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8-08-06T11:37:27.187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作者:郭细琴[导读] 本文通过阐述党性教育重要性,分析当党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路径。

中共湖南省耒阳市委党校湖南耒阳 421800

摘要:党性教育是传承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坚定服务人民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手段,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党性教育重要性,分析当党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路径。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问题;对策

一.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干部队伍的党性教育。194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二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讨论通过了《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这是自建党以来第一次将党性教育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提出。之后在1992年全国十四次代表大会修改党章,首次将“加强党性教育”列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上升为全党最高的准则之中。

(一)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是保持党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提高党性修养就是坚定基层党员干部的信念,为基层做好示范,促进党的先进思想在基层扎根,为党的建设保驾护航。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的执政水平,维系党群关系,凝聚民心、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良好基础。[1]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只有通过党性教育才能拥有不怕艰难、勇往之前的勇气,才能在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拥有坚定的信念、敏锐的洞察力,才能敢于承担责任,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结合实际,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在新常态下能够灵活应对多变的状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向往美好生活的目标不断前进。(二)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支撑

作为基层党组织干部,要始终坚定服务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理想信念,踏踏实实为人民谋福利、勤勤恳恳为人民做实事,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受到人民的爱戴,才能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努力。党性教育不仅有利于调动党员干部思想积极性,巩固和进一步扩展基层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指引党员干部从自身思想中明确“为了谁”“为谁服务”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服务实践能力,解决基层群众当前面临的根本问题,使基层党员干部知道该“依靠谁”,清楚地知道“我是谁“的问题,把党对人民的情谊转化为为人民办实事的历史责任和驱动力,真正做到基层工作密切联系群众。

二.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意识淡薄,缺乏常态化党性教育

许多基层党员干部重“口号”轻学习,对理论学习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学习态度上有实用主义倾向,学习目标不清楚,除了规定的学习内容外,缺乏主动性,甚至将学习看作是提升职位与改善个人形象的途径,功利思想严重。理论研究方面,停留在对知识浅层的认识上,不肯下功夫钻研,也未能在实践中灵活的运用,造成理论认识与实践脱节。一些重要的基层部门在抓党性教育的时候,重形式、重结果,忽视了党性理论教育在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一些单位在提到党性教育重要性时,说的头头是道,无法有效落实于行动中。

(二)教育方式陈旧,缺乏学习引领上的主动性

基层党组织教育,在教育资源上存在弱势倾向,尤其师资而言,师生配比严重失衡,造成教育结果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不同学习需要的个性化需求。[2]对于多变的实时环境,许多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成为多数基层党员干部的困惑所在,如就谈到多元价值倾向下的共产主义信念等问题,党性教育在引领与答疑解惑方面还存在欠缺,无法给予基层党员干部正确的阐释。当前党性教育依然延续着听报告、影像资料,外出参观红色圣地等形式,在问题讲解中多采用单向式、灌输式的说教方式,教育感染力欠缺;教育内容拘于形式,无法与实践相结合,缺乏问题导向式的内涵剖析,使得教育内容与学员的认知需求产生偏差,认同感不强烈。三.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改进路径

(一)强化责任意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带领中国贫苦大众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光明道路的历史,是一部共产党人时刻谨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宗旨的奋斗史。强化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要从根本上解决干部思想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即“为谁服务、依靠谁”的问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心系人民群众,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党的光荣历史责任。是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克己奉公、爱岗敬业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加强党性教育,是为更好的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必要手段,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才能在工作中不走偏,才能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着重强调,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坚持对照“理想信念、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要把理论学习与提升自身党性修养紧密结合,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内涵和方法。[3]

(二)充实党性教育,增强学习主动性

要充分重视基层党员干部在党性教育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尊重教育规律。正确看待党性教育在价值认知领域的实际归属,学习的关键点不在于党性教育的“知”而在于“行”,只有调动起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中能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实践,才能使党性教育落到实处。[4]一方面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体验,充实理论厚度,进而使学习体验上升为情感、意志。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实践,党性教育绝非单纯的说教,要把理论贯穿于实践才能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切实的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业玲.践行”三严三实”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5(02):33一36.

[2]谢安平.当前加强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策[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