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方位与姿势
五种姿势让你更容易入睡

五种姿势让你更容易入睡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速,压力大,导致很多人晚上难以入睡,夜晚睡眠质量低下。
因此,如何让自己更容易入睡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五种姿势,帮助你更容易入睡,提高睡眠质量。
1. 仰卧姿势仰卧姿势是最常见的入睡姿势。
仰卧姿势能够帮助减轻颈部和背部的压力,有利于肌肉放松。
如果你在床上躺了一段时间仍然感到不舒服,可以添加一个枕头,抬高头部,让身体更放松。
此外,与传统的硬床不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软床,理由是软床能够更好地适应身体的曲线。
因此,如果你在购买床垫时可以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也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2. 侧卧姿势侧卧姿势是另一个很受欢迎的姿势,它对于那些患有呼吸问题的人来说尤为适合,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症的患者。
在侧卧姿势中,身体的重心集中在一个肩膀上,能够帮助健康的呼吸。
另外,若你在左侧睡觉,这也可能对促进消化和减轻胃肠不适有所帮助,因为左侧睡觉可以有利于更好地排泄。
3. 面向左侧侧身睡在侧卧姿势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小窍门,在左侧侧身睡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一项研究发现,与右侧睡眠相比,左侧睡眠能够降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这是因为,左侧睡眠有助于促进大脑中“压力中枢”的扩散,有利于缓解情绪。
此外,如果你身体上有一侧受损(如右肩膀僵硬,左腿受伤等),则可最好睡在不受伤的一侧。
4. 半仰卧姿势半仰卧姿势是一种更舒适的姿势,它能够帮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部肌肉疼痛,有利于睡眠。
可以使用一些枕头,把头垫高,让自己更加舒适和放松。
5. 脚抬高姿势如果你经常感到脚部疼痛或浮肿,可以尝试抬高脚部入睡。
你可以使用一些枕头,放在床垫的底部,让脚部高于身体,这样可以帮助血液循环和脚部放松,有助于入睡,并缓解脚部不适。
总结以上介绍的五种睡姿都是能够帮助改善睡眠质量和缓解身体不适的姿势。
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睡眠习惯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舒适度选择姿势。
选择好姿势,加上营造一个有利于入睡的环境(例如光线适宜、温度适宜、没有噪音等),你就能够更好地享受健康的睡眠,并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九种卧位

常用的九种卧位卧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还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卧姿的重要性,本文将介绍常用的九种卧位。
1. 仰卧睡姿仰卧睡姿是我们最常见的卧姿之一。
这种姿势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疲劳。
同时,仰卧可以帮助调节呼吸节律,使我们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2. 侧卧睡姿侧卧睡姿是很多人的首选卧姿。
这种姿势可以减少背部和颈部压力,使呼吸更加畅通,有利于消除呼吸道问题。
但是,如果在选择这种睡姿时,注意不要让身体曲折过度,否则容易产生不适。
3. 俯卧睡姿俯卧睡姿相对比较少见,但也有许多人喜欢。
这种睡姿可以有效的减轻颈椎和背部的压力,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人士有辅助改善的效果,但是也要避免睡姿过于曲折,以免造成呼吸困难和胃部不适。
4. 半身侧卧睡姿半身侧卧睡姿是一种介于侧卧和仰卧之间的卧姿。
这种姿势可以帮助缓解呼吸道问题,保护腰椎和颈椎,同时避免压迫腰椎间盘,对于患有腰椎问题的人士特别适用。
5. 伸直睡姿伸直睡姿是非常规的睡姿之一。
这种姿势可以帮助减轻胃部压力,缓解腰椎和颈椎问题,缩短肌肉的复原时间,但是也会因为身体的曲直不当而影响睡眠质量。
6. 胎儿式睡姿胎儿式睡姿是一种俯卧式卧姿,可以帮助减轻身体的压力,特别适用与患有脊柱侧弯的人士。
但是,如果睡姿过于曲折,可能会造成胸口压迫,加重呼吸问题。
7. 头部高枕睡姿头部高枕睡姿是经过枕头加高的睡姿。
这种睡姿可以有效的减轻腰部和颈部的压力,使呼吸更加畅通。
但是,如果枕头的高度过高,会让颈部处于不自然的伸展状态,干扰深度睡眠。
8. 趴睡姿趴着睡觉有许多人喜欢,但是这种姿势比较容易产生不适和呼吸不畅,容易引起背部疲劳,同时还可能造成颈椎和腰椎问题。
9. 下蹲睡姿下蹲睡姿是非常规的睡姿之一,但是它可以有效的缓解关节问题,对于膝盖疼痛和脚踝问题有辅助作用。
但是,也要避免下蹲的时间过长,以免造成韧带和肌肉的损伤。
睡觉正确睡姿试图

睡觉正确睡姿试图
对于正常人而言,在没有疾病限制的情况下,平卧位、侧卧位都是正确的睡觉姿势。
适合姿势:
1、平卧位:这种睡觉姿势可以把身体的重量分散到后背,不会压迫到体内脏器,身体受力比较均匀,有利于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缓解颈部、背部酸痛情况,也有利于食物在胃肠道内运输消化。
但是睡觉打鼾的人群不建议长时间平卧位睡觉,因为在熟睡的状态下,容易出现舌根后坠引起呼吸暂停。
2、侧卧位:侧卧位时双腿弯曲,身体屈曲,全身呈放松状态,有利于解除疲劳,是一种比较舒适的睡觉姿势。
通常右侧卧位较为健康,不会压迫心脏,减少心脏负担。
对于肥胖者,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者,不适宜平卧位,可以选择侧卧位,有利于熟睡时保持呼吸通畅。
睡前注意:
1、布置睡眠环境:根据接收到的光量多少,会决定褪黑激素的分泌量。
当我们的眼睛感应不到光线的时候,便会传达命令到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让我们进入睡眠。
所以如果非要点灯的话,位置最好在低于床的位置以下,避免眼睛接触到光线。
2、睡前2小时不饮食:饮食和睡眠的关系密切,有时候睡前喝过咖啡,于是眼睁睁坐到天亮,有时候吃得太饱的话,又会发恶梦,所以最好在睡前2-3 小时就完全停止一切饮食。
3、保持愉快的心情:失眠的众多原因之中,以心理因素最是普遍。
只要精神松弛下来,自然可以轻易入睡。
正确的睡觉姿势减少梦醒的次数

正确的睡觉姿势减少梦醒的次数睡眠是人体恢复与修复的关键过程,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身心健康。
然而,很多人在睡觉时常常会梦醒,影响了睡眠的连续性和深度。
正确的睡觉姿势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梦醒的次数,提高睡眠质量。
本文将探讨一些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合适睡觉姿势。
1. 侧卧姿势侧卧姿势是被广泛认可的最佳睡觉姿势之一。
当我们侧卧时,身体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床垫上,这有助于缓解背部和腰部的压力。
同时,这个姿势还能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利于避免打呼噜和梦醒的情况发生。
为了使侧卧姿势更加舒适,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合适的枕头来支撑头部和颈部。
枕头的高度应该与我们的肩膀相匹配,以保持颈椎的自然曲度。
2. 背卧姿势背卧姿势在维持脊椎正常对齐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当我们平躺在床上时,脊椎的弯曲处于最正常的状态,可以使身体的重量得到均匀分布,减少背部和腰部的压力。
此外,背卧姿势也有助于防止因睡觉过程中不慎扭动而导致的肌肉劳损。
然而,背卧姿势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对于打呼噜的人来说,这个姿势可能会增加呼吸道的阻塞,导致梦醒频繁。
3. 避免仰卧姿势仰卧姿势是一个应该尽量避免的睡觉姿势。
这个姿势可能会导致呼吸道受阻,特别是对于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人来说。
同时,仰卧姿势也容易导致胃酸逆流,引发胃灼热和烧心等不适症状。
因此,如果你有相关健康问题,最好避免仰卧睡觉。
4. 合适的枕头选择枕头的选择在睡眠姿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适的枕头应该能够支撑颈椎的自然曲度,并使头部与脊椎保持一条直线。
对于侧卧的人来说,选择一个高度适中的枕头可以保持头颈部的平衡,避免头部向下或向上倾斜。
对于背卧的人来说,选择一个较低的枕头可以使颈椎处于最正常的状态。
另外,对于喜欢仰卧的人来说,最好选择一个较低且柔软的枕头,以减少颈椎过度后弯带来的不适。
5. 调整睡眠环境除了正确的睡觉姿势,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对睡眠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保持房间的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安静无扰是创造良好睡眠环境的基本条件。
常用的九种卧位

常用的九种卧位九种常用的卧位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卧位则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九种常用的卧位,每种卧位都有其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卧位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睡眠。
1. 仰卧位仰卧位是最常见的卧位之一,它可以使身体保持平稳,减少颈椎和腰椎的压力,有助于缓解背部疼痛。
但是,仰卧位容易导致打鼾和呼吸困难,不适合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
2. 俯卧位俯卧位可以减少打鼾和呼吸困难,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但是,俯卧位容易导致颈椎和腰椎的压力,不适合患有颈椎和腰椎疾病的人。
3. 侧卧位侧卧位是最健康的卧位之一,它可以减少打鼾和呼吸困难,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同时,侧卧位可以减少胃酸反流,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
但是,侧卧位容易导致肩膀和臀部的压力,不适合患有肩膀和臀部疾病的人。
4. 背部侧卧位背部侧卧位是一种介于侧卧位和仰卧位之间的卧位,它可以减少打鼾和呼吸困难,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同时,背部侧卧位可以减少颈椎和腰椎的压力,有助于缓解背部疼痛。
但是,背部侧卧位容易导致肩膀和臀部的压力,不适合患有肩膀和臀部疾病的人。
5. 背部仰卧位背部仰卧位可以使身体保持平稳,减少颈椎和腰椎的压力,有助于缓解背部疼痛。
但是,背部仰卧位容易导致打鼾和呼吸困难,不适合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
6. 侧卧仰卧位侧卧仰卧位是一种介于侧卧位和背部仰卧位之间的卧位,它可以减少打鼾和呼吸困难,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同时,侧卧仰卧位可以减少颈椎和腰椎的压力,有助于缓解背部疼痛。
但是,侧卧仰卧位容易导致肩膀和臀部的压力,不适合患有肩膀和臀部疾病的人。
7. 腹部侧卧位腹部侧卧位可以减少打鼾和呼吸困难,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同时,腹部侧卧位可以减少颈椎和腰椎的压力,有助于缓解背部疼痛。
但是,腹部侧卧位容易导致肩膀和臀部的压力,不适合患有肩膀和臀部疾病的人。
8. 腹部仰卧位腹部仰卧位可以减少打鼾和呼吸困难,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但是,腹部仰卧位容易导致颈椎和腰椎的压力,不适合患有颈椎和腰椎疾病的人。
养生睡姿如何选择正确的睡眠姿势

养生睡姿如何选择正确的睡眠姿势睡眠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睡眠姿势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正确的睡眠姿势有助于促进身心的健康,下面将就养生睡姿如何选择正确的睡眠姿势进行探讨。
1. 仰卧姿势仰卧是最常见的睡眠姿势之一,广泛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睡眠姿势。
仰卧可以使身体充分伸展,减轻脊椎的压力,对脊柱保持良好的曲线非常有益。
此外,仰卧姿势还能预防和缓解颈椎疾病,减少面部皱纹的形成。
但是,仰卧姿势容易导致呼吸不畅,对胃肠道的压迫较大,容易引发胃酸逆流,不适宜消化不良的人。
2. 侧卧姿势侧卧姿势通常分为左侧卧和右侧卧两种,其中左侧卧被普遍认为是比较健康的睡眠姿势。
侧卧姿势有助于缓解背部压力,减轻脊柱的负担,适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椎疾病的人群。
此外,侧卧姿势还可以减少酸流回食道的风险,对于容易发生胃酸逆流的人来说较为适宜。
但是,侧卧姿势可能导致肩膀和手臂长时间受压,容易出现肩颈疼痛、手麻等问题。
因此,在选择侧卧姿势时,要尽量保持身体的自然状态,避免受力不均。
3. 俯卧姿势俯卧是一种较少采用的睡眠姿势,因为俯卧容易导致肩颈部压力加大,脊椎曲线过度伸展,给脊椎和内脏带来不良影响。
长期采用俯卧姿势睡眠可能会增加患颈椎病和胃肠道疾病的风险,对身体健康不利。
综上所述,选择正确的睡眠姿势对养生至关重要。
虽然每个人对于睡眠姿势的要求和适应度略有差异,但以下几点是选择正确睡眠姿势的通用原则:1. 保持自然无论是仰卧、侧卧还是其他睡眠姿势,都应该尽量保持身体的自然状态。
脊柱和关节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和位置,能够减轻身体的压力,有助于身体放松,促进血液循环。
2. 适度支撑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身体的枕头和床垫非常重要。
枕头和床垫的作用是支撑和保护脊椎,确保脊柱处于正常的生理曲线。
适度的支撑可以减轻脊椎和关节的负荷,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健康。
3. 避免过度压迫无论选择什么睡眠姿势,都要避免过度压迫身体的一些部位,如肩膀、手臂和腿部等。
最佳的睡眠姿势与睡眠朝向知识

最佳的睡眠姿势与睡眠朝向知识人睡觉时最佳睡姿是向右侧睡,床头的朝向是南北朝向为好,而人睡眠朝向是头北脚南比较好。
最佳的睡眠姿势一、睡觉时最佳睡姿是向右侧睡不少人睡眠醒来,觉得头昏眼花,腰酸背痛,疲惫不堪,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睡姿不当造成的。
仰卧是最常见的睡卧姿势。
中医学称这种睡眠姿势为尸卧,采用这种睡姿,身体和下肢只能固定在伸直部位,不能达到全身休息的目的。
在腹腔内压力增高时,仰卧又容易使人产生胸闷、憋得慌的感觉。
这样仰卧着,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手放在胸前,使心肺受压,容易做噩梦。
俯卧时,全身大部分重量压在肋骨和腹部,使胸部和横膈膜受压,影响呼吸,加重心脏负荷。
俯卧还会增加腰椎弧度,导致脊椎后方的小关节受压。
俯卧时,颈部向侧面扭转才能使头歪向一边,这样又很容易造成颈肌受损。
左侧卧时,双腿微曲,虽有利于身体放松,有助消除疲劳,但心脏位于胸腔内左右两肺之间而偏左,胃通向十二指肠、小肠通向大肠的出口都在左侧,所以左侧卧时不仅使心脏受到挤压,而且胃肠受到压迫,胃排空减慢。
中医学认为:正确的睡觉姿势应该是向右侧卧,微曲双腿。
这样,心脏处于高位,不受压迫;肝脏处于低位,供血较好,有利新陈代谢;胃内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肠推进,可促进消化吸收。
同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呼吸匀和,心跳减慢,大脑、心、肺、胃肠、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气供给。
当然,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大可不必过分拘泥自己的睡眠姿势,因为一夜之间,人往往不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睡到天明,绝大多数的人是在不断变换着睡觉的姿势,这样更有利于解除疲劳。
最佳的睡眠朝向二、床头的朝向和人睡眠朝向根据地球磁场的原理, 家里床的摆放应该以南北向为好,人睡觉时应该头北脚南,这种睡觉的朝向对人的身体有利。
地球是一个无比巨大的磁场,其磁力线由北极出来,经地球表面而进入南极。
人体的生物电流通道与地球磁力线方向相互垂直,地球磁场的磁力就成为人体生物电流的一种阻力,要恢复正常运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必须消耗大量的热量,提高代谢能力。
睡觉时的正确体位

睡觉时的正确体位睡眠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睡眠体位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睡眠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睡觉时的正确体位,以帮助读者达到更好的睡眠效果。
1. 仰卧位仰卧位是最常见的睡眠体位之一。
在仰卧位下,头部与身体成一直线,脊椎处于正常的生理曲度。
这种体位对于保持脊椎的自然弯曲非常有益。
同时,仰卧位能够减轻膝盖和腿部的压力,减少背部和颈部的不适感。
为了保持仰卧位的正确性,可以使用一个合适的枕头来支撑头部和颈部,使其与脊椎保持一致。
2. 侧卧位侧卧位也是一种常见的睡眠体位。
在侧卧位下,身体处于侧躺的状态,膝盖微曲,双腿并拢。
这种体位有利于脊椎的自然曲度,并缓解腰椎的压力。
此外,侧卧位还能够减少酸反流和打呼噜的问题,对于有这类困扰的人来说尤为适合。
为了维持侧卧位的正确性,可使用一定高度的枕头将头部和颈部支撑起来,使脊椎保持中立位置。
3. 仰卧侧卧结合仰卧侧卧结合体位是将前两种体位的优点结合在一起。
在这种体位下,人体首先处于仰卧位,然后缓慢转为侧卧位,保持一定角度,同时使用枕头支撑头部和颈部,确保脊椎的完整性以及呼吸道的通畅。
这种体位可以减少颈椎的紧张和腰背部的不适感,对于有脊椎疾病或者呼吸道问题的人来说尤为适宜。
4. 避免俯卧位俯卧位是一种较不推荐的睡眠体位。
在俯卧位下,胸部受压,呼吸道受限,容易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此外,俯卧位还会造成颈椎的扭曲,长期保持这种体位容易引发颈椎疾病和肌肉疼痛。
因此,尽量避免俯卧位,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在选择合适的睡眠体位时,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睡眠偏好来做出判断。
如果有脊椎疾病或者呼吸道问题,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以得到更加准确的指导。
除了选择正确的睡眠体位,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以提高睡眠质量:1.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以确保脊椎的正常曲度和舒适度。
2. 维持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房间的通风和舒适的温度。
3. 养成良好的睡前习惯,如避免过度饮食和饮水、避免过度疲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睡眠的方位与姿势
一、睡眠的卧向
所谓卧向,是指睡眠时头足的方向位置。
睡眠的方位与健康紧密相关。
中国古代养生家根据天人相应、五行相生理论,对寝卧方向提出过几种不同的主张。
(一)按四时阴阳定东西
《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老老恒言》引《保生心鉴》:“凡卧,春夏首宜向东,秋冬首宜向西”。
即认为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二)寝卧恒东向
一些养生家主张一年四季头都应恒东向而卧,不因四时变更,《老老恒言》引《记玉藻》:“寝恒东首,谓顺生气而卧也”。
头为诸阳之会,人体之最上方,气血升发所向,而东方震位主春,能够升发万物之气,故头向东卧,可保证清升浊降,头脑清楚。
(三)避免北首而卧《千金要方·道林养性》提出:“头勿北卧,及墙北亦勿安床”。
《老老恒言·安寝》也指出:“首勿北卧,谓避地气”,古代养生家在这一点上基本一致。
认为北方属水,阴中之阴位,主冬主寒,恐北首而卧阴寒之气直伤人体元阳,损害元神之府。
临床调查发现头北足南而卧的老人,其脑血栓发病率较其他卧向高。
国外资料表明,头北足南而卧,易诱发心肌梗塞。
总而言之,卧向与健康的关系,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睡眠姿势
古人云:“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养生家认为行走坐卧旨有要诀,能够作到这一点,则自然不求寿而寿延。
睡姿虽有千姿百态,以体位来分,不外乎仰卧、俯卧、侧卧三种。
历代学者对此有很多论述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常人宜右侧卧
孔子在《论语》中说:“寝不尸”,“睡不厌屈,觉不厌伸”,意指睡眠以侧曲为好。
《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道藏·混元经》说:“仰面伸足睡,恐失精,故宜侧曲”,这说明侧卧比仰卧好。
侧卧益气活络,仰卧则易造成恶梦,失精和打鼾。
侧卧与俯卧亦不同,气功家口头禅叫做:“侧龙卧虎仰瘫尸”,认为侧卧利于调青龙,使肝脉舒达;俯卧利于调白虎,使肺脉宣降。
但现代调查发现俯卧不利于呼吸和心肺血液循环,也有损面部容颜。
《释氏戒律》说:“卧为右侧”,《续博物志》说:“卧不欲左肋”,古今医家都选择右侧卧为最佳卧姿。
这是因为右侧卧优点在于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利于减轻心脏负荷,使心输出量增多。
另外,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肝藏血最多,加强了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代谢。
右侧卧时,胃及十二指肠的出口均在下方,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故《老老恒言》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二)孕妇宜左侧卧
对于女性来说侧卧较仰卧和俯卧好。
俯卧可使颜面皮肤血液循环受影响,致皱纹增加。
仰卧对妇女盆腔血液循环不利,易致各种月经病。
孕妇宜取左侧卧,尤其是进入中、晚期妊娠的人,此时大约有80%孕妇子宫右旋倾斜,使右侧输尿管受压,易产生尿潴留倾向,长期可致右侧肾盂肾炎。
另外,右侧卧可压迫腹部下腔静脉,影响血液回流,不利于胎儿发育和分娩。
仰卧时,增大的子宫可直接压迫腹主动脉,使子宫供血量骤然减少严重影响胎儿发育和脑功能。
因此说左侧卧最利于胎儿生长,可以大大减少妊娠井发症。
(三)婴幼儿睡姿
对婴幼儿来说俯卧是最不卫生的卧姿。
婴儿自主力差,不能主动翻身,加之颅骨软嫩,易受压变形,俯卧时间一长,会造成面部五官畸形。
长期一侧卧或仰卧也易使头颅发育不对称。
因而婴幼儿睡眠时,应在大人的帮助下经常地变换体位,每隔1~2小时翻一次身。
(四)老人及病人睡姿
对于老年人仰卧、俯卧、左侧卧均不适宜,以右侧卧最好。
对于心衰病人及咳喘发作病人宜取半侧位或半坐位,同时将枕与后背垫高。
对于肺病造成的胸腔积液患者,宜取患侧卧位,使胸水位置最低,不妨碍健侧肺的呼吸功能。
对于有瘀血
症状的心脏病人,如肺心病人等一般不宜取左侧卧或俯卧,以防心脏负荷过大。
在《千金要方》中孙思邈还提出,“凡人眠勿脚悬踏高处,久成肾水”。
头低脚高位置睡觉,易得肾脏疾患。
近年有学者用慢镜头电影记录了人在熟睡中的姿势,发现每隔10~15分钟就要变动一次,整个睡眠过程体位变动可达20次以上。
因此,在入睡时养成正确睡姿的良好习惯,是有利于自身保健的,但并不要求睡着后姿势永远不变。
对此,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已有所论述:“人卧一夜当作五度反复,常逐更转”,整个睡眠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卧姿,是不符合生理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