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和纳入治疗分析
莫西沙星和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疗效分析

莫西沙星和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疗效分析背景肺结核是人类历史上长期以来存在的传染病之一,具有传染性和高致死率的特点,在医学上一直备受重视。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耐药性的出现,结核病的防治越来越困难。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对一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菌所致的结核病,是传染性最强的结核病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临床医生不断探索治疗方案。
莫西沙星和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是当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案之一,本文主要就该方案的近期疗效分析进行探讨。
预备知识莫西沙星莫西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的感染病。
该药物作用于DNA酶,抑制细菌DNA的复制与修复,达到杀菌的作用。
依替米星依替米星是一种宏环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结核病、巨细胞病毒感染、肺炎等疾病。
该药物能够抑制细胞外结核分枝杆菌的复制,杀灭内源性结核分枝杆菌并抑制其生长。
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目的在于减少单药使用时发生耐药性的可能,并取得治疗效果。
耐多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是指对一种以上的一线药物和异烟肼、利福平类药物、对氨基水杨酸耐药(即耐药结核病),或耐经常使用的二线药物(恩诺沙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的病情。
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1月至6月,在某医院住院治疗的23例经药敏试验确定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莫西沙星和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治疗。
其中,12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年龄范围为18-65岁。
治疗方案为:莫西沙星(400mg/d)和依替米星(600mg/d),每天口服一次。
治疗期间每周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和血细胞计数。
结果在23例患者中,22例最终完成了治疗,治疗成功率为95.7%。
其中1例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
在治疗期间,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
其中9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治疗期间暂停了药物治疗。
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流程ppt课件

继续复治方案的治疗;完成复治方案后由地市专家小组确定是 否给予经验方案治疗
治疗 3 月末痰菌仍阳 继续初治方案治疗,如果 5、6 月末痰菌阴转,则认为治愈,
性的初治患者
疗程结束后取消登记,同时密切随访患者;如果5月末痰菌阳
性,则初治方案治疗疗程结束后转为复治方案治疗
17
市级接收到县 级运送的菌株
市级实验室
• 纸质资料: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登记本 • 网络直报: 住院通知单(定点医院)
敏感
按原方案治疗,网络直报按常规填报
耐药 21
22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
• 发现—追踪—纳入—治疗
✓ DOTS执行情况 ✓ 患者认可度 ✓ 健康教育(为什么住院?住院多长时间?。。。) ✓ 保障措施
执行者:县级结防机构、基层医疗机构。。。 信息反馈问题
23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
第一步—入院(市级)
• 知情同意 • 建立病案 • 完善检查 • 制定方案—方案变更 • DOTS
• 不良反应监测 • 病情变化监测 • 心理状态监测 • 感染控制
24
• 纸质资料
• 病历 • 病程记录 • 病情讨论记录 • 服药记录 • 。。。
需填报的资料
• 网络直报
初治失败患者
复发与返回的患者
治疗2月或3月末痰涂片仍阳性的初治涂阳患者
10
高危人群
原因
慢性排菌/复治失败患者 经多次不规则治疗后痰菌仍阳性,治疗病史长、肺内病灶广泛,菌量 大,产生耐药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最大:耐多药比例高达65%~89%
密切接触MDR-TB涂阳 肺结核者 初治失败患者
复发与返回的患者
12
• 网络直报:
13
复治多耐药肺结核病人成因和治疗分析

炎行LC步骤与方法应遵循LC手术原则外,只要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急性发作期行LC仍是安全可行的。
3.2.1 手术野显露与粘连分离 完善的麻醉与适当的气腹压是显露的基础。
气腹压应设定为1.31.4kPa,使腹内具备良好的操作空间。
粘连通常以电凝钩进行凝、切及纯性分离。
强调不能强行纯性分离,以免局部渗血及渗出液增多,造成术野不清。
如遇有胃肠粘连较紧密时,可将胆囊浆膜切开,连同胆囊浆膜一并分离,避免胃肠道的损伤。
3.2.2 胆囊肿大、囊壁增厚 急性胆囊炎常有胆囊积液、肿大、张力高,影响视野,夹持困难,妨碍Calot三角及胆囊管的显露。
可采用适当的穿刺针行腹外穿刺抽吸或用电凝钩在胆囊底部灼孔,放入吸引头抽吸减压。
减压孔可用钛夹闭合。
解剖Calot三角时,由于水肿增厚,浆膜切开后有较多渗出,可放入纱条吸取,保持术野干燥,以利于电凝钩分离与止血。
3.2.3 胆囊颈、管结石嵌顿的处理 如无结石嵌顿,Calot三屉角显露困难,甚至压迫胆总管形成Mirrizi综合症。
此类结石在胆囊减压后常可后推入胆囊体部。
如嵌顿较紧时,可切开胆囊颈部,取出结石后再行进一步手术操作。
(2)胆囊管结石嵌顿:常见细小结石,嵌顿也较牢固,不易推动。
若结石嵌顿在胆囊管近胆囊侧时,可在近胆总管侧夹一钛夹,紧贴结石切断胆囊管。
如距胆总管较近时,可用丝线悬吊胆总管侧胆囊管,于结石嵌顿突出部位切开胆囊管,取出结石,并切断胆囊管,残端分离后以钛夹夹闭残端。
此时应注意胆总管走向,注意勿夹住胆总管壁造成胆总管狭窄。
(3)结石嵌顿于胆囊管与胆总管开口处嵌顿结石紧贴胆总管不易分离时应果断中转开腹手术,防止胆总管损伤或结石掉入胆总管造成残留结石。
3.2.4 “冰冻”Calot三角的解剖与胆囊床分离 当胆囊颈胆囊管结石嵌顿且胆囊管与胆总管间形成“冰冻样”紧密粘连,类似Mirrizi综合征Ⅰ型的病理改变;此时,不仅解剖Calot三角非常困难且易损伤肝外胆管。
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方案

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方案耐多药肺结核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经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主要抗结核药物耐药。
耐多药肺结核是目前结核病控制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其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长,传播风险高,公共卫生危害大。
为了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结核病耐多药形势,规范我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和管理,根据《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原卫生部令第92号)、《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工作方案(X)》、《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X)》和《X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规范》,制定本方案。
一、机构职责(一)领导机构市卫计委负责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我市耐多药结核病防治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
加强对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实施情况的监控和评价,不断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业务机构在市卫计委及各县(区)卫计局的领导和协调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具体负责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各级业务机构职责如下:1.市级(1)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负责落实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随访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组织协调定点医疗机构开展耐多药肺结核发现、登记报告、追踪等工作;负责对县(区)相关机构和相关人员的培训。
(2)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X医院:负责本医院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的耐药检测及各县(区)传统药敏和线性探针检测;负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全程治疗管理,包括住院治疗管理和出院后的随访复查;负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登记报告及相关报表的填写;负责患者住院期间的感染控制。
X市人民医院、X市X中心医院:负责本医院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的耐药检测及登记和报告。
(3)市卫生监督所。
依法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医疗卫生机构耐多药结核病感染控制、疫情报告、病人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
2.县(区)级。
(1)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耐多药住院肺结核病临床分析及防治

个月后, 痰菌转阴, 病灶有吸收, 空洞略缩小为有 效, 个月后以上三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6 住院患者观察时间为6 个月。 1. 3 治疗前耐药情况 160 例患者的耐多药情况 如表 1 所示。
耐4 药 10 ( 21. 2%
10 ( 9. 0 %
表1 1 0 例患者耐多药情况分布 6
pr ,a t , e n omen, o bsteI Gy aeco Ro. , J n l 1996 , ) :4014 07. 22(4
主国 实用医药杂志20 7 年3 月 卷第7 期 chin。 M M Z 7, .N 0 第2 P二 ed,a o vol.2 o.7 r
19
近年来, 随着全球结核病疫情不断回升, 结核 分枝杆菌高耐药性与耐多药的临床治疗十分棘手,
增加超过2 kg 的丙组妊娠期糖尿病 6 例, 0 7 筛查基 数为 22 例, 8 所以如果以体重绝对值增加超过 20kg 为指标, 病例检出的效果最好。但此指标下仍有大 部分病例漏检, 所以仍要综合体重指数增加) 4 这
一 指标 。
体重绝对值增加过多的孕妇加强营养指导, 合理膳 食, 进行适宜运动, 控制体重增加过多, 密切监测血 糖变化, 将有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 改善 孕产妇和产婴儿的预后。
参 考 文 献 Wor d Hea th orgallization ( 2004 ) Appr r ate body , index l l v o i 。s
( BMI) f Asi p叩ul i s and it implications f Policy . int r r o n a t n a o s r O evention s r egie. : r Por o a WHO ExPer Consult ion. La cet , t a t e t f t t a n
耐多药肺结核实施方案.doc

.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技术规范(2014 年版)耐多药肺结核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杆菌体外被证实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具有痰菌阴转慢、传染期长、诊断治疗和管理复杂、治疗费用较高和不良反应多等特点,已日益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规范我省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预防控制工作,根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和《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工作方案》,制订本技术规范。
一、患者筛查(一)筛查对象耐多药肺结核的筛查对象主要是涂阳肺结核患者,包括新涂阳和复治涂阳患者。
重点关注以下 5类高危人群:1、慢性排菌患者或复治失败患者;2、密切接触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涂阳肺结核患者;3、初治失败患者;4、复发与返回的患者;5、治疗 3个月末,痰涂片仍阳性的初治涂阳患者。
(二)筛查方式1、肺结核患者筛查方式肺结核患者到具备痰培养能力的医疗机构/ 疾控中心(结防机构)就诊,由上述机构对其进行痰培养检测,一周内将阳性培养物运输至设区市疾控中心(结防机构) / 耐多药肺结核定点医疗机构结核病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
不具备痰培养能力者,将阳性痰标本七天内运输至设区市疾控中心(结防机构)/ 定点医疗机构的结核病实验室,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
2、密切接触者筛查方式定点医疗机构和 / 或县级疾控中心(结防机构)应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成员、同学和同事等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痰涂片检查,如果确诊为涂阳肺结核患者,再进行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
(三)考核指标以设区市为单位,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60%。
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痰培养的人数 / 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数 *100%。
二、患者诊断(一)可疑者登记痰标本和阳性培养物的送检单位,将耐多药肺结核筛查可疑者的相关信息填写在“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痰标本 / 菌株送检表”(见附表 1)上,并将送检表于 3 日内交至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检测单位。
耐药 耐多药结核的治疗

2020/4/2
耐药结核病的诊断 • 先决条件是首先确定结核病,才能通
过(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显示耐药 后)诊断耐药结核病。 • 也就是说必须在能够找出DR,MDR结 核病可疑者和诊断结核病基础上方可 诊断
2020/4/2
结核病治疗的随访应注意
1)根据胸片的病变变化,如已制定的方案有效继续使用, 不换方案。 2)根据治疗经验选择可能的估计敏感药四种或四种以上 3)继续原方案等待药敏结果
2020/4/2
耐药、耐多药方案制定理论依据
• 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有利于各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 发挥各自的杀菌、抑菌作用
• 使不同生长状态、不同繁殖速度的耐药菌处于多种 敏感药的包围之中,有助于减少或消除病灶中耐药 菌的数量
2020/4/2
药物剂量
• 药物
•
<33 kg
体重
33–50 kg
51–70 kg
>70 kg
• 乙胺丁醇 25 mg/kg/日 800–1200 mg/日 1200– 1600 mg/日 1600–2000 mg/日 • (100, 400 mg)
• 吡嗪酰胺 30–40 mg/kg/日 1000–1750 mg/日 1750–2000mg/日 2000–2500 mg/日 • (500 mg)
•PAS 对氨水杨 酸钠
•CS 环丝氨酸
•Eto 乙硫异烟 胺 /Pto 丙硫异 烟胺
疗效不确切的药物
未被推荐为常规用 药(氨苄青霉素/克 拉维酸, 氨苯吩嗪, 克拉霉素)
用一线药物治疗不同耐药的疗效
• 初始耐药:结核病人耐单药的治愈率是94.25%,耐多药 是88.7%,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引言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是指对传统治疗方案中两种最重要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出现耐药的结核病菌株。
MDR-TB的治疗相对困难,需要使用更多药物组合,治疗周期更长。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
背景耐多药肺结核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数据,每年有超过50万人被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治愈率相对较低。
因此,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治疗方案药物选择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需要使用更多的抗结核药物,常规治疗方案中的异烟肼和利福平已无效。
根据耐药情况,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的药物组合选择:1. 第一线药物:-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布匹地酸(Bedaquiline)- 胺硫脒(Amikacin)2. 第二线药物:- 乙胺丁醇(Ethionamide)- 氨硝西林(Amoxicillin)- 氟哌酸(Levofloxacin)- 粒可酮(Linezolid)治疗方案与疗程根据各个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实践,通常推荐的治疗方案如下:- 治疗方案: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多药耐药肺结核治疗方案(Standardized treatment regimen for MDR-TB patients)- 疗程:治疗总时长为18-24个月治疗过程管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和监测工作,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1. 收容隔离:患者应住院或在指定的隔离区进行治疗,以减少传播风险。
2. 药物监测:定期监测药物血药浓度和相关的生物学指标,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3.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定期检查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和视力等,以及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和纳入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9-02-19T13:00:43.280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2期作者:孟庆丽张莹晖
[导读]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和纳入治疗的情况,探讨耐多药肺结核发现和治疗的策
孟庆丽张莹晖
(哈尔滨市结核病防治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
【摘要】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和纳入治疗的情况,探讨耐多药肺结核发现和治疗的策略。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进行药敏试验,评价耐多药标准化治疗方法。
结果:登记的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3705例,培养分枝杆菌
3705例,其中痰培养阳性者1829例,阳性率为49.37%;阴性1835例,阴性率为49.36%;污染41例,污染率为1.1%。
痰培养阳性中进行药敏试验1829例,MDR-TB者810例(44.29%),XDR者16例(0.87%),非耐药和其他耐药1003例(54.84%);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制定标准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降低耐多药肺结核病疫情。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发现;纳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099-02 耐药结核杆菌,特别是耐多药结核杆菌感染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
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是指至少有INH和RFP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产生耐药的肺结核,耐多药肺结核已成为全世界范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耐药结核病,特别是多耐结核病已经成为结核病控制的严重障碍[1]。
20世纪80年代后期耐多药肺结核(MDR—PTB)呈上升趋势,其治疗难度大,费用高,疗程长。
现对我市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进行药敏试验,对患者的发现和纳入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疑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705例,进行登记分类,即新患者3310例,复发者260例,返回10例,初治失败者8例,复治失败者3例,治疗2~3个月末阳性的初治患者34例,其他80例。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抗酸染色法对痰涂片进行检测,阳性者改用良罗氏培养进行分枝杆菌培养,采用卫生组织推荐的比例法对抗结核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1.3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2.结果
对耐多药肺结核病可疑者进行痰培养情况分析,新患者3310例,培养患者数3310例,培养结果阳性1473例(44.5%),阴性1802例(54.44%),污染35例(1.06%);复发者260例,培养患者数260例,培养结果阳性248例(95.38%),阴性8例(3.08%),污染4例(1.54%);返回10例,培养患者数10例,培养结果阳性10例(100%),阴性0例,污染0例;初治失败者8例,培养患者数8例,培养结果阳性7例(87.5%),阴性1例(12.5%),污染0例;复治失败者3例,培养患者数3例,培养结果阳性2例(66.67%),阴性1例(33.33%),污染0例;治疗2~3个月未阳性的初治患者34例,培养患者数34例,培养结果阳性29例(85.29%),阴性5例(14.71%),污染0例;其他80例,培养患者数80例,培养结果阳性60例(75.0%),阴性18例(22.5%),污染2例(2.5%);对登记的可疑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705例,培养分枝杆菌3705例,其中痰培养阳性者1829例,阳性率为49.37%;阴性1835例,阴性率为49.36%;污染41例,污染率为1.1%。
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药敏试验情况,新患者3310例,药敏试验者1473例,MDR-TB者647例(43.92%),XDR-TB者5例(0.34%),非耐药和其他耐药821例(55.74%);复发者260例,药敏试验者248例,MDR-TB者145例(58.47%),XDR-TB者5例(2.01%),非耐药和其他耐药98例(39.52%);返回10例,MDR-TB者1例(10.0%),XDR-TB者0例,非耐药和其他耐药9例(90.02%);初治失败者8例,药敏试验者7例,MDR-TB者0例,XDR-TB者0例,非耐药和其他耐药7例(100%);复治失败者3例,药敏试验者2例,MDR-TB者1例(50.0%),XDR-TB者1例(50%),非耐药和其他耐药0例;治疗2~3个月未阳性的初治患者34例,药敏试验者29例,MDR-TB者4例(13.79%),XDR-TB者2例(6.9%),非耐药和其他耐药23例(79.31%);其他80例,药敏试验者60例,MDR-TB者12例(20.0%),XDR-TB者16例(0.87%),非耐药和其他耐药45例(75.0%);对登记的可疑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705例,药敏试验1829例,MDR-TB者810例(44.29%),XDR-TB者16例(0.87%),非耐药和其他耐药1003例(54.84%)。
3.讨论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耐多药肺结核的定义(MDR-TB)对至少包括INH和RFP两种或两种及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肺结核病为MDR-TB。
涂片检查采用萋-尼抗酸染色和荧光染色法。
涂片染色阳性只能说明抗酸杆菌存在,不能区分是结核分枝杆菌还是非结核分枝杆菌。
在我国,非结核分枝杆菌较少,所以检出抗酸杆菌对诊断结核病有极重要意义。
涂片阴性不能排除肺结核,连续检查3次或以上可提高检出率[2]。
分离培养此法敏感性高于涂片法,可直接获得菌落,便于与非结核分枝杆菌鉴别,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分离培养法采用改良罗氏和BACTEC法,BACTEC法较常规改良罗氏法能提高初代分离率10%左右,同时检测时间也明显缩短[3]。
主张采用每日用药,疗程要延长至21个月为宜,WHO推荐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可以混合用于治疗MDR-TB,一线药物中除INH和RFP已耐药外,仍可根据敏感情况选用。
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渗出、干酪样坏死及增殖性组织反应,可形成空洞[4]。
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对至少包括INH和RFP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结核病为耐多药结核杆菌(MDR-TB),耐多药肺结核必须要有痰结核菌药敏试验结果才能确诊。
【参考文献】
[1]徐彩红,李仁忠,陈明亭,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及治疗策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4):391-393.
[2]车晓玲,吴清芳,李明珍,等.深圳市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发现和接受治疗情况[J].中国热带医学,2017,17(3):253-256.
[3]徐彩红,马伟,李仁忠,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和纳入治疗情况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6):546.
[4]郭学民,于永龙,李国红.北京市平谷区耐多药结核病发现与管理状况分析[J].健康之路,2016(2):231-23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2016年立项科研课题:哈尔滨市耐多药肺结核在高危人群发病情况的研究(201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