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静力分析边界条件施加方法与技巧—约束条件

合集下载

ansys静力学边界条件

ansys静力学边界条件

ansys静力学边界条件
在ANSYS中进行静力学分析并设置边界条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打开ANSYS并导入模型。

2. 调整视图方向,可以通过右侧的视图工具栏来实现。

3. 为了便于施加边界条件,可以首先调整显示,如Plot-Area以及显示面的编号。

4. 施加边界条件,例如固定约束。

选择固定约束,在Solution- Difine Loads-施加-结构类 -固定 Displacement-On Area,选择两个孔的面。

5. 施加压力约束,模拟吊耳收到的力,例如选择压力并输入压力数值。

6. 开始求解,点击Solution-Solve-Current LS- OK开始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类型的边界条件,如Natural和Neumann,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应用。

默认边界条件是软件默认使用的边界特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同时,正确应用默认边界条件的关键在于Region的设置。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有限元分析中的结构静力学分析怎样才能做好精选全文

有限元分析中的结构静力学分析怎样才能做好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有限元分析中的结构静力学分析怎样才能做好1 概述结构有限元分析中,最基础、最根本、最关键、最核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分析类型就是“结构静力学分析”。

静力学分析可用于与结构相关、与流体相关、与电磁相关以及与热相关的所有产品;静力学分析是有限元分析的根基,是有限元分析的灵魂。

2 基础理论结构静力学按照矩阵的形式可表示为微分方程:[K]{x}+{F}=0其中,[K]代表刚度矩阵,{x}代表位移矢量,{F}代表静载荷函数。

由此可知,结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过程就是求解微分方程组的过程。

2.1 三个矩阵的说明静力学分析微分方程组三个矩阵进一步说明:[K]代表刚度矩阵。

举例说明,如果用手折弯一根筷子,假设筷子是钢材料的,比较硬,很难折断;假设筷子是常规木材的,比较脆,基本上都能折断。

这里筷子断与不断的本质并不是钢或者木材,而是钢或者木材表在筷子上表现出来的刚度(或者叫硬度),这里刚度用计算机数值分析的方式来描述,就是刚度矩阵。

{x}代表位移矢量。

举例说明,一把椅子,如果有人偏瘦,坐在椅子上,椅面基本不下沉;如果有人偏胖,坐在椅子上,椅面会有明显下沉(谁坐谁知道...),此时,椅面的下沉量,可用位移矢量来表示。

{F}代表静载荷函数,也是静力学分析的关键。

举例说明,上面筷子例子中,手腕对筷子的作用,就是一种载荷(或者叫外力、荷载、负荷、承重等);上面椅子例子中,人对椅子表面的作用,也是一种载荷。

这些载荷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快慢效应,就可用静载荷函数来表示。

2.2 静力学分析中的载荷说明静载荷函数本质说明:假设1,相同一根筷子,又假设筷子比较粗(或者说是几根筷子捆绑在一起):双手慢慢用1 / 5力,筷子难断;双手快速用力,筷子难断,此时慢慢折弯的效果就可以理解为静力学过程。

假设2,相同椅子:慢慢坐下去,椅子没有明显晃动;快速坐下去,椅子没有明显下沉与晃动,此时慢慢坐在椅子上的过程就可以理解为静力学过程。

ANSYS结构静力学与动力学分析教程

ANSYS结构静力学与动力学分析教程

ANSYS结构静力学与动力学分析教程第一章:ANSYS结构静力学分析基础ANSYS是一种常用的工程仿真软件,可以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帮助工程师分析和优化设计。

本章将介绍ANSYS的基本概念、步骤和常用命令。

1.1 ANSYS的基本概念ANSYS是一款基于有限元方法的仿真软件,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

其核心思想是将结构分割成有限数量的离散单元,并通过求解线性或非线性方程组来评估结构的行为。

1.2 结构静力学分析的步骤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几何建模:创建结构的几何模型,包括构件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等信息。

2)网格划分:将结构离散为有限元网格,常见的有线性和非线性单元。

3)边界条件:定义结构的边界条件,如固定支座、力、力矩等。

4)材料属性:定义结构的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5)加载条件:施加外部加载条件,如力、压力、温度等。

6)求解方程:根据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通过求解线性或非线性方程组得到结构的响应。

7)结果分析:分析模拟结果,如应力、应变、变形等。

1.3 ANSYS常用命令ANSYS提供了丰富的命令,用于设置分析模型和求解方程。

以下是一些常用命令的示例:1)/PREP7:进入前处理模块,用于设置模型的几何、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等。

2)/SOLU:进入求解模块,用于设置加载条件和求解方程组。

3)/POST1:进入后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和可视化模拟结果。

4)ET:定义单元类型,如BEAM、SOLID等。

5)REAL:定义单元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6)D命令:定义位移边界条件。

7)F命令:定义力或压力加载条件。

第二章:ANSYS结构动力学分析基础ANSYS还可以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用于评估结构在动态载荷下的响应和振动特性。

本章将介绍ANSYS的动力学分析理论和实践应用。

2.1 结构动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结构动力学分析是研究结构在动态载荷下的响应和振动特性的学科。

它基于质量、刚度和阻尼三个基本量,通过求解动态方程来描述结构的振动行为。

有限元结构静力学分析

有限元结构静力学分析

有限元结构静力学分析有限元结构静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结构分割为离散的小单元,通过对这些小单元的力学行为进行数学建模来研究整个结构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结构被离散为多个三角形或四边形单元,每个单元内的力学行为可通过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

有限元方法基于结构的力学行为方程,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求解出结构的位移、应力等物理量。

1.生成有限元离散网格:将结构几何分割为小单元,构成有限元离散网格。

通常受到计算资源和准确性的限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元尺寸和分割密度。

2.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每个单元进行力学行为的建模,包括约束、边界条件等。

通常使用线性弹性模型,即假设结构为弹性体,在小变形范围内满足胡克定律。

3.求解结构位移:根据结构的边界条件和受力情况,求解结构的位移。

位移是结构分析的基本结果,可通过求解结构的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来获得。

4.计算应力和变形:根据结构的位移,计算结构中各个单元的应力和变形。

应力和变形是结构分析的重要结果,可用于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5.分析结果的后处理:对求解得到的位移、应力和变形等结果进行后处理,如绘制位移云图、应力云图等,以便更直观地了解结构的行为。

在实际应用中,有限元结构静力学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模型准确性:选择合适的有限元模型和求解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适当的单元尺寸和分割密度,根据具体情况对模型进行验证和校正。

2.材料特性:结构的力学性质受到材料特性的影响,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确保材料特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获得可靠的力学分析结果。

3.界面和边界条件:结构的界面和边界条件对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

需要仔细设定和模拟各个界面和边界条件,以反映实际工况和受力情况。

4.结构非线性问题:有限元结构静力学分析通常假设结构在小变形范围内满足胡克定律。

对于存在非线性行为的结构,如大位移、屈曲等,需要采用相应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总而言之,有限元结构静力学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通过离散化和数值计算的方式求解结构的力学性质。

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静力性能分析

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静力性能分析

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静力性能分析一、本文概述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会出现损伤和塑性变形,这对其静力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混凝土的力学行为,并对工程实践提供指导,本文将对ABAQUS中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进行详细分析。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混凝土材料的特性以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接着,阐述了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的损伤和塑性变形的机制,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随后,重点介绍了ABAQUS中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包括模型的基本假设、控制方程以及参数的选取。

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该模型在静力性能分析中的应用,包括模型的建立、加载过程以及结果的后处理。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展示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在静力性能分析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对混凝土的力学行为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使用ABAQUS进行混凝土静力性能分析的方法。

这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准确性、优化施工方案以及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理论混凝土作为一种复杂的多相复合材料,其力学行为受到内部微观结构、加载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等多重影响。

在静力性能分析中,混凝土表现出的非线性、弹塑性以及损伤特性使得对其行为进行准确模拟成为一项挑战。

ABAQUS软件中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Concrete Damaged Plasticity Model)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以描述混凝土在静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是一种基于塑性理论和损伤力学的本构模型,它结合了塑性应变和损伤因子来描述混凝土的力学行为。

在模型中,损伤被视为一种不可逆的退化过程,通过引入损伤变量来反映材料内部微裂缝的扩展和累积。

这些损伤变量在加载过程中逐渐增大,导致材料的刚度降低和承载能力下降。

该模型通过引入两个独立的损伤变量,分别模拟混凝土在拉伸和压缩状态下的损伤演化。

abaqus静力学,通用适用条件

abaqus静力学,通用适用条件

abaqus静力学,通用适用条件abaqu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主要用于解决结构力学问题。

其中的静力学分析是指在稳定状态下,分析物体内部各部分的力学平衡,以及结构对外界载荷的响应情况。

下面将从abaqus的通用适用条件、静力学原理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讨论。

abaqus适用于各种结构力学问题的分析,例如机械结构、建筑结构、航空航天结构等。

它具有以下通用适用条件:1.良好的几何体离散能力:abaqus可以对复杂结构进行离散化处理,将其分割为一个个小单元,保证每个小单元的尺寸不过大或过小,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多种材料模型:abaqus提供了多种材料的模型选择,包括线性弹性材料、非线性弹性材料、各向异性材料等,可以满足不同材料的应用需求。

3.多种载荷处理能力:abaqus可以对外界施加的各种载荷进行分析,包括静力载荷、动力载荷、温度载荷等,可以对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模拟和分析。

4.多种约束处理能力:abaqus可以对结构的边界条件进行定义,包括固定支撑、受限位移、受限自由度等约束条件,以模拟实际结构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情况。

静力学原理是abaqus进行分析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方程:静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体系内部力的平衡,即结构内部受力之和为零。

abaqus通过求解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得到结构的受力分布和位移场。

2.边界条件:静力学分析还需要考虑结构的边界条件,即结构的约束和外部加载情况。

abaqus可以通过定义自由度的边界条件来模拟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如约束某些自由度的位移、定义外界施加的载荷等。

3.材料特性:结构的材料特性对其力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静力学分析需要考虑材料的刚性、弹性和塑性等性质。

abaqus提供了多种材料模型,可以根据材料的实际特性选择合适的模型来进行分析。

abaqus静力学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机械结构领域,可以用abaqus分析不同材料和结构形式下的零件受力情况,从而指导设计和优化。

地下结构静-动力分析中的人工边界转换方法研究

地下结构静-动力分析中的人工边界转换方法研究
c n ta n e ci n r l t g t r b o g n o t e mo e ie a p y n h y a c a i ca u da e n d n mi o sr i tr a to swe e al o ehe r u hti t h d lwh l p l i g te d n mi r f ilbo n r s i y a c ti i a l ss nay i .Th c u a y o h t o sc e k d t r u h t nay i fc c l to e u t fa n i e rn a e e a c r c ft e meh d wa h c e h o g he a l ss o a u ain r s lso n e g n e i g c s . l Ke r y wo ds: ta f r to fa i ca u da is;sai — y a c a l ss;v s o e a tc a i ca o n a rnso main o r f i lbo n re ti ttc d n mi nay i ic — lsi r f i lb u d r ti y
人工 边 界从广 义上 可 分 为静 力 人 工边 界 和 动力 人 工边 界 。静力 人工பைடு நூலகம்边界 由来 已久 , 常有 固定边 界 、 通 滚 轴边 界 等 。动力 人 工 边 界 经 过 几 十 年 的 发 展 , 已形 成
皋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17 40 ; 518 9 ) 重庆市 自然科学基金 项 目 ( S C, 0 8 B0 6) 重 庆 市 教 委 科 学 技 术 研 究 项 目 C T 2 0 B 66 ; ( J9 43 ; K 000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09 52 102 20 52 100 )

张弦梁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与应用

张弦梁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与应用

张弦梁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与应用张弦梁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在建筑、桥梁、风力发电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静力分析是对结构力学行为的研究,通过对张弦梁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可以获得结构的应力、应变、位移等关键参数,从而评估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张弦梁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张弦梁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1. 张弦梁结构的基本原理张弦梁结构由上下两个弦和中间的横梁组成,上下弦之间通过横梁相互连接。

在静力分析中,可以将张弦梁结构化简为一个受力平衡的系统,通过力平衡方程求解结构的静平衡条件。

2. 张弦梁结构的受力分析在进行静力分析时,需要确定张弦梁结构受力的方式和受力点的位置。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结构分解为若干个简化的单元,然后对每个单元进行受力分析,最后将各个单元的受力结果进行整合。

3. 张弦梁结构的计算模型为了进行静力分析,需要建立张弦梁结构的计算模型。

计算模型通常包括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约束条件等参数。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有限元法、刚度法和变分原理等。

其中,有限元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计算模型,通过将结构离散化为有限个小元素来计算结构的变形和应力。

4. 张弦梁结构的边界条件在静力分析中,边界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边界条件包括结构的支座约束和受力条件。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确定边界条件是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

二、张弦梁结构静力分析的应用1. 结构设计优化静力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张弦梁结构的性能,并进行设计优化。

通过改变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等参数,可以优化结构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等指标,实现结构的轻量化和节能减排。

2. 结构安全评估静力分析可以帮助评估张弦梁结构的安全性。

通过计算结构的应力和应变情况,可以判断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结构的安全运行。

3. 施工过程控制静力分析可以用于张弦梁结构的施工过程控制。

通过对结构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指导施工过程中的支撑和拆卸,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结构的静力分析中载荷与约束的施加方案对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导致计算结果不可信,笔者在《结构设计CAE主业务流程》的博文中也提到这一点。

那么到底如何施加载荷与约束呢?归根到底要遵循一个原则——尽量还原结构在实际中的真实约束和受力情况。

本文着重介绍几种约束的施加方法与技巧,并通过具体例子来进一步说明。

1 销轴约束销轴连接在结构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形式,其约束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有所不同,下面以一个走行装置为例具体介绍一下。

走行装置是连接平动轨道与上部结构的,其约束应是轨道通过车轮对走行装置的约束,但是通常对于车轮只要验证其轮压满足要求即可,因此在模型中往往将车轮简化掉,因此对于走行装置的约束就变为销轴约束。

图1 某走行装置图1 中1-10是与车轮相连接的轴孔,车轮行驶于轨道上,约束位置在10对轴孔处,如果把整个轴孔都约束则约束刚度太大,结果会导致圆孔周围应力过大,因此应简化为约束轴孔中心点,将中心点与轴孔边缘通过刚性单元连接,简化为点约束。

首先y方向(竖直向上)是应该约束的(此处假设车轮及轴为刚体),其次由于轨道与轮缘的相互作用,z方向(侧向)也应该是约束的,然后由于走行装置在向下的压力下会产生沿x方向(运行方向)的位移,因此x方向约束应放开,但是如果10对轴孔中心x方向的约束全放开则会导致约束不全无法计算,因此应在1轴孔或10轴孔中心处施加x方向的约束,这样实现全自由度约束。

2 转动轨道约束图2是一个翻车机模型,该结构通过电机驱动,托辊支撑,2个端环在轨道上转动来实现翻卸功能。

图2 翻车机由于翻车机托辊支撑端环,由电机驱动不断地翻转卸车,造成其约束位置方向不断变化,针对一个具体翻转角度,翻车机端环在与托辊接触处(线接触)应约束沿翻车机端环径向,另外,由于翻车机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沿翻车机轴向的位移,所以两端环中要约束一个端环的轴向自由度。

3 对称面约束图3是某钢水罐模型,该模型关于y-z面对称,下面介绍一下该结构的约束处理。

图3 钢水罐首先在1处由于受到钢水罐起吊装置的限制,其竖直方向y及水方向z无法变形,应施加z 方向及y方向的约束,而x方向是没有约束的,此时因缺少约束无法计算,应注意到该结构(包括载荷与约束)关于y-z面对称,因此在y方向自重影响下其变形必关于y-z面对称,即y-z面与结构相交处x方向变形为0,因此可选择该相交处约束x方向(如图3中的2处),这样结构整体6个方向自由度全部约束,可进行计算。

总之,在实际分析中首先要将模型合理地简化,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施加约束还原实际情况并满足计算条件。

我也谈谈施加边界条件的问题.在”结构静力分析边界条件施加方法与技巧——约束实例篇”一文中,作者提出了结构静力分析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到底如何施加载荷与约束呢?”,而且进一步讲道:” 归根到底要遵循一个原则——尽量还原结构在实际中的真实约束和受力情况”.首先应该肯定该文的作者讲锝对,没什么可挑剔的地方.但是本人觉得对于这个问题,作者还没有把它讲透彻. 作者说” 尽量还原结构在实际中的真实约束和受力情况”,那么怎么作才算” 尽量还原结构在实际中的真实约束和受力情况”呢?,没有结论,只是给出了三个例子.我也是从事结构分析的,而且从事了多年.在这儿,也谈谈我的看法.对这个问题我也已经写到我编著的书中"建筑钢结构工程实例分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看. 我认为施加边界条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从理论上讲,结构的有限元平衡方程建立以后,不施加边界条件,通常是不能求解的,只有施加了边界条件,使结构的有限元平衡方程成为正定的(刚度矩阵中主元不为0),才能求解.就是说施加边界条件是必要的.那么如何满足这个必要条件呢?具体而言,就是限制刚体(整个结构)的移动和转动,对于三维问题就是限制三个方向的移动和三个方向的转动,即满足了必要条件,就可以求解,也就可以得到对应于该边界条件的正确解.但作为工程分析这是不够的,这个解往往不可用,还必须满足充分条件,即作者所说的”尽量还原结构在实际中的真实约束和受力情况”. 结构在实际中的真实约束也是比较复杂的,那么具体怎么作才合适呢?因为施加边界条件的地方往往是结构分析的重点部位,因此本人认为在满足作者提出的原则的前提下, 最好施加的边界条件尽量远离(根据圣维南原理)结构分析的重点位置.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例如作者的第1个例题, 结构分析的重点位置就是施加边界条件的地方,分不开.因此本人说” 尽量”二字,实在躲不开,也只好如此.但是作为具体结构是否就只能简化成一种计算模型呢?答案:非也. 例如作者的第1个例题,我认为至少可以简化成三种计算模型:第1种把各小轴加上,边界条件放在各小轴两边,小孔和小轴间按接触问题处理;第2钟, 边界条件放在各小轴两边,小孔和小轴间按接触点对径向位移协调处理;第3种,去掉各小轴,并认为各小轴是刚性的,小轴的支反力(包括整个结构的重量和向下的载荷等),作用在小孔边上(按压力处理),而边界条件放在整个结构的顶部.这3种方案,本人认为都比作者的方案得到的结果接近实际.因为作者将小孔作为一个节点处理,这要引起相当大的应力集中,可用的结果偏离实际较远.至于如何施加载荷,这里就讲一句:载荷的施加应该按静力等效原则施加.如果读者感兴趣,我们以后讨论.徐鹤山2009 2 18 于北京Email:**************# re: 结构静力分析边界条件施加方法与技巧——约束实例篇引用2009-02-19 14:56 | 结构设计CAE | 6楼感谢读者的点评。

关于结构约束的施加除了要考虑结构的局部情况以外,还要从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整体布局出发通盘考虑。

对于读者所说的“第1种把各小轴加上,边界条件放在各小轴两边,小孔和小轴间按接触问题处理”,若在小轴两边加约束,即意味着小轴两边的变形一样,则与实际不符。

同理对于读者所说的“第2种, 边界条件放在各小轴两边,小孔和小轴间按接触点对径向位移协调处理”,也是存在着同样问题。

对于读者所说的“第3种,去掉各小轴,并认为各小轴是刚性的,小轴的支反力(包括整个结构的重量和向下的载荷等),作用在小孔边上(按压力处理),而边界条件放在整个结构的顶部”,思路可取,但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麻烦,因为除了1~10个小孔以外,上面还有8个孔,处理不好会导致非平衡情况出现,因此说来,处理约束的最终目的是要模拟车轮与轨道的接触,因为小轴是与车轮相连的。

还有,若需要详细研究轴与孔之间的接触则可以单独取其中的一对即可,没有必要全部,这对节省解算时间提高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re: 结构静力分析边界条件施加方法与技巧——约束实例篇引用2009-02-20 17:12 | fibao68 | 7楼恩,的确,对于有限元模型来讲,有些约束是根据实际条件来确定的必须施加的,有些则是为了能够求解出收敛结果而施加的。

应用的时候,应该针对不同的约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选取最符合实际受力状态的结果。

# re: 结构静力分析边界条件施加方法与技巧——约束实例篇引用2009-02-21 10:42 | xhs606 | 8楼和同行讨论问题很高兴,所以再讲两句。

我觉得上述结构如果小轴两边变形不一样,这个结构工作起来就成问题了,非卡住不可。

其设计合理性就值得研究了。

当然我还是不了解全部情况,不能断言。

总之如作者的作法,将一个轴孔在分析时简化成一个节点,本人不能认同。

因为对这个结构进行分析重点不在变形而是应力,而且最大应力肯定在轴孔边缘。

如把轴孔简化成一个节点,得到的应力存在很大的应力集中,用如此应力作为设计的评估依据是不合理的。

如果作者实在要这样作,还不如在划分网格时,不简化小孔,将边界条件施加在小孔边缘各节点上,这样应力集中会分散些。

再说一次,本人不了解全部情况,发表的意见仅供参考。

徐鹤山2009 2 21# re: 结构静力分析边界条件施加方法与技巧——约束实例篇引用2009-02-21 12:09 | 结构设计CAE | 9楼从模型即可看出,建模时并没有将轴孔简化成一个点,实际轴用刚性单元模拟,考虑转动自由度放松,轴中心为约束点,这样跟实际结构和工作状态想吻合。

若如读者所说的“将边界条件施加在小孔边缘各节点上”的话,一是与实际工作状态不符,二是会引起极大的应力集中# re: 结构静力分析边界条件施加方法与技巧——约束实例篇引用2009-02-24 19:29 | xhs606 | 10楼请教楼主:作者对例题1的边界条件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为:“将轴孔简化成一个点,实际轴用刚性单元模拟,考虑转动自由度放松,轴中心为约束点”。

如有这样的刚性单元,当然求之不得,问题是有些程序不具备这样的刚性单元。

例如:比较有名的ANSYS程序,据本人所知,就没有这样的单元。

它也有刚性单元,只是在作接触分析问题中,作为接触对的一方所采用的刚性目标单元(单元号为169、170),而且还有控制(pilot)节点,控制目标面的初始运动(转动和移动)。

但如果不采用接触分析功能,就不能使用这样的刚性单元。

为此请教作者:你例题1的结构分析采用了什么程序?结构的单元划分(整个结构及其刚性单元)用了哪种单元?能透露给我们吗?还有你计算的等值应力分布云图最好也给显示一下,好吗?我们会很好地向你学习!XHS606 2009-2-24 19:30# re: 结构静力分析边界条件施加方法与技巧——约束实例篇引用2009-02-25 13:14 | 结构设计CAE | 11楼ansys中静力分析也是可以用刚性单元的,具体操作如下:Preprocessor>>Coupling/Ceqn>>Rigid Region在NX/NASTRAN以及IDEAS中也可用相应的刚性单元来模拟销轴,非常方便# re: 结构静力分析边界条件施加方法与技巧——约束实例篇引用2009-02-27 13:38 | xhs606 | 12楼谢楼主:不瞒你说,ANSYS软件从6.0到10.0版本的我是相当熟的,我曾经用ANSYS软件写过两本书。

自由度耦合我用过多次,但你提到的与刚性单元耦合没用过,我可以去试用,谢谢了!至于你提到的NASTRAN和IDEAS,当年由于工作的需要,使用这两个程序,我们可能比任何人都早(我是航空发动机606研究所的),不过那是在大的计算机上用批处理使用。

当出现微机版本的时候,我已经退休了。

现在再重新启动这两个程序,似乎没有必要了,但还是要谢谢你!XHS606 2009-2-27# re: 结构静力分析边界条件施加方法与技巧——约束实例篇引用2009-02-27 23:06 | 结构设计CAE | 13楼感谢徐老前辈的问题以及其为我国CAE技术应用推广所做出的贡献,保持联系,有问题还请老前辈多多指导# re: 结构静力分析边界条件施加方法与技巧——约束实例篇引用2009-03-04 11:06 | xhs606 | 14楼再次感谢楼主:当今是技术发展很快的时代,我们这点局限性的知识可以说早已过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