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练习化学平衡常数(精品资料).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课时训练:2.3.3化学平衡常数Word版含解析.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课时训练:2.3.3化学平衡常数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课时训练9化学平衡常数一、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K的大小可以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K值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大B.对任一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C.对于可逆反应,K值越大,则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D.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K值增大解析:平衡常数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应限度),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大,说明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即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答案:C2.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A.c(Fe3O4)·c(H2)c(Fe)·c(H2O)B.c(Fe3O4)·c4(H2) c3(Fe)·c4(H2O)C.c(H2)c(H2O)D.c4(H2)c4(H2O)解析:对于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由于它们的浓度是一个常数,因此它们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表达式中的指数是不能约掉的。

答案:D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ΔH<0(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二氧化硫转化率,化学反应速率(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中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之比,故K=c2(SO3)c2(SO2)·c(O2)。

(2)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故K值增大,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但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答案:(1)c 2(SO3)c2(SO2)·c(O2)(2)增大增大减小二、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4.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分子数之比相同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值分别是①H2+F22HF K=1047;②H2+Cl22HCl K=1017;③H2+Br22HBrK=109;④H2+I22HI K=1。

选修4练习化学平衡常数

选修4练习化学平衡常数

课时跟踪检测(九)化学平衡常数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平衡常数K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②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③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④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的本身及浓度、压强无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选D平衡常数K是一个温度常数,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

2.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在t℃下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A.K=c(C)·c(H2O)c(CO)·c(H2)B.K=c(CO)·c(H2)c(C)·c(H2O)C.K=c(H2O)c(CO)·c(H2)D.K=c(CO)·c(H2)c(H2O)解析:选D C是固体,它的浓度视为“1”,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出现。

3.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分子数之比相同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值分别是①H2+F22HF K=1047②H2+Cl22HCl K=1017③H2+Br22HBr K=109④H2+I22HI K=1比较K值大小,可知各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①④③②D.无法确定解析:选A化学平衡常数越大,表示该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故A正确。

4.对于可逆反应:C(s)+CO2(g)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

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值发生变化的是()A.将C(s)的表面积增大B.增大体系的压强C.升高体系的温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解析:选C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K值才发生变化;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以及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5.某温度下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 =c (A )·c 2(B )c 2(E )·c (F ),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低,F 的浓度增加。

2021高二化学选修四同步:2.3.3化学平衡常数

2021高二化学选修四同步:2.3.3化学平衡常数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c(CO) c(H 2 ) c(C) c(H 2O)
温度/℃ 500 700 800
平衡常数 K 2.50 0.34 0.15
A.平衡常数:K(a)>K(c),K(b)=K(d) C.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a)=t(c),t(b)>t(d)
B.正反应速率:v(a)>v(c),v(b)=v(d) D.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 M (a) M (c), M (b) M (d)
-2-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Y 2Z B.2min 时,反应达最大限度,但化学反应仍在进行 C.前 2min 内 Z 的率为 0.10mol·L-1·min-1 D.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是开始时的 9
10 8.已知反应 2H2(g)+CO(g) CH3OH(g)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 CO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少量的 NO2 通过 K1 、 K3 分别充入 A 、 B 中,反应起始时, A 、 B 的体积相同.(已知:
2NO2 g
N2O4 g H 0 )
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 A 、 B 中生成 N2O4 的速率是 vA __________ vB (填“>”、“<” 或“=”);若打开活塞 K2 ,气球 B 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关闭活塞 K2 ,若在 A 、B 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 NO2 ,则达到平衡时, NO2 的转化率 A 将 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分别通人等量的氖气,则达到平衡时, A 中 NO2 的 转化率将__________, B 中 NO2 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室温下,若 A 、B 都保持体积不变,将 A 套上一个绝热层, B 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常数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常数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冲刺 2012 高考专题讲座 ------------ 化学均衡常数【学习目标】掌握化学均衡常数观点、意义及其应用【高考回眸】(08 宁夏卷)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必定温度下发生以下反响:① NH 4I(s)NH 3(g)+ HI(g) ;② 2HI(g)H 2 (g)+ I 2(g)。

达到均衡时,- 1- 1c(H 2 )= 0.5mol ·L , c(HI) = 4mol · L,则此温度下反响①的均衡常数为 ----------------------------------------------------------------------------------------( )A . 9B . 1C . 20D . 25【基础清点】三 、化学均衡常数1、定义: 在必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响达到均衡状态时,生成物的浓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响物浓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的比值称为是化学均衡常数。

往常用符号K 表示2、表达式:对于反响m A (g) +n B (g) p C (g) + q D (g)[C( c)] p [C( D)] qK ==[C (A)] m [C ( B)] n3、意义及注意事项:(1)对于一个可逆反响,其 K 值仅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即温度必定、 K 值必定,不随其余外界条件改变而改变如浓度 (C) 等。

(2) 同一反响其余条件同样,温度不一样时 K 值越大,表示反响物的转变率越大,正反响 进行的程度 越高(3) 表达式中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往常看作常数1,不计入均衡常数表达式中(4) 化学均衡常数是指某一详细且方程式书写形式固定的可逆反响,在必定温度下的均衡常数,若反响方向改变则均衡常数改变;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系数等倍数扩大或减小,只管是同一个反响,均衡常数也会改变。

4、应用(1) 利用 K 与浓度商判断均衡挪动方向{C( c)} p q{C( D)}== Q 叫该反响的浓度商{C (A)} m{C ( B)} n当 Q = K 时反响处于均衡状态当 Q > K 时反响未达均衡状态反响向逆反响方向进行当 Q < K 时反响未达均衡状态反响向正反响方向进行(2)利用 K 可判断反响的热效应若高升温度,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则正反响为吸热反响若高升温度,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则正反响为放热反响【考点深入】例题、必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摩 H2和 1 摩 I 2,发生反应 H 2 (g)+I 2(g) 2HI(g)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时练习-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时练习-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

作业时限:45分钟作业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个正确选项,共44分)1.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温度一定时这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常数B.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C.温度一定时,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D.浓度商Q c<K,v正>v逆解析:K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一定时,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常数,A项正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同一个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方式不同,平衡常数不同,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如H2(g)+I2(g)2HI(g),K正=c2(HI) c(H2)·c(I2),K逆=c(H2)·c(I2)c2(HI),所以K正=1K逆,B项错误、C项正确;浓度商Q c<K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D项正确。

2.某可逆反应a A+b B c CΔH=Q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K≠1),反应热为Q。

保持温度不变,将方程式的书写作如下改变,则Q和K数值的相应变化为(D)A.写成2a A+2b B2c C,Q值、K值均扩大了一倍B.写成2a A+2b B2c C,Q值扩大了一倍,K值保持不变C.写成c C a A+b B,Q值、K值变为原来的相反数D.写成c C a A+b B,Q值变为原来的相反数,K值变为原来的倒数解析:Q、K的大小均与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当把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则Q增大一倍,而K是原平衡常数的平方;当把方程式调转,则Q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平衡常数K变为原来平衡常数的倒数,故D项正确。

3.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 C(g)+2D(s)。

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

选修4化学平衡常数

选修4化学平衡常数

依据起始浓度(或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可以计 算平衡浓度(或起始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物的 转化率。
例题:
反应CO (g) + H2O (g) CO2 (g) + H2 (g)在749K达平衡, K=2.60,求:当CO、H2O (g)的起始浓度都为 2.0 mol/L达平衡 后,CO的转化率 。 解:设CO的转化率为α,则 CO(g) + H2O (g) CO2 (g) + H2 (g) 起始浓度/ mol/L 2.0 2.0 0 0 转化浓度/ mol/L 2.0α 2.0α 2.0α 2.0α 平衡浓度/ mol/L 2.0(1-α) 2.0(1-α) 2.0α 2.0α K = C(CO2)C(H2) / C(CO)C(H2O) =[(2.0α)(2.0α)] / [2.0(1-α)×2.0(1-α)] =α2 / (1-α)2 = 2.6 ∴α= 62 %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会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进行程度 3、能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交流· 研讨】
序 号 起始时浓度mol/L 698.6K
根据下表数据计算平衡时
的值并分析其中规律:
c 2 (HI) c(H2) · c(I2)
化学平衡常数
5、应用: (1)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 K
K 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比例越大,
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反之,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 越小。 (2)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019-2020学年化学人教版选修4同步检测:2.3.3化学平衡常数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化学人教版选修4同步检测:2.3.3化学平衡常数Word版含解析

第 3 课时 化学均衡常数记一记1.在必定温度下, 当一个可逆反响 mA(g) + nB(g>pC(g) +qD(g) 达到化学均衡时, 其化p qD 。

学均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cm C ·c nc A ·c B2.化学均衡常数K 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反响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没关。

3.K 值越大,正向反响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响进行的越完整,反响物的转变率越离。

4.高升温度,若 K 值增大,则正反响为吸热反响,反之为放热反响;降低温度,若K 值增大,则正反响为放热反响,反之为吸热反响。

探一探反响 1:可逆反响 N 2+ 3H 22NH 3 是工业上合成氨的重要反响。

该反响正向为放热反应。

反响过程中,反响物和产物均为气态。

反响 2: H 2(g) + I 2(g)2HI(g) 。

该反响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发生改变。

反响 3:可逆反响: C(s)+ H 2O(g)CO(g) + H 2(g) 。

这是利用碳单质制取水煤气的重要反响。

1.对于反响 1,若保持其余条件不变,分别高升温度、增大N 2 的浓度,均衡怎样挪动?均衡常数 K 怎样变化?[提示 ]高升温度,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K 减小;增大N 2 的浓度,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但K 保持不变。

2.对于反响 1,若保持其余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 反响速率怎样变化?均衡怎样挪动?均衡常数 K 怎样变化?[提示 ]加入催化剂,反响速率加速,均衡不挪动,K 不变。

13.反响 2 的均衡常数是 K ,则反响 2HI(g)H2(g)+ I 2(g) 的均衡常数为多少?反响2H 2(g)1HI(g) 的均衡常数为多少?+ I 2(g)21 1 1[提示 ]反响 2HI(g)H 2(g) + I 2(g) 的均衡常数为 K ,2H 2(g) + 2I 2(g)HI(g) 的均衡常数为 K 。

4.反响 3 的均衡常数表达式是什么?对于反响 3,若保持其余条件不变,高升温度, K值增大,该反响是吸热反响仍是放热反响?[提示 ]K= c CO ·c H2;高温度 K 值增大,说明化学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则该反响c H2O为吸热反响。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练习:第2章第3节第4课时化学平衡常数Word版含解析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练习:第2章第3节第4课时化学平衡常数Word版含解析

第4课时化学平衡常数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用K来表示,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K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B. K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C. K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关D. K与温度有关K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只与反应体系的温度有关。

D2•某温度时,反应S02(g)+-02(g)—:S03(g)的平衡常数K=50。

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g)+O 2(g)的平衡常数K i应为()A. 2 500B.100■4・2C.4 >10D.2 XI0解析K= -------------- ,K i= ---------------- ,K i=一=4 X10 4。

答案C3•将一定体积的SO3(g)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g) 2SO2(g)+O2(g)并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相同体积的SO3(g),达到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下列值减小的是()A.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 SO3(g)的转化率C. -----D.解析|将题中反应过程进行如下分析,假设在原容器上增加一个相同的容器(两容器有隔板),保持温度不变,向增加的容器中充入相同体积的SO3(g),则可建立与原平衡一样的平衡,此时A、B、C、D各项的值均不变,然后抽掉隔板,将两容器压缩为一个容器大小,则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但总质量不变,因此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SO3(g)的转化率减小;c(SO2)、c(SO3)均增大, 但c(SO3)增大的程度比c(SO2)增大的程度大,则------ 增大;-------- 可看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而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不发生变化。

答案B4.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 —N2(g)+CO2(g)-1 △H=-373.4 kJ m o l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H,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丿°温度f平林赵温度A高中化学二 C5.X Y Z ,X Y 1 1 , :^2Z(g),53 2, Y ( )A.33%B.40%C.50%D.66%X Y n, X xX(g) + 2Y(g)—2Z(g)/mol n n 0/mol x 2x 2x/mol n-x n-2x 2xY •,x=_n100%=66.7%匚D6. 830 K=1,, CO(g)+H 2O(g) H2(g)+CO 2(g)( :mol)5( )AB C Dn(CO2) 3 T0 1n(H2) 2 1 0 1n(CO) 1 2 3 0.5n(H2O) 5 2 3 2Q C,Q C(A)=1.2,Q C(B)=0.25,Q C(C)=0,Q C(D)=1Q c(B);Q C(D)=1, ;Q C(A) ___ A7. N2+3H2 '2NH3 N2+O2”="2NO (ig K)( )A.B.C.D.lg K ,A KlgK ,B ,C D口 D8.CO2(g)+H2(g) A. CO30 mL CO 20 mLH2CO(g)+H 2O(g)—( ) 40%,A ,C0,C,B,N0 ,DQ C(C)1, K, B CB. CO 25%C. 50%D.5CO xCO(g) + H2O(g) CO2(g)+H 2(g)30 mL 20 mL 0 0x x x x30 mL- x 20 mL-x x x20 mL- x=x, x=10 mLCO - 100%=40%,CO24100%=50%, —100% 33.3%,出0 ---------------- =249. H2(g)+l2(g),H2(1)0~2 min v(HI)= _________ K= _______⑵,HI(g)A.,H2(g)+l2(g)L:2HI(g) 2 , _____________ 2B.HIC.D. H2(1) H2(g) +“(g)”■2HI(g)/mol 0 0 1/mol 0.1 0.1 0.2/mol 0.1 0.1 0.80~2 min -1v(HI)=0.1 mol L K=64(2) HI 2 ,5HI H21 L,5 5;HI2(1)0.1 mol I -1・-1L min 64⑵B10. 830 K ,CO(g)+H 2O(g)- CO2(g)+H 2(g) H<01min-, , H2(g)+l2(g L2HI(g)2 mol HI 2 L (),, HI 2 ,H2(1) c(CO)=2 mol 1 1L- ,c(H2O)=3 mol L- ,4 s5 K= H2O⑵-1 0.5 mol L , 5)c(CO)=1 mol L-1,c(H2O)=2 mol L-1(CO 60%,, H2), v( ) _____________ v()((3)若降, K____ ⑴CO(g)+H2O(g广CO2(g)+H 2(g)高中化学起始浓度变化浓度1.2 1.2 1.2 1.2平衡浓度: 0.8 1.8 1.2 1.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1,1 1V(H20)=-------------------- =0.3 mol L: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课时跟踪检测(九) 化学平衡常数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平衡常数K 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 ②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③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 ④平衡常数K 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的本身及浓度、压强无关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解析:选D 平衡常数K 是一个温度常数,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 。

2.可逆反应:C(s)+H 2O(g)CO(g)+H 2(g)在t ℃下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 A .K =c C ·c H 2O c CO ·c H 2 B .K =c CO ·c H 2c C ·c H 2OC .K =c H 2O c CO ·c H 2D .K =c CO ·c H 2c H 2O解析:选D C 是固体,它的浓度视为“1”,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出现。

3.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分子数之比相同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 值分别是①H 2+F 22HF K =1047②H 2+Cl 22HCl K =1017 ③H 2+Br 22HBr K =109 ④H 2+I 22HI K =1比较K 值大小,可知各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④②③①C .①④③②D .无法确定解析:选A 化学平衡常数越大,表示该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故A 正确。

4.对于可逆反应:C(s)+CO 2(g)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 。

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 值发生变化的是( )A .将C(s)的表面积增大B .增大体系的压强C .升高体系的温度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解析:选C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K 值才发生变化;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以及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5.某温度下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 =c A ·c 2B c 2E ·c F,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低,F 的浓度增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增大c (A)、c (B),K 增大B .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C .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g)+F(g)A(g)+2B(g)解析:选D A 项,平衡常数K 只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变化,故不正确;B 项,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不正确;C 项,降温,F 浓度增大,表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焓变为正值,不正确;D 项,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A 、B 是生成物,E 、F 为反应物,且对应指数为其化学方程式前的计量数,正确。

6.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 4I(s)NH 3(g)+HI(g);②2HI(g)H 2(g)+I 2(g)。

达到平衡时,c (H 2)=0.5 mol·L -1,c (HI)=4 mol·L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 .9B .16C .20D .25解析:选C 由H 2和HI 的平衡浓度可推算出①反应生成的HI 和NH 3的浓度都为0.5 mol·L -1×2+4 mol·L -1=5 mol·L -1,由于NH 3没有转化,其平衡浓度仍为5 mol·L -1,而HI 的平衡浓度由题意可知为4 mol·L -1,则①的平衡常数K 1=c (NH 3)·c (HI)=5×4=20。

7.高温、催化剂条件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c CO ·c H 2O c CO 2·c H 2。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催化剂 高温CO 2+H 2 解析:选A 因为该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c CO ·c H 2O c CO 2·c H 2,可得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g)+H 2(g)催化剂高温CO(g)+H 2O(g),D 项错误;由于恒容时,温度升高,氢气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焓变为正值,A 项正确;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恒温恒容下,如充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H 2浓度不变,B 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 项错误。

8.已知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K 值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830 ℃时,向一个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A 和0.20 mol B,10 s 时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700 830 1 200K 值 1.7 1.0 0.4A .达到平衡后,B 的转化率为50%B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C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D .反应初始至平衡,A 的平均反应速率v (A)=0.005 mol·L -1·s -1解析:选C 设平衡时B 减少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mol·L -1,则:A(g) + B(g)C(g)+D(g)开始/(mol·L -1) 0.1 0.1 0 0变化/(mol·L -1) x x x x平衡/(mol·L -1) 0.1-x 0.1-x x x故K =x 20.1-x 2=1.0,解得x =0.05,则平衡时B 的转化率=0.050.1×100%=50%,A 项正确;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 项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 项错误;反应初始至平衡,v (A)=0.05 mol·L -110 s=0.005 mol·L -1·s -1,D 项正确。

9.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NO 2与N 2O 4的反应来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已知:2NO 2(g)N 2O 4(g) ΔH (298 K)=-52.7 kJ·mol -1(1)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水槽A 和B ,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 2与N 2O 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 和B 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水槽中(如下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水槽中加入浓硫酸和NH 4NO 3固体。

请回答:①A 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②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降低温度,该反应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1)平衡常数表达式K =c (N 2O 4)/c 2(NO 2)。

(2)①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降低,反应2NO 2(g)N 2O 4(g)是放热反应,A 所在的水槽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 2气体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 2浓度降低,气体颜色变浅 。

②由①知,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答案:(1)K =c (N 2O 4)/c 2(NO 2)(2)①A 中气体的颜色加深 ②正 ③减小10.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Fe 2O 3(s)+3CO(g)2Fe(s)+3CO 2(g)。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温度/℃1 000 1 150 1 300平衡常数64.050.7 42.9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ΔH ______0(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1 000 ℃时加入Fe 、Fe 2O 3、CO 、CO 2各1.0 mol ,反应经过10 min 后达到平衡。

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 (CO 2)=________,CO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3)1 000 ℃时,在(2)的平衡体系中,各加0.5 mol CO 和0.5 mol CO 2,v 正________v 逆(填“<”“>”或“=”),平衡向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解析:(1)反应Fe 2O 3(s)+3CO(g)2Fe(s)+3CO 2(g)的平衡常数K =c 3CO 2c 3CO,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0。

(2)设平衡时CO 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 mol ,则Fe 2O 3(s)+3CO(g)2Fe(s)+3CO 2(g)开始(mol): 1 1变化(mol): n 1+n平衡(mol): 1-n 1+n所以⎝ ⎛⎭⎪⎪⎫1+n V 3⎝ ⎛⎭⎪⎪⎫1-n V 3=64,解得n =0.6,所以v (CO 2)=0.6 mol 10 L 10 min =0.006 mol·L -1·min -1,CO 的平衡转化率为0.6 mol 1 mol×100%=60%。

(3)1 000 ℃时,在(2)的平衡体系中,各加0.5 mol CO 和0.5 mol CO 2,CO 的浓度为0.09 mol·L -1,CO 2的浓度为0.21 mol·L -1,此时Q c =0.2130.093<64,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 正>v 逆。

答案:(1)c 3(CO 2)/c 3(CO) <(2)0.006 mol·L -1·min -1 60%(3)> 正向1.当把晶体N 2O 4放入密闭容器中汽化,并建立了N 2O 42NO 2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若干N 2O 4气体,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则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其c 2NO 2c N 2O 4值( )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解析:选B c 2NO 2c N 2O 4=K ,温度不变,K 不变。

2.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①H 2(g)+S(s)H 2S(g),K 1;②S(s)+O 2(g)SO 2(g),K 2;则反应H 2(g)+SO 2(g)O 2(g)+H 2S(g)的平衡常数是( )A .K 1+K 2B .K 1-K 2C .K 1×K 2 D.K 1K 2解析:选D K 1=c H 2S c H 2,K 2=c SO 2c O 2第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 3=c H 2S ·c O 2c H 2·c SO 2=c H 2S c H 2×1c SO 2c O 2=K 1×1K 2=K 1K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