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我院药库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3~2005年麻醉药品应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单价、用量、金额等。

1.2 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定量指标[1],药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剂量和临床实际使用情况,计算出各药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总量/该药品的DDD值。

2 结果我院应用的麻醉药品共4种,其中注射剂3种,片剂1种,见表1及表2。

3 讨论3.1 从表1可见,我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及用量逐年增加。

长期以来,我国对麻醉药品的管理十分严格,导致其医疗消耗量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

随着国家对麻醉药品管理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医生充分认识到要让癌痛患者合理足量应用麻醉药品止痛,预计麻醉药品用量会逐年上升。

3.2 我院芬太尼注射液DDDs连续3年都占首位,且用量逐年增加。

芬太尼注射液主要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并且镇痛效力强,镇痛作用起效快,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仅为0.16小时,呼吸抑制及依赖性均比吗啡、杜冷丁弱。

因此,用于各种疼痛及外科、妇科、神经外科等术后镇痛。

芬太尼注射液的用量也会逐年增多。

2003~2005年连续3年DDDs排第二位是美施康定片,其用量也是逐年增加。

该药是控释制剂,释药曲线平稳,血药峰谷浓度比值低,依赖低,止痛效果好,是癌痛“三阶梯治疗”的推荐药物之一。

由于美施康定疗效确切和使用方便,已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医生所选用,随着“癌痛三阶梯治疗指导原则”的推广,该药用量预计会逐年增加。

杜冷丁(哌替啶)注射液主要用于外科术中强化麻醉和术后镇痛及结石绞痛。

该药的止痛作用维持时间短,约2.5~3.5小时,1天内需要多次注射。

这样长期用药,可能发生体内代谢物去甲哌替啶蓄积,引起中枢神经毒性,而且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引起局部发炎和组织硬化,因此,该药不被推荐用于癌症患者的长期止痛治疗。

3年中杜冷丁的DDDs都低于美施康定,并且2005年其用量大幅减少,这说明“癌痛三阶梯治疗指导原则”的推广在我院已初见成效。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近年来,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多,手术数目不断增加,麻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我院门诊中,麻醉是手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麻醉药物的使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病人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门诊麻醉药物使用情况,特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

问卷主要包括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发生情况及处理方式等。

二、使用情况分析1.麻醉药品的种类及使用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我院门诊常用的麻醉药品主要包括芬太尼、异丙酚、丙泊酚等。

使用频率较高的是芬太尼,达到了54%。

其次是异丙酚和丙泊酚,分别占23%和13%。

其余的麻醉药品使用频率均较低。

2.麻醉药品的用药剂量调查数据表明,我院门诊在用药剂量上较为规范,医生普遍掌握麻醉药物的用药剂量标准,且用药剂量较稳定。

3.麻醉药品的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问题据调查结果,大多数病人在麻醉药品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但仍有部分病人出现了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应对这些情况,医生主要采取了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如静脉输液、导尿、口服药等。

三、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我院门诊常用的麻醉药品主要有芬太尼、异丙酚和丙泊酚等,其中芬太尼使用频率最高。

2.麻醉药品的用药剂量比较稳定和规范,医生普遍熟知麻醉药品的用药标准。

3.大多数病人使用麻醉药品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但仍有部分病人出现了一些副作用,医生采取了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应对。

四、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适当的麻醉药品。

2.医生应继续加强对麻醉药品的学习和掌握,确保用药剂量规范和稳定。

3.针对麻醉药品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医生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我院门诊在麻醉药品使用方面较为规范和稳定,但仍需要不断提高医生的麻醉药品应用水平,以保障病人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我院2012~2017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我院2012~2017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我院2012~2017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一、引言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麻醉药品的使用与管理对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手术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我院2012~2017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掌握患者麻醉用药的规律、发现问题和加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院2012~2017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来源为我院2012~2017年临床医疗数据库,包括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信息和麻醉药品使用情况。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揭示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的基本情况。

三、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1. 麻醉药品使用总量根据我们的数据统计,2012~2017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总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012年使用量为XXX,2013年为XXX,2014年为XXX,2015年为XXX,2016年为XXX,2017年为XXX。

从总体趋势上看,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量逐年增加。

2. 麻醉药品种类使用情况根据数据统计,我院主要使用的麻醉药品种类包括:丙泊酚、芬太尼、异丙酚、咪达唑仑等。

丙泊酚是最常使用的麻醉药品,其次是芬太尼和异丙酚。

这些药品的使用数量占到了我院总体麻醉药品使用量的绝大部分。

3. 麻醉药品使用在不同科室的分布据统计,我院麻醉药品使用主要集中在外科、骨科、妇产科、心血管科和神经外科等手术较多的科室。

这些科室的手术数量和手术复杂程度较高,因此麻醉药品使用量也相对较大。

4. 麻醉药品使用的时段分布麻醉药品使用的时段主要集中在早上和下午,占用了一天中较大的时间段。

这与手术安排的时间有关,也反映了麻醉药品在手术环节中的重要性。

四、麻醉药品使用存在的问题1. 麻醉药品使用量增长过快尽管我院麻醉药品使用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其增长速度过快,有可能存在患者过度使用麻醉药品的情况。

这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如麻醉药品的耐受性增加等。

近几年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近几年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近几年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我国《麻醉药品管理办法》[1]对麻醉药品的定义为: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会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它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它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植物及制剂。

麻醉性镇痛药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严格限制,它的利用合理与否可以产生不同的临床意义。

我院拥有1000张住院床位,年门诊量约60万人次,住院病人约4万人次的全科综合性“三乙”医院,是巴中市5所定点发放麻醉卡的单位之一。

为了保证临床上正确使用镇痛剂,更好的解除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对我院近5年来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我院200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麻醉药品专帐及专册的登记数量。

2. 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及分布(见表)我院近6年来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及分布3.调查使用情况说明3.1 芬太尼基本用于手术中全麻辅助用药。

因为它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镇痛效力为吗啡的80倍。

镇痛作用起效快,持续时间短(t1/2为20分钟)。

适用于各种疼痛以及外科,妇科等手术后和手术过程中的镇痛,也用于防止术后谵妄,还可为麻醉辅助药,与麻醉药合用。

肌注0.05—0.1mg,15分钟产生作用,持续1—2小时。

其副作用比较少。

它的用量随手术量的上升而上升。

舒芬太尼镇痛作用比芬太尼强10倍,但作用时间为芬太尼的一半。

镇痛作用强大,主要用于手术,大剂量可产生麻醉。

有弱的成隐性。

二者在我院只用于住院手术病人。

其用量随手术量的增加而增加。

3.2 度冷丁的使用在我院麻醉药品中居首位,住院总量的75%在手术中或手术后使用,门诊65%为晚期癌症患者使用。

其用量随癌症患者和手术患者的增加而增加。

成隐性虽不及吗啡强,但连续使用也能成隐。

3.3 吗啡对各种疼痛均有效,但反复应用易致依赖性。

除癌性剧痛可长期应用外,一般只限于其它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钝痛。

我院无论是对住院病人还是门诊病人几乎都只用于癌痛。

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引言在医院治疗和手术过程中,麻醉药品是必不可少的药品之一。

麻醉药品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安静和舒适。

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需要高度重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本文对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背景我院住院药房负责医院内患者药品的配送,药品的存储和管理。

麻醉药品作为一类特殊的药品,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

麻醉药品的管理涉及到药品的采购、存储、配送及使用,需要药管部门和医生严格把关。

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住院药房内的所有麻醉药品。

通过对医院药品管理系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对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麻醉药品种类2.麻醉药品使用情况3.麻醉药品管理和配送情况结果分析麻醉药品种类我院住院药房内共有7种麻醉药品,分别是芬太尼、地奈德、丙泊酚、异丙酚、氟硝西泮、罗库酰胺和咪达唑仑。

其中,芬太尼、地奈德和丙泊酚为常用的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本文对我院住院药房内的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统计结果如下:1.麻醉药品使用次数:共使用了115次。

2.麻醉药品使用人数:共使用了47名患者。

3.麻醉药品使用部位:使用麻醉药品的部位主要分布在手术室、ICU及疼痛科等。

4.麻醉药品剂量:不同麻醉药品的剂量存在差异,但大多数患者麻醉药品使用的剂量都在临床推荐范围内。

麻醉药品管理和配送情况对于麻醉药品的管理和配送,我院住院药房采取了以下措施:1.麻醉药品的入库和出库必须有药房负责人和医生共同签字确认。

2.麻醉药品的存储需要在特定的麻醉药品柜中,并限制相关工作人员进出。

3.麻醉药品的使用需经过医生严格核对和签字确认后方能使用。

4.麻醉药品的配送需要有专人负责,运输途中需注意药品的温度和湿度。

结论通过对我院住院药房内的麻醉药品应用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我院住院药房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管理和措施来保障麻醉药品的安全和使用,同时在麻醉药品的选用和使用方面也是比较合理的,但麻醉药品的应用还是需要进行更为严格的监控与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近年来,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分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麻醉药品作为一种用于控制疼痛感觉和减轻手术或其他治疗过程中的痛苦的药品,实际应用效果相对稳定和安全。

但对于患者而言,麻醉药品的应用过程中,却有着诸多的疑问和不安,以及使用后的一些副作用和影响。

本文将就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的现状以及影响分析进行探讨。

一、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现状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在临床治疗中是一项必要的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医疗操作,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

在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相对比较稳定,大多数医生都非常谨慎地选择和使用药品。

据统计显示,在我院中,麻醉药品治疗的主要疾病包括癌症、急慢性疼痛、外科手术、内科手术以及其他一些疾病。

二、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影响分析1. 麻醉药品的副作用麻醉药品的应用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干咳、干喉、皮肤刺激等,这些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2. 麻醉药品的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麻醉药品有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呼吸急促、痉挛、血压不稳定等危险症状的发生。

3. 麻醉药品的费用问题麻醉药品的应用是与肆意的收费挂钩的,如果数量过多或者不必要的使用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4. 麻醉药品的滥用转移如今,滥用麻醉药物成为了最热门的问题之一。

一些医生为了治病带病,不合规范地处方、滥用,可能会给患者患上别种病。

三、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管理措施为了有效掌握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的管理,医院特地实施了一些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和健康。

1. 严格的处方和发配制度。

医院限制处方、发配制度,制定统一标准和流程,申请处方和配制后需要经由专业人员审核、确认和验收,以保障麻醉药品应用的安全性和测试效果。

2. 定期的麻醉药品管理培训。

医院定期开设相关麻醉药品应用培训,让医生更加熟悉和了解各类药品的应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目的:调查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麻醉药品处方,对麻醉药品用药品种、数量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用药频度(DDDs)居首位的是布桂嗪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仍是治疗癌症疼痛的主要用药。

结论: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不合理,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标签:门诊;麻醉药品;用药频度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生成瘾癖的特殊药品,具有特殊的作用机制,一方面它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是临床必不可少的镇痛药;另一方面易产生成瘾性,使用不当会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无穷的危害。

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外伤疼痛、手术后疼痛和癌症疼痛等。

为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笔者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考察我院麻醉药品用药合理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门诊西药房2007年1月~2009年12月麻醉药品的处方、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本;记录麻醉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数量和临床诊断、用量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计算用药频度(DDDs)并排序,DDD值按《新编药物学》(16版)规定的日剂量为标准,文献未收载的以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及临床实际应用情况确定日剂量。

计算公式:DDDs=某药的总消耗量/该药的DDD值。

利用DDDs 对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我院门诊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有麻醉处方1 783张,使用麻醉药品共有5个品种,2种剂型;具体应用情况见表1,各种麻醉药品的用药频度及排序见表2。

3 讨论由表1可知,麻醉药品注射剂为我院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使用麻醉药品的主要剂型,哌替啶注射液为我院用于癌症患者止痛治疗主要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指出:“癌痛患者慢性疼痛不提倡使用哌替啶”。

因哌替啶镇痛作用仅为吗啡的1/10~1/8,维持时间短(2~4 h),用于癌痛治疗需1日多次给药;其代谢物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且半衰期长,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蓄积,可致神经功能异常、震颤、惊厥;在皮下或肌内注射时均可引起局部发炎和组织硬化,反复使用可造成组织高度纤维化,且不符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首选无创途径给药”的基本原则。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总结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总结

***镇卫生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分析总结报告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市卫生局关于规范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本院就2017年度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分析总结如下:一、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情况1、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严格按规定进行购用,由药剂科专人负责管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向定点批发企业购买,并实行网上采购,采取银行转帐方式付款。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入库验收严格执行货到即验,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等规定。

3、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储存严格执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双人双锁管理等规定。

对进出专柜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建立了专用帐册。

药房配备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保险柜。

药房的门、窗有防盗设施,门诊大厅安装了视频监控探头,药房24小时有人值班。

4、本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管理,首先是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经**市医学会组织的麻精药品专业培训取得“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医生,再经本院医务科审核授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生,方可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5、本院门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一是主诊医生要为患者书写门诊病历,门诊病历留存在药房备查;二是医师在为门诊患者首次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亲自诊查患者,在门诊病历中留存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癌症诊断证明书”,并签署《麻醉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一式二份,一份交给患者,一份随同门诊病历留存在药房。

住院病人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其《麻醉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随同住院病历归档。

医师在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时,严格控制药品剂型、剂量的使用范围和处方量的规定。

二、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临床使用分析及总结2017年,本院使用盐酸吗啡针***支、盐酸吗啡片***片、吗啡缓释片***片、磷酸可待因片***片,其中癌症患者使用97%左右,非癌症患者(如肾结石绞痛)3%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3-03-25T08:38:31.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张艳平卢杰
[导读] 评价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张艳平卢杰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 1170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005-02
【摘要】目的评价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我院近2年麻醉药品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数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 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总体金额及使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麻醉药品的使用率以口服制剂,特别是缓控释片上升显著。

芬太尼透皮贴使用方便,但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广泛使用。

结论我院大部分麻醉药品的使用趋于合理,但仍需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

【关键词】麻醉药品用药频度药物利用分析
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临床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对其管理和使用进行严格控制[1]。

合理应用麻醉药品能减轻或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但应用不当可致成瘾,不但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害社会的安定。

因此,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显得尤为重要。

麻醉药品是一类特殊的药品,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为了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合理性,对2008-2010年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麻醉药品购用情况月报统计表及药库管理系统2008—2010年麻醉药品的数据库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单价、用量、金额等。

1.2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 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分别对麻醉药品的品种、金额进行归类统计分析 (1) 限定日剂量( defined daily dose,DDD) :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16版)药品说明书及临床常规用药剂量,采用其主要适应证剂量范围的中间值。

(2)药物用药频度(DDDs): 用药频度(DDDs)=药物消耗量/相应药物DDD值。

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度越大; 反之,使用频度越小。

2 结果
2.1 我院常用麻醉药品有6种,包括注射剂4种,口服制剂2种。

2008~2010年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占总药品金额比%见表1。

3 讨论
我国先后出台了《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等法规条例,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管理, 但同时放宽了确实需要使用麻醉药品人群的要求。

尤其是2005年废除麻卡和2007年出台的《处方管理办法》。

新规定对麻醉药品管理更具人性化, 提高患者对麻醉药品的可获得性。

3.1吗啡为阿片受体激动剂,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和明显的镇静作用,是癌症三阶梯治疗方案中推荐使用的首选,WHO专家也认为,一个国家吗啡的消耗量是评价这个国家癌痛改善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提倡长期口服吗啡是治疗癌痛的最佳方案。

吗啡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过量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能兴奋平滑肌,增加肠道平滑肌张力而引起便秘,并使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3]。

我院盐酸吗啡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的DDDs总体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于盐酸吗啡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为吗啡的缓控释制剂,极大的增加了药物的安全性,使血药浓度持续稳定,而且口服的吗啡制剂为无创给药,方便患者长期服用,给药间隔时间长,绝大多数患者给药1次即能达到持续12h平稳镇痛,不良反应少,成瘾性低,止痛效果好。

3.2哌替啶注射液主要用于各种急性重度疼痛,如创伤、烧伤、烫伤、手术后疼痛、内脏绞痛、分娩疼痛等。

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
1/10~1/8,维持时间较短, 仅为吗啡的1/2~2/3。

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有毒性作用,连续使用易在体内蓄积中毒。

《癌症三阶梯镇痛方案》中明确提出,不推荐哌替啶用于癌痛治疗[4]。

我院哌替啶消耗量无明显下降趋势。

这一方面与近2年我院产科和外科手术比较多有关;另一方面与临床在哌替啶使用范围上的不规范有一定关系。

3.3芬太尼是亲脂性强阿片类镇痛药,与α阿片受体有高亲和力和选择性,其镇痛作用强度是吗啡75~100倍,是盐酸哌替啶的1000倍,镇痛作用迅速,约为4~10min,维持时间短,成瘾性和不良反应均比吗啡和哌替啶少。

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注射液主要用于手术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是目前复合全麻中常用的药物[5]。

近年来使用量明显上升,DDDs 排序一直处于首位,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3.4布桂嗪为合成的强效麻醉性镇痛剂,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3,成瘾性比哌替啶低,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炎症性及外伤性疼痛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对于癌症疼痛的使用较少,故其DDDs 居后。

3.5羟考酮为阿片受体激动剂,自进入我院,在2010年其销售金额位居第3位,DDDs位居第1位。

该药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肠胃吸收好,溶解度不受食物及胃肠液pH的影响,个体差异小,临床上用于缓解中度及重度癌痛。

该药为具有即释和控释双重作用的缓控释制剂,既可使药物在口服后1h内快速止痛,又可使药物在口服后12h内持久镇痛,长期使用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逐步加以解决。

哌替啶的使用量应加以控制,按照WHO 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彻底改变哌替啶应用不合理的现象。

当癌症患者需要长期应用麻醉药品止痛时,应推荐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贴剂羟考酮等无创给药的缓控释制剂。

但是这些药物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止痛药物成为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日益重视,相信越来越多的患者会得到更加规范的治疗。

为保证麻醉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有效,必须对医护人员不断加强相关麻醉药品的用药知识、法律、法规培训和督导,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全面提高麻醉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金萍,张燕娥,刘春红.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7):595.
[2] 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 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 5):215.
[3] 刘萍.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 14): 9.
[4] 葛德升,庄卫红.2001-2005 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与管理情况分析和评价.安徽医学,2007, 11( 9):841-843.
[5] 孙为民,孙怡.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 10(1):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