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南省考行测言语之逻辑填空(一)

合集下载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汇总(一)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汇总(一)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汇总(一)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中考生需要的三大考试科目,行测、申论、面试。

考生在规划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日程时应注意,笔试中的行测和申论应合理安排,行测分为五大模块: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考生可分模块来备考。

河南华图小编预测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将于11-12月份公布,所以考生可合理安排备考周期,达到行测五大模块都充分掌握的效果。

在申论科目的学习中,考生需要每天关注时政热点,及时总结每天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说的是->李白,世界上个将科幻文学引入大学教育的是一位美国科幻活动家,他的名字是:->莫兹考维茨, 杜丽娘用的是褶扇吗?->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罚金,低数额不能少于多少元->500,在世界科幻史上被称为宇宙歌剧创始人的美国科幻小说家是:->史密斯,对虾的触须功能有:->帮助划水,世界科幻小说史上有一部描写十亿年间人类进化历程的巨著,它的名字是:->《后和初的人》, 小的大陆是南极洲吗->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史评奖史上获奖的科幻小说是:->《蝇王》,俄语使用()字母->西里尔,日本专家用巨大的钢箱拼接成海上浮动机场,世界科幻史上哪一部小说里的构思与此类似?->《机器岛》,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出自何人之手?->骆宾王,八十年代早期,在因特网还不为人所知的情况下,部描写网络时代的科幻小说作品是:->《神经漫游者》,额头皱纹增多说明:哪个部位负担重。

->肝脏,新浪潮时代的主力科幻作家巴拉德曾创作过一个系列三部曲,名字叫作:->《灾难三部曲》, 恶梦式的幻想作品是戈雅的()->狂想曲,下列哪种动物不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黄羊,下列那种物品下水后会沉->消毒棉花,鳄鱼潜水时,耳孔和鼻孔都关闭吗?->对,二胡有几条弦->二,秦始皇兵马俑于哪年被发现->1974,下列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的是->黄瓜,丹麦位于()->北欧,产卵多的鱼是->翻车鱼,“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是谁的?->韩非子,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法战争是谁发起的?->孙中山,下列谁不是三皇五帝的->盘古,常说的北欧5国没有->瑞士,范文芳和李铭顺共同主演的有?(多选)->神雕侠侣,青蛇与白蛇,新阿郎,梵高的死因是?->自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三秋是指->三季,梵高一生共创作作品共有几幅。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逻辑填空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逻辑填空

言语科目中逻辑填空部分很多同学都靠语感来做题,实际这一部分恰恰是不需要语感的。

这一部分有着严格的对应点,出题人通过一些列的提示信息、感情倾向和固定搭配可以除干扰选项。

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逻辑填空详情公布如下逻辑填空之侧重点陕西华图陈乐言语科目中逻辑填空部分很多同学都靠语感来做题,实际这一部分恰恰是不需要语感的。

这一部分有着严格的对应点,出题人通过一些列的提示信息、感情倾向和固定搭配可以除干扰选项,可是考生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对应点、信息点,以致逻辑填空错误率很高。

甚至还有考生找到对应点但是不知道词义的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逻辑填空的正确率,今天我们就侧重来讲逻辑填空里的“侧重点”。

在找侧重点之前必须要保证这个词能够符合搭配习惯和原文段的感情倾向。

侧重点实则与主旨概括题的主体词相符合,既发现文段中作者从前到后都在侧重一个点,并且作者强调的点一定会在上下文中出现,此时有两种情况:并列,即顺着上下文的意思说,没有转折;转折关系。

然而无论是顺承还是转折,侧重的点都不会改变!那么“侧重点”在哪里呢?对“侧重点”的考察基本覆盖所有题目,举两个个典型的例子:例题1:发展经济并没有错,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带动当地社会发展也是很好的尝试。

但倘若不论真伪,抑或不顾文化自身的形态,__________、强行落地,旅游未必能够发展起来,反而可能___________。

它所反映出来的,恰恰是对文化缺乏认识,对建设缺乏创新的“啃古”心态。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牵强附会劳民伤财B. 曲意逢迎适得其反C. 偷梁换柱进退维谷D. 附庸风雅无所适从解析:这个题第1个空和“强行落地”之间是顿号,说明他们是同等、同义的并列关系,所以侧重点也是一样的,“强行落地”强调的不是“落地”而是“强行”,所以选项中含有“强行”义的词最优——即A“牵强附会”。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最最简单的方法:确定“侧重点”之后,找包含“侧重点”的词。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必备技能—逻辑填空找提示词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必备技能—逻辑填空找提示词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必备技能—逻辑填空找提示词在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备考中,有同学反映行测中的逻辑填空题很让人头疼,这种题型的备考不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和积累都非常重要,并且这两方面也是缺一不可的。

逻辑填空题的整体思维是结合语境辨析选项,要从语境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选择选项,文段中会有提示信息,因此,可以利用提示词来筛选选项。

下面我们就用这一方法和大家分享一道题。

如果说清末的红学还只是一种开玩笑式的诨号,1921年后红学则确实已成为一种______的专门之学,由于胡适的提倡,《红楼梦》的考证工作已和中国近代学术的主流——从乾嘉考据学到“五四”之后的国故整理——汇合了。

因此,从学术史的观点来看,“红学”无疑地可以和其他当代的显学如“甲骨学”或“敦煌学”等________,而毫无愧色。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 严格平分秋色B. 严谨三足鼎立C. 严密等量齐观D. 严肃并驾齐驱这道题从空入手,根据语境,清末红学是“开玩笑”,而1921年后就不是专门之学,空要能够和开玩笑有相反之意,并且能够用来形容一门学问,排掉A项严格,是指遵守规定认真不放松,它的反义词是宽松,比如,这次考试很严格,相反的话就是宽松,显然在这里不合语义;还可以排除C项严密,是紧密没空隙或周密没疏漏的意思,比如严密地封闭这里或者严密的推理。

接下来看第二空,在对比红学和显学,在这里各位同学不要受到甲骨学和敦煌学的干扰,这两个是举例子,例子不重要,既然对比红学和显学,就不可能是“三足鼎立”,所以排除B项,此题选择D项。

当然,每位同学的思维方式不同,这道题如果空这几个实词不好辨析,大家也可以从第二空入手,依然是刚才的提示点,对比的是红学和显学,先排除B项三足鼎立,同时也可以排除C项等量齐观,这个词常用在否定句式中。

再回去看空,要和“开玩笑”有相反意思,严肃更好,比如严肃点,别开玩笑,我说正事呢。

所以选择D项。

【成语】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

2018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之言语意图题目技巧小解

2018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之言语意图题目技巧小解

2018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之言语意图题目技巧小解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从来都不是死知识的考察,其注重的是只是和技巧的使用,总结为一句话,方法很重要。

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作为其中重要的一块内容,技巧性体现的尤为明显。

意图判断题简称意图题,是言语这个模块为重要的题型之一。

首先,这种题目需要考生能够在更好的理解文段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推理。

其次,还要理解字里行间隐含的信息,揣摩作者在这些文字背后的意图。

所以,很多考生纷纷表示意图题很难,总是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叹,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方法不对路,技巧没掌握。

接下来华图师资中心的老师为大家仔细分析,帮助大家找到技巧。

河南公务员考试考题: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

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B. 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C. 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D. 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答案简析:文段通过陈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引出话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但随着”这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突出重点,即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问题,使用了这样的一个表示程度的句子“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可能消亡”,综上可知,作者写这段话的意图就是要让我们读者对于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是艰难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继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所以正确答案是C。

这个题目其实属于公考中比较常规和中等难度的一个意图题,但是很有代表性。

文段的重点内容很容易找到,三个方面的因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文化遗产随时可能消失和灭亡,所以这个文段的中心内容就是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为题目中的D选项。

2018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逻辑填空题型讲解之反对关系》

2018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逻辑填空题型讲解之反对关系》

2018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逻辑填空题型讲解之反对关系》【导读】反对关系是语境分析的其中一种逻辑关系,所谓反对关系,上下文呈现相反或者相对的关系,一般可以通过一些关联词来查找,像转折词:但、却、实际上、然而、但是。

对照词:不是···而是、不同于、过去···现在。

变化词:变得怎样、转变成、转化为等。

对于反对关系的解题,应该要先找到呼应点,然后在选项中找到呼应点的反义词或者背离词。

【例题】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_____,而是我们尽力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这是一个信号: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装回去的能力。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所顾忌B.无所不为C.无所事事D.无所作为【答案】D。

中公解析:“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忌、畏惧。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

“无所作为”指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由“不是……而是……”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做了”意思相反,表示没做事,排除A、B。

由“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可知,“无所作为”填入更恰当。

本题答案为D。

【例题】吴越历史舞台的中心在哪里,多年以来一直是学者与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

尽管古籍文献对此有所________,但是多________,有的虽言之凿凿却只是演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论证浮光掠影B.涉及穿凿附会C.记载语焉不详D.描述轻描淡写【答案】C。

中公解析:“但”前后各有一个横线,所以两个横线应该填一对反义词,“浮光掠影”强调印象不深刻,与“论证”不能构成反义词,“穿凿附会”强调生硬地结合到一起,与“涉及”不能构成反义词,“轻描淡写”强调重要的事情一带而过,与“描述”不能构成反义词,所以选择C。

所以其实逻辑填空并不难,要懂得找关联词和呼应点,当然在平常也应该多积累词语的意思,因为像第一题,我们是先根据语境排除了两个选项,再进行词语辨析选择更适合题干的选项。

行测言语(逻辑填空)

行测言语(逻辑填空)

1 逻辑填空之特殊技巧 (1)1.1 逻辑关系之递进、并列、转折(相似或一致) (1)1.2 语法分析之修饰对象正确、句子结构完整 (4)1.3 其他关注点之固定用法、程度轻重、语体色彩 (4)2 逻辑填空之成语适用语境记忆 (6)3 逻辑填空之词句对应 (8)3.1 词词对应、词句对应、词段对应 (8)3.2 逻辑对应方法演练 (9)4 逻辑填空之词义辨析 (15)1 逻辑填空之特殊技巧1.1逻辑关系之递进、并列、转折(相似或一致)例题1:在人类历史上,科级发明和人工工程曾导致不少“出人意料”、“始料不及”甚至“__________”的结果。

如果想少出一些这样的事,我们就应该对大自然始终保持一份__________,在推广新技术、上马新工程之前多一些研究评估,少一些独断专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事与愿违敬畏B.事倍功半谨慎C.针锋相对尊重D.南辕北辙克制例题2:父母想要让孩子接受更加大胆的早餐,就得自己也这样吃。

孩子在子宫里就开始品尝腌蛋和豆酱的味道了,出生后婴儿会喜欢他们在子宫里__________过的食物,科学家称之为产前味道学习。

但孩子们天生会喜欢某种东西并不等于他们的舌头第一次__________到它时会很愉悦,网上有很多韩国婴儿第一次吃到泡菜时抓舌头甚至__________的视频。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感应接触推拒B.感受碰触摇头C.接受品尝拒绝D.接触体验哭泣例题3:不充分的发展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就这样在同一片土地上同时存在。

这是中国的困境,也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共有的__________。

就像每个月挣100块钱的人却不得不吃10块一斤的有机大米,其结果必然是饥饿。

环保成本的高昂,激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与矛盾,也成为许多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寅吃卯粮甚至__________的现实背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尴尬饮鸩止渴B.际遇杀鸡取卵C.难题涸泽而渔D.挑战饥不择食例题4:对真正知所标准、了解音乐、懂得思考的演奏家,练习只是确保舞台上的演出水平,并非练出一个不可改变的诠释。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地市级)含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地市级)含答案解析完整版

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关于民法总则和民法通则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A.民法总则施行后,民法通则暂不废止B.民法通则规定了我国民法的基本规则,而民法总则的内容更加广泛C.民法总则是编纂民法典的第一步,吸取和借鉴了民法通则的相关条款D.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民法总则将其改为三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A选项,法律终止生效,即法律被废止,指法律效力的消灭。

一般情况下,新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自本法实施之日起,旧法律法规立即失效。

根据《民法总则》第206条:“本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则《民法通则》自《民法总则》施行时废止,所以A项说法错误;B选项,根据《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根据《民法总则》第5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6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7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8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9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所以,B项说法正确;C选项,《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民法总则》在制定中是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为基础,提取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引领性的规定,就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作出规定,既构建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也为各分编的规定提供依据。

所以,C项说法正确;D选项,根据《民法总则》第188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018国考行测试题答案

2018国考行测试题答案

2018国考行测试题答案一、言语理解与表达(一)逻辑填空1.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词语搭配和语境的把握能力。

正确答案是B。

在句子“他的话语中充满了________,让人感到十分温暖。

”中,根据语境可以判断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鼓励”,因为“鼓励”与“温暖”搭配恰当,符合语境。

2.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成语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正确答案是D。

在句子“他虽然年轻,但是处理问题________,深受领导的赏识。

”中,空格处应填入的成语是“举重若轻”,意为处理困难或繁重的事情如同处理轻松的事情一样,形容处理问题能力强。

(二)阅读理解1.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文章首先指出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加强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

考生在回答此类题目时,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述,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选择。

2. 这篇短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文章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并指出诚信是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基石。

考生在回答此类题目时,需要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二、数量关系(一)数学运算1.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正确答案是B。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列出方程进行计算,得出答案。

2.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正确答案是C。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的图形和数据,运用几何知识进行计算,得出答案。

(二)资料分析1.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图表的解读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图表中的信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和计算。

2.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数据变化趋势的把握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分析其变化规律,然后进行预测。

三、判断推理(一)类比推理1.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的逻辑思维和类比能力。

正确答案是A。

考生需要找出两个词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根据这种联系进行推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河南省考行测言语之逻辑填空(一)行测中的言语模块,作为2018河南省考中行测的重点之一,所占题量为30道。

一般情况下,经过11天的基础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已经入门,再加上每个模块的题海练习,行测言语模块都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提高。

但是依然有很多同学会反映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言语模块的逻辑填空问题比较大,总觉得那个选项都对或者觉得自己没问题,一对答案问题就出来了。

关于逻辑填空的备考,基本的是对词语的准确掌握。

相当一部分同学做错的原因都是源于词语的陌生及错误理解,所及积累足够多的词汇必不可少。

但是如何积累词汇额?该积累哪些呢?翻看成语词典、汉语词典,瞬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可并不要求我们每一个词汇都必须掌握。

其实,每一类考试虽然是应试考试,但重要的还是运用,所以一般要考试词汇,都是常见的常用的。

既然不考试所有的词汇,历年考题便是重要的参照标准,没音年的考题中出现过的实词和成语是我们积累的对象,每一个实词和成语的积累包括词性、词义、感情色彩和用法四个方面。

其次,单纯背诵并不是好的方法,好能把相近的或者相反的词语整理归类,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不同词语的区别。

比如,下面及道题,考察的就是词语的理解:
【例】敦煌壁画共有五万多平方米,若按高为一米来排列,有50多公里长,即使,也要夜以继日,作为人类文明奇迹和世界文化艺术瑰宝,敦煌壁画的重大价值不光是数量之巨,而且更在于其内涵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A. 浮光掠影异彩纷呈
B. 蜻蜓点水丰富多彩
C. 一目十行源远流长
D. 走马观花博大精深
这道题考察的主要就是对词语意思的准确理解。

个空,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部深入,印象不深刻;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一目十行:看文章速度很快;走马观花:粗略的观察事物。

根据“50多公里长”“也要夜以继日”说明横线处应该填一个包含粗略的看的词,排除B和C;第二空,宾语前的形容词是“内涵”,形容内涵,用“博大精深”合适,“异彩纷呈”意思是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不能修饰“内涵”。

因此答案是D。

通过这道题是告诉大家,逻辑填空要想提高,先从词汇的积累入手,因为这是做逻辑填空的根本。

不认识的词汇多查阅词典,相关相近的词语多做比较,找不同,通过比较记住一连串的词汇,才会做到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