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例文
位卑未敢忘忧国 作文4篇_优秀作文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4篇位卑未敢忘忧国高一杨峻麟“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时至今日,我们仍铭记着那位处在狂风暴雨中心中仍有金戈铁马的陆放翁。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像陆游这样身处低微之位却心怀祖国的仁人志士,灿若星辰。
“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
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贾谊在《吊屈原赋》中的描述,恐怕是对屈原所处的楚国最真实写照。
在烽烟四起的战国时代,屈原渴求修明法度,联齐抗秦,却无奈遭众臣排挤,惨遭流放。
江畔,面对渔夫“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的疑问,屈原无奈地答道:“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流放的日子里,他仍不忘故国,将一腔忧愤倾注于浪漫主义抒情长诗《离骚》之中。
战国后期,大局已定,望着远方的郢都被秦军攻破,屈原纵身一跃,投入汨罗江,用生命书写对楚国的忧思。
幼年丧父,苦读及第,北宋范仲淹的仕途与生活可谓荆棘丛生。
可是,地位的低微、处境的艰难并未磨平范仲淹直言不讳的秉性。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是范仲淹在油腻官场中的宣言。
他敢于针砭时弊,挑战皇权。
即使屡次被贬,不受待见,他仍心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即使数次被排挤,他仍愿做官场中的啄木鸟,除尽贪婪的林中虫;愿做朝廷上的黑乌鸦,通报社会上潜藏的危机,用直言表达对国的希冀。
一八三九年,虎门海滩,一阵浓烟从平地倏然升起。
林则徐以他过人的勇气和智谋,打响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响亮一枪。
然而,这股浓烟没有驱走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却让林则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禁烟后,他横遭诬陷,屡次流放。
然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他,没有选择放弃祖国。
望着通往伊犁的漫漫长路和被黄沙模糊了的故乡,他仰天长叹,眉头紧皱,却仍选择忍辱负重,鞠躬尽瘁,为当地人民镇刀客,施存粮,修水利,用实际行动体现对国的热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作为平凡普通的人,我们将爱国情怀与个人成长、时代进步相互砥砺,必能汇聚更磅礴的发展洪流,在新的征程上书写更精彩的中国故事。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位卑未敢忘忧国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位卑未敢忘忧国中国,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饱经沧桑的国家。
她曾在诸侯割据中破碎,曾在列强的铁蹄下哭泣,曾在内战的烽火中飘摇。
然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信念和热血,书写着对这个国家深沉的爱。
方志敏,一个在革命烈火中永生的名字。
他在《可爱的中国》中深情地写道:“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这是他对祖国的深情告白,也是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陶行知,一位在教育事业上倾注心血的智者。
他说:“国家是大家的。
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他将爱国视为每个人的责任,将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黄大年,一个在科研领域勇攀高峰的探索者。
他曾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他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人的故事,让我们深刻理解到,无论国家处于何种境地,总有一群人,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默默付出。
他们可能是历史的巨人,也可能是社会的普通人,但他们的心中都燃烧着对祖国无尽的爱。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我们要以国家的发展为己任,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我们要以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等人为榜样,将爱国之情融入自己的行动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位卑未敢忘忧国。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深刻内涵。
这句话出自于明朝文学家于谦的《饮中八仙歌》中,“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家。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期盼,也表达了一种卑微的自我要求,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这句话虽然出自古代,但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有对国家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无论我们的地位是高是低,我们都要牢记自己是中国人这一身份,都要为中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低微就对国家漠不关心,相反,正是因为我们的地位卑微,更应该倍加珍惜国家的繁荣稳定,更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要有为国家贡献的意识。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有为国家贡献的意识,要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我们的地位是高是低,我们都要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我们可以通过工作,努力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国家的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只有每个人都具有为国家贡献的意识,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最后,我们要有对国家前途的期盼。
正如《饮中八仙歌》中所说“事定犹须待阖家”,我们要有对国家前途的期盼,要相信国家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无论我们的地位是高是低,我们都要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总之,“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话,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的要求,更是对每一个中国人的要求。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有对国家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要有为国家贡献的意识,要有对国家前途的期盼。
只有每个人都牢记这句话,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作文三篇:位卑未敢忘忧国

作文三篇:位卑未敢忘忧国【篇一:位卑未敢忘忧国】每周一的早晨,学校里响起庄严的国歌,学生们都抬头注视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
每一束坚定的目光中,都诉说着对祖国的热爱。
爱国,是扎根于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最美情怀。
在历史长河中,有着许许多多伟大的爱国人物,以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为已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他们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穿越历史的时空,直至今天,仍然激荡在我们内心深处。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正是需要每一个人都为国为民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身边总有同学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学生,并没有能力去为祖国作出多大的贡献。
这种想法一定是错误的。
任何身份或是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把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力量汇合起来,便能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在实现自身的价值的同时,也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
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少事业。
对于学生来说,也许并不能做出像爱国伟人那样的丰功伟绩,但我们也要时刻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
每天下午,报告厅里传出的《我爱你中国》的合唱声,教室里奋笔疾书时挥洒的汗水,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话语,都可以让我们在平凡中,见证自己的爱国情怀,实现青年人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我们这一年青年人,身处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必须要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永怀一颗赤子之心,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写道:“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词人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
所以他幻想着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大好山河,这是何等坚定的信念和炽热的情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演讲稿

位卑未敢忘忧国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深知自己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牢记历史的教训,珍爱和平,珍爱生命。
我们要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英勇奋斗、舍生忘死的英雄们,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准备。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准备。
我们要珍爱和平,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准备。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牢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位卑未敢忘忧国

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常常说:“以史为鉴。
”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对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肃然起敬,在他们身上,那强烈的社会主义责任感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可是,我们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在是和平年代,要想学习烈士们体现一下建设国家为己任的情怀都不行。
”总是会感觉,报效祖国是如此抽象的一个概念,其实并不然,我们虽然不用像革命烈士般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可以学习那些就在我们身边的为国争光的人们。
钱学森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火箭的改进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钱学森一直心系祖国,准备回国时,却被美国方面重重阻拦。
最终,他冲破万难回到祖国怀抱。
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都是身披国旗激情难耐,谁都看得到奥运冠军领奖时的荣耀,但更应该看到他们是为了给国家争光才夜以继日的刻苦练习,他们也都是为了建设祖国而努力,身上体现出浓浓的社会主义责任感。
曾几何时,我们曾豪言壮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也曾呐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是,当我们寒窗苦读十六载甚至更长时间走出校门真正要报效国家、贡献社会的时候,我们却迷失了自己,开始考虑工资、福利,以及我们的付出是不是与我们的回报等值……我们作为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该只把目标放在这些浅显的俗物之上,只要我们付出努力,认真工作,我们定能获得相应的、甚至是丰厚的报酬,社会、国家不会亏待我们每一个付出劳动的人,但是前提是我们必须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渐渐地我们就会在本职工作上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为建设伟大的中华民族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朋友们,即使你位卑言轻,也要把握今天,憧憬明天,发奋图强,抱效祖国,用我们的青春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高中春蕾杯作文位卑未敢忘忧国

位卑未敢忘忧国高一(7)班贾晓楠1911年的广州是动荡不安的,在那凄厉的风声里,隐约还可以听到老百姓心中的恐惧,枪声、爆炸声、嘶喊声顿时变得清晰,置身其中,唯一可以感受到的就是那硝烟中掺杂着无数忠魂的血腥味!黄花之岗,傲霜高洁,长盛不衰,永垂不朽......——题记出生在福州的男孩,以年仅十三岁的稚龄在科举考试卷上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继而离去;一个视死如归的青年,在生命的尽头竟能潇洒的告诉所有人“为国牺牲百死而不辞”;广州起义失败后,那个剪短发,穿西装的美少年,面对早已腐败不堪的清政府依旧能够坚守信念、从容就义,成为令人尊敬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这个历史上让人难以忘怀的男子,虽然他的人生旅途只有短暂的二十四年,但是,他的生命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得以延续,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林觉民。
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或许真的离我们太过遥远,穿越百年,我依旧无法释怀,在我脑海深处还藏有那样一个身影,我崇敬他,铭记他!他就是身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
他少年时意气风发,不求富贵功名,进入全闽大学堂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为人也十分风趣幽默;1907年他留学日本,此后还参加了同盟会并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然而一切都已定格在1911年4月,他永远离开了他敬重的父亲,深爱的妻子和即将出世的孩子。
《与妻书》是他留给妻子的最后一样东西,这张诀别书中写着他的思想与信念:“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哭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为天下谋福祉”此话岂是那么容易实现的?这其中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林觉民,他也只是个普通人,他有七情六欲、儿女情长,但他却能毅然决然的割舍,是他狠心吗?不!不是的!他只是简单的希望中国能够觉醒,真正有资本屹立于世界之巅,只是简单的希望天下的有情人能够终成眷属,不再有泪如你(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而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是一名普通高校的工作者,有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之情,但对当前很多社论文章中那些强烈的批评方式却不能苟同,说的严重一点,这些文人真有点反动....呵..我没有扣帽子的意思,只是我的一种感觉。
也许是他们工作的关系,可能见到的负面现象多了,所以对中国的改革之路有些悲观思想。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才走了二十多年,强国之路才刚刚开始。
大家不认为中国的发展壮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改变,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吗?既然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我们这代人肯定是完成不了的,那我们现在只需要做好我们自身的工作,不对吗?做好本职工作,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人们不是总说态度决定一切嘛,如果我们总怀着愤世嫉俗的心情,那将是一种打倒一切、重新建立新世界的态度,这种心态不好。
我时常给我的学生说,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要做两种人:一是屈原式的人,一副“世人皆浊,唯我独清”的清高姿态,很容易被对手清理出局,何谈用所学报效国家?二是同流合污之人,心存侥幸心理、与恶人合流,也终不会有好下场。
与恶人的斗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既不轻视敌人,也不夸大敌人;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失望。
长期保持警惕心理和坚定信念,与狼共舞,择机除之,才是上策。
另外中国的事情还是要用中国的方法来解决,中国有着十三亿人口,人多本来就难管理,加上人员教育程度低,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政策方针能适合中国的国情,所以我们还要不断地去摸索自己独特的、适合自己的强国之策。
有些文章中把中国的教育说成奴性教育,有点尖酸刻薄了!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各个地区的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别,教育方式也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决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
有很多在西方公认的管理制度,为什么拿到中国来就行不通呢?你能说制度不对吗?只能说它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人文化历史优久,很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是制度强制、加大教育、加大财力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全体国人整体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议论文写作初阶训练
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以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为素材;
2、字数不少于800字。
示例一(并列结构,但无分论点)
位卑未敢忘忧国
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
不管你是哪一行里的小角色,国家时刻需要你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陆游有诗云“位卑未敢忘忧国”,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时刻把爱国挂在心上。
因为,国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
钟扬,一位普通科技工作者。
为了盘点青藏高原的生物家底,他援藏16年。
16年里,他不惧各种高原反应,收集高原植物种子;他频繁往返藏沪两地,指导和培养学生;他不分昼夜与时间赛跑,撰写高质量论文……为什么他如此玩儿命?因为他明白,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个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种质资源事关国家生态安全,而我们国家的种质库急需填补空白,需要像他这样的科技工作者挑起这个重担。
张玉滚,一位普通的80后乡村教师。
为了让山村孩子受到教育,他又上课又做饭,又当裁缝又治病,一干就是17年;他一根扁担,挑课本挑文具,一挑就是5年;为什么痛失爱女都没让他离开?因为他明白,他走了,孩子们就没有老师了,就没有温暖与关爱了,他们的梦想也会随之破灭,而我们国家的乡村教育还有很多问题与不足,教育资源还很匮乏,我国的乡村教育需要像他这样的乡村教师们去坚守与奉献。
王继才、王仕花,一对普通的民兵夫妇。
自1986年,夫妻俩坚守黄海前哨开山岛32年。
32年来,他们战胜没水没电的恶劣条件,战胜孤独寂寞的精神煎熬,战胜金钱和黑恶势力的诱惑与威胁,在孤岛上默默坚守,毫不动摇。
为什么他们心甘情愿地把青春年华献给了这座孤岛?因为他们明白,开山岛再小,也是国家的领土,守岛事关国家领土完整,而我们国家的领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国外势力的觊觎和挑衅,我们的国家需要像他们这样的人守好我们的家。
目前,我们的国家在很多科技领域还是空白,我们的乡村教育还有很多短板,我们的国家领土依然面临挑衅,国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需要无数个像钟扬、张玉滚、王继才夫妻那样的人去默默奉献……祖国的事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位卑未敢忘忧国!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干哪一行,我们都要时刻把爱国挂在心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贡献自己的力量。
惟其如此,我们的祖国才会越来越强大!(863)
示例二:(并列结构,但有分论点)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有诗云“位卑未敢忘忧国”。
于当前,就是每一个人都要爱国!然而,爱国不是一句话,需要每一个人立足岗位,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勇于承担!唯有如此,才是真正传承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传统!
爱国需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忠于职守!
低矮的教室,残缺的桌椅,破烂的书本,最要命的是老师缺乏……这是我国农村教育的一个缩影!然而,这并没有让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离开,而是忠于职守17年!他给学生上课、做饭、缝衣、治病,他用一根扁担把课本和文具挑进山里,把孩子们的梦挑往山外!“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他的职责!他要是走了,孩子们就没了老师,更没了梦想。
再苦再累也要忠于职守!薄弱的乡村教育,尤其需要更多的像他这样的乡村教师忠于职守!
爱国需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勇于担当!
青藏高原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植物种子资源具有独特价值,却一直未被人们去研究整理。
为了填补国家种质库的空白,钟扬勇敢地挑起这个重担!16年来,他不惧高原反应,收集高原植物种子;他频繁往返藏沪两地,指导和培养学生;他不分昼夜与时间赛跑,撰写高质量论文……科研本身就是对人类的挑战!如果因为高原反应而退缩,因为苦于奔波而放弃,因为日夜疲惫而逃避,那么种质库的空白何时才能填补?国家还有科研领域需要填补空白,需要占领高地,尤其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科研人员勇于担当!
爱国需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甘于奉献!
开山岛是一座孤岛。
这里没水没电,环境恶劣,王继才夫妇却坚守了32年。
他们不仅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更战胜孤独,战胜金钱诱惑,战胜黑恶势力胁迫!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座孤岛!他们明白守岛的意义:岛再小,也是国!守岛就是守国!奉献是必须的!如果没有他们甘于奉献,我们的国家怎会有现在的安定!我国边防线长,有无数个岗哨。
那里条件艰苦,如果没有王继才夫妇那样甘于奉献的人,祖国怎能放心?人民怎样放心?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将来各个行业里的骨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们应该学好知识,锻炼体魄,培养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们不是小鲜肉,我们是铮铮铁骨!我们不能胸无大志,我们要位卑未敢忘忧国!(885)
示例三:(递进式结构)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让我们感佩陆游的家国情怀。
这是他和国家休戚与共的真实写照。
因为有像陆游这样的优秀儿女,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因为把人脉与国脉紧密相连,无数优秀儿女像陆游一样人生得以圆满。
我们要接过陆游手中的火把,点燃我们的家国情怀!
打开典籍,字里行间,处处可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
《礼记》里就要求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它是忧国忧民、荣辱与共、担当奉献……传承家国情怀,我们责无旁贷!
如今,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强起来迈进。
面对成绩与光明前景,我们要清楚,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国家现在处于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更需要我们奉献!为了填补国家种质库空白,钟扬透支生命也要搜资料、写论文、带学生,去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方;为了让山村孩子接受教育,张玉滚一干就是17年,上课、做饭、缝衣、治病,无所不能;为了保卫国家领土,王继才夫妇一生守一岛,耐寂寞,抵诱惑,拒胁迫,从未动摇……不知道还有多少像他们这样的人,在某一个角落,默默奉献青春乃至生命。
国家有他们,何愁不强,民族有他们,何愁不兴!
当他们为国奉献时,他们的人生价值也得以升华。
为了帮助百姓摆脱贫困,基层干部张渠伟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他日夜奔赴在扶贫第一线,泥泞的大山处处留有他的足迹,身患“耳石症”和“青光眼”也决不放弃。
143802名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和整县摘帽,这就是他的人生价值!张渠伟是平凡的,更是不凡的!杜富国和他的战友用肉体踏出一方安全的土地,彰显了当代军人的使命担当;吕保民勇斗歹徒,彰显了见义勇为的人间正气;马旭夫妇千万捐赠,彰显了奉献社会的国民良心。
他们成了各行各业的标杆,成了时代的英雄!
位卑不敢忘忧国!国需要我,我离不开国!让我们点燃家国情怀,壮大祖国,圆满人生!(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