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大气污染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尽管人类活动导致的排放是主要原因之一,但我们不能忽视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气象因素在空气污染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以增进我们对该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一、气温气温是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较高的温度下,大气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使污染物(如臭氧、颗粒物等)的生成量增加。
此外,高温还可以造成光化学反应的加剧,进一步导致臭氧等污染物的产生。
因此,高温条件往往会加剧大气污染的程度。
二、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颗粒物的形成和传输过程中。
较高的湿度可促使空气中的颗粒物成长并加速下降,有助于净化空气。
然而,高湿度也可能增加大气中的水溶性污染物(如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进一步加剧大气污染。
三、风速和风向风速和风向是决定大气污染传播路径和速度的关键因素。
较大的风速可以帮助扩散和稀释污染物,从而减轻大气污染的程度。
相反,低风速会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停留时间增加,加剧污染问题。
风向则决定了污染物传播的方向,可能将污染物从一个地区带到另一个地区,造成跨界污染。
四、气压气压是指在某一高度上的大气重量。
气压的变化与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扩散密切相关。
低气压通常伴随着天气变化和气流不稳定,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
高气压条件下,气流相对较稳定,有助于污染物稀释和净化。
结论综上所述,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和气压等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大气污染的形成、传播和净化过程。
了解和研究这些气象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气象和环境科学的交叉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大气污染问题,保障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联性分析

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联性分析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问题。
了解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联性,对于制定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和改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联性是非常复杂的。
一方面,气象条件可以对大气污染物的生成、传输和扩散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大气污染物本身也会对气象条件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大气污染物的生成通常与温度、湿度和辐射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温度和辐射可以促进光化学反应,进而增加臭氧的生成;湿度则可以影响大气颗粒物的生成和扩散。
此外,风向和风速等气象因素对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也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大气温度和湿度等气象因素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在温暖湿润的气象条件下,大气中的水分子较多,这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而在干燥的气象条件下,大气中的水分子减少,使得大气污染物更加稳定,浓度相对较高。
此外,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PM2.5和PM10)往往受到气流的影响,风速越大,颗粒物的扩散范围越广,浓度相对较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是线性的。
具体来说,当气象条件处于某一范围时,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通常会达到最高值。
例如,夏季高温和高湿度的气象条件往往会导致臭氧浓度上升;而秋冬季节干燥寒冷的气象条件则会导致颗粒物的浓度上升。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我们需要针对其特定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
除了气象条件,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人类活动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来源之一。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都会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此外,地理因素和地形等也可能对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联性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
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

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大气污染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它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还与气象条件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紧密的相互作用。
大气污染,简单来说,就是空气中存在了过多的有害物质,比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等。
这些污染物的来源多种多样,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以及农业活动等都会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
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形成、扩散和清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风是一个关键因素。
风就像是大气的“搬运工”,如果风速较大,它能够迅速地将污染物吹散,使得污染物在更大的范围内稀释,从而降低局部地区的污染浓度。
相反,如果风很小或者几乎没有风,污染物就会在原地积聚,导致污染加重。
想象一下,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如果没有空气流动,烟雾会一直弥漫在那里;而一旦打开窗户,让风进来,烟雾就能很快散去,这和大气中的情况是类似的。
温度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逆温的情况下,大气污染往往会变得更加严重。
逆温就是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
正常情况下,气温是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的,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污染物能够随之向上扩散。
但在逆温时,底层的冷空气被上面的暖空气压住,就像给大气盖了一个“盖子”,使得污染物难以向上扩散,只能在近地面的有限空间内积聚,从而加重污染。
大气的稳定度也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
大气稳定度越高,意味着大气越不容易发生垂直运动,污染物也就难以扩散到更高的大气层中。
而大气不稳定时,污染物能够更容易地在垂直方向上扩散,从而降低近地面的污染浓度。
降水对大气污染则有着清除作用。
雨水能够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吸附或者溶解,然后带着它们一起落到地面,就像是给大气洗了个“澡”。
所以,在降雨过后,通常我们会感觉空气变得清新了许多。
反过来,大气污染也会对气象条件产生影响。
大量的污染物颗粒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到达地面的强度和分布。
这些颗粒物就像一层“面纱”,阻挡了太阳光线的穿透,导致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影响气温和气候。
大气污染情况与气象因素的关联分析

大气污染情况与气象因素的关联分析大气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然而,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受到许多气象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情况与气象因素的关联分析。
一、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气象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以及大气层的稳定性等。
这些因素会对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扩散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温度是影响大气污染的关键因素之一。
温度的升高会加速气体的扩散和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影响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尤其在炎热的夏季,高温会增加污染物的挥发和光化学反应的速度,导致大气污染情况进一步加剧。
其次,湿度也对大气污染有着重要影响。
湿度高的环境中,污染物会与水蒸气发生反应产生颗粒物和酸雨等有害物质。
此外,湿度高还会增加大气中的颗粒物的含水量,使其更易附着在空气中,加剧大气污染现象。
风速和风向是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主要因素。
强风可以有效地将污染物扩散到更广阔的区域,减少局部区域的浓度。
相反,风向的变化会导致污染物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输送,增加大气污染的传播范围。
大气层的稳定性也会对大气污染产生重要影响。
稳定的大气层会阻碍大气污染物的上升和扩散,使其在地表层积聚。
尤其是在夜间和早晨,大气层较为稳定,污染物更容易积聚,形成雾霾等情况。
二、大气污染情况与气象因素的关联通过对大气污染情况与气象因素的关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城市中,由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原因,大气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但是在不同的季节和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的浓度会有所变化。
例如,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大气中的臭氧和颗粒物浓度较高,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而在冬季,由于温度低和大气层稳定,污染物在地表积聚,形成较严重的雾霾。
此外,风向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污染的传播。
在城市中,风向沿着一条主要的传播路线,将污染物从工业区向周围地区扩散。
如果风向改变,污染物将被输送到新的区域,可能导致短期内某些地区的空气质量急剧恶化。
另外,大气污染情况还与局地的气象条件有关。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气象条件1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气象条件1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象条件的变化对大气污染物的传播和浓度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
首先,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路径和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风是大气污染物传播的主要载体,风向和风速决定了污染物的传播方向和速度。
如果风向是从污染源吹向城市,则会导致污染物在城市中累积;而如果风向是从城市吹向污染源,则可以将污染物带走。
此外,风速的大小也会影响扩散速度,风速越大,污染物的传播范围越广。
其次,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清除有重要影响。
大气中的湿度、气温和大气稳定度会影响污染物的稀释和分解。
湿度的增加会增加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从而促进污染物的溶解和湿沉降。
气温的升高会加速污染物的挥发和分解,而气温的降低则会降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大气的稳定度也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稳定的大气层会阻碍污染物的上升和扩散,使其在地面积累;而不稳定的大气层则会促使污染物向上扩散。
此外,地形条件也会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影响。
地形的起伏和山脉的存在会影响风向和风速分布,从而改变污染物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山脉的存在会形成气流的散射和阻挡,导致山脉背风面的污染物浓度较高。
而山谷地形则更易积累污染物,使污染物浓度增加。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了解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控制大气污染物的传播和扩散。
在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中,必须考虑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合理布局和控制污染源,以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和浓度。
同时,合理利用气象条件,可以通过调整工业排放时间和控制农作物燃烧等措施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总之,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风向、风速、湿度、气温、气压和地形等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扩散路径、速度和浓度分布产生显著影响。
了解气象条件的变化对预测和控制大气污染物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威胁。
而气象条件在大气污染的形成、扩散和消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风。
风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风速较大时,它能够迅速地将污染物吹散,使其在更广阔的区域内稀释,从而降低局部地区的污染物浓度。
想象一下,在一个微风拂面的日子里,污染物可能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积聚;而当大风呼啸而过时,这些污染物就会被快速带离原地,扩散到更远的地方。
然而,如果风很小或者几乎没有风,污染物就难以扩散,容易在局部地区堆积,导致污染程度加重。
接下来是温度。
温度的垂直分布对大气污染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会逐渐降低,这种大气环境被称为“正常温度层结”。
在这种情况下,大气比较稳定,污染物不容易向上扩散。
但有时会出现“逆温”现象,也就是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逆温就像一个盖子,把污染物困在下方,使其难以扩散,从而加重了大气污染。
比如在冬季的夜晚,地面温度快速下降,容易形成近地面逆温层,这时如果有污染物排放,就会在近地面聚集,造成严重的污染。
大气的湿度也不能被忽视。
较高的湿度有助于一些污染物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污染物或者使原有污染物的危害程度加大。
例如,二氧化硫在高湿度环境下容易转化为硫酸,增加了酸雨形成的可能性。
而且,湿度大时,颗粒物容易吸湿增长,使得颗粒物的重量增加,从而降低其在大气中的扩散能力。
降水对于大气污染有着明显的清除作用。
降雨或降雪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随着雨滴或雪花沉降到地面,从而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过后,我们往往会感觉到空气格外清新,这就是降水对大气的清洁效果。
气压也会对大气污染产生一定的影响。
较低的气压通常意味着大气较为不稳定,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而较高的气压则可能导致大气相对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除此之外,天气形势也在大气污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气象因素与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气象因素与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分析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而气象因素则被认为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气象因素与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
首先,气候变化对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等都会影响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扩散和转化过程。
例如,高温和干燥的天气有利于颗粒物的扩散,使其浓度降低;而低温和湿度较高的天气则会导致颗粒物的积聚和浓度升高。
此外,风速的大小也会影响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范围。
风速较大时,污染物会更容易被吹散,降低其浓度;而风速较小时,则会导致污染物的积聚和浓度升高。
其次,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的生成和转化过程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光照条件是光化学反应的关键因素,而光化学反应是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生成臭氧的过程之一。
当气象条件状况良好时,即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湿度适中时,光化学反应发生的概率较高,导致二氧化氮向臭氧的转化较为迅速。
另外,湿度和气象条件也会影响硫化物的生成和转化过程。
湿度较高时,硫化物更容易被带入云和雨中,从而减少其在空气中的浓度。
同时,气象因素还与大气环境污染物的长距离传输有关。
在大气中,污染物的传输与扩散过程是由大气不稳定层的存在与否决定的。
当大气不稳定层存在时,污染物更容易向地面传输,导致污染物的浓度升高;而当大气稳定层存在时,污染物的向上扩散能力减弱,使其浓度降低。
气象因素如风速和逆温等也会影响大气稳定层的形成与消散,从而间接影响污染物的传输与扩散。
此外,季节变化也是影响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
随着季节的变化,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风力强大,而冬季则相反,这导致了不同季节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存在差异。
例如,冬季由于温度低、湿度小、大气稳定层形成,导致污染物扩散能力弱,因此冬季污染物浓度较高。
拉萨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拉萨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中国最著名的宗教、文化以及旅游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拉萨也面临着空气质量下降的问题。
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城市的居民和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了解拉萨城区的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
它们的排放与城市的工业、交通、生活等活动密切相关。
与此气象因子也直接影响着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积累,进而影响到空气质量。
通过分析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了解拉萨城区的大气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拉萨城区的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应该从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入手。
城市工业的燃烧排放,车辆尾气排放,建筑施工扬尘,以及生活废弃物的焚烧等都是主要的排放源。
这些污染物排放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风速条件才能扩散和稀释,否则就会导致大气污染物的积累和浓度升高。
拉萨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也会对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造成一定的影响。
需要分析拉萨城区的气象因子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积累的影响。
温度升高会导致颗粒物和污染物的挥发和扩散,从而减少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湿度影响着空气对颗粒物和污染物的吸附和沉降能力;风速的大小和方向则直接影响着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
地形、气压等因素也会对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造成影响。
要全面了解拉萨城区的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
首先可以调查城市的主要排放源以及周边环境的地理和气象情况,了解城市的特点和空气质量现状。
然后通过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最终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程度。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和政策建议。
加强城市工业、交通和生活垃圾的排放管理,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节能减排,改善城市规划和交通布局,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优化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增加大气污染物的吸附和清除能力,提高城市的环境容量和抗污染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直减率
定量: 热力学第一定律
dT R dp T Cp p
dT R dp k 1 d p (第一定律+状态方程) T Cp p k p
其中
C p Cv R
k C p k v 1.4
气温直减率
pi d pi vi d vi
v dv
Ti dTi
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变化
气温的垂直变化
气温直减率
T (大气) z 干空气绝热绘制温度递减率- 干绝热直减率
dTi dz (空气团) 一般满足,大气绝热过程,系统与周围环境无热交换
d
(由压力变化引起)
空气块 定性 空气块 压缩(外气对它做功) 内能 T 膨胀(做功) 耗内 能 T
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而下部降温而形成 4.湍流逆温
d
下层湍流混合达 d
上层出现过渡层
逆温
逆温
5.锋面逆温
冷、暖气团相遇 暖气上爬,形成锋面 冷暖间逆温
烟流型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波浪型(不稳) 锥型(中性or弱稳) 扇型(逆温)
爬升型(下稳,上不稳)
漫烟型(上逆、下不稳)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和风
气块: Ti Ti 0 d z 环境: T T0 z
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
T0 Ti 0
则有
a g ( d ) z T
判据:
混合层 中性层 稳定层
d >0, a>0 d <0, a<0 d =0,a=0
不稳定 稳定 中性 逆温,非常稳定
中间层(平流层顶~85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 对流运动强烈
大气圈垂直结构
暖层(中间层顶~800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高 气体分子高度电离-电离层
散逸层(暖层以上)
气温很高,空气稀薄 空气粒子可以摆脱地球引力而散逸
大气压力总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均质大气层-80~85km以下,成分基本不变
dTi g 0.98K /100m (C p 1004J kg 1K 1 ) dz Cp
T P R Cp P 0.288 ( ) ( ) T0 P0 P0
-泊松方程
位温:各高度均把压力换算为1000mb(10kPa)时的温度(绝热)
1000 R C p 1000 0.288 T( ) T( ) P P
近地层风速廓线模式
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
中性层结:对数律,粗糙度和摩擦速度
u* Z u ln k Z0
近地层风速廓线模式
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
非中性层结: 指数律,稳定度参数
Z m u u1 ( ) Z1
地方性风场
1.海陆风
地方性风场2.山谷风Fra bibliotek地方性风场
3.城市热岛环流
不稳定条件下有利于扩散
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
定量判断
pi i Ti 环境: p T
气块:
g ( i )
(单位体积块)加速度 a
a
g (Ti T ) T g ( i 1) T T
(一般均满足绝热条件)
i
,将 pi p RT i RTi 代入上式得:
高度 z z z
由
dp g dz
气温直减率
T 1 实际中,Ti、T 相差<10K,则 Ti
R (8.314) 1 1 m J kg K R 287 ) p RT RT (空气 M v dTi R g dz 代入上式得: T C RT p
d 由定义:
大气气压场分布
大气水汽分布
主要气象要素
1.气温 天气预报中:1.5m高、百叶箱内气温。
o
C
5 o ( F 32) 9
K oC 273.15
o
F
9o C 32 5
主要气象要素
2.气压
单位:mb(毫巴) 大气的压强 1atm=101326Pa=1013.26mb=760mmHg
<0 , a<0
逆温
逆温不利于扩散 辐射:
太阳
地球
地球 :短波
大气层:长波
大气吸收长波强
1. 辐射逆温: 地面白天加热,大气自下而上变暖; 地面夜间变冷,大气自下而上冷却
逆温
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逆温
2.下沉逆温 (多在高空大气中,高压控制区内)
很厚的气层下沉 压缩变扁 顶部增温比底部多
逆温
3.平流逆温
T dT
z dz
(大气) (气块) (高度)
p dp
z
对气团:
气块: pi vi Ti
p v 环境:
T
dTi R dpi (1) Ti C p pi
dTi R g dz 代入式(1)可得: T C p i p
pi dpi p dp 流体准静力学条件: pi p ,
大气边界层-对流层下层1~2km,地面阻滞和摩擦 作用明显 自由大气-大气边界层以上,地面摩擦可以忽略
大气圈垂直结构
平流层(对流层顶~50~55km)
同温层-对流层顶35~40km,气温-550C左右 同温层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集中了大部分臭氧 没有对流运动,污染物停留时间很长
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T z
>0,
正常分布层结 中性层结(绝热直减率) 等温层结 逆温层结
d , =
=0 , <0 ,
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
定义: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反映其是否容易对 流
定性描述:
外力使气块上升或下降 气块去掉外力 气块减速,有返回趋势,稳定 气块加速上升或下降,不稳定 气块停在外力去掉处,中性
中 云 ( 2500-5000m )
高云(5000m以上)
主要气象要素
6.能见度
正常视力的人,在天空背景下能看清的水平距离 级别(0~9级,相应距离为50~50000米)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
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
•
太阳以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的形式辐射热量
•
• •
太阳辐射加热地球表面
地面长波辐射加热大气
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重力 直接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上与重力基本平衡) 地转偏向力(相对运动:方向改变)
间接作用力
惯性离心力(大气曲线运动:很小)
摩擦力(近地1~2km内明显)
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变化
Ekman螺旋线(北半 球下视,地偏力指向 运动右方,故顺时针; 南半球则相反)
高度增高,风速增大, 方向逐渐接近地转风。
大气层的结构。大气 层可以分为对流层(最 贴近地面、密度最大的 一层)、平流层(较高 的、气体组成相同但密 度较小的气层)以及电 离层(由已电离的气体 组成)
Ozone layer
大气圈垂直结构
对流层(~10km左右)
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全部的水蒸气,主要天气现象都 发生在这一层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m平均降温0.650C 强烈对流作用 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
风速,m/s
主要气象要素
5.云
大气中水汽的凝结现象叫做云(使气温随高度变化小) 云量:天空被云遮蔽的成数(我国10分,国外8分) 云高:云底距地面底高度 低云(2500m以下) 中云(2500~5000m) 高云(5000m以上) 云状:卷云(线),积云(块),层云(面),雨层云(无定形)
云
低 云 ( 25 00 米 以 下 )
主要气象要素
3.气湿
主要气象要素
4.风向和风速
水平方向的空气运动叫做风(垂直方向-升降气流) 风的来向叫风向(16个方位圆周等分) 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2或 10min平均)
u 3.02 F 3 (km/h)
F-风力级(0~12级)
主要气象要素
4.风向和风速
风玫瑰图
某地区1988年的风玫瑰 图。同心圆表示风的频率, 例如,吹南风的频率约为 11 % , 其 中 风 速 大 于 10.82m/s的频率约为1%, 风速在 3.35 ~ 5.41m/s 的频 率为3.5左右。
静力学方程:
P g z
主要气象要素
3.气湿
绝对湿度-1m3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
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的
百分比
含湿量-湿空气中1kg干空气包含的水汽质量 水汽体积分数-水汽在湿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露点-同气压下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1.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2.大气的热力过程 3.大气的运动和风
大气扩散
大气扩散
源
受体
酸雨越境转移(日本、南朝鲜……)
大气物理、化学……
大气科学
大气气象学……
污染气象学……
气象条件对污物的稀释、扩散作用
污染物对气象的影响
第一节 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大气圈垂直结构
大气圈垂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