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试题集及答案
地图学试题及答案

地图学试题(A)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由A、B点的高程H A=100米、H B=200米,求高差h AB=( )米。
A.+100 B.-100C.+200 D.+3002、下列图件中符合“地图”定义的是:( )A、素描图B、风景照片C、卫星影像D、旅游图3、地图的类型按照地图的图型分类可分为()A地形图与地理图B地理图与专题地图C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D实地图与虚地图4、墨卡托投影的变形性质为()A、等角投影B、等积投影C、等距投影D、任意投影5、我国地形图的分幅编号中,常用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类型是:()A 6°分带B 2°分带C 1.5°分带D 6°和2°分带6、下列有关伪圆柱投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线为直线B、纬线是直线C、多指正轴圆柱投影D、桑逊、古德投影均为伪圆柱投影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编号J51E001001图幅的比例尺是()A、1/10,00,000B、1/50,000C、1/250,000D、1/100,0008、点状符号在数量对比上最常采用的几何符号是()A、三角形B、正方形C、圆形D、六边形9、在进行干旱区地图概括时,一般全部保留河流、水井、泉等,是因为:( )A、地图的用途和主题B、地图比例尺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D、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10、根据地图符号面积载负量确定符号选取数量的方法为:( )A、图解计算法B、等比数列法C、区域指标法D、回归分析法11、某地种植业总播种面积中小麦占40%、水稻占30%、大豆占20%、薯类占10%,确定为小麦区是采用:( )A、定名量表B、顺序量表C、间距量表D、比率量表12、点状符号不能表示的地理数据有:( )A、某城市产业结构B、某地区地形特征C、人口分布状况D、独立地物13、我国编制世界地图常使用的地图投影是:( )A 圆锥投影B 圆柱投影C 多圆锥投影D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14、在一幅土地利用类型图上,体现的是土地的:( )A、定量信息特征B、等级特征C、数量特征D、定性信息特征15、编制两极地区的地图,一般使用的投影方法是:()A 横轴方位投影B 斜轴方位投影C 正轴方位投影D 正轴圆锥投影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图的构成要素有:、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

三地图学单项选择题1、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B )A.数学要素B.图形要素C.辅助要素D.补充说明2、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A )A.等角投影B.等积投影C.任意投影D.无法确定3、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A )A.等积投影B.等角投影C.任意投影D.方位投影4、在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C )A.21731公里B.731公里C.231公里D.31公里5、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D )A.a=bB.a>bC.a<bD.a·b=16、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的最近航线,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 C )A.直线B.折线C.大圆弧线D.螺旋曲线7、在等距投影图上,非投影中心点的长度变形为:( C )A.因方向的不同而不同B.变形与方向无关C.长度无变形D.纬线无变形8、已知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500,则该点距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D )A.21500公里B.500公里C.215公里D.0公里9、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符合地图主比例尺的是:( C )A.赤道B.两极C.中央经线D.各纬线10、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11、球面上一半径为2毫米的微圆,投影后变为长半径为3毫米,短半径为2毫米的椭圆,则面积比为:( B )A.1B.1.5C.2D.2.512、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A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B.便于分割图纸C.分幅编号的需要D.便于地图使用13.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 )A.小比例尺地图B.大比例尺地图C.平面图D.地球仪14、地图上某点的最大长度比为2,最小长度比为0.5,则该投影为:(C)A.等距投影B.等角投影C.等积投影D.任意投影15、地图上经线长度比为1,纬线长度比大于1,则该投影为:(A )A.等距投影B.等角投影C.等积投影D.几何投影16、球面上系列微圆,投影后变为大小不等的椭圆,但椭圆的短半径均相等,且长度比为1,则该投影为:( B )A.等积投影B.等距投影C.等角投影D.多圆锥投影17、在1:5000地形图上一条河流宽1.2厘米,则河流的宽度为:( A )A.60米B.600米C.30.5米D.无法计算18、有一幅1:500000的地形图,其所在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东经117°,该图幅东内图廓线的经度也为117°,则该图幅变形较小的区域是:( A )A.地图的东部B.地图的西南部C.地图的西部D.地图的西北部19、在进行干旱区地图概括时,一般全部保留河流、水井、泉等,是因为:(??C ?)A、地图的用途和主题B、地图比例尺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D、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20、下列不属于地图符号夸张表示的方法是:( C )A.合并B.位移C.分割D.降维转换21、比例圆结构符号反映事物构成的数量指标是运用各扇形的:( B )A.面积B.圆心角C.半径D.弧长22、在基本等高距为20米的地形图上,要了解相对高差小于10米的地形变化情况,需加绘:( D )A.首曲线B.间曲线C.计曲线D.助曲线23、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 D )A.地理图B.小比例尺地图C.中比例尺地图D.大比例尺地图24、下列给出的表示地形的方法中,立体感最强的表示方法是:( D )A.等高线法B.分层设色法C.分层设色与明暗等高线法D.晕渲法25、测得a、b两特征点的高程分别为201.3米和207.5米,若相邻两条计曲线间的高差为5米,则a、b两点间的基本等高线有:( C )A.4条B.5条C.6条D.7条26、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用半依比例符号表示的事物有:( C )A.森林B.洋流C.公路D.气象台站27、下列属于普通地图的是:( B )A.人口图B.政区图C.地形图D.水系图28、在地理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等高距一般采用:( A )A.等等(相同)高距B.变等高距C.较大等高距D.较小等高距29、下列地理事物中,适合用等值线法制图的是:( C )A.人均产值B.人口分布C.气温D.农作物分布30、在专题地图中专题内容的表示应:( D )A.具有统一的符号系统B.采用统一的表示方法C.具有统一的地理基础D.突出显示在第一层平面上31、在下列表示方法中,需要考虑受光情况的是:( C )A.等值线法B.分层设色法C.晕渲法D.点值法32、在地形图上加粗绘制的等高线为:( D )A.首曲线B.间曲线C.助曲线D.计曲线33、有一高速公路宽120米,若在1:10000地理图上用符号表示,应采用:( C )A.依比例符号B.不依比例符号C.半依比例符号D.象征符号34、一幅土地利用类型图上,体现的是土地的: (?? D ?)。
《地图学》试题集-附答案(DOC)

《地图学》试题集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测绘专业地图学试题及答案

测绘专业地图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地图的绘制技术B. 地图的制作流程C. 地图的应用领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A. 比例尺、方向、图例B. 比例尺、符号、注记C. 方向、符号、注记D. 比例尺、方向、注记答案:A3. 地图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理空间距离的比值,以下哪个比例尺表示的范围最大?A. 1:1000B. 1:10000C. 1:50000D. 1:100000答案:D4. 地图上的方向通常以哪个方向为基准?A. 北B. 南C. 东D. 西答案:A5. 地图的符号是用来表示地图上各种地理要素的图形,以下哪个符号不属于地图符号?A. 点B. 线C. 面D. 颜色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地图的______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值。
答案:比例尺2. 地图上的______是用来解释地图上符号含义的说明。
答案:图例3. 地图的______是用来指示地图上的方向。
答案:方向4. 地图的______是用来表示地图上各种地理要素的图形。
答案:符号5. 地图的______是用来说明地图上地理要素的名称和属性的文字说明。
答案:注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地图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地图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图的绘制技术、地图的制作流程、地图的应用领域以及地图的科学原理等。
2. 地图的比例尺有哪些类型?答案:地图的比例尺有线性比例尺、面积比例尺和体积比例尺等类型。
3. 地图上的方向指示方法有哪些?答案:地图上的方向指示方法包括使用指南针、北方标志、经纬网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地图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答案:地图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城市规划、交通导航、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军事指挥、教育科研等领域。
地图作为空间信息的载体,能够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地理空间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
大学地图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地图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图学中,比例尺是用来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理空间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比例尺的概念?A.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直接相等B.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倒数关系C.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线性比例关系D.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面积比例关系答案:C2. 在地图投影中,“等角投影”意味着什么?A. 面积变形最小B. 形状保持不变C. 距离保持不变D. 方向保持不变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A. 比例尺B. 图例C. 指北针D. 颜色答案:D4. 地图上表示地貌的主要方法是什么?A. 等高线B. 点状符号C. 线状符号D. 面状符号答案:A5. 在地图上,哪种颜色通常用来表示水体?A. 蓝色B. 绿色C. 黄色D. 红色答案:A6. 地图的阅读顺序通常是?A.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B. 从右到左,从上到下C.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D. 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答案:A7. 在地图上,哪种符号通常用来表示公园或绿地?A. 绿色填充B. 红色线条C. 蓝色点状D. 黄色面状答案:A8. 地图上的道路通常用什么符号表示?A. 点状符号B. 线状符号C. 面状符号D. 文字说明答案:B9. 下列哪项是地图投影的主要目的?A. 保持面积的真实性B. 保持形状的真实性C. 保持距离的真实性D. 保持方向的真实性答案:B10. 在地图上,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什么?A. 海拔高度B. 水平距离C. 坡度陡缓D. 经纬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地图上的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的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地理空间的________单位长度。
答案:1000012. 地图投影中的“麦卡托投影”是一种________投影。
答案:圆柱13. 在地图上,图例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解释地图上使用的符号和颜色14. 地图上表示铁路的线状符号通常是________。
地图学试题集_附答案

地图学试题集_附答案地图学》试题集⼀、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1.⽐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的信息,⽽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直是测制⼤⽐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法。
5.磁坐偏⾓指磁⼦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般情况下真⽅位⾓(A)、磁偏⾓(S)、磁⽅位⾓(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
7.⼤规模的三⾓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例尺的平⾯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位⾓是由标准⽅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向到某⼀直线的夹⾓。
11.地球体的数学表⾯,也是对地球形体的⼆级逼近,⽤于测量计算的基准⾯。
12.在地图学中,以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地⼼经纬度。
14.1987 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1985 国家⾼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其⽐《黄海平均海⽔⾯》下降29 毫⽶15.球⾯是个不可展的曲⾯,要把球⾯直接展成平⾯,必然要发⽣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是⼀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变化,也不随着⽅向的变化⽽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积变形有正有负,⾯积变形为零,表⽰投影后⾯积⽆变形,⾯积变形为正,表⽰投影后⾯积增加;⾯积变形为负,表⽰投影后⾯积缩⼩。
19.制1:100万地图,⾸先将地球缩⼩100 万倍,⽽后将其投影到平⾯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投影中⼼向外逐渐增⼤。
21.⽆论是正轴⽅位投影还是横轴⽅位投影或是斜轴⽅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致的。
地图学试题4套集合(含答案)

地图学习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
地图投影 :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的点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3。
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个微分圆在地图平面上的投影,是一种显示投影变形的几何图形。
4.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视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5。
SOM :空间斜轴墨卡托。
6.接图表:是表示各图幅间相互位置的图表。
根据其用途和范围可分为图幅接图表和区域接图表。
7。
图形开窗:在整个图形中选取需要处理的部分,称为图形的开窗。
8.编图任务书: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内容包括:地图名称、主题、区域范围、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有时还指出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料的保障情况以及成图周期和投入的资金等项目。
9。
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0.GUASS-KRUAGER: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面那一项可能是1:10万地形图的编号(B)A。
I-48-A (1:50万)B。
I—52-12 C。
I-50—[8] (1:25万)D.J—50—148(没有这个编号)3.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三种,以下那项不属于这三种之一(B)A。
等积投影B。
等距投影 C。
任意投影 D。
等角投影4。
我国1:100万地形图使用的地图投影是(D)A. Gauss-Kruger B。
UTM C. 斜轴等角方位投影D。
等角割圆锥投影5.从几何意义上说,属于圆锥投影的是(C )A。
UTM (圆柱投影) B. Gauss-Kruger (圆柱投影)C. Lambert D。
UPS(方位投影)//C。
地图测试题及答案

地图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是:
A.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 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C. 上东下西,左南右北
D. 上西下东,左北右南
2. 地图比例尺的含义是:
A. 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B. 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和
C. 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差
D. 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积
二、填空题
3. 在地图上,通常用________表示山脉。
4. 当地图上的比例尺为1:50000时,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______米。
三、简答题
5. 请简述地图上等高线的作用。
四、判断题
6. 地图上的颜色越深,表示该地区的海拔越高。
()
五、计算题
7. 如果地图上某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求这两点在实地的距离。
六、绘图题
8. 根据所给的地图信息,绘制出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线,并说明选择该路线的理由。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二、填空题
3. 等高线
4. 500
三、简答题
5. 等高线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形高度变化的线条,通过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可以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
四、判断题
6. ×
五、计算题
7. 5厘米× 100000 = 500000厘米 = 5000米
六、绘图题
8. 答案略(根据具体地图信息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试题集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 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24.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9.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30. 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3.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
38.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
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
39. 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
40. 面状符号的结构中,颜色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颜色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
⨯41.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黄、品红、青×42. 暖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
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
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43. 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
44. 大脑被认为是一个动力系统。
是知觉对刺激物积极的组织使类似或邻近的刺激有结合起来的倾向。
反之,不同类别的刺激容易在视觉上疏远。
45. 在主题或详细程度不同的地图上,相同的形象符号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46. 顺序量表是从具有可比变化的数据,简单的转化为多与少的关系。
要考虑大与中或中与小在数值上的比例或绝对值。
⨯二、名词解释1.地图: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表示地面上的地理事物的分布,联系及在时间中发展变化形态2. 简述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一:经线与纬线相互垂直二:纬线为平行圈三:在椭球体上,经线为椭圆;在圆球体上,经线为圆。
经线在赤道处相互平行。
3. 大地水准面:设想当海水面完全静止的时候,其向内陆延伸,形成一个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曲面,其处处与铅垂线垂直,则这个面为大地水准面。
4. 椭球体:选取一个椭圆,并绕其短轴旋转一周形成的椭球体5.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6. 地图投影: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经纬网格状换到平面上的经纬网格的方法和过程7.地图比例尺 :8. 长度比:地面上的微分线段经投影后的长度与原长度之比9.简述圆锥投影的分布规律。
正轴圆锥投影的变形与纬度相关,在相同的纬线上的变形值相同。
在切投影中,标准纬线上的变形为1。
其余纬线上的长度比均大于1.在割投影中,标准纬线上的长度变形为1 而两边的变形大于1.而标准线内的长度变形小于110方位投影的特点是什么?方位投影的变形是天顶距Z的函数。
即在同一等高圈上的变形值相等。
变形线与等高圈一致。
在正轴的情况下,变形圈与纬圈一致。
11. 正轴圆柱投影中,经纬线网的特点是怎样的?纬线为平行线,经线也为平行线,且纬线与经线正交12.地图概括,以及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点。
13. 等变形线:相同的面积变形或长度变形点的连线14. 方位投影:以一个平面为投影面,使面与地球相切或相割,将地球网格投影到面上的过程与方法。
15. 圆住投影:将一个圆柱与地球表面相切或相割。
将地球网格投影到圆柱面上,再将圆柱展开。
16.圆锥投影:设想将一个圆锥套在地球椭球体上,使圆锥面与地球相切或相割。
将地球网格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按一条母线将圆锥面展开。
18.高斯-克吕格投影:设想用一个椭圆柱套在地球椭球体外面,使椭圆柱的中心轴位于赤道的平面上,将圆柱面与一个子午线相切,然后按等角的条件将地球椭球的经纬线及其他要素投影到椭圆柱面上。
19. 墨卡托投影:将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的椭球柱面与椭球体面相切改为相割。
20.分层设色法:根据制图区域的特点,将等高线化为几个不同的高程带。
每一个高程带着以不同色调(深浅)的颜色。
来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
21. 普通地图:以一种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制图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图。
22. 专题地图:突出一种或几种的要素的地图23. 常用数量分析有哪些方法?填空1把地图上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网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变形表现在(长度变形)、(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三个方面。
2.地球球面投影到平面时,产生的变形有长度、角度和面积三种,地图投影根据变形特征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3. 根据投影面和地球球面相切位置的不同,透视投影可分为三类:(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
4. 地图符号的几何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体状符号)。
5. 地图符号的比例分类:(依比例尺)、(半以比例尺)、(不以比例尺)。
6. 地图注记分为()、图幅注记、数字注记和()。
7.注记排布—注记在图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四种:(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和屈曲字列8.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壤)与(植被)。
9. 社会人文要素包括(居民地)、(交通路线)、(境界线)。
答案1 对2 错3错12对13对14 错15 对16 错17 错18对19 对20 错21 对22 对23 对24错26对27错29 对30 对31错33错34 错36对37对38对39对40错41错42错43对44对45对46错1.是遵循一定得数学法则,将客体(一般指地球、也包括其它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假想以这个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向大陆延伸,并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了一个封闭曲面4假想可以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形成了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地球椭球体7图上长度与相应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即L/D=1/M。
8长度比μ,是指地面上微分线段经过投影后的长度ds与其原有长度dsˊ之比值,用公式表达即:μ=ds/ds ˊ13投影面上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14以平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平面相切或相割,将球体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构成的一种投影。
15以圆柱表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平面相切或相割,将球体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圆柱表面上,然后将圆柱表面展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
16以圆锥表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圆锥表面相切或相割,将球体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圆锥表面上,然后将圆锥表面展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18以椭圆柱面作为投影面,并与椭球体面相切于一条经线上,该经线即为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东西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投影到椭圆柱表面上,再展成平面,便构成了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19属于横轴等角割圆柱投影,圆柱割地球于两条等高圈(对地球而言)上,投影后两条割线没有变形,中央经线上长度比小于1.20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一些层级,并在每一层的面积内普染不同的颜色,以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
23图解计算法、等比例列法、区域指标法、回归分析法和开方根规律1 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面积变形2等角投影任意投影 3方位投影 4点状符号线状符号体积符号 5 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6地名注记说明注记 7水平字列屈曲字列 8水系地势土质植被 9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