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作业
电视节目编排结课作业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电视节目编辑》专业课结课论文题目:从《舌尖2》看背景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姓名:胡宏学号:20110203205班级:11广电新授课教师:郭子辉2014年6 月8 日从《舌尖2》看背景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摘要:电视主要是通过图像和声音两大媒介来传递信息的。
无论是在电影、广告、新闻报道还是在纪录片中,音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能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心理,塑造场景,以及推动高潮的到来,音乐还有空间转移效应和填补节目的空白,使节目衔接更自然等作用。
在电视节目中,音乐可分为三大类:现场音乐、前景音乐和背景音乐。
记录片在当今的电视节目中独树一帜,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试图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一下简称《舌尖2》)作为案例来具体分析背景音乐在纪录片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纪录片舌尖2 背景音乐《舌尖2》概述《舌尖上的中国》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档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于2012年5月在CCTV-1首播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第二季也在2014年4月18日登陆中央电视台。
一道美食,光有色香味还不够,“音”听起来也得妙——《舌尖上的中国》打动人的除了视觉、味觉,还有听觉。
无论是第一集《脚步》结尾白马占堆仰望天空时,由阿鲲亲自弹奏钢琴、辅以交响乐队的动人旋律录制而成的曲目《初》,还是片尾曲《再会》,以及最经典的《劳作的春夏秋2》……很多观众称《舌尖2》中的原声背景音乐让人“听饿了”,也“听哭了”。
纪录片中的背景音乐真实的生活在是没有背景音乐的,按道理来说,纪录片中是不应该加背景音乐的。
但是,背景音乐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片中的真实情感,这样来看,在纪录片中加一些适当的背景音乐是有助于观众了解和感受纪录片中的真实的。
(完整版)电视节目制作试题库(附答案)

(完整版)电视节⽬制作试题库(附答案)电视节⽬制作试题库(Ⅰ)⼀、填空题(共60⼩题)1.电视节⽬制作的⼿段可以分为实况直播、和三⼤类。
2.摄像机镜头光圈调节的⽅式⼀般有调节和调节两种。
3.在电视节⽬后期制作过程中,常见的两种编辑系统是__ __ _ __系统和系统。
4.按功能分类,可以把摄像机分成___ ______ 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5.外景节⽬制作系统主要有__ __________和__ _________两种类型。
6.演播室布光⽅法中的三点布光法指的是运⽤、 _和三种基本光线进⾏照明布光,把三维物体的⽴体感、质感和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维的电视屏幕上。
7.⽇出后、⽇落前⼀⼩时,⽇光的⾊温⼤约是 K。
8、ENG⽅式的特点:、。
9、连续电⼦快门在情况下使⽤。
106、CCD的中⽂说法是。
11.EFP⽅式的特点:、。
12.电⼦特技的类别有特技、特技、特技。
13.最基本的电⼦编辑⽅式是编辑和编辑。
14.2.轴线可分为轴线、轴线、轴线三类。
15.演播室制作系统分类:和两部分16.要达到电视画⾯的取材要求,镜头运动时要⼒求__________、流畅、到位。
17.⼴⾓镜头视⾓__________、景深__________。
18.光线⽅向中的__________从摄像机⽅向照明被摄对象,⽤来处理杂乱的场景可使画⾯背景显得较为⼲净和明亮。
19.__________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向、运动⽅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条虚拟的线。
20.电视场⾯调度包括__________和镜头调度两个⽅⾯。
21.摄像机按质量性能和各⾃⽤途的不同分为:级、级、级三类。
22.光学系统由、、系统组成。
23.剪辑中,我们把远景、全景称为系列,⽽把中景、近景、特写称作系列。
24.画⾯剪接点可分为:剪接点、剪接点和剪接点。
25.剪辑点分为剪辑点和剪辑点两⼤类。
26.我们把被摄对象运动,摄像机固定称作镜头运动;把被摄对象相对静⽌⽽摄像机运动称作镜头运动。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作业题目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作业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述1.说明电视节目制作的分类方法及其内容。
2.列举并说明视频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
3.简述电视节目制作的三个基本过程和主要制作设备。
4.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有哪些?第二章:电视摄像技术基础1.用图示表示摄像管电子束扫描的原理,并说明。
2.摄像机有哪些主要性能指标?3.电视画面产生色彩偏色的原因?4.色温的含义是什么?5.摄像机中有哪些调整控制功能?6.简述手动白平衡调节、手动光圈、手动聚焦的使用场合。
7.简述短焦、中焦、长焦镜头特点。
8.简述景深的概念,影响景深的因素。
9.简述手动白平衡调整步骤。
10.提高摄像机增益有哪些优缺点?11.简述特写聚焦法的操作方法。
12.简述摄像机的分类,至少回答5种类标准及类别。
第三章:电视节目的拍摄1.拍摄三坐标指什么?2.电视镜头的涵义有哪些?3.固定画面有哪些特性、功能和作用?4.简述摇镜头的类型、表现特点。
5.简述推镜头特点、功用、表现力及拍摄注意问题。
6.简述拉镜头的特点、功用和表现力。
7.简述移镜头的特点、功用和表现力。
第四章:电视摄影构图与场面调度1.简述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2.简述电视画面背景的主要作用。
3.简述电视画面中空白的作用。
4.简述电视画面前景的主要作用。
5.简述陪体的表现含义。
6.简述画面主体的直接和间接表现方法。
7.简述场面调度的主要作用。
8.简述轴线的含义,如何实现越轴?9.实现越轴的方法有哪些?10.简述外反拍镜头的特点。
第五章:电视编辑思维1.简述电视编辑的特点。
2.简述线性编辑的缺点。
3.什么是蒙太奇?4.蒙太奇的狭义分类有哪些?详细说明各自含义。
5.分别设计至少5个关于前进式、后退式、环形式蒙太奇的组合镜头。
6.简述画面连贯性方法。
7.镜头组接原则有哪些?8.什么是“动接动”和“静接静”原则。
9.列举五种表现时间流逝的镜头设计方案。
第六章:电视编辑技术1.论述电视编辑技术的发展类型,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第一次作业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第一次作业一、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视制作技术发展迅猛。
当前电视制作技术正在向着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虚拟化、高清化等方向发展,并且已经初见成效。
全面数字化表现为数字技术不在单一应用到电视制作的环节中,而是贯穿于从电视节目前期准备到完成电视节目制作的全过程。
网络化是指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计算机设备、多媒体设备的互联和信息交流共享。
数字化和网络化只是工具,信息化才是目的。
数字化与网络化导致了信息业务的三大媒体通信、广播和计算机最终融合,使多种业务能在各种通道中传送,传输的信息也发生很大变化,信息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图形、图像,而是多种格式和媒体的组合。
虚拟化主要是指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高清化指的是高清晰度电视尤其是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应用。
当前正在推广应用的一些新技术。
例如:虚拟演播室是视频技术与计算机结合的产物,把传统的色键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是一种新颖的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是指HDTV节目全部采用数字方式制作、传输和接收。
同时,数字电视系统能够提供多种业务形式,能够实现交互、数据广播和与计算机联网等功能。
二、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制作节目的方法和程序发生了很大变化。
要适应时代的这种新特点,制作出优秀的电视节目,人才是关键。
说道现代电视节目从业人员的素质,就是要求电视节目从业人员要具有独特的敏感性和先进的技术能力,要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做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也可以说,要做一个掌握视觉设计、计算机艺术、图形图像软件设计等多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到每一类专业人员来说,系统工程师是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能力,技术发展很快,要能随机应变地把技术新成果应用到系统上去。
他们应该具备数字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掌握最新的技术动向,具有足够的技术水平。
创作工程师,是节目制作技术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具备广泛的才能,能进行各种节目制作,必须对节目的内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投入,去学习超出本人专业范围的新知识,才能制作出大量质量优秀的节目。
《电视节目制作》A汇总

第 1 页(共 7 页)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新闻学、新闻采编与制作、播音与主持专业《电视节目制作与编导》课程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 22分)。
1、自然光具有直射光、散射光、反射光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经常交织在一起形成混合的天空光。
2、电视作品的段落转换是内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对观众来说,段落转换的视觉心理要求就是视觉的连续性和心里的隔断性。
3、拍摄有一定景深的画面时,要采用_小__光圈,_短_焦距或长___距离拍摄。
4、主光是表现主体造型的主要光线,用来照亮被摄物最富有表现力的部位。
5、电视节目制作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两者不可分割,互相依存,且互相渗透。
6、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重大的转变。
在电视制作技术上,经历了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运用的转变。
7、电视节目类型虽然很多,但就其制作手段而言,从目前来看不外乎为三大类,即实况直播、影片制作、录像制作。
8、摄像机的光学镜头可以分为:望远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变焦镜头。
9、摄像机镜头具有聚焦、变焦、光圈功能。
10、摄像机操作的基本要领是稳、准、平、匀、轻。
11、聚焦的手动调整常为特写聚焦法、跟焦点法、超聚焦法三种方法。
12、在白平衡的调节时,要掌握光源的色温。
光源的色温低,光线偏红色,色温高,光线偏蓝色。
13、光圈的调节有自动、手动、暂时自动光圈调节三种方法。
14、库里肖夫把在五个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拍摄的画面组接在一起,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
15、普多夫金试验证明了。
16、常见的蒙太奇表现形式是、、。
17、在组合编辑方式下,控制磁头处于状态;在插入编辑方式下控制磁头处于状态。
18、在段落转换的无技巧转场方法中,下列例子A 属于的转场,B 属于转场。
A :全景一个女生从走廊上迎着镜头走来,身影遮住了镜头。
全景(背摄)这个女生背影沿镜头轴向离去,走进实验室。
B :全—特果园里,人们正在采摘苹果,装框,镜头推向某一个苹果的特写。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作业考核模拟题2

-传媒《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作业考核
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称为镜头的()。
A:焦点
B:焦距
C:拐点
D:景深
参考选项:B
冻结效果属于?
A:模拟特技
B:数字特技
C:摄像特技
D:混合特技
参考选项:B
视频分量信号的亮度标准值是()。
A:0.6VP-P
B:0.7VP-P
C:1.0VP-P
D:1.1VP-P
参考选项:B
制作人在开始构思节目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
A:宣传任务
B:自己提出的选题
C:对观众的分析
D:经济效益
参考选项:C
要使拍摄出的镜头画面中的灯光或光斑产生光芒效果,可以在镜头前面加上()。
A:多像镜
B:柔光镜
C:晕光镜
D:星光镜
参考选项:D
虚拟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跟踪技术主要有两大类:网格识别方式和()。
A:蓝背景抠像方式
B:运动捕捉方式
C:基于传感器方式
D:色键方式
1。
23春中传媒《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作业考核一

23春《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作业考核-000011.为了保证在变焦拍摄过程中图像始终是清晰的,必须进行()。
选项A:聚焦调整选项B:黑白平衡调整选项C:光圈调整选项D:增益调整参考答案:A2.视频分量信号的亮度标准值是()。
选项A:0.6VP-P选项B:0.7VP-P选项C:1.0VP-P选项D:1.1VP-P参考答案:B3.以下哪一项是摄像的主要业务素质要求?选项A:掌握影视艺术的理论与技巧选项B:应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掌握基本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选项C:能熟练并平稳地操作摄像机的镜头运动选项D:应具有比较广泛的学科专业知识参考答案:C4.最早研制出高清晰度电视的国家是()。
选项A:德国选项B:日本选项C:英国选项D:美国参考答案:B5.分两次或者多次交替扫描完成一帧电视画面的方式称为。
选项A:隔行扫描选项B:逐行扫描选项C:两场成帧选项D:四场成帧参考答案:A6.下面四种电视图像信号的处理方法中,图像信号质量最好的是___________系统。
选项A:复合选项B:分离选项C:分量选项D:RGB参考答案:D7.如果要对已经制作完成的成品带上中间某一段画面进行修改,一般要采用()。
选项A:间接编辑选项B:脱机编辑选项C:组合编辑选项D:插入编辑参考答案:D8.垂直间隔时间码插入在图像信号____________的某一行中。
选项A:场消隐期选项B:行消隐期选项C:场同步期选项D:行同步期参考答案:B9.______是一级混合键控放大器。
由于它总是配置在切换器的最后一级,并且主要是用作键控及其它特定功能。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作业——罗拉快跑蒙太奇

《罗拉快跑》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教育技术学···········一.电影涉及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二.电影运用的蒙太奇手法及相应内容的分镜头稿本《罗拉快跑》这部影片主要运用的蒙太奇手法有:顺序蒙太奇、插叙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
1.顺序蒙太奇相较其他蒙太奇,顺序蒙太奇较为常规,在影片中大量出现,比如:罗拉挂掉电话,决定去找爸爸时,出门的一组镜头;罗拉爸爸和茱黛在一起的一组镜头等等。
2.插叙蒙太奇影片中插叙蒙太奇的运用主要体现在:(1)罗拉和曼尼的通话中,对罗拉电单车丢失、曼尼交易、曼尼丢袋子等情景的交代;(2)罗拉在奔跑过程中遇到的推婴儿车女士、偷自行车男子、银行职员吉嘉等人的以后生活情境的简要交代。
以下是两人通话过程中,罗拉丢电单车情节的插叙部分的分镜头稿本。
3.平行蒙太奇平行蒙太奇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罗拉在奔跑着去找爸爸时,奔跑的罗拉和爸爸与情人茱黛形成了两条平行的线索。
以下是这一片段的分镜头稿本。
4.交叉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强调所表现的两条或以上线索的严格的同时性,因此,在影片中的典型体现就是曼尼准备去抢劫银行时,罗拉快要到达超市,边跑边自言自语希望曼尼不要去抢银行。
5.对比蒙太奇影片中对比蒙太奇的运用主要体现在:(1)影片开始罗拉大叫后,钟表玻璃震碎和小乌龟缓慢的爬行,体现了罗拉的能量与思维的速度;(2)第二次奔跑,罗拉在抢到钱,也叫住了曼尼,正当两人就要走到一起时,曼尼被车撞倒,两人的笑脸与曼尼被撞后的惨象形成鲜明对比,变现了罗拉的悲怆。
6.重复蒙太奇罗拉的三次奔跑中,有大量的重复镜头,例如:叫声震碎玻璃;挂电话后跑出房间;在路上遇到不同的人;去银行;爸爸和情人茱黛的交流等等。
以下是罗拉叫声震碎玻璃的重复镜头,一次是在家中,一次是在爸爸办公室,这样的场景的重复,表现了罗拉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作业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述1.说明电视节目制作的分类方法及其内容。
答:按信号存储方式:影片制作方式、录象制作方式和数字信号方式;按播出时效:现场直播法、录象带编辑法;按制作场所:演播室制作方式和现场制作方式;按设备数量:多机制作方式和单机制作方式;新闻节目的制作方式:ENG(电子新闻采集方式)、EFP(电子现场制作方式)、SNG(卫星新闻采集方式)。
2.列举并说明视频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
答:视频输出端口:将数字格式存储的图像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
如:vga 输出,rca输出,s-video。
视频输入端口:将数字格式存储的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
如:vga输入、dvi输入、rac输入、s-video。
3.简述电视节目制作的三个基本过程和主要制作设备。
答:前期筹划阶段节目构思、草拟剧本或提纲、节目初步策划、剧本定稿、细节规划、资料准备等;摄像机、照明材料、固定设备、话筒、调音台和录音机。
拍摄录制阶段剧本排练、演播室排练、最后排、试录和制作录制(拍摄和录音);后期制作阶段编辑、审看、修改、复制等:录像机、编辑机、编辑控制台、视频切换台、字幕机4.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有哪些?答:1.抗干扰能力强:在经过长距离传输和反复记录之后,通过均衡和再生仍可无失真复原。
2.易存储:从而实现图象信号的三维处理和各种视频效果的制作,是模拟技术所无法实现的。
3.图像质量高:为电视节目制作及电视机的多功能显示提供了充分的发展余地。
4.体积小,成本低:超大规模IC电路和CPU的应用,使设备体积越来越小,成本降低。
5.与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接轨:数字电视设备与计算机终端的功能日趋同化。
第二章:电视摄像技术基础1.摄像机有哪些主要性能指标?1)灵敏度灵敏度是用同一照度下拍摄同一景物得出额定输出时所用的光圈大小来衡量的。
通常取照度为20001x,色温3200K,拍摄白反射系数为89.9%的景物,信号输出为700毫伏,此时使用的光圈越小9表示摄象机的灵敏度越高。
如光圈为F5,6就比光圈为F4的灵敏度要高。
(2)最低照度最低照度是在一定信噪比的条件下,比较所需景物照度的大小,照度越低说明摄象机灵敏度越高,所以,这也是灵敏度的另—种表示方法,有些摄象机的指标中不列此项。
如摄象机视频处理放大器的增益为十18dB,光圈为F1.4时,所需最低景物照度为15lx就比25lx 要好。
(3)信噪比信噪比是对于绿通道或亮度信号,在没有进行伽玛校正和孔阑校正时测量的信号噪波比。
该项指标越高越好。
如信噪比为60dB比58dB要好。
(4)水平清晰度(线)水平清晰度即水平分解力,也称为水平分辨率,是指图象中心部分沿水平方向能够分辨的电视线数,分辨率越高,图象的清晰度越好。
如水平清晰度700线比600线要好。
对于摄象管,图象四周的水平清晰度低于图象中心部分;对于CCD图象传感器,全图象内的水平清晰度都是一致的。
2.电视画面产生色彩偏色的原因?答:A、由于元件参数误差、温度变化、其它调整等因素影响,使三基色信号得不到相同的放大量,破坏三色原有的比例——偏色。
B、色温滤色镜只能大概调整色温,不能准确调节。
C、物体的颜色有环境色和物体本色共同决定,当环境色并非是白色时就会是物体的颜色与物体的本色产生偏差。
3.色温的含义是什么?答:色温定义:对绝对黑体加热时,它将辐射出连续光谱,其光谱能量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
当某一类光源与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温度下辐射的光具有相同的特性时,这个特定温度被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
4.摄像机中有哪些调整控制功能?答:光圈自动调整、白平衡与黑平衡调整、黑电平调整、重合调整、增益控制等。
5.简述手动白平衡调节、手动光圈、手动聚焦的使用场合。
答:P55,P566.简述短焦、中焦、长焦镜头特点。
答:短焦(广角)镜头特点:拍摄范围大,放大率小;景深大;夸大空间透视,近距离畸形失真明显;适用于远景、全景等大场面、透视感强、景深大、对比强烈的情况下使用,摄像时稳定性好。
中焦(标准)镜头特点:视角范围与人眼相似;透视感、空间立体感正常,景深适中;没有明显失真。
长焦(远摄)镜头特点:拍摄范围小,宜摄远;景深小,虚实结合,突出主体;压缩景物空间透视。
7.简述景深的概念,影响景深的因素。
答:概念:拍摄下来的画面,不仅对焦点上的景物是清晰的,而且在对焦点的前后还有一个清晰的范围,这个清晰范围叫景深。
景物的清晰范围大,称为“景深大”;清晰范围小,称为“景深小”。
从对焦点到最近清晰点的距离叫“前景深”;从对焦点到最远清晰点的距离叫“后景深”。
后景深大于前景深。
影响景深的因素1、镜头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2、光圈:光圈系数越大,景深越大光圈系数越小,景深越小。
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8.简述手动白平衡调整步骤。
答:P459.提高摄像机增益有哪些优缺点?答:光线暗增益可以相应的提高,但容易导致电路噪声随之增大。
较暗光线有不规则的噪波点(麻点)。
10.简述特写聚焦法的操作方法。
答:聚焦手动调整方法P56-5711.简述摄像机的分类,至少回答5种类标准及类别。
答:按性能分:广播级、专业级、家用级按制作方式:ESP摄象机、ENG/EFP摄象机、家用摄象机按摄象器件分:摄像管摄象机和固体摄象机按摄象器件的数量:三管或3CCD,两管或2CCD,单管或单CCD按摄象器件的尺寸:1/2机、3/4机、超8机等按信号处理方式:模拟、数码按摄录集成度:一体机和分体机按体积和重量:坐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按所用磁带格式:VHS机、S-VHS机、DV机、Batacam机等第三章:电视节目的拍摄1.拍摄三坐标指什么?答:物距:景别高度:俯视、平视和仰视(摄象机与拍摄对象垂直角度的相对位置)方向:正面、斜侧面、侧面、背面(摄象机与拍摄对象水平角度的相对位置)2.电视镜头的涵义有哪些?答:1、作为光学含义上的镜头:2、作为电视画面拍摄过程中的镜头:从开始按下录象键到再次按下录象停止键之间录制的连续的一段图象,称为一个镜头;3、作为编辑过程中的镜头:从编辑入点到编辑出点之间的连续一段画面。
3.固定画面有哪些特性、功能和作用?答:特性:固定画面框架处于不动的状态,画框外的运动消失,有利于表现画面内主体的运动、神态和姿势等;具有拍摄简单、剪接方便、信息集中、观看舒服的特点;画面视点稳定、符合人们日常生活停留细看、注视观祥的视觉体验和视觉要求;固定画面镜头在电视节目中所占时间较短。
功能和作用:固定画面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固定画面对静态人物有突出表现作用;固定画面能比较客观的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速度和节奏等;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划过画面)4.简述摇镜头的类型、表现特点。
答:从运动形式上分有:水平横摇,垂直纵摇,中间带有几次停顿的间歇,摄影机旋转一周的环形摇,各种角度的倾斜摇,摇速极快的“甩”镜头。
表现特点:1、展示空间扩大视野:常用于:介绍环境、故事或事件发生地的地形地貌。
2、摇镜头扩展了画面的表现空间,可以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
3、介绍交代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或事物的内在联系。
4、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事物通过摇镜头形成对比,表示某种暗喻、比喻、并列、因果关系等。
5、有一个稳定的起幅画面,后面的摇动速度极快,使画面上的景物全部虚化,这种镜头称之为甩镜头。
这种镜头组接的画面动感强,力度更大,常用来表现同一时间内几个空间里事物变化的情况。
6、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
7、表现一种主观性镜头8、画面转场的手法之一9、用非水平的倾斜摇旋转摇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
用倾斜破坏观众欣赏画面时的一种心理平衡造成一种情绪。
5.简述推镜头特点、功用、表现力及拍摄注意问题。
答:特点:1、推镜头分为起幅、推进、落幅三个部分2、具有大景别转换成小景别的各种特点远——全——中——近——特3、推镜头造成画框向前的运动趋向主体:不清晰——清晰物体面积:小——大景别:大——小功能和表现力:1、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2、突现细节3、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4、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
5、推镜头的景别不断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6、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拍摄注意问题:1、注意起幅和落幅的静态结构2、留有足够的长度1)起幅、落幅、推进三个部分可分别使用2)为后期编辑留足时间3、推进过程中注意始终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即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上的优势,注意避免:1)先把主体放在中心再推:太死板2)推后再移到主体处:找不着主体的感觉4、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要注意跟焦点5、推镜头要作到准、匀:即:对重点表现的形象要准,速度快慢要均匀,不要时快时慢,不要拉风箱,6、起动和停止应果断、干净、利索、流畅7、最好选择有一定动作幅度的形象作为起动点和停止点,以克服人为的操作痕迹5.简述拉镜头的特点、功用和表现力。
答:特点:1、具有小景别转换成大景别的各种特点。
拉镜头能造成画框向后运动,画面从某一主体开始逐渐退向远方,视点后移,表现的空间逐渐展开。
即:特——近——中——全——远2、拉镜头分为起幅、拉出、落幅三部分3、拉镜头造成画框向后的运动趋向主体:从清晰——不清晰,物体面积:大——小景别:小——大功用和表现力:1、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1)表现此点在此面位置:例如表现同学小王在教室2)表现点与面所构成的某种关系2、使画面结构形成多结构变化,镜头表现富有层次。
3、拉镜头使纵向方位上的两个具有相关的事物,形成某种对比、反衬或比喻的效果。
4、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的想象和猜测。
5、拉镜头有连续后退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6、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
7、拉镜头的画面空间不断扩展,有一种退出感和结束感。
片子结尾的镜头常采用这种方式。
8、用特写拉成全景的方式进行转场6.简述移镜头的特点、功用和表现力。
答:特点:1. 画面不再是一种呆板的框框,而变成一种流动而活跃的表现元素,各景物表现出连续运动的状态。
2 . 在一个镜头中形成一种多构图的造型效果3. 摄像机运动唤起了人们行走时的视觉体验。
特别是作为主观镜头运用时,镜头的运动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4. 移摄可分为前、后、横和曲线移四种。
功用和表现力:1. 移动摄影对开拓画面空间具有独特艺术效果。
2. 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等复杂场景方面具有气势恢弘的造型效果。
3. 移动摄影适宜表现某种主观视向,可以创造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从而表现出更加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比剪辑更富有主观性。
4. 移动摄影可以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向轴线的变化5. 移动摄影摆脱了定点摄影的束缚,形成了多样化的视点,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第四章:电视摄影构图与场面调度1.简述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