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功能调节药物(全面、规律)

合集下载

对免疫调节药物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

对免疫调节药物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

对免疫调节药物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免疫调节药物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免疫调节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等疾病的药物。

使用这些药物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用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免疫调节药物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药物选择与使用在选择和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时,需要根据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专业的医生能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1. 遵循医嘱:免疫调节药物一般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患者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来进行。

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改用药频率。

2. 药物存储:免疫调节药物在储藏时需注意避光、干燥和低温,避免与其他药物混淆。

3. 注意安全:免疫调节药物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有传染性的疾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肝功能监测:某些免疫调节药物可能会对肝功能产生影响,因此患者在使用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二、用药时间和剂量免疫调节药物的用药时间和剂量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1. 用药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应按规定的用药时间进行服用。

严禁漏服或过量使用药物。

2. 用药剂量:免疫调节药物的剂量一般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准确计量药物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3. 就诊频率:在用药期间,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接受进一步的身体检查和调整用药方案。

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风险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可能伴随一些副作用和风险,患者应提前了解并与医生沟通。

1. 免疫抑制:部分药物会抑制免疫系统,提高感染的风险。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特别留意感染症状的出现,如发热、咳嗽、皮肤红肿等。

2. 胃肠不适:某些免疫调节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和过量进食。

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文章目录*一、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二、提高免疫力吃什么*三、最能提高免疫力的运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1、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之玉屏风散玉屏风散这一种相信很多想要增加免疫力的朋友都是听说过的,玉屏风散是属于中药类型的药物,玉屏风散在中药馆是能够被人们发现的,如果是对于免疫力不好的小朋友来说,玉屏风散是不错的选择,因为玉屏风散是拿来喝的,小朋友喝药比吃药要容易得多。

2、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之转移因子转移因子相信在想要增加免疫力的人群当中一点儿也不陌生吧,转移因子依靠的是国外先进的医学技术研制出来的一款增加免疫力的药物,通过西方科学的技术使转移因子富有很多的美丽,因此想要增加免疫力的朋友们可以事先考虑转移因子。

3、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之黄芪性甘、微温,入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预防感冒、止汗、杀菌、促进伤口愈合、消除水肿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提高免疫力、强心利尿、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4、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之人参古代医学认为人参能大补元气,生津安神,健脾益胃,健脑益智。

现代研究认为: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和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能加速恢复体力,全面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加白细胞,防止各种原因引起白细胞减少。

实验证明,人参提取物不仅对细胞免疫有调节作用,还可诱生干扰素,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

人参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和人参皂苷,有一定抗肿瘤的作用;人参还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所有这些效果合并起来,使人参具备了提升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5、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之五味子古代医学认为五味子益气安神,敛汗涩精,补肺益肾。

现代研究认为:五味子能加快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加快淋巴母细胞的生成,降低谷丙转氨酶,保护肝脏,对化疗引起的肝损伤有修复作用。

五味子多糖能对抗癌症患者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同样具有升高白细胞,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提高免疫力吃什么西红柿西红柿含丰富的叶红素,是一种类似于β-胡萝卜素的抗氧化物质,它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免疫药物总结

免疫药物总结

免疫药物总结引言免疫系统作为人体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起着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体侵袭的关键作用。

然而,有时免疫系统会失去平衡,导致免疫功能的异常表现。

为了调整和恢复这种异常状态,研发出了许多免疫药物,用于增强或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本文将对目前常用的免疫药物进行总结,并进行简要介绍。

免疫增强药物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简称IL-2)是一种由T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具有增强免疫应答、促进细胞增殖和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作用。

IL-2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恶性肿瘤,并用于移植物抗排斥反应的预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简称TNF-α)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分泌的介质,参与炎症过程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

TNF-α抑制剂通过阻断TNF-α的作用,达到抑制炎症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TNF-α抑制剂药物包括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艾坦塞普(Etanercept)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等。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简称IL-1RA)可以与白介素-1受体竞争结合,从而降低白介素-1的作用。

白介素-1在炎症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而过度活化的白介素-1会引起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时,可以使用IL-1RA来减轻炎症反应。

B细胞耗尽剂B细胞耗尽剂是一类能够选择性破坏B细胞的药物,常用于治疗B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多发性硬化等。

常见的B细胞耗尽剂有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和托珠单抗(Ocrelizumab)等。

免疫抑制药物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包括氢化可的松(Prednisone)、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等。

增强免疫力的必需品免疫调节剂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增强免疫力的必需品免疫调节剂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增强免疫力的必需品免疫调节剂适应症及使用说明增强免疫力的必需品-免疫调节剂适应症及使用说明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的免疫力越来越容易受到影响。

而免疫调节剂作为一种增强免疫力的必需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免疫调节剂的适应症以及正确使用的说明。

一、免疫调节剂的定义和作用免疫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

它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和相关因子的产生与活性,达到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免疫调节剂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二、免疫调节剂的适应症1.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免疫力低下的儿童、老年人、长期患病者等。

免疫调节剂可以帮助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 感染性疾病: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机体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3. 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异常反应而引起的疾病。

免疫调节剂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减轻疾病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 肿瘤的辅助治疗: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能力,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清除。

三、免疫调节剂的使用说明1. 选择合适的免疫调节剂: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免疫调节剂。

常见的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

在选择药物时,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

2. 控制剂量和疗程:在使用免疫调节剂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剂量和疗程,不可随意增减或中断使用,以免影响疗效和产生不良反应。

3. 注意药物配伍:在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配伍性,避免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如有需要,可向医生咨询药物的相互作用情况,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免疫调节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如免疫抑制、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等。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或处理。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

免疫增强剂(Immune potentiator)
(4)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生物细胞受干扰 素诱生剂作用后,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蛋白质, 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 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 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5) 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作用于T细胞、B细胞 及自然杀伤细胞等多种靶细胞,通过靶细胞上的受体来 传递免疫信息,激活、调控血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殖 成熟,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参与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 其中的IL-2和IL-11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另外,IL2和 IL6也是制备疫苗的重要佐剂。
免疫增强剂(Immune potentiator可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主要用于治 疗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疾病,如免疫缺陷病、肿瘤或 病毒及真菌感染等,如胸腺肽、干扰素、左旋咪唑及 真菌多糖等,应用后,可立即引起机体发生短暂的, 而又广泛的免疫增强作用。
免疫增强剂(Immune potentiator)
②小分子无机物质,例如硫酸铝、磷酸铝、钾明矾、 铬明矾、铵明矾和氢氧化铝胶等;③药物类,例如西 咪替丁、吡喃、梯洛龙、左旋咪唑、丙胺肌苷、2-氮 丙啶类及D-青霉素胺类等。 (3) 生化类制剂:包括胸腺肽、IFN、iRNA、TF、CSF 及IL等。 (4) 中草药类:包括人参、党参、黄芪、红花、灵芝、当 归及冬虫夏草等。
免疫增强剂(Immune potentiator)

生化制剂类免疫增强剂 这类制剂对机体具有广泛的但却是短时间的免疫增强 作用,可促进所有抗原,而不是只加强一种抗原的作 用。它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淋巴因子的 一种,他能将供者细胞免疫信息转移给受者。转移因 子具有很强的转移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已证明, 它能转移细菌、真菌、病毒、组织相容性抗原等的细 胞免疫。受体接受转移因子后,很快(2~24小时)产生 效应,可持续数月至一年。受体的淋巴细胞再次与相 应抗原接触后,即母细胞化,发挥细胞毒作用,以扩 大机体的细胞免疫力。

药物在免疫系统调节中的作用

药物在免疫系统调节中的作用

药物在免疫系统调节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和研究的不断发展,药物在免疫系统调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它能识别并抵御外界侵入的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然而,有时免疫系统会出现异常,出现免疫系统失调的情况,导致人体容易受到感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问题。

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体保持健康,并治疗一些免疫相关的疾病。

一、免疫系统调节的药物分类药物在免疫系统调节中起到的作用有很多种,这些药物可以根据其调节免疫系统的方式和机制分为不同的类别。

1.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一类药物,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来调节人体的免疫反应。

免疫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这些药物能够减轻免疫系统对身体自身组织的攻击,从而缓解疾病的症状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2. 免疫增强剂与免疫抑制剂相反,免疫增强剂是一类药物,它们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帮助身体对抗感染和疾病。

有些免疫增强剂可以用于预防疾病,比如疫苗,可以帮助身体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

另外,参麦注射液等一些药物也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防治疾病。

3. 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平衡的药物。

它们可以增加有益的免疫反应,同时抑制有害的免疫反应。

免疫调节剂可以用于治疗免疫相关的疾病,如肿瘤、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药物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并提高治疗效果。

二、药物在免疫系统调节中的应用1.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常用药物。

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缓关节炎症状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糖皮质激素也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减轻患者的症状。

2. 癌症治疗药物在癌症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调节剂在癌症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从而有效治疗一些肿瘤。

哪些药物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哪些药物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哪些药物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免疫力是保证我们人体健康的机制,拥有排除异己,识别病毒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免疫力低下,那么他就容易患病或感染病毒。

我们都知道有些病就是会导致人免疫力低下而致命的,所以提升免疫力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方法也非常多。

下面就是一些可以提升免疫力的药物。

(1)免疫促进剂
①胸腺素与胸腺肽:临床常用的胸腺素与胸腺肽是以小牛胸腺中提取的,具有兴奋细胞免疫与调节体液免疫的作用,一般被用于重肝与慢肝的治疗。

②抗乙肝转移因子: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中的一种,分子量低,无抗原性。

③左旋咪唑:主要是提高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无影响。

④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采用此药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慢性肝炎患者的特异性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中止乙型肝炎的慢性感染状态。

(2)免疫抑制剂
①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琥珀酰氢化考的松等):激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新概念是抑制迟发型免疫反应,可使胸腺萎缩,破坏,从而减少淋巴细胞的生成。

②强力宁、甘利欣:该类药物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而无其他的副作用,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防止纤维化形成,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解毒、抗炎、利胆、抗变态反应作用,对各类型肝炎均可使用,疗效较好。

但是觉得“是药三分毒”,如果不是生病了或者医生开方,那么就不要通过吃药来提升免疫力。

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

每天做适量的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

乐观的心态也很重要,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药有哪些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药有哪些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药有哪些
儿童免疫力的重要性
免疫力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之一,强大的免疫力可以帮助儿童抵御各种
疾病,减少生病的概率,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提高免疫力的关键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搭配,定期运动,良好的睡眠等。

同时,药物也是提高免疫力的辅助手段之一。

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1.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系统,提高机体抵抗力,儿童可以
通过吃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或者补充维生素C片剂来提高免疫力。

2.益生菌: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对于提高
儿童的免疫力非常有益。

3.中药药物:有些中药药物例如六味地黄丸、香砂养生丸等,可以在
医生指导下适量使用,辅助提高免疫力。

4.多种维生素药物:一些综合维生素片剂中含有多种对免疫力有益的
成分,也可以在医生建议下适量补充。

注意事项
•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根据儿童年龄、体质、病史等因素选择适合他们的药物。

•不要盲目或长期使用药物,要注意适量使用,以免造成反效果。

以上是提高儿童免疫力的药物推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同时,平时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也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途径。

祝您的孩子健康成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免疫功能药物
免疫抑制药物
1、糖皮质激素
2、烷化剂
环磷酰胺(CTX):作用主要是破坏DNA的结构,从而阻断其复制,导致细胞死亡, T、B细胞被抗原活化后进入增殖、分化阶段,对烷化剂较敏感,因此可以达到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

3、抗生素
环孢素A(CsA、赛斯平、山地明):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淋巴细胞,通过干扰淋巴细胞活性,阻断参与排斥反应的体液和细胞效应机制,从而抑制免疫排斥反应,但它不影响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也不破坏机体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

他克莫司(FK506):大环丙酯抗生素,与CsA一样可选择性地作用于T细胞,且作用比CsA强10~200倍。

雷帕霉素(RPM、西罗莫司):新型大环内酯的抗排斥药物,是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强效免疫抑制剂
4、抗代谢:主要有嘌呤和嘧啶的类似物、叶酸拮抗剂二大类,通过阻止细胞代谢中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达
到阻碍DNA/RNA合成,从而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增殖,进而通过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硫唑嘌呤(AZA、依木兰) 6-巯嘌呤(6-MP、乐疾宁) 5-氟尿嘧啶(5-FU)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爱若华、妥抒):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主要是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嘧啶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影响淋巴细胞增殖。

霉酚酸酯(MMF、赛可平、骁悉):新一代的抗排斥药物,通过抑制嘌呤合成起到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对淋巴细胞有高度的选择作用,它通过减少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来抑制排斥反应,同时通过抑制B细胞增殖,有效降低粘附分子活性,抑制抗体的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的作用。

咪唑立宾(MZR、布累迪宁):新型咪唑核苷,为抑制核酸的嘌呤合成途径的抗代谢物,可抑制淋巴系统细胞增殖,具有免疫抑制活性,且几乎没有硫唑嘌呤的骨髓抑制作用和肝脏毒性。

5、抗体类:多克隆或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
抗淋巴细胞/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抗淋巴细胞的多抗,主要与T细胞结合,在补体作用下使细胞裂解抗T细胞单抗(OKT3):即抗CD3单抗,作用于成熟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直接作用于T淋细胞表面的抗原
决定簇CD3复合物而起到抑制免疫排斥作用
抗IL-2R单抗:即抗CD25单抗,高度亲和并特异性与人IL-2受体α亚单位(P55α,CD25)结合,从而选择性作用于活化的淋巴细胞,干扰其应答,抑制IL-2介导的淋巴细胞活化,并抑制排斥反应
巴利昔单抗(舒莱)抗Tac单抗(赛尼哌)
英夫利昔单抗(益赛普、类克):即抗TNF-αR单抗,高度亲和TNF-α受体,阻断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

阿达木单抗(修美乐):可以与TNF特异性结合,通过阻断TNF与p55和p75 细胞表面TNF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消除其生物学功能。

6、植物药: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有抗炎及抑制细胞、体液免疫等作用
雷公藤多苷
白芍总苷(帕夫林)
正清风痛宁
7、沙利度胺(反应停)
a. 具有诱导睡眠的哌啶环结构,故具有镇静止痒的作用
b.可抑制TNF-α的合成分泌,而TNF-α是一种在多种免疫性及炎症疾病中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所以具
有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
c.抑制血管形成和抗肿瘤增生
8、柳氮磺吡啶(SSZ):抑制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合成
氯喹/羟氯喹(纷乐):改变细胞溶酶体pH,减弱巨噬细胞抗原呈递功能和IL-1分泌,而减少淋巴细胞活化金制剂(金诺芬、瑞得):抑制单核-吞噬细胞分泌IL-1
青霉胺:通过改变T、NK、单核细胞膜受体,改变细胞反应性,阻止胶原合成
免疫增强药物
1、矿物质类(硒、锌)
2、维生素类(VA、VE、VC)
3、氨基酸类(精氨酸、亮氨酸)
4、黄芪、多糖类(黄芪多糖、香菇多糖、海藻多糖、灵芝多糖)、寡糖类(甘露寡糖、果寡糖)
5、生物制剂:卡介苗、疫苗、短小棒状杆菌苗、乳酸菌、草分枝杆菌类等;
卡介苗:除可用于预防结核病外,还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6、免疫佐剂:铝佐剂、蜂胶、脂质体佐剂、弗氏佐剂等;
7、生物因子:生长激素、胸腺肽、干扰素、转移因子、白介素、免疫球蛋白等;
胸腺素:具有诱导T细胞成熟和调节成熟T细胞的功能。

干扰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小剂量时增强细胞核体液免疫,大剂量则产生抑制作用,另外还有抗病毒、抗肿瘤和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白介素-2:即T细胞生长因子,系Th细胞产生,调控Ts和Tc(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转移因子(TF):是从健康人的白细胞提取的一种多核苷酸,无抗原性,可将供体的细胞免疫信息转移给受体,使受体的淋巴细胞转化并增殖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获得供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可维持约6个月。

8、核酸制剂:多核苷酸、双链聚核苷酸、免疫核糖核酸等;
9、左旋咪唑:当人体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降低时,用药后可将其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对体液免疫无明显影响。

10、丙种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是把免疫球蛋白内含有的大量抗体输给受者,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