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证明都有哪几种方法

不等式证明都有哪几种方法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1)比较法:作差比较: . 作差比较的步骤:①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数(或式)作差. ②变形:对差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成几个数(或式)的完全平方和. ③判断差的符号:结合变形的结果及题设条件判断差的符号. 注意:若两个正数作差比较有困难,可以通过它们的平方差来比较大小. (2)综合法:由因导果. (3)分析法:执果索因.基本步骤:要证……只需证……,只需证…… ①“分析法”证题的理论依据: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或者是充要条件.

②“分析法”证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是书写不是太方便,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分析法寻找证题的途径,然后用“综合法”进行表达. (4)反证法:正难则反. (5)放缩法:将不等式一侧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以达证题目的. 放缩法的方法有:①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

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③利用基本不等式,如:;;(6)换元法:换元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等式中变量,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常用的换元有三角换元和代数换元. 如:已知,可设;已知,可设 ( );已知,可设;已知,可设;(7)构造法:通过构造函数、方程、数列、向量或不等式来证明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灵活多样,但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和数学归纳法仍是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方法.要依据题设、题断的结构特点、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要熟悉各种证法中的推理思维,并掌握相应的步骤,技巧和语言特点.⑻数学归纳法法:数学归纳法法证明不等式在数学归纳法中专门研究.

证明不等式的几种方法

昭通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证明不等式的几种方法 姓名 学号 201103010128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数学教育 指导教师 2014年3月6日

证明不等式的几种方法 摘 要:证明不等式就是要推出这个不等式对其中所有允许值都成立或推出数值不等式成立。本文主要归纳了几种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不等式; 证明; 方法 1.引言 在定义域中恒成立的不等式叫做恒不等式,确认一个不等式为恒不等式的过程为对该不等式进行证明。证明不等式的主要方法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和已有的恒不等式进行合乎逻辑的等价变换。主要方法有: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归纳法、放缩法、构造法、导数法、均值不等式性质证明不等式等方法。 2.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 2.1 比较法 比较法是直接作出所证不等式,两边的差(或商)然后推演出结论的方法。具体地说欲证B A >)(B A <,直接将差式B A -与0比较大小;或若当+∈R B A ,时,直接将商式 B A 与1比较大小[]1。 差值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若0≥-b a ,则b a ≥;若0≤-b a ,则 b a ≤.”其一般步骤为: 1.作差:观察不等式左右两边构成的差式,将其看成一个整体。 2.变形:把不等式两边的差进行变形,或变形成一个常数,或为若干个因式的积,或一个或几个平方和。其中变形是求差法的关键,配方和因式分解是经常使用的方法。 3.判断:根据已知条件与上述变形结果判断不等式两边差的正负号,最后肯定所求不等式成立的结论。 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是多项式,对于分式或对数式时,一般使用差值比较法。 商值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b a ,+R ,若b a 1≥则b a ≥;若b a 1≤则b a ≤.”其一 般步骤为: 1.作商:将左右两端作商。 2.变形:化简商式到最简形式。

高中数学:不等式题目的七种证明方法

高中数学:不等式题目的七种证明方法 压轴题目一般是开放型的题目,每年都是会变化。但大概率题目是函数、数列、圆锥曲线、不等式等知识的综合问题。 我就来总结一下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01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就是通过两个实数a与b的差或商的符号(范围)确定a与b大小关系的方法,即通过 来确定a,b大小关系的方法。前者为作差法,后者为作商法。 但要注意作差法适用范围较广;作商法再用时注意符号问题,如果同为正的话是没有问题的,同为负的话记得改变不等式的符号。 02分析法和综合 这两个方法我们一般会一起使用。 分析法是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把证明这个不等式的问题转化为证明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 如果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就可以判定所证的不等式成立。 综合法是从已知或证明过的不等式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及公理推导出欲证的不等式。 我们来看一个例题,已知 如果要用综合法或者分析法的话,对于过程上需要写明,即证,所以要证,也就是说,即等价于……一些转化的语句来过渡我们的题目。 当然这两个方法我们经常一起用,因为分析完条件,分析结论,两个一起分析做题速度更快一些呢。

03反证法 从否定结论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导出矛盾,证实结论的否定是错误的,从而肯定原结论是正确的。 这个方法其实是按照集合的补集理论来的,正难则反,但是要注意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时,必须将命题结论的反面的各种情形都要考虑到,不能少的。 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思路及步骤: 1)假定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2)进行推理,在推理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公理或定理矛盾; 3)由于上述矛盾的出现,可以断言,原来的假定“结论不成立”是错误的; 4)肯定原来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 04放缩法 在证明过程中,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作适当的放大或缩小,证明有更好的不等式来代替原不等式。

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

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几乎涉及整个高中数学的各个部分,因此,通过不等式这条纽带,可把中学数学的各部分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加之题型广泛、方法灵活、涉及面广,常受各类考试命题者的青睐,亦成为历届高考中的热点问题. 本节通过一些实例,归纳一下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一、比较法 证明不等式的比较法分为作差比较与作商比较两类,基本思想是把难于比较的式子变成其差再与0比较,或其商再与 l 比较.当欲证的不等式两端是乘积形式或幂指数形式时,常采用作商比较法. 【例1】若,0,0>>b a 证明:21 212 12212)()(b a a b b a +≥+ 证法一 (作差比较) 左边-右边)()()(3 3b a ab b a +-+= ab b a ab b ab a b a ) ())((+-+-+= ab b ab a b a ) 2)((+-+= 0))((2 ≥-+= ab b a b a ∴原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 (作商比较) 右边 左边 b a a b b a ++=3 3)()() () )((b a ab b ab a b a ++-+= ab b ab a ) (+-= 12=-≥ ab ab ab ∴原不等式成立. 点评 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一般要经历作差(或作商)、变形、判断三个步骤.变形的主要手段是通分、因式分解或配方;此外,在变形过程中,也可利用基本不等式放缩,如证法二.用作差比较法变形的结果都应是因式之积或完全平方式,这样有利于判断符号. 【例2】已知函数)(1)(2R x x x f ∈+=,证明:|||)()(|b a b f a f -≤- 证法一(作商比较) 若||||b a =时,|||)()(|0b a b f a f -≤-=,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 若||||b a ≠时,∵0|)()(|>-b f a f ,0||>-b a ∴= -+-+=--| ||11||||)()(|22b a b a b a b f a f =-+-+b a b a 2 211 < +++--) 11)((2 2 2 2b a b a b a ≤++2 2 b a b a 1 即|||)()(|b a b f a f -≤- 综上两种情况,得|||)()(|b a b f a f -≤-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 证法二(作差比较) )2(])1)(1(22[|||11|2222222222b ab a b a b a b a b a +--++-++=--+-+

不等式的常见证明方法

不等式常见的三种证明方法 渠县中学 刘业毅 一用基本不等式证明 设c b a ,,都是正数。求证:.c b a c ab b ac a bc ++≥++ 证明:.22c b ac a bc b ac a bc =?≥+ .22b c ab a bc c ab a bc =?≥+ .22a c ab b ac c ab b ac =?≥+ ).(2)(2c b a c ab b ac a bc ++≥++ .c b a c ab b ac a bc ++≥++ 点评:可用综合法分析乘积形式运用不等式可以转化为所求。 思维训练:设c b a ,,都是正数。求证: .222c b a c b a a c b ++≥++ 二 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已知,对于任意的n 为正整数,求证: 1+221+321+K +n 21<4 7 分析:通过变形将数列{n 21 }放缩为可求数列。 解:Θ n 21=n n ?1<)1(1-n n =11-n —n 1(n ≥2) ∴1+221+321+K +n 21<1+2 21+231?+341?+K +)1(1-n n =1+ 41+(21—31+31—41+K +11-n —n 1) =45+21—n 1 =47—n 1 点评:放缩为可求和数列或公式是高考重要思想方法。 思维训练:设c b a ,,都是正数,a+b>c,求证:a a +1+b b +1>c c +1

三 构造函数法证明 证明不等式3ln 3121112ln <+++++0有不等式x x 11ln - ≥,如果令x=k k 1+,则有111ln +>+k k k ,如果令x=1+k k ,则k k k ->+11ln ,即k k k k 1ln )1ln(11<-+<+,然后叠加不等式即可。 解:设函数x x x x f ln 1)(+-=,则易证0)(≥x f ,即不等式x x 11ln -≥对于x>0恒成立, 令x=k k 1+,则有111ln +>+k k k ,令x=1+k k ,则k k k ->+11ln ,即k k k 11ln <+成立。从而有k k k k 1ln )1ln(11<-+<+。 在不等式k k k 11ln <+中,分别令,3,,2,1n n n k K ++=得到一系列不等式相加为 )13ln()2ln()2ln()1ln(312111++++-+++->+++++n n n n n n n K K 即n n n 312111+++++K >113ln ++n n 2ln 1 22ln =++≥n n 在不等式1 11ln +>+k k k 中,分别令k=n,n+1,K 3n-1,并把所得的不等式相加,得 n n n 312111+++++K <3ln 3ln 3ln )1ln()1ln(ln ==++-++-n n n n n n K 即不等式3ln 3121112ln <+++++

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技巧

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技巧 证明方法有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数学归纳法、反证法、换元法、构造法等。作差比较法:根据a-b>0↔a>b,欲证a>b,只需证a-b>0。换元法:换元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等式中变量的个数,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1不等式证明方法 比较法 ①作差比较法:根据a-b>0↔a>b,欲证a>b,只需证a-b>0; ②作商比较法:根据a/b=1,当b>0时,得a>b;当b>0时,欲证a>b,只需证a/b>1;当b<0 时,得 a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要注意两步一结论。 在证明第二步时,一般多用到比较法、放缩法和分析法。 反证法 证明不等式时,首先假设要证明的命题的反面成立,把它作为条件和其他条件结合在一起,利用已知定义、定理、公理等基本原理逐步推证出一个与命题的条件或已证明的定理或公认的简单事实相矛盾的结论,以此说明原假设的结论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成立的方法称为反证法。 换元法 换元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等式中变量的个数,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常用的换元有三角换元和代数换元。 构造法 通过构造函数、图形、方程、数列、向量等来证明不等式。 2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是主要应用于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及证明的不等式。其表述为:两个正实数的算术平均数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在使用基本不等式时,要牢记“一正”“二定”“三相等”的七字真言。“一正”就是指两个式子都为正数,“二定”是指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和或积为定值,“三相等”是指当且仅当两个式子相等时,才能取等号。 一、常用基本不等式 我们先来看几种平均数:

不等式的几种证明方法及其应用

不等式的几种证明方法及其应用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证法有初等数学中的综合法、分析法、比较法和数学归纳法等,高等数学中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等方法.本文将对其中一些典型证法给出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并以例题的形式展示这些方法的应用. 1 利用构造法证明不等式 “所谓构造思想方法就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为完成从条件向结论的转化,利用数学问题的特殊性设计一个新的关系结构系统,找到解决原问题的具体方法.利用构造思想方法不是直接解决原问题,而是构造与原问题相关或等价的新问题.”) 52](1[P 在证明不等式的问题中,构造思想 方法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1 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 构造函数指根据所给不等式的特征,巧妙地构造适当的函数,然后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判别式或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等来证明不等式. 1.1.1 利用判别式 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不等式中,若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能与一元二次函数有关或能通过等价形式转化为一元二次函数的,都可考虑使用判别式法. 例1 设R z y x ∈,,,证明0)(32 2 ≥+++++z y x z y xy x 成立. 解 令2 2 2 33)3()(z yz y x z y x x f +++++=为x 的二次函数. 由2 2 2 2 )(3)33(4)3(z y z yz y z y +-=++-+=?知0≤?,所以0)(≥x f . 故0)(322 ≥+++++z y x z y xy x 恒成立. 对于某些不等式,若能根据题设条件和结论,结合判别式的结构特征,通过构造二项平方和函数)(x f =(11b x a -)2+(x a 2-22)b +…+2 )(n n b x a -,由0)(≥x f 得出0≤?,从而即可得出所需证的不等式. 例2 设+ ∈R d c b a ,,,,且1=+++d c b a ,求证 614141414<+++++++d c b a )18](2[P . 证明 令)(x f =(x a 14+-1)2+(114-+x b )2+)114(-+x c 2+)114(-+x d 2

证明不等式的八种方法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的八种方法 构造函数法---1研究其单调性 2 极值、最值与0的关系 张红娟学习所得 2012.10.18 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再由单调性来证明不等式是函数、导数、不等式综合中的一个难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2、解题技巧是构造辅助函数,把不等式的证明转化为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或求最值,从而证得不等式,而如何根据不等式的结构特征构造一个可导函数是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的关键。 以下介绍构造函数法证明不等式的八种方法: 一、移项法构造函数 【例1】 已知函数x x x f -+=)1ln()(,求证:当1->x 时,恒有 x x x ≤+≤+-)1ln(1 11 分析:本题是双边不等式,其右边直接从已知函数证明,左边构造函数 11 1)1ln()(-++ +=x x x g ,从其导数入手即可证明。 【解】1111)(+-=-+='x x x x f ∴当01<<-x 时,0)(>'x f ,即)(x f 在)0,1(-∈x 上为增函数 当0>x 时,0)(<'x f ,即)(x f 在),0(+∞∈x 上为减函数 故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1(-,单调递减区间),0(+∞ 于是函数()f x 在),1(+∞-上的最大值为0)0()(max ==f x f ,因此,当1->x 时,0)0()(=≤f x f ,即0)1ln(≤-+x x ∴x x ≤+)1ln( (右面得证), 现证左面,令111)1ln()(-+++=x x x g , 2 2)1()1(111)(+=+-+='x x x x x g 则 当0)(,),0(;0)(,)0,1(>'+∞∈<'-∈x g x x g x 时当时 , 即)(x g 在)0,1(-∈x 上为减函数,在),0(+∞∈x 上为增函数, 故函数)(x g 在),1(+∞-上的最小值为0)0()(min ==g x g , ∴当1->x 时,0)0()(=≥g x g ,即011 1)1ln(≥-++ +x x ∴111)1ln(+-≥+x x ,综上可知,当x x x x ≤+≤-+->)1ln(11 1,1有时 【警示启迪】如果()f a 是函数()f x 在区间上的最大(小)值,则有()f x ≤()f a (或()f x ≥()f a ), 那么要证不等式,只要求函数的最大值不超过0就可得证. 2、作差法构造函数证明

不等式证明常用方法

不等式证明常用方法 不等式是中学数学最基本内容之一,它有着丰富的实际背景,与生产实践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无论普通高考,还是对口高考,不等式,历年都是考试的重点、热点,甚至难点。下面就不等式的证明,介绍几种常见方法,如有不对,敬请同行、同学们斧正. 一、作差法 例1、对于任意实数x ,求证:x x 232>+. 证明:∵x x 232-+=2)1(2+-x 0> ∴x x 232>+. 评注:1.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与0的关系—结论. 2.作差后的变形常用方法有因式分解、配方、通分、有理化等,应注意结合式子的形式,适当选用. 二、作商法 例2、设a ,b 均是正实数,求证:a b b a b a b a ≥. 证明:首先,由条件0>b a b a ,0>a b b a , 其次, b a a b b a b a b a b a -=)(, ⑴当0>≥b a 时, 1≥b a ,0≥-b a ,∴1)(≥-b a b a . ⑵当0>>a b 时,10<-b a b a . 综合⑴、⑵:1)(≥-b a b a ,∴a b b a b a b a ≥. 评注:1.作商法步骤:作商—变形—判断与1的关系—结论. 2.作差法是通法,运用较广;作商法,要注意条件,不等式两边必须是正数。作商法常用于证幂、指数形式的不等式。 三、综合法 例3、设a ,b ,c 均是正实数,求证: c b a c ab b ca a bc ++≥++ 证明:∵a ,b ,c 均是正实数,∴a bc ,b ca ,c ab 也均是正实数. ∴2,2,2bc ca ca ab ab bc c a b a b b c c a +≥+≥+≥

不等式的几种证明方法

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比较法 (1)差值比较法 要证明a >b ,只要证明a -b >0。 ①作差:考察不等式左右两边构成的差式,将其看作一个整体; ②变形:把不等式两边的差进行变形,或变形为一个常数,或变形为若干个因式的积,或变 形为一个或几个平方的和等等,其中变形是求差法的关键,配方和因式分解是经常使用的变形手段; ③判断:根据已知条件与上述变形结果,判断不等式两边差的正负号,最后肯定所求证不等式成立的结论。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是多项式、分式或对数式时一般使用差值比较法。 【例一】 求证:2 33x x +> 证明: ()() () 2 2 2 2 33223333 x x x x +-=-+ - + 2 333 0244x ? ?=-+≥ > ?? ? 2 33x x ∴+> (2)商值比较法 已知a ,b 都是正数,要证明a >b ,只要证明a/b >1 ①作商:将左右两端作商; ②变形:化简商式到最简形式; ③判断商与1的大小关系,就是判定商大于1或小于1。 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含有幂、指数式时,一般使用商值比较法。 【例二】 已知a,b>0,求证a b b a a b a b ≥ 证明: =

∵a,b>0+,当a >b 时,>1,a-b >0,>1; 当a≤b 时,≤1,a -b≤0, ≥1. ∴ ≥1, 即a b b a a b a b ≥ 二、综合法 利用已知事实(已知条件、重要不等式或已证明的不等式)作为基础,借助不等式的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推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从“已知”看“需知”,逐步推出“结论”。其逻辑关系为:A-B1- B2- B3… Bn -B ,即从已知A 逐步推演不等式成立的必要条件从而得出结论B 。重点:基本不等式 【例三】 已知a ,b ,c 是不全等的正数,求证 a (c 2+b 2)+b (a 2+c 2)+c (a 2+b 2)>6abc . 证明: 2 2 2a b ab +≥ ,2 2 2a c ac +≥,2 2 2c b bc +≥ ()2 2 2a b c abc ∴+≥,()2 2 2b a c abc +≥,()2 2 2c a b abc +≥ ∴a (c 2+b 2 )+b (a 2 +c 2 )+c (a 2 +b 2 )≥6abc . 又因为a ,b ,c 是不全等的正数 所以有a (c 2+b 2)+b (a 2+c 2)+c (a 2+b 2)>6abc . 三、分析法 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进而转化为判定那个条件是否具备,其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用分析法证明A-B 的逻辑关系为:B-B1-B2- B3 … Bn -A ,书写的模式是:为了证明命题B 成立,只需证明命题B1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证明B2为真,从而又有…,……这只需证明A 为真,而已知A 为真,故B 必为真。这种证题模式告诉我们,分析法证题是步步寻求上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 【例四】 求证:6 372+ < + 证明:

不等式几种证明方法及其应用

不等式的几种证明方法及其应用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证法有初等数学中的综合法、分析法、比较法和数学概括 法等,高等数学中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函数的单一性、凹凸性等方法.本文将对此中一些典型证法给 出系统的概括与总结,并以例题的形式展现这些方法的应用. 1利用结构法证明不等式 “所谓结构思想方法就是指在解决数学识题的过程中,为达成从条件向结论的转变,利用数学 问题的特别性设计一个新的关系结构系统,找到解决原问题的详细方法.利用结构思想方法不是直 接解决原问题,而是结构与原问题有关或等价的新问题.”[1](P52)在证明不等式的问题中,结构思想 方法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1结构函数证明不等式 结构函数指依据所给不等式的特色,奇妙地结构合适的函数,而后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鉴别式 或函数的有界性、单一性、奇偶性等来证明不等式. 利用鉴别式 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不等式中,若依据题中所给的条件,能与一元二次函数有关或能 经过等价形式转变成一元二次函数的,都可考虑使用鉴别式法. 例1 设x,y,zR,证明x2 xy y2 3z(x yz)0成立. 解令f(x) x2 (y 3z)x y2 3yz 3z2为x的二次函数. 由(y 3z)2 4(y2 3yz 3z2) 3(y z)2知0,所以f(x)0. 故x2 xy y2 3z(x y z)0恒成立. 对于某些不等式,若能依据题设条件和结论,联合鉴别式的结构特色,经过结构二项平方和函 数f(x)=(a1xb1)2+(a2x-b2)2++(a n x b n)2,由f(x) 0得出0,从而即可得出所需证的不等式. 例2 设a,b,c,d R ,且a b c d 1,求证 4a 1 4b 1 4c 14d 1 6[2](P18). 证明令f(x)=( 4a 1x-1)2+( 4b 1x 1)2+( 4c 1x1)2+(4d1x1)2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简介 基本不等式是解决数学问题中经常用到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不等式。 方法一:数学归纳法证明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数学命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在证明基本不等式时,我们可以运用数学归纳法来逐步推导不等式的成立。 首先,我们将基本不等式的初始条件表示为一个式子,通常为n = 1 或 n = 2。然后,我们假设当 n = k 时不等式成立,即假设我们已经证明了 n = k 的情况。 接下来,我们需要证明当 n = k + 1 时,不等式仍然成立。我们可以通过运用数学运算、代入等方法来完成这一步骤。最后,通过证明初始条件成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基本不等式对于所有的正整数 n 都成立。

方法二:几何证明法 几何证明法是基于几何形状和图形的性质来证明数学命题的一种方法。在证明基本不等式时,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合适的几何形状和图形来解释不等式的成立原理。 举个例子,我们来证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 a + b > c,其中a、b、c 分别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合适的三角形,并进一步分析其边长关系来证明这个不等式的成立。 方法三:代数证明法 代数证明法是通过代数运算和方程的性质来证明数学命题的一种方法。在证明基本不等式时,我们可以使用代数法来进行求解和证明。 例如,要证明 (a + b)^2 >= 4ab,我们可以展开左边的平方项,并进行运算和化简,最终得到不等式成立的形式。通过适当的代数变换和运算,我们可以证明这个基本不等式的成立。 方法四:数学逻辑证明法

数学逻辑证明法是运用数学逻辑原理和推理规则来证明数学命题的一种方法。在证明基本不等式时,我们可以运用逻辑原理和推理规则来推导不等式的成立。 通过运用严谨的数学推理,我们可以将基本不等式分解为一系列等价的数学命题,然后逐步推导得出不等式的成立。这种证明方法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但能够确保证明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总结 基本不等式是解决数学问题中常用的工具,熟练掌握不同的证明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不等式。本文介绍了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证明法、代数证明法和数学逻辑证明法这四种基本的证明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个不等式的七种证明方法

一个不等式的七种证明方法 证明不等式就是证明所给不等式在给定条件下恒成立.由于不等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也可谓是千姿百态.针对不等式证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用证明方法,提高代数变形,推理论证能力,一题多解,有助于我们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题目:已知a ,b ,c ,d ∈R ,求证:ac +bd ≤))((2222d c b a ++ 分析一:用分析法 证法一:(1)当ac +bd ≤0时,显然成立. (2)当ac +bd >0时,欲证原不等式成立, 只需证(ac +bd )2≤(a 2+b 2)(c 2+d 2) 即证a 2c 2+2abcd +b 2d 2≤a 2c 2+a 2d 2+b 2c 2+b 2d 2 即证2abcd ≤b 2c 2+a 2d 2 即证0≤(bc -ad )2 因为a ,b ,c ,d ∈R ,所以上式恒成立, 综合(1)、(2)可知:原不等式成立. 分析二:用综合法 证法二: (a 2+b 2)(c 2+d 2)=a 2c 2+a 2d 2+b 2c 2+b 2d 2 =(a 2c 2+2abcd +b 2d 2)+(b 2c 2-2abcd +a 2d 2)

=(ac +bd )2+(bc -ad )2≥(ac +bd )2 ∴))((2222d c b a ++≥|ac +bd |≥ac +bd . 故命题得证. 分析三:用比较法 证法三:∵(a 2+b 2)(c 2+d 2)-(ac +bd )2=(bc -ad )2≥0, ∴(a 2+b 2)(c 2+d 2)≥(ac +bd )2 ∴))((2222d c b a ++≥|ac +bd |≥ac +bd , 即ac +bd ≤))((2222d c b a ++. 分析四:用放缩法 证法四:为了避免讨论,由ac +bd ≤|ac +bd |, 可以试证(ac +bd )2≤(a 2+b 2)(c 2+d 2). 由证法1可知上式成立,从而有了证法四. 分析五:用三角代换法 证法五:不妨设⎩⎨⎧==⎩⎨⎧==ββ ααsin cos ,sin cos 2 211r d r c r b r a (r 1,r 2均为变量). 则ac +bd =r 1r 2cos αcos β+r 1r 2sin αsin β=r 1r 2cos (α-β) 又|r 1r 2|=|r 1|·|r 2|=))((22222222d c b a d c b a ++=+⋅+ 及r 1r cos (α-β)≤|r 1r 2| 所以ac +bd ≤))((2222d c b a ++. 分析六:用换元法

考研数学高数中不等式证明的六种方法

考研数学:高数中不等式证明的六种方法(Ⅰ) 来源:文都教育 不等式证明是考研数学高数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考研数学的常考知识点,但也是学生很难掌握牢固的内容。只要方法和技巧掌握得恰当,同学们攻克不等式的证明不在话下。下面文都考研数学教研老师介绍六种常见的证明方法,希望帮助广大考生掌握不等式证明。首先,介绍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和典型例题,后续会继续介绍另外三种重要的方法和相关例题。 1、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利用单调性证明不等式是高等数学中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使用范围非常广。主要思路是将所证明的不等式做一些适当或必要的变形后,构造适当函数()F x 及区间[,]a b ,利用导数确定函数在区间内的单调性。如果一阶导数不能确定函数的单调性是,再利用高阶导数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下面来看一道典型例题: 例1 证明:当0x >时,ln(1)x x +<. 证明:构造函数()ln(1)F x x x =+-,则1'()11F x x = -+.当0x >时,'()0F x <,()F x 单调减少,则()(0)0F x F <=,即ln(1)x x +<. 类似可证明:当0x >时,1x e x >+.这两个不等式是经常会使用到的,同学们务必牢记。 2、利用函数的最值证明不等式 利用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证明不等式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方法,主要利用连续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定理或利用导数求出函数的最值。具体思路是求出函数()f x 在给定区间内的最大值M 、最小值m ,则函数在该区间内满足()m f x M ≤≤。 例2 证明:111ln(1) x x +<-, 当10x x <≠且时成立. 证明:令()ln(1)ln(1)F x x x x x =+---, 则1'()1ln(1)ln(1)11 x F x x x x x =+---=----,当0x <时,'()0F x <,()F x 单调递减;当01x <<时,'()0F x >,()F x 单调递增,所以0x =是()F x 的极小值点,也是最小值点.又

证明不等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证明不等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证明不等式除了教材中介绍的三种常用方法,即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外,在不等式证明中,不仅要用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根据有些不等式的结构,恰当地运用反证法、换元法或放缩法还可以化难为易.下面几种方法在证明不等式时也经常使用. 一、反证法 如果从正面直接证明,有些问题确实相当困难,容易陷入多个元素的重围之中,而难以自拔,此时可考虑用间接法予以证明,反证法就是间接法的一种.这就是最"没办法"的时候往往又"最有办法",所谓的"正难则反"就是这个道理.反证法是利用互为逆否的命题具有等价性来进行证明的,在使用反证法时,必须在假设中罗列出各种与原命题相异的结论,缺少任何一种可能,则反证法都是不完全的. 用反证法证题的实质就是从否定结论入手,经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说明原结论正确.例如要证明不等式A>B,先假设A≤B,然后根据题设及不等式的性质,推出矛盾,从而否定假设,即A≤B不成立,而肯定A>B成立.对于要证明的结论中含有"至多"、"至少"、"均是"、"不都"、"任何"、"唯一"等特征字眼的不等式,若正面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可转换视角,用反证法往往立见奇效. 例1 设a、b、c、d均为正数,求证:下列三个不等式:①a+b<c+d; ②<ab+cd;③cd<ab中至少有一个不正确. 反证法:假设不等式①、②、③都成立,因为a、b、c、d都是正数,所以不等式①与不等式②相乘,得:2<ab+cd,④

由不等式③得cd <ab≤<2 b a +>2 ·, ∵a +b >0,∴4cd <, 综合不等式②,得4cd <ab +cd, ∴3cd <ab,即cd <31 ab . 由不等式④,得2<ab +cd < 34ab,即a 2+b 2<-3 2 ab,显然矛盾. ∴不等式①、②、③中至少有一个不正确. 例2 已知a +b +c >0,ab +bc +ca >0,abc >0,求证:a >0,b >0,c >0. 证明:反证法 由abc >0知a ≠0,假设a <0,则bc <0, 又∵a +b +c >0,∴b +c >-a >0,即a<0, 从而ab +bc +ca = a+bc <0,与已知矛盾. ∴假设不成立,从而a >0, 同理可证b >0,c >0. 例3 若p >0,q >0,p 3+q 3= 2,求证:p +q ≤2. 证明:反证法 假设p +q >2,则

3>8,即p 3+q 3+3pq

>8, ∵p 3+q 3= 2,∴pq

>2. 故pq

>2 = p 3+q 3=

< p 2-pq +q 2>, 又p >0,q >0 ⇒ p +q >0, ∴pq >p 2-pq +q 2,即

2 <0,矛盾. 故假设p +q >2不成立,∴p +q ≤2. 例4 已知)(x f = x 2+ax +b,其中a 、b 是与x 无关的常数,求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