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108句警世名言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3、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礼记》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6、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9、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1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1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3、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吕氏春秋》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7、仁者之勇,雷霆不移。
——苏轼《祭堂兄子正文》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9、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列子》20、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2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2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2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24、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三国志2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2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27、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马致远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2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100句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100句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6、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13、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5、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16、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1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24、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2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6、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2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29、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3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3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5、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36、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7、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38、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39、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4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2、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4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4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精选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精选中国古代名言警句精选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1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1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1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C1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1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1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19.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20.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2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24.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2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2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2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2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30.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3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D32.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3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34.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3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3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3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中国古代的108句警世名言

中國古代的108句警世名言1. 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2.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3.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孟子)4.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5.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呂氏春秋》)6.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李商隱)7.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南宋詩人葉紹翁)8.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9.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10.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劉勰)11.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12.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13.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14.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15.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廣賢文》)1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演義》)17.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18.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19.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書經)20. 2..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
(禮記)21.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22.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23.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24.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25.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26.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27.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論語)28.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29.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30.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31. 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子)32. 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子)33. 敏于事而慎於言。
(孔子)34.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3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23年古语名言警句

2023年古语名言警句2023年古语名言警句11、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3、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8、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9、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颧雀楼》17、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2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21、学不可以已。
——《荀子》2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2023年古语名言警句2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6、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8、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古代中国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古代中国名言警句摘抄大全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2. 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3.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4.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5.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6.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7.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8.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9.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1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1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12.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13.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4.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1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16.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17.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18.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19.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20.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2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2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23.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2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25.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旧唐书26.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不须多。
王安石27.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28.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29. 培训提升价值,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财富。
30.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3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32.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33.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3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35.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36.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汉书3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38.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39.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中国古代的108句警世名言

中国古代的108句警世名言中国古代的1_句警世名言1.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3.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4.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5.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7.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8.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 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10.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_.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_.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_.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_.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_.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广贤文》)_.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_.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_.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_.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书经)20.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礼记)_.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_.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2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4.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25.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26.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27.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28.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29.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30.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31.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32.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子)33.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34.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3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36.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古代警世名言_励志名言

古代警世名言古代警世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7、不可同日而语。
18、百闻不如一见。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3、百遍,其义自见。
2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5、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26、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8、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魏书》)30、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书》)古代警世名言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7、不可同日而语。
18、百闻不如一见。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5、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26、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國古代的108句警世名言
1. 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2.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
3.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孟子)
4.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
5.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呂氏春秋》)
6.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李商隱)
7.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南宋詩人葉紹翁)
8.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9.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
10.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劉勰)
11.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
12.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13.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4.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
15.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廣賢文》)
1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演義》)
17.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18.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19.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書經)
20. 2..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
(禮記)
21.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
22.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23.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24.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25.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
26.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
27.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論語)
28.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
29.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
30.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
31. 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子)
32. 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子)
33. 敏于事而慎於言。
(孔子)
34.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
3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36.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孔子)
37.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
38.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
39.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孔子)
40.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
41.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孔子)
42. 政者,正也。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孔子)
44. 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
(孔子)
45.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46.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
47. 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
48.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論語)
49.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50.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
51.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52.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孟子)
53.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矣。
( 孟子)
54.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
55.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孔子)
56.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
57.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孔子)
58. 過而不改,是為過矣。
(孔子)
59. 君子值啦恢食,憂道不憂貧。
(孔子)
60.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孔子)
61. 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
62. 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論語)
63. 聽其言,觀其行。
(論語)
64.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
65.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
66. 吾日參省吾身。
(曾子)
67. 貧而無怨,富而不驕。
(論語)
68.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孔子)
69.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孔子)
70.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孔子)
71.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
72.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
73. 朝聞道,夕可死矣。
(孔子)
74.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論語)
75. 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76. 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
77.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
78.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
79. 損者三樂:樂驕東,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孔子)
80. 當仁不讓于師。
(孔子)
8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
82. 智者不惑,仁者不優,勇者不懼。
(論語)
83.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
84.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論語)
(莊周)
85. 彼一是非,此一是非。
(莊周)
86.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韓非子)
87. 置之死地而後生,(孫子)
88.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
89.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
90.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管子)
9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
92.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孔子)
9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94.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孔子)
95.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
9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
97.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98.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論語)
99.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
100.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論語)
101. 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102. 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孟子)
103. 養心莫善於寡欲。
(孟子)
104.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孟子)
105. 見義不為,無勇也。
(孔子)
106. 士可殺不可辱。
(孔子)
107.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
108.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