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学复习题及答案教学文稿
最新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201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土壤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测量,又称为(次生晕)。
2.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
3.勘探网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4.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 )。
5.合理勘探网密度,就是指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最稀的)网度。
6.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
7.矿化越均匀,取样长度(越大 )。
8.基本分析项目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分。
9.我国现阶段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三类。
10.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的分界品位。
11.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 )乘积。
12.矿产勘查的五个具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13.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4.确定矿体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依据是(矿体产状 )。
15.编码为121的固体矿产储量是(预可采储量)。
16.矿体地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 )。
17.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形态复杂的 )矿体变为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 )简单形体,从而计算其体积与储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矿产勘查是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的总称。
(√ )2.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科学,称为矿产勘查学。
(×)3.矿床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矿产储量。
(√ )4.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最终阶段。
( × )5.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法、地球物理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都是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 )6.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
(√ )7.重砂测量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岩石中人工重砂矿物。
矿产资源勘查学复习题(2)

矿产资源勘查学复习题(2)勘查深度:整个勘查区估算资源/储量和评价的深度。
成煤作用阶段:泥炭化阶段和煤化作用(泥炭化、成岩作用、变质作用)煤的变质作用类型:深成变质作用、岩浆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宏观煤岩成分:镜煤、丝炭、亮煤、暗煤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划分为三大组:镜质组、壳质组和惰性组含煤岩系的沉积体系类型:冲积扇沉积体系、湖泊()、三角洲、滨岸带三个分类轴分别为:①地质轴,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等4级;②可行性轴,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等3级;③经济意义,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等4级资源/储量分类: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煤炭工业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远景规划,矿区建设开发总体设计和矿井初步设计三个阶段。
煤炭地质勘查阶段的划分:预查、普查阶段、详查阶段、勘探阶段露天煤矿勘查的条件:煤层最低可采厚度、煤层的倾角小,埋藏浅、煤层上覆盖层薄,剥离物少,剥采比小勘查网的种类:正方形勘查网、矩形()网、菱形网“三边”工作:边勘探施工、边分析研究资料、边调整修改设计面积的测定方法:几何计算法、方格纸法、求积仪测定法地勘成果价格的构成: 成本、利润、风险费三、简答题和论述题1.我国聚煤作用基本特征1)成煤期多,聚煤作用的时空不均匀性2)聚煤作用和煤炭资源赋存受地壳运动和构造格局的3)聚煤模式与聚煤古地理演变4)煤层煤质特征由于含煤岩系形成以后的强烈沉降、岩浆活动显著等原因,煤变质作用类型多、变质程度较高、空间差异显著2.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系指影响煤矿建设、生产与安全的各种地质因素;也包括:煤层的厚度、结构、煤的物理性质、煤层的产状及其变化,煤层顶底板及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和地温等。
3.勘查技术手段遥感地质调查特点:通过飞机和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的各种传感仪器,接收地面反射与辐射的电磁波信息,从而获得有关目标图象信息和数据信息,这就是通常称为遥感技术或被动遥感。
矿产勘查学总复习和考试题55页

一、判断题1、某铜矿床矿石Cu平均品位1%,矿石中Pb含量达到0.2%,Zn含量达到了0.4%,则铅锌可称为该铜矿床的——A:共生矿产;B:伴生矿产;C:属于共生矿产的一部分;D:因为不够品位,所以既不能称共生矿产也不能称伴生矿产。
2、基础储量111b、121b和122b中的“b”的含义是——A:基础储量(以便同可采储量相区别);B: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C: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D:可采的基础储量。
3、基础储量是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包括以下6种类型——A:111、121、122和111b、121b、122b;B:111b、121b、122b和2M11、2M21、2M22;C:111b、121b、122b和2S11、2S21、2S22;D:2M11、2M21、2M22和2S11、2S21、2S22。
4、河流(水系)重砂测量法采样点的布置,一般是依照下述原则———A:只需采集小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B:只需采集大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C:大河密,小河稀,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D:大河稀,小河密,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
5、从已探明储量看,我国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到第三位,并占世界基础储量的15%以上的优势矿产是——A:铁、铝土、铅、锌、汞,硫、硼、高岭土、珍珠岩及磷等;B:稀土、钽、铌、钛、钒、钨、锡、钼、锑、锂、铍、煤、芒硝、镁、重晶石、膨润土、耐火粘土、石棉、萤石、滑石、石膏及石墨等; C:石油、天然气、锰、铜、镍、金及银等;D:铬铁矿、Pb族金属、钾盐、天然碱、金刚石。
6、地质测量法在有些自然景观条件下效果是不佳的,或者是难以应用的——A:高寒山区和干旱戈壁区; B:干旱戈壁和森林地区;C:森林地区和厚覆盖平原区; D:厚覆盖平原和亚热带农作物区。
矿产勘查学总复习(含两份试题)

第一章绪论1.矿产勘查:在区调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2.矿产勘查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研究工业矿床最有效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内容: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矿产评价。
研究对象:工业矿体基本任务:研究矿体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及矿体变化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合理有效地预测、勘查和评价矿床的理论和方法3.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地质观察研究法、勘查统计分析法、勘查模型类比法、技术经济评价法4.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2.循序渐进: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3.全面研究;4.综合评价;5.经济合理5.矿产勘查阶段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目的与意义:减少勘查投资风险,确保后续勘查合理性,提高矿产勘查效益5.矿产资源: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内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并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6.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1.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4、推断的3、控制的2、探明的12.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3、预可行性研究2、可行性研究13.经济意义:经济的1、边际经济的2M、次边际经济的2S、内蕴经济的3、经济意义未定的7.储量: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基础储量中经济可采部分基础储量(b):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
第二章矿床类型1.矿床勘查类型:按矿床主要地质特点及勘查难易程度,将特点相似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划分的类型。
划分目的:总结实践经验,指导实际工作,为合理选择勘查手段、勘查程度、工程部署提供依据划分依据:矿体规模、主矿体形态变化程度、主矿体厚度的稳定性、受构造和脉岩影响程度、矿体中主要有用组分的分布均匀程度。
2.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原则:1.追求最佳勘查效益原则;2.从实际出发原则;3.以主矿体为主原则;4.类型三分,允许过渡原则;5.在实践中验证并及时修正原则第三章矿产勘查技术方法1.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根据原理可分为:1.地质测量法:小比例尺地质测量(1:100万~50万);中比例尺地质测量(1:20万~5万);大比例尺地质测量(1:1万以上)2.重砂测量法:水系法、水域法、测网法3.地球化学方法:岩石测量法、土壤测量法、水系沉积物测量法、水化学测量法、生物测量法4.地球物理方法:与围岩有明显物性差别;有一定体积。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201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土壤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测量,又称为(次生晕)。
2.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
3.勘探网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4.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 )。
5.合理勘探网密度,就是指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最稀的)网度。
6.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
7.矿化越均匀,取样长度(越大 )。
8.基本分析项目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分。
9.我国现阶段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三类。
10.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的分界品位。
11.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 )乘积。
12.矿产勘查的五个具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13.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4.确定矿体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依据是(矿体产状 )。
15.编码为121的固体矿产储量是(预可采储量)。
16.矿体地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 )。
17.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形态复杂的 )矿体变为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 )简单形体,从而计算其体积与储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矿产勘查是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的总称。
(√ )2.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科学,称为矿产勘查学。
(×)3.矿床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矿产储量。
(√ )4.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最终阶段。
( × )5.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法、地球物理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都是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 )6.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
(√ )7.重砂测量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岩石中人工重砂矿物。
矿产勘查学复习思考题1何为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赋存

矿产勘查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何为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赋存于地下或地壳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自然富集物质,其产状、空间分布、形态、规模、质量可为当前或者未来的技术经济条件所开发利用,具有现实和潜在的经济意义的物质。
2、矿产勘查的概念包含了几个要点?所谓“矿产勘查”是指对矿床的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它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3、矿产勘查的双重性?A 、科学研究(矿产勘查是一项科学实践活动)B 、生产实践(矿产勘查工作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生产活动)4、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什么?五多,五少,一不均匀即: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矿产资源有丰有欠、储量充足的矿产多半用量不大,大宗矿产又多半储量不足;我国大宗矿产贫矿多富矿少,如铁、锰、铝、铜、金、硫、磷、铀等以贫矿居多;我国的共生、伴生矿多,单一矿少;我国的矿床规模有大有小,中小型矿床多,中大型、大型、超大型矿床少;我国矿产分布不均衡,煤多集中在新、晋、陕、内蒙古四省,占60%,磷矿多集中在滇、黔、川、鄂四省占70%,铁矿多集中在辽、冀、晋、川四省,占60%。
5、矿产勘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矿产勘查的意义?)地位:它是基础产业的基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
作用: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基本粮食,也是增强综合国力和进行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
矿产资源丰度及其开发利用程度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6、解决我国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办法有哪些?a 、加强矿产勘查工作b 、尽可能多的增加矿产资源储备c 、大量进口d 、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很重要7、矿产勘查学包括哪几个部分?A、矿产预测B、矿产勘查C、矿产评价8、矿产勘查学四个研究方法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A 、地质观察研究法特点:a、最基本的方法,是其他方法的基础b、地质观察研究对矿产勘查的结果起决定性作用B、勘查统计分析法特点:a、需要大量的数据b、这种数据的必须要与地质体有联系c、数据要同解决的问题相对应 d 、统计分析结果的合理运用C 、勘查模型类比法特点:a、把未知的和已知的类比,确定类比的项目b、类比的相似性的确定c、被类比的对象的特殊性的研究D 、技术经济评价法特点:a、技术经济评价要贯穿矿产勘查的始终b、是矿产勘查开发的前提9、矿产勘查基本原则的核心是什么?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有:A、因地制宜原则(核心)B、循序渐进原则C、全面研究原则D、综合评价原则E、经济合理原则(前提)10、矿产勘查为什么要划分阶段?为了对勘查对象进行初步筛选,以便择优进行下一步勘查工作,确保后续勘查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减少勘查投资的风险性,提高矿产勘查的效益。
矿产勘查试题

矿产勘查试题第一篇:矿产勘查试题1.何为矿产资源?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其产出形式.质量.数量可作为当前或未来的技术经济条件所开发利用,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物质。
2.矿产勘查的基本概念包括了几个要点?矿产勘查是指对矿床的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它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3.矿产勘查的双重性是什么?,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双重性质。
4.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什么?五多五少,一不均:总量大,人均少;大宗矿产储量不足;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矿床规模中小多,大型、超大型少;矿产分布不均衡。
5.矿产勘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是什么?地位:基础产业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
作用:矿产勘查获得的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基本食粮,是增强综合国力和进行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6.解决我国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办法有哪些?加强对传统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护力度,对新领域.新深度.新用途和新工艺的矿产资源进行发现.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7.矿产勘查学包括哪几部分?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矿产评价。
8.矿产勘查学的四个研究方法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1>地质观察研究法。
特点:a.最基本的,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b.对矿产勘查的结果起决定性作用。
2>勘察统计分析法。
特点:a.要有大量的数据资料。
b.数据的分析必须与地质现象地质体相联系。
c.分析方法和解决研究问题相对应。
d.统计分析结果的合理应用。
3>勘察模型类比法。
特点:a.确定类比的项目。
b.类比的相似性的确定。
c.被类比对象特殊性的研究。
4>技术经济评价法。
特点:a.技术经济评价要贯穿在矿产勘查的始终。
b.技术经济评价是矿产开发的前提。
9.矿产勘查基本原则的核心是什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全面研究,综合评价,经济合理。
矿产勘查学总复习及考试题55页解析

一、判断题1、某铜矿床矿石Cu平均品位1%,矿石中Pb含量达到0.2% , Zn含量达到了0.4%,则铅锌可称为该铜矿床的-----A :共生矿产;B :伴生矿产;C:属于共生矿产的一部分;D:因为不够品位,所以既不能称共生矿产也不能称伴生矿产。
2、基础储量111b 121b和122b中的b”的含义是——A :基础储量(以便同可米储量相区别);B :扣除了设计、米矿损失的可米储量;C:未扣除设计、米矿损失的可米储量;D:可米的基础储量。
3、基础储量是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包括以下6种类型A: 111、121、122 和111b 121b、122b;B: 111b 121b、122b 和2M11、2M21、2M22 ;C: 111b、121b、122b和2S11、2S21、2S22;D: 2M11、2M21、2M22 和2S11、2S21、2S22。
4、 --------------------------------------------------------------- 河流(水系)重砂测量法采样点的布置,一般是依照下述原则 ------------------------------A :只需采集小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B:只需采集大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C:大河密,小河稀,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D:大河稀,小河密,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
5、从已探明储量看,我国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到第三位,并占世界基础储量的15%以上的优势矿产是A:铁、铝土、铅、锌、汞,硫、硼、高岭土、珍珠岩及磷等;B:稀土、钽、铌、钛、钒、钨、锡、钼、锑、锂、铍、煤、芒硝、镁、重晶石、膨润土、耐火粘土、石棉、萤石、滑石、石膏及石墨等;C:石油、天然气、锰、铜、镍、金及银等;D:铬铁矿、Pb族金属、钾盐、天然碱、金刚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勘查学复习题及
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矿产勘查:在区调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形容工作。
2、矿产勘查学:以地质科学为基础,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本方法,以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为手段,以提高矿产勘查的地质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应用地质学。
3、储量: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基础储量中经济可采部分
4、基础储量: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
5、332资源量:在详查地段内,达到控制的程度,进行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那部分资源量。
二、填空
1、目前矿产勘查工作中应用最广、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勘查模型类比法。
2、矿产勘查学的研究内容是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矿产评价三个基本方面。
3、矿产勘查学的研究对象是工业矿体。
4、矿产勘查工作一般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三、选择题
1、矿产勘查的研究方法包括 C
A.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B.地质填图、重砂测量、地球化学测量、地球物理测量、遥感测量和探矿工程法;C.地质观察研究、勘查统计分析、勘查模型类比和技术经济评价;D.探槽工程、浅井工程、坑道工程和钻探工程。
2、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包括 A
A 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B 系统规律原则、垂直矿体走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考虑今后开采原则;
C 考虑矿体外部特征原则、矿体内部特征原则、开采技术条件原则和矿石选冶性能原则.
3、基础储量111b、121b和122b中的“b”的含义是 C
A:基础储量(以便同可采储量相区别);B: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C: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D:可采的基础储量。
4、基础储量是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包括以下6种类型 B
A:111、121、122和111b、121b、122b B:111b、121b、122b和2M11、
2M21、2M22;
C:111b、121b、122b和2S11、2S21、2S22;D:2M11、2M21、2M22和
2S11、2S21、2S22。
5、右图为一铅锌矿体勘探线剖面图,
通过探槽、平窿、穿脉、沿脉和钻探等
工程的揭露和取样分析,圈定了矿体的
边界线。
该矿床仅开展过概略评价研
究。
根据剖面图,确定矿体的A、B和
C三个块段的资源量级别分别为
C
A:(111)、(121)、(122);
B:(111b)、(121b)、
(122b);
C:(331)、(332)(333);
四、简答题
1、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主要是: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和经济意义。
答: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4、推断的3、控制的2、探明的1
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3、预可行性研究2、可行性研究1
经济意义:经济的1、边际经济的2M、次边际经济的2S、内蕴经济的3、经济意义未定的?
2、阐述详查阶段地质工作的基本要求。
答:①基本查明成矿地质条件;②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控制矿体的总体分布;③基本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④基本查明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最有代表的地段进行水文地质工作);⑤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试验和研究;⑥估算相应类型的资源量;⑦进行矿产开发的预可行性研究。
3、试论述矿产勘查学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术,经济科学的综合。
按其性质和特点,属于经济地质学的范畴,矿产勘查学专门研究如何勘查矿产资源的问题,对其他进一步地质工作起决定作用,是找矿理论体系中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地质学领域的“上层建筑”。
科学理论通过矿产勘查学指导矿产勘查的实践工作,因此矿产勘查学是进行矿产勘查工作的主要因素。
矿产勘查学是地质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联系的桥梁,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借助矿产勘查学理论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在矿产勘查工作中体现总体功能。
矿产勘查学是地质科学与经济学的综合体现,从经济角度影响、制约着人们的矿产勘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