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知识点复习知识点十-水循环和洋流
水循环和洋流

核心考点
6)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B)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C)
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
洋流的概念、形成和类型,世界洋流分布(B)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
知识整合
96.53% 海洋水
供应人类 所需的淡水
陆地水
水体
大气水
形态
气态
数量最少 但分布最广
液态
数量最大 分布次之
固态
仅高纬、高山 或特殊条件下
陆地内循环
蒸
发
降、 水蒸
腾
降 水
下 渗
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蒸 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上内循环 降蒸 水发
三种水循环跨越领域最大的是哪一种?从参与水量看呢?
三种水循环跨越领域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从参与 水量看,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河流的补给 ➢ 各种液态水体之间相互补给,
关键看水位的高低
雨水
季节性 积雪融水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冰川 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雨水补给
降雨越多,水量越大 汛期在雨季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世
西藏仁龙巴冰川(帕隆藏布江源头)
湖泊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湖水位高 于河水位,则湖泊补给河 流,反之河流反补给湖泊
较普遍较稳定的补给源
地下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地下水位 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 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 地下水
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
汛期:河水补给潜水 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水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07水循环和洋流(含解析)

考点07 水循环和洋流知识点1 水循环(必考)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a)(1)水循环过程: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海陆间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
(2)类型及主要环节A :蒸发B :降水C :水汽输送D :降水E :地表径流F :植物蒸腾G :地下径流H :下渗I :河湖蒸发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2)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多种地表形态。
(3)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和交换,如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循环过程中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势能。
(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如改善河流的污染情况等。
突破01 水循环类型与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1.表解水循环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中间隔离绿化带设计成低于道路表面50—300mm,能有效将道路上灰尘和雨水收集进道路两边的绿化带。
下图为武汉市某区打造海绵城市而建造的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照片。
据此回答1—2题。
1.设计绿化带下沉深度,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地势起伏B.降雨量及降雨强度C.土壤入渗率D.绿化带面积2.武汉市打造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主要目的是A.补给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B.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C.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城市气候D.削减路面径流,缓解城市内涝【答案】1.B 2.D【解析】1.由材料分析可知,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一种生态环保的雨水渗蓄设施,由于各地气候差异,降雨量、土壤渗透系数的差异,各地设计下沉标准也因地制宜,降雨是主导因素,降水多少直接影响绿化带下沉深度。
故选B。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讲解:洋流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洋流一、知识点讲解一、洋流的分布规律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暖西寒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东寒西暖二、洋流的地理意义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海区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污染范围扩大;加快净化速度,降低污染程度二、跟踪训练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E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受到( )A.暖流影响B.海陆分布影响C.大气环流影响D.寒流影响2.M处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A.位于温带海区B.寒暖流交汇C.上升流的影响D.河流的注入解析:第1题,E处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对当地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对沿岸沙漠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第2题,M处为热带海区,没有大的河流注入;该海区只有寒流经过,形成上升流,为渔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答案:1.D 2.C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3月B.6月C.10月D.12月4.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气候特点是(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5.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解析:据洋流的流向可知,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因此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向东流。
索马里洋流属季风洋流。
在夏季,表层海水受强大的西南季风驱使,表层暖水流走后,从邻近的深水盆中升起较冷的水补偿表层水,使水温降低2~3℃,成为寒流。
此外,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回归线附近,太阳辐射增强,高温干燥。
答案:3.B 4.D 5.C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图中甲乙海域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大西洋上②甲处于北半球,乙处于南半球③对沿岸气候都有增温增湿作用④位于中高纬海域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7.与乙洋流有关的地理现象是( )①纽芬兰渔场的形成②美国西海岸降水丰富③与同纬度的大洋东部相比水温高④北非沙漠直逼西海岸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解析: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及海陆轮廓可判定甲处为巴西暖流,乙处为墨西哥湾(北大西洋)暖流。
高考总复习《选考地理》水循环和洋流

季风环流
西风 漂流
洋 北半球 流 模 式 南半球
大洋西
洋 部(大陆 流 东岸)
性 大洋东 质 岸(大陆
西岸)
暖流 寒流
寒流 暖流
暖流 寒流
三、洋流分布与风带的关系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风带 的分布密切相关。如下图所示: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影响
实例
2018 年 1 月 6 日 20 时,巴拿马籍“桑吉”号油轮与香港 籍散货船在长江口以东约 160 海里处发生碰撞后,原油泄漏海 区污染严重,同时油轮漂向东海南部海域,最终于 14 日 13 时沉没。读事故海域图,完成 4~5 题。
4.油轮向东南漂,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长江径流
B.冬季风
C.撞击的冲击力
湖泊水 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 河流水位的 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 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 河流水位的 高低关系
普遍
图4
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 1~2 题。
1.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
致该区域
()
A.降水增加
B.地下径流增加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a 处与 b 处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处流经的是寒流
B.b 处流经的是暖流
C.a 处洋流由南向北流 D.b 处洋流由南向北流
3.若此图是大西洋海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位于大陆西岸
B.b 位于大陆东岸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讲解:水循环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水循环一、知识点讲解1.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2.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蒸腾作用G地下径流H 下渗I蒸发3.意义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改造地表形态,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二、跟踪训练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在下列月份中,箭头b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A. 1~2月B. 3~4月C. 6~7月D. 9~10月2. 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A. 冰川、地下水B. 雨水、地下水C. 雨水、海洋水D. 海洋水、冰川3.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可导致()A. 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B. 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C. 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D. 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答案】1. A 2. B 3. B【解析】1.考查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
据图可知,b代表的是湖泊水补给长江水;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水量较大,水位较高,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冬季降水较少,河流水位较低,湖泊水补给河流水,故A项正确。
2.据图可知,甲水体与湖泊水和河流水之间都可以进行相互补给,说明甲水体类型为雨水和地下水,结合选项,B项正确;海洋水和冰川不可能和湖泊水之间相互补给,故A、C、D项错误。
3.考查河流的相互补给关系。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会造成泥沙淤积,湖泊面积减小,湖泊的调蓄能力下降,故丰水期a 变小,枯水期b变小,B项正确。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海水淡化”的模拟实验,将海水倒入透明玻璃水箱,在太阳照射下,透明玻璃水箱内温度会升高,从而获取淡水。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 实验过程中,透明玻璃水箱内温度升高,是因为该装置A. 增强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 阻挡了水箱内外的热量交换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 减弱了大气逆辐射5. 该实验获取淡水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①蒸发②径流③降水④水汽输送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4. B 5. D【解析】4.据图可知,透明玻璃水箱会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故A项错误;玻璃是不良的热导体,热量无法通过玻璃水箱向外进行扩散,故可以阻挡水箱内外的热量交换,故B项正确;太阳辐射的总量会减少,故C项错误;玻璃水箱内的大气逆辐射会增强,故D项错误。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水循环和洋流 考点11 水循环与河流补给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
考向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典例剖析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
乎把每一滴雨水都储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将收集和储存的雨水供
生产和生活之用;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储存的雨水冲厕所和清洁车辆。
据此完成1~2题。
1.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直接影响到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a、c B.b、c、d
C.a、b、c、d
D.a、b、c、d、e
解析
跟踪训练 右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 意图”。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 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 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 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 热量平衡
①气温高低 春季 有明显的季节性 ②积雪多少
东北地区
给(如图_2_)
③地形状况
答案
永久性积雪和 冰川融水补给 (如图_3_)
主要在 有明显的季 _夏__季 节、月变化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湖泊水补给 (如图4、图_5_)
全年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 对径流有调
相对位置 节作用
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解析
深化拓展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1)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 (2)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 (3)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4)铺设渗水砖: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变化平缓。 (5)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 河流含沙量。 (6)围湖造田: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

➢ 关键能力提升: 四、水平衡原理
➢ 关键能力提升: 四、水平衡原理
从咸海的位置可以看出,咸海深居内陆, 水的来源主要靠地表径流和少量大气降水, 人们大量引河水灌溉,导致入湖径流量减 少。湖水的支出主要是蒸发。 根据水平衡原理
收入的大幅缩小,使咸海收入小于支 出,咸海面积不断减小。
真题体验
重温高考 实战演练
①过滤径流泥沙 ②减缓雨水流速 ③增加地表蒸发 ④增加地表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城市大量布置植草沟可以( A )
①适度开发利用雨水 ②缓解城市灰霾天气 ③扩大停车场面积 ④减少城市内涝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图a),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
水池相连,是城市“海绵化”的重要方式。图b为“我国华
北地区某城市建设的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与不透水地面相比,城市植草沟会使水循环环节( B )
A.降水增加
B.地表径流减少
C.下渗减少
D.水汽输送增加
2.图b中位于表层的挡水堰(卵石)的主要功能有( A )
3.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要求: (1)画图:在上图中添加箭头,完成水循 环过程。 (2)请说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名称。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一、水循环
3.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类型 字母
环节名称
海陆间
①蒸发, ② 水汽输送 ,
循环 (大循环
B
③降水,
④地表径流,
)
⑤ 下渗 , ⑥地下径流
海上内 循环
C
①蒸发,③_降__水__
思维拓展·再提升 说明水循环是如何实现高低纬之间能量转化的。 提示 低纬地区气温高,海水大量吸收热量蒸发至空中。受大气运动的影响,水汽被输 送至较高纬度地区高空。在水汽凝结成雨的过程中,不断释放热量。释放的热量被 周围大气吸收,实现高低纬之间的热量交换。
第10讲 水循环-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10讲水循环【基础知识梳理】一、水循环的种类和环节※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球上的水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1、水循环含义水循环指水通过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的作用,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作的过程。
2、三种水循环比较3、水循环按发生的领域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其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循环,参与环节最多的是海陆间大循环。
4、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含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含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其中与人类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有关的环节是地表循环,植树造林会增加水的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
5、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①风力大小,风力大携带水汽就多②距海远近,距离海洋近携带水汽就多6、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①降水量,短时间降水量大地表径流量会增大②地表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多地表径流变小③流经地区的地貌,流经喀斯特地貌和沙质土壤区,河流易下渗严重地表径流小④人类活动,沿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使得水量变小。
二、水循环的意义(1)联系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的主要纽带。
(2)环节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4)塑造了地表的形态。
三、河流的常考知识点1、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1)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2)河流的水系特征河流长短,流向;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河网密度大小;河道曲折状况;落差2、河流含沙量分析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因素:(1)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差则含沙量高,反之则低。
(2)土质,土质松则含沙量高,反正则低。
(3)降雨强度,降雨强度大则含沙量高,反之则低。
(4)地势,地势落差大则含沙量高,地势平缓则含沙量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水循环和洋流测试内容测试要求
水循环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洋流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和暖流)
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水循环
水循环示意图
一、类型
海陆间水循环(图中②)、海上内循环(图中③)、陆地内循环(图中①)。
二、主要环节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植物蒸腾、G地下径流、H下渗、I蒸发。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 联系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
2. 促进地球上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 促进了能量的转化和化学元素或物质的迁移。
4. 塑造了地表形态。
考点二洋流
一、分类
1. 暖流: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高即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2. 寒流: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低即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二、分布规律
1. 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特点:北顺南逆。
2. 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特点:逆时针。
3. 南纬40°附近形成全球性流动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4.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三、地理意义
1. 气候
(1) 西欧为典型海洋性气候、摩尔曼斯克成为不冻港、
巴伦支海成为俄罗斯军事基地都与北大西洋暖流密切相关。
(2) 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等荒漠环境的形成,沿岸寒
流起到一定作用。
2. 渔场
(1) A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2) B秘鲁渔场:上升流(秘鲁寒流)。
(3) C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
(4) D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处。
3.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4. 对航行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
四、洋流判断
1. 半球的判断
(1)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
半球。
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位于北半球(图1);
反之则位于南半球。
(2)依据纬度和环流方向组合图,确定洋流所处的
半球。
图1如图2是以副极地(纬度60°)为中心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图2 图3 图4
图3是以副热带(纬度30°)为中心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图4是以副热带(纬度30°)为中心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2. 性质的判断: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3. 流向的判断:“凸向即流向”,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