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食品的标准

合集下载

什么是低GI饮食?这种饮食有哪些好处?

什么是低GI饮食?这种饮食有哪些好处?

什么是低GI饮食?这种饮食有哪些好处?低GI饮食,又称低糖指数饮食,是指以低GI值为标准进行食物选择的一种饮食方式。

GI值是血糖指数的缩写,它是指食品摄入后引起血糖升高的速度和幅度。

GI值越低的食品,血糖升高的速度越慢,对于控制血糖、减少体重、预防糖尿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低GI饮食到底有哪些好处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稳定血糖低GI饮食能够使血糖值保持在稳定的水平,减少血糖的波动幅度。

这是因为低GI食品的血糖升高速度较慢,持续时间也较长,胰岛素的分泌也相对较少。

因此,低GI饮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并且可以改善由于血糖波动引起的情绪波动、疲劳等不适症状。

二、减肥低GI饮食可以降低脂肪酸浓度,调节胰岛素分泌,减少脂肪合成。

同时,低GI饮食可以增加饱腹感,有效地控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使身体逐渐消耗多余脂肪,达到减肥的效果。

如果你想在节食的过程中避免饥饿感,低GI饮食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增强心脏健康低GI饮食有助于控制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这对于保护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低GI食品富含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具有很好的保护心脏健康的作用。

四、提高运动能力低GI饮食可以为身体提供长效能量,增强肌肉的氧化能力,增加运动耐力和恢复能力。

低GI饮食和高GI饮食相比,维持运动过程中葡萄糖水平的能力更强,运动表现也更好。

因此,低GI饮食适合于长时间的、持续性的有氧运动,例如长跑、骑车等运动项目。

五、降低癌症风险低GI饮食可以促进健康的肠道菌群,抑制有害肠道菌群,预防肠道疾病,同时还可以降低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癌症的风险。

低GI饮食还可以提高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的含量,进一步预防癌症的发生。

总体来说,低GI饮食是一种非常健康和科学的饮食方式,可以带给身体许多好处。

在选择食物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时注意食物的GI值,根据自己的需求搭配不同的食物,让身体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

无糖食品的标准

无糖食品的标准

无糖食品的标准
无糖食品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规定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的标准:
1. 美国标准: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规定,无糖食品指的是每份食品中含有少于0.5克的糖。

食品包装上
的“无糖”标志通常表示每份食品中含有少于0.5克的糖。

2. 欧盟标准:根据欧盟法规,无糖食品指的是每100克食品中含有少于0.5克的糖。

食品包装上的“无糖”标志通常表示每
100克食品中含有少于0.5克的糖。

3. 其他国家标准:其他国家或地区可能有自己的标准。

例如,加拿大的标准为每100克食品中含有少于0.2克的糖。

此外,无糖食品也可能需要符合其他的标准,例如:
- 卡路里标准:无糖食品通常也会被要求具有低热量或无热量。

因此,食品可能需要符合特定的卡路里限制,以被认定为无糖食品。

- 添加剂标准:食品包装上的“无糖”标志可能还要求食品不含
有任何糖类添加剂,例如蔗糖、葡萄糖浆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无糖食品不含有糖,但可能仍含有其他类型的甜味剂,例如低糖膳食需要时可能使用的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食品时,我们应该仔细阅读食品包装上的成分列表,了解食品中所含的成分和营养信息。

常见食品强制性国家标准中涉及特别标签标识的内容

常见食品强制性国家标准中涉及特别标签标识的内容
15
GB/T 22180-2008冻裹面包屑鱼
7.1标签
食品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7.1.1食品名称
7.1.1.1标签上产品名称应为“裹面包屑”和(或)“挂浆”、“鱼条”、“鱼块”或“鱼片”,或按实际情况使用其他不会引起混淆和误导消费者的名称。
7.1.1.2标签上应注明鱼肉与裹衣(或挂浆)的百分比。
3、产品类型应按第4章的规定标示(如:XX类XX型)。【I类、II类,五种类型包括:普通型、高蛋白型、低糖型、低糖高蛋白型和其他型。】
3
GB/T 21731-2008橙汁及橙汁饮料
1、添加食糖的橙汁,应在标签标明“加糖”字样。
2、橙汁饮料应标明橙汁含量。
4
GB/T 21732-2008含乳饮料
1、应标明蛋白质含量
2、发酵型含乳饮料及乳酸菌饮料产品标签应标示未杀菌(活菌)型,或杀菌(非活菌)型。
3、未杀菌(活菌)型发酵型含乳饮料及未杀菌(活菌)型乳酸菌饮料产品应标明乳酸菌活菌数;应标示产品运输、贮存的温度。
5
GB/T 21733-2008茶饮料
1、果汁茶饮料应在标签上标识果汁含量。
2、奶茶饮料应在标签上标识蛋白质含量。
7
GB/T 8967-2007谷氨酸钠(味精)
1、外包装物上应有明显的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厂名、厂址、净含量、生产日期(批号)等。
2、加盐味精包装上需标注谷氨酸具体含量。
8
GB/T 22266-2008咖喱粉
下列各项应直接标注在每一个包装或标签上。
a)产品名、商品名或商标名。
b)制造商或包装者的姓名、地址。
C)批号或代号。
d)净重。
e)产地。

少糖 标准

少糖 标准

少糖标准
少糖标准一般是指食品中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标准。

在我国,按照标准规定,糖含量≤5g/100g(或100ml)的食品,就属于“低糖”食品。

同时,糖含量≤0.5g/100g(或100ml)的食品,就属于“无糖”食品。

由于糖不属于强制标示项目,并属于碳水化合物的其中一种,在食品营养成分表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只标示碳水化合物,另一种为标示碳水化合物同时还单独标示出了糖含量。

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天成年人的总体糖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大约6茶匙)以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或者查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常见食品强制性国家标准中涉及特别标签标识的内容

常见食品强制性国家标准中涉及特别标签标识的内容
2、发酵型含乳饮料及乳酸菌饮料产品标签应标示未杀菌(活菌)型,或杀菌(非活菌)型。
3、未杀菌(活菌)型发酵型含乳饮料及未杀菌(活菌)型乳酸菌饮料产品应标明乳酸菌活菌数;应标示产品运输、贮存的温度。
5
GB/T 21733-2008茶饮料
1、果汁茶饮料应在标签上标识果汁含量。
2、奶茶饮料应在标签上标识蛋白质含量。
f)制作咖喱粉的香辛料调味品及其他原料,在配料表中按质量大小顺序依次列出。
g)若添加淀粉,应说明其特性。
9
GB/T 7652-2006八角
包装上应标明产地、收获日期、等级规格、毛重、净重以及防潮标志。
10
GB/T 19343-2003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
1、如执行本标准,并在标签上标示了本标准的代号和顺序号,应按第4章标示巧克力的类型。
【产品等级:特级、优级、普通级】
2、清真产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志。
标签应注明产品须在运输、贮藏、分销过程中保持的条件,以保证其质量。
7.1.2贮藏说明
标签应注明产品须在一18℃或更低的温度下贮藏。
7.1.3非零售包装的标签
上述要求应既在包装上又在附文中出现,除食品名称、批号、制造或分装厂名、地址外,还包括贮藏条件。但批号、制造或分装厂名、地址也可用同一证明标志代替,只要证明标志能在辅助文件中说明清楚。
3、应注明产品原料原产国。
21
GB/T 21999-2008蚝油
产品名称应标为“蚝油”
22
GB/T 23783-2009方便粉丝
预包装产品的标签应标明产品的食用方法
23
GB/T 8884-2007马铃薯淀粉
明确标出淀粉产品标准等级的代号。
24
GB/T 20711-2006熏煮火腿

无糖食品热量低?糖友别过度依赖

无糖食品热量低?糖友别过度依赖

无糖食品热量低?糖友别过度依赖随着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糖对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被大家认识到。

各式各样的“无糖食品”应运而生,还经常伴随着“更健康”“适合糖尿病人”“帮助减肥”等极具吸引力的营销语言。

糖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特别是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糖一直是公认的罪魁祸首。

尽管糖尿病的发病可能是由遗传导致的,但它同时也与卫生和饮食习惯有关。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法国食品卫生安全局组织了几十个临床实验,针对上万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

其中一些研究测试了不同饮食习惯对血糖的影响,另一些则重点研究了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患病前的几年中的饮食习惯。

这些研究特别比较了淀粉、蔗糖、果糖(水果中含的糖)以及各种甜味剂对糖尿病的影响,结果并未发现不同类型的糖对糖尿病影响的显著区别。

法国食品卫生安全局将淀粉归为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因为研究中检测到,食物中所含的淀粉对血糖升高有显著作用。

不过,许多食物含有淀粉却没有提升血糖的作用,例如豆科植物、没有成熟的香蕉等。

对这些食物对糖尿病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看起来十分必要。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在14年间对超过6.6万名女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喝低糖饮料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实验证明,每周喝0.5升低糖饮料,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5%;每周喝1.5升以上含甜味剂的饮料,患Ⅱ型糖尿病风险会增加59%;而喝鲜榨果汁不会增加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这些饮料的糖分中所含的甘油指数更低。

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一定要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甜点或其他会提升血糖的食物,特别是当父母患有糖尿病时,要格外小心。

虽然糖不是导致糖尿病的唯一因素,却非常重要的因素。

何为“无糖食品”??随着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糖对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被大家认识到。

各式各样的“无糖食品”应运而生,还经常伴随着“更健康”“适合糖尿病人”“帮助减肥”等极具吸引力的营销语言。

常见食品推荐标准

常见食品推荐标准

序号标准号及标准名称特别标签标识1 GB/T 10792-2008 碳酸饮料(汽水)果汁型碳酸饮料应标明果汁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5%的产品可声称为“低糖”。

2 GB/T 18738-2006 速溶豆粉和豆奶粉1、应标示产品类型。

2、产品名称应按第3章的规定标示。

【速溶豆粉、豆奶粉】3、产品类型应按第4章的规定标示(如:XX类XX型)。

【I类、II类,五种类型包括:普通型、高蛋白型、低糖型、低糖高蛋白型和其他型。

】3 GB/T 21731-2008 橙汁及橙汁饮料1、添加食糖的橙汁,应在标签标明“加糖”字样。

2、橙汁饮料应标明橙汁含量。

4 GB/T 21732-2008 含乳饮料1、应标明蛋白质含量2、发酵型含乳饮料及乳酸菌饮料产品标签应标示未杀菌(活菌)型,或杀菌(非活菌)型。

3、未杀菌(活菌)型发酵型含乳饮料及未杀菌(活菌)型乳酸菌饮料产品应标明乳酸菌活菌数;应标示产品运输、贮存的温度。

5 GB/T 21733-2008 茶饮料1、果汁茶饮料应在标签上标识果汁含量。

2、奶茶饮料应在标签上标识蛋白质含量。

3、茶浓缩液应在标签上标识稀释倍数。

4、符合5.3.3的茶饮料可声称“低糖”或“无糖”。

【低糖和无糖产品应按GB13432等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5、符合5.3.4的茶饮料可声称“低咖啡因”。

【咖啡因含量不大于同类饮料产品的咖啡因最低含量的50%】6 GB/T 24399-2009 黄豆酱外包装箱上除应标明产品名称、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外,还应标明单位包装的净含量和总数量。

7 GB/T 8967-2007 谷氨酸钠(味精)1、外包装物上应有明显的标识。

标识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厂名、厂址、净含量、生产日期(批号)等。

2、加盐味精包装上需标注谷氨酸具体含量。

8 GB/T 22266-2008 咖喱粉下列各项应直接标注在每一个包装或标签上。

a)产品名、商品名或商标名。

b)制造商或包装者的姓名、地址。

国家低糖食品标准

国家低糖食品标准

国家低糖食品标准
低糖食品标准是指在产品中糖分含量低于一定比例的食品,在国家层面制定低糖食品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引导消费者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下面是国家低糖食品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低糖食品的定义
低糖食品是指每100克干基含糖量低于5克的食品。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国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的低糖类食品。

三、标准规定
低糖食品应符合以下标准规定:
(一)糖分含量应低于5克/100g干基;
(二)糖分含量应符合食品中标注的低糖标准要求,并应当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
(三)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四、标签标识
(一)标签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三)不得在产品标签上误导消费者,不得使用虚假宣传和误导性语言来宣传产品。

五、监督检验
(一)低糖食品的生产企业应开展自检,并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二)国家相关部门应定期对低糖食品进行监督检验,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产品进行处理。

六、处罚规定
(一)违反低糖食品标准规定的企业,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二)若产品存在严重问题,涉及公共安全、健康和生命健康的,将依法追究企业的法律责任。

七、实施日期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糖食品的标准
低糖食品一般是指糖分含量低,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而已,无脂食品也并非真的没有脂肪。

所以大家在进行选购时也要特别注意,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和高血脂人士更应该注意。

*一、低糖食品的标准
GB13432-2004中规定,固体或液体食品中单糖和双糖总量不高于0.5g/100g(ml)时,可以产品标签中可声称“无糖”;《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固体或液体食品中糖含量不高于
5g/100g(ml)时,产品标签中可声称“低糖”, 固体或液体食品中糖含量不高于0.5g/100g(ml)时,产品标签中可声称“无糖或不含糖”,糖含量指单糖和双糖的总和。

*二、人体标准糖分摄取量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新准则,建议成人每日摄取热量中,糖量应在5%以下,也就是说,根据食物中含糖量的多少,人们将其分为高糖、低糖和无糖食物三大类。

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主要包括食用糖和各种谷物。

低糖食物主要包括有蔬菜、水果和肉类。

无糖食物主要包括各种食用植物油。

低糖食物有哪些含糖量低的食物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主要包括食用糖和各种谷物;无糖食物主要包括各种食用油;低糖食物主要指蔬菜、水果和肉类,低糖食物的正式名称是“低碳水化物食物”,也就是在饮食中多摄入脂肪和蛋白质,少摄入碳水化物,即多吃菜少吃饭。

五谷杂粮和豆制品和
部分青菜都属于低糖食物。

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三酯。

*三、含糖量低的食物
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主要包括食用糖和各种谷物;无糖食物主要包括各种食用油;低糖食物主要指蔬菜、水果和肉类,低糖食物的正式名称是“低碳水化物食物”,也就是在饮食中多摄入脂肪和蛋白质,少摄入碳水化物,即多吃菜少吃饭。

五谷杂粮和豆制品和部分青菜都属于低糖食物。

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三酯;苦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服用一些蜂胶,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按照阿特金斯血糖排序法属于低等级可以经常食用的食物蔬菜:芦笋、竹笋、小白菜、芹菜、黄瓜、茄子、萝卜、菠菜、豆芽、土豆等水果:苹果、李子、草莓、柑橘、樱桃、橙子、桃子、梨等谷物:全麦麸、燕麦麦麸、加工熟的大麦等。

奶制品:奶油和全脂牛奶各半的混合物、各种未经加工的硬奶酪等零食:杏仁、南瓜子、芝麻、核桃、榛子等。

*四、潜在高糖食物
主食:白面包、羊角面包、果料面包、白米、小米等蔬菜:黄南瓜、倭瓜等。

水果:香蕉、葡萄干、洋李。

小吃:烤土豆、炸土豆条、甜玉米、豌豆汤等。

甜品:全脂冰淇淋。

饮品:葡萄汁、橙汁、鸡尾酒果汁。

*五、三大低糖水果
现在很多人都是喜欢选择无糖或者低糖的食物,有的人是为了避免肥胖,有的是担心自己的血糖升高,甚至连水果都拒绝,认为水果的含糖量很高。

其实,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果,水果中有很多身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下面介绍一些含糖量比较低的水果。

柚子在平时生活中适当多吃些柚子,不仅不会导致肥胖以及血糖升高,同时还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我国中医指出,柚子性寒味甘、酸,适当食用具有下气消痰、健胃消食的作用,除此之外对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水肿疼痛、咽喉红肿等症状都具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柚子的食用方法有很多,除了可以直接食用之外,还可以将柚子榨汁饮用。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适合吃柚子,因为在其中含有大量丰富的胰岛素样成分,适当食用不仅可以降血糖,还可对心脑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樱桃樱桃同样属于低糖水果,因此害怕肥胖的人群在平时生活中可以用樱桃去代替其他的高糖水果。

我国中医指出,樱桃性温味甘,具有非常明显的益气补虚、发汗、祛风透疹、解毒以及滋肤美颜等功效,除此之外对脾胃功能失调等症状同样具有很好
的治疗以及调理功效。

尤其是女性,平时更应该多吃些樱桃,可谓健康美容两不误。

在樱桃中还含有丰富的果胶,这种物质有利于增加胰岛素的
分泌量,从而让血糖平稳快速的下降。

因此建议高血糖以及糖尿
病患者,在平时不妨多吃些樱桃。

苹果可以说苹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水果,同
时也是大家极为熟悉的,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苹果也是低糖水
果中的一种。

苹果性凉味甘,不管是什么品种的苹果,适当食用后都具有明显的补心益气、生津止咳、健胃和脾、除烦、解暑功效,尤其是一些经常醉酒的人群更应该多吃些苹果,因为它还具有极
为有效的醒酒功效。

由于苹果中糖的吸收缓慢而均匀,因此具有很好的降血糖功效,尤其是餐后血糖。

可以说经常吃苹果对糖尿病患者是非常有
好处的。

以上这些水果都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低糖水果,在生活中就
算不小心多吃也不用担心会肥胖或者是血糖升高。

同时低糖水果还具有降火的功效,因此经常上火的人群也可以多吃些低糖水果。

*六、无糖蛋糕
1、减少或预防龋齿:口腔病已成为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应着重防治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2、减少肥胖人群:过量的糖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造成胆汁内
胆固醇、胆汁酸和卵磷脂三者比例严重失调,过量的糖还能自行转化为脂肪,影响正常的食欲,妨碍维生素、矿物质和其它营养成份的摄入,导致人体肥胖,对中年妇女来说,是导致胆结石的温床(腰部的臃肿和松弛,主要是摄取的热量过剩所导致;
3、避免因多吃糖而引发的乳腺癌:女性的乳房是一个能大量吸收胰岛素的器官,长期摄入高糖食品能使血内胰岛素含量经常处于高水平状态,而早期乳腺癌细胞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胰岛素,
被乳房大量吸收的胰岛素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起着加速作用。

癌症细胞吸收糖的能力很强,血液流经癌细胞有75%的血糖被吸收。

4、避免因多吃糖果而引发的加速老化:糖属于酸性食物,大量吃糖可使碱变成中性或弱酸性,促使细胞衰老,使人体环境适
应能力差,头发变黄变白。

5、避免因多吃糖导致缺钙,引发骨折:食糖过多还会过多地消耗体内的钙、造成骨骼脱钙,导致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6、避免多吃糖诱发的胃炎和胃溃疡:食糖过多刺激胃液分泌,日久损害粘膜,诱发胃溃疡,还会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