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红色传奇第4集《壮家英魂》观后感-范文模板 (2页)

合集下载

红色传奇读后感作文300字

红色传奇读后感作文300字

红色传奇读后感作文300字红色传奇读后感作文300字通用8篇《红色传奇》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和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它还让我知道了亲情和友情是多少金钱都换取不来的。

还让我懂得了要尊老爱幼,要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红色传奇读后感作文3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色传奇读后感作文300字篇1在这个星期,我偶然借到了一本我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红色经典》,其中的《军民大摆地雷阵》一篇给我印象深刻,颇受感触。

这个故事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安国,有许多鬼子扫荡,老百姓们顽强抵抗自制地雷的故事。

一天,据有效情况,鬼子又来冀中扫荡了,老百姓们早就想好了对抗的武器——地雷。

以前,聪明的老百姓们都是用两个手榴弹拉引线炸死敌人,后来受启发创造出各型地雷,都可以炸死敌人呢!同时他们将埋有地雷的地上轻轻地压有印迹,表示上面走过路没有危险;而将没有埋地雷的地上盖有一层新土,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就等敌人闯入虎穴。

扫荡那一天,敌人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走,可好景不长,敌人左一个,右一个,一个一个地炸死,鬼子们只好派出工兵用探索器来搜雷,一个雷被暴露出来,当他们把雷放在车上,车子行走一段路,“轰”的一声巨响,便炸毁了。

一个军民笑道:“这是我发明的硫酸雷,车子走在路上,只要一震动,硫酸就会溢出引燃爆炸。

”周围人听了连声叫好。

聪明、勇敢的老百姓们最终用地理优势和技术创新制胜了日本鬼子。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仅为老百姓的英勇智谋深表赞叹不已,同时也深深感悟到:作为少年一代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从小学好知识,练就本领,将来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贡献自已应有的智慧和才能。

红色传奇读后感作文300字篇2合上《中国红色经典传奇》,一个个英雄人物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石凌鹤乔装打扮出去了,当李啸虎到的时候,屋子里空无一人。

朱德军长已经40岁了,还要挑着粮。

一个机灵的小战士把扁担偷走了并藏起来,他以为朱德军长可以休息了,可是朱德军长却砍了一根大毛竹当扁担,并写上“朱德记”作标记……这许许多多英雄人物的真实故事令我感动不已,我不禁掩卷沉思。

红色传奇第集观后感

红色传奇第集观后感

红色传奇第集观后感《红色传奇》第 X 集观后感在观看了《红色传奇》第 X 集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一集所展现的历史画卷,仿佛将我带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充满热血与牺牲的年代,让我对那段红色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这一集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眼前。

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_____。

他(她)出身平凡,却心怀大志。

在面对敌人的残酷镇压和白色恐怖时,他(她)没有丝毫的退缩和畏惧。

相反,他(她)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他(她)的事迹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能够在困境中创造奇迹。

还有_____的故事也让我深受触动。

他(她)在革命的道路上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始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他(她)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成为了身边战友们的榜样和力量源泉。

从他(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在这一集中,不仅有英勇无畏的个人,还有团结一心的集体。

_____团队在面对重重困难时,紧密合作,相互支持。

他们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让我意识到,在实现伟大目标的过程中,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观看这一集,让我对革命斗争的残酷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敌人的手段极其残忍,革命志士们随时都面临着生命危险。

然而,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依然坚守信念,毫不退缩。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这让我深感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倍加珍惜。

同时,这一集也让我对红色精神有了更深的思考。

红色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时代的力量。

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关于《红色传奇》观后感500字

关于《红色传奇》观后感500字

关于《红色传奇》观后感500字关于《红色传奇》观后感500字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摄制的十集大型党员教育纪录片《红色传奇》于3月14—18日22点在广西卫视播出。

下面是语文迷网小编整理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1:《红色传奇》观后感500字2016年3月29日上午,中山街道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在中山街道办事处三楼会议室收看了大型党员教育纪录片《红色传奇》的第一集《星火初照》。

纪录片向我们讲述了广西梧州建党的历史。

1925年周总理亲临梧州指导建党工作,从此广西的革命斗争向着“组织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925年10月,中共在广西建立了第一个地方组织——梧州支部,这颗刚播下的红色种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迅速生根、开花、结果。

1927年5月,中共广西地委在梧州成立,推动了广西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中共党员谭寿林受党组织委派到梧州发展党的组织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动和指导工农革命运动,培养革命骨干。

1926年9月,梧州三工人遭无辜杀害,谭寿林发动梧州工人举行了罢工游行,进行了坚决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梧州工人运动取得的首次胜利。

1926年3月,中共党员林培斌受党组织委派,在多贤乡开展农民运动的同时,发展农民运动骨干分子为中共党员,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通过观看我们广西建党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革命的火种产生于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反抗军阀的暴政、反抗封建阶级、资本家阶级的剥削,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社会的渴望像星火蔓延并迸发出巨大力量,以及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梦想,不惧流血牺牲的伟大情怀,令我们深深震撼。

增强了我们民族自豪感,共产主义自豪感;增强了我们要珍惜今天美好生活,兢兢业业工作,心系社会、为国家建设尽自己的力量的主人翁责任感。

篇2:《红色传奇》观后感500字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掘和利用党员革命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近日,梧州市工商局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收看了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制作的纪录片《红色传奇》。

红色传奇纪录片的观后感

红色传奇纪录片的观后感

红色传奇纪录片的观后感【篇一:红色传奇纪录片观后感】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掘和利用党员革命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近日,梧州市工商局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收看了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制作的纪录片《红色传奇》。

为保证学习效果,该局采取了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为主,党员个人通过手机登录靓TV党员教育平台观看为辅的观看方式。

据悉,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摄制的十集大型党员教育纪录片《红色传奇》,以1925年梧州建党到1949年广西全境解放的历史为背景,用不争的事实,通过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展示了建党初期和革命斗争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

纪录片中,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表现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深深地触动了工商党员干部的心灵。

在收看了《红色传奇》后,该局党员干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后感。

大家一致表示,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生命的动力,在无影无形间集聚着强大的力量。

在今后的工商工作中,也要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手段,认真履职尽责,大力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梧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二:红色传奇纪录片观后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掘和利用党员革命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XX年3月29日下午3点30分,七星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在社区二楼会议室观看《红色传奇》,由广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制作,共10集大型党员教育记录片:第一集、星火初照,第二集、千里来龙,第三集、英雄拔哥,第四集、壮家英魂,第五集、桂北之殇,第六集、雷声惊天,第七集、战地黄花,第八集、漓江亢歌,第九集、向死而生,第十集、风展红旗。

该记录片以1925年梧州建党到1949年广西全境解放的历史为背景,突出反映了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长征第四集观后感精选范文

长征第四集观后感精选范文

长征第四集观后感1记忆会因时间的流逝变得模糊,感情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淡薄,但历史,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逝!这个星期,老师让我们写观长征有感。

一开始我并不爱看,不过就是爬雪山,过草地,离我的生活太远了,根本无法产生共鸣。

但是,可是老师让看的我也没方法,过了几分钟,我也渐渐看上了,而且真正爱上了,感动了。

长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创造的壮丽史诗,一个举世闻名的东方神话,是中国人民心中无穷无尽精神力量的源泉。

如今 70 年岁月流逝,但红军气吞山河的英雄壮举,战士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都依然让我们心潮激荡、热血澎湃。

今天,吴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伴随着银幕中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我的心灵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精神上得到了崇高的洗礼!电影以王瑞老人重返长征故地,回忆小时候跟随红军出征为线索,讲述了长征中感人肺腑的故事。

漫漫两万五千里长征,其间多少生离死别,多少艰难险阻!枪林弹雨中,红军战士前赴后继;滂沱的暴雨中,红军战士跋山涉水;泸定桥上;红军战士奋不顾身……恶劣的自然环境、惨烈的炮火、亲人的牺牲、饥寒交迫的折磨……都没有让这些红军战士退缩和逃跑,反而磨砺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选择了义无返顾,选择了舍生忘死,选择了勇往直前,最终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路上,硝烟弥漫,血肉模糊,再稚嫩的生命在这样的气氛中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熏陶。

少年红军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的惨烈炮火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过彝区时失去了他的姐姐,姐夫牺牲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新结交的彝族战友达尔火捐躯于泸定城头,连长为了救他坠下悬崖。

苦难与艰险刺痛并磨砺着少年的心,这是怎样的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又是怎样的一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也许只有他才能真切的感受。

现在的我们,上网玩游戏通宵达旦,上课迟到,攀比炫耀等等。

是的,或许我们觉得这样子很幸福,但这仅仅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扪心自问我们学到的知识有多少,心虚了吧。

红色传奇之壮家英魂观后感

红色传奇之壮家英魂观后感

红色传奇之壮家英魂观后感导语:《红色传奇》是根据《铁匠的儿子》、《龙舟战鼓》、《小铁头夺马记》、《石头娃子》等十个真实的革命故事进行改编.那么以下是XX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红色传奇之壮家英魂观后感,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哈!红色传奇之壮家英魂观后感: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摄制的十集大型党员教育纪录片《红色传奇》于3月14-18日22点在广西卫视播出,县食药监局党支部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出通知,组织本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在家自行收看。

截至目前,《红色传奇》纪录片已播出了《星火初照》《千里来龙》《英雄拔哥》《壮家英魂》《桂北之殇》《雷声惊天》《战地黄花》《漓江亢歌》等前八集,分别详细地再现了我国建党初期和革命初期先辈们所遭遇的种种困难。

纪录片中,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信念,以及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深深地触动了各自在家观看纪录片的党员干部的心灵。

次日回到单位上班,党员干部们所谈论的话题都是《红色传奇》里的感人场景,他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后感,一致认为广西卫视这几晚连续播放的红色文化大餐,使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史和党的光辉历程,并给大家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他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要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履职尽责,立足岗位乐于奉献,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红色传奇之壮家英魂观后感(二):XX年3月29日上午,中山街道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在中山街道办事处三楼会议室收看了大型党员教育纪录片《红色传奇》的第一集《星火初照》。

纪录片向我们讲述了广西梧州建党的历史。

1925年周恩来同志亲临梧州指导建党工作,从此广西的革命斗争向着“组织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925年10月,中共在广西建立了第一个地方组织——梧州支部,这颗刚播下的红色种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迅速生根、开花、结果。

1927年5月,中共广西地委在梧州成立,推动了广西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红色传奇读后感(通用7篇)

红色传奇读后感(通用7篇)

红色传奇读后感红色传奇读后感(通用7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色传奇读后感(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色传奇读后感1合上《红色传奇》,一个个英雄人物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石凌鹤乔装打扮出去了,当李啸虎到的时候,屋子里空无一人。

朱德军长已经40岁了,还要挑着粮。

一个机灵的小战士把扁担偷走了并藏起来,他以为朱德军长可以休息了,可是朱德军长却砍了一根大毛竹当扁担,并写上“朱德记”作标记……这许许多多英雄人物的真实故事令我感动不已,我不禁掩卷沉思。

我们的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而国旗,是用烈士们的鲜血换来的。

我们是少先队员,也意味着,我们应该继承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我们不能为一点儿小事吵架、不讽刺人、不说别人的坏话……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也都是我们少先队员必须做的。

让我们学一回党的精神吧!红色传奇读后感2在这个星期,我偶然借到了一本我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红色传奇》,其中的《军民大摆地雷阵》一篇给我印象深刻,颇受感触。

这个故事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安国,有许多鬼子扫荡,老百姓们顽强抵抗自制地雷的故事。

一天,据有效情况,鬼子又来冀中扫荡了,老百姓们早就想好了对抗的武器——地雷。

以前,聪明的老百姓们都是用两个手榴弹拉引线炸死敌人,后来受启发创造出各型地雷,都可以炸死敌人呢!同时他们将埋有地雷的地上轻轻地压有印迹,表示上面走过路没有危险;而将没有埋地雷的地上盖有一层新土,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就等敌人闯入虎穴。

扫荡那一天,敌人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走,可好景不长,敌人左一个,右一个,一个一个地炸死,鬼子们只好派出工兵用探索器来搜雷,一个雷被暴露出来,当他们把雷放在车上,车子行走一段路,“轰”的一声巨响,便炸毁了。

一个军民笑道:“这是我发明的硫酸雷,车子走在路上,只要一震动,硫酸就会溢出引燃爆炸。

党员干部观看《红色传奇》纪录片有感【可编辑版】

党员干部观看《红色传奇》纪录片有感【可编辑版】

党员干部观看《红色传奇》纪录片有感党员干部观看《红色传奇》纪录片有感p ="position: absolute; left: -10000px;">通过收看《红色传奇》,学习党的历史,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韦拔群、张云逸、李明瑞、雷经天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事迹,了解革命先辈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红七军从8000多人左右打到解放中国,只剩下70多人;韦拔群为了广大劳苦大众,开展对上请愿,对下清算中把自己家的田地分给农户,拔哥领导的东兰农运会,有9000多人参加革命,有201X多人成为烈士,革命烈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英勇抗战,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精神,党员们都心中肃然起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真切体会到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爱党爱国的革命情怀和昂扬向上的工作热情。

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X党员干部观看《红色传奇》纪录片有感201X年3月29日上午,中山街道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在中山街道办事处三楼会议室收看了大型党员教育纪录片《红色传奇》的第一集《星火初照》。

201X党员干部观看《红色传奇》纪录片有感书籍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说读后感-教师读后感等-中小学生读后感纪录片向我们讲述了广西梧州建党的历史。

1925年周恩来同志亲临梧州指导建党工作,从此广西的革命斗争向着组织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925年10月,中共在广西建立了第一个地方组织梧州支部,这颗刚播下的红色种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迅速生根、开花、结果。

1927年5月,中共广西地委在梧州成立,推动了广西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中共党员谭寿林受党组织委派到梧州发展党的组织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动和指导工农革命运动,培养革命骨干。

1926年9月,梧州三工人遭无辜杀害,谭寿林发动梧州工人举行了罢工游行,进行了坚决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梧州工人运动取得的首次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红色传奇第4集《壮家英魂》观后感-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红色传奇第4集《壮家英魂》观后感
而对战斗在大会战第一线的乡镇、村干部来说,带领群众顶着烈日上工地,进村入户,围绕大会战调查摸底,与群众拉家常、话发展,打消群众的种种顾虑,引导群众支持大会战,更都是家常便饭。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1X红色传奇第四集《壮家英魂》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201X年5月,正当广西区党委、区政府作出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
战决策两年之时,记者踏入了这片传奇的土地。

在这里,记者无时无刻不感受
到老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区人民为改变落后面貌而高涨的热情以及在
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对未来满怀信心的憧憬。

“这里山高路又弯,坐车好比坐摇篮,哥哥妹妹排排坐,到处都是幸福湾。

”这些当地民众熟悉的民谣是过去东巴凤地区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

这里,重重大山绵延不绝,公路盘山而上,而且一山更比一山高。

可记者从南宁一路
过来,道路却是平坦和宽广的,而且大概只花了3个半小时。

到了东兰,那里
的同志告诉记者,那就是“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战果。

而据说:
“以前到南宁要8个多小时。


流经东兰县城的九曲河,以前一下雨,洪灾就来。

“发大水的时候,因为
河道狭窄,中间还有石头和杂草,阻塞了河道,河水就向两边乱流。

河两边的
房屋被泡在一米多高的洪水里。

洪水散后,路面都是泥泞,而且污水横流。


提起以前,三石镇中学71岁的退休教师韦耀昌仍心有余悸。

而如今,作为东兰在大会战中的主要项目之一,投入1800万元治理后的九曲河是那么的宁静和清澈。

弄科村是距离凤山县城8、9公里的一个小山村,四周都是山。

“这里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而且还有水灾。

”凤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孝谋这样告
诉记者。

因为干涸,村民们只能到县城去用马驮回生活用水,来回将近20公里。

在大会战中,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有效解决了这里的灌溉和群众吃粮难问题,现在旱地变成了水田,实行集中灌溉,村民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到县城驮水了。

托起老区明天的太阳的教育事业,在大会战中也得到了改善。

在凤山县城
的巴旁河畔,记者见到了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的凤山高中,她结束了凤山长期以来无独立高级中学的历史。

面对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窗几明净的教室,还
有整洁干净的学生食堂和宿舍,学校的韦述绍校长回忆起了大会战前学校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