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9《那一定很好》公开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新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新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
一天,一个农夫背了锯子和斧子来到树林里。这棵树 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农夫把树砍倒了。
“哗哗哗”拟声词写出高大的树向农夫发 出信号,希望农夫帮他实现梦想——做一 棵会跑的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树为了实 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 成了一辆手推车。
大树跑起来了
心理描写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他把 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了 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椅子变成 地板,躺下了。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
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舒展”“躺在”“舒服”这几个词语把木 地板当作人来写,很有新鲜感,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木地板实现愿望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读第4—7自然段,想一想:树梦想 跑起来变成了什么?
梦想跑起来
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 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
要是能做一棵会 跑的树,那一定 会很好。
“走来走去”“跑来跑去” 本课指种子羡慕人和动物在山路 上自由自在,所以萌发了第二个 梦想:做一棵会跑的树。
“向着”“拂动”写出了树想让农夫把自 己砍走,表现得很主动。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请你说说种子在追逐梦 想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填一填。
种子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变成了 树 、 手推车、椅子 、木地板 。
先读一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带着任 务去读课文,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切实体会主 人公的内心世界,体验它美好的人生历程,感悟 主人公积极追求、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
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 76、决生人不命生能太贵放过相弃短知,暂世,何界今用上天金没放与有弃钱失了。败明20,天.7.只不14有一20放定.7弃能.1。得42到200.。7.7.1.814时4。23023.0分72.1804时年23073.月7分.1144日。-J星2u0l期-220二0年7二.71月4〇.21二042〇日0年星七期月二十二四〇日二〇年七月十四日 花一样花美一丽样,美感丽谢,你感的谢阅你读的。阅读。 87、人放勇生 眼 气就 前 通像 方 往卫 , 天生 只 堂纸 要 ,, 我 怯没 们 懦事 继 通的 续 往时 , 地候 收 狱尽 获 。量 的20少 季:33扯 节2。 就0:3在230前:2353方72。.01:432.302:.02724.1074T.12u40e.s27d0.1a24y02,T0Juu.e7lys.1d14a4。y,,2J0u2ly0年147, 月201240日星期二二〇二〇年七月十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名师公开课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名师公开课教案

9*那一定会很好教学目标1.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教学难点围绕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大致体会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自主识字。

可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如,“茎、锯、斧”等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可通过辨析形近字进行识字,如,“茎—经”“锯—据”“斧—爷”“推—堆”“拆—折”等;还可以结合词语识记,如,“缩”“拆”可结合文中的词语“缩成一团”“拆了”进行学习,“吱”可结合词语“吱吱嘎嘎”“吱呀”来学习。

“缩”是平舌音;“吱、拆”是翘舌音。

阅读理解先让学生读一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受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借助提示中的问题展开思考,边默读边圈出表示主人公变化阶段的关键词语“种子”“高大的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了解主人公的生命经历了哪些阶段。

再读课文,围绕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结合重点句子“那一定会很好”,体会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积累运用文中出现的拟声词,如“哗哗哗”“呼呼”“吱吱嘎嘎”,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些词语是模仿了自然界的哪些声音,从而感受拟声词的生动性、形象性,并引导学生积累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按照课前导读语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同学们,童话故事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她就像一粒美丽的种子播种在我们的心田,为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回忆。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

)2.引导学生质疑:看到《那一定会很好》这个课文题目,你们会想到什么呢?预设:“会很好”指的是什么会很好?谁有这样的愿望?3.过渡: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当中,看看文中的主人公从一粒种子长成大树,后来又变成木地板的一段生命历程。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

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要快乐生活,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的木地板的经历,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3.比较本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异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懂得为梦想坚持努力,就能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点:比较本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异同,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学会归纳和总结知识。

设计理念:把握单元主题,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明确课文阅读提示,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学习方法,抓住关键语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感悟。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个性感悟、合作分享。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

2.教学课时: 1课时3.教学过程:第一板块: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2.教师诗意语言引出课题。

3.出示课题,设置疑问。

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吗?4.教师梳理有价值的问题。

(1)谁一定会很好?(2)为什么会很好?(3)怎样才能很好?(设计思路:看图激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根据题目质疑,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找准文章的切入点。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两点:(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了解课文大意,简单做批注。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8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8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材分析】根据部编版教材的设计理念,每一个单元均采取双线结构的编排形式,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统一。

结合本单元的具体情况,本课中的“人文主题”重在体会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语文要素”则在于“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编写童话”及“阅读方法的指导”。

由此看来,与另外几篇课文相比,《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更偏重于“语文要素”的学习,这也是我本课的焦点所在。

【学情分析】在上课之前,我曾借助电子问卷,面向学生做过一个“阅读状况”调查。

调查围绕“孩子日常的阅读频率”“孩子日常的阅读时间”“孩子的阅读形式”“孩子在阅读中有用上什么好方法吗?”等问题,收集、整理了相关的数据。

从统计数据中我发现,95.47%的孩子是处于“自行阅读”的状态之中,而与之相对的,72.34%的孩子是缺乏相应的阅读方法的。

这一结果成为了指导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基础。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会特别重视阅读技巧、阅读策略上的指导。

例如,我会以“结构图”的使用为重点,训练学生通过结构图理清文章脉络。

这对于他们以后的阅读,特别是长文的阅读是很有帮助的。

我相信,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设计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更精准的教学服务。

【教学目标】1.通过结构图,了解《那一定会很好》《爱心树》《犟龟》三篇童话中的反复结构。

2.通过对比,发现反复结构中的两种类型——平行结构和递进结构。

3.试着编写一个平行结构的童话故事。

4.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1.通过结构图,了解《那一定会很好》《爱心树》《犟龟》三篇童话中的反复结构。

2.试着编写一个平行结构的童话故事。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发现反复结构中的两种类型——平行结构和递进结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初识反复结构1.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在《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中,小鸟是怎样寻找它的大树朋友的?生:问树根,知道大树被拉到山谷里去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解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了一粒种子成为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那一定会很好”在文中出现了4次,突显了“心怀美好,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弥漫的淡淡哀伤相比,本文的情感基调平和、乐观,充满希望。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对童话有很浓厚的兴趣。

本文篇幅较短,而且配有精美的插图,学生运用前一课的学习方法,应该很快就能感受到这篇课文中的童话形象,领悟到童话寓意。

以对比教学导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文前的提示,找出含有短语“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讨论一粒种子变成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从而感悟童话形象。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以默读为主,通晓课文内容,感悟童话中的形象。

4.圈点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种子蓬勃向上、勇于前行、甘于奉献、追寻梦想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会认8个生字。

难点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感悟童话形象。

1课时教学流程一、解题交流,初识“很好”1.教师板书“会很好”,什么叫“会很好”?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自己的体验说一说。

2.教师补充题目“一定会很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用“一定会很好”说一句话。

3.过渡:文中是怎样描写“一定会很好的”?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

(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齐读)二、默读课文,认识生字1.默读课文,圈出下列生字。

2.同桌互认生字。

3.全班交流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读课文,把含有短语“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教师纠正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3.交流含有短语“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

(1)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

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ppt: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

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的这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1.ppt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学习大树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梦想的可贵品格。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教学难点:学习大树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梦想的可贵品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童话的题目叫《那一定会很好》。

大家和我一起来写课题。

(齐读课题)读完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带着你的问题去读课文,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

读书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阅读要求。

(投影:阅读要求: 1.圈出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2.这篇童话讲了什么故事?)二、自读检查:1.读完课文,我们来看看这些字你都认得吗?谁来读读看。

(投影:缩小努力茎叶手推车吱吱嘎嘎拆掉旧木料)2.认识了生字,我们可以更好的去更好的读懂课文。

谁来说说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呢?(预设: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棵树从种子到地板的整个历程。

)三、探究历程1.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地板,它经历了哪些历程?用笔圈出来。

(投影:)2.每一次历程中,种子都是怎么想的呢?用横线划出来。

(投影:)3.这几个句子中,你发现什么共同点了吗?4.指名读句子,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可以谈谈它每一次的梦想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学生回答)朗读相关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

6.从树的一生中,你读懂了什么?(梦想、奉献等)四、句子练习1.我们读完了树的一生,再来看看作者在语句表达上的特点。

七、课后作业:1.续写这个童话故事;2.推荐阅读《爷爷一定有办法》。

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课堂教学课件PPT公开课

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课堂教学课件PPT公开课

⑤木地板快乐吗?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这照 应了文中哪一句话?你怎么理解“它觉得自己又变 成了一棵树” ?
> 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 ,在这个生命 历程中 ,主人公一直心怀美好 ,毫无怨言 , 此时你想对哪个阶段的它说些什么呢?
> 这篇童话想象丰富 ,内容生动 ,令人忍不住 一读再读。你能继续想象吗?过了许多年后 , 阳台上的木地板会不会又有新的愿望呢?新 愿望是什么?如何实现的?请续编一段故事。
那一定会很好
谢谢观看
Th ,并仿写AABB式拟声词。 用“努力”说一句话。
>
>
>
> > >
>
> >
>再次默读课文 ,思考 :“那一定会很好” 还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主人公又是在什
么情况下产生这种想法的 ,当时是怎样 的心情 ,你从中体会到它怎样的情感? 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并试着写批注。
①它为什么想做一棵会跑的树?你从中感受到 了什么?
②树的愿望实现了吗?
①手推车为什么想停下来了?它曾经做过哪些事? ②“费力”是什么意思?你从这个词语中读懂了什么?
③手推车有抱怨吗?它又有了什么新愿望? 新愿望实现了吗?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①你从“好多年”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②“吃力”和前面哪个词语意思一样? ③作为椅子 ,它已经尽力了 ,没办法再继续做得更好 , 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愿望? ④它的愿望实现了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018年秋新教材(教育部统编)
新课导入
看到课题,你一定会想:“那”指的 是什么呢?一般来说,“那”所指的事物是 比较确定的,但是课文中的“那”却是随着 一粒种子的生命历程不断变化的,到底有哪 些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9 那一定会很好
三年级上册
我 会 认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理解课文内容
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是怎 样的感觉呢?
这真难受,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 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种子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它又想 什么呢?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 很好。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树被做成了一辆手推车,又是什么 感觉?
状元成才路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历程:一粒种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一棵高大的树
一辆手推车
一把椅子
美丽的木地板
说说每次变化,它感受怎样?
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
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好,快乐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 一粒种子按照内心愿望
最后变成 阳台上的木地板 所走过的历程。
课 文 探 究
默读课文,思考:
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的心理活动有 何变化?它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内心活动的变化: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不同:
(1)《去年的树》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展开
故事,推动情节发展;《那一定会很好》主要
通过心理活动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 (2)两篇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同。
层次梳理
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想象自己变成树
服务他人 乐于奉献
很好
主旨归纳
这篇课文写了一粒种子成为一棵大树、一辆手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朗读训练
抓住描写种子一系列变化时心理活 动的句子重点朗读,体会“舒服” 一词不同的含义。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拓展延伸
你认为什么状态下才是最好的呢? 从学习、生活等几方面说说你对 “会很好”的理解。
课后作业

将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讲给 家人听。
同学们再见!
词语对对碰
包裹——包围 吃力——费力 调皮——顽皮 满意——满足 舒服——舒适 舒展——伸展
难受——舒服 美丽——丑陋
调皮——乖巧 满意——不满
吃力——省力 舒展——蜷缩
妙解课文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 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读边 思考: 课文中“一粒种子”经历 了怎样的变化历程。
整 体 感 知
课文中的“它”,先后走过了怎样的历程?给 下列图片排排序。





思 考
1.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2.比较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 相同和不同。
启示:
做一个有用的人,就会觉得很好、很快乐。
相同: (1)都是童话故事; (2)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都蕴含着一定的人生道理,给人以启示。
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手推车变老后,想到, 那一定会很好。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手推车变成椅子很多年后,想到了 什么?
我真是老了,要是我能躺下,那一 定会很好。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椅子变成木地板后,是什么感觉?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 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 颗树。
继续做对他人、 对社会有用的人
朗读第4-7自然段,说说这棵树为什么希望被农 夫砍倒呢? 因为这棵树希望自己能够跑来跑去,能够
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它“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 动起来”,让农夫把自己砍倒。
手推车在农夫家里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农夫用手推车运送粮 食,还把儿子放在手推车 上走山路。手推车尽心尽 力地为农夫服务很多年, 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它 觉得“真舒服”。
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赞扬了它
无私奉献的精神。
知识拓展
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随堂练习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suō

jīng
tuī
zhī
chāi
jiù
缩努茎推吱拆旧
suō

缩成一团
jīng chāi jiù tuī
努力
zhī
根茎 手推车 拆了 旧木料
吱吱嘎 嘎
词语解释
【包裹】本文指种子被泥土包围着。 【难受】身体不舒服。 【努力】指花的精力多,下的功夫大。 【拂动】甩动,抖。
【摇晃】指摇摆,晃动。 【舒展】伸展张开,不卷缩,不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