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态度

管理心理学态度
管理心理学态度

态度

小故事:

三个工人在砌一面墙。有一个好管闲事的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爱理不理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一眼好管闲事的人,说:“我们在盖一幢楼房。”第三个工人真诚而又自信地说:“我们在建一座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裁,是前两个人的老板。态度决定高度,仅仅十年的时间,三个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

这就是态度问题,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和目标。具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人,其人生目标必然高远;有了高远的目标,必然会为之努力。有努力必有回报。

第一个工人总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心情是郁闷的,想的都是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回答别人的问题时都是满肚子怨气。

第二个工人要比第一个工人心态好,尽管也是在砌墙,但他却把这堵墙当作一栋楼房来建,心里想的是如何将楼房建设得更好。

第三个工人心态最好,工作那么辛苦,他还那么自信那么专注。人最可贵的就是“认真”二字,第三个工人把砌墙这样的小事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来看待,十年后成为老板也就不足为奇了。

心态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比如两个口渴的人面对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真不幸,只有半杯水了。”而乐观的人会说:“真好,还有半杯水呢!”引发快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水量的多少,而是因为看待问题的态度。

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长高度,干任何工作,干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能否把这件工作、这件事情做得更完善、更完美。同时,也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取得更高的成就。

曾经执教我国国家足球队并且带领我们打进世界杯的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米卢的态度就是必胜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 米卢不愿意看到球员的沉重心态,背着包袱踢球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不管是平时训练还是大赛之前,只要有闲暇,米卢就会热情地与球员在一起玩各种游戏,打台球,玩保龄,甚至在训练课上玩网式足球。在玩的过程中,米卢从不轻易地输给对手,而是利用规则允许的漏洞耍赖,"占小便宜"。久而久之,不管是他的助理教练还是队员,都习惯了这种游离于规则边缘的"聪明"玩法,并逐渐地运用到赛场上。结果,再紧张的比赛,中国的球员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一遇到不公平的判罚就跟裁判急,与对手吵,犯不该犯的错误。只要规则允许,不论合理与否,球员们都必须遵守。这是游戏,也是人生。米卢宣称足球应该是快乐的,不要赋予它太沉重的东西。队员们在经历了十强赛后,对米卢无不佩服。他的快乐足球理论是真正的寓教于乐。队员们没了负担,心理平和地对待每一场比赛。看完十强赛,无论是足协官员还是球迷都承认,心理稳定是中国队最大的进步。

可见,态度对我们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态度呢?

态度概述:

一: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内在的心理倾向。态度是你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内心的活动。不是外在的行为,不是说你正在做的行为就是你的态度。

2、总有一定的对象。态度总指向一定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和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勤劳,勇敢,社会制度等)。

3、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这是说对态度对象的肯定与否定,喜恶情绪等。

4、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态度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而一个人对某事物的态度一

旦形成在自己的思想中将会形成一定的形象,轻易不会更改,但并不是不能更改。

二、态度的构成(态度的ABC模式)

(一)认知成分(Cognition)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理解、评论、赞成或反对,或者说是对态度对象的看法和想法。关于态度对象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态度的认知成份区别于一般的事实认知,通常具有主观偏见的性质。

例如:关于“非诚勿扰”这个节目你有什么想法?你怎样理解这个节目,对这个节目有何评论。比如说,它是一种一种纯粹的娱乐节目,或者真的是相亲栏目等等。还有别的其他的选秀节目等等。

例如:学习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推进管理现代化,提高生产率,这表明主体对管理心理学的肯定与赞赏。

(二)情感成分(Affection)

人对态度对象的体验具有情感色彩。态度的情感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包括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排斥、喜欢与厌恶等。

接纳/拒绝;喜爱/厌恶;敬重/轻视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根据情感或评价来定义态度。

例如:提到“非诚勿扰”会引发什么感受?你是喜爱这个节目还是厌恶这个节目。比如,我喜欢管理心理学,反映着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肯定性情感体验。

(三)意向成分(行为成分)(Behavior)

指一个人以一种特定方式对某个事物采取行动的倾向性

态度的意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者说是对态度对象发动行为的可能性,即行为的一种准备状态。

行为方向——做什么?

行为方式——怎么做?

比如,下午我就去买管理心理学参考书。

例如:当你有机会现场观看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在选人时你会怎么做?或者看到某个你喜欢的明星时你会怎么做?

三者之间的关系:

人的态度构成有时是单一成分,有时是情感和认知两种成分,有时是情感、认知和意向三种成分。在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但有时,这三个成分之间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在态度的三个因素中,认知因素是基础。首先在我们的思想中形成一定的观点,自己对于某事情的想法。

情感成分最重要,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道理我明白,就是感情上转不过弯。因此有人说态度扎根于感情之中。情感因素对态度有调节作用。我们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其实就是情感调节认知的力争。因为,在他或她的眼里,他或她是世界上最魅力的。正因为态度包含有情感成分,所以,改变情感要比改变认知苦难很多。要想改变态度必须要在“动之以情”必先“晓之以理”。

例如:某个人犯罪之后,亲人把其窝藏起来,他们也知道他犯罪了,也明白犯罪要受到惩罚,但出于情感他们还是把他藏起来。

三:态度的特征

(一)态度的社会性

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M.Sherif)说:“态度不是生物有机体对于特定对象天生的生物学的

准备状态,而是生物有机体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对象,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后天学习获得的。”马克思说:人的最基本的属性是社会性。英国哲学家洛克(Joh Locke)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可见,婴儿出世,对外界事物不存在任何态度。随着个体不断成长,逐步有了自我意识,从接触父母到接触老师、同学和同事,生活领域由家庭到学校和社会。个体在实践中,知识不断增长,经验不断积累,情感不断丰富,才逐步对身边的对象和自身形成一定的态度,并随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形成并逐步巩固一套比较完整的态度体系。

(二)态度的对象性、具体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可能是人、事件、事物、团体、组织,也可能是一种现象或观念(如勤劳,勇敢,社会制度等)。

如你对“药家鑫杀人案”的态度。其中的对象就是药家鑫案件,这个案件本身就是你的态度的对象。

(三)态度的动力性

态度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和外观的行为表现都具有一种动力性的影响,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也具有这种影响

如果我们对某事表现为一定的态度,将会促使我们的内心活动和外在的行为向着我们所持有的态度发展,积极的态度有助于我们达到一定的行为目标。

比如:我们制定了一定的目标,要在几年时间完成什么,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拥有了不达成目标誓不罢休的态度,你就会为了这一目标而奋斗。小到一个人对某事有一定的态度,为了完成这件事而努力,再到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也是一样。向拿破仑拥有了统治欧洲的目标,要把欧洲建立成一个统一的大陆,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在遭到失败之后,被流放到厄尔巴岛,但他不放弃自己的目标率旧部逃离厄尔巴岛卷土重来,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总要做第一,成为一个国家伟大的领袖。

(四)态度的内隐性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它只是行为的准备,而不是行为的表现,人如果不通过言行举止的表现,其态度就不能被直接观察到,更何况有时人的态度在尚未外显时,在其内心便以得到了修正。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会通过察言观色来判断人的态度,还要认识到人的态度的复杂性和变幻性,以正确判断人的态度。比如你对某人的看法如何,我们都不清楚,只有在你的言行中我们才有可能看到你的态度。

四:态度的功能和作用

(一)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把态度作为谋求利益的工具。

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人,会形成一些与这个社会相适应的一些社会态度,以适应这个社会,如果你没有形成相应的社会态度,那么你就很难适应社会的生活,你将被看做一个另类,很难立足。在群体当中也是一样的,比如在一个生产性的组织中,员工们受群体内部隐存的社会标准—“不过高也不太低”的生产指标所制约,一个人一天当中的生产数量既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你生产太少,那么你将会遭到淘汰,如果你生产的太多,超出了群体这个不成文规定的数量,当然你可能会得到老板的赞赏或获得更高的报酬,但同时你就会遭到同事的排挤和非议,你将脱离群体成为孤家寡人,所以只有生产的既不多也不少你才能更好的在这个组织中发展。

2、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这种观念来自于精神分析的原则。比如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却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实际上他的这种负性态度让他可以掩盖真正的原因,即他的能力值得怀疑。

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这是被动的保护。

例如在许多时候我们看到人们对一些事情保持沉默,那么他就是为了保护自我。像在河北大学车祸案中,校方对于媒体的采访总是遮遮掩掩,这就是为了保护学校的利益。还有很多时候面对镜头总是推说领导不在或者无可奉告什么的这都是一种自我防御。

3、价值表现功能

这是主动的。态度还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比如一个人青年人对志愿者的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那是因为这些活动可以使他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恰恰是他自我概念的核心,表达这种态度能使他获得内在的满足。

例如在平顶山学院的车祸中,很多学生把学生的尸体围起来,保护尸体,这种行为就是一种态度表现,是主动地,这体现了价值表现功能,这样他们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或者人们参加志愿者活动,这都是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的体现。

4、认知功能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态度有助于我们组织有关的知识,从而使世界变得有意义。对有助于我们获得知识的态度对象,我们更可能给予积极的态度,这一点相当于认知图式的功能。以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的情境的认识。面对新的情景,我们会发动我们已有的经验做出新的判断。

例如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向根据蝙蝠我们发明了雷达,根据飞行的小鸟我们发明了飞机。这都是态度的认知功能的作用。

(二)态度的作用

1、影响社会性认知与判断

某一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个性的一部分,对社会性判断产生稳定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态度使个体有选择地接受有利于自己的、合适的信息,拒绝不利于自己的、不合适的信息,也可能曲解地接受信息而产生偏见。

人们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或事物,往往有一套或强或弱的固定看法,认识上的这种态度往往阻碍一个人去正确辨别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影响正确的社会性判断。态度会导致认知判断的偏差。

例如心理学家拉姆波特等曾经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对象是加拿大英裔和法裔的大学生,实验开始时告诉学生,这次实验的目的是想了解大家只凭声音判断说话者的个性特征的准确性,因此,请大家务必特别注意倾听说话人的声音与语调,而后让他们听一段录音带,录音带上录有10 个人朗读同一篇文章的声音,其中5 个人用英语,5 个人用法语。而实际上只有 5 个人朗读,每个人用两种语言,但学生不知道真相。当时加拿大英裔人的社会背景优于法裔人,大学生们对英裔加拿大人的态度也优于对法裔加拿大人的态度,

实验的结果显示出两种有趣的现象:

(1)同一个人,当他用英语朗读时,比用法语朗读获得较好的评价。他用英语朗读时,被判断为个子高、风度好,较聪明、可靠、亲切、有抱负,而用法语时,则被认为有幽默感。(2)法裔学生比英裔学生更高估用英语朗读的对象。

(3)这一实验清楚地说明,一般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态度的差别影响了大学生作出正确的社会性判断。态度就像一个筛选器,对外界的刺激先进行筛选,从而影响了一个人的判断和选择。同时团体中少数成员,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与价值,消除内心的不安

感,也往往采纳多数人共有的态度,例如有些黑人以采取与白人相同、蔑视黑人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2、影响学习效果

态度对学习的影响很大,良好的学习态度将促进我们的学习效果,加速学习效率,完成学习目标。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琼斯曾就此问题做过一个实验,被试为美国南部白人大学生,他们被分为两组。第一组平时的态度是反对种族歧视,反对黑人白人分校。第二组为种族歧视者,赞成黑人白人分校。实验中让被试者分别朗读一篇反对黑人白人分校为主题的文章,然后让被试者尽量将读过的内容完整地写出来,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第二组。

这说明,与既存态度相吻合的资料,容易被吸收、同化、记忆。而与个体的态度、信念相违背的材料,则被阻止和歪曲,态度具有过滤的作用。

例如: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在看到桥垮塌之后决定要建造最坚固的石桥避免事故的发生,于是发奋学习桥梁知识,成为著名的桥梁专家。周恩来也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基于这样的态度才使得他刻苦学习,成为我们的总理。

3、影响工作效率

良好积极的态度对我们的工作同样也有巨大的作用。在工作中懒懒散散,对工作没有一点热情,干工作总是心不在焉,那么干什么工作也干不好。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的工作不顺心、不如意,总想找一份省时省力轻巧愉快的工作,导致工作总是干不好,还要经常挨领导批评。我们要看到只有转变工作态度,去除不良的工作态度,建立正确积极的态度,那么将会促进我们工作的极大提高,促进工作效率。

例如:平凡的售票员向秀丽,总是积极的工作,对待每一位乘车都总是那么热情大方,不仅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也获得了人们的尊重。还有“铁人”王进喜,正是拥有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才敢于跳下旋井用身体搅拌石灰,保证国家建设。大家应该看过【首席执行官】这部电影吧,如今的海尔也是世界知名品牌,当初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敢于用铁锤亲手砸烂自己和下属造出的冰箱,正是这一砸表明了张瑞敏的工作态度,不制造劣质产品,要造出最好的冰箱,这使得海尔能够越走越远,成为世界品牌。

4、影响团体凝聚力

一般来说,团体内部多数成员对人持热情、友好、宽容、互助的态度,团体就会有较高的凝聚力;如果成员之间比较冷漠、傲慢、刻薄,团体的凝聚力就较低。我们也都希望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热情友好,那样会使我们的身心感到愉悦,对群体有一定的亲情感,一个团体中如果每个成员都待人热情,那么我们就能在这个群体中感到温暖,使得群体成员对群体产生归属感,增加其团体凝聚力。相反,如果群体成员之间相互比较冷漠,互相猜忌,整天勾心斗角没有一点人情味,那么在这个群体中人人都处于自我防卫的状态,这个群体将会是一盘散沙,这个群体将会是一个名存而实亡得群体。

5、生活中也是如此,拥有良好态度的人,其能够积极的面对生活,遇到生活的坎坷也能应对自如,而有不良生活态度的人,不能正视生活的种种不幸,总是对生活充满了失落。“士兵突击”中高连长的话: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迎接这些问题。这就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

6、社会交往,人们喜欢与热情的人打交道,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尊重,如果见面不跟人打招呼,一次两次可以,但第三次人家就不会理你。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概念:1、态度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过程,在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态度形成的程序与个人社会化的程序是同步的,态度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态度的形成是指某种态度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2、态度的转变是指人的态度由旧变新的过程。

①方向性的变化;

②强度的变化;

③中心趋势的变化,即与个人的思想、信念体系相关的态度变化;

④明显程度的变化,即对某事物的态度由暧昧到明朗或由明朗到暧昧;

⑤自觉程度的变化,即人的态度由不自觉向自觉转变的过程。

一、态度形成与改变阶段

凯尔曼(H.C.Kelman)于1961年提出了态度改变过程的三阶段学说。这三个阶段是:(一)服从

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

这是从表面上改变自己态度的时期,也是态度改变的第一阶段。从构成态度的三种成分看,服从只是态度的行为成分在起作用。因此,服从还不是真正的态度改变,只是由于外部力量的压力,表现在行为服从上,一旦外力消失,服从也将消失。比如,有的青年因为考虑到奖励和惩罚的厉害关系,才在行为上表现出服从领导的样子。

(二)同化

指个体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

这是指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信念、态度,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接受的原因在于喜欢某人或某团体将其视为楷模,并产生学习、效仿的愿望。在认同阶段,个体虽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脱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在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例如:我们对明星的崇拜就是如此,向我们模仿他们的行为方式,他们的衣着形象,向“三峡好人”里面那个小孩模仿周润发的动作,点烟不用打火机或火柴用纸,当然周润发用的是钱。还有我们很多人模仿迈克尔.杰克逊舞蹈。这些都是同化的阶段。

(三)内化

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完全形成或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阶段。不再依赖外部的压力及他人的关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态度。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

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向在革命年代我们党通过宣传教育使得大批的人民相信我们党的领导,跟着党走,在战争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当制定的政策。例如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等,他们已经把对党的忠诚内化在自己的心间,甘愿用生命来捍卫这份忠诚。

二、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

态度转变模型:

信息传递着→沟通信息→信息接收者←情境

(一)信息传递着

1、威信

其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在引起人们态度转变的过程中,高威信者容易使人们的态度发生转变,低威信者不易发生改变,尤其是在中国这么一个人治社会,个人的威信就显得更为的重要,人们对于某个人的崇拜达到了极致,把其当做神明来供奉。例如:毛泽东,个人的威信很高,人们都把他当做神明看待,我们看到在很多电影电视中,人们一听到毛主席就特别的激动。

这里的威信主要不是个人所拥有的权利的大小,一个高权力的人很可能使人们的态度发生改

变,做出符合自己期望的行为,但这种行为不一定是态度的转变,只是为了避免某些惩罚而做出的不合自己态度的被迫的行为,只有具有很高人格魅力的人,让人们从内心里接受你,崇拜你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人们的态度,使行为符合态度,向水浒传中的呼保义晁盖,正是其具有的个人品格,才能使得其他弟兄铁心跟随,从内心里服从你。

2、吸引力

吸引力在改变人们态度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具有高吸引力的人容易使人们的态度发生改变。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让漂亮的人和长相一般的人去说服大学生参加一个请愿活动,结果前者说服了43%,而后者说服了32%的人。例如:在很多广告里面我们也看到很多时候人们请漂亮的女士或者比较帅气男士做广告,而不是请长相一般的人做广告,这就是吸引力的作用,还有我们看到很多车展,人们看到的都是漂亮性感的车模,我们几乎没有看到过有哪个车展的车模长的比较抽象吧,这就是吸引力,你首先要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你才可能改变人们的态度,如果都没人理睬你,你怎么改变人们的态度。

3、立场

说服者的立场也影响着被说服者的态度转变,说服者如果站在被说服者的立场则容易使态度改变,如果不是则不容易改变。想历代的农民起义尤其是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其领导者们给劳苦大众绘制的是一张什么样的蓝图,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领导劳苦起义的,他们是站在是人民的立场的,他们宣称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大同社会,有地同耕有钱同使,有衣同穿,这样才使得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跟随其赴汤蹈火,如果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对劳苦大众宣称,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比如你们跟着我推翻清朝统治之后,我就是皇帝,人人必须服从我,听从我的安排,你们都是我的奴仆,所有的田地财产都归我个人所有,那么还有人跟着他们起义吗?我想没有,或许还会去检举揭发他们,或许可以得个什么检举揭发反叛分子有功,获得点好处呢。

例如毛泽东。

还有现在许许多多的广告都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做广告的,对消费者如何好等等,从没有哪个广告说你买了我的产品我盈利多少,会对我公司带来什么利益之类的。

(二)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

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较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如传递者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说服信息内容本身——是否系统、正确、可信?说服信息是否有一致性、矛盾性?

例如:在很多的突发事件当中,由于信息的差异导致了态度的不及时的转变,带来了很多的恶果,像在贵州的瓮安事件当中,由于政府没有及时有效地把信息公之于众,导致人们所获信息与自己所持态度的严重不符,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像在5.12地震发生后,政府及时有效地通过各种方式使人们获得最新的消息,并允许国外的记者到处拍摄整个的救援过程,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了有效保障,免去了人们的种种的猜疑,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如果没这么办会怎样。

2、信息倾向性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要辩证的看待,怎样利用这两面性,达到最佳的效果使人们的态度发生改变,符合自己的预期呢。

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态度不一致时,提供双方信息,再强调一方信息效果好,态度一致时,只说一面之辞效果好。

3、信息提供方式

以何种方式把信息提供给被说服对象,使其态度发生改变,不向以前科技不发达,人们只能采用面对面或者书信的方式进行信息沟通,现代社会,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以何种方式传播信息成为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最好还是面对面的交流比较好,向新闻发布会。

(三)信息接收者

1、原有态度与信念

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

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被说服者原有的态度与信念的强烈程度也将影响态度的改变,原有的态度和信念强烈,将不易改变,原有的态度和信念不强烈将易于改变,所持的态度是一种观望的态度或者无所谓的态度,都将易于引起态度的改变。

例如:江姐、刘胡兰等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2、人格特征

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

一个人如果拥有较高的独立性,有自己的理解方式,而不愿受到别人的操纵,不愿任人摆布那么他的态度就不易改变,或者具有较高的人格,自尊较高,不愿同流合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其态度不易改变,向那些对别人的依赖性较强的人,或者是墙头草,其态度容易改变。

例如文天祥具有较高的人格,不愿成为亡国奴甘做别人的下属,选择重于泰山的死去,而不愿苟活于世,这就是其人格决定了他的态度。

向我们古代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具有这些品格的人其态度都不易改变。

3、个体心理倾向

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费力最小原则,如无特别必要,人总是尽可能不改变自己。

自我防卫(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如果他觉得改变原有的态度会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出于自我防卫他将不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例如公司出了一项新的规定,或者更换了一批新的机器设备,由于对其的不熟悉,出于自我防护很可能采用不接受的态度,以免对自己造成伤害。

(四)情境

1、预先警告

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接受者态度不坚决,卷入低,预先警告可促进转变;态度涉及重要利益,预先警告会导致其抵制态度转变。

例如:现在很多的强拆事件的发生。在事前通知你说要拆你的房子,这就增加了人们的抵制情绪。

2、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这也就是强化的结果。像广告一样,不断地重复,但不能不间断的重复。

三、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说服宣传

1、大众宣传对转变人们的态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因为它可以使多人在同一时期内接受同一信息。

说服宣传要根据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在说服时应实事求是,晓以利害,而且应该分阶段逐步提出要求,不要急于求成。如果要求过高,不但难以改变原先的态度,反而会使人更加坚持原来立场,持对立情绪。

2、广泛使用的方法。但是说服要有效,必须满足某些条件:

说服路径有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选择依据取决于他们对讯息的动机?:是否愿意并且能够仔细地思考说服性内容?

中心路径——人们仔细思考说服性的沟通意见,因此态度改变与否取决于论点的强弱。例有人试图说服你汽油6.5元/升,你就可能会以这种细心的方式来处理信息

外周路径——人们不怎么集中精力关注讯息,而是对情境中的表面线索做出反应。例产品前站着性感的模特,卖方正是希望你的思维能避开要害。或者推广产品,推销者会提供各种小礼品,人们关注的是小礼品而不是你的产品本身,推销者也正是抓住这一点来推销产品。3、说服性沟通的有效性取决于谁向谁说了什么?

谁:沟通的来源

有权威的人

有吸引力的人

什么:沟通的性质

双面沟通优于单面沟通

对谁说:听众的性质

在沟通中分心的听众比未分心的听众更容易被说服

智商低的的人通常比智商高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18-25 岁的人更容易改变态度。

谁进行说服宣传,说服者个人的影响力。

(二)参与活动与增多接触

1、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改变其原来的态度。

引导人们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改变其原来的态度。对于喜欢铺张浪费的人与其细说,不

如让他去落后地区看看当地人民的生活。有的人本不赞成赌博,由于好奇心试着赌了一两次,最后也可能转变他原先的态度。某种实践活动经常进行就会改变当事人的态度。

例如现在许多城市的家长在放假的时候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农村,让他们感受农村孩子的生活,感受他们的艰辛,也让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或者把他们送到偏远的山区,让他们看看偏远山区孩子的艰苦生活,以改变他们。

2、有时对问题持不同态度主要是互相不了解,如果创造条件双方多接触,在共同的活动中增进了解,看法就容易趋于一致。

不管喜欢不喜欢,强迫个体与态度对象接触,将有助于态度的改变。所谓日久生情就是

这个道理。刚见面时并不喜欢,但时间长了,互相了解了,自然而然就会生出感情来,原来不喜欢的态度变成喜欢的态度。

有时人们相信一见钟情,但我们应避免“第一印象”的影响,或许有的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但随着接触的增多你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三)群体规定

个体的许多态度都会受到所居群体的影响和制约。群体的规范、舆论、人际关系等往往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影响和改变着个体的态度。从众心理使群体成员不由自主地模仿多数人,也容易修正个体态度的强度和方向。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做过一系列的实验,其中一个实验是研究群体规定在家庭主妇对动物内脏的消极态度改变中的作用。美国的家庭主妇一般不用动物内脏(如猪肝、牛肝)做菜。但二战期间,由于食物短缺,政府希望能够说服家庭主妇购买一向不受欢迎的内脏做菜。勒温设计了两种情景:一种情景是吧一些家庭主妇集中起来,有口齿伶俐的人做半小时的讲解和劝说,使他们明白为何这些食物味美价廉,营养价值丰富,用动物内脏做菜对国家贡献如何大等等,并给出了烹调方法。第二种情境是把一些家庭主妇集中在一起,简单的告诉他们,群体规定以后大家要用动物内脏做菜。一周后进行检查发现,前者只有3%100的人行为发生了改变,而后者有32%100的人行为发生了改变。

例如还有我们的群体中有许多的不成文的规定,现在俗称潜规则,人们必须遵守。

(四)角色扮演

这种方法以角色理论为依据,其核心观点是:个体的行为与其扮演的角色相一致,应该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在实践中,个体如果能够扮演特定的角色,活动就变得十分积极、主动,对于态度改变作用更大。

琼斯等人就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这个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首先测试了这些被试在3个具体问题上都持否定态度,然后把他们分成几个三人组,要求每个三人组中有一个人向改组其他两个人做说服宣传,以使他们对上述3个问题转化为积极态度,要求扮演说服的角色,应根据实验者所提供的宣传内容与提纲进行宣传,而且在宣传时必须对内容表示深信不疑,好像出自内心。最后由实验者测定这些宣传者和被宣传者态度转变的状况,结果发现3人全都改变了态度,而且宣传者扮演的时间越长,越积极,则态度的改变越大。

这一方法在现在也经常用到,例如让违章的司机当一天的交警,让他们改变原来对交通违章的态度。还有我们经常说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都是这个道理,只有你身临别人的处境,你才能体会。

四、养成积极的态度

态度对我们每个人至关重要,拥有怎样的态度就拥有怎样的高度。

什么是积极的态度?积极态度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这种思维方式考虑积极的事情。它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偏向于创造性活动而不是枯燥乏味;偏向于欢乐而不是悲伤;偏向于希望而不是绝望。积极态度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才能够得以维持。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被某事推向了消极的方向,积极的人知道,为了复原,必须进行调整。

向上的、进取的;乐观的;创造性的、欢乐的、有希望的。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任初期,有一次被枪击重伤,子弹穿入胸膛,情况危急。

在生命交关的当头,里根对赶来探视的太太的第一句话竟是:“亲爱的,我忘记躲开了。”美国民众在得知总统在身受重伤时,仍能不忘幽默本色,康复应指日可待,因此也稳定了可能因总统受伤而动荡的政局。

生活中常会有令人措手不及的事发生,如果我们能在严肃中加点幽默,便能在危机中展现智慧,所以,用幽默来妆点人生,快乐、智慧便永相随。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你将会得到不一样的人生,你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那么怎么养成积极的态度呢?

(一)运用翻面技巧

当消极的事情进入我们的生活时,应该立刻把问题翻个面,寻找在另一面上存在的任何积极之处。就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例如:倒霉的棺材

很久以前,有两个秀才一起上京赶考。。。行走之间,巧遇出殡的队伍,正抬着棺材哭天喊地。甲秀才大呼倒霉:“刚出门就碰上这等倒霉事,真是流年不利!呸!呸!呸!”。。。一路上甲

秀才唠唠叨叨,愁眉不展。最终结果:名落孙山。

乙秀才见到棺材起先也感到不是滋味。但他转念一想:“咦!棺材,棺材,有官有财!原来是个好兆头啊。”。。。于是乎精神百倍,加倍努力。。。结果:高中。

不要把每件事都想得那么消极,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要辩证的看待问题,要看到好的一面。

(二)发挥你的成功因子

发挥你的积极因素(成功因子),处理你的消极因素(失败因子)。

发挥成功因子的建议:

更多地考虑你的成功因子;

更多地谈到你的成功因子;

通过享受成功因子来奖励自己。

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使其发光发亮。

要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例如你能说会道觉得自己适合干推销,那你就去做销售,如果你不善言谈,适合做技术工,那么你就去当技术人员。

(三)隔离

几乎每个人,包括那些态度积极的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快的事情,度过一段艰难的时光。事情不可往坏处想,如果常常想着不好的事情就会使你产生强烈的消极意识。必须设法使你与消极因素隔离开来。

1、与人交谈,倾诉问题。找个你觉得值得信赖的人,把你的不快和遭遇的事情告诉他,有时候说出来会让你感到轻松。

把精力投入到一件与问题不相干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让2、工作把不快的事情暂时的排挤掉,你要想想老是想着这些不快的事情可能会影响你的工作,导致你的工作不能按时的完成,会遭到老板的批评等,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来。

3、或者换个环境干点别的休闲的事情,例如听听音乐,长途的徒步旅行,去游山玩水等,暂时把自己与不好的环境隔离开来,换一种环境就会换一种心情,就可能会使你的态度发生改变。

(四)良好的身体

良好的身体是积极心态的保障。体育锻炼对我们的精神状态所起的作用,与对我们的身体所起的作用一样大。锻炼能使我们摆脱精神误轨。

拥有良好的身体条件,会让我们拥有积极的态度。毛主席曾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正是毛主席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拥有这样的态度,他经常冬泳。没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拿什么去争斗。整天病怏怏的,来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那就不值得了。

(五)清楚自己的使命

有目标的人与毫无方向的人相比,更易于拥有积极的态度。

对生活有使命感,可以提供方向,有助于调整重心,驱散恐惧,培养洞察力,消除疑虑

一个人若有明确的方向,就可更有力地掌握自己的态度。消极因素也就易于控制了。

例如:“一定要!”的精神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孩和父母一同逛街,不买到合乎心意的东西决不罢休的情况。

一开始,小孩见到玩具呆立原地不动,希望妈妈能为他买下玩具。如果未能如愿,小孩往往采用哭闹的方式以引起他人注意,希望父母会答应,更激烈一点的可能还会不顾形象在地上打滚,以博取他人同情,逼迫父母在众目睽睽之下快速地付钱以脱离现场。

最后,虽然小孩哭红了双眼,却心满意足地得到他希望的玩具。。。

具有了“一定要”的精神,你全身上下的细胞就会全神惯注地为了目标而努力前进。不

达目的誓不罢休!

一个人如果制订了一定的目标,那么他就会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积极的努力,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不会因为一时的不顺而阻碍他前进的步伐。小到一个人,再到一个企业一个国家,都有一定时期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清楚自己的使命,才会努力奋进。

例如: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六)把积极态度给予他人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害怕黑暗。。。妈妈说:“别害怕,我就在你身边。”。。。。

当你把自己的积极态度给予他人时(分享),就会创造一种共生关系。接受方会感觉很好,而你也会如此。你可以靠给予他人积极态度来保持积极。我们常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个人在与他人分享积极态度时,都让成功因子得以发挥作用。尤其在给予者自身很艰难的时候,效果回最好。

热忱常能由一个人传染给另外一个人,但要是自己本身没有热忱,就不可能引发别人的热忱。第三节态度的测量

(一)态度量表法

态度量表是自陈量表,量表中包括一系列题目,令被试据实作答,根据其回答来确定被试的态度状况。

(二)自由反应法

1、开放式问题,即直接提出问题,让被试自由作答,从回答中确定被试的态度。

2、语句完成法,即准备一些有关同一事物的未完成的句子,要求被试逐句完成,从其补充部分研究他对该对象所持的态度。

3、投射法,即利用某些材料引起被试的自由联想,从而间接分析被试投射到其中的有关态度。

(三)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通过外显行为来推断人们态度的方法。

(三)生理反应法

生理反应法是通过检查被试的生理状况来测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以测定人们态度的情感成分较为有效。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态度=行为吗?

1934 年理查德?拉皮尔曾作过一项著名研究:他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周游了整个美国,行程一万多英里,曾于66 个旅店和184 个饭店落脚。虽然当时美国特别歧视东方人,但他们在几乎所有的旅馆和饭店都没遭到拒绝。只有一家旅馆的老板对他们说:“我不接待日本人。”旅途中,这对夫妇还单独光顾了几家旅店和饭店,也从未被拒绝过。六个月后,拉皮尔给他们停留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寄去了一份问卷,基本问题是:“你愿意在你那里接待中国人作客吗?”对此,81 家饭馆做出了回答,其中75 家回答不愿意,另外6 家说得看情况;有47 家旅馆做了回答,其中43 家回答不愿意,4 家说要看情况,只有一家回答愿意。可实际上中国留学生夫妇在旅游中并没遇到什么麻烦,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呢?拉皮尔认为是因为态度与行为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因而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态度及其规律。

(二)态度与行为一致与不一致的原因

关键在于态度只是决定行为的一种倾向性,即一种心理上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B=f(P ?E)P 是个性因素,E 是情境因素,一个人在某一情境中的行为,同时取决于个人内心的心理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正是这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才使行为和态度有时会

现一致,有时又会不一致。

(三)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几个原则:

1、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但涉及到具体的事物时例外)

2、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3、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间隔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关联紧密,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拉皮尔(https://www.360docs.net/doc/5e2630565.html,piere,1934)对种族歧视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研究

现场研究:66旅馆/1 184餐厅/0

问卷调查:128封回复92%拒绝

思考问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

①行为本身是否可以实施:

态度指向的目标和行为目标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制约态度行为的发生;

行为测量与态度测量在时间上是否同步。

②态度本身的因素:

维度:强硬的,有深度卷入的,高外显度,居于个人态度系统和价值系统核心价值的态度与行为有较高的一致性;

成分:认知与情感成分高度一致的态度可能预测行为。

2、态度与行为一致的证明

(1)民意测验

民意测验结果很准确,说明用正确的方法,确实了解态度,那么通过态度来预测行为是可能的。

(2)具体态度与具体行为的对应性

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

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

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合理行动理论(费希本,艾赞,1975)

(1)行为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考虑各种行为方案,评价各种结果,形成行为意向。

(2)行为意向由两个因素决定:

①对行为的态度:人们对某种行为完全持正面的或负面的评价

②主观标准:人们对别人会赞成或不赞成某种行为的感知

2、双重态度模型

内隐态度指影响对个人当前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产生影响的过去经验和态度形成的无意识痕迹。

威尔逊等人(Wilson & Lindsey,2000)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Dual Attitudes Model),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

格林沃德(Greenwald,1998)等人关于偏见的研究发现,人们内隐的偏见态度是自动激活的,更容易将负面特征联系到自己存有偏见的群体,而将积极特征联系到自己认同的群体,而在意识层面,人们在外显态度上表现出对不同群体是平等尊重、没有偏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