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试题集答案

合集下载

《地图学》试题集-附答案(DOC)

《地图学》试题集-附答案(DOC)

《地图学》试题集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大学地图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地图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地图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图学中,比例尺是用来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理空间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比例尺的概念?A.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直接相等B.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倒数关系C.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线性比例关系D.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面积比例关系答案:C2. 在地图投影中,“等角投影”意味着什么?A. 面积变形最小B. 形状保持不变C. 距离保持不变D. 方向保持不变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A. 比例尺B. 图例C. 指北针D. 颜色答案:D4. 地图上表示地貌的主要方法是什么?A. 等高线B. 点状符号C. 线状符号D. 面状符号答案:A5. 在地图上,哪种颜色通常用来表示水体?A. 蓝色B. 绿色C. 黄色D. 红色答案:A6. 地图的阅读顺序通常是?A.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B. 从右到左,从上到下C.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D. 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答案:A7. 在地图上,哪种符号通常用来表示公园或绿地?A. 绿色填充B. 红色线条C. 蓝色点状D. 黄色面状答案:A8. 地图上的道路通常用什么符号表示?A. 点状符号B. 线状符号C. 面状符号D. 文字说明答案:B9. 下列哪项是地图投影的主要目的?A. 保持面积的真实性B. 保持形状的真实性C. 保持距离的真实性D. 保持方向的真实性答案:B10. 在地图上,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什么?A. 海拔高度B. 水平距离C. 坡度陡缓D. 经纬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地图上的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的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地理空间的________单位长度。

答案:1000012. 地图投影中的“麦卡托投影”是一种________投影。

答案:圆柱13. 在地图上,图例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解释地图上使用的符号和颜色14. 地图上表示铁路的线状符号通常是________。

地图学试题4套集合(含答案)

地图学试题4套集合(含答案)

地图学习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

地图投影 :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的点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3。

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个微分圆在地图平面上的投影,是一种显示投影变形的几何图形。

4.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视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5。

SOM :空间斜轴墨卡托。

6.接图表:是表示各图幅间相互位置的图表。

根据其用途和范围可分为图幅接图表和区域接图表。

7。

图形开窗:在整个图形中选取需要处理的部分,称为图形的开窗。

8.编图任务书: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内容包括:地图名称、主题、区域范围、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有时还指出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料的保障情况以及成图周期和投入的资金等项目。

9。

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0.GUASS-KRUAGER: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面那一项可能是1:10万地形图的编号(B)A。

I-48-A (1:50万)B。

I—52-12 C。

I-50—[8] (1:25万)D.J—50—148(没有这个编号)3.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三种,以下那项不属于这三种之一(B)A。

等积投影B。

等距投影 C。

任意投影 D。

等角投影4。

我国1:100万地形图使用的地图投影是(D)A. Gauss-Kruger B。

UTM C. 斜轴等角方位投影D。

等角割圆锥投影5.从几何意义上说,属于圆锥投影的是(C )A。

UTM (圆柱投影) B. Gauss-Kruger (圆柱投影)C. Lambert D。

UPS(方位投影)//C。

地图学试题及答案

地图学试题及答案

地图学试题(A)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由A、B点的高程H A=100米、H B=200米,求高差h AB=( )米.A.+100B.-100C.+200D.+3002、下列图件中符合“地图”定义的是:( )A、素描图B、风景照片C、卫星影像D、旅游图3、地图的类型按照地图的图型分类可分为()A地形图与地理图B地理图与专题地图C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D实地图与虚地图4、墨卡托投影的变形性质为()A、等角投影B、等积投影C、等距投影D、任意投影5、我国地形图的分幅编号中,常用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类型是:()A 6°分带B 2°分带C 1。

5°分带D 6°和2°分带6、下列有关伪圆柱投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线为直线B、纬线是直线C、多指正轴圆柱投影D、桑逊、古德投影均为伪圆柱投影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编号J51E001001图幅的比例尺是()A、1/10,00,000B、1/50,000C、1/250,000D、1/100,0008、点状符号在数量对比上最常采用的几何符号是()A、三角形B、正方形C、圆形D、六边形9、在进行干旱区地图概括时,一般全部保留河流、水井、泉等,是因为:( )A、地图的用途和主题B、地图比例尺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D、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10、根据地图符号面积载负量确定符号选取数量的方法为:()A、图解计算法B、等比数列法C、区域指标法D、回归分析法11、某地种植业总播种面积中小麦占40%、水稻占30%、大豆占20%、薯类占10%,确定为小麦区是采用:( )A、定名量表B、顺序量表C、间距量表D、比率量表12、点状符号不能表示的地理数据有:( )A、某城市产业结构B、某地区地形特征C、人口分布状况D、独立地物13、我国编制世界地图常使用的地图投影是:( )A 圆锥投影B 圆柱投影C 多圆锥投影D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14、在一幅土地利用类型图上,体现的是土地的:()A、定量信息特征B、等级特征C、数量特征D、定性信息特征15、编制两极地区的地图,一般使用的投影方法是:()A 横轴方位投影B 斜轴方位投影C 正轴方位投影D 正轴圆锥投影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图的构成要素有:、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完整版)《地图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地图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地图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Y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Y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Y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Y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Y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Y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Y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Y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Y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Y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地图学A卷答案

地图学A卷答案

09《地图学》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球表面的水系、地势、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2、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3、定点符号法表示呈点状分布的物体。

它采用不同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的符号,表示物体的位置、质量和数量特征。

4、质底法全域连续分布的面状现象,可以按某种分类规则将整个制图区域的数据,用定名量表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性质不同的图斑,以显示制图对象的质量差异。

它以线划表示分类界线,以色相或网纹表示不同的图斑,这种符号的配置方法称为质底法。

5、数字制图数字制图亦称计算机地图制图,它是根据地图学原理,利用计算机和输入、输出设备,应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方法,实现地图数据获取、处理、识别、显示存储与输出。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实测成图,编绘成图2、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3、长度变形,角度变形,面积变形4、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5、GPS卫星星座(或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或地面控制部分),GPS信号接收机(或用户设备部分)6、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距量表,比率量表7、色相,亮度,彩度(或纯度,或饱和度)8、高度表的设计,高程带的设色9、舍弃、移位、压盖10、形状变量,颜色变量11、水平字列、屈曲字列12、矢量结构,栅格结构13、3度、2度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A2、B3、A4、C5、B6、A7、D 8、C 9、D 10、C 11、A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述地图的功能。

地图的功能主要有:(1)作为地图信息的载体(2分)(2)参与地图信息的传递(1分)(3)模拟客观实际(1分)(4)对时空的认知(1分)2、国家基本地形图有哪些特点?包括哪些比例尺系列?国家基本地形图的特点:(1)具有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我国国家基本地形图一律采用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1、地图的基本特征:答: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答: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所学的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答: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4、测制地图有哪些方法:答: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5、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答: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6、地图学与GIS的关系:答:GIS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地图学时基础,GIS是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综合的学科。

7、如何而判定正轴切圆锥投影的投影性质:8、我国现行的基本比例尺的地图采用什么投影?各有什么特征:9、地图投影会产生什么变形,如何表示他们:答: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

可以通过等变形线和变形椭圆来表示。

10、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答: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有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点,或平面与球面相割的割线的圆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因此,这种投影合适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11、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12、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答:等角投影,等积、任意13、地图比例尺通常表现为哪几种形式:答: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比例尺14、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的变形:答:1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2答:因为在地图投影中,一般是借助对变形椭圆和微分圆的比较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的。

《地图学》试题集附答案

《地图学》试题集附答案

《地图学》试题集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与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就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就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与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就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就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瞧,采用地心经纬度。

14、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就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就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无论就是正轴方位投影还就是横轴方位投影或就是斜轴方位投影,她们的误差分布规律就是一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试题集答案二、名词解释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3.真子午线:指向地球正北极和正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真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4.磁子午线:指向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磁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5. 磁偏角(δ):磁子午线和真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6.子午线收敛角(γ):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7.磁坐偏角(c):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8.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0°-360°)。

9.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到某一直线的锐角(0°-90°)。

10.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11.三北方向: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绘有三种指向北方的线,即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线,称为三北方向线。

这三种方向线虽然都是指向北方,但这些北方实际上是不一致的,分别称为真北、磁北和坐标北,统称为三北方向。

12.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形成的形体称为大地体,是一种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

可以称大地体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13.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14.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15.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

16.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

17.天文纬度: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18.大地经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19.大地纬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20.1956年黄海高程系: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算。

21.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22.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23.主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24.局部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25.长度比: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d s’(变形椭圆半径)和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d s(球面上微小圆半径,已按规定的比例缩小)之比。

26.长度变形:就是长度比(μ)与1之差,用表v示长度变形则:v=μ-127.面积比:投影平面上微小面积(变形椭圆面积)d F′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面积(微小圆面积)d F之比。

28.面积变形:就是面积比与1之差,以Vp表示。

Vp=p-129.角度变形: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

30.等变形线:就是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31. 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32. 圆住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

33.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34.等角航线:就是指地球表面上与经线交角都相同的曲线,或者说是地球上两点间的一条等方位线。

35.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以椭圆柱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与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

36. 墨卡托投影:是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由德国制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创拟的。

用一个与地轴方向一致的圆柱体面切于赤道,按等角条件,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体面上,沿某一母线将圆柱体面剖开,展成平面,即可构成墨卡托投影。

37.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38.分辨敏锐度:是指能够辨别出视野中空间距离最小的两个视点的能力,又称分辨率或解像力。

39.视锐度(视力):分辨敏锐度的阈限的倒数.40. 分区统计图:代表区域的点状符号,定位在这个区域的重心位置上的地图。

41. 定位符号图:把点状符号配置在数据中心位置上的专题地图。

42. 普通地图:是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貌、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43. 专题地图: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

44.地理图:是指概括程度比较高,以反映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一种普通地图。

45. 陆地水系:是指一定流域范围内,由地表大大小小的水体构成的脉络相同的系统。

46. 等高线:高程相等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47. 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高程之差。

48.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

49. 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而指向下坡的短线。

50. 分层设色法:它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一些层级,并在每一层级的面积内普染不同的颜色,以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

51. 居民点:是人类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52. 交通网:是连接居民点之间的纽带,是居民点彼此之间进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活动的重要通道。

53. 作者原图:编图者(多数为专题研究人员)根据对专题内容的理解,用一定的地图表示方法,将专题内容完整、准确地定位表示在地理底图上,就成为作者原图,是编绘原图的基础。

54. 编绘原图:制图人员按编图大纲的要求先制作地理底图,再按一定的编图方法,将作者原图上的内容转绘到地理底图上。

55. 地图集:是围绕特定主题与用途,在地学原理指导下,运用信息论、系统论、区位论,遵循总体设计原则,经过对各种现象与要素的分析评价与综合,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地图的集合体。

56. 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到高空对地球和天体进行观测的各种综合技术总称,由遥感平台、传感仪器、信息接收、处理、应用等部分组成。

67. 电子地图:也称为数字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一种数字化了的地图。

68. 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它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69.二维分析:是指在二维空间中几何特征的分析70.缓冲区分析:根据地理要素中的点、线、多边形等实体,在实体周围或内部建立一定宽度范围的缓冲多边形71.包含分析:主要是指点、线、多边形之间的关系分析。

72.开销:指在网络中为完成从一个结点到达另一个结点所需要付出的花费。

73.资源需求:指网络中与连通路线或链、中心等相联系的资源数量。

74.资源容量:指网络中的各连通路线或弧段为满足各中心的需求,能够容纳或允许通过的资源量。

三、问答题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4.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a.地球仪上所有经线圈都是通过两极的大圆;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除赤道是大圆外,其余都是小圆,并且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极地成为一点。

b.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c.经线和纬线是相互垂直的。

d.纬差相等的经线弧长相等;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相等,在不同的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不等,而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的。

e.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经纬线网格面积相等,不同纬度带内,网格面积不等,同一经度带内,纬度越高,梯形面积越小。

由低纬向高纬逐渐缩小。

5.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①数字式比例尺②文字式比例尺③图解式比例尺④特殊比例尺6.非几何投影的种类有哪些?伪方位投影:在方位投影的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伪圆柱投影:在圆柱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无等角投影。

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伪圆锥投影:在圆锥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无等角投影。

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多圆锥投影:设想有更多的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投影后沿一母线剪开展平。

纬线投影为同轴圆弧,其圆心都在中央经线的延长线上。

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余经线投影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7. 简述圆锥投影的分布规律。

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纬度φ的函数,而与经度λ无关。

各种变形都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对某一具体的变形性质而言,在同一条纬线上,其变形值相等。

等变形线与纬线平行,呈同心圆弧状分布。

切圆锥投影,圆锥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线,即标准纬线。

距标准纬线愈远,其变形愈大,而且由标准纬线向北的变形速度比由标准纬线向南快。

割圆锥投影,圆锥表面与球面相割的两条割线,即标准纬线。

距标准纬线愈远变形愈大,标准纬线外的变形分布规律同切圆锥投影,均为正形,标准纬线之间呈负变形。

8.试述等积正轴方位投影的投影条件、投影公式、经纬线形式和变形分布规律。

①投影条件:投影面---平面 p=1 Ψ0=90º②投影公式:μ1=cosz/2 μ2= secz/2③经纬线形式:纬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经线是同心圆的半径。

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减小。

④变形分布规律:ⅰ投影中心无变形,离开投影中心愈远角度、长度变形增大。

ⅱ p=1ⅲμ1< 1 μ1 1→0.707 μ2 >1 μ2 1→1.414ⅳ没有面积变形,但角度变形较大。

ⅴ角度、面积等变形线为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