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知识点和练习题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指导(沪科版八年级)doc

0°,反射角也是
0°,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相反,而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是相同的。
3.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0°,折射角也是
五 . 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 有关透镜的几个概念。透镜:由玻璃或其它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
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这样的像就叫虚像(如图)。
如果用光屏放在平面镜后,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 ( 2)平面镜的应用 ①形成清晰的像; 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如潜望镜就是利用两块互相平行的平面镜可以 从水下观察水面上的船只。
四 . 关于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1.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
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由于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凹透
镜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两侧的焦距相等。
3. 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
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4.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通过实验或者作图, 都可以看出凸透镜能够使物体成像。 物体处于不同的位置时, 凸透
第 4 章 《多彩的光》全章复习与总结
多彩的光:
一 . 光的直线传播
1. 知识提要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速:真空中光速是 3× 108m/s ,其他介质中的光速都小于真空中光速。
2. 要点点拨
( l )光源的特点
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
2. 要点点拨 ( 1)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 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 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光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 练习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传播》单元练习快乐自主研学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月亮C、萤火虫D、电灯2、下列例子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日食和月食B、影子的形成C、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以上说法都正确4、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是()A、树叶的影子B、太阳的像C、太阳的影子D、树叶间的空隙的像5、从地球想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经过月球返回地球共需2.56S;那么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A、3.84×108KmB、3.84×105KmC、7.68×105KmD、7.68×108Km二、填空题:6、夜晚某同学在放学回家的途中;从一路灯下远离时;他看到自己的影子的长度变___;这种现象可以用光的_______来解释.7、如图所示的是某地区出现的“日全食”现象的原因;其中B表示的是________的位置(选填“地球”或“月亮”)8、光从太阳到地球需要8min;则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Km。
9、光年是________的单位;1光年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代时;由于无法解释日食的形成原因;人们迷信地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
现在我们可以用光的______________来解释日食的原因.如图所示;有乒乓球、足球和瓦树较大的白炽灯。
请你用这三种物品代表相应的星球;设计出观察日食成因的实验;并根据三个星球的排列位置;按示例;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三、实验题:11、请你设计出一个在雷雨天里能测出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你有多远的实验。
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的方法。
实践与探索12、观察自己早、中、晚时在太阳底下的影子是否一样?通过作图解释你观察到现象的原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多彩的光 例题解析

第四章多彩的光例题解析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米/秒。
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
3、能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等。
4、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
二、光的反射:5、光的反射定律:(1);(2);(3)。
6、反射光路图:(1)AO 、(2)OB(3)ON 、(4)∠i(5)∠r 。
7、光的反射分和两类。
反射使我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体。
8、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大小。
9、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因此可用平面镜制作潜望镜。
10、平面镜成像光路图:三、光的折射:1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
12、光的折射规律:①;②;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④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⑤;⑥。
13、折射光路图:14、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15、折射光路图:16、凸透镜成像特点:问题:1)、三条特殊光线是什么?传播规律怎样?2)、物距、像距、像的大小的变化关系是样的?1、凸透镜成像规律说明:当物距u减小时,像变大,像距变大。
2、凸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幻灯机、投影器、电影放映机——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3)、放大镜——短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三、难点知识剖析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3)、物体处于焦点以内(4)、凹透镜成像光路【例1】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孔隙,在地面上出现无数个小圆点,这是太阳的______,是由于______而形成的。
【分析】树叶间的孔隙相当于小孔,从太阳射出的光进入孔隙后,投射到地面上,就形成了太阳的像,即所谓的小孔成像。
初中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总复习(附答案)

【自主解答】 C【解题技巧】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变式训练:1.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C )A.镜子中优秀的“自己” 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2.骑行是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
如图所示,图中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C ) A.光的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折射D.光的直线传播考点二平面镜成像【常考角度】(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平面镜成像特点应用命题角度❶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例 2 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 A 放在距玻璃板 30 cm 处,蜡烛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 A 的距离是 cm;当蜡烛 A 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思路点拨】 (1)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在物体的一侧,既能看到物体的像,也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距,物像等大。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5)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成像,所以仔细观察时,会发现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
【自主解答】 (1)相同 (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60 不变 (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解题技巧】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为了确定像的位置,用另一支蜡烛和像重合,这是等效替代法的利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及对点训练: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速:3×108 m/s;3×105 km/s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3.虚实像的区别:实像为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虚像没有实际光线到达【经典例题】例1.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雨后天空的彩虹B.水中的“月亮”C.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D.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例2. 排纵队时,如果看到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他前面所有的同学,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光在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例3.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
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_________形的。
【知识点二】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一面、两侧、等大、光路可逆2.反射常考的现象:镜子、水面的倒影、月光下的水坑、潜望镜、黑板反光3.反射的分类:镜面发射与漫反射【经典例题】例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日食B.通过河面看到树木,房屋的倒影C.手影游戏D.树荫下的“光斑”例2. 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1,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例3.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
如图2所示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图1 图2例4. 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 沿EO 射到O 点,若将纸板B 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 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知识点与典型例题(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重难点知识精析(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才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介质不是同一种,或即使是同种介质,但分布不均匀,光在其中传播也有可能发生弯折现象。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因此,在讲光的传播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在哪种介质中,不指明何种介质,去讲光的传播速度是毫无意义的。
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为3×105km/s.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小孔成像B、影子的形成C、“月食”现象D、光的反射现象解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也说明了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里形成,它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光的反射”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故答案为D。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障碍物时,光在障碍物的表面发生反射,改变传播方向。
一般说来,各种物体的表面都能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遵守一定的规律(1)规律内容①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上;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γ(即∠BON)等于入射角i(即∠AON).(2)注意理解①要注意抓住一面一点两角三线,即镜面、入射点、反射角、入射角、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②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在上面的光路图中,若入射光线沿B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一定沿OA方向射出。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或其他平滑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如图甲)(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并不平行,而是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如图乙)。
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练习题

八年级全册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投影仪投到屏幕上的像能被所有同学看到,是光发生了镜面反射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D.“一叶障目”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2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2018开年第一天文大戏“超级红月亮”是因为红光在大气层发生了折射形成的B.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C.蜡烛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像也一定靠近透镜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3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4 .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已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反射角等于60°C.折射角大于60°D.折射角等于0°5 .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 . 在中考百天的誓师大会上,同学们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用于航拍的无人机,关干此无人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始终受到平衡力作用B.航拍时,为了使位于航拍器正下方的同学们所成的像更大,应提高飞行高度C.无人机在空中悬停定位拍摄时,没有力对无人机做功D.航拍器在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7 . 2012年2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lu(Tl=10﹣6111)的颗粒物.它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下列对PM2.5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PM2.5的颗粒大小与空气介子相近B.PM2.5的颗粒会影响太阳光在空气中的传播.C.PM2.5颗粒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D.减少尾气排放不能有效减少PM2.5对空气的污染8 .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B.手影A.放大镜C.水中“折”笔D.水中倒影9 .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摄影──光的反射C.电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平面镜成像10 . 如图所示,生活中的有关面镜,具有扩大视野功能的是()A.B.C.D.11 . 下列现象中,与月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平面镜中的像B.手影C.用凸面镜扩大视野D.海市蜃楼12 . 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路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透明旳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虚实C.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D.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会发生改变二、填空题13 . 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部分近视同学为看到黑板上的字,他们戴的是近视眼镜,该近视眼镜是____(填“凸”或“凹”)透镜.14 . 据报道,2014年5月17日上午,海南热带特色水果节在西安开幕.水果节现场,共展出了13类36个品种26吨的海南精品热带水果.西安已成为海南热带特色水果在西北地区的最大集散地.水果________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光源;游客们能看到各类水果是因为光的________ 现象.15 . 某同学身高1.6m,站在一个大平面镜前,若该同学离镜面2米,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像高________m.若该同学再向后移动3米,则像离镜子的距离是________m,此时像的高度会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16 . 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是__________透镜,乙透镜是___________透镜.17 . 下图所示是城市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照片,记录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18 . 如图所示,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是______眼(选填“近视”、“远视”或“正常”)对光的作用情况,应配戴用________制成的眼镜来矫正(选填“凹透镜”、“凸透镜”或“平面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知识点(新版)沪科版

第四章、多彩的光(一)光的传播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开着灯、点燃的蜡烛、萤火虫、灯笼鱼等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2、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的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日食、月食、影子、激光掘进机、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4、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二)光的反射、1、概念:一点:入射点两角:入射角、反射角三线:入射线、反射线、法线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3、反射分类:镜面反射:漫反射:4、平面镜成像定律: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三)光的折射一点:入射点两角:入射角、折射角三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折射角随入射角改变而改变;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两角不相等)。
光线从空气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从其他透明介质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空气大脚)。
现象: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四)光的色散定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五)凸透镜成像与视力的矫正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近视眼及其矫正:特点:近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远视眼即老花镜:特点:远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线N 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一节 光的反射1、光源的特点: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它光源射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被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个条件)3、光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0x108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真空中的2/3。
4、应用及现象:(1)激光准直。
(例子:种树、排队、挖掘隧道、打枪)(2)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3)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4)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1)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 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2)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
法线:从光的入射点O 所作的垂直于镜面的线ON 叫做法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用符号i 表示。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用符号r 表示。
(3)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光线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界面上,这时的反射光线定会沿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去。
(4)反射类型:① 漫反射:反射面凸凹不平,使得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② 镜面反射:反射面很光滑,使得入射的平行光线反射后光线仍然平行。
③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a. 相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反射现象,每一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不同点:镜面反射的反射面是表面光滑的平面,平行光束反射后仍为平行光束;而漫反射的反射面是粗糙不平的,平行光束反射后射向各个方向。
④ 实例:a. 光的反射现象例子: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凸面镜、凹面镜、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b. 利用镜面反射可以改变光路,例如用平面镜反射日光照亮地道;利用反射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例如用粗糙的白布做幕布放映电影。
第二节 光的反射 1、平面镜(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等距) ②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同大) ③ 平面镜成虚像。
(虚像)④ 像和物的关于镜面对称。
(对称) (2)平面镜中像的形成:平面镜所成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入射到镜面,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的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
如图2所示,光源S 在平面镜后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这样的像就叫虚像。
如果用光屏放在平面镜后的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
(3)实像和虚像:①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②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4)平面镜的应用:① 成像 ② 改变光路(光的传播方向) (5)平面镜成像作图两种方法:① 根据反射定律作图的步骤:'SSa. 从点光源S引出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b. 作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
c.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S的像点S'。
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的步骤:a. 过S点作平面镜的垂线(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b. 截取S'点,让S'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点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c. 画出像点S'(像与大小相等)。
重点提示:作图时,光线要标明传播方向,光线和界面用实线表示,法线和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2、弯曲的镜子(5)凹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①性质: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②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6)凸面镜: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①性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②应用:汽车后视镜,拐弯镜第三节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改变。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注意: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4)光的折射现象例子:海市蜃楼、筷子向上折断了、池水变“浅”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眼镜、老花镜、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
5、光的折射作图步骤:(1)垂直于界面做出法线。
(2)根据折射规律做出折射光线(注意空气中角大)。
第四节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出现从上到下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重点提示: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律不同。
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而两种颜料的混合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不同的色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出现的情况是:(1)白纸可以反射各种色光,纸出现的颜色与光的颜色相同。
(2)黑纸吸收各种色光,无论什么颜色的光照在黑纸上,纸都是黑色的。
(3)各种色纸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光,对其它不同颜色的光都吸收。
(4)白光照在不同颜色的纸上,纸出现的颜色与纸的颜色相同。
5、不同的色光照射在透明的物体时,透色光的情况是:(1)若光的颜色与透明物体颜色相同时,光可穿过物体。
(2)若光的颜色与透明物体颜色不同时,光就被物体吸收。
6、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在光谱中,在红光以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有热作用(即热效应),可应用在红外夜视仪、诊断疾病、遥控等方面。
重点提示: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
(2)紫外线:在光谱中,在紫光以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化学作用、荧光作用、生理作用,它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杀菌、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第五节凸透镜成像1、透镜:(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焦点(F):凸透镜能使平行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4)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
(1)凸透镜的作用:对光线会聚,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2)凸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焦点(如图一),反过来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于主光轴(如图二)3、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1)凹透镜的作用:对光线发散。
(2)凹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图三)。
则入射光的延长线过虚焦点的,折射后一定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图四)。
4、照相机的原理:u>2f倒立缩小实像5、投影仪的原理:f<u<2f倒立放大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投影器与幻灯机的区别:投影器用两块大塑料螺纹透镜作聚光镜,并用一块平面镜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6、放大镜的原理:u<f 正立放大虚像。
7、比较:(1)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成实像时:(5)成虚像时:8、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9、总结:三条特殊光线(1)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2)经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
②正对着凹透镜虚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10、凸透镜透镜成像的特点: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减小(增大)像变小(变大)图一图二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 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C. 透明的物体后面没有影子 D. 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 )A. 雨后出现的彩虹B. 不透明物体后面的影子C. 日食、月食的成因D. 小孔成像 3. 物体射出的光通过小孔在屏上所所成的( )A. 比物体小的倒立的实像B. 比物体大的倒立的实像C. 比物体小的正立的实像D. 倒立的实像,可能比物体大,也可能比物体小 4.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 )A. 平面镜的大小B.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 物体本身的大小D. 物体到像的距离5.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A. 星星在运动 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 地球的自转D. 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C.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D.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只发生折射现象 7.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折射现象的是( )A. 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象在水面处折断了B.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C. 阳光下,立竿见影D. 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鱼群和水草 8. 如图2所示,人眼在A 处看见玻璃缸B 处有雨花石。
若从A 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射到雨花石上,则激光应向哪一点射出?( )A. B 点B. B 点上方C. B 点下方D. B 点左方或右方 *9. 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 全身呈绿色B. 上身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 上身呈绿色,裙子呈黑色D. 上身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10. 在白色光源照射下的色纸若呈现红色,表示的性质是 ( )A. 该色纸吸收所有色光B. 该色纸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色光C. 该色纸不吸收任何色光D. 该色吸收纸红色光,反射其他色光11. 仅能透过红光的物体必为( )A. 红色不透明的物体B. 红色透明的物体C. 白色不透明的物体D. 白色透明的物体12. 如图,一束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从AB 边射出的折射光线会( ) A. 沿原来的方向不变 B. 平行于BC 方向C. 向A 点偏斜D. 向BC 边偏斜13.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得透镜与物体AB 及光屏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由此可知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应该( )A. 大于40 cmB. 在20 cm 和40 cm 之间C. 在7 cm 和14 cm 之间D. 等于14 cm14. 当烛焰离凸透镜30cm 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0cmB. 30cmC. 20cmD. 10cm15. 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cm 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