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感染2014

合集下载

轮状病毒感染的消毒隔离及预防措施

轮状病毒感染的消毒隔离及预防措施

轮状病毒感染的消毒隔
离及预防措施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轮状病毒感染的消毒隔离及预防措施
轮状病毒是引起世界范围内儿童严重急性腹泻的病毒,也是发展中国家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轮状病毒为呼肠弧病毒属,主要生长在小肠上皮细胞内,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也有报道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自然感染。

潜伏期1~3天,病程持续约3~9天。

轮状病毒可在无生命物体表面长期稳定存活.这增加了医院的感染危险性。

因此切断传播途径,保障患儿安全,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做好消毒隔离十分重要,具体的方法如下:
(1)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做到三前二后指征进行洗手并手消。

(2)空气的消毒:病室内需进行空气消毒,每日二次,定时开窗通风。

(3)地面的消毒:用250ppm消毒液每天擦拭2次,如有粪便等污迹及时消毒。

(4)患儿物品消毒:患儿使用的药杯、奶瓶、便盆、面盆、玩具等物品需进行消毒(每日250~500ppm84消毒液浸泡消毒)
(5)湿扫所用物品应用250ppm84消毒液浸泡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待用。

(6)病室内的水龙头应每6小时用消毒液消毒擦拭一次,浓度250ppm。

(7)患儿的污物大小便,密闭放在指定篓内集中焚烧处理。

(8)陪人注意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勤洗手。

(8)患儿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

轮状病毒_精品文档

轮状病毒_精品文档

轮状病毒概述:轮状病毒是一类引起人类胃肠炎的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粪口途径传播。

轮状病毒感染是非常常见的,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它是婴幼儿胃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会感染成年人。

轮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和腹部疼痛。

通常情况下,自我康复是常见的,但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个体,例如婴儿和老年人,轮状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病因:轮状病毒主要由两个不同属的病毒引起,即轮状病毒A组和轮状病毒B组。

这些病毒通过粪-口传播途径在人类中广泛传播。

感染通常通过进食或接触被轮状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源或物体表面的微小粪便颗粒而发生。

此外,轮状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一旦感染,病毒会侵入肠道细胞并破坏细胞内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胃肠道炎症反应和症状的发生。

症状:轮状病毒感染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3天内开始出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可能伴有发热和腹部疼痛。

腹泻可能是水样或黏液状,并持续1-3天。

呕吐是由于胃肠道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反应的结果。

发热通常是轻度的,但针对婴儿和幼儿来说可能会较高。

腹部疼痛通常表现为隐痛或绞痛感,同时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和身体乏力的症状。

感染后的4-7天内症状通常会缓解,但对于一些个体来说,恢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并发症: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轮状病毒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的,没有严重并发症。

然而,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个体,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婴幼儿是最容易受到困扰的群体之一。

他们可能出现严重的脱水,需要住院治疗。

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老年人也容易出现类似的情况。

此外,长时间的腹泻和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从而进一步恶化病情。

预防和治疗:要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传播,有几个简单而重要的措施可以采取。

首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经常洗手,特别是在进食前以及如厕后。

其次,避免接触已经感染轮状病毒的人,特别是有腹泻和呕吐症状的人。

此外,定期消毒和清洁环境表面,特别是公共场所和儿童护理设施,对于预防感染的传播也非常重要。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
下部的立方化生
columnar cells replaced by low cuboidal cells
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被低立方细胞取代
Early destruction of epithelium绒毛上皮的早期损伤
四、鉴别诊断
(一)TGE和PED
(二)大肠杆菌病
三、病理变化
(一)病变仅限于小肠1/2-2/3肠断,肠壁变 薄、膨胀、充满水分,乳糜管内不含乳糜。 (二)显微变化:小肠绒毛萎缩、隐窝上皮 增生,随感染日龄不同而病变程度不同。
Classic rotavirus lesion is desquamation of enterocytes
典型轮状病毒感染病变是粘膜上皮脱落
Epithelium peels off leaving nude villi
上皮脱落,绒毛裸露
EM showing destruction and repair
电镜显示绒毛的损伤与修复
If there is no immunity in piglet, rotavirus can be severe.
无免疫力的仔猪可严重感染轮状病毒
Changes may be mild or subtle shortening of villi
病变显示绒毛缩短
Villus shortening following desquamation and repair
绒毛缩短伴有脱落和修复
low cuboidal metaplasia of cells
第八节: 猪轮状病毒感染
(disease caused by Rotavirus)
一、 概念
轮状病毒为猪消化道的“条件 病原微生物”,当仔猪受寒或抵 抗力下降时可引起严重的腹泻和 死亡。

猪轮状病毒感染

猪轮状病毒感染

饲料转化率下降
感染病毒后,猪只的消化 系统受到损害,对饲料的 吸收利用率降低,导致饲 料转化率下降。
免疫抑制
病毒会对猪只的免疫系统 产生抑制作用,使猪只对 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加, 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死亡率上升
急性死亡
感染病毒后,部分猪只可能出 现急性死亡,特别是在幼猪中
更为常见。
继发感染死亡
由于免疫抑制作用,感染猪容易继 发感染其他疾病,如猪瘟、猪呼吸 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等,导致死亡率 上升。
生物安全措施
严格执行消毒措施,防止病毒的传播和扩散。同时,加强进出口管理和人员防护,以减少病毒的传入和传播。
05
CATALOGUE
猪轮状病毒感染的监测和预警 系统
监测系统的建立
监测对象
01
对猪舍、饲料、水源、运输工具等进行监测,以及猪群中疑似
感染个体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
02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等,以及血清学方法,如ELISA等
淘汰率增加
生产性能下降和死亡率上升会导致 猪群整体质量下降,需要淘汰部分 病弱猪只,增加淘汰率。
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是预 防猪轮状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 之一。目前市面上有灭活疫苗和 弱毒疫苗两种,可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使用。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提高饲料质量,增强猪只抵抗力
发病率和死亡率
轮状病毒感染可导致猪群 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应关注猪群整体健康状况 。
实验室检测
1 2
病原检测
采集病猪的粪便、肠内容物等样品进行病原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免疫荧光染色、ELISA等。
血清学检测

轮状病毒感染多久发病 轮状病毒感染多久能好

轮状病毒感染多久发病 轮状病毒感染多久能好

轮状病毒感染多久发病轮状病毒感染多久能好
轮状病毒能引起人类和动物的腹泻,其中只有A~C组的轮状病毒可引起人类腹泻。

那么一旦感染了轮状病毒,人体多久会出现症状呢?症状又会持续多久呢?
一、轮状病毒的流行病特征
1.轮状病毒A组是最为常见的,是引起6个月至2岁因幼儿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体,占病毒性肠胃炎的80%以上。

2.年长儿童与成人多为无症状感染。

3.传染源为患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4.传染途径以粪-口传播为主。

5.B组轮状病毒可在年长儿童和成人爆发流行,少见。

二、轮状病毒潜伏期多久
轮状病毒侵犯小肠细胞的绒毛后,可潜伏2~4天。

大多数感染2天即可出现症状。

症状以腹泻腹痛为主,还可能伴有呕吐、发热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三、轮状病毒感染多久能好
轮状病毒一般只需采用对症治疗,积极补水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

当病毒感染后血液中可出现特异性抗体,肠道局部也可出现分泌型IgA,可中和病毒。

一般病程3~5天即可恢复。

个别病程可长达2周。

四、轮状病毒一般如何处理
不需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
轮状病毒腹泻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主要以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为主。

无法进食者静脉输液治疗
无法进食的患者可以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电解质,具体需要到医院接受医生建议合理治疗。

饮食控制并及时调整治疗
饮食控制,急性期避免吃含乳糖的奶制品,油腻不消化的食物,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

待症状缓解后可逐渐改善饮食结构。

小儿腹泻与轮状病毒感染调查分析

小儿腹泻与轮状病毒感染调查分析

( D e p t . o fL a b o r a t o r y , J i a n g s u H o s p i t a l fT o C M, N a n j i n g, J i a n g s u 2 1 0 0 2 9,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s e a s o n a l , a g e f e a t u r e s o f r o t a 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 i n d i a r r h e a i n f a n t s . Me t h o d s T o t a l —
期 诊 断 和 治 疗提 供 依 据 。
儿腹 泻的主要 病原体之一 , 高发 季节为秋 冬季 , 临床 医生应 重视对腹 泻小儿的粪便轮 状病毒检 测 , 以便 为临床早 [ 关键词 ] 小儿 ; 腹泻 ; 轮 状病毒 [ 中图分类号 ] R 7 2 5 .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1 4 3 4 . 2 0 1 4 . 0 2 . 0 1 0
A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An a l y s i s o f Ro t a v i r us I n f e c t i o n i n I nf a nt i l e Di a r r he a
L I U Y u e j i a o , Z H A N G X i a n b o , Y U Q i n g
第2 5 卷 第2 期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 0 1 4 年2 月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爆发流行的病例分析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爆发流行的病例分析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爆发流行的病例分析作者:刘璇殷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科轮状病毒感染爆发病例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方法采用抽样法、统计法进行分析。

结果医护诊疗活动中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较低,有对患者的护理治疗需要的满足优先于手卫生的错误想法,忽视了洗手。

结论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保证执行手卫生制度,检测消毒灭菌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并建立对新生儿病房的控制流程,使新生儿感控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不断的总结经验及教训,进而很快地制了院内感染的爆发。

【关键词】新生儿;轮状病毒;爆发;分析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多具有病情危重,体重较低,发育不全,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差及侵入性操作多等特点,而轮状病毒感染(RV)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不仅会引起肠道的菌群失调,还会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近年来,已引起各医院的高度重视。

本组资料通过对新生儿病房感染控制的流程等各环节的落实和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住院患儿,共计205人,无陪病区125人,有陪病区80人,其中早产儿33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60人,重度窒息2人,轻度窒息8人,缺氧缺血性脑病4人,腹泻15人。

在15例中(其中3例当月确诊,次月出院,2例查粪便中轮状病毒A群抗原为阴性),重型腹泻2例,轻型腹泻13例;男性8例,女性7例;1例为入院时即诊断,余14例均为入院后48小时开始发病,均在治疗3-8天全部痊愈。

余为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其中3例为入院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1.2诊断标准1.2.1轻型腹泻大便每日数次至10多次,性状各不同,腹部可闻及肠鸣音和不定的轻压痛,一般无全身症状。

1.2.2重型腹泻发病多急剧,大便每日10-20次左右,全身中毒症状重,体重明显减低,伴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症状。

猪轮状病毒感染怎么办?.doc

猪轮状病毒感染怎么办?.doc

猪轮状病毒感染怎么办?概述:猪轮状病毒感染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仔猪消化道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可导致新生仔猪的呕吐、腹泻、脱水直至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病多发于寒冷的晚秋,冬季和早春季节,传染方式多为爆发或散发。

现在正处于高发期,猪场一旦有发生怎么办?猪轮状病毒感染怎么办?发现病猪后除采取一般防疫措施外应通过减少母猪的饲料来减少排乳,用葡萄糖盐水和葡萄糖甘氨酸溶液给病猪自由饮用。

葡萄糖盐水:葡萄糖20克,氯化钾1.5克,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水1000毫升,混匀。

葡萄糖甘氨酸溶液:葡萄糖22.5克,氯化钠4.75克,甘氨酸3.44克,柠檬酸0.27克,枸缘酸钾0.04克,无水磷酸钾2.27克,水1000毫升,混匀。

对病猪进行对症治疗,如投用收敛止泻剂,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继发的细菌感染,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和碳酸氢钠溶液以防止脱水和酸中毒等,一般都可获得良好效果。

乳猪发生轮状病毒感染怎么办?冬春容易发作,由猪轮状病毒引起。

常发于2个月以内的仔猪。

病状为仔猪厌食、呕吐、下痢,发病后应立即停止哺乳,内服葡萄糖盐水、复方葡萄糖溶液,有较好疗效。

如何防治猪轮状病毒感染?本病的预防主要依靠饲养管理,通过卫生消毒和限制易感猪与可能排毒的猪的接触,减少易感猪的感染。

要使新生仔猪及早迟到初乳,接受母源抗体的保护以减少和减轻发病。

应遵循全进全出的管理措施,不同批次猪群间的房舍应彻底清洁、消毒。

不要将不同年龄的猪混养在一起。

因为混养会加强病毒由大龄猪向小龄猪传播。

可以应用猪轮状病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因为对轮状病毒的免疫具有血清型特异性,不同血清型之间不存在或仅存在部分交叉免疫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状病毒感染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防制 诊断 流行 病学 临床 症状 病理 变化
公共 卫生
病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是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的 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成人和成年动物多呈隐性感染经过。 成年人和畜禽血清阳性40%~100%。是幼龄动 物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并常常诱发、继发、 并发其他一些腹泻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 业发展有较大危害。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本节
结束
轮状病毒分为A、B、C、D、E、F6个群。 A群为常见的典型病毒,宿主包括人和各种 动物;B群宿主为猪、牛、大鼠和人;C群 和E群为猪;D群为鸡和火鸡;F群为禽。 病毒对理化因素有较强抵抗力。室温下保存 7个月,pH3~9稳定,63℃ 30min被灭活, 1%福尔马林,37℃ 3d才能灭活。0.01%碘、 1%次氯酸钠、70%酒精可使病毒丧失感染力。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轮状病毒在体外很难培养,培养常用非洲绿 猴肾细胞(MA-104),标本在接种细胞以前 应加胰蛋白酶(10μg/ml)处理,其机制是使 VP4裂解成VP5和VP8两个片段,增加病毒穿 入细胞的能力。同时在培养液中加入胰酶 (0.5μg/ml~1.0μg/ml),逐日观察细胞病变。
目录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预防主要依靠加强饲养管理,如搞好清洁卫生与 消毒,遵循“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仔猪尽早 吃初乳,不过早断乳。严格执行兽医一般防疫措 施,增强母猪和仔猪的抗病力。母猪免疫接种可 以保护新生仔猪免受感染。 油佐剂苗于怀孕母猪临产前30天,肌肉注射2毫升; 仔猪于7日龄和21日龄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在后 海穴(尾根和肛门之间凹窝处)皮下,每次每头 注射0.5毫升。 弱毒苗于临产前5周和2周分别肌肉注射1次,每次 每头1毫升。同时要使新生仔猪早吃初乳,接受母 源抗体的保护,以减少发病和减弱病症。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发病机理
病毒能抵抗胃蛋白酶和胃酸分解,到达小 肠。感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绒毛上皮 缩短,发生吸收不良。进而引起糖代谢障 碍和电解质转移,发生分泌性腹泻。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临床症状
多发生在1周龄内的新生犊牛。潜伏期 15~96h,病犊精神萎顿,体温正常或略有 升高。若体温下降到常温下则是死亡征兆。 病牛厌食和腹泻,粪便黄白色,液状,有时 带有黏液和血液,病程长者脱水明显。严重 者常有死亡,病死率达50%。病程1~8d。 严重病犊用葡萄糖盐水代替乳饮用后可获痊 愈,在发病后避免继续饮乳是正确选项。 寒冷条件下腹泻继发肺炎更容易发生死亡。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防制
目前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发现立即停止喂乳,以 葡萄盐水或复方葡萄糖溶液(葡萄糖43.20克,氯 化钠9.20克,甘氨酸6.60克,柠檬酸0.52克,柠檬 酸钾0.13克,无水磷酸钾4.35克,溶于2升水中即 成)给病猪自由饮用。 同时,进行对症治疗,防止脱水和酸中毒,如投 用收敛止泻剂、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继发细菌 性感染。一般都可获得良好效果。 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减少贼风和温度的波动。 在持续存在断奶后腹泻且死亡率又高的猪场,饲 喂高能断乳饲料可成功地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章
本节
结束
流行病学
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动物是主要传染源。 病毒主要在肠道,随粪便排到体外,污染 饲料、饮水、垫草及土壤,经消化道传染。 痊愈动物从粪中排毒持续3周。 本病诱导细胞免疫,免疫期短,痊愈动物 可再感染。 各种年龄人和动物均可感染,感染率高达 90%~100%,常呈隐性感染。 本病传播迅速,寒冷季节、饲养管理不良 条件下多发。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潜伏期一般为12~24小时。常呈地方性流行。 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愿走动,有些吃 奶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粪便呈黄色、灰 色或黑色,为水样或糊状。 症状的轻重决定于发病的日龄、免疫状态和 环境条件,缺乏母源抗体保护的生后几天的 仔猪症状最重,环境温度下降或继发大肠杆 菌病时,常使症状加重,病死率增高。 1周龄内无母源抗体保护仔猪,病死率可达 100%;如有抗体保护则不易感染。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公共卫生
轮状病毒感染人主要有3种,即感染幼儿的 A组病毒、感染成人的B组病毒(仅在我国 大陆流行)及引起散发的C组病毒。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之一,5岁以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占 20%~70%。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 为粪----口途径。 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 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 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 每天10余次的急性腹泻,病程一般为7天, 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 重出现脱水症状。容易诱发肺炎、病毒性 心肌炎、脑炎等。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病原
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病毒 由11个双股RNA片段组成,有双层衣壳,因 像车轮而名。 感染人和动物的轮状病毒内衣壳具有共同的 抗原,可用补体结合、免疫荧光、免疫扩散 和免疫电镜等技术检查 病毒外衣壳抗原具有型的特异性,可用中和 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区别人和动物轮状 病毒。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1~5龄仔猪发病最严重,出现脱水并可能 在腹泻暴发2~5天后死亡,死亡率可达50 %~100%;7~21日龄仔猪临诊症状较轻, 28日龄仔猪仅发生1~1.5天的短暂腹泻。 死亡率随猪的日龄增大而降低。 感染幼犬以腹泻为主,排水样至黏液样粪 便,持续8~10天。成年犬呈隐性经过。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在消化道,胃壁弛缓,充满凝乳 块和乳汁,肠管变薄,小肠壁薄呈半透明, 内容物为液状,呈灰黄色或灰黑色,小肠 绒毛缩短,有时小肠出血,肠系淋巴结肿 大。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诊断
本多发生在寒冷季节,病多为幼龄,主要 症状为突发性腹泻、发病率高,病变集中 在消化道。根据这些特点,可作出初步诊 断。 实验室确诊:电镜观察(EM)、免疫荧光 技术(FA)、ELISA、核酸电泳法、RTPCR 、核酸探针检测等。 鉴别诊断:犊白痢、仔猪黄白痢、猪传染 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