生活的風俗畫,作品所表現的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廚房內景,圓形餐桌旁兩個準備用餐的孩子和一個女人正在餐桌上擺放餐具和食物,三個人物構成穩定的一個三角形,看上去非常的安寧和諧。

我们以前也欣赏过他的画《吹肥皂泡的少年》他喜欢画风俗画,把人物画的很亲切,善于把人物形象与生活环境联系起来。

故事好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代表作有《厨娘》。

三、幼儿的创作活动
1、老师:今天我们来学学夏尔丹的画法,把“餐前的礼仪”画下来,要把你要画的人物,画在画纸的中间而且要画的大些来表达你画中的故事。

2、老师巡视和辅导。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四、评价阶段——评价活动
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画的是谁?你的画主要画了什么?餐前为什麽要念感恩?为什麽要感谢这么多人?进餐时你是怎样做的?
老师小结:进餐前要感谢很多人这是感恩,我们每天都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但要爱惜粮食,还要爱惜玩具,爱惜爸爸妈妈...。

我们今天拥有这样的幸福生活是要感谢很多爱我们的人的。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的内容是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的,所以很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活动中孩子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活动的目标是:1、通过体验、感受、理解名画,激发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珍惜别人劳动成果。

2、运用各种感官表现作品的意境、构图的和谐美。

3、学习用线条笔画出画面中突出主要人物的构图方法。

活动的重点是:运用各种感官表现作品的意境、构图的和谐美。

活动中我运用了情景法,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激发孩子对名画作品的理解,如创设“餐前感恩”生活情境。

让孩子通过体验“餐前的感恩”活动理解夏尔丹名画“餐前祈祷”的意境。

我也运用了对话法,整个活动中体现了师幼平等的先进教育理念。

我通过与孩子的对话和接话,起到让孩子理解名画和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及时的归纳总结。

帮助孩子在现有的知识、认识上有所提升。

如:孩子说画上有三个人,(师:这是画上主要人物)还有说;椅子、镜子(师:这是背景)。

我还运用了联想法例:让孩子想一想,听一听,画中的人祈祷在说什么。

还能做的更好的方面有:在形式分析阶段方面在孩子充分描述作品、理解作品后,老师应着重从作品的构图、色彩方面分析作品的特点作品给我们有怎样的感觉,提升孩子美术欣赏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