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详细介绍
我所知道的“乒乓外交”

我所知道的“乒乓外交”赵正洪2014年07月14日庄则栋向科恩赠送礼物人的一生中,能直接参与重大历史事件的机会是很少的,能直接参与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的。
正因为是这样,所以到了晚年,“如烟往事俱忘却”的时候,这些重大事件反而更加凸现出来。
我亲身经历的“乒乓外交”就是当年轰动世界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
作为这件事的直接参与者,我看了一些有关此事的文章,总感到有不尽完善和与历史有出入之处。
为此,我今天尽自己所能,将当年的历史事件如实写出,供人评说。
一、战前受命1970年,当时的国家体委军管会召集会议,研究我国是否派队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赛的问题。
“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的乒乓球队伍受到很大摧残。
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主教练傅其芳被迫害致死,训练全部停止,体委机关内也是派性甚浓,再加上我国已有两届未参加世界乒乓球赛,因此是否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赛的确不好下决心。
在这次会上,当时的军管会负责同志说:“今年是举行第31届兵乓球赛的一年。
世界舆论认为中国队应该参加,要是没有中国队参赛,就不能称之为世界性的比赛。
因为中国兵乓球队水平高,参加比赛才能反映当今世界兵乓球运动的技术水平。
”经过研究,军管会议决定,向中央写报告,请示毛主席、周总理批准派队参赛。
这时,外界的推动力越来越大了。
1971年1月25日下午,日本兵乓球协会会长后藤钾二先生一行4人来到北京,邀请中国派兵乓球代表团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赛。
后藤先生认为没有高水平的中国队参加,就不能算“世界级”比赛,当晚就向我有关方面递交了一份会谈纪要。
中日双方的会谈是在周总理亲自关怀下进行的,因而比较顺利,几个技术性问题很快解决了。
1971年2月1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会议纪要。
但是最后中国队是否参赛,仍有待中央拍板。
当时距比赛日期3月28日还有两个月,距参赛报名截止日期只剩下10天了。
日期紧迫,参赛准备工作必须加速进行。
军管会要我负责乒乓球队的训练工作。
乒乓外交是体验体育政治功能的一个例子

乒乓外交是体验体育政治功能的一个例子一个直径4厘米的乒乓球,一张面积4平方米的乒乓球台,一副重量160~190g的乒乓球拍,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乒乓球,不讲究场地大小,不讲究环境优劣,不讲究专不专业,随时都能来个几拍,这就是中国人对“国球”的偏爱。
虽然乒乓球运动其实属于“舶来品”,它最早起源于英国,直到1904年才传入中国,但几十年发展下来,中国人反而成了这项运动的“最佳代言人”,不仅玩的人数最多,国际赛场上成绩也是最好的。
事实上,中国人不仅热爱乒乓球,还史无前例地研发出了“衍生品”——“乒乓外交”。
一个小小的乒乓球,竟强有力推动了中国、美国、日本三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曾在20世纪70年代,为中日建交、中美建交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1971年4月13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他们是1949年后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团体。
“西花厅的乒乓球桌”说到“乒乓外交”,有一个人的名字是无法绕过去的,即总理周恩来,是他开拓性提出了这个伟大想法,是他在“文革”期间顶住政治压力,将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
要说为什么是乒乓球扮演了这个“大功臣”?其实这和周恩来本人有很大关系,因为他自身就是乒乓球运动的“狂热爱好者”,不仅自己打,还对许多国内外乒乓球运动员都了然于胸。
只要中国乒乓球队有比赛,他无论再忙都会让秘书关注比赛情况,然后随时报告比分,当中国队输球的时候,他比谁都着急。
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的住处——中南海西花厅里,虽然院子面积不算太大,卫士们还是想方设法放了一张乒乓球桌。
这是他们找木工专门定制的,虽然丑了一些,不过好歹能用。
但他们没料到的是,用了几年后桌子开始摇摇晃晃,有一次周恩来就故意调侃说,你们找的木工技术不行啊。
无奈之下,卫士们便想了一个“妙招”,他们跑去乒乓球队借桌子,“总理爱打乒乓球,工作疲劳的时候,我们陪他打一会儿球,让他活动活动。
你们体委用过的旧台子多,拿一张放在西花厅吧。
体育外交案例

体育外交案例体育外交是一种利用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方式,来促进国际关系、增强国家影响力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外交手段。
体育外交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和比赛,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加强互信和合作关系,缓和或解决国际冲突和争端,促进区域安全和繁荣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关体育外交的成功案例:1.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乒乓外交”1971年,美国国家乒乓球队应邀到中国进行友好交流。
这次访问被称为“乒乓外交”,期间,美国乒乓球员在中国参观了许多地方和训练中心,并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友谊赛。
此次活动激发了两国人民的浓厚情感,对于缓和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次乒乓外交开启了美中交往的序幕。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对于改善两国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米克尔森在埃及赢得的高尔夫比赛2006年,美国高尔夫球手米克尔森参加了在埃及举行的阿布达比锦标赛。
在比赛中,米克尔森被定位为“美国代表”,并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最终赢得了比赛。
米克尔森在比赛后表示:“我不是一名政治家,但我知道运动员有能力在没有政治干涉的情况下为不同的国家发挥作用。
”米克尔森的胜利激发了埃及民众对于高尔夫运动的热情,也使得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形象受到了改善。
此次比赛对于改善美国和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3. 世界杯足球赛的影响世界杯足球赛是一个全球性的体育赛事,每四年一次。
它吸引了全世界数十亿人的观看,成为了一个联合和平、促进国家和人民之间友谊和团结的平台。
在世界杯足球赛中,不同国家的球员和球迷聚集到一起,通过竞技和交流,建立友好关系,并加深相互了解和合作。
足球不仅是一种比赛,更是一个策略性的宣传平台,可以让各国通过展现自己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来提高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结语。
历史趣谈中泰的乒乓外交 从人质外交质变到乒乓外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泰的乒乓外交从人质外交质变到乒乓外交
导语:发生在1972年的“乒乓外交”故事里,最精彩的一笔是中国和泰国之间的“乒乓外交” 五十年代,泰国新闻界泰斗乃讪担任泰国政府的最高顾
发生在1972年的“乒乓外交”故事里,最精彩的一笔是中国和泰国之间的“乒乓外交”——
五十年代,泰国新闻界泰斗乃讪担任泰国政府的最高顾问,也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反共总策划。
当时,贫穷的泰国依赖美国经济援助,前提是不准泰国与新中国交往。
1954年,乃讪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有感于周恩来总理的翩翩风度,对新中国的态度有所改变,于是建议銮披汶总理与中国进行秘密接触。
万隆会议后,乃讪研究了中国古代的“和亲”、“人质”文化之后,决定把自己的一对儿女交给周恩来,作为泰国的“人质”,以显示对中国的诚意和留下今后改善泰中关系的伏笔。
这对兄妹秘密入境之后,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就读于中国学校,并且取了中国名字常怀和常媛。
六十年代后期,泰国政局的动荡使乃讪受到囚禁,而常氏兄妹则在“文革”中有很多戏剧化的遭遇,最后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哥哥常怀被遣返回国、妹妹常媛出走英国。
1972年,泰国政府决心把握住“乒乓外交”之后出现的时机,常媛秘密地从英国回到中国并且见到了周恩来总理,讨论了发展中泰关系的策略。
于是,并非新的亚乒联成员的泰国,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亚锦赛。
对此路透社惊讶地评价道:“泰国已决定在乒乓球桌上同北京建立第一次正式接触。
”
但实际上,这些“桌上”的接触全是在“桌下”运筹帷幄的结果——时生活常识分享。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指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事件。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毛泽东策划乒乓外交始末前言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要求原本被拒绝,为何突然有了转机?《改变世界的日子》一书通过孔东梅和毛泽东表侄孙女、中国第一位女性副外长王海容的回忆,描述了伟人的心灵世界、卓绝风采和30年前幕后的改变世界的中国外交故事。
要求访华《改变世界的日子》1971年3月21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抵达日本名古屋,准备参加于28日开始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在日本,美国队提出访华要求。
消息传回北京,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上交总理,认为目前邀请美国队的机会尚不成熟。
4月4日,总理在报告上面批注“拟同意”后呈报外公。
4月6日,外公圈阅报告,退外交部办理。
美国乒乓球队无缘来华似成定局。
因为4月7日世乒赛就闭幕了,各国代表团将陆续回国。
发生转机然而,已成定局的事情,转瞬间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事情的起因,源于4月4日中美两国乒乓球手的一次偶遇:美国队员科恩在体育馆训练了太久,就快到比赛的时间了,她看到了外面还有一辆车,就上了车,但一上车却发现登上了中国队的车。
当时中国队员庄则栋主动上前致意并赠送礼品……我从外公的护士长吴旭君阿姨那里得知,当她为外公念《参考消息》有关此事的报导时,老人眼睛一亮,不但让她把这则花絮再念一遍,还说了一句:“这个庄则栋,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
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海容也知道外公这句话。
虽然,庄则栋后来一直在干他的老本行体育,并未涉足外交,但是,这位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对于中美接触所做的贡献,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几则外电连续几天的几则外电,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美乒乓球队员接触后给外界带来的巨大震动,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外公会突然转而做出邀请美国队访华的决定: 第一则:共同社消息《以庄则栋为中心,形成了“友好之环”》科恩向结束了比赛的庄则栋打招呼,把他带到记者接见室,握着他的手说:“真多谢你了!”作为回礼,他拿出一件睡衣,旁边陪的一个中国代表团官员,拉了拉庄的袖子,但是,庄则栋却没有理会,微笑地接受了他的礼物说:“美中虽然没有外交关系,但我很愿意加深个人之间的友好。
第31届世乒赛“乒乓外交”插曲

第31届世乒赛“乒乓外交”插曲作者:***来源:《世纪》2020年第03期“乒乓外交”通常是指:1971年4月,毛泽东指示正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代表团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向美国传递出中方希望彼此交流、实现正常化关系的愿望。
此举打破了20多年中美关系中的坚冰,双方关系逐渐改善,直至正式建交。
还应看到,“乒乓外交”对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其要义与推进中美关系几乎平行。
实际上,周恩来还巧妙地运用“乒乓外交”,与朝鲜改善了关系,修补了由“文革”而产生的裂痕,使之重新紧密起来。
这是从广义的“乒乓外交”引出的一段传奇式变奏曲。
郗恩庭,第3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是这次赴朝访问的主角之一。
30年前他在接受我采访的时候,就叙述过这段故事。
2018至2019年夏秋之间,我们多次坐在一起,将这段往事细细梳理了一遍,增添了新的细节史料。
没想到,完成了这段往事记述后的2019年10月27日,郗恩庭突因心脏疾病辞世,享年73岁。
本文可作为他生前最后审定的文稿,亦以此作为对这位乒乓兄长的纪念。
怎样看待与朝鲜的比赛1971年3月,朝鲜副外相金龙泽一行来中国会商,达成双方都去日本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一致意见。
其间周恩来会见了金龙泽,并向客人谈起他对朝鲜著名男选手朴信一的关注,表示如果朝鲜选手“在男子单打、双打中能获胜,我们就高兴”的意愿。
朝鲜客人感谢周恩来的热情和支持。
然而赛场的起伏跌宕,远非许久前在会议室里就可以议定。
中国男子选手在第31届团体比赛中占尽实力均衡之利获得冠军,进入男子单打比赛情况就不同了,中国选手还没有找到全面遏制欧洲弧圈球的好办法。
结果,打到男子单打前32人争夺前16名资格的时候,中国队就只剩下两位,即上半区李富荣和下半区郗恩庭,后者将与朝鲜选手朴信一相遇。
郗、朴对阵怎么打?赴日之前,郗恩庭隐约听说过与朝鲜选手比赛可能要帮助过关的说法。
但这位朝鲜选手即便进入前16名,此后相遇的个个是强手,他能不能冲过去,完全是未知数。
历史趣谈乒乓外交的幕后故事 不光中美之间开启乒乓外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乒乓外交的幕后故事不光中美之间开启乒乓外交
导语:并非只有一个“乒乓外交”。
或者说:“乒乓外交”的常见词义是关于中美关系的,但他的引申义里,则有各式各样的“乒乓外交”。
在中美“乒
并非只有一个“乒乓外交”。
或者说:“乒乓外交”的常见词义是关于中美关系的,但他的引申义里,则有各式各样的“乒乓外交”。
在中美“乒乓外交”之后的一个重大事件,是1971年11月3日到14日的“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对于这一赛事有多少国家和地区参赛,我收集到三个数字:47个、49个、51个——“47”是新华社10月23日通稿里提供的数字;“49”是《中国体育年鉴》里的数字;“51”则最早见诸路透社和法新社的报道。
《读卖新闻》有点儿酸溜溜地谈到:参加亚非邀请赛的国家和地区有51个,而名古屋世乒赛不过57个,“作为国际比赛来说,没有一个白人参加,亚非小国不用担心受怕,可以说这也是唯一的一次。
在联合国大会上反对阿尔巴尼亚驱蒋提案的达荷美、冈比亚、利比里亚等国也大大方方地参加比赛,这也表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
德新社则指出:“中国的新闻工具对于有亚非地区五十一个国家参加的这次比赛用的篇幅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要多得多。
中国慷慨解囊以确保这次友谊赛获得成功。
此间人士说,这次比赛的组织委员会已付出了包括到北京的飞机票在内的一切费用,并且为在北京包租的两座饭店中的住宿付费。
中国事实上已把它的乒乓外交扩展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
在“扩展的乒乓外交”中,有这样几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首先是印巴关系。
生活常识分享。
乒乓外交

评价
• “乒乓外交”的真正成就在于,它开创了一个以人民之间的友 谊促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而这种外交模式的 载体正是跨越国界和意识形态障碍的国际体育交流。 • 现代外交是总体外交,不同领域的对外交往都要为国家的总体 外交服务,而体育外交正是其中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的重要一 环。体育在外交中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跨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属 性能够在外交格局中实现求同存异,为矛盾双方创造建立沟通 的结合点。 • 因此,尽管美国乒乓球应邀访华在表面上看似毛泽东一夜之间 做出的决策,但它的确不是仓促和偶然的举动,而是中美双方 为各自争取外交主动而谋求交流与合作的必然努力。
发展
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
之后,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曾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表 示,在比赛结束之后,希望到中国访问。消息传回北 京,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关于不邀请美国乒 乓球队访华”的报告上交总理,认为邀请美国队的时 机尚不成熟。总理在报告上面批注“拟同意”后呈报 毛主席。 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主席断然改变原意, 作出决定,嘱告外交部以电话通知在日中国乒乓球代 表团负责人,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评价
毛泽东利用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日本的民间交往, 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巧妙地打破中美之间关系的 僵局,正式揭开两国改善关系的序幕,促使实现尼克 松访华乃至中美建交。这一事件,和它所包含的灵巧 微妙的外交技巧,被官方史家戏剧性夸饰为艺术地表 明了中国领导人改变自己的国际战略意图,誉为“小 球转动了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发展
1971年4月12日,周恩来总理通过巴 基斯坦向美方首脑发出人民大 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 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 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中美两国 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美国朋 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 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周恩来讲话后不到几小时,白宫就宣布了旨在缩小两
“你们作为前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 国间鸿沟的一系列开禁措施:放松美国对中国实行了 的第一个美国代表团,打开了两国人民 21年的禁运,对愿意访问美国的中国人可以加快发给 友好往来的大门。尽管中国和美国目前 签证,放宽货物管制等等。尼克松宣布:“美国的对华 还没有外交关系,我相信中美两国人民 政策已经打开了坚冰,现在就要测水有多深了!我希望, 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大多数人民 其实我是期待着,有一天我将以某种身份访问大陆中 的赞成与支持。” 国。”
“搭车事件”(两种说法) 毛泽东的意见转变(4月6日)
“我想去中国”
“中美同乘一车!”
▲
• 说法一
• 比赛期间,发生了戏 剧性的一幕:一天, 美国球员科恩慌乱中 上了中国运动员的专 车,在即将到达比赛 场馆时,中国运动员 庄则栋将一块杭州织 锦送给他,并与他热 情握手。比赛的最后 一天,中方正式邀请 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 国。
◆
四、意义
•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 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 交”。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 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 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乒乓外交”不仅拉近了中美两国人民间的距 离,而且拉开了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历史序幕。
▲
三、访问和回访
☆4月10日, 美国乒乓协会主席、团长、运动员科 恩、雷塞克还有几位记者等抵达北京。 ☆在13日下午北京西郊举行了一场中美乒乓球 友谊赛。 ★
☆4月14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乒乓 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会谈。
◇
☆ 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
◇
珍宝岛战后
•
1969年8月20日,苏联 驻美大使 多勃雷宁 奉命 在华盛顿紧急约见美国总 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基辛 格,向他通报了苏联准备 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 并征求美方意见。------ 苏 联的意图非常明显:中美 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很紧张, 能得到美国支持更好,但 至少确保美国保持中立。
二、历史的偶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乒乓外交
小球推动大球
• • • • 一、背景 二、历史的偶然 三、访问与回访 四、意义
一、背景
(中美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交叉---互惠共赢)
美国方面 ◆军事上,“越战”泥潭,冷战的劣势地位。
◆政治上,欧工体、日本,第三世界国家等国际政治力量 的不断壮大
◆经济上,科技革命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缓,争霸战争拖 垮了经济。 中国方面 ◆外交政策的成熟(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使中国希望寻求与其他大国合作, 以应对苏联威胁。(1969年 中苏珍宝岛战争)
• 说法二
• 4月3日上午10点左右,在体 育馆附近体育会馆前结束了 练习的中国选手正要上车, 这时候,穿着印有“USA”字 样运动服的科恩,正急急忙 忙经过汽车旁边步行到体育 馆去。中国选手看见了他, 就打着手势对他说:“要是去 体育馆就坐车去吧!” • 对于这种出乎意料的邀请, 科恩开始有些诧异,但后来 却被面带微笑招手示意的中 国选手吸引过去,上了汽车, 向距那里数百米左右的比赛 地点爱知县体育馆驰去。
◈
毛主席吃过安眠药后的决策
4月3日,美国领队就找到中国队驻地,提出比赛结束后,希望到中 国去。 美国领队的访华要求很快得到国内回复:暂时不邀请美国队访华。 4月6号晚上,毛泽东在吃完安眠药后不久,竟然改变了 主意,果断地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 他同时要求 马上就办,不得耽误。
美发布声明
次日,美国国务院接到驻日本大使馆《关于中国邀请美国乒 乓球队访华的报告》,立即向白宫报告。尼克松在深夜得知 这个消息后,立即发电报给美国驻日大使,同意中方的邀请。 事后尼克松说:“我从未料到对中国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 队访问北京的形式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