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2、3年劳动课特色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劳动课教案

小学劳动课教案

小学劳动课教案小学劳动课教案小学劳动课教案1教学目的:一、使学生懂得洗头和洗澡的意义并掌握洗头和洗澡的方法,学会洗头和洗澡。

二、使学生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经常洗头和洗澡,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课前准备:一、教师用: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电吹风一个。

二、学生用: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过程:一、洗头和洗澡的意义。

可通过提问或谈话的方法提出这个问题:1、头发蓬乱和头发整洁,给人的印象怎么样?2、有时候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头部发痒?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和洗澡,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二、指导洗头和洗澡的方法。

这是本课的重点。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和洗澡,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和洗澡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1、淋湿。

2、涂洗发剂。

3、搓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4、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残留的洗发剂对健康是不利的。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重复2、3步骤。

5、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三、想想做做小学劳动课教案2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2.初步学会植树的一般方法和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3.养成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植树的一般操作和养护管理的操作教学难点:栽植的深浅,操作时学生难以把握教学准备:树苗、铁锹、剪刀、水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①植树造林不但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②植树造林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大事2.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3.为什么选择3月12日为植树节?春季,在下雨前的一两天植树,因为这些天气的空气湿度大,栽植前后树叶水分蒸发减少,能使数目成活率高二.介绍植树的一般方法1.植树的工具:铁锹剪刀水桶等2.植树的一般掌握①侧枝:若果树苗的枝条过多,移栽后仍需蒸发大量的水分,可能造成供养不足,使树苗枯萎死亡,所以在移栽树木时要进行合理剪枝,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促使树木的成活②挖坑:用铁锹在将要植树的地面上挖一个树坑,树坑的深度和直径要比树苗的根系或所带的土球大一些③栽植:先在树坑的底部回填部分松土,然后将树苗轻轻的放入树坑中扶正,一边填涂土一边将土踩实④浇水:泥土回填完毕后,现在树坑周围挖成高15–20cm的土壤,土坑内地应大于树穴,槽约10cm,然后向土壤内浇足够的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土根紧密结合,以利用根系的发育,最后盖土成丘(注意: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三.课堂交流1.为了让小数健康成长,使其造福人类,植树后的养护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对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2.学生交流讨论3.总结:养护管理时应该浇水,施肥,除草等等四.时间活动1.联系区委会,少工会给学生创作机会2.在时间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小学劳动课教案3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修理课桌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全册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全册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全册《整理书包》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整理书包,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理书包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养成定期整理书包的习惯。

教学方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教学过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咱们要上一节有趣的劳动课,主题是整理书包。

老师先问问大家,你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书包里面是不是有时候乱糟糟的呀?(学生回答)那我们一起来学习怎么把书包整理得整整齐齐吧!大家把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学生操作)然后,我们来分类。

把书本按照大小放好,大的书本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

(老师边说边示范)像作业本这样比较薄的,可以放在一起。

还有文具,铅笔、橡皮、尺子这些,都放在文具盒里。

我们就开始往书包里装啦!先装书本,再装文具盒,最后可以把一些小物品,比如纸巾、水壶放在书包的侧兜或者小口袋里。

大家都学会了吗?现在自己动手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吧!(学生整理书包,老师巡视指导)整理好的同学举手告诉老师哦!教材分析:通过整理书包这一日常活动,让学生学会分类和整理物品,提高自理能力。

作业设计:回家后,每天自己整理书包,并拍照片分享给家长。

同学们,学会整理书包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养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整洁有序!《系鞋带》教学目标:学会系鞋带的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系鞋带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把鞋带系得美观牢固。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项新的技能——系鞋带。

大家先看看自己的鞋子,鞋带是不是松开的呀?老师来给大家示范怎么系鞋带。

(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把两根鞋带交叉,然后把右边的鞋带从下面穿过去,变成一个圈。

再用左边的鞋带从圈里穿过去,拉紧。

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

(学生跟着做,老师个别指导)系好之后,大家看看是不是很整齐呀?那我们多练习几次,让自己系得又快又好。

(学生练习)教材分析:系鞋带是生活中常见的小技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大全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大全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大全1. 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 学生能够掌握整理书包的正确方法,分类放置学习用品。

-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学会按照书本大小、学科分类整理书包。

- 难点:养成每天自觉整理书包的习惯。

3.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4. 教学过程。

- 导入(5分钟)- 展示一个杂乱的书包和一个整理好的书包,让学生对比并说说感受。

- 新授(15分钟)- 讲解整理书包的步骤:- 先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放在桌上。

- 按照学科分类,如语文类(课本、练习册、生字本等)、数学类等。

- 把大书本放在最下面,小书本依次往上放。

- 将文具(铅笔、橡皮、尺子等)放在专门的文具袋里,再放入书包的小隔层。

- 教师进行现场演示。

- 实践操作(20分钟)- 学生自己动手整理书包,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 总结与拓展(5分钟)- 请几位同学展示自己整理好的书包,大家一起评价。

- 布置课后任务:每天自己整理书包,并让家长监督签字。

1. 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认识纸飞机的基本结构。

- 学会制作简单的纸飞机,提高动手能力。

- 体验劳动创作的乐趣,培养创新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纸飞机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 难点:让纸飞机飞得又高又远的技巧。

3. 教学方法。

- 示范法、探究法。

4. 教学过程。

- 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纸飞机飞翔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 新授(15分钟)-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纸飞机,讲解纸飞机的基本结构(机身、机翼、尾翼等)。

- 教师示范制作一种简单纸飞机的步骤:- 准备一张A4纸。

- 将纸张竖着放置,对折纸张的上半部分。

- 再将纸张的两个角向中心线对折。

- 接着将对折后的纸张再次向上对折。

- 最后将两边机翼向下折出一定角度。

- 实践操作(20分钟)- 学生动手制作纸飞机,教师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折叠方法,制作出独特的纸飞机。

一二年级劳动课教案

一二年级劳动课教案

一二年级劳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劳动的意义和常见的劳动方式,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打扫卫生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名人劳动故事、展示劳动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通过示范、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打扫卫生等,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合作、个人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所学劳动技能,加强技能掌握。

4.归纳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演示、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劳动技能。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展示等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设置多种实践环节,让学生实际操作所学劳动技能,加强技能掌握。

2.作业:布置一些与劳动相关的家庭作业,如帮助家长打扫卫生、自己整理房间等,以检验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情况。

3.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提供一些与劳动相关的图书、图片、视频等资源,辅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劳动知识。

2.教学工具:准备一些实物教具、模型等,让学生实际操作和感受劳动的过程。

七、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劳动的意义和常见的劳动方式,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教案一: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认识农村常见的劳动工具,如犁、耙、镰刀、锄头等。

2. 了解这些劳动工具的用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工具。

2. 新课:教师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劳动工具进行模拟操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和体会。

教案二:学习种植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种植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种植蔬菜、水果的基本技巧。

2. 了解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种植过程中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种植技巧。

2. 新课:教师讲解种植蔬菜、水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蔬菜、水果的种植操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种植过程中的体会和注意事项。

教案三:学习编织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编织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编织的基本技巧,如平编、挑编、挂编等。

2. 制作简单的编织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编织品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编织技巧。

2. 新课:教师讲解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编织操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编织过程中的体会和作品展示。

教案四:学习烹饪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烹饪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烹饪的基本技巧,如切、煮、炒、炖等。

2. 制作简单的菜肴。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菜肴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烹饪技巧。

2. 新课:教师讲解烹饪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一、第一篇教案: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工具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劳动工具及用途。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能力。

教学准备:各种劳动工具实物或图片,PPT。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工具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3. 教师总结并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

4.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劳动工具。

5. 教师演示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6.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劳动工具及使用方法。

二、第二篇教案:学习整理房间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整理房间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整理房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整理房间的能力。

教学准备:PPT,房间整理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房间整理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整理房间的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整理房间的经验。

3. 教师总结并讲解整理房间的基本方法。

4.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养成整理房间的习惯。

5. 教师演示整理房间的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6.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整理房间的步骤及方法。

三、第三篇教案:学习洗手洗脸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3. 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增强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洗手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PPT,洗手洗脸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洗手洗脸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洗手的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洗手的经验。

3. 教师总结并讲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5. 教师演示洗手的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6.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洗手洗脸的正确方法及习惯。

四、第五篇教案:学习扫地拖地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扫地拖地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扫地拖地的基本方法。

2024年三年级上册劳动精彩教案浙教版

2024年三年级上册劳动精彩教案浙教版

2024年三年级上册劳动精彩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合作精神。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扫把、拖把、垃圾袋、抹布等清洁工具。

2.学生分组:每组4-6人,每组选一名组长。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做家务的经历。

(二)讲解劳动的意义1.教师讲解劳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讲解劳动对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要性。

(三)分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家庭、学校、社会开展劳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内容包括:扫地、拖地、擦窗户、整理书桌等。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不当的地方。

1.学生分享劳动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六)课后延伸1.布置家庭劳动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并记录下来。

2.家长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劳动实践。

第一课时:劳动的意义一、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做家务的经历。

二、讲解劳动的意义2.劳动对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要性:保持环境整洁,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秩序等。

三、分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家庭、学校、社会开展劳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劳动实践一、实践内容1.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内容包括:扫地、拖地、擦窗户、整理书桌等。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不当的地方。

二、实践要求1.学生要按照分工,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

2.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纪律。

3.各组之间要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一、学生分享1.学生分享劳动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学生分享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劳动经历。

2.教师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 通过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劳动工具,了解它们的作用。

教学过程:a. 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如铲子、扫把、拖把等。

b. 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劳动工具的形状和用途。

c. 教师讲解这些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 第二课时:学习整理房间教学过程:a. 教师示范如何整理房间,包括叠被子、摆放物品等。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

c. 学生分享自己整理房间的体会和心得。

3. 第三课时:学习打扫卫生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打扫卫生技能,保持环境整洁。

教学过程:a. 教师示范如何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学会打扫卫生。

c. 学生分组进行打扫卫生的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第四课时:学习种植植物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a. 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示范如何种植植物。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种植植物,如花草、蔬菜等。

c. 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培养观察能力。

5. 第五课时:学习制作简单饭菜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a. 教师向学生介绍简单的饭菜制作方法,如炒菜、煮饭等。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学会制作简单的饭菜。

c.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饭菜的体会和心得。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自评和互评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劳动技能。

六、第六课时:学习缝补衣物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缝补衣物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a. 教师向学生介绍缝补衣物的基础知识,如如何使用针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课1、2、3年级
特色教案
大洼县新开学校
2013年9月
1、蔬菜的来源与生长
教学目标:蔬菜的来源与生长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探究蔬菜的来源与生长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对植物生长情况做好观察和记录。

活动内容:蔬菜的来源与生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布置劳动任务:让各班级观看怎样平整菜地、拔草过程。

二、学生自由结组。

三、老师示范怎样平整菜地,拔草。

四、教师动手实践操作“这时天气还有些凉,但是学生们都没有畏惧,一个个兴高采烈观看,菜地平整了,杂草清除干净了,凉风中学生们的脸上竟满是灿烂的笑容,这次劳动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劳动的快乐。

五劳动结束师生总结:
学生们畅所欲言,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感受,都表示劳动带给他们与众不同的快乐。

2.【课题】蔬菜的种植(茄子)
【课题】走进蔬菜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家里菜篮子蔬菜的特点及闻名遐尔的中国蔬菜。

2、通过调查讨论激起学生对学习蔬菜栽培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菜篮子蔬菜的特点及闻名遐尔的中国蔬菜【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饮食与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了。

家里的菜篮子里每天都装着许多新鲜的菜。

每天上午去菜市场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蔬菜。

(板书课题:走进蔬菜世界)
二、知识探讨
出示一些蔬菜图片,引导学生探讨下列问题:
(1)你家的菜篮子里一般是什么菜?你的家人喜欢吃哪些蔬菜?
(青菜、白菜、黄瓜、茄子、西红柿等)
(2)我们经常食用的菜有哪些?其中哪些是蔬菜?怎样的菜是蔬菜?
(3)你一定逛过菜市场。

菜市场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露天菜摊、室内菜场、超市菜柜)
(4)什么是“净菜”?净菜有什么特点?购买净菜有什么好处?
(干净卫生,食用方便卫生,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5)人们常把蔬菜分为哪几类?根据是什么?
(蔬菜生长发育的习性和栽培特点)
(6)在菜市场中有哪些蔬菜是本地生产的?哪些主要是从外地运来的?
三、布置作业
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经常食用的蔬菜有哪些?
(2)蔬菜市场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3)蔬菜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依据是什么?
3、【课题】除草
教学目标:除草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懂得除草一般知识,感受农业工作创造性劳动的艰辛和伟大。

教学重点:能够分清菜草一般知识。

教具学具:图片多媒体。

教学环节:
一、看一看
观察图中塑料大棚和棚中生长的农作物。

二、做一做
农作物生长需要肥沃的土壤、适当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阳光。

种植在塑料棚里的农作物,对这些生长条件也是缺一不可的。

因此,塑料棚栽培要求的知识、技能水平更高,是更辛苦的劳动。

三、拓展练习
思考:1、怎样使土壤疏松?2、怎样施肥和浇水?3、怎样除草
四、评一评
组织学生对所有的图片进行评议。

反馈形式及效果:在观察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

板书设计:除草
1、怎样使土壤疏松?
2、怎样分清菜草。

3、怎样除草。

4、【课题】整理菜地拔草
【教学目标】整理菜地拔草
1、认识种菜的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2、了解种菜的一般过程及各程序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了解种菜的工具和过程
【教具准备】图片,工具实物
【教学过程】
一、教师布置参观小组:
二、老师示范怎样平整菜地,拔草
三、学生观看教师实践操作
经过1节课时间,菜地平整了,杂草清除干净了,学生们看到平整菜地满脸是汗水,但是比汗水更耀眼的是灿烂的笑容,这次参观课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劳动的快乐,更多的是付出的满足。

五、劳动结束,师生总结
学生们畅所欲言,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感受,都表示劳动带给他们与众不同的快乐。

5、种植韭菜
教学目标:种植韭菜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探究种植韭菜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探究种植韭菜栽培实验。

教学难点:对植物生长情况做好观察和记录。

活动内容:种植韭菜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布置参观小组:
二、老师讲解相关知识
韭菜一般在阴历3月初下种,到中秋节前移栽。

移栽的时候要稀一点,五六棵一塘。

韭菜田里的基肥要足,土要松,垡要细,畦宽五尺左右,墒宽一尺,墒深七八寸,田要爽水。

播种前要用水柳叶子沤水,少掺点煤油,浇灌一次,把蝼蛄呛出来拾干净;如果有地老虎,还要用氧化乐果对水浇灌。

韭菜最喜欢的肥料是鸡鸭粪、人畜粪、家杂灰或者饼肥。

用饼肥时要先把菜籽饼沤熟,对水稀释再泼浇,施肥的时间最好在傍晚。

韭菜一般十五天割一刀,一年可以割20刀左右。

割韭菜要在早晨或者傍晚时进行,要用快刀平泥割。

割时,要按先后顺序排着割,割后用钉耙松土,把旁边的细上扒一点盖到韭菜桩子
上,过一、两天后施一次肥。

韭菜比较耐旱,如果天气过于干旱时要在早晨浇水。

要尽量争取韭菜早发芽,早上市。

前一年冬天收刀要早,让尾刀韭菜叶子自然枯死,用粪渣、杂灰和碎草把韭菜盖一层,第二年开春后,把碎草和大垡块划掉,再追一交粪肥,就能使头刀韭菜出芽快。

韭菜分岔力强,新栽的韭菜二三年时间每塘就能发展到三四十棵。

发现密度过高要及时分棵移栽。

三、活动结束时,师生总结
学生们纷纷表示,劳动收获很多。

6、整理菜地,学习韭菜越夏常识
教学目标:整理菜地,学习韭菜越夏常识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参观学习,探究韭菜越夏常识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对植物生长情况做好观察和记录。

教具学具:铁锹
活动内容:整理菜地,学习韭菜越夏常识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布置参观小组
二、老师讲解相关知识
免割:夏季高温多雨,导致韭菜营养积累少、消耗大,且叶片组织纤维增多。

此时一般不再收割,应加强植株培养,为秋季韭菜丰产打好基础。

防病:韭菜在高温情况下最容易发生枯萎病,尤其是在大雨后再遇到烈日暴晒,在近地面处发生水烫状病斑,严重时全株枯死。

四、学生开始参观
五、活动结束,师生总结
学生们畅所欲言,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感受,都表示活动带给他们与众不同的快乐。

7、无土栽培实验
教学目标:无土栽培实验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探究无土栽培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对植物生长情况做好观察和记录。

教具学具:无土栽培花卉盆钵文竹清水或营养液。

教学程序:
一、看一看:看图,了解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土壤的栽培方法。

用水、沙子、蛭石等当基质,使植物固定位置,施用无机肥料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二、做一做:
1、准备无土栽培花卉盆钵。

2、准备栽培的花卉。

3、栽种。

将花苗分别栽于盛有基质的盆中,倒入清水或营养液。

三、拓展练习:记录植物栽培的实验周期
四、评一评:组织学生对所有的作品进行评议,比一比,看哪个作品制作得最精美。

反馈形式及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

完成作品后让各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最后选出优胜组和优胜同学。

板书:
无土栽培实验
1、准备无土栽培花卉盆钵。

2、准备栽培的花卉。

3、栽种。

将花苗分别栽于盛有基质的盆中,倒入清水或营养液。

课后反思:
8.【课题】蔬菜与土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详细了解蔬菜的种类及特点;
2、了解经常食用的蔬菜的营养成分。

【教学重难点】蔬菜的种类、特点及营养成分
【教具准备】几种蔬菜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蔬菜是一个庞大的植物系列,我国蔬菜的种类繁多是世界闻名的。

同时蔬菜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时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好处。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了解蔬菜的种类、特点及营养成分。

(板书课题:蔬菜的分类及营养成分)
二、知识探讨
1、复习:上节课我们对蔬菜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回忆一下蔬菜可分为哪几类?依据是什么?
总结: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习性和栽培特点。

大致可以将蔬菜分为白菜类、根菜类、葱蒜类、绿叶类、薯芋类、茄果类、
瓜类、豆类、水生蔬菜类和多年生蔬菜类十类。

2、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分别举出白菜类、根菜类、葱蒜类、绿叶类、薯芋类、茄果类、瓜类、豆类、水生蔬菜类和多年生蔬菜类等各类蔬菜至少三种具体蔬菜。

(2)各类蔬菜各有什么特点?生长发育习性和栽培特点是什么?
(3)根据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性,可将蔬菜分为几类?(放心菜、无公害蔬菜、一般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4)放心菜、无公害蔬菜、一般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五类各有什么特点?检测的标准是什么?
(5)蔬菜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你知道你平常经常食用的蔬菜有哪些营养成分?
三、实践巩固
出示几种常见蔬菜,引导学生说说它们的类型及营养成分。

四、布置作业
(1)简单介绍白菜类、根菜类两种蔬菜的特点。

(2)蔬菜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