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重组蛋白药物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重组蛋白药物的研究进展

重组蛋白药物的研究进展
重组水蛭hirudin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产品比重增加目前天然白介素拮抗剂起中和作用的单抗如中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英夫利昔单抗a蛋白水解酶抑制剂等这些蛋白经翻译后的修饰如糖基化对其活性影响很大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往往不能满足蛋白表达的需要而采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既能保证重组蛋白质二硫键的正确配对和蛋白质折叠又能保证蛋白质的糖基化即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与天然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都高度一致
[ 5]
齐鲁药事 Qi lu P har maceu tical Af f ai rs 2008 V ol 27 , No 10 转变 , 比如 , N eupog en 向 N eulasta 转变 ; P EG - Intro n A 正 在迅速取代 I ntr on A , 而 P egasys [ 6] 很快地遏 制了 P EG - In tro n A 的发展势头。这提示我 们 , 尽管在市场相对成熟及 饱 和的情况下 , # 重 磅炸 弹∃ 的 突变 体仍 然有 很大 的 机会。 当 然 , 这种机会源于我们对发 病机理、 蛋 白质化 学和生 理功 能 的透彻理解 , 也必须有很好的技术平台对改变后的蛋白进 行 系统、 准确的功能和安全评价。 另一方面 , 加强与国外中小企业的合作。国外大型制 药 巨头都有自己 的产 品研 发体 系 , 与中 国企 业 合作 的机 会 不 大。因此 , 那些北美、 欧洲 的中小 企业高 技术 研发企 业就 有 了与中国医药企业合作的契机 , 因为这些企业的资金同样 有 限 , 他们的钱一般都集中用于研发 , 也希望找到合 作伙伴 , 此 时中国企业也在寻找有核心技术的产品 , 这种优势互补的 合 作能够达成一种双赢的目的。
( Roche 公 司的 Pegasys) 和 PEG 化 的 G % CSF ( Am 融 合蛋白 ( A lbuferon) 已 完成 &期临 床试 的&

生物制药技术的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制药技术的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制药技术的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引言生物制药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进行研究和应用,开发和生产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药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制药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在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生物制药技术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生物制药技术的进展1.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生物制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将人类需要的基因插入到细胞中,使细胞产生特定的蛋白质,从而生产出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2. 重组蛋白技术的突破:重组蛋白技术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需要的基因插入到细胞中,使细胞能够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这种技术的突破使得生产大规模的重组蛋白变得可能,从而满足了大量患者的需求。

3.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单克隆抗体技术是指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一种特定的抗体,并使其能够大规模生产。

这种技术的发展使得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更加高效和可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生物制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个性化药物的发展: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个性化药物的研发将成为生物制药技术的重要方向。

个性化药物是指根据个体的基因信息和生理特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药物。

这将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副作用。

2.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发展将为生物制药技术带来新的突破。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能够直接修改细胞的基因序列,实现对疾病基因的修复或抑制,从而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3. 仿生药物的研究:仿生药物是指通过模仿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开发出具有类似效果的药物。

仿生药物的研究将为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论生物制药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医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仿生药物的不断发展,生物制药技术将继续迎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长效EPO研发进展及展望

长效EPO研发进展及展望

长效EPO研发进展及展望
张雪亭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投资》
【年(卷),期】2022()23
【摘要】重组人促红素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人源EPO基因导入CHO细胞,经过重组细胞培养表达目的蛋白,经纯化、制剂等工艺制成的治疗用生物制品,生物学作用与人体内天然的EPO相似.但因其在体内半衰期较短,每周需要用药1~3次,给患者带来不便.因此人们通过生物学修饰或体外修饰等技术手段,使EPO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和更高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长效EPO产品研发进展及技术领域研究现状,讨论长效EPO产品研制对临床治疗和医药经济的推动作用.
【总页数】3页(P122-124)
【作者】张雪亭
【作者单位】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LL-EPO)的放射性标记、分离纯化和鉴定
2.Prolor Biotech 公司的长效hGH和EPO获准新专利
3.鼠李糖乳酸菌长效酸奶的研发进展
4.我国生防微生物代谢产物研发应用进展与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蛋白质药物的研究现状

蛋白质药物的研究现状

蛋白质药物的研究现状
目前,蛋白质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抗体药物:抗体药物是蛋白质药物的主要形式之一,已经在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病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成功。

随着抗体工程技术
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独特功能和特点的抗体药物被开发出来。

2.重组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人工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目前已经成功研发了多种重组蛋白药物。

这些药物包括重组生长因子、重
组激素、重组酶等,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领域。

3.蛋白质结构研究: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研发新型蛋白质药
物非常重要。

目前,通过结构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研究人员能够探索蛋白
质的三维结构,深入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机制,从而为蛋白质药
物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4.蛋白质药物递送系统:蛋白质药物的递送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蛋白质通常具有较高的分子量、易受到胃酸降解等特点。

因此,研究
人员致力于开发新型的蛋白质递送系统,包括纳米颗粒、液晶、脂质体等,以提高蛋白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5.人源化蛋白:人源化蛋白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动物源性蛋白质
转化为与人体蛋白质相似的蛋白质,以减少抗原性和副作用。

这种方法在
蛋白质药物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蛋白质药物的研究现状非常活跃,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
蛋白质药物,提高其生物活性和靶向性,同时开发新型的递送系统以提高
蛋白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蛋白质药物的研究和发展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希望,并为个性化医学和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

长效多肽药物的研究

长效多肽药物的研究

长效多肽药物研究进展王秀贞1,2 吴 军13 孟宪军2(1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北京 100071 2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 沈阳 110161)摘要 重组蛋白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极大地影响到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治疗效果。

防止多肽在体内迅速降解、延长半衰期成为蛋白质工程药物改造的重要课题之一。

经过许多学者多年来的不懈研究,不少长效多肽药物已经上市,还有一些正在进行临床研究。

综述了几种多肽药物常用的长效改造方法如化学修饰、基因融合、点突变以及药物制剂释放系统的改造。

关键词 多肽药物 半衰期收稿日期:2003203221 修回日期:20032082223通讯作者,电子信箱:wqmxjr @s 生物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多肽、蛋白药物的研制开发,目前已有40种以上重要的治疗药物上市,720多种生物技术药物正进行Ⅰ~Ⅲ期临床试验或接受FDA 审评,其中200种以上的药物进入最后的批准阶段(Ⅲ期临床与FDA 评估)。

多肽因子、蛋白药物主要通过降解、排泄、以及受体介导的内吞等作用在体内被清除。

其中分子量小于20kDa 的多肽因子在代谢过程中易由肾小球滤过;通过肾小管时多肽因子又被其中的蛋白酶部分降解并从尿中排出,因而半衰期短。

为维持一定的疗效需要大剂量反复用药,长期的频繁注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易引发一系列副反应。

近几年各国学者主要从化学修饰、基因融合、点突变以及制剂改造等方面着手进行长效多肽药物的研究。

1 化学修饰化学修饰是延长蛋白药物半衰期的一个有效途径,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修饰剂是单甲氧基聚乙烯二醇(methoxypoly ethylene glycol ,mPEG ),其次是多糖类如葡聚糖、聚蔗糖、淀粉等;同源蛋白质、人工合成多肽类如白蛋白、聚丙氨酸等;长链脂肪酸类以及聚烯属烃基化合物、聚酸酐等[1]。

PEG 是惰性、两亲、不带电荷的柔性聚合物,分子量随聚合程度而变化(1~50kDa ),有线性和支链两种构型,其中线性单甲氧基聚乙烯醇(mPEG )已经FDA 批准作为许多药物的安全载体。

重组蛋白质药物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重组蛋白质药物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用,为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制造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
通过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生产重组蛋白质药物,具有产量高、成本 低等优点。
蛋白质纯化技术
利用各种纯化技术如凝胶电泳、超滤、结晶等将重组蛋白质从细胞 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高纯度的蛋白质药物。
蛋白质药物制剂技术
将重组蛋白质药物与适当的载体结合,形成稳定的制剂,以便于临床 应用和储存。
投资机会
随着重组蛋白质药物市场的不断扩大 ,投资机会将不断增加,投资者可以 关注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前景的企业 。
风险
虽然重组蛋白质药物市场前景广阔, 但投资风险也较大,如技术风险、市 场风险、政策风险等。投资者需充分 了解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理 性投资决策。
THANKS
05
重组蛋白质药物行业的政策 环境
国内外政策对重组蛋白质药物行业的影响
国内政策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为重组蛋白质药物行业提供了良好的 政策环境。同时,国家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投入,促进了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创新
研发。
国外政策
国外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生 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同时,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为重组蛋白质药物行业的国际合作
的药物。
联合治疗
未来重组蛋白质药物 将会与其他治疗方式 (如化疗、放疗等) 联合使用,以提高物 将会采用更加便捷、 安全的给药方式,如 吸入式给药、口服给 药等,提高患者的用 药体验和生活质量。
03
重组蛋白质药物行业的市场 分析
重组蛋白质药物市场的需求分析
重组蛋白质药物市场的竞争格局
1 2 3
创新药企主导市场

蛋白及多肽类药物长效化制剂学技术研究进展

蛋白及多肽类药物长效化制剂学技术研究进展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2020,51(4):433-440学报蛋白及多肽类药物长效化制剂学技术研究进展丁源1,陈新2,涂家生1*,孙春萌1(1中国药科大学药用辅料及仿创药物研发评价中心,南京210009;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22)摘要蛋白及多肽类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之中,然而,蛋白及多肽类药物通常需要注射给药且缺乏长效剂型,给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带来困扰。

本文综述了通过制剂学手段对蛋白及多肽类药物进行长效化改造的策略,包括缓释注射剂、植入剂、口服制剂以及经皮给药系统,并总结其缓释机制、研究进展和优缺点,以期为此类药物的剂型改良提供研究思路及理论参考。

关键词蛋白及多肽类药物;长效化;缓控释;剂型改良;进展中图分类号R9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048(2020)04-0433-08doi:10.11665/j.issn.1000-5048.20200407引用本文丁源,陈新,涂家生,等.蛋白及多肽类药物长效化制剂学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20,51(4):433–440.Cite this article as:DING Yuan,CHEN Xin,TU Jiasheng,et al.Progress in technology of long-acting preparations of protein and peptide drugs[J].J China Pharm Univ,2020,51(4):433–440.Progress in technology of long-acting preparations of protein and peptide drugsDING Yuan1,CHEN Xin2,TU Jiasheng1*,SUN Chunmeng11Center for Research,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for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and Generic Drugs,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210009;2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Beijing100022,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iological drugs,protein and peptide drug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used in the preven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However,most of them need to be injected and lack of long-acting formulations,which brings many troubles to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hronic diseases.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d the strategies for engineering long-acting formulations for proteins and peptides via preparation means,including extended-release injection,implant,oral preparations an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and analyzed their release mechanisms,research advances,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thereby providing potential approaches for promoting the formulation improvement of these drugs.Key words protein and peptide drugs;long-acting performance;extended-and controlled-release;formulation improvement;advances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81972894,No.81673364),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Reform of the Review and Approval System for Drugs and Medical Devices"Project(No.ZG2017-5-03)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for Drug Innovation(No.2017ZX0910*******)蛋白及多肽类药物通常具有特定的三维结构和作用位点,从而能够在体内发挥特异性的治疗作用,与传统药物相比有更好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重组蛋白长效化策略

重组蛋白长效化策略

重组蛋白长效化策略
重组蛋白长效化策略是指通过化学修饰或载体构建等方式,延长重组蛋白在体内的半衰期,从而增加其生物活性和疗效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重组蛋白长效化策略:
1. 糖基化修饰:通过添加糖基化修饰,如聚乙二醇(PEG)等,可以增加重组蛋白的体积、改变其形状和电荷,从而降低被清除和降解的速度,延长其血浆半衰期。

2. 蛋白质工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重组蛋白中引入特定的氨基酸残基或肽段,如Fc片段、肌肉结合域等,可以增加重
组蛋白与其受体或细胞表面分子的结合能力,延长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3. 共价结合载体:将重组蛋白与长效载体如聚合物或纳米颗粒等共价结合,在体内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延长其在体内的存在时间。

4. 脂负载系统:将重组蛋白与脂负载系统如脂质纳米颗粒等结合,通过脂负载系统提供的保护性作用,延长重组蛋白的血浆半衰期。

5. 磷酸化修饰:将重组蛋白在体内进行磷酸化修饰,可以增强蛋白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延长其在体内的循环半衰期。

综上所述,重组蛋白长效化策略可以通过改变重组蛋白的结构和性质,延长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物利用度。

不同的策略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目标进行选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 B i otechnol ogy,2006,26(2):79~82综 述长效重组蛋白药物的研究进展戚 楠3 马清钧(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所 北京 100850)摘要 重组蛋白药物经静脉和皮下注射后通常半衰期较短,目前延长蛋白药物半衰期的方法主要基于三种原理:1、增大蛋白药物分子量;2、利用血浆药物平衡;3、减少免疫原性。

针对构建突变体、PEG 化修饰和与血清白蛋白融合三种延长重组蛋白药物半衰期的方法,及其已上市的和正在研发中的长效重组蛋白药物的特征、半衰期和免疫原性问题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长效重组蛋白药物 半衰期 分子量 药物平衡 免疫原性 突变体 PEG 化 血清白蛋白中图分类号 Q819收稿日期:2005212223 修回日期:20052122263电子信箱:qinan_8@hot m ail .com 重组蛋白药物是生物技术药物中很重要的一类,临床上一般通过静脉和皮下注射给药。

经静脉和皮下注射后常伴有蛋白质降解,导致活性降低,生物利用度低,要达到需要的血药浓度和治疗效果需要反复给药,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且易产生耐受性,耐药性及免疫原性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需要研制长效的重组蛋白药物。

目前延长蛋白药物半衰期的方法主要基于三种原理:1、增大蛋白药物的分子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2、利用游离型药物和结合型药物在血浆内形成平衡的特点,缓慢释放游离型蛋白药物,使结合型药物和游离型药物的平衡向游离型药物方向移动;3、减少异源蛋白的免疫原性,从而减少其体内清除率。

现将常用延长半衰期技术应用于重组蛋白药物的进展作一介绍。

1 构建突变体 通过构建突变体延长蛋白药物半衰期,常用方法有1、增加蛋白药物的糖基化程度,通过糖基化一方面在蛋白药物表面增加了侧链,增加蛋白质稳定性,阻碍了蛋白酶对蛋白药物的降解作用,另一方面使蛋白药物分子量增大,减少了肾小球滤过;2、通过形成缓释的微沉淀物,使释放游离型药物的时间延长。

其已经研制成功并上市的药物如重组人EPO 突变体(Amgen 公司的A ranes p )和重组人胰岛素的突变体(Aventis 公司的Lantus )。

重组人EP O 有3个N 糖基化位点(as p24,as p38,as p83),1个O 糖基化位点(Ser126)。

重组人EP O 的O糖基化与否与体内外活性及体内清除速率无关,而N 糖基化不完全的重组人EPO 体外活性正常,体内活性则降低到体外活性的1/500,且其体内清除率也明显加快。

N 糖基化EPO 对热和pH 变化稳定,等电点P I 为4.2~4.6,而未经糖基化EP O 等电点P I 为9.2[1,2]。

由此可以看出,N 糖基化对维持重组人EP O 活性和减少体内清除率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重组人EPO 突变体A ranesp 。

A ranes p 有165个氨基酸,采用定点突变技术,将其中5个氨基酸位点进行了改变,而与重组人EPO 不同,即A la30A sn,H is32Thr,Pro87Val,Trp88A sn 和Pro90Thr,N 连接的寡糖链从原来的3条增加到5条[3],除as p24,asp38,as p83位点外,在30和88两个位点多了两个N 连接寡糖链,从而使分子量从原来的30kDa 增加到50kDa,在慢性肾衰病人中半衰期由原来的4~13h 延长到平均49h[4](27~89h )。

Lantus 是从大肠杆菌K12株表达的重组人胰岛素中国生物工程杂志China B i otechnol ogy Vol.26No.22006的突变体,在人胰岛素A链第21个位点将A sp突变成Gly;在B链碳端最后第30个位点加两个A rg,使胰岛素等电点P I由原来的pH4.0变为pH6.7。

这种突变使其在酸性环境下为完全澄清溶液,一旦注入皮下组织(pH值提高)则因为等电点特性,变成不溶的微沉淀物[5],可持续释放,最终进入血液,形成一平稳、长时间、无尖峰的药物浓度曲线,趋近于正常生理胰岛素的基础分泌曲线。

和重组人胰岛素皮下注射后4~8h的持续时间相比,体内浓度相对恒定24小时以上[6],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即可。

2 PEG化修饰 PEG化(PEGylati on),即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PEG)共价修饰蛋白质。

PEG化蛋白药物主要通过增加蛋白质的分子量,减少药物排泄,并且PEG可以作为屏障挡住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抗原决定簇[7],减少免疫原性,减少体内清除率,PEG的屏障作用还可以保护蛋白质不易被蛋白酶水解[8],PEG化的这些特点均有利于延长蛋白药物的半衰期。

PEG化学修饰方法可分为两代,第一代PEG化使用分子量≤12kDa的PEG分子,第二代PEG化采用分支的PEG[9]代替线性的PEG,增加偶联的PEG分子量,使偶联的PEG分子量达到60kDa[10],并且增加偶联的PEG数目,使每个PEG化位点可以偶联两个PEG分子。

第二代PEG化和第一代PEG化修饰相比,由于使用分支的PEG代替线性的PEG,减少蛋白酶和蛋白接触,在很大程度上减弱其水解作用;分支PEG对蛋白质屏蔽效应更为显著,使蛋白药物抗原性和免疫原性降低;更重要的是,随着偶联的PEG分子量的增大,体内清除率下降,血清半衰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目前已上市的PEG化的蛋白药物如PEG化的L2天冬酰胺酶[11](Enzon公司的Oncaspar)、PEG化的I FNα2b[12](Schering公司的PEGIntron)、PEG化的I FNα2a[12](Roche公司的Pegasys)和PEG化的G-CSF[14](Amgen公司的Neulasta)。

它们经PEG修饰后的特征,见表1:表1 已上市的PEG化蛋白药物PEG修饰前后体内半衰期比较Table.1 Com par ison of ha lf li fe of prote i n drugs i n the market before m od i f i ed and post2m od i f i ed by PEGyl a ti on产品(商品名)平均分子量偶联的PEG平均分子量未PEG化的半衰期PEG化后的半衰期公司PEG化的L-天冬酰胺酶(Oncas par)143kDa5kDa20小时两周Enz onPEG化的I F Nα2b(PEGI ntr on)31kDa12kDa4~12小时40小时(22~60小时)ScheringPEG化的I F Nα2a(Pegasys)60kDa40kDa5.1小时(3.7~8.5小时)80小时(50~140小时)RochePEG化的G2CSF(Neulasta)39kDa20kDa 3.5小时15~80小时Amgen 除了上述这些已上市的长效PEG化蛋白药物外,处于临床前研究的还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即将上市, Enzon公司)、白介素22(Ⅱ期,Chir on公司)、水蛭素(Ⅱ期,BASF AG公司)等,预计这些重组蛋白药物在上市之后都会有预期的长效。

3 血清白蛋白融合 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 in,HS A)是有585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无糖基化的球形蛋白质,分子量65kDa,它是人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

HS A本身就是许多内源因子和外源药物的载体,药物和血清白蛋白结合后,可以减少其生物利用度同时增加在体内的半衰期[15]。

大多数治疗用的蛋白和多肽半衰期一般较短,而HS A有将近长达19天[16]的血清半衰期,并且HS A的基因在毕赤酵母中可以高效分泌表达,其发酵液表达量可以达到4g/L[17],上清液杂质含量较少,纯化方便,因此将蛋白质药物基因与HS A基因融合,在毕赤酵母或酿酒酵母中表达,获得HS A的融合蛋白,延长蛋白质药物的半衰期。

美国马里兰州人类基因组科学(HGS)公司已经进行一系列与HS A融合延长蛋白质药物半衰期的研究,其蛋白质药物HS A/I F N2α融合蛋白(A lbufer on2α)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正在研发的处于临床早期阶段的蛋白药物如HS A/I F N2β融合蛋白(A lbufer on2β)、HS A/rI L22融合蛋白(A lbuleukin)、HS A/rG2CSF融合蛋白(A lbugranin)、HS A/r HG H融合蛋白(A lbutr op in)。

A lbuferon2α[18]是HS A基因和IF N2α基因融合表达的蛋白,2005年4月在加拿大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共有082006,26(2)戚 楠等:长效重组蛋白药物的研究进展56名病人,随机分成5个给药组(200mcg,450mcg, 670mcg,900mcg,1200mcg)。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A lbuferon2α平均半衰期148小时,比Pegasys平均半衰期80小时(50~140小时)和PEGIntron平均半衰期40小时(22~60小时)更长。

它有很好的抗病毒活性,安全性和耐受性,PEGI FN与HS A2I FN的比较列于表2,病人用药后产生对HS A抗体为 1.7%,但未用药者存在HS A抗体达3.4%,并且在抗体产生副反应,抗病毒反应和药代动力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19,20]。

表2 PEG I FN与HSA2I FN的比较Table.2 Co m par ison between PEG I FN and HSA2I FN抗病毒活性减少>2l ogI F N抗体产生I F N中和抗体产生PEGI F N42%6%~15%1%~5%HS A2I F N69%10.9% 2.5% A lbuferon2β[21]是HS A基因和I FN2β基因融合表达的蛋白。

在恒河猴体内,A lbuferon2β以 4.7~5.7m l/ h/kg皮下注射,其体内清除率大概比IFN2β要慢140倍。

和半衰期8小时的IF N2β相比,A lbuferon2β的半衰期是36~40小时。

A lbuleukin[22](分子量大约8118kDa)是HS A基因与重组人I L22(rI L22)基因融合表达的蛋白。

在小鼠体内,和19~57分钟半衰期的rI L22相比,A lbuleukin半衰期延长6~8小时。

静脉注射后,A lbuleukin清除率比rI L-2要慢50倍。

A lbugranin[23]是HS A基因和重组人G2CSF(rG2CSF)基因融合表达的蛋白。

小鼠实验表明,A lbugranin延长了半衰期和平均残留时间,减慢了清除率,三者分别是5. 6~5.7小时,16.7~20.7小时,和6.37~12.2m l/小时/kg,而rG2CSF相对应的是2.54小时,4.9小时,和164m l/小时/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