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笔记(8页)

学而思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笔记(8页)
学而思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笔记(8页)

学而思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系统

总结

内部资料,请 勿外传

——各专题知识摘要

一、基础选择题(8分)

1、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1)多音字,

如“作(zu ō/zu ò)”“症(zh ēng/zh èng)”“强(qi áng/qi ǎng )”“模(m ó/m ú)” (2)形近字, 如“呛(qi àng)”“怆(chu àng)”

(3)易错字,如前鼻后鼻音(民m ín —明m íng)、卷舌

音(寺s ì—饰sh ì)

(4)生僻字,如噽(pǐ)罅(xi à)隙 (5)成语中古音,

虚与委(w ēi )蛇( y í)——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①以读带写,作好标记,提高效率;

②以印发的资料和教材中的字音注释为主。

2、近义词辨析

(原则——存同求异,通过以下作对比)

(1) 意义(范围、程度、侧重点)

(2)

色彩(褒贬、书面和口语) (3) 用法(对象、搭配、词性)

建议:

①排除法:选定肯定对象,排除其它。 ②试代法:代入两者,对比效果。

3、成语(熟语)的几大注意事项:

(1)勿望文生义,

如“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分清对象,

如“车水马龙—车辆、人流” “徐娘半老—中年妇女”

(3)分清色彩,(褒/贬、谦/敬) 如“弹冠相庆—贬义”“班门弄斧—谦辞” (4)注意语境,(意义会变化) 如“相濡以沫——泉水干了,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也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只为了保住生命。”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建议:把遇到的成语按以上各类作好标记。可以加强复习效果。

4、语病题

(1)几种类型: ①成分残缺或赘余

②语序不当(多层定、状语、关联词) ③搭配不当(动宾、主宾、关联词) ④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⑤表意不明(有歧义、指代不明) ⑥不合逻辑(因果倒置、多层否定)

(2)快速判断语病有“十看”

①看介词(小心缺失主语)

②看代词,如这、那、它(小心指代不明) ③看判断词“是”(小心主宾搭配) ④看两面词

(小心双提单承或单提双承)

⑤看关联词(小心语序不当和搭配) ⑥看并列词(小心搭配不当) ⑦看多层否定

(小心否定和肯定间的变换) ⑧看主干(特别动宾) (小心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

⑨看数量词(包括前后的约数)(小心重复) ⑩看多义词,如“杜鹃” 注意:也可以看有“、”出现的地方,看并列是否“原因是”与“所致、造成”重复。

建议:①按照以上几点判断,勿自乱阵脚。 /过渡)

(2)抓住关键词语和提示词(如首先、总之、不但…

建议:

①看前后文的内容提示,明确前后顺序。 ②从几个选项入手,试排、对比、排除

二、古文阅读(约25分)

考查内容:实词、虚词、句式、信

息筛选、内容概括、断句、翻译。 5、实词(几种语法现象P) (1)通假字:蚤-早

(2)古今异义:一切:一个贴切的 (3)词类活用(使动、意动、为动) (4)一词多义:爱-

怜惜、吝啬、可爱 (5)偏义复词(如:公姥.、作

息) (6)兼词(如:诸—之于、焉—于此)

6、虚词(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记忆:因为所以其则于与之乎者也焉而且乃若何 (1)通过读古文(必修选修课文)培养语感。 (2)把握好每个虚词的例句翻译,利用句意记住用

法和意义。

用法:①名词、动、代、兼、副、介、连、助

②其中连词十种用法:并列、承接、递进、因果、

假设、转折、选择、目的、让步、修饰、

7、信息筛选

(1)题型:?人物?品行

(2)方法:①先判断人物对象;

②排除被否定的项;

③验证所选项。

8、内容概括

建议:(1)时、地、人物对象、时间先后、部

分与全部等方面值得注意;

(2)关注表示判断、观点的词语;

建议(1)关注分值,与之匹配。

(断句处数一般是分值2倍或3倍数,偶尔也会

是倍数加一)

(2)关注标志性词语(如下几个方面)

① 虚 词

实 词

③修辞标志: 顶针(顶真)、排比、对偶、反复

④固定句式:(看见前要寻找后) 如…何;得无…乎;何…为 建议:

①高屋建瓴,通读1、2次再判断; ②掌握大意,勿因关注标志而忽视内容。

10、翻译

。找到特殊语法现象,基本找到“分”。

(2)特殊句式要调回正常语序,省略句务必补出省略成分,特别承前省略主语的情况。(联系前文)—留、删、换、掉、补 (附各种句式的常见形式) : ①判断句 ②省略句 ③被动句 ④倒装句 (2)现代汉语正常语序: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 〈补语〉+(定语)宾语〈补语〉 附:①判断句: ……者……也/……,……也/……者,……/……者也/为、是、非、未、无、莫、乃、亦、皆/无标志按句意。 ②被动句 受、于、受……于/见、见……于/为、为……所 /被/无标志看句意。 ③省略句 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 ④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句首:夫、惟、盖、凡、且夫

句中:于、以(不明显)

句尾:也、乎、哉、焉、而已

对话中的动词:云、曰、道、言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谁、孰、何、安、焉、胡、恶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不、未、毋、无、莫) 3、“之”“是”作提宾标志。(注意介词) 二、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作状语时要注意:于、以、乎=于等

三、定语后置

1、标志:而、而……者、之、之……者

2、注意形容词和名词同时出现的地方,判断两者是否存在修饰关系,再观察其位置是否倒装。 三、古代诗词鉴赏与默写(12-13分) 1、 形象

答题提示:(省略号内为结合诗词分析)

①通过对……内容的描写,②描绘了一幅……的景象(图景)/营造了……的意境/表现一个……形象。

2、语言

3、表达技巧P

(1)修辞手法(常见9种手法及其效果)P

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 排比、设问、反问、反复

(2)表现手法(相反记忆) (涵括描写手法)

动静、虚实、远近高低、正侧面、抑扬、 联想想象、工笔白描、对比、衬托(渲染)、 渲染、用典、象征、以小见大

(3)抒情手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有主观情感字词)

②间接抒情

+具体体现的诗句意思+这样写…(效果、情感)

4、内容情感(题材分类)

5、解题建议:(准确答题有“几看”) (1)题目(大小标题) (2)作者 (3)序注 (4)意象

(5)关键词(带有主观情感字词) )题干(问题问什么答什么)

定点取向,多方印证,勿先入为主 断章取义。

6、名句名篇默写 (1)理解分类记忆;

(2)高中部分的诗词文务必过关; (3)重点记忆不熟练的篇目; (4)对错字、生字、难字别放过, 多写几遍。

四、现代文必考题(论述类为主)

1、考点内容:

(1)重要概念的含义(指代、比喻)

(2)重要句子的理解和作用(看位置) (3)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繁长

①儿女情怀(爱情、闺怨)

②建功立业(边塞、爱国、战事) ③离愁别绪(离乡、送友) ④山水田园(热爱、抒怀) ⑤思古咏史(怀古伤今) ⑥咏物伤时(托物言志、触景伤情) ⑦送别悼亡 (生离、死别)

(4)分析行文结构思路 变 (5)归纳各段要点概括中心 简短 (6)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2、考查形式: 选择+主观表达题 3、选择题的设错方式(设错陷阱)

(1)由“或然” “必然”

(可能 必然) (2)由“未然” “已然”

(将 已经)

(3)无中生有 (4)故意曲解 (5)以偏概全(部分 全部)

(6)恰好说反(是 不是) (7)夸大其词(难以 不可能) (8)条件互混(条件与结果互混) (9)乱设因果、假设、条件关系 4、建议: (1)可先看主观题题目再看文章; (2)阅读时应带笔画出关键的词语和 句子,方便理清文章结构和思路。 (3)出现具体句子时回到原句作对比。 根据前后文理解作答。 1、文学类——考点内容 (1)句子意思及其表现力(作用+效果) (2)人物 (3)情节(小说)的结构方式

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抑扬、线索(明暗)、铺垫、悬念、误会、巧合、过渡、照应等 (4)语言特点(注意修辞的应用及效果) (5)环境的作用 (景物情景描写) (6)写作意图(主题) 社会意义(小说的核心) 2、实用类 (1)考点内容: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意思) 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结构 ③分析文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④评介文本观点和倾向及社会价值 ⑤思考与判断文本特色(结构、手法、语言) ⑥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发掘深层含义(有理有据) ⑦探讨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 ⑧探讨写作背景和意图

(2)传记 (3)表达技巧 ①修辞手法(见诗歌专题) 记叙、叙述(顺/倒/插/补) 描写(白描/细节) ②表达方式 议论 直接 抒情 间接 ③表现手法(见诗歌鉴赏专题) ④其它如线索、过渡、悬念等(见文学类)

(4)新闻(消息、通讯)①制造气氛营造氛围 ②衬托人物心境情绪 ③表现心理活动 ④渲染烘托活动背景 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⑥象征社会环境 ①传主(形象、个性、精神) ②文体特征:真实性+文学性

③语言:平实、简明、生动…

④时代影响及其价值 ⑤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见下表) 外貌肖像 语言 动作 心理

(5)科普文

文体特征:科学性、通俗性、文学性

语言特征:客观准确、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六、语言运用题

1、扩展、压缩语段

(1)扩展语段(把简练

提示:

①看清题干要求,把握扩展方向。

②展开合理想象,突出原来的词语。

(2)、压缩语段(概括、提炼中心内容)

“……是……”

=本质特征(种差)+大概念 如:人是会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

2、选用句式、变换句式

长句 短句(因成分多而显长)

句 整句 散句(结构是否相同或相似) 式 单句 复句(一套主谓就是单句) 分 常式 变式(变式是指各种倒装句) 类 肯定 否定 主动 被动

四种不同语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提示:

1)长句变短句时

(2)短句变长句时

——以上两种可关注句中动词的提示。

(3)修改句式常要求改成“长单句”即句子成分

多,但都是在一套主谓的句子中。

(4)写作时尽量运用多种句式表达,可以增加语言

亮点。

(5)选用句式要看上下文提示和题干要求。

3、判断修辞与仿写修辞(常见的为主) (1

①扩展、压缩语段 ②选用句式、变换句式 ③判断修辞与仿写修辞

④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得体 ⑤拟写短信 ⑥新闻点评 ⑦图文转换题 ⑧颁奖词 ⑨介绍词 ⑩串联词 ⑾写对联 ⑿广告词

⒀其它(各种语境题)

① 找最大主干 ② 分清各修饰成分 ③ 排列各句(主谓式)顺序 ① 找信息含量最大的为主干 ② 把修饰成分与其对象一一搭配 ③ 把上一项搭配成的几个分句排序代入主干

4、准确、鲜明、生动、简明、得体

提示:

以上要求往往体现在以下题型中———压缩(电报、信息)、广告语、转述、复述、介绍词等

5、拟写短信

(1)主题突出(祝对方什么—生日、新年)(2)情真意切

(3)语言简洁

(4)讲究修辞

6、新闻点评(小而精)

(1)切中要害(找主要的点,忌面面俱到)

(2)客观点评,言语精炼生动。

7、图文转换题

1)介绍图像要有一定的顺序如上—下—

左—右;东—南—西—北。

(2)漫画类往往带有讽刺教育意味,也有褒

扬现实一些现象。

3)图标类注意图和对象的联系。

8、颁奖词:

(1)语言生动,感人、动听

(2)紧扣人物突出的特点、事迹

(3)参考最近几年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9、介绍词(与“欢迎词”相近)

10、串联词:

提示:

(1)作用:串联上下语境,起过渡之用,

切忌太啰嗦冗长。

(2)找出上下语境的联系或异同,才能设

好串词。

11、对联拟写或鉴赏(形神两个角度)

12、广告词:(拟写或鉴赏)

从特性、优点、情感、语言等方面

13、其它:

建议、活动推介语、解说词、赞美词、

读后感、便条、请假条、语境对应等

题型,无需焦急。它一般在前后文或题干有

明显的提示语,关键是审清除题目要求,此

类题目难度不会太大。

七、作文(60分)

1、作文的三种类型及其审题方式

(1)、标题/话题/范围

(2)、材料+标题/话题/范围(注意材料带来的提示/限制作用)

(3)、材料作文(何人-何事-何果)

提示:①审题分清单要素或多要素,思考如何突

出每个要素内容

(辩证思维)

②多角度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分析题目/话题

(1)析结构,抓“题眼”;

①独词型(注意多义性)

——化大为小,添枝加叶。

如:季节(自然、人生、商业)

英雄(见义勇为、有责任、舍己为人等)

②关系型——分角色、判轻重。

铭记与忘记有

并列式坚持、勇气、智慧区

一步与一生别

怀想天空

动宾式必须跨过这道坎

在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

诗意地生活

偏正式

比高低,找规律

做统计,找走势

归类别,作概括

招呼语:尊敬的……

介绍语:即被介绍人的主要情

况(与邀请意愿有关)结束语: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

欢迎……为我们作演讲

诗意的生活

我能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论证时要分清修饰词与中心词。

(2)析深意,作联想; 实:地上一道坎 ①坎 虚:困难、挫折 实:春天的光

②春光

虚:温暖、爱心、快乐

实:母亲 ③妈妈 虚:(大)祖国、故乡、自然

(3)作比较,定重点;诗意地.——诗意的. (4)联自身,定文体。

像命题作文那样审题(分清结构关系内容)

如“雕琢..心中的天使..”

3、新材料作文

(1)提示:新材料作文比起旧材料作文题目中出

现的对象要多,立意角度也较多。

(2)审题步骤:总——由果推因,由物及人。

4、作文备考讲究“一稳几新”(行文“亮晶晶”)

行文中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 准确清晰最为根本。

5、作文题目——讲原则讲方法

(1)拟题原则:

(2)拟题方法:

①形象描绘法 《滴露的康乃馨》 《那一缕书香》 《欲望有声》

②仿拟名句法 《月下独酌》 《对影成三人》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③巧用修辞格 《生命不是一张永远张开的弓》 《读书·读山·读人》 《为爱撑起一支长蒿》

《自己作主》

④揭示主题法: 《有梦想就有可能》 《作文恰如行路》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⑤设置悬念法: 《山的那边》

《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⑥营造矛盾法: 《道是缺憾却完美》 《大爱无痕》

⑦相辅相成法:

雕琢:强调过程 天使:突出是美好的人物、事物 ① 何人——何事——何果

② 找主次,抓关键

③ 看结果,判断感情和评价

① 准——准确贴切 ② 简——简洁醒目 ③ 俏——生动形象 ④ 新——新颖独特

⑧标点符号的应用(视乎需要)

提示:

①标题不宜含糊,应对文意有所透露。

②标题不宜为“新”而新,应为内容服务。

6、开头(议论文中好的开头应有观点透露)

7、结构样式

8、论证段注意事项

1、叙议结合,议多叙少

2、叙议方式:

①场景人物式②形象人物式

③评价人物式④跨越时空式

⑤名句人物式

9、论证方法:

因果、假设、意义、正反对比、

排例、归谬法

10、论证思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11、搭造桥梁、打造亮点

①叙例和观点之间的桥梁

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桥梁

③选词造句+修辞

④段落长短错落,有建筑美

⑤书写工整优美,吸引眼球

12、素材——讲究新旧结合,以新为主

“私人”搜集15个左右+ 一材多用

提示:

(1)古代文史学家事例可增加文章的历史底蕴;现当代及社会时事例子则彰显出“时代感”。讲究新旧结合,以新为主,旧为辅。还要注意顺序。

(2)新材料的收集不妨关注:

①近三年感动中国人物(宜作排例)

②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思考联系,那便是作文创作新鲜之“源”!

13、语言

(1)最忌!

①语意不通,存在语病或隐晦。

②平淡、“暗哑无光”

(2)“妙语华章,彰显文采”的方式:

《成功的伴侣——诚信》

《诚信,难道要出口转内销?》

《形式最重?本质第一!》

①题记提示法;

②引用导入法;

③排比开头法;

④比喻起兴法;

⑤描写叙述入题法;(营造氛围)

⑥直入正题法;(开门见山)

⑦议论“点睛”法。

①三三式(排比三句开

头、三段事例段)

②并列式(对比、正反、

排例)

③小标题式

④对比式

⑤褒贬式

⑥长短交叉错落式①语言大气、意蕴深厚

如“故老的风铃开始变奏,

浑厚如黄钟大吕的……”

②善用修辞,句式灵活

如排比、比喻、拟人、夸

张、对偶、反复、引用、长短

句间变换、不同语气句子……

③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动词、形容词、成语

如“那微波荡漾的未名湖,

拔地而起的图书馆……”

②段落外段与段之间要有联系,全文

才显紧凑。(方式)

①过渡句、过渡段;

②情节发展顺序;

③每段的第一句或最后句。

——同一主题下,句式相同或相似,

或者透露主题。

14、其他提点:

(1)顺序: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行文;

(2)注意速度,认真书写,卷面干洁;

(3)写好作文,稳住江山,切题+870字。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