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是谁写的
位卑未敢忘国耻

位卑未敢忘国耻位卑未敢忘国耻——写在白岩松采访张惠妹之后陆游先生有句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
意思是即使地位很卑微,但也不敢忘记考虑国家大事。
今改之,位卑未敢忘国耻,意思相近,但却退了一步,也不得不退,陶铸先生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省委书记,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考虑国家大事既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义务,“位卑”只是他的谦逊之语,其实位不卑,至少比上不足,比下还有余的。
我改这话的时候还是一介草民,只是听了古人的遗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道自己是个匹夫也要承起国家兴亡的责任来。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从夏禹建国到清溥仪退位,其间改朝换代之人之事不计其数,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的战乱,每一次战乱都是社会的一次强烈的阵痛,尤如即将分娩的母亲,在新生儿将出世的时刻,那疼痛几乎是无法忍受的。
但没有阵痛就没有新生,阵痛是必然的。
这历史的痛苦是谁承担了呢?亡,百姓苦,兴,百姓苦。
也就是说,无论兴亡,老百姓都苦。
于是也只有老百姓不希望国家乱,不希望国家亡,于是也只有老百姓才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只有老百姓才敢说“位卑未敢忘国耻”。
清王朝灭亡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是一段内忧外患的日子,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军阀混战。
老百姓的苦不说可知,“九·一八”,“七·七”,“八·一三”,“南京大屠杀”,“长沙大火”,哪一次不是老百姓死伤最多?它的罪魁祸首又是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内局势总算大体上是安定的,但周边形势却不容乐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印边境之争,中苏珍宝岛之争,新生的共和国时时经受着战争的考验,时时沐浴战火的洗礼,在一代伟人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日子过得虽然艰苦,但都是站起来挺直腰杆说话,说话也不怕别人听到,真正过了一段扬眉吐气的日子!然而时过境迁,有些人好了伤疤忘了痛,甚至于伤疤还没有全好就要迫不及待投入敌人的怀抱,宣扬所谓的大国风范。
诚然国无常仇,但像我们这样没有志气的国人,在全世界恐怕再也找不出来第二个。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作者及意思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作者及意思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话出自明代文学家李时中的《赤壁怀古》。
李时中原名李景隆,是明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在
明太祖朱元璋的时代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不满官场腐败,最终辞官回乡,致力于文学创作。
《赤壁怀古》是李时中的代表作之一,该诗以赤壁之战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沦陷的忧虑和对功臣的赞颂。
其中,“位卑未敢忘
忧国”一句,正是表达了李时中的忧国之情和责任感。
他虽然身份卑微,但仍然不忘国家的兴亡,不忘自己的责任。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身份地位卑微,也不能忘记国家的兴衰和自己的责任。
这句话体现了一种忠诚和担当精神,也成为了后人崇高的道德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需要这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
不管我们的社会地位如何,我们都应该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之作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 1 -。
爱国的古诗词

爱国的古诗词、名言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2、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
(清.黄遵宪.《题梁任父同年》)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3、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宋.陆游.《金错刀行》)2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作者:詹天佑6、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作者:巴金7、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作者:邓小平9、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肩负重任砥砺前行的诗句

肩负重任砥砺前行的诗句1,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自宋代:陆游《病起书怀》白话文释义: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2,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出自清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白话文释义: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3,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出自宋代:岳飞《满江红·写怀》白话文释义: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译文: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在天下人担忧之前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译文: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
未卑未敢忘忧国的故事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病起书怀》。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地位卑微,也从未忘记担忧国家大事。
具体来说,陆游在写《病起书怀》这首诗的时候,已经被罢免官职,居住在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生活十分贫困。
在病愈之后,他挑灯夜读《出师表》,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始终以忧国忧民为己任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
因此,“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地位卑微,也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始终关注和关心国家大事。
这句话的含义是十分深刻的,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即使自身条件不好,也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的人。
关于关心民生疾苦的诗句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关于关心民生疾苦的诗句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与爱国的古诗词【通用5篇】

与爱国的古诗词【通用5篇】爱国的古诗词篇一☆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爱国的古诗词篇二1、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陆游《病起书怀》2、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
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对酒》6、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7、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8、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韦庄《台城》9、寸寸山河寸寸金。
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10、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1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13、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14、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5、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17、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18、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热爱祖国的诗句100句

热爱祖国的诗句热爱祖国的诗句100句1、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3、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6、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7、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林安邸》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战国·楚·屈原《离骚》11、明·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夏日绝句》1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16、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济翁17、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关山月》1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三国志19、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2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2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22、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陆游《关山月》2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2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2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2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2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28、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宋代诗人陆游写的,这句诗出自《病起书怀》,原句为:位卑
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病起书怀》原诗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
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翻译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
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
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
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
品读吧。
注释
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
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 )棺:指
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 和鸾”。
古代车上
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
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陆游的爱国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