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是体验体育政治功能的一个例子

乒乓外交是体验体育政治功能的一个例子一个直径4厘米的乒乓球,一张面积4平方米的乒乓球台,一副重量160~190g的乒乓球拍,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乒乓球,不讲究场地大小,不讲究环境优劣,不讲究专不专业,随时都能来个几拍,这就是中国人对“国球”的偏爱。
虽然乒乓球运动其实属于“舶来品”,它最早起源于英国,直到1904年才传入中国,但几十年发展下来,中国人反而成了这项运动的“最佳代言人”,不仅玩的人数最多,国际赛场上成绩也是最好的。
事实上,中国人不仅热爱乒乓球,还史无前例地研发出了“衍生品”——“乒乓外交”。
一个小小的乒乓球,竟强有力推动了中国、美国、日本三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曾在20世纪70年代,为中日建交、中美建交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1971年4月13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他们是1949年后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团体。
“西花厅的乒乓球桌”说到“乒乓外交”,有一个人的名字是无法绕过去的,即总理周恩来,是他开拓性提出了这个伟大想法,是他在“文革”期间顶住政治压力,将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
要说为什么是乒乓球扮演了这个“大功臣”?其实这和周恩来本人有很大关系,因为他自身就是乒乓球运动的“狂热爱好者”,不仅自己打,还对许多国内外乒乓球运动员都了然于胸。
只要中国乒乓球队有比赛,他无论再忙都会让秘书关注比赛情况,然后随时报告比分,当中国队输球的时候,他比谁都着急。
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的住处——中南海西花厅里,虽然院子面积不算太大,卫士们还是想方设法放了一张乒乓球桌。
这是他们找木工专门定制的,虽然丑了一些,不过好歹能用。
但他们没料到的是,用了几年后桌子开始摇摇晃晃,有一次周恩来就故意调侃说,你们找的木工技术不行啊。
无奈之下,卫士们便想了一个“妙招”,他们跑去乒乓球队借桌子,“总理爱打乒乓球,工作疲劳的时候,我们陪他打一会儿球,让他活动活动。
你们体委用过的旧台子多,拿一张放在西花厅吧。
谈谈你对乒乓球外交的理解,字数100到200字。

谈谈你对乒乓球外交的理解,字数100到200字第一篇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两国XX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
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XX年X月XX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常化发展的道路,并为后来新中国的国际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篇“乒乓外交”是指XXXX年中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
XXXX年X月XX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XXXX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
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后来,美国乒乓球队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
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第三篇乒乓外交是指XXXX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事件。
XXXX 年X月XX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XXXX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
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第四篇中美“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破冰。
“小球”之所以推动“大球”,与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日益增强、在国际舞台上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的崛起有关,其背后更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领导人的运筹帷幄及卓越的外交智慧。
“乒乓外交”深刻说明,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可促国之信。
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两国人民福祉出发,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不断扩大共同利益,坚持有效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新回到可预期、建设性的轨道,以造福于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中美乒乓外交

中美乒乓外交1971年毛泽东利用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日本的民间交往,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巧妙地打破中美之间关系的僵局,正式揭开两国改善关系的序幕,促使实现尼克松访华乃至中美建交。
这一事件,和它所包含的灵巧微妙的外交技巧,被官方史家戏剧性夸饰为艺术地表明了中国领导人改变自己的国际战略意图,誉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感到结束越南战争、脱离泥潭必须借助中国的默契和配合;中苏因珍宝岛事件关系进一步趋于紧张,苏联在边界线陈兵百万,中方试图确立以遏制前苏联为目标的多极均势外交。
中美两国同时产生了接近的要求,美国同年7月宣布放宽对中国人入境签证和贸易的限制,10月通知中国停止派驱逐舰到台湾海峡巡逻,并托巴基斯坦、罗马尼亚总统带话,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希望与中国对话。
1970年1月20日中美恢复华沙大使级谈判。
3月发生美军入侵柬埔寨的事件,中美联系中断到美军撤出后又才恢复。
11月毛泽东接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请他转告尼克松,欢迎他访华。
双方都在积极探索接近的渠道。
197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恢复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日本名古屋)。
在两国运动员、官员的私下接触中,美国方面频频表示访华意愿。
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官员反复向国内请示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4月4日,美国第三号乒乓球员科恩幸运地与中国球员梁戈亮练了10多分钟球后,无意中搭上中国球员的交通车,庄则栋主动赠送一幅绣有黄山风景图的杭州织锦给科恩,并合影留念;科恩后来回送庄则栋一件带有和平标志的运动衫。
这一戏剧性事件被新闻媒体广为报道。
毛`泽`东直到美国队即将离日的最后一天(4月7日)才决定同意邀请其访华,实现了中美两国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15人、4名记者,4月10日至17日访问北京、上海、广州,受到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接见。
尼克松总统随即表声明,宣布了向中国人发放访美签证等五个改善中美关系的新步骤。
中美乒乓外交英文作文初中

中美乒乓外交英文作文初中英文,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believe that ping-pong diploma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Ping-pong diplomacy refers to the use of table tennis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This was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n the 1970s wh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used ping-pong as a way to bridge their political differences.I think that ping-pong diplomacy is a great example of how sports can be used to bring people together. For example, in 1971, the US table tennis team was invited to visit China, which was a significant event at the time. This visit helped to break down barrier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ultimately led to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中文,作为一个中学生,我认为乒乓外交是中美两国外交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故事(一)

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故事(一)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故事简介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将会看到小球和大球之间的互动,以及乒乓外交的力量。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乒乓外交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小球的挑战•小球是一位热爱乒乓球的年轻人,他拥有出色的球技和聪明的头脑。
•有一天,小球决定挑战世界上最强大的大球。
•大球是一个庞大而重要的国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
•小球的目标是通过乒乓外交,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且带来和平与友谊。
乒乓外交的力量•小球知道,乒乓外交是一种利用体育运动来推动国际关系发展的方式。
•通过举办乒乓球比赛,两国可以交流、沟通,并且建立更加友好的关系。
•小球相信,乒乓外交可以打破两国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并为两国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小球的努力•小球向大球发送了邀请函,邀请大球派出乒乓球队来参加一场友谊比赛。
•大球接受了小球的挑战,并派出了他们国家最强大的乒乓球队。
•在比赛中,小球展现出了自己的球技和智慧,赢得了大球队伍的尊重和赞赏。
和平与友谊的实现•通过乒乓外交,小球成功地改善了两国之间的关系。
•大球对小球的勇气和才华表示赞赏,并决定深化两国的合作和交流。
•两国开始加强贸易、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等领域,为两国的共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通过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我们可以看到乒乓球的力量,在促进国际友谊和和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一颗小小的球,也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无论我们身处何种角色,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世界带来积极的变化。
小球的责任和使命•小球意识到乒乓外交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他决定不仅仅与大球合作,还要将乒乓外交的理念传播给其他国家,促进世界和平与友谊的发展。
邀请更多的球队•小球开始积极联系其他国家的乒乓球队,邀请他们参加友谊比赛。
•通过乒乓外交的形式,让更多的国家能够相互交流,加深了解,并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的事业。
中美乒乓外交英文作文初一

中美乒乓外交英文作文初一英文,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have always been fascinated by the concept of "ping-pong diploma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unique form of sports diplomacy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The term "ping-pong diplomacy" refers to the use oftable tennis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In the early 1970s, the United Statesand China were at odds with each other, and there waslittle to no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However, everything changed when the US table tennis team wasinvited to visit China for a series of friendly matches. This unexpected invitation led to a historic visit by the American players to China,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a new era of diplomac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The impact of ping-pong diplomacy was profound, as it helped to break down barriers and build trust between theUS and China. It also paved the way for President Richard Nixon's historic visit to China in 1972, which ultimately led to the normalization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is remarkable example of sports diplomacy demonstrates the power of sports in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and foster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中文,作为一个初中生,我一直对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概念深感着迷。
乒乓外交

评价
• “乒乓外交”的真正成就在于,它开创了一个以人民之间的友 谊促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而这种外交模式的 载体正是跨越国界和意识形态障碍的国际体育交流。 • 现代外交是总体外交,不同领域的对外交往都要为国家的总体 外交服务,而体育外交正是其中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的重要一 环。体育在外交中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跨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属 性能够在外交格局中实现求同存异,为矛盾双方创造建立沟通 的结合点。 • 因此,尽管美国乒乓球应邀访华在表面上看似毛泽东一夜之间 做出的决策,但它的确不是仓促和偶然的举动,而是中美双方 为各自争取外交主动而谋求交流与合作的必然努力。
发展
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
之后,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曾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表 示,在比赛结束之后,希望到中国访问。消息传回北 京,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关于不邀请美国乒 乓球队访华”的报告上交总理,认为邀请美国队的时 机尚不成熟。总理在报告上面批注“拟同意”后呈报 毛主席。 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主席断然改变原意, 作出决定,嘱告外交部以电话通知在日中国乒乓球代 表团负责人,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评价
毛泽东利用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日本的民间交往, 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巧妙地打破中美之间关系的 僵局,正式揭开两国改善关系的序幕,促使实现尼克 松访华乃至中美建交。这一事件,和它所包含的灵巧 微妙的外交技巧,被官方史家戏剧性夸饰为艺术地表 明了中国领导人改变自己的国际战略意图,誉为“小 球转动了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发展
1971年4月12日,周恩来总理通过巴 基斯坦向美方首脑发出人民大 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 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 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中美两国 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美国朋 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 等地。
乒乓外交1

也就是通过这一契机,中国代表团随后邀请了美国代表团来到中国北京,参加了乒乓交流,也正是这次交流,打破了美国国务院、美国国会设下的中美民间交流红线,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接触的大门。成为了1949年之后,第一批到中国来进行访问的美国代表团,成就了震惊中外的“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同时也成为了文化交流推动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例子。
此后,庄则栋和科恩一直未见面。2004年,庄则栋得知科恩死于心脏病后,庄则栋联系不到格伦家里,就把电话打到了另一位美国选手格罗斯曼的家里,让格罗斯曼的妻子凯莉帮他转达哀思。可见,庄则栋还是一直惦记着科恩的。
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此,特别欢迎来自美国的大学生和我们一起讨论!希望中美大学生能有更多的交流并建立起良好的友谊!
"乒乓外交"是指1971年期间中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通过一系列的互访活动而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外交故事。其源动力是来自于两个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与科恩偶遇。这个故事也成为《阿甘》电影的一个素材。今天我主要就讲讲庄则栋和科恩的故事。
1971年4月,庄则栋和队友参加在日本名古屋进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这一届世乒赛上,出现了一件戏剧性的事情,美国运动员科恩失误走上了中国队的大巴车,当时因为中国和美国没有往来,科恩上错大巴时中国运动员都愣了,科恩也比较尴尬,他想下车已经晚了,车已经关上门开了。而中国队员在国内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国人的"阶级斗争"的弦绷的特紧,大家都不敢上前打招呼.这时候庄则栋见谁都不理科恩。他想到周总理说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就主动上前冒着极大的风险,勇敢地与美国运动员科恩交朋友问候,并在车上庄则栋送给他一块有黄山风景的织锦,后来,科恩也回赠给庄则栋一件印有"Let it be(顺其自然)"的红蓝白三色T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乒乓外交
指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事件。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毛泽东策划乒乓外交始末
前言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要求原本被拒绝,为何突然有了转机?
《改变世界的日子》一书通过孔东梅和毛泽东表侄孙女、中国第一位女性副外长王海容的回忆,描述了伟人的心灵世界、卓绝风采和30年前幕后的改变世界的中国外交故事。
要求访华
《改变世界的日子》
1971年3月21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抵达日本名古屋,准备参加于28日开始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在日本,美国队提出访华要求。
消息传回北京,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上交总理,认为目前邀请美国队的机会尚不成熟。
4月4日,总理在报告上面批注“拟同意”后呈报外公。
4月6日,外公圈阅报告,退外交部办理。
美国乒乓球队无缘来华似成定局。
因为4月7日世乒赛就闭幕了,各国代表团将陆续回国。
发生转机
然而,已成定局的事情,转瞬间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事情的起因,源于4月4日中美两国乒乓球手的一次偶遇:美国队员科恩在体育馆训练了太久,就快到比赛的时间了,她看到了外面还有一辆车,就上了车,但一上车却发现登上了中国队的车。
当时中国队员庄则栋主动上前致意并赠送礼品……我从外公的护士长吴旭君阿姨那里得知,当她为外公念《参考消息》有关此事的报导时,老人眼睛一亮,不但让她把这则花絮再念一遍,还说了一句:
“这个庄则栋,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
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
海容也知道外公这句话。
虽然,庄则栋后来一直在干他的老本行体育,并未涉足外交,但是,这位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对于中美接触所做的贡献,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几则外电
连续几天的几则外电,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美乒乓球队员接触后给外界带来的巨大震动,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外公会突然转而做出邀请美国队访华的决定: 第一则:
共同社消息《以庄则栋为中心,形成了“友好之环”》
科恩向结束了比赛的庄则栋打招呼,把他带到记者接见室,握着他的手说:“真多谢你了!”作为回礼,他拿出一件睡衣,旁边陪的一个中国代表团官员,拉了拉庄的袖子,但是,庄则栋却没有理会,微笑地接受了他的礼物说:“美中虽然没有外交关系,但我很愿意加深个人之间的友好。
”
和庄则栋分手以后,科恩说:“中国人是好人,我也想到中国去看看,但是人家没有邀请,大概去不了吧!”
第二则:
共同社报道《“一起乘车吧”――世乒赛上的“美中友好”》
上午10点左右,在体育馆附近体育会馆前结束了练习的中国选手正要上车,这时候,穿着印有“USA”字样运动服的科恩,正急急忙忙经过汽车旁边步行到体育馆去。
中国选手看见了他,就打着手势对他说:“要是去体育馆就坐车去吧!”
对于这种出乎意料的邀请,科恩开始有些诧异,但后来却被面带微笑招手示意的中国选手吸引过去,上了汽车,向距那里数百米左右的比赛地点爱知县体育馆驰去。
到了体育馆之后,穿着流行服装的科恩和穿着鲜红色运动服的中国选手在大门前面一起拍照留念。
因门票卖光而进不去体育馆的观众,见到这种情景,都热烈地欢呼、鼓掌。
外公改变决策
为了探究外公在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上的转变过程,2005年年底外公诞辰112周年之际,我专门请教了他的护士长吴旭君。
她同我谈起那天的情况: 4月6日晚上,外公提前吃了安眠药,打算睡觉。
11时多,吴旭君陪同他吃晚饭。
饭后,发现老人已经困倦,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
突然,他又说起话来。
吴旭君听了一会儿才听出,大意是:
“打电话――王海容――美国队――访华!”
吃安眠药后讲的话不算数。
这是外公的嘱咐,也是中央定的一条规矩。
如此重大的事情,外公当天又刚刚圈阅不邀请美国队访华的报告,吴旭君是知道的。
她不敢做主。
“怎么办?我又不能说:主席,你给我写个字据,免得你不承认。
当时也没录音机,有录音机谁敢录音呀!请与不请,一字之差,办对了是应该的,办错了……”吴旭君说。
看她没动静,外公生气了:
“小吴,你怎么还不去办?”
吴旭君故意说自己刚才在吃饭,没听清。
外公信以为真,又一字一句、断断续续地说了一遍。
这回听清楚了,真是要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吴旭君还是不放心,问外公吃安眠药后说的话算不算数。
外公急了,一挥手,说:
“算!赶快办,来不及了!”
接到吴旭君电话,海容第一个反应:报告总理!《周恩来年谱》载明:
“1971年4月10日,本日,根据毛泽东作出的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决定,嘱告外交部以电话通知在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负责人,对外宣布正式邀请美国队访华。
”
总理巧布坐席
1971年4月10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加拿大、英格兰、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及美国共5个国家的乒乓球代表团成员。
总理为安排坐席煞费苦心,海容对此记忆犹新。
美国代表团无疑是这5个国家代表团中最受世人关注的。
而如何把握代表团之间,国与国之间一律平等的原则,不使每个代表团有失落和充当陪衬之感,则需要高超的外交艺术。
总理提出一种全新的坐席安排方案,即在每个代表团中间设置主座,总理谈完一处,再去下一处继续谈。
这样一来,等于既集体会见了5个代表团,又逐一会见了每个代表团,而且还与每个代表团逐一合影,客人皆大欢喜。
用现在的话说,这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总理这样设身处地地为客人考虑,平等待人,不辞辛苦地抓住每一个交流沟通的机会,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启示。
小球大球
总理向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谈话时指出:
“我请你们回去把中国人民的问候转告给美国人民。
中美两国人民过去往来是很频繁的,以后中断了一个很长的时间。
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我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
”
与周总理1971年4月14日会见美国乒乓球队同时,尼克松总统也发表了有助于改善中美关系的5项具体措施。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访华的美国乒乓球队充当了两国之间的民间外交特使。
小小银球弹开了中美彼此紧闭20多年的国门,震动了地球。
国际舆论将此称为“乒乓外交”。
编辑本段乒乓外交
说明: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
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
”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
毛泽东在打乒乓球中
,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
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我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
在第三十一届乒乓球赛举行期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曾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表示,在比赛结束之后,希望到中国访问。
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泽东主席断然改变原意,作出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4月10日,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团长和运动员科恩、雷塞克等人抵达北京。
周恩来总理对访问作了具体安排,指出这次访问对于打开中美关系的局面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周恩来接见建国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体育代表团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游览长城
4月14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
美国朋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等地。
同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就改善、松动两国关系采取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