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时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时钟

一、选题意义电子时钟是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时钟,具备控制显示时间、闹钟提醒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工厂等场合。学习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时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单片机的编程原理和应用技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思路电子时钟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时钟的显示、时钟的控制和闹钟的提醒三个方面。时钟的显示采用数码管显示时间,时钟的控制包括设置时间、显示时间、时间修改等功能,闹钟的提醒则采用蜂鸣器声音提示。下面分别介绍各个模块的实现方案。

1. 数码管显示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主要用于显示当前时间,需要用到7位共阴数码管,通过原理图连接数码管和单片机端口,根据单片机输出的信号来控制数码管的选通和数值显示。数码管显示时间的格式可以有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两种,24小时制显示格式为“时:分:秒”,12小时制显示格式为“AM/P M 时:分:秒”。

2. 时钟控制模块时钟控制模块主要用于设置并控制时钟

的运行和显示,包括时钟的开关、时间的设置和修改、时间的显示等功能。时钟开关的控制可以通过单片机IO口控制,时

钟的时间设置和修改需要由用户输入时钟的时间信息,并对单片机中的寄存器进行相应的存储操作,时间的显示也需要通过单片机读取寄存器的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数码管的显示信号。

3. 闹钟提醒模块闹钟提醒模块主要通过蜂鸣器的声音提

示来提醒用户已到设置时间。闹钟的设置需要由用户输入提醒时间,单片机负责将提醒时间和当前时间进行比较,并在提醒时间之后发出蜂鸣器的声音信号。

三、硬件设计硬件设计包括原理图设计和PCB布局设计两个部分。原理图设计需要根据电子时钟的功能模块,绘制出各个模块的连接关系图,确定各个元器件和单片机的引脚连接方式。PCB布局设计需要根据原理图的设计,在PCB板上布置各个元器件,并连接各个元器件和单片机的引脚。硬件设计需要注意尽量缩小电路板面积,优化PCB 布局,避免线路交叉和

信号干扰等问题。

四、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和调试。程序设计需要采用 C 语言编写,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程序

的调试需要通过单片机仿真软件或单片机下载设备进行,对程序进行断点调试和单步调试,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并调试出硬件和软件的问题。

五、实验结果电子时钟是一款简单而实用的单片机应用设计,完成之后可以实现按键设置时间、24小时和12小时制显

示切换、时间的正常流动和修正、长响蜂鸣器提醒用户等功能。通过设计电子时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单片机的编程原理和应用技巧,掌握实际电路设计和调试技能,为今后的应用开发提供更加扎实的基础。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1 任务及要求 1.1设计任务 用AT89C51单片机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时钟,能进行时分秒的调整,能够较准确地显示时间。用单片机控制6位LED数码管显示时、分、秒;并且具有二十四小时循环记时功能,走时要准。能够用按键开关可实现时、分调整。 1.2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简易的数字时钟,能进行时分秒的调整,能够较准确的显示时间。 (1)掌握51单片机的汇编语言的基本用法。 (2)掌握LED数码管的使用。 (3)掌握数码管动态扫描的方法。 (4)掌握PROEUS的仿真与调试。 2 设计思想 2.1 硬件设计思想 主要用到这些元件:AT89C51单片机与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八位显示数字管,74LS245锁存器。用12MHZ的晶振和两个较小的22pF的电容组成振荡器电路,用一个按键,一个电解电容,一个10K电阻组成具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种操作的复位电路。用P0口作为输出需接上拉电阻,即需RESPACK-8排阻,74LS245锁存器保存要开通的位码。通过控制P0,P2,P3口来控制时间的计时。P0口送入要显示的字段,P2口送入要显示的位码,P3口低三位即为查询是否需要调整时分秒数。开通计时器中断0来查表得到要显示的数字。 2.2 软件设计思想 整个程序先给数码管送初值12 00 00,然后进行初始化工作。程序由一个主函数,一个定时器中断程序,一个延时子程序,三个判断子程序,一个显示子程序构成。程序通过按键扫描程序来确定是否调用中断程序来对时间进行调整。用一子程序完成时分秒的调整,通过循环扫描三个按键的电平变化来判断对应按键是否按下,并带有去抖动功能,当某个按键按下时,则对应的进行增一操作。若分秒增一到达60次或者时增一到达24次,将对其清零,各个操作均实时的通过数码管显示。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设计题目分析、方案及元器件选择 (1) 一、设计题目分析 (1) 二、设计方案确定 (2) 三、元器件的选择 (2) 第2章系统电路设计 (5) 一、Protues软件 (5) 二、电子时钟总的原理图 (6) 三、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 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7) 一、主程序流程图 (7) 二、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8) 三、问题及解决 (9) 第4章连接调试 (9) 一、Protues和Keil连接调试 (9) 二、问题及解决 (10) 第5章设计总结 (11) 附录:程序代码 (13)

第1章设计题目分析、方案及元器件选择 一、设计题目分析 1、设计题目:电子时钟 2、设计要求: 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E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 用4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功能键K1功能键K1~K5功能如下。 ●K1—设置小时(按一次,小时增1)。 ●K2—设置分钟(按一次,分钟增1)。 ●K3—设置小时减1 ●K4—设置分钟减1 ●K5—复位按键 程序开始执行,LED显示“00:00:00”,然后开始计时。 3、设计分析: 电子时钟由显示模块、蜂鸣器、校时模块和时钟运算模块四大部分组成。其中校时模块和时钟运算模块要对时,分,秒的数值进行操作,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来实现的,它的处理过程如下:首先设定单片机内部的一个定时器\计数器工作于定时方式,对机器周期计数形成基准时间,然后用另一个定时器\计数器或软件计数的方法对基准时间计数形成秒,秒计60次形成分,分计60次形成小时,小时计24次则计满一天,清零,这样循环计时。然后电子时钟通过数码管把它们的内容在相应位置显示出来即可。 二、设计方案确定 本次设计时钟电路,使用了ATC89C51单片机芯片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简单且省去了很多复杂的线路,使得电路简明易懂,使用按键来调整时钟的时、分,用指示灯提示程序开始执行,同时使用C语言程序来控制整个时钟显示,使得编程变得更容易,这样通过四个模块:独立键盘、AT89C51芯片、指示灯、LED显示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计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通过晶振电路,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进行中端定时,配合软件延时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时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时钟 一、选题意义电子时钟是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时钟,具备控制显示时间、闹钟提醒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工厂等场合。学习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时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单片机的编程原理和应用技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思路电子时钟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时钟的显示、时钟的控制和闹钟的提醒三个方面。时钟的显示采用数码管显示时间,时钟的控制包括设置时间、显示时间、时间修改等功能,闹钟的提醒则采用蜂鸣器声音提示。下面分别介绍各个模块的实现方案。 1. 数码管显示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主要用于显示当前时间,需要用到7位共阴数码管,通过原理图连接数码管和单片机端口,根据单片机输出的信号来控制数码管的选通和数值显示。数码管显示时间的格式可以有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两种,24小时制显示格式为“时:分:秒”,12小时制显示格式为“AM/P M 时:分:秒”。 2. 时钟控制模块时钟控制模块主要用于设置并控制时钟 的运行和显示,包括时钟的开关、时间的设置和修改、时间的显示等功能。时钟开关的控制可以通过单片机IO口控制,时 钟的时间设置和修改需要由用户输入时钟的时间信息,并对单片机中的寄存器进行相应的存储操作,时间的显示也需要通过单片机读取寄存器的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数码管的显示信号。

3. 闹钟提醒模块闹钟提醒模块主要通过蜂鸣器的声音提 示来提醒用户已到设置时间。闹钟的设置需要由用户输入提醒时间,单片机负责将提醒时间和当前时间进行比较,并在提醒时间之后发出蜂鸣器的声音信号。 三、硬件设计硬件设计包括原理图设计和PCB布局设计两个部分。原理图设计需要根据电子时钟的功能模块,绘制出各个模块的连接关系图,确定各个元器件和单片机的引脚连接方式。PCB布局设计需要根据原理图的设计,在PCB板上布置各个元器件,并连接各个元器件和单片机的引脚。硬件设计需要注意尽量缩小电路板面积,优化PCB 布局,避免线路交叉和 信号干扰等问题。 四、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和调试。程序设计需要采用 C 语言编写,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程序 的调试需要通过单片机仿真软件或单片机下载设备进行,对程序进行断点调试和单步调试,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并调试出硬件和软件的问题。 五、实验结果电子时钟是一款简单而实用的单片机应用设计,完成之后可以实现按键设置时间、24小时和12小时制显 示切换、时间的正常流动和修正、长响蜂鸣器提醒用户等功能。通过设计电子时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单片机的编程原理和应用技巧,掌握实际电路设计和调试技能,为今后的应用开发提供更加扎实的基础。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课程设计

电子钟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设计思想 1.1硬件设计思想 1.1.1电路设计思想 电路原理图见图1,由动态数码显示组成时、分、秒的显示。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P1.7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H端口上;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0-P3.7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S-S8端口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AD0、P0.1/AD1、P0.2/AD2端口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独立式键盘”区域中的SP3、SP2、SP1端口上。 1.1.2键盘设计思想 键盘是微机的主要设备,按键的读取容易引起错误动作。可采用软件去抖动的方法处理,软件的触点在闭合和断开的时候会产生抖动,这时触点的逻辑电平是不稳定的,如不采取妥善处理的话,将引起按键命令错误或重复执行,在这里采用软件延时的方法来避开抖动,延时时间20ms. 1.2软件设计思想 本系统的主程序主要完成时间显示和修改时间的功能。而时间单元进位,时间设定时,调定时间设定时等功能全部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完成。 1.2.1数据与代码转换 由前述可知,从P2口输出位选码,从P0口输出段选码,LED就会显示出数字来。但P0口的输出的数据是要BCD码,各存储单元存储的是二进制数,也就是和要显示出的字符表达的含义是不一致的。可见,将要显示的存储单元的数据直接送到P0口去驱动LED数码管显示是不能正确表达的,必须在系统内部将要显示的数据经过BCD码行转换后,将各个单元数据的段选代码送入P0口,给CD4511译码后去驱动数码管显示。具体转换过程如下: 我们先将要显示的数据装入累加器A中,再将A中的数据转换成高低两位的BCD 码,再放回A中,然后将A中的值输出。如:有一个单元存储了45这样一位数,则需转换成四位的BCD码:(0100)(0101)然后放入A中。 A中BCD码,高位四位代表?4?低四位代表?5?同时送给两个译码器中,译码后? 45? 字就在两个LED中显示出来。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引言 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尽管他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但是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CPU、内存、内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同时集成诸如通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单片机是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CPU、RAM、ROM、I/O接口和中断系统集成于同一硅片的器件。单片机用于控制有利于实现系统控制的最小化和单片化,简化一些专用接口电路,如编程计数器、锁相环(PLL)、模拟开关、A/D和D/A变换器、电压比较器等组成的专用控制处理功能的单板式微系统。 单片机在智能仪表、实时控制、机电一体化、办公机械、家用电器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应用领域。当前,8位单片机主要用于工业控制,如温度、压力、流量、计量和机械加工的测量和控制场合;高效能的16位单片机(如MCS-96、MK-68200)可用在更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可以说,微机测控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微机测控技术的应用是产品提高档次和推陈出新的有效途径。 纵观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可以预示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大致有: 1.低功耗CMOS化 MCS-51系列的80C51推出时的功耗达120mW,而现在的单片机普遍都在100mW左右,随着对单片机功耗要求越来越低,现在的各个单片机制造商基本都采用了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CMOS虽然功耗较低,但由于其物理特征决定其工作速度不够高,而CHMOS则具备了高速和低功耗的特点,更适合于在要求低功耗像电池供电的应用场合。所以这种工艺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单片机发展的主要途径。 2.微型单片化 常规的单片机普遍都是将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并行和串行通信接口,中断系统、定时电路、时钟电路集成在一块单一的芯片上,增强型的单片机集成了如A/D转换器、PMW(脉宽调制电路)、WDT(看门狗)、有些单片机将LCD(液晶)驱动电路都集成在单一的芯片上,这样单片机包含的单元电路就更多,功能就越强大。甚至单片机厂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做,制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单片机芯片。 3.主流与多品种共存 现在虽然单片机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但仍以MCS-51为核心的单片机占主流,兼容其结构和指令系统的有PHILIPS公司的产品,ATMEL公司的产品和中国台湾的WinBond 系列单片机。以8031为核心的单片机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一定的时期内,这种情形将得以延续,将不存在某个单片机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走的是依存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道路。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总体设计 系统硬件总框图 三、硬件单元设计 电路总设计图 NE55P模块 LED灯显示 数码管显示 DS1302模块 时钟控制 蜂鸣器键盘扫描 AT89C52 四、软件单元设计 程序清单 五、调试 软件调试、硬件调试 六、设计总结 七、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的 1总体要求 (1) 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2) 绘制系统硬件总框图 (3) 绘制系统原理电路图 (4) 制定编写设计方案,编制软件框图,完成详细完整的程序清单和注释; (5) 制定编写调试方案,编写用户操作使用说明书 (6) 写出设计工作小结。对在完成以上文件过程所进行的有关步骤如设计思想、指标论证、方案确定、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原理分析等作出说明,并对所完成的设计作出评价,对自己整个设计工作中经验教训,总结收获和今后研修方向。 2 具体要求 本次工程实践的校内部分主要以单片机为基础,进行单片机软件编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软件编程和系统设计能力,整个设计系统包括两个部分,硬件及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已经制作成功,学生只需要掌握其原理和焊接相应的元器件,掌握元器件的辨别和元器件的作用以及应用场所即可,另外对所焊接的电路还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判断是否有焊接错误的地方或者短路的地方,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能够根据现象判别原因,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硬件电子电路的分析、判断能力。 软件编程是本次工程实践的重要环节。在为期两周的工程实践中,将占据主要时间,学生要完成的软件编程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熟悉Keil C51编程平台及相关编程软件 2)、编写、调试蜂鸣器、继电器动作、方波程序并进行软硬件联调 3)、编写、调试LED流水灯(循环显示)程序并进行软硬件联调 4)、编写、调试键盘扫描子程序并进行软硬件联调 5)、编写、调试数码管动态扫描程序并进行软硬件联调 6)、电子钟设计(包括键盘、时钟、显示等) 7)、温度测量控制系统设计(包括键盘、显示、控制、报警等) 其中前五个内容是后两个内容的基础,主要是编制一些子程序,为后继的整个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电子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单片机编程设计,要求电子钟软件程序必须具备键盘扫描、数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时钟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及要求 (2) 1.1单片机设计设计内容 (2) 1.2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 (2) 1.3 系统运行流程 (2)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 (3) 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3) 2.2 系统方框图 (3) 2.3 系统流程图 (3) 第三部分主要器材及基本简介 (7) 3.1 主要器材 (7) 3.2主要器材简介 (7) 第四部分系统硬件设计 (7) 4.1 数码管显示电路 (7) 4.2键盘输入电路 (8) 4.3 蜂鸣器 (8) 第五部分课程设计总结 (9) 附录 (9) 1. 系统源程序注释及功能说明 (9) 2. 原理图 (17) 毕竟是两年前写的东西了,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程序100%能运行,只不过是在我的那块板子上,要参考的话,最好去看看自己用的板子的接口和板子的原理图啥样。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及要求 1.1单片机设计设计内容 利用STC89C51RC单片机和LCD7407六段数码管实现可预置参数的电子钟,可由按键切换不同的功能。 1.2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 80C51系列单片机的外围接口电路设计,掌握应用软件的编写及调试。学会用软件调试硬件和用硬件调试软件。 1.硬件设计要求: CPU选用 STC89C51RC,内有 4KB Flash ROM。 显示用6位LED,LED共阴极接法,采用动态显示法。用芯片7407作7段LED段选驱动,用芯片7406段LED位段选驱动。 要求有单片机复位键,功能选择键,加/减键,移位键,确认键。 要求用Protel绘制电路原理图 2.软件编写要求: (1)基本要求: 实时时钟:显示年月日时分秒,各两位,分二页显示。 可以上电自动按预置时间走时。 (2)提高要求: 时钟上电后,显示时分秒,用按键切换年月日3秒后,返回时分秒。 可以手动预置年、月、日、时、分、秒后,时间走时。预置的位要求闪烁。 闹钟功能:定时到报警(喇叭发声),手动预置定时时间。 定时器(倒计时)功能:定时清0报警(喇叭发声),手动预置定时时间。 1.3 系统运行流程 程序首先进行初始化。上电后,开始自动走时,然后调用显示程序,在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若有按键按下,则跳到该按键的相应的功能程序执行。若没有按键按下,则执行走时功能系统一直走时,到最大时间时清零,继续走时,以此循环。若没到则循环执行,中段服务程序从秒开始走时,完成秒的走时及向分、时、的进位以及日、月、年、的进位。由于闪烁和移位功能相联系,因此调用闪烁功能时,以移位为前提。闪烁用于被调单元的闪烁显示。调试程序用于对时分秒及年月日的加减。主要是通过主程序对子程序的调用来实现年月日和时分秒的转换,移位,调时,闹钟,倒计时等功能。具体的调整通过按键的判断来实现。

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

绪论 单片机在多功能数字电子钟中的应用已是非常普遍,人们对电子时钟的功能及工作顺序都已非常熟悉了,但是却很少知道它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由单片机作为电子时钟的核心控制器,可以通过它的时钟信号来实现计时功能,将时间数据由单片机输出,利用显示器将时间显示出来。通过键盘可以进行时间的设定。输出设备显示器可以用液晶显示技术或数码管来显示技术。 本系统利用单片机实现具有计时、校时等功能的数字电子时钟,是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元件同时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器动态显示“时”,“分”,“秒”的现代计时装置。与传统机械表相比,它具有走时精确,显示直观等特点。另外具有校时功能,利用单片机实现的数字时钟具有编程灵活,便于功能的扩充等优点。

第一章概述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由于电子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电子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因此进行电子钟的设计是必要的。尽管目前市场上已有现成的电子钟集成电路芯片出售,价格便宜、使用也方便,但鉴于单片机定时器的功能也可以完成电子钟电路的设计,因此进行电子钟的设计是可行的。在这里我们将已学过的比较零散的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的知识有机的、系统的联系、组织起来应用于实际,来培养我们的综合分析和设计电路,写程序,调试电路、程序的能力。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已成为工业测控领域普遍采用的智能化控制工具,而且已渗入到人们工作和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力地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应用前景广阔。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单片机电子时钟近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正朝着多层次用户、多品种、多规格、高精度、小体积、低能耗等方面发展。在这种趋势下,时钟的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时钟生产研究的主导设计方向。带有时钟功能的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进年来广泛地出现在国内外市场中,例如奥运会倒计时显示屏、铁路安全显示屏、生产线看板、体育比赛记时屏、大型室外高亮度时钟等,这类产品覆盖银行、医院、地铁车站、体育运动、电视台、监控系统、高大建筑物等行业。作为一种人机接口方式,语音比显示屏,鼠标键盘等设备更易于使用。而在设计里加上语音提示、音乐或者其他语音功能,还使得设计显得既人性化又有趣,不但能提高开发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能让设计作品与众不同,从而得到了各界领域的广泛应用所以对语音的研究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子时钟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子时钟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子时钟设计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领域,重点讨论了如何设计一款电子时钟。首先,我们会简要介绍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电子时钟的设计流程和关键步骤;最后,我们还会讨论一些电子时钟的扩展功能和应用场景。 一、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单片机是一种嵌入式微控制器,具备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等功能。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时钟信号的同步操作,可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根据体系结构的不同,单片机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如基于哈佛结构的MCS-51系列、基于冯·诺依曼结构的AVR系列和基于ARM 架构的Cortex-M系列等。 二、电子时钟的设计流程和关键步骤 1. 确定需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设计电子时钟的功能和特性,如显示方式(数字或模拟)、时间精度等。 2. 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根据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单片机,考虑处理能力、存储容量和通信接口等因素。

3. 确定外围电路:根据单片机型号和需求,设计外围电路,包括时钟电路、显示电路、供电电路和按键电路等。 4. 程序设计:编写适当的程序代码实现电子时钟的各项功能,包括读取时间、显示时间和设置时间等。 5. 硬件连接:将单片机与外围电路进行连接,并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6. 优化和调试:通过调试和优化,进一步提升电子时钟的性能和稳定性,确保正常运行和准确显示时间。 三、电子时钟的扩展功能和应用场景 除了基本的时间显示功能,电子时钟还可以拓展一些其他功能,如闹钟、温湿度显示、倒计时和定时开关等。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时钟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工厂等场所。它可以作为装饰物放置在桌面、墙壁或天花板上,同时还具备提醒和计时的功能。 结论: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的电子时钟设计是一个非常实用和有趣的项目。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设计电子时钟的流程和关键步骤,同时也了解到电子时钟的扩展功能和应用领域。希望本文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学习和电子时钟的设计有所帮助。

课程设计单片机电子时钟

课程设计单片机电子时钟 一、背景概述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电子产品中的基础单元,单片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单片机作为一种微型控制系统,可以完成各种控制任务,并且搭载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从而达到实时监测和控制的目的。 电子时钟是一种常见而实用的电子产品,其实现原理基于控制单元和计时器等硬件元件,而单片机则可以很好地实现电子时钟的功能,且可以通过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实现更多的功能扩展,提高电子时钟的可玩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控制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具体目标如下: 1. 熟练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 掌握时钟电路的基本功能和实现方法; 3. 了解数字时钟和模拟时钟的 实现原理;4. 学习电子时钟的显示原理和方法;5. 掌握基于单片机的程序设计方法;6. 能够实现基本的电子时钟功能;7. 能够进行电子时钟的调试和调整;8. 能够进行电子时钟的功 能扩展和优化。

三、课程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单片机的基础知识:讲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特点、 工作原理和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应用方法。2. 电子时钟的 基础原理:介绍电子时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包括时钟电路、计时器、时分秒计数器等。3. 数字时钟和模拟时钟设计:通 过实际电路设计和实验操作,学习数字时钟和模拟时钟的设计方法和原理。4. 电子时钟的显示方法:介绍LED数码管和LCD 液晶显示屏的原理和应用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其使用技巧。5. 单片机程序设计方法:采用C语言编程,学习单片机 的程序设计方法,包括功能模块的封装和函数调用等。6. 电 子时钟程序设计:根据电子时钟的基本功能,分析其实现方法和程序设计要点,编写相应的程序,并通过实验调试进行优化。 7. 电子时钟的扩展和优化:通过添加各种功能模块,如闹钟、温度、湿度等传感器,实现电子时钟的功能扩展和智能化,同时进行程序的优化和改进。 四、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设计采用综合教学法,包括讲授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和项目设计三个方面。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 讲授理论知识: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讲解,通过理论知识的介绍和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来体验电 子时钟的设计和应用,掌握实际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项目设计:通过实际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时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时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时钟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子时钟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产品。电子时钟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时间的显示和调节,而单片机是一种高速度、高可靠性的计算机芯片,通过单片机技术来设计和制作电子时钟,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设计目的 这个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单片机技术来设计一款电子时钟,具体实现以下功能: 1. 显示时间:电子时钟能够准确地显示当前的时间,包 括小时、分钟、秒钟,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显示日期:电子时钟也可以显示当前的日期,包括年、月、日。 3. 闹钟功能:电子时钟具有闹钟功能,可以设置闹铃时间,提醒用户特定时间。 4. 睡眠功能:电子时钟还具有睡眠功能,可以设置睡眠 时间,使用户在睡眠中就可以关闭闹钟。 设计原理

电子时钟的原理是通过单片机技术和电路设计实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时钟模块、驱动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 1. 时钟模块 电子时钟的时钟模块是最核心的部分,它决定了电子时钟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一般使用DS1302作为时钟模块,DS1302是一块低功耗时钟芯片,能够提供祥细和稳定的计时功能。 2. 驱动模块 驱动模块是电子时钟控制显示的关键部分,通过使用七段LED数字显示器,以及驱动芯片74HC595来控制LED显示器的亮度和显示。74HC595是一种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芯片,可以通过控制引脚来输出对应的电路信号。 3. 输入输出模块 输入输出模块是电子时钟中用户进行设置和操作的关键部分,它支持用户与电子时钟进行通信,包括根据用户的操作来控制时钟、日期、闹钟等功能。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控制输入模块来实现时钟、日期、闹钟等的选项设置。 设计步骤 设计电子时钟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电路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电子时钟具备哪些特性功能,例如显示日期、时间、使用闹钟等。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时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时钟 1

一、设计内容 该课程设计是利用MCS-51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以及行列键盘和LED显示器等部件, 设计一个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的电子时钟经过数码管显示, 并能经过按键实现设置时间和暂停、启动控制等。 二、电子时钟设计思想: 用定时/计数器T0, 工作于定时, 采用方式1, 对12MHZ的系统时钟进行定时计数, 初值设为XXYY( 自己计算) 。形成定时时间为50ms。用片内RAM的7BH单元对50ms计数, 计20次产生秒计数器78H单元加1, 秒计数器加到60则分计数器79H单元加1, 分计数器加到60则时计数器7AH单元加1, 时计数器加到24则时计数器清0。然后把秒、分、时计数器分成十位和个位放到8个数码管的显示缓冲区, 经过数码管显示出来。显示格式为小时十位、小时个位---分十位、分个位---秒十位、秒个位。在处理过程中加上了按键判断程序, 能对按键处理。 三、 MCS-51单片机系统简介 单片机应用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是指单片机以及扩展的存储器、I\O接口、外围扩展的功能芯片以及接口电路。软件系统包括监控程序和各种应用程序。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 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对整个系统的信息输入、处理、信息输出进行控制。与单片机配套的有相应的 2

复位电路、时钟电路以及扩展的存储器和I\O接口, 使单片机应用系统能够运行。 在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中, 往往都会输入信息和显示信息, 这就涉及键盘和显示器。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 一般都根据系统的要求配置相应的键盘和显示器。配置键盘和显示器一般都没有统一的规定, 有的系统功能复杂, 需输入的信息和显示的信息量大, 配置的键盘和显示器功能相对强大, 而有些系统输入/输出的信息少, 这时可能用几个按键和几个LED指示灯就能够进行处理了。在单片机应用系统在中配置的键盘能够是独立键盘, 也可能是矩阵键盘。显示器能够是LED指示灯, 也能够是LED数码管, 也能够是LCD显示器, 还能够使用CRT显示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键盘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矩阵键盘, 显示器用的比较多的是LED数码管还LCD 显示器。 四、 MCS-51单片机内部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简介 定时器\计数器 1、MCS-51系列中51子系列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可: 定时\计数器T0和定时\计数器T1。它由加法计数器、方式寄存器TMOD、控制寄存器TCON等组成。方式寄存器用于设定定时计数器T0和T1的工作方式, 控制寄存器用于对定时计数器启动、停止进行控制。 2、每个定时计数器既能够对系统时钟计数实现定时, 也能够外 3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时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 一、设计内容 该课程设计是利用MCS-51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以及外围的按键和LED显示器等部件,设计一个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的电子时钟通过数码管显示,并能通过按键实现设置时间和暂停、启动控制等。 二、电子时钟设计思想: 用定时/计数器T0,工作于定时,采用方式1,对12MHZ 的系统时钟进行定时计数,初值设为XXYY(自己计算)。形成定时时间为50ms。用片内RAM的7BH单元对50ms计数,计20次1秒钟到,然后对秒计数器78H单元加1,秒计数器加到60后向分进位,则分计数器79H单元加1而秒计数器78H单元清零;分计数器加到60后又向时进位,则时计数器7AH单元加1而分计数器79H单元清零;时计数器加到24则时计数器清零。然后把秒、分、时计数器分成十位和个位放到8个数码管的显示缓冲区,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显示格式为小时十位、小时个位---分十位、分个位---秒十位、秒个位。在处理过程中加上了按键判断程序,能对按键处理。 三、电子时钟硬件图

四、软件程序: ;采用8位LED软件译码动态显示程序 ;使用AT89C51单片机,12MHZ晶振,P0输出字段码,P2口输出位选码,用共阳 ;LED数码管,P1.0为调时位选择按键,P1.1为加1键,P1.2为减1键。 ;片内RAM的70H到77H单元为LED数码管的显示缓冲区 ;78H,79H,7AH分别为秒、分、小时计数单元 ;7BH为50ms计数器,7CH为调时按键计数器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0BH ;定时器/计数器T0中断程序入口 LJMP INTT0 ;主程序 START:MOV R0,#70H MOV R7,#0CH INIT: MOV @R0,#00H ;存储单元清零 INC R0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时钟实验可定时调闹钟用LCD显示

姓名学号 时间 2013.1.9 实验题目电子数字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电子数字钟必须具有显示年、月、日和显示时、分、秒的功能。(用LCD显示)。 2.具有按键时间校正功能。 3.具备设定闹钟和定时闹钟功能。 二、实验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 1.硬件环境:单片机开发板一个,计算机一台,单片机主机电源线及与计算机的连接线各一条。 2.软件环境:软件Keil C51和软件Flash Magic。 三、实验电路(P2口输入、P1口输出实验原理图) 本次实验主要使用了开发板的4个板块,分别是单片机STC89C52(如图2所示)、矩阵键盘(如图2所示)、1206LCD显示器和蜂鸣器(如图3所示)。其中单片机芯片通过P0口把总线和矩阵键盘连接;通过P2.2和蜂鸣器间接相连,因为蜂鸣器所在的电路已经连芯片ULN2003,因此用一根杜邦线把P2.2和芯片ULN2003的第一个输入口IN1连起来。而键盘显 示这一块,由于内部已经把键盘显示的电路和单片机芯片连接起来了,所

以不需要借助杜邦线了。图1为实物连线图。

图1 实物连线图 图2 单片机机座和矩阵键盘

图3 蜂鸣器和1602液晶显示器 四、程序流程图 主要算法:主函数中先定时中断初始化,利用定时器中断实现走时,调用LCD显示程序和按键处理子函数,再调用显示时间函数显示初始时间值。同时,在主函数中判断当前的小时和分钟值是否等于闹钟设定的时间,若等于则让蜂鸣器响。主函数算法的框图如图4所示。 按键处理函数算法:通过键盘扫描函数得到确定哪个键盘按下,得到键盘值,如果键0按下则暂停时钟走时;键1按下则在当前的光标所在的时间单元加1;键2按下则开闹钟;键3按下则实现当前的时间单元左移一位的功能;键4按下则在当前的光标所在的时间单元减1。 时间的年月日算法:通过定时器实现时钟的走时,秒满60,分钟加1;分满60,小时加1;小时满24,日加1;至于每个月的天数根据闰年和非闰年的表格确定当月天数。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设计目的与要求 (2) 第三章系统原理分析 (3) 第四章硬件介绍 (4) 第五章软件实现与流程 (5) 5.1 主程序 (5) 5.2 数据的显示程序 (7) 5.3 键盘响应程序 (8) 第六章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一程序代码 (11) 附录二程序仿真图 (15)

第一章前言 时钟,自从它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人类的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怎样让时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怎样让我们的老朋友焕发青春呢?这就要求人们不断设计出新型时钟。 现今,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大多数都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于电子钟,石英表,石英钟都采用了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要经常调校,数字式电子钟用集成电路计时时,译码代替机械式传动,用LED显示器代替显示器代替指针显示进而显示时间,减小了计时误差,这种表具有时,分,秒显示时间的功能,还可以进行时和分的校对,片选的灵活性好。 时钟电路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在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时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为保障系统正常工作的基准振荡定时信号,主要由晶振和外围电路组成,晶振频率的大小决定了单片机系统工作的快慢;二是指系统的标准定时时钟,即定时时间,它通常有两种实现方法:一是用软件实现,即用单片机内部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来实现,但误差很大,主要用在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二是用专门的时钟芯片实现,在对时间精度要求很高的情况下,通常采用这种方法,典型的时钟芯片有:DS1302,DS12887,X1203等都可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来实现电子时钟的方法,本设计由单片机AT89S51芯片和LED数码管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构成了一个单片机电子时钟。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在今天,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是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现代生活的人们非常的重视时间观念,对于那些对时间把握非常严格和准确的人或事来说,时间的不准确会带来非常大的麻烦,所以以数码管为显示器的时钟比指针式的时钟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数码管显示的时间简单明了而且读数快、时间准确显示到秒。而机械式的依赖于晶体震荡器,可能会导致误差。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数字钟的精度、稳定度远远超过老式机械钟。在这次设计中,我们采用LED 数码管显示时、分、秒,以24 小时计时方式,根据数码管动态显示原理来进行显示,用12MHz 的晶振产生振荡脉冲,定时器计数。在此次设计中,电路具有显示时间的其本功能,还可以实现对时间的调整。数字钟是其小巧,价格低廉,走时精度高,使用方便,功能多,便于集成化而受广大消费的喜爱,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关键字:数字电子钟;单片机

摘要 (1) 第1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 第2章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方案设计 (3) 2.1 设计方案 (3) 2.1.1 计时方案 (3) 2.2.2 显示方案 (3) 2.2.3 键盘的基本原理 (4) 2.3.4 LED显示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7) 第3章硬件设计 (9) 3.1 硬件电路 (9) 3.2 数字钟的程序设计 (9) 3.2.1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 (10) 3.2.2 主程序 (10) 3.2.3 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11) 3.2.4 LED显示子程序 (12) 3.2.5 按键控制子程序 (12) 第4章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 软件清单 (16)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1 电子钟功能及总体方案的介绍 1.1 电子钟功能介绍 1.1.1 基本功能要求 可调整运行的电子钟具有三种工作状态:“P.”状态、运行状态、调时状态。 (1)、“P.”状态,依靠上电或按复位键进入,在此状态下,按S3、S4、S5键均无效,按S2键有效,进入运行状态; (2)、运行状态,按S2键进入,在此状态下,按S3、S4、S5键均无效,只有按S2键有效,按下S2键后,退出运行状态,进入暂停状态; (3)、调时状态,在暂停此状态下,按S2、S3、S4、S5键均有效。如按下S2键,则退出调整状态,进入运行状态;按下S3键,则对时进行加一,按下S4、S5键对分、秒加一,调时结束后必须按A键,即可退出调时状态,进入运行状态。 基本功能要求: “P.”稳定地显示在LED显示器的最左端数码管上,无S2键按下(在“P.”状态下,按下S3、S4、S5键无效),则不进入电子钟的运行状态,继续显示“P.”。按下S2键后,电子钟以起始时间:00时00分00秒开始运行。 再次按下S2 键后,电子钟退出运行状态,进入暂停状态,利用S3、S4、S5键把电子钟的显示时间修改为当前实时时间,时间修改正确后可再次按下S2键,电子钟则退出调时状态,进入运行状态。 1.2 总体方案介绍 1.2.1 计时方案 利用AT89S52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进行中断定时,配合软件延时实现时、分、秒的计时。该方案节省硬件成本,且能使读者在定时/计数器的使用、中断及程序设计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对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从而对学好单片机技术这门课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1.2.2 键盘/显示方案 AT89S52的P0口和P2口外接由八个LED数码管(LED7~LED0)构成的显示器, 四个按键S2、S3、S4、S5构成键盘电路。 AT89S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 8位微型计算机。它带有8K Flash 可编程和擦除的只读存储器(EPROM),该器件采用ATMEL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上标准的80C51和80C52的指令系统及引脚兼容,片内Flash 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可用与解决复杂的问题,且成本较低。简易电子钟的功能不复杂,采用其现有的I/O便可完成,所以本书中采用此的设计方案,结构如图1如示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专业: 电气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 电子时钟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分院院长: 教研室主任: 电气工程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撰写日期: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项目 电子时钟,LED显示, .设计内容 2 1)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组成电子时钟控制系统, 2)利用提供单元模块构成硬件系统。 3,系统程序编制与调试, 4,电路系统的综合调试, 5,撰写课程设计论文, 6,完成课程设计论文答辩。

3.设计要求 1)以STC10F04XE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为时钟源~设计电子时钟~使用4位数码管显示时、分~后两位数码管,分,的闪烁显示秒。 2)显示格式为:“XXXX 3)用4个功能键操作来进行对时。可自行定义各键的功能~也可按下述方式定义K1,K4键的功能如下。 K1—功能键~每按下一次对应的LED闪烁。 K2—移位键~每按下一次向后移一位。 K3—加1键 K4—减1键。 4.参考资料 [1]李广弟,朱月秀,王秀山编著.单片机基础.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2] 何立民编著.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系统配置与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3] 蔡美琴等编著.MCS-51 单片机系统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设计进度,2012年6月13日至2012年6月17日, 时间设计内容第1-2天查阅资料~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 理论分析与计算第3-5天硬件电路调试 第6-8天系统调试第9-10天书写报告、答辩 6.设计地点 实验楼323微机实验室 目录 目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