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干部人事档案补办材料)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的学历

谈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学历、学位管理当前对高等教育学历、学位问题上的一些不规范提法和误解●不规范提法:“博士以上高学历”,“不但有硕士、双硕士,还有博士、博士后”。
●产生的误解:其一,容易使人们把学历、学位误解为一回事,甚至认为学位就是学历;其二,容易使人们误把高学历理解为只有取得学位的高学历者,忽略了那些没有取得学位的高学历者;其三,容易使人们认为我国规定的最高一级学位博士学位之上还有最高学位“博士后”,混淆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认识和掌握的现实作用●规范从事干部人事工作的工作人员对学历、学位的审核认定和管理工作;●准确做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宣传报道工作;第一章基础知识一、学历、学位管理在干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意义一是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历来是我党干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干部学历、学位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有较重份量,它是各级单位录用、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和凭证。
《党政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条例》在选拨任用条件第七条规定,提拨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下列资格:“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地(厅)级、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作出这种规定,是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保证各级党政干部能够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的现实需要。
二是干部学历、学位管理水平的高低,事关党的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事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做好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对于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重要意义。
二、什么是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所谓干部学历、学位管理,指的是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干部就读并取得国民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党校教育等学历、学位材料的收集、审核、归档和使用整个管理过程的工作。
人事档案审核方法

人事档案审核方法干部的基本信息,是干部历史的记录,是考察了解干部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因此,做好干部档案审核工作非常重要。
干部档案审核的一般方法是:先依据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作为现在工作中使用的干部相关信息,再到涉及该信息的材料中反查核对,比照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的信息是否与材料的记载一致,不一致要做好记录并作核实处理,差缺的材料要进行补充。
一般应重点审核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身份”和家庭情况等信息。
“三龄”即干部的出生日期、入党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两历”即干部的学历学位和工作经历,“一身份”即干部身份。
具体审核方法如下:一、出生日期(一)认定依据出生日期的认定以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
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有涂改的,要查找相关材料(原始户籍材料和亲属材料)予以印证。
(二)审核要点重点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是否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一致。
出生日期记载前后是否一致的界定:1.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的记载时间一致,且大部分主要材料均一致,则该档案的出生日期不存在问题;2.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日期不一致,且无相应的认定材料或有认定材料但没有更早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档案材料或原始户籍材料)作依据,该档案中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的出生日期存在问题,须进行相应记录及整改。
(三)审核程序1.比对信息首先详细审核档案材料记载的下述三个材料的出生日期,并判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其他主要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是否一致。
(1)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 注:根据档案目录中材料形成时间,常见的最早形成材料是中学毕业生登记表、入学(入伍、招工)政审表、《入团志愿书》、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和体检表等。
人事档案分类整理

(三)放映个人科研学术的材料
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论文的评价材料及目录;干部本人写的技术业务自传;反映干部业务能力方面的其它材料。
1、学历学位材料
1-1
1-2
2、职业(任职)资格考试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
2-1
2-2
3、反映个人科研学术的材料
3-1
3-2
4、培训材料
4-1
4-2
1、毕业证书的原件、复印件都不能存档。如需存档,复印单位加盖公章。
2、职称单科考试成绩不存档。
类
别
材料分类
排列顺序
目录填写
备注
第
六
类
1、入团志愿书、申请书、退团材料;
入团志愿书;
入团申请书;
团员登记表;
离退团材料;
开除团籍材料;
入党志愿书;
入党申请书;
转正申请书;
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材料不存档。
第
七
类
1、各级组织正式命名授予的英雄、模范、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和本单位年度性奖励的授奖决定(审批表)先进事迹及荣誉称号材料、通报表扬材料;创造发明奖励材料;
贴像片、盖公章。
第
二
类
1、凡由本人撰写的叙述自己经历、思想变化过程、社会关系等情况,属自传性质的材料;
2、以自传为主要内容的履历式简历表等。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经典版干部人事档案缺失材料收集与补充办法

干部人事档案缺失材料收集与补充办法一、履历材料:1、1988年制《干部履历表》(含1988年以前的履历表):是指该干部在1988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所填写的履历材料。
无此材料,首先应确定此干部当年所在单位是否组织填写过履历表,如组织填写过,应到干部本人当年所在单位查找。
确定找不到的,应由干部现所在单位出具1988年制《干部履历表》短缺说明。
若档案中已存在1988年制《干部履历表》,但项目不全或填写不规范的,不需补充。
2、1999年制《干部履历表》:档案中无此材料,应通知干部本人补填,任职经历填写到现任职务,填写内容以现在的实际情况为准。
如履历表中缺照片、本人签名、填表时间和审查机关印章等,由干部所在单位予以补充。
【注】:补填1999年制《干部履历表》时,一律使用黑色水性笔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等,字迹端正、清楚;“照片”用近期二寸正面半身免冠彩色照片;表内项目必须与本人档案中材料一致,档案中没有材料的项目不准填写;表内项目本人没有内容填写的,统一填写“无”;凡是参加为期两个月以上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培训(含党校),均要提供学习材料,不能提供学习材料的,请不要填写;受奖情况必须与档案中奖励材料相符,档案中没有奖励材料的不准填写;档案中有处分材料的,必须在履历表中填写;最后要有填表人的签名、填写时间和审查机关印章。
二、年度考核材料:1、缺少1994年以来的年度考核登记表的,从所在单位查找,能找到的,直接将原件归入本人干部档案。
确实找不到原件的,考核单位依据考核结果记载,出具证明材料,并加盖单位公章或党组章。
表中缺少干部本人签名的,通知干部本人补签,如有特殊原因不能补签的,可补盖名章。
补签(章)位置是年度考核表中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的意见栏或备注栏。
2、按规定不需要考核以及应考核而未考核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出具书面说明,并加盖公章或党组章。
3、如干部因外出学习、挂职、生病等原因未能填写年度考核表的,请在部门统计时进行书面说明,其他漏填人员请联系补填,并按要求盖章、签字。
【2019年整理】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干部的基本信息,是干部历史的记录,是考察了解干部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因此,做好干部档案审核工作非常重要。
干部档案审核的一般方法是:先依据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作为现在工作中使用的干部相关信息,再到涉及该信息的材料中反查核对,比照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的信息是否与材料的记载一致,不一致要做好记录并作核实处理,差缺的材料要进行补充。
一般应重点审核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身份”和家庭情况等信息。
“三龄”即干部的出生日期、入党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两历”即干部的学历学位和工作经历,“一身份”即干部身份。
具体审核方法如下:一、出生日期(一)认定依据出生日期的认定以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
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有涂改的,要查找相关材料(原始户籍材料和亲属材料)予以印证。
(二)审核要点重点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是否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一致。
出生日期记载前后是否一致的界定:1.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的记载时间一致,且大部分主要材料均一致,则该档案的出生日期不存在问题;2.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日期不一致,且无相应的认定材料或有认定材料但没有更早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档案材料或原始户籍材料)作依据,该档案中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的出生日期存在问题,须进行相应记录及整改。
(三)审核程序1.比对信息首先详细审核档案材料记载的下述三个材料的出生日期,并判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其他主要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是否一致。
(1)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 注:根据档案目录中材料形成时间,常见的最早形成材料是中学毕业生登记表、入学(入伍、招工)政审表、《入团志愿书》、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和体检表等。
硕士报考登记表

注:考生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由考生在复试时交招生单位。
考生报名号:□□□□□□□□□(9位,由考生填写)考生编号:(15位,由招生单位填写)考生类别:□应届本科毕业生□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研究生考试方式:□全国统考□单独考试□MBA联考□法律硕士联考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姓名:身份证号:□□□□□□□□□□□□□□□□□□本人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用于接收准考证、成绩单、复试通知、录取通知书)第一志愿报考单位代码及名称:第一志愿报考单位地址:邮政编码:院(系、所)代码及名称: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指导教师:应试科目代码及名称:1.政治理论 2.外国语3. 4.第二志愿报考单位、学科专业名称:第二志愿单位地址:邮政编码:以下由报考点填写报考点(试题接收单位)代码;名称: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E-mail:填表日期:年月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表一、本表由考生本人用兰黑色钢笔(含签字笔)填写,内容应如实准确、力求详尽,字迹应工整、清晰。
如栏内填写不下,可加附页。
二、封面上“考生报名号”由考生根据报考点打印的“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情况登记卡”上的“报名号”填写,“考生编号”由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按要求填写,考生不填。
“考生类别”、“考试方式”二项由考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在相应的小方框内打“√”(“应届本科毕业生”专指普通高校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往届本科毕业生在“百应届本科毕业生”对应的方框内打“√”;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同等学力”对应的方框内打“√”;同等学力指国家承认的专科毕业生、普通高校本科结业生)。
三、表内所列项目要全部填写,不留空白。
如有情况不明的项目,应填写“不详”并注明原因,如无该项情况,则应写“无”。
考生“姓名”栏所填姓名,应与本人身份证、户口本的姓名完全一致。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干部的基本信息,是干部历史的记录,是考察了解干部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因此,做好干部档案审核工作非常重要。
干部档案审核的一般方法是:先依据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作为现在工作中使用的干部相关信息,再到涉及该信息的材料中反查核对,比照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的信息是否与材料的记载一致,不一致要做好记录并作核实处理,差缺的材料要进行补充。
一般应重点审核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身份”和家庭情况等信息。
“三龄”即干部的出生日期、入党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两历”即干部的学历学位和工作经历,“一身份”即干部身份。
具体审核方法如下:一、出生日期(一)认定依据出生日期的认定以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
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有涂改的,要查找相关材料(原始户籍材料和亲属材料)予以印证。
(二)审核要点重点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是否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一致。
出生日期记载前后是否一致的界定:1.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的记载时间一致,且大部分主要材料均一致,则该档案的出生日期不存在问题;2.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日期不一致,且无相应的认定材料或有认定材料但没有更早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档案材料或原始户籍材料)作依据,该档案中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的出生日期存在问题,须进行相应记录及整改。
(三)审核程序1.比对信息首先详细审核档案材料记载的下述三个材料的出生日期,并判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其他主要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是否一致。
(1)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 注:根据档案目录中材料形成时间,常见的最早形成材料是中学毕业生登记表、入学(入伍、招工)政审表、《入团志愿书》、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和体检表等。
关于印发新任市管干部档案接收标准的通知

17
(包括免予处分的决定)材料;受开除以外的行 政处分的,解除处分后,还须有解除处分的决定
每缺一份材料扣 3 分
材料
18
1993 年后的工资材料齐全(或在《工资变动登记 表》中有相应记载)
缺材料且没有相应记 载的,每缺一份扣 0.5 分
1997 年前任副科级以上职务的,须有《干部任免
19
呈报表》或《干部任免审批表》;2008 年 3 月以后 从其他单位调任机关或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非市
校出具的学历、学位证书,2000 年以后获得的国
(境)外学历、学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
认证材料
⑥其他学历学位:须有教育部规定的相关材
料
9
存在问题
评分
分扣得 值分分
4
2
10
项目 序号
评分项目及标准
评分方法
10
1997 年以来参加二个月以上理论、专业、技能等 每缺一份材料扣 0.5
培训的须有相应的培训材料
一、干部档案报送时间 干部档案管理单位应在新任市管干部正式任职后 3 个月内,将其 档案报送至市委组织部信息档案科。任职时间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 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文件规定计算。 二、干部档案内容 干部档案材料应当对象明确、文字清楚,能够反映干部的客观实 际情况。 1、无错装入其他人档案材料的情况。 2、无装入假证明、假学历等假材料的情况。 3、无未经组织批准对干部档案内容私自涂改的情况。填写制作 材料时因笔误造成的更改或经组织批准对档案内容进行更改,应加盖 组织确认章或有相应的组织说明。 4、档案材料上的姓名、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和 工作经历等信息前后记载不一致的,应当进行核对并作出相应的组织 说明。 三、干部档案材料范围 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将反映干部德、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生报名号:□□□□□□□□□(9位,由考生填写)
考生编号:(15位,由招生单位填写)
考生类别:□应届本科毕业生□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研究生考试方式:□全国统考□单独考试□MBA联考□法律硕士联考
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姓名:身份证号:□□□□□□□□□□□□□□□□□□本人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用于接收准考证、成绩单、复试通知、录取通知书)
第一志愿报考单位代码及名称:
第一志愿报考单位地址:邮政编码:
院(系、所)代码及名称:
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指导教师:
应试科目代码及名称:1.政治理论 2.外国语
3. 4.
第二志愿报考单位、学科专业名称:
第二志愿单位地址:邮政编码:
以下由报考点填写
报考点(试题接收单位)代码;名称:
详细地址:邮政编码:
电话:传真:E-mail:
填表日期:年月日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表
填表说明
一、本表由考生本人用兰黑色钢笔(含签字笔)填写,内容应如实准确、力求详尽,字迹应工整、清晰。
如栏内填写不下,可加附页。
二、封面上“考生报名号”由考生根据报考点打印的“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情况登记卡”上的“报名号”填写,“考生编号”由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按要求填写,考生不填。
“考生类别”、“考试方式”二项由考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在相应的小方框内打“√”(“应届本科毕业生”专指普通高校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往届本科毕业生在“百应届本科毕业生”对应的方框内打“√”;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同等学力”对应的方框内打“√”;同等学力指国家承认的专科毕业生、普通高校本科结业生)。
三、表内所列项目要全部填写,不留空白。
如有情况不明的项目,应填写“不详”并注明原因,如无该项情况,则应写“无”。
考生“姓名”栏所填姓名,应与本人身份证、户口本的姓名完全一致。
四、考生可填写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两个志愿报考单位。
五、“应试科目名称”按报考点提供的第一志愿报考单位招生专业目录刊载的内容填写(与“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填涂的相应项必须完全一致)。
六、“本人通信地址”、“人事档案所在单位通信地址”,不得用简称或写“本市”、“本省”等字样,在填写地址时必须填写通信地址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以免寄送有关通知时发生投递错误或延误投递时间。
七、“院(系、所)名称”、“研究方向”及“指导教师”栏,招生专业目录中未列出的,考生不填。
八、考生将本表和空白“准考证”(考生填写有关内容并粘贴照片)、“报考硕士研究生考证生情况登记卡”(报考点打印卡)、“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对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须按招生单位要求提供学习有关课程等写实证明原件的复印件),一并于全国统一报名时间结束后10天内直接寄送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
九、本表填写内容必须与《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相关内容一致,如有出入,以报考硕士考生信息卡填写内容为准,由此引发的后果考生自行负责。
十、本表非考生本人填写或提供假材料者,一经发现即取消考生报考或录取资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试成绩
招生单位公章
年月日
注:初试成绩由招单位写;本栏供调剂录取时使用。
注:考生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由考生在复试时交招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