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专题
化学平衡常数 专题

化学平衡常数题组1、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2N2O5(g) 4NO2(g)+O2(g) ΔH>0T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时间/s 0 500 1000 1500c(N2O5)/mol·L-1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温度下,500 s时O2的浓度为0.74 mol·L-1B.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再平衡时c(N2O5)>5.00 mol·L-1 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125,平衡时N2O5的转化率为0.52、在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ΔH<0,n(SO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n(SO2)/mol 0.20 0.16 0.13 0.11 0.08 0.08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SO2)=v(SO3)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用O2表示0~4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05 mol/(L·min)C.若升高温度,则SO2的反应速率会变大,平衡常数K值会增大D.平衡时再通入O2,平衡右移,O2转化率减小,SO2转化率增大3、已知反应:2D+E3F+2G,用传感器测得该反应在不同pH条件下,物质D的浓度(用每升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表示,单位为mg/L)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H=6.8时,D的浓度(mg/L)一定最大B.调节pH到8.8,可使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C.在pH相同的条件下,增大压强,D的浓度(mg/L)增大D.温度相同时,不同pH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4、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专题五 第讲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计算

[答案] (1)
v正
v逆
增大 增大
平衡常数K 减小
转化率α 减小
(2)相同温度时,上述反应在不同起始浓度下分别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
如下表:
CO2/mol·L-1 H2/mol·L-1 CH4/mol·L-1 H2O/mol·L-1
平衡Ⅰ
a
b
c
d
平衡Ⅱ
m
n
x
y
2- 4
+2H+
为K=_c_2__C_r_O__24-__·_c_2_H__+_ ___。
Cr2O
2- 7
+H2O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符合的是( AD)
A. 图甲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 ΔH<0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K随温度的变化
B. 图乙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和压强 的关系
[解析] 升温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 减小,A 错误;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常数不随压强变化,B 错误;催化剂同 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C 错误;D 正确。
变式1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3H2+N2 2NH3(K1)、NH3
3 2
4. 甲醇是一种基础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
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甲醇,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 CH3OH(g) ΔH1=-100 kJ·mol-1
②CO2(g)+3H2(g) CH3OH(g)+H2O(g) ΔH2=-58 kJ·mol-1
复习专题十 平衡常数

专题复习十化学平衡常数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1、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如何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意义?K值大小与可逆反应进行程度有怎样的关系?3、化学平衡常数的特点是什么?在使用平衡常数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反应温度?4、转化率的计算式是什么?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都能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能反映出反应的本质?5、平衡常数的书写①W(s)+I2(g)WI2 (g)②常温下,HAc溶液电离平衡常数③CO32-(aq)+H2O HCO3-(aq)+OH-(aq)④AgCl(s) Ag+(aq)+Cl-(aq)⑤C(s)+ H2O(g)CO(g)+ H2(g)⑥C H3COOH(l)+ CH3OH(l) CH3COOCH3(l)+ H2O(l)归纳:说明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若干注意事项。
同一可逆反应的K正与K逆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练习一: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请填写下列空白:2NO(g)2(g)+O 2(g) K 1=1×1030 2H 2(g)+O 2(g) 2O(g) K 2=2×1081 2CO 2(g) 2CO(g)+O 2(g) K 3=4×10-92(1)常温下,NO 分解产生O 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常温下,NO 、H 2O 、CO 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 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练习二: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 ①PCl 5(气)PCl 3(气)+Cl 2(气)(正反应吸热)K 1=1 ②CO(气)+Cl 2(气)COCl 2(气)(正反应放热) K 2=5×104 ③COCl 2(气)CO(气)+ Cl 2(气) (正反应吸热)K 3(1)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1表达式,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PCl 5]=[PCl 3]=[Cl 2]=1b. [PCl 5]=[PCl 3][Cl 2]=1c. [PCl 5]=[PCl 3][Cl 2] 反应②和反应③的K 3 和K 2值的关系为(2)降低Cl 2浓度,反应③的K 2值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3)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 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讨论:教材P 55有关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平衡常数K 值分别如下表一和表二。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也叫(也叫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 ,反应物转化率,反应物转化率 ;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 ,反应物转化率,反应物转化率 。
mA(g)+ nB(g)pC(g)+ qD(g),反应向,反应向进行进行 ,反应向,反应向进行进行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反应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g)(g)NH 1/2N 的关系式:的关系式: 。
的关系式:的关系式:。
的关系式:的关系式:O(g)CO )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 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Fe(s)+CO 。
t ℃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D 、c(CO) = c(CO 2) E、化学平衡常数K 不变不变F 、单位时间内生成CO 的分子数与生成H 2O 的分子数相等的分子数相等 ⑷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 2)×)×c(H c(H 2)=c(CO)×)=c(CO)×c(H c(H 2O),试判此时的温度为 。
试推导在下列浓度下反应进行的方向试推导在下列浓度下反应进行的方向 序号 CO(mol/L ) H 2O (mol/L )CO 2 (mol/L )H 2 (mol/L )Q C 与K 关系及反应进行方向 1 0.3 0.5 0.4 0.4 2 1.0 0.3 0.5 0.6 3 0.8 1.6 0.7 1.7 7对于反应2SO 2(g)+ O 2(g) == 2SO 3(g) ,若在一定温度下,若在一定温度下,将0.1mol 的SO 2(g)和0.06mol O 2(g)注入一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有0.088mol 的SO 3(g) 试求在该温度下试求在该温度下(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专题41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学生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41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1.【2022年辽宁卷】某温度下,在1L 恒容密闭容器中2.0mol X 发生反应2X(s)Y(g)+2Z(g) ,有关数据如下:时间段/min 产物Z 的平均生成速率/-1-1mol L min⋅⋅0~20.200~40.150~60.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1min 时,Z 的浓度大于-10.20mol L ⋅B .2min 时,加入0.20mol Z ,此时正逆v (Z)<v (Z)C .3min 时,Y 的体积分数约为33.3%D .5min 时,X 的物质的量为1.4mol2.【2022年江苏卷】用尿素水解生成的3NH 催化还原NO ,是柴油机车辆尾气净化的主要方法。
反应为32224NH (g)+O (g)+4NO(g)4N (g)+6H 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上述反应ΔS<0B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46224432c N c H O K=c NH c O c (NO)⋅⋅⋅C .上述反应中消耗31mol NH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32 6.0210⨯⨯D .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柴油机车辆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程度越小3.(2021·湖南真题)已知:()()()A g 2B g 3C g + 0H ∆<,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 和3molB 发生反应,1t 时达到平衡状态I ,在2t 时改变某一条件,3t 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Ⅱ,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B .2t 时改变的条件:向容器中加入C C .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ϕ:(II)(I)ϕϕ>D .平衡常数K :(II)(I)<K K 4.(2020·浙江高考真题)5 mL 0.1mol ⋅L −1KI 溶液与1 mL 0.1mol ⋅L −1FeCl 3溶液发生反应:2Fe 3+(aq )+2I −(aq )⇌2Fe 2+(aq )+I 2(aq ),达到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作者: ————————————————————————————————日期:ﻩ(十一)化学平衡常数专题1.某温度时,N2+3H22NH3的平衡常数K=a,则此温度下,NH332H2+错误!N2的平衡常数为( )A.错误!B.错误!C.错误!aD.错误!2.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气体、B气体,测得其浓度为2 mol·L-1和1mol·L-1;且发生如下反应:3A(g)+2B(g)⇌4C(?)+2D(?)已知“?”代表C、D 状态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前后压强比为5∶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表达式:K=错误!②此时B的转化率为35%③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④增加C的量,A、B转化率不变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3.[双选]氮元素的+4价氧化物有两种,它们之间发生反应:2NO2⇌N2O4Δ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C.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b、c两点的平衡常数K b>KcD.d点:v(正)>v(逆)4.[双选]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反应为5CO(g)+I2O5(s)⇌5CO2(g)+I2(s)ΔH。
不同温度(T1、T2)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CO,测得CO2气体体积分数φ(CO2)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T2,ΔH>0B.T1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24C.T2温度下,0~0.5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D.T1温度下,若向装有足量I2固体的2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0 mol CO2,达到平衡时,φ(CO2)=0.85.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c(CO2)·c(H2),c(CO)·c(H2O)),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t/℃700800 830 1 000 1 200K 1.671.11 1.00 0.600.3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和H2各1 mol,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CO2为0.4 mol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错误!=错误!,则此时的温度为1 000℃6.在某一体积可变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 ΔH<0。
高三化学四大平衡常数专题

高三化学四大平衡常数专题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平衡常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在高三阶段,化学平衡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领域,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平衡,其中包括四大平衡常数,分别是离子积常数、酸解离常数、碱解离常数和溶解度积常数。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个平衡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离子积常数离子积常数是指物质在水溶液中分解产生的离子浓度与摩尔浓度之积之比,通常用Kw表示。
在常温常压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x10^-14。
当溶液中的酸或碱浓度变化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也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当酸浓度增加时,溶液中的[H+]浓度增加,[OH-]浓度下降,水的离子积常数也随之更改。
酸解离常数酸解离常数是指酸在水溶液中分解成离子的浓度之比,通常用Ka 表示。
具有较强的酸性的物质,其Ka值较大,反之则较小。
例如,HCl的Ka值大约是1.0x10^6,而苯甲酸的Ka值只有1.5x10^-5,表明苯甲酸的酸性比HCl要弱。
碱解离常数碱解离常数是指碱在水溶液中分解成离子的浓度之比,通常用Kb 表示。
与酸解离常数相似,具有较强碱性的物质,其Kb值较大,反之则较小。
溶解度积常数溶解度积常数是指物质在水中溶解达到饱和时,其溶解度所产生的离子浓度的乘积,通常用Ksp表示。
溶解度积常数用于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情况。
举个例子,AgCl的Ksp值为1.77x10^-10,表示在水中饱和时,Ag+和Cl-离子的浓度乘积为1.77x10^-10。
总结:高三化学学习中,四大平衡常数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离子积常数是水中[H+]和[OH-]离子的乘积,酸度和碱度的大小可以通过对酸解离常数和碱解离常数的比较来确定。
溶解度积常数则是描述溶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所必需的。
学生应该清楚这些平衡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知识碎片五大平衡常数

五大平衡常数 专题平衡常数影响因素:所有平衡常数K 、K a 、K b 、K w 、K h 、K sp ,都只与温度和本身性 一、化学平衡常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m A(g)+n B(g)⇌p C(g)+q D(g) 表达式 K =)B ()A ()D ()C (n m q p c c c c ⋅⋅①T 升高,K 增大,则正反应吸热;T 升高,K 减小,正反应放热。
②Q c K ,反应向正方向进行;Q c =K ,反应刚好达到平衡; Q cK,反应向逆方向进行。
③同一个反应,正逆平衡常数乘积为1, K (正)·K (逆)=1 ④化学计量数均扩大n 倍或缩小为,则K '=K n或K '= ⑤几个不同的可逆反应,Ⅲ式=Ⅰ式+Ⅱ式,则K Ⅲ=K Ⅰ·K Ⅱ。
或Ⅲ式=Ⅰ式-Ⅱ式,则K Ⅲ=常考点:(1)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3)由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初始浓度或平衡浓度; (4)计算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或生成物的产率;(5)用化学平衡常数K 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反应的热效应等。
二、电离平衡常数弱酸的电离平衡中,HA ⇌H ++A -表达式 K a =)HA ()A ()H (c c c —⋅+弱碱的电离平衡中,BOH ⇌B ++OH -表达式 K b =)BOH ()OH ()B (c c c —⋅+①T 升高,K 增大;电离是吸热的;②K 越大,酸的酸性或碱的碱性相对越强;反之,K 越小,酸的酸性或碱的碱性相对越弱。
③多元酸的K a1>>K a2>>K a3。
主要考查点:(1)直接计算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2)由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推断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或浓 度;(3)由K a 、K b 或K h 计算pH;(4)K a 、K b 、K h 、K W 之间的定量关系。
三、水的离子积常数(1)纯水以及电解质水溶液中;H 2O ⇌H ++OH —或H 2O+H 2O ⇌H 3O ++OH —表达式K W =c (OH -)·c (H +) (2)拓展应用在液氨、H 2O 2、乙醇等的自偶电离平衡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常数专题勒沙特列原理是平衡移动的重要理论,但只能定性地判断,新课标改革后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使各类动态平衡可以进行量的衡量,是考查考生思维严密性的好素材,因此化学平衡常数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试卷的“亮点”。
比较项目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平衡特征逆、动、等、定、变v(正)=v(逆)v(电离)=v(结合)v(水解)=v(中和)v(沉淀)=v(溶解)举例N2(g)+3H2(g)2NH3(g)CH3COOH CH3COO-+H+CO32-+H2O OH-+HCO3-AgCl(s)Ag+(aq)+Cl-(aq)存在条件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条件下弱盐的水溶液一定条件下微或难溶盐的饱和溶液影响因素①温度②浓度③压强①温度②浓度③同离子酸、碱、盐和化学反应①温度②浓度③外加电解质和化学反应①温度②浓度③酸、碱、盐2.化学平衡常数K(1)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时,固体或纯液体不能写入。
(2)化学平衡常数可用来判断强弱关系:化学平衡常数越小,越难转化;电离平衡常数越小,电离能力越弱(电解质越弱);水解平衡常数越小,水解能力越弱;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代表溶解度越小(化学式相似)。
(3)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改变,化学平衡常数改变;其他外界条件可能影响化学平衡状态,使平衡发生移动,但不影响化学平衡常数。
(4)平衡都有向着平衡常数较小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如形成沉淀,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均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时,ksp越小的先形成沉淀,这也是除杂的重要依据。
t/℃7 0 1200【例1】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有:A (g)+B (g)2C (g)+2D (s),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830℃时将2molA 和2molB 两种气体混合于2 L 密闭容器中,平衡时A 的浓度为________。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中c(C)不变 C .v(C)正=2v(A)逆 D.c(A)=2C(C)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c)2c=)B(c ·)A(c)某温度下,各物平衡时浓度满足:4(________(5)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定容器内各物有:n(A)=2mol,n(B)=1.5mol, n(C)=2mol ,n(D )=3mol,则下一时刻反应向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练习】在体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A 与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A(g)+2B(s)2C (g)。
则: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__ .(1)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生成物C 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
降低温度,K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 的平均反应速率v(C) =________________。
【例2】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N 2(g)+3H 2(g )2NH 3(g), 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氯气,平衡_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_________反应的△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已知:O 2(g)=O 2+(g)+e - △H 1=+1175. 7 kJ/molPtF 6(g)+e-=PtF 6-(g) △H 2=-771.l kJ/molK 0.5 0.9 1.0 1.6 2.5O2+PtF6-(s)=O2+(g)+PtF6-(g) △H3=+482. 2 kJ/mol则反应O2(g) +PtF6(g)=O2+PtF6-(s)的△H=___________kJ/mol(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MgCl2和CuC1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25℃时,Ksp[Mg(OH)2] =1.8×10-11 ksp[Cu(OH)2] =2.2×l0-20(4)在25℃下,将amol/L的氨水与0.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 b=___________.(2)-77.6 (3)Cu(OH)2;Cu2++ 2NH3·H2O==Cu(OH)2↓+2NH4+(4)【强化训练题】1.碘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易溶于KI溶液,因为发生反应:I2(aq)+I-(aq)-T/℃ 3.8 15.3 25.0 35.0 50.2K 116 0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实验室配制碘水,为增大碘的溶解度可加入少量的KIC.用该反应原理可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D.向上述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2.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2(g)+O2(g)K1=1×10302H2(g)+O2(g)2H2O(g)K2=2×1081 2CO2(g)2CO(g)+O2(g) 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用0.1mol·L-1 AgNO3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 0.1mol·L-1 Cl-、Br-、I-溶液,以滴入的AgNO3溶液体积为横坐标, pX为纵坐标[pX=-lgc(X-),X=Cl-、Br-、I-],可绘得下图滴定曲线。
已知25℃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试样中c(Cl-),可滴加0.1mol·L-1 K2CrO4 溶液1~2滴作指示B.a、b、c依次分别表示I-、Br-及Cl-C.向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 (Br-)/c(Cl-)=2.7×10-3 D.若用硝酸银溶液滴定NaI溶液,当pX=13时,溶液中c (Ag+)≈0.64×10-174. 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 sp大于c点对应的K sp5.已知Ksp(AgCl) = 1.56×10-10,Ksp(AgBr) = 7.7×10-13,Ksp(Ag2CrO4) = 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CrO42- B.CrO42-、Br-、Cl-C.Br-、Cl-、CrO42- D.Br-、CrO42-、Cl-6.如图,反应在t2时达平衡,在t1时改变了某有可逆反应Fe(s)+CO2(g) FeO(s) + CO(g),已知在温度938K时,平衡常数K=1.5,在1173K时,K=2.2 。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变了 B.c(CO)不变了C.v正(CO2)=v逆(C O) D.c(CO2)=c(CO)(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3)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
若起始时把Fe和CO2放入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CO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某温度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CO的浓度为1.0 mol/L,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改变下列条件,反应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何变化(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①升高温度__________;②再通入CO___________。
(5)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序号)__ ___。
A.升温 B.增大CO2浓度答案(1)B 、C (2)吸热 (3)k=c(CO)/c(CO 2)), 1.0 (4)减小 不变 (5)A 弱酸化学式 HSCN COOH 3CH HCN 3CO 2H 电离平衡常数1-1.3×105-1.8×1010-4.9×1011-=5.6×102K 7-=4.3×101K ①同温度下,等pH 值的a .NaHCO 3 b .NaCN 、c .Na 2CO 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序号).②25℃时,将20mL 0.1mol?L -1CH 3COOH 溶液和20mL 0.1mol?L -1HSCN 溶液分别与20mL 0.1mol?L -1NaHCO 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 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 (SCN -)______c (CH 3COO -)(填“>”、“<”或“=”) ③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气,下列量会变小的是______(填序号). a .c (CH 3COO -) b .c (H +) c .K w d .醋酸电离平衡常数 ①a >b >c ;②相同温度下HSCN 比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同浓度时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与NaHCO 3溶液反应快;>; ③b ;8. 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 2)漂白织物,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