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

合集下载

论我国体育外交的作用与影响

论我国体育外交的作用与影响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我们能深深地体会到:体育外 交对促进国际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对我国的发展也具有典型的
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进入21世纪,我国体育外交事业开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 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体育外交发挥作用的空间还很巨大,因此 本人选择体育外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新中国体育外交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外 交战略的作用与贡献,并指出我国体育外交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措施。
creates the
vibration world”the
pellet rotated the big ball”the spots diplomacy myth for US,again arrived in 2008 the Olympic Games to succeed.the sports diplomacy in under
步发展起来,同时也与更多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周总理“小球转动大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育是一个国家强盛、开放的表现,它的影响往往超越体育本身。特别是体育与政 治的关系,两者总是纠缠在一起,即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外交 的内涵也不断的被充实,体育外交、能源外交、科技外交等新的对外交往形式也逐渐被
囊括。体育外交作为其中之一,以其群众参与广、社会影响大、灵活性强而十分适合作
role which deeply realize:The sports diplomacy to promotes the huge
international society’S
country development

历史趣谈美国媒体到底是如何评价中美“乒乓外交”?

历史趣谈美国媒体到底是如何评价中美“乒乓外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美国媒体到底是如何评价中美“乒乓外交”?导语:“这是这项运动最光荣的时刻,这是构建为人熟知的‘乒乓外交’的最初步骤。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会员、记者、作家尼古拉斯格里芬(NicholasG“这是这项运动最光荣的时刻,这是构建为人熟知的‘乒乓外交’的最初步骤。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会员、记者、作家尼古拉斯·格里芬(NicholasGriffin)在自己的新书《乒乓外交:那个改变世界的游戏背后秘史》(以下简称《乒乓外交》)中这样评价中美“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一书的主线是乒乓运动的发展及其“政治属性”,从英国写到日本、从苏联写到中国,特别是中美两国在冷战期间“小球推动大球”的那段历史轶事和外交突破成为全球的高潮。

在格里芬看来,40多年前“乒乓外交”不可否认地在打破中美关系坚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很少有人了解中国人在1971年为“乒乓外交”做了多么精心的准备。

这本书刚一出版,就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关注。

“日本乒乓外交启发了中国”在格里芬看来,20世纪初乒乓球逐渐成为一项“没落的运动”,但随后在国际乒联的主持下渐渐变得火热,终于在70年代成为中美两国缓和关系、进而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工具,这一切都是精妙的“外交设计”。

1971年,日本名古屋乒乓球世界锦标赛期间,美国运动员格伦·科恩意外登上了中国乒乓球队的大巴。

这名球员以个性强著称,蓄长发、反戴棒球帽,一身嬉皮士打扮突然现身让车上的中国球员面面相觑。

这时,坐在后排的世界冠军庄则栋在短暂的“冷场”后走上前来,在翻译的帮助下与科恩交谈,并从包里掏出绣有黄山风景的杭州织锦作为礼物送给科恩。

当大巴抵达目的地,在前排交谈的科恩和庄则栋携手下车,正巧撞生活常识分享。

小球推动大球谈乒乓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

小球推动大球谈乒乓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

小球推动大球谈乒乓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概要:风靡我们何庄小学的乒乓,它不再仅止于是一项运动,它更是智慧、更是人际交往的纽带。

孩子们进图书馆、到网络教室搜集资料,拓宽了自己了解乒乓的视野;课堂上激烈地交流、思维的碰撞,让孩子们对乒乓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小球推动大球,可见小小银球在促进国与国、人与人友谊的巨大作用。

通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开始逐渐感受到小小乒乓球的巨大魅力。

乒乓,它可以活跃在球桌上,也可以成为联系你我友谊的桥梁。

【活动背景】在我们何庄小学的校园里,乒乓文化广场上、南北通道的“地面乒乓球桌”旁、到处都有孩子们生龙活虎打乒乓球的身影。

可以说,我们何小人个个爱乒乓。

但是,乒乓球不光是一项体育运动,它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曾经对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这些均应让学生了解,并能从中获益,对其今后的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乒乓球能成为国球不仅因为其运动成绩显赫、普及面广,更因为从中足以看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智慧以及他们强烈的民族使命感。

2.深切感知,乒乓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对促进国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3.“小小银球转动了地球”也是一种交际的策略,让学生领悟到,乒乓球是联系友谊的纽带。

【活动对象】六年级学生【活动准备】通过进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初步了解乒乓外交方面的相关资料。

【活动流程】一、谈话导入乒乓,是我们何庄小学的特色,我们人人爱乒乓,人人打乒乓。

课前,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了不少资料,已经初步了解到乒乓对促进中美关系的巨大作用。

先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自己所了解的资料吧。

生:我知道“乒乓外交”这个说法来自1971年的那次世锦赛。

生:我还知道庄则栋是“小球转动地球”的关键人物。

生:1971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与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庄则栋还受到毛泽东的表扬,“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乒乓外交的逻辑与中国外交智慧

乒乓外交的逻辑与中国外交智慧

作者: 储昭根[1]
作者机构: [1]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人民论坛
页码: 92-9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2期
主题词: 乒乓外交;外交智慧;中美关系
摘要:中美"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破冰."小球"之所以推动"大球",与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日益增强、在国际舞台上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的崛起有关,其背后更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领导人的运筹帷幄及卓越的外交智慧."乒乓外交"深刻说明,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可促国之信.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两国人民福祉出发,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不断扩大共同利益,坚持有效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新回到可预期、建设性的轨道,以造福于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2023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协同合作与互利共赢”作文素材

2023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协同合作与互利共赢”作文素材

【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世界乒乓球运动因发展严重不均衡而险些被移出奥运大家庭。

这也是一枝独秀的中国队面临的危机。

2009年开始,中国主动为他国培养人才,比如,分享训练成果,吸引外籍选手参加乒超联赛,派教练和运动员赴海外执教、打球,等等。

中外选手的对决从此变得更精彩了。

但外国选手在一些国际大赛中战胜中国队,又引发了国人的担忧。

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回应:“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

再说,国乒的底蕴和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

”中国乒乓球在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也让自己始终站在世界之巅。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材料解读(葛福安)整体上,材料可分为总分总三个大层次。

总起两句话是背景介绍。

主要是讲中国乒乓球队面临的危机,为下面破解危机作铺垫。

但是,这里的“危机”却隐含“玄机”。

既然中国队“一枝独秀”,为什么会面临危机呢?放到世界乒乓运动的大背景下看,因为中国乒乓球的水平太过优秀,一枝独秀、一骑绝尘,导致“世界乒乓运动发展不均衡”,这决不是什么好事。

从两个方面看,你太优秀,别人没有了参与感,连陪练都不成,那乒乓球比赛都成了中国队的表演,有人就自然会让乒乓球项目从奥运项目变成“国球”,这显然不符合奥运精神;其次,别人长期无法成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对手,自己“独孤求败”而不得,对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深藏危机。

第二层是面对危机的做法、效果,质疑的声音和刘国梁的回应。

面对危机的做法,在刘国梁的回应里总结得很好,“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这就是“中国乒乓球发展”之道的内涵,也就是我们的“助人者自助”。

让对手变得优秀,使得世界乒乓球运动回复到体育“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本义中来。

当然,国人面对“外国选手在一些国际大赛中战胜中国队”有担忧,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能关联到总起句中的“被移出奥运大家庭”以及对中国乒乓事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这只是“近忧”,而长远发展才应是“远虑”。

乒乓外交详细介绍

乒乓外交详细介绍


■周恩来讲话后不到几小时,白宫就宣布了旨在缩小两
“你们作为前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 国间鸿沟的一系列开禁措施:放松美国对中国实行了 的第一个美国代表团,打开了两国人民 21年的禁运,对愿意访问美国的中国人可以加快发给 友好往来的大门。尽管中国和美国目前 签证,放宽货物管制等等。尼克松宣布:“美国的对华 还没有外交关系,我相信中美两国人民 政策已经打开了坚冰,现在就要测水有多深了!我希望, 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大多数人民 其实我是期待着,有一天我将以某种身份访问大陆中 的赞成与支持。” 国。”
“搭车事件”(两种说法) 毛泽东的意见转变(4月6日)
“我想去中国”
“中美同乘一车!”

• 说法一
• 比赛期间,发生了戏 剧性的一幕:一天, 美国球员科恩慌乱中 上了中国运动员的专 车,在即将到达比赛 场馆时,中国运动员 庄则栋将一块杭州织 锦送给他,并与他热 情握手。比赛的最后 一天,中方正式邀请 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 国。

四、意义
•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 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 交”。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 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 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乒乓外交”不仅拉近了中美两国人民间的距 离,而且拉开了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历史序幕。

三、访问和回访
☆4月10日, 美国乒乓协会主席、团长、运动员科 恩、雷塞克还有几位记者等抵达北京。 ☆在13日下午北京西郊举行了一场中美乒乓球 友谊赛。 ★
☆4月14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乒乓 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会谈。

中国乒乓球冠军庄则栋介绍

中国乒乓球冠军庄则栋介绍

中国乒乓球冠军庄则栋介绍庄则栋,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冒着风险,结交美国运动员,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大门。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乒乓球冠军庄则栋介绍,希望对你有用!庄则栋简介庄则栋(1940年8月25日—2013年2月10日),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生于江苏省扬州市,自幼喜爱乒乓球运动,14岁加入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乒乓球小组,1957年入选北京市乒乓球队,同年参加全国比赛,1959年入选中国青年乒乓球队;庄则栋曾获得第26—28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力队员之一;1971年4月,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乒赛期间,冒着风险,结交美国运动员,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大门;曾任国家体委主任,中共十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3年2月10日,在北京佑安医院去世,享年73岁。

庄则栋人物生平家庭出身庄则栋是江苏扬州人,他的爷爷曾在扬州做文笔书吏,全家人住在扬州泥衢的巷尾一座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子里。

庄则栋的爷爷赋闲后,父亲庄惕深在上海当时号称“远东首富”的英籍犹太大亨哈同创办的仓颉中学教书。

某天上班途中,庄惕深捡了一张马票,次日居然中了奖。

一向迷信的哈同闻听此事,认为此人乃有福之人,将来所生之子或有状元之命,遂将养女罗馥贞许配给了庄惕深,还在北京为庄惕深夫妇购置了一套前清某王府旧宅作为嫁妆,大大小小共计330间,人称“北京哈同花园”。

不过,庄惕深夫妇婚后更多的时间仍然住在扬州,并生养过两个女孩,但都不幸早夭了。

此后,庄惕深夫妇在沪扬两地往返居住,后迁居北京,生一子又夭折。

为了续庄家香火,庄惕深在扬州又娶了雷仲如,雷仲如为庄惕深生下一男一女。

那名男孩,就是日后叱咤风云的乒坛名将庄则栋。

庄则栋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写道:自己出生后和母亲雷仲如一直住在扬州,“而父亲在北京,牵肠挂肚地惦念着我们母子”,直到抗战胜利后,庄惕深征得罗馥贞同意,“才星夜兼程把我们母子接回北京”。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体育与国际关系国贸1101 陈琳文学号:2011110338 体育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与和平、休战联系在一起的。

顾拜旦曾在《体育颂》中歌颂道:“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

”在现代国家关系中,体育交流因其灵活性而发挥独特的作用。

运动员被称为“微笑的大使”、“穿运动衣的外交家”,起到了“外交先行官”的作用,为国家政治和外交活动牵线搭桥,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政府为了实现国家政治或外交目,或促进国家间关系所进行的对外体育交往和交流被称为体育外交,它是总体外交的一部分,在范畴上属于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在中国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新中国的对外体育交往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开始了,而且一开始就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展开的。

建国初期全国的体育工作是以团中央为主管领导,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具体操作;1952年11月成立专门的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央体委),1954年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体委);1998年3月更名为国家体育总局。

作为国务院的一个部门,对内负责领导全国的体育活动,对外负责参与国际体育赛事和其它对外体育交往。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因而独特的体育外交自言也会在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关于体育在外交和国际关系上的巨大作用,在七十年代初“乒乓外交”这一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过十多年的越战,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军费,与苏联比较起来,美国的国际地位也相对下降,客观上美国需要寻求抗衡苏联的力量。

而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使得其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成为美国争取结盟的对象。

另一方面,北京政府也希望恢复对美外交,以求提高国际政治形象及争取联合国内的席位。

但多年的政治意识形态的隔膜,使得两国缺乏一个合理的契机。

后来基辛格也说“尼克松总统入主白宫后,非常关心中国的发展,但却苦于找不到打通两国关系的渠道,无法跟中国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今年正值“乒乓外交”40周年,作为全程参与见证的亲历者,张燮林谈起这段历史仍记忆犹新,感触颇深。

“乒乓外交”,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在中美建交中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最有影响力的事件,正如有人所评价的:“在世界体育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单项体育运动,能像‘乒乓外交’那样,引起世界外交格局的重大改变。

”赴日参加世乒赛,“准备死几个人”国际乒联决定第31届世乒赛于1971年3月28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

但距离报名截止日期还差10天之时,中国方面仍没有动静,中国队的缺席似乎已成定局。

日本乒乓球协会会长后藤钾二来北京邀请我们去参加,他是名古屋爱知大学的校长,很有声望的一个人。

他说,中国队是以前的世界冠军,比赛到了他们家门口,中国队不来参加,很遗憾。

此时中国正在搞“文化大革命”,全国一片混乱,在外交方面,与中国建交或半建交的40多个国家中有近30个国家与我国发生了外交纠纷。

那时体育战线的主要任务是批判“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体育路线”,一般人也不敢擅自主张进行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

当时正值众所周知的“文化大革命”,我们已经有两届世乒赛没参加了。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们发扬民主讨论。

一部分队员、造反派、体校的学生思想偏左,不赞成去,说体育是为了人民的健康,不搞锦标不搞竞技,那时有“锦标主义”这种提法。

现在回过头来看,他们也是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说的,没有什么恶意,只是觉得体育是群众活动的事情。

而像我、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等一批人基本都同意去参加。

最后两种意见汇总,报到了总理那边,后来报到毛主席那儿。

我还记得毛主席当时的批示是:“我队应去,准备死几个人,不死更好,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文革”时期训练比较少,六十年代末训练基本停顿,主要是下基层打表演,在群众中推广乒乓球运动。

不过这也算是能起到训练的效果了。

因为缺少对外交流,国际上对手的信息就基本没有了,我们在1970年开始训练,各方面走向正规,赴日前已经去欧洲参加过比赛了,走之前那段时间就加强了训练,开始为四月份在日本的比赛做准备。

有个细节我印象深刻:等到决定要参加比赛,就要球衣啊,我们的球衣质量非常不好,那时候都要穿红的,运动服是全红的,但红色染料不合格,打完球后出了汗,往面包车上的椅子一靠,就是两道红杠杠,椅子都染红了。

这样的形象怎么能去出国呢,这么大一个国家,染料问题还解决不好。

后来把这个情况报到了三座门(军委所在地)主管体育的李德生那里,李德生特批用进口的染料,才做到不褪颜色。

虽说是件小事,也可以看出当时的领导是支持的。

我们出去打比赛前也开会确定了一些纪律,比如对于金边柬埔寨的郎诺集团,我们不承认它,凡是它出现的场合我们都不出现。

南非因为搞种族隔离,被国际社会制裁,我们在比赛中也会回避它。

老外认为乒乓球代表个人,不讲究这些,我们是代表国家出去的。

美国运动员上了我们的车,十分钟没有人敢理他3月28日下午,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幕式在名古屋“爱知县体育馆”隆重举行,中国队备受瞩目,日本警方派出大批警力全方位保护,但国民党特务和日本右翼分子的游行、抗议,甚至投掷燃烧物品等骚扰事件也时有发生。

日本方面,对保安也是非常重视,他们专门配了一个车给中国队用,美国也单独用一辆车,因为这两队人比较多。

其他国家代表队有的合起来坐一辆车,十五分钟到半小时一趟的样子。

车前都写着国别、车号,所以不会上错车。

4月4日那天正好我们坐在车子里面,准备去体育馆参加训练。

大家在车子里有说有笑的。

这时候进来了一个人,就是科恩啦,长头发的那个。

他们美国队的车开跑了,他一看,还有个车门开着,就进来了。

他进来后一转身,后面就是USA三个大字,那就是美国队了。

我记得那个情景是,他上来以后,结果大家都没有声了,有点沉闷,十分钟没有人敢理他。

运动员庄则栋成为打破尴尬的第一人,他过去和科恩打招呼:“美国政府对中国不友好,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始终是友好的。

为了表达中国人民对美国运动员的友谊,我送你一个礼物,留作纪念。

”科恩高兴得不得了。

翻译向他介绍说:“他就是庄则栋”。

他连连说:“我认识,我认识,他的球打得特别好。

”两人没说上几句,大概不到五分钟,就到了目的地场馆。

我好像听见庄则栋问翻译,你带了礼品没有?然后这个翻译,就拿出来一幅织锦画,记得印的是杭州的风光,下车后,庄则栋就给了他。

说来也奇怪,好像下面有人通知似的,很多日本记者,还有其他记者,就围了上来。

现在想起来,我很佩服那些日本记者,反应真快,那新闻触觉很敏感啊,少说有五六个,一下子都围过来,噼里啪啦,一通照相,就把这个事情炒起来了。

当时苏联正在开二十四大,感觉都把他们的风头压下去了,那几天日本的报纸都是以这个作为头条,我们虽不认识日本字,但十分之一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都是中国和美国友好这类话。

“中美接近了!”成为第二天日本新闻界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通栏标题、图文并茂,报道的力度可说是铺天盖地。

科恩后来也精心选择了一件印有表示和平的红、白、蓝三色旗帜,连同印有“Let it Be”(顺其自然)字样的T恤衫,送给庄则栋。

庄则栋和女运动员林美群抽签时,抽到和柬埔寨的运动员一组,就弃权了。

当时好多老外也想不通。

这一届世乒赛,我只参加了一个项目的比赛,和林慧卿一起打混双,最后一场和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的组合打,拿了一个混双冠军,也是中国第一个混双冠军。

拿了冠军,马上就要参加记者招待会,当时军管会的人找我谈话,还教我怎么讲,叮嘱我到时要讲打赢了是因为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那天,外国记者采访我,问我取得冠军后的心情,我也不回答问题,先发制人,张口就一句:‘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我看场下的记者都傻了,不理解,不知咋回事,在下边交头接耳。

现在想想也挺可笑,打赢了好说,打输了呢,那可怎么说?毛泽东指示,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早在第31届世乒赛举办前,中美关系就经历过一些被称为“外交小步舞”的细微缓和,但破解僵局的微妙一刻尚未到来。

3月27日晚,中国队在参加日本名古屋举行的一次招待会时,中美两国运动员不期而遇,当时双方互打招呼,但当中国队员从翻译处得知这些是美国人时,马上不再搭话。

这件小事,引起中方领导的注意。

无独有偶,3月30日上午,在国际乒联大会期间,中方代表团的秘书长宋中无意中与美国代表团团长斯廷霍文坐到了一张桌子上,两人随意漫谈。

斯廷霍文有意提醒宋中,15天前,美国国务院决定对持有美国护照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员取消一切旅行限制。

中午散会后,斯廷霍文又婉转地探询道:“中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很高,如果美国选手去一次中国,一定能学到许多有益的技术。

也希望中国的乒乓球队选手到美国去。

”到底要不要邀请美国队访问中国?主张不邀请的意见占了上风。

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上交总理,4月6日,毛泽东圈阅报告,退外交部办理。

4月7日世乒赛即将闭幕,美国乒乓球队无缘来华似成定局。

然而4月4日庄则栋与科恩戏剧性的结识,却让事态有了180度的转弯。

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的《改变世界的日子》一书中,详尽记录了这个改变历史决策的诞生过程。

当毛泽东的护士长吴旭君为他念《参考资料》有关此事的报导时,毛眼睛一亮,不但让她把这则花絮再念一遍,还说了一句:“这个庄则栋,不但球打的好,还会办外交。

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4月6日晚上,毛泽东提前吃了安眠药,打算睡觉。

11时多,突然,他又说起话来。

吴旭君听了一会儿才听出,大意是:“打电话――王海容――美国队――访华!”(注:王海容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吃安眠药后讲的话不算数,这是毛泽东的嘱咐,也是中央定的一条规矩。

吴旭君不敢做主。

看她没动静,毛生气了:“小吴,你怎么还不去办?”吴旭君故意说自己刚才在吃饭,没听清。

毛信以为真,又一字一句、断断续续地说了一遍。

这回听清楚了,真是要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吴旭君还是不放心,问毛吃安眠药后说的话算不算数。

毛急了,一挥手,说:“算!赶快办,来不及了!”8日,接待美国乒乓球队的请示便报了上来。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世界舆论为之瞩目。

第一批进入新中国的美国人当美国驻日大使得知此事后,立即给美国国务院发了一份加急电报,国务卿罗杰斯当即将电报送往白宫。

尼克松见了电报时,“又惊又喜”,因为他“从来没有期望中国事务的启动会以乒乓球队的形式来实现”。

尼克松立即批准接受邀请。

4月10日上午10时,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成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新中国境内的美国人。

时年23岁的全美乒乓球女冠军康尼•斯威里斯回忆她当年访华的经历时说:“当听说我们获邀去中国时,我又怕又喜。

中国的邀请令我们所有人惊呆了。

我们对中国的了解都来自历史书和电视,大部分都是负面的。

两名队员选择退出,但我决定成行,我想我们作为受邀客人会受到很好的招待。

”4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美国乒乓球队的成员,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句欢迎美国客人,并对他们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

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

”几小时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一系列对华开禁措施。

作为回报,美国乒乓球队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这个邀请马上被接受。

他们是直接取道香港来大陆的,当时我们还在香港表演比赛,家里有一批留守的国家队队员接受了接待任务。

后听他们说,根据指示,不能打得很难看,还不能让人吃零蛋,有的还要让球还要故意输掉。

有些群众就不理解,还打来电话质问。

我回北京后有一天晚上,一个电话打到乒乓球队,恰好是我接的。

对方也不说找谁,劈头便严厉地责问:“你们乒乓球队是怎么搞的?国家培养了你们好多年,怎么就这么不争气!打乒乓球竟然输给美帝国主义,太丢我们中国人的脸了……”听到这里,我赶紧向对方检讨,说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刻苦训练,绝不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并请他看我们今后的实际行动。

“乒乓外交”成功破冰,促成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周总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最终“小球转动了大球”――1971年7月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到达北京,成为第一个来华访问的美国在任总统。

2月28日,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以民间交往的形式打开大门,然后两国首脑再坐在一起会谈,这在世界外交史上也可算精采绝妙。

回访美国,学唱美国歌曲1972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应邀访美。

庄则栋被任命为团长,副团长是李梦华、钱大镛。

张燮林作为男队教练又是运动员的身份,随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回访美国。

走之前的心情很兴奋,多年的封锁啊!当时还有一个指导思想,即“要尽量做好美国人民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