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乘除法计算 课件(中心备课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 ▏沪教版

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内容:P3,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1、知道括号先算。
2、复习带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
3、结合具体情况,体会括号的作用。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括号先算。
教学难点:两步合并一个式子以及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关键:两步合并一个式子以及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1、递等式计算22×6÷4 560-560÷8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为什么?师:计算时要注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2、引入师:我们的好朋友欢欢平时最爱吃胡萝卜、青菜。
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动物也喜欢吃草?生:牛、羊、马……师:过年时,欢欢准备了一些草料送个2个邻居,老黄牛和3匹小马(师边说边出示题目)【说明:先复习旧知,让学生有一定的回忆过程,也为下面的新知作对比。
同时通过简单的问话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能自然的引入题目。
】二、探究新知1、出示媒体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分到15千克,剩下的平均分给3匹小马,每匹小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师:欢欢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计算,交流汇报。
生:48-15=33(千克)33÷3=11(千克)生:(48-15)÷3=33÷3=11(千克)生:(可能出现的式子) 48-15÷3=48-5=43(千克)师:请学生说说第三种方法的错误之处。
总结:48-15先算,所以应该加上小括号(小括号里的总是先算)。
练一练、小巧有100粒糖果,送掉28粒后,剩下的每4粒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交流汇报。
2、合并算式20+35=55 5×2=1055×2=110 800÷10=80生写一写,交流汇报(20+35)×2=110 800÷(5×2)=80师:通过上面学过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怎么来合并呢?学生交流。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时小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乘除法计算教学目标:1、复习用一位数乘和除。
2、复习两步计算式题。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彩色铅笔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小朋友,大家已经学习了许多数学本领,有关计算方面的题你会哪些类型的?能举例吗?(多位数加减法、一位数的乘除法、两步计算式题等)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乘除法计算(出示课题)二、复习巩固1、师生共同出题,总结计算方法师:谁来出一道乘法题?(根据学生出的题,集体笔练,个别板演)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问:谁来总结一下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乘起,哪一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题谁来出?这次要求出题的老师说出:你出题的类型(A被除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 B商中间有0的 C商末尾有0的D被除数最高位不能整除的E有余数的除法)说明:教师也可参与其中,出学生没有想到的题。
师:请大家根据自己情况进行有选择的练习。
核对:说说计算过程师:做除法题你有什么好建议吗?师:老师这里有两道题,你能说说它的运算顺序吗?567÷7×36 752+48×6小结:在计算的时候先仔细审题,进行同级运算时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带括号的混合加减题应该先乘除后加减。
2、计算小游戏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个计算小游戏,看课本第2页,要求我们做些什么事?(1、回答问题 2、涂色 3、再看看会得到什么图案)师:你准备怎么做这些事?(1、算一题涂一题 2、算完再涂)师:万一算的答案和书上的不同怎么办?师:猜一猜会得到什么图案?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展示活动成果第二课时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3页括号先算教学目标:1、知道括号先算。
2、复习带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
3、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括号的作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小丁丁、小胖他们4人到农场去玩,小兔欢欢给他们出了一道题: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吃了15千克,剩下的平均分给3匹小白马,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师:小朋友,这道题你会解答吗?师: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是分步列式的:48-15=33(千克)33÷3=11(千克)谁能把他的算法写成一个式子?出示:(48-15)÷3 48-15÷3师:现在有两种意见,你同意哪个?为什么?小结:48-15要先算,所以应该加上小括号。
【沪教版】小学数学-运算定律ppt课件1

知识要点梳理
1.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 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 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 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积不变,即a×b=b×a。
2000÷1.25÷25÷0.8÷4 =2000÷(1.25×0.8)÷(25×4) =2000÷1÷100 =20
【沪教版】小学数学-运算定律ppt课 件1
【沪教版】小学数学-运算定律ppt课 件1
800-(287+365) =(400-287)+(400-365) =113+35 =148
104×0.25 =(100+4)×0.25 =100×0.25+4×0.25
【沪教版】小学数学-运算定律ppt课 件1
3. 在○填上“>”“<”或“=”。
(87-87)÷3○= (105-105)÷3
50+<4×5○(50+4)×
750÷15-10○< 750÷(15-10) 69+65÷5○> 69-65÷5
4. 一套校服,上衣每件35元,裤子每条25元,某班订
购了40套校服,需要( 2400 )元。 5.学校新采购了50套课桌椅(1张课桌和1把椅子是1套),
分析:添括号后,括号前面原来是“-”的移进括 号后“-”变“+”,“+”变“-”。在简便运算 过程中,需要添括号或去括号时,一定要注意括号 前面原来是“+”还是“-”,如果是“+”,添、 去括号后原来的数不变号,如果是“-”,添、去 括号后原来的数“-”变“+”,“+”变“-”。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讲-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

1.复习用一位数乘与除、两步计算式题;2.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3.在列综合式解决问题过程中,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小括号.(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0-15分钟)教学设计:以下为口算题,设计为学生之间PK的形式,对第一名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同时请第一名的学生讲解其他同学的错题,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最后归纳总结四则运算的顺序。
直接写出得数:20+30×2=60÷5×4=12÷(6-2)=18÷3×3=24÷2×4=12×2+8=40-51÷3=25+75÷5=80×8-8=45-45÷5=26+4×3=90÷(30-24)=6×(12-4)=42×(6÷2)=190-90÷10=72+28÷4=(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0-60分钟)例题1:竖式计算(1)742×9=(2)324÷6=教法说明:用一位数乘和除是进一步学习数的运算的基础,要做到能够正确熟练地用竖式进行计算。
计算完毕,可以利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要注意让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分析:第(1)小题是乘数为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第(2)小题是除数为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特别要注意的是: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并且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参考答案:(1)742×9=6788 (2)324÷6=54 (竖式略)试一试:竖式计算(1)270×8=(2)3452÷5=参考答案:(1)270×8=2160 (2)3452÷5=690 (2)例题2:递等式计算(1)717÷3×4=(2)425+175×6=教法说明:在做两步计算式题时,应该先仔细审题,弄清运算顺序,同级运算要遵循“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原则;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应该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分析:这两小题都是两步计算题,第(1)小题是乘除同级运算,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第(2)小题是不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应该先乘除后加减.参考答案:(1)717÷3×4 (2)425+175×6=239×4 =425+1050=956 =1475试一试:递等式计算(1)879+121×5=(2)325×6÷5=此环节设计时间在30分钟左右(20分钟练习+10分钟互动讲解)。
三级数学下册 乘除法计算课件2 沪教(通用)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
专家告诉
567÷7×6
=81×6 =486
752+48×6
=752+288
=1040
在计算的时候先仔细审题,进行同级运算时 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题 应该先乘除后加减。
用递等式计算。
549÷9×60 =61 ×60
100-50×2 =100-100
=3660
=0
1255+795÷5 =1255+159
•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12:00:53 PM
•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021/5/122021/5/122021/5/12May-2112-May-21
•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2021/5/12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1/5/122021/5/12May 12, 2021
•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
•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乘除除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乘除除沪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乘除除沪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乘除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具体包括:1. 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2. 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3. 乘除法的运算规律;4. 乘除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除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乘除法;2. 教学重点:乘除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乘除法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分物品时如何分配等。
2. 讲解乘法:介绍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乘法运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本质。
3. 讲解除法:介绍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除法运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本质。
4. 乘除法运算规律:讲解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如乘除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
5. 例题讲解: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2. 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3. 乘除法的运算规律;4. 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答案:每个朋友能得到3个苹果。
2. 题目:妈妈买了5斤香蕉,每斤香蕉有10根,一共有多少根香蕉?答案:一共有50根香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乘除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乘与除-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与除-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的乘法表和除法表。
3.能熟练地使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乘法表和除法表的熟练使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乘法和除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推理。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节:乘法的基本概念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符号表示的含义,并与加法符号“+”比较区别。
2.知道“乘数”、“被乘数”、“积”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利用实物教具演示乘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感性认识乘法,加深他们对“乘法”概念的理解。
第二节:乘法表的应用1.运用乘法表进行口算训练,熟练掌握乘法运算。
2.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中通过乘法表应用乘法运算。
第三节:除法的基本概念1.让学生观察、发现、归纳除法符号“÷”表示的含义,并与减法符号“-”比较区别。
2.知道“除数”、“被除数”、“商”、“余数”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利用实物教具演示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感性认识除法,加深他们对“除法”概念的理解。
第四节:除法表的应用1.使用除法表进行口算训练,熟练掌握除法运算。
2.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中通过除法表应用除法运算。
第五节:乘法和除法的应用1.将学过的乘法和除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例如购物结算、长度、面积、体积、时间的单位换算等。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实物教具法:运用教学用具,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乘除的概念和过程。
2.讨论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锻炼他们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3.演示法:通过演示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除的运算法则。
五、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不同程度和不同需求进行分层教学。
2.发现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帮助他们克服理解困难,夯实基础,掌握关键点。
新版泸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计算》课件3套(2018新教材)

这一题,你会如何计算?
方法二: 120 × 8 960 方法三: 12×8=96 120×8=960
我们可以利用竖式来计算,也可以进行分拆,也 可以推算。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27 × 4 = 426 ÷6=
除法计算时,一般用竖式计算比较方便。 计算时要注意: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 位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清扬教育--专注中小学备课 QQ2089627805
清扬教育--专注中小学备课 QQ2089627805
学习目标
1. 在口算、推算、巧算、笔算、估算等方法 的融合渗透中复习用一位数乘与除、两步 计算式题。
2. 提高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提 高计算正确率。
120×8= 960
方法一: 100×8=800 20×8=160 800+160=960
2、万一算的答案和书上的不同怎么办?
3、 444÷5=?找到答案并涂色。
4、猜一猜会得到什么图案?小组合作完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一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72 ×8= 421×9= 86 ÷2=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二
用递等式计算。 720 ÷9×26 450-450÷5 2700÷30×6
方法一: 100×8=800 20×8=160 800+160=960
这一题,你会如何计算?
方法二: 120 × 8 960 方法三: 12×8=96 120×8=960
我们可以利用竖式来计算,也可以进行分拆, 也可以推算。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一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8+312=680
368+936 ÷3
=26+187
=213
练习一
=368+312
=680
练习二 练习三
本课小结
在计算的时候先仔细审题,进行同级运算时 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题 应该先乘除后加减。
1、复习用一位数乘和除以及两步计算式 题。 2、培养学生算法多样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 择优能力。 3、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 的情感交流。
复习
小朋友,大家已经学习了许多数学 本领,有关计算方面的题你会哪些类型 的?能举例吗?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一
120×8= 960
方法一: 100×8=800 20×8=160 800+160=960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二
你能说说它的运算顺序吗? 567÷7×6
=81×6
=486
752+48×6
=752+288
=1040
在计算的时候先仔细审题,进行同级运算时 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题 应该先乘除后加减。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二练习
用递等式计算。
549÷9×60 =61 ×60 =3660 1255+795÷5 =1255+159 =1441
练习三
练习一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72 ×8= 421×9= 86 ÷2=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二
用递等式计算。 720 ÷9×26 450-450÷5 2700÷30×6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三
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3 ×2=26 936 ÷3=312
26+187=213
13 ×2+187
探究一
100-50×2 =100-100 =0 377-79+219 =298+219 =517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三
1、看课本第2页,要求我们做些什么事?
2、万一算的答案和书上的不同怎么办?
3、 444÷5=?找到答案并涂色。
4、猜一猜会得到什么图案?小组合作完成。
探究一
探
这一题,你会如何计算?
方法二: 120 × 8 960 方法三: 12×8=96 120×8=960
我们可以利用竖式来计算,也可以进行分拆, 也可以推算。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一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27 × 4 = 426 ÷6=
除法计算时,一般用竖式计算比较方便。 计算时要注意: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