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最新技术应用

合集下载

过氧化氢增强造影超声诊断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

过氧化氢增强造影超声诊断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
da no i o o plx a lf t a ig ss fc m e na sul.M e hods Fou t i t ry—ni t nt wih c m plx a lf t aw e e e luae y c nv n ina r n rc a ta o d nepai s t o e e na sul r va t d b o e to lta se t ul s un i l r a yd o n p r xde e h nc d ta se tlu tao g a y beo e s g r nd h r ge e o i n a e r n r ca rs no rph f r ur ey.Th oc t n n l e l ai a d umbe fitr lop n n ,m an  ̄ t l d br c on ro n ena e i g i ua a a h n n i ul n t xa n t r om a e 出 u gc f i s f t ao wo e m i ai sw ee c p r d wi s r ia ndng.R e ulsCompae t ur ia ndn s hed a otca c r ce fc nv nto l s on li s t r d wih s gc f i g .t g s c u a iso o e i na l i i n i
【 关键词 】肛瘘; 经直肠超声; 过氧化 氢
Va u to fci i a p lc to swih h d o e r x d nh n e r n r c a lr s n g a h n t i g o i fc m p e l a i n o l c la p i a i n t y r g n pe o i e e a c d t a s e t l ta o o r p y i he d a n sso o n u lx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发表时间:2017-11-20T13:42:39.8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作者:李世群肖体现吴锋陈骞朱继勇孙伟刘霄[导读] 本文力图拟出最基本的手术原则和方式。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外科 445000)关键词:复杂性;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内口位置高,主、支管道纵横交错,弯曲通连,围绕肛门半周或全周;还可重叠几层,呈潜行蜂窝状管道。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外科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因错综复杂,致使治疗存在许多问题,复发率高,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后遗症亦较多。

目前,外科手术是高位复杂性肛瘘最主要的治愈性措施,临床上手术方式繁多,众说纷纭,本文力图拟出最基本的手术原则和方式。

1手术治疗原则1.1找到内口并彻底处理肛瘘有原发性内口、瘘管、支管和继发性外口。

内口即感染源的入口,多在肛窦内及其附近,后正中线的两侧多见,但也可在直肠下部或肛管的任何部位。

切除内口则去除肠内污物进入瘘管的必经孔道,杜绝肠内感染源继续污染的机会,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中,内口的清除与否和治疗成败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如内口不切除,肛瘘不易治愈,愈后也易复发。

1.2 瘘管管腔及顶端充分引流高位复杂性肛瘘瘘管管腔的探查,尤其是支管的探查较为困难,清除主支管道的盲腔是手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部分高位肛瘘,由于位置较深,管腔变窄,其主管顶端盲腔隐蔽,术中未能发现,往往在愈合后期又有分泌物排出,所以手术时要特别注意对侧有否支管存在。

手术中处理瘘管管腔及顶端的实质是如何获得合理外科创面,消除死腔,去除腐败组织,使引流更为通畅,以利愈合。

1.3 正确处理瘘管与括约肌和肛管直肠环的关系高位复杂性肛瘘因其管腔延展范围较大,牵涉的肌肉数量较多,有时难以处理。

由于肛管外括约肌在肛门节制功能中起主要作用,在治疗高位肛瘘时,应尽量保护外括约肌,以防肛门失禁。

挂线疗法是中医学治疗肛瘘的传统方法之一,其以线代刀,使括约肌在线或橡皮筋的捆扎勒割作用下慢慢分离,较为理想地解决了高位肛瘘手术中切断括约肌造成的肛门失禁问题。

运用低位缝合配合高位挂线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体会

运用低位缝合配合高位挂线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体会
度值 显著升 高 。 高血 糖状态 下激活P 一1 —D1从 而引 起 FN的表 达 Kc F , 量 明显增 加 , 一过 程导 致肺 间 质纤 维化 。 这
在饲养过程中因感染、 症等原因死亡, 剔除出本试验(2后尾静脉采血测定 7h 空腹血 糖及定性尿糖, 空愎血糖≥1.mmo , 67 VL尿糖定胜≥+ +, + 动物多饮、 多 食和尿量增加者确定为D M模型 ) , 在实验8 周末处死大 鼠各1只取材 。 O
பைடு நூலகம்
理过程 。 KC的活化有多条途径 , P 最主要的途径是接受外来信息后产生 D AG, A 再 活 fP 。 KC 细胞 外调控 蛋 白激酶通 过激 活T F DG 匕 Kc P 一 G —p1 基 因起动子的AP l — 激浯I F 而引起T F ’ ~Dl G G —D1 分泌增加。 另外, —l AP 还 能激活位于纤维黏连素基 因启动子区域的c AMP 反应原件 , 从而增强纤维 黏连素的表达细胞外基质成分增多 C E M不成比例的过度积聚, 胶原含量 增加 , 终导 致肺 组 织纤维 化[】 最 6。 本实验结果显示, 在糖尿病诱导成膜后的8 P 阳性表达平均光密 周,KC
[】 0si , aR ,auaY e a Rdc i fd bt -i ue o i t e 6 hh o Y M C Ysd ,t l e u o o i ee n c xd i r tn a s d d av
s s . i o i y o ie x r s i o a d r n l y f n to i r t i t e s fb tc c t k n e p e s- n, n e a d su c in n r r p o en
1 资 料 与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 择我 l2 1年 1 2 1年 1 收治的复 杂 }肛瘘患者 5 .  ̄ . 0 月- 02 月 0 生 4 例 , 中, 其 男性3 例, f2 例 , 2 女 生 2 年龄在2-7岁之间 , 2 0 平均4 . ±65 ; 25 .岁 病程

推移瓣修补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现状

推移瓣修补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现状

1 推 移 瓣 的 开 展 直肠黏膜 瓣推移 与肛 周皮肤瓣 推移修 补肛瘘 内 口作为
肛瘘治疗 的重要 手术方式 ,经 过不断 的发展及改 良,现 已应 用于多种肛肠疾病 ,且具有不损伤 肛门功能 ,术后并发 症低 , 可重 复治 疗 的优点 。1902年 Noble第一个 介绍 推移 直肠 黏 膜瓣技术 ,并将此项手术方式用于修补 直肠 阴道瘘 。1912年 Elting于将 此技术应用 于治疗 高位肛瘘 。经过一个世 纪的发 展 ,这 种技术 已被广泛 应用于治 疗括约肌外 肛瘘 、括约 肌上 肛 瘘和 高位 经括 约 肌肛 瘘 。Mangione JS121于 1998年 、Amin
doi:10.3969/j.issn.1007-6948.201 1.06.046
高位 复杂性 肛瘘 因瘘 管穿越 外括约肌 深层且 多有 支管 活多样 ,可隧道式切除 ,或瘘 管切 除后严 密缝合 。
道 ,是肛肠 科疑难病 之一 ,因此 又被称 为难治性肌瘘 。迄 今 2.2 肌周皮肤瓣推移修 补术 在肛周皮肤做一 “v”型切 口,
高位 HT瘘 患者 ,与采}{{传统低 位切 升高位挂线 相 比 ,发观前 者可缩短疗 程 ,减 轻痛苦 ,避 免_』}发症 。官爱 民等 采州臀 大 肌 肌 瓣 移 植 行 一 期 愈 合 治 疗 高位 肌 瘘 20例 ,治 愈 率 100% 此 外还有 心J}】 肠黏 膜柞移瓣 治疗4,JkH 瘘 ,也取
瓣 以保证 没有张力 ,瘘管完整剔除 ,皮瓣 向近端推移 ,与肛 管 内 口上部黏膜 缝合 ,皮瓣 的另一侧敞开引流 。 2.3 手术 时的原则 p (1)肛瘘 的解剖必 须精确 。(2)仔 细止
微 肛瘘切除 术 、生物补 片内 口修 补术 、生物蛋 白胶封堵 术 以 血最为重要 。(3)用作修补 的直肠黏膜或皮肤瓣必须是广基 、

12.肛瘘的微创治疗进展

12.肛瘘的微创治疗进展

肛瘘的微创治疗进展史瑞霞1王业皇2(1南京中医药大学;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01)肛瘘是一种常见疾病,令患者痛苦不堪,患病率为8.6/10万人[1]。

在我国发病率约占肛肠病的1.7%~3.6%[2]。

近年来,随着新的手术方法的应用、微创外科观念的深入,治疗肛瘘的微创化低侵袭术式越来越多的医者在提倡并积极探索,怎样在保证其疗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肛门括约肌,维持肛门的正常功能,减少了手术对肛周组织的损伤,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现就近年来国内外肛瘘的微创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肛瘘的概念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通道,是肛周脓肿的慢性化阶段[3],其临床表现特点主要为肛门硬结、局部反复破溃流脓、疼痛、潮湿及瘙痒等。

2.肛瘘的分类2.1国内分类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肛瘘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1)低位肛瘘: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

2)高位肛瘘:分为高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复杂性肛瘘。

2.2Parks分类肛瘘的分类取决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分为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方型、括约肌外型。

当瘘管穿越外括约肌的30% ~50%以上(高位括约肌间、括约肌上方、括约肌外方),女性前侧瘘管,多个瘘管,复发性瘘管,或伴有肛门失禁,或治疗后可能引起肛门失禁的肛瘘均认为复杂性肛瘘。

3.肛瘘的微创治疗3.1纤维蛋白胶封堵术其手术关键是:在正确彻底清除内口和管壁坏死组织的前提下,应用生物蛋白胶彻底粘堵内口,封闭瘘管,以达到瘘管的闭合。

该术式因其不损伤肛门括约肌,操作简单,无明显后遗症,可重复治疗,因而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

该术式成功率报道不一,Abel[4]和Cintron[5]应用人体自身纤维组织粘结剂填充瘘管治疗低位肛瘘总的有效率可达82%。

但Oded Zmora和Wexner[6]等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生物蛋白胶在治疗会阴部肛瘘只有一个中等的治愈率(33%),但是他们认为这种方法技术简单,肛门括约肌损伤的机率小,可以作为复杂肛瘘的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219486441_3D重建技术在治疗高位复杂肛瘘中的临床应用

219486441_3D重建技术在治疗高位复杂肛瘘中的临床应用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05.0773D重建技术在治疗高位复杂肛瘘中的临床应用程效林1,王端平1,袁野2,王子恒1,隋玉梅1,张碧瑶1,张亚丽1,姜秀峰1,马文莉11.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北院肛肠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2.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感控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目的探讨3D重建技术在治疗高位复杂肛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高位复杂肛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3D重建技术辅助下手术方法治疗肛瘘,对照组患者直接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肛瘘,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出血、术后疼痛、住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

结论应用3D重建技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可以制订精准手术方案,提高手术质量和治疗效果,且预后效果理想,符合精准、微创的治疗理念,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新型术式。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3D重建技术;临床疗效;手术方法[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3(a)-0077-04Clinical Application of 3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Complex Anal FistulaCHENG Xiaolin1, WANG Duanping1, YUAN Ye2, WANG Ziheng1, SUI Yumei1, ZHANG Biyao1, ZHANG Yali1, JIANG Xi⁃ufeng1, MA Wenli11.Department of Anorectal Surgery, North Hospital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Qiqihar, Qiqihar,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000 China;2.Department of Infection Control,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Qiqihar,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3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complex anal fistula.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high complex anal fistula admitted to the First Hospital of Qiqihar City from Ma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urgical methods assisted by 3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anal fistula,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directly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surgical method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bleeding, postoperative pain, hospitalization, and healing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 which was higher than 73.33%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706,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3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complex anal fistula can develop precise surgical plans, improve surgical quality and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and achieve ideal prognosis. It is in line with the precis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concept, and is a valuable new surgical method for treating high complex anal fis‐tula.[Key words] High complex anal fistula; 3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Clinical efficacy; Surgical method[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0210404010034)。

复杂性肛门直肠瘘的综合治疗

复杂性肛门直肠瘘的综合治疗
结 果
19 2 1 对 2 1例 高位 多瘘 管 9 8— 00年 1 复杂性肛 门直肠瘘患者 , 采用中上段 直肠 瘘开腹切 除 , 纯性肛 瘘行瘘 管切 除 , 单 高 低位 复杂性肛瘘行 主灶切开对 口引流 , 肛 提肌 以上 多瘘管 复杂性 肛 门直 肠瘘行 主 瘘管 挂 线、 瘘 管 z 支 T胶 栓 塞 的综 合 治 疗 。疗 效 满 意 。
指 伸 进 肛 门 内将 从 内 口探 出 的 探 针 头 勾 出肛外 , 沿探针方 向切 开皮肤 、 下组 织 皮
和全部瘘管 , 用剪 刀修 剪两侧 皮缘 , 创 使 口呈 V字形 敞开 。瘘管 分支及脓 腔彻 底 切开 、 搔刮 , 最后 用大 量双 氧水及 生理 盐 水反复 冲洗 , 口不缝 合 , 创 彻底 敞 开。术 中注意结扎 出血点 , 创面上止血散 。② 高 地位复杂性 肛门直肠 漏 主灶切开 对 口引 流术 J取 截 石位 或 侧 卧位 , 规消 毒 , : 常
结 果
的帕米膦酸二 钠 的 10倍 , 0 且疗效 好 , 不 良反应小 , 对 肾毒 性最小 的磷 酸盐 , 是 其
止痛的主要机理 : ①阻断肿瘤细胞与骨组 织结合 , 对骨质起保护作用 。②抑制破骨 细胞活性及诱 导其 凋亡。通过 增加 蛋 白 酶 Ⅲ的活性 , 能使骨组织 内的转移癌细胞
瘘管 Z T胶 栓塞 。① 肛 提 肌 以下 单纯 性 肛瘘瘘管切除术 : 截石位 或侧 卧位 , 取 常 规消毒 , 采用局麻或骶管麻醉 。先通过外 口注入 1 %亚 甲蓝液 或双氧水 于瘘 管、 脓 腔寻找 内口, 找到 内 口后 , 刀片 围绕外 用 口作一与瘘管走 行方 向一致 的梭 形切 口 切开皮肤 , 剪除内口内皮肤 。用 圆头探针 自瘘管外 口探人并从 内口穿出 , 另一手示

肛瘘诊治近况

肛瘘诊治近况

肛瘘诊治近况【关键词】肛瘘;诊断;手术方法;中西医结合;文献综述肛瘘是肛肠科的难题,特别是高位复杂性肛瘘。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在肛瘘诊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诊治肛瘘的方法较多。

现综合文献及临床实践,就国内常用的诊治综述如下。

1 术前诊断正确寻找肛瘘内口及了解瘘管走向对肛瘘的诊断和手术成功至关重要,尤其是高位复杂性肛瘘更是如此。

高位复杂性肛瘘(医学称难治性肛瘘)因为其复杂性而治疗困难,复发率高或手术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

其检查诊断亦有一定难度,目前的主要诊断方法有:(1)指检。

肛门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国内普遍采用,国外kuypers jh曾在neth surg报告通过指检诊断肛瘘准确率大98%,肛肠科医生在门诊检查主要靠指检触诊。

(2)探针检查。

国外zimmerman dd叙述探针可探明瘘道走向并根据所罗门定律推测内口位置,亦可在肛门镜下从肛门通过带钩探针在挤压帮助下寻找可以内口。

国内普遍应用。

(3)x线检查。

瘘管造影较常用,但准确率不高,国内南京邬斌在综述中报告仅16%。

(4)腔内超声检查诊断。

腔内超声检查诊断肛瘘安全、准确率较高。

国内王亮升在综述中报告诊断准确率大,达83.6%,rattoc等报道诊断马蹄型肛瘘准确率可达92.3%。

同普通物理检查比较,在马蹄型肛瘘主管穿过括约肌的肛瘘以及括约肌间瘘和括约肌上瘘诊断准确率较高。

肛内超声对提高复杂性肛瘘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率有非常高的临床意义。

(5)磁共振成像检查。

在世界上发达国家诊断高位肛瘘,甚至诊断普通肛瘘主张用磁共振成像仪,并把它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来选择使用。

大多数高位复杂性括约肌上瘘、直肠阴道瘘的诊断,磁共振检查有重要价值。

hanckerqe等系列报道检查17例患者,发现肛瘘6例,骨盆脓肿2例,这些都是临床医生当时未能发现的。

伦敦marks医院诊断35例,与腔内超声比较,能准确估计主管及支管走向,准确率相似。

国内喻德洪认为,对复杂的继发性肛瘘、马蹄型瘘、复发瘘等在临床上难以准确定位的瘘管病例,磁共振成像有其绝对的优越性和准确性,既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又可用于检测复杂性肛瘘的愈合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最新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12-08-14T10:32:04.2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聂斌
[导读] 因括约肌的收缩以及肉芽的增生而造成的堵塞,使得肛瘘内口难以寻找,在临床上多为医源性内口。

聂斌(广西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梧州 543000)
【中图分类号】R657.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087-01
【摘要】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和寻求高位复杂性肛瘘新的治疗方法。

通过对95例患者的跟踪治疗研究,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支道对口引流的治疗方法,可以实现一期治愈,且术后无黏膜瓣缺血坏死、创口感染及脓肿的治疗效果,术后不再复发,无肛门狭窄及失禁状况的发生。

研究表明,这种新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方法对改善单一方法的不足、减少患者痛苦有明显的效果,具有创口小、疗程短、治愈率高的特点。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肛门直肠技术
作为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高位复杂性肛瘘往往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常表现为肛旁经常流脓、疼痛难忍、难以治愈等症状,伴随消瘦、发热、精神萎靡不振等表现,癌变的病例也不在少数。

在以往手术治疗肛瘘中,由于技术及方法等的不足,常常影响患者的括约肌功能,进而导致患者大小便失禁。

在临床治疗高位复杂肛瘘中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支道对口引流的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因技术及方法不足而造成的肛门移位、失禁、狭窄、畸形以及黏膜外翻等不良后果[1]。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95例病例中,有男52例,女43例;年龄分布在29~63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7岁;患病时间从4个月到7年不等,平均水平为36个月;均有2次及以上肛周脓肿发病史,因脓肿切开排脓或脓肿自行溃破而发展成为肛瘘。

外口距离肛缘5厘米以上的,都属于单一内口高位复杂性肛瘘。

在本组病例中,有56例为高位括约肌肛瘘,39例为括约肌上方肛瘘;有73例进行了泛影葡胺瘘管造影,另外22例进行了磁共振检查。

1.2治疗方法
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支道对口引流进行治疗:首先,需进行一些基本工作,包括选择侧卧或俯卧折刀位,在腰俞穴注入1%利多卡因20ml麻醉液及消毒、铺巾置单等准备工作;其次,对肛门直肠进行指诊或探针检查,明确肛瘘的内口部位、主道及支道的走向和分布情况。

然后由肛瘘外口探入、内口探出,直接切割低部分的瘘道,使刀口呈放射状。

作为手术的主切口,可以探及外括约肌深层和耻骨直肠肌上的瘘道。

在瘘道的最顶端人为创一个内口,用橡皮筋挂线,根据直肠的具体情况调整挂线的松紧度,对肛管直肠环缓慢切割[2]。

支道部位不需完全切开,只需作必要的放射状切口,将支道横形切断,穿过支道在切口间挂线,只用作引流,不需要紧线。

将内口周围的纤维疤痕组织和瘘道壁的坏死组织进行彻底的切除,止血操作后将油纱布敷于创口,再用塔形纱布进行压迫固定。

在术后,要给予3-5天的抗生素治疗,并服用清热解毒利湿剂,使得大便通畅,大便之后进行中药坐浴;在常规换药时,用0.5%甲硝锉液对创口进行冲洗,同时转动橡皮筋,并填入美宝牌湿润烧伤膏油纱条保持引流通畅。

根据情况调整挂线的松紧程度。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宝牌湿润烧伤膏油纱条需要嵌入切口的底部,使得切口能从基底部开始生长,避免假性愈合。

在旷置管道不宜填塞过多的引流纱布,并要逐步减少[3]。

2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效果需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来进行判断:①治愈标准——创口愈合,不再有症状及体征;②好转——创口愈合,症状和体征得以改善;③未愈——症状及体征没有消除。

95例临床病例,全部一期治愈,且没有创口感染、黏膜瓣缺血坏死和囊肿等。

2~22个月的随访调查,没有一例复发、肛门狭窄及失禁。

3讨论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一种情况较复杂的肛瘘,这种肛瘘的内口位置较高,主道和支道交错分布,弯曲复杂地围绕肛门半周或全周,更有甚者重叠好几层,形成潜行的蜂窝状管道。

在全部的肛瘘疾病中,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发生率为5%-10%。

较深的病变部位使得高位肛瘘在病发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从而长期发展形成慢性病,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常因受技术及方法的限制而留下一些诸如肛门畸形、狭窄、大小便完全或不完全失禁、假性愈合、复发或迁延不愈等后遗症,有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二期或三期手术,遭受极大的痛苦[4]。

因此,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引起了医学界学者的广泛关注。

肛瘘的形成主要起因于肛旁脓肿,而因对直肠病变引起的肛旁脓肿进行引流或肛腺感染极易引发高位复杂性肛瘘。

在直肠因深部脓肿引流不畅而造成的严重感染,或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时,更容易形成高位复杂性肛瘘。

此外,因肛管直肠受到一些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特殊感染也容易引发次肛瘘疾病。

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在瘘道顶端进行挂线的目的在于缓慢地将瘘管勒断,必须将其扎紧,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设定彻底削开的时间。

如果患者的高位括约肌有脓肿,或者肛肠环僵硬(有大量纤维组织形成),削开时间约术后7-10天;如果仅是瘘道穿过外括约肌深层或耻骨直肠肌而肛肠环尚未僵硬,则可在术后14天左右甚至更长时间将瘘管彻底剖开。

在目前的肛瘘手术中,非常重视保护肛门的括约肌功能。

如果过早地将瘘管剖开,极容易造成肛门的不完全性失禁。

而何时拆除支道间用来引流的橡皮筋则需要根据脓腔的深浅和大小以及主引流切口的愈合情况来定。

通常当支道腔径闭合至比引流线直径略大、感染性物质不易滞留、主引流切口变浅、粪渣的杂质不易进入支管时,就可以将橡皮筋拆除,以保证支管的快速闭合。

如果引流线拆除过慢,等到脓腔壁再次形成纤维组织,就容易造成闭合困难,甚至引发新的瘘道[5]。

在手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必要的术前检查主要包括:(1)参照Goodsall定律,通过肛门指诊,对内口的位置和瘘管的走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术前碘油造型和直肠肛管腔B超能很好地对瘘管进行分辨,瘘管的行径也可以通过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出来。

在肛瘘诊断过程中,还较多地用到MRI技术。

运用术前肛管直肠压力测定(MAP),可以对肛门括约肌的张力、肛管直肠的感觉、直肠的顺应性和抑制反射做出准确的测定,对评估肛瘘患者的肛门括约肌功能、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有重要作用;(3)对于复发性的复杂性肛瘘,首先需要排除克罗恩病、结核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因素的影响。

复杂性肛瘘多起因于肛腺的反复感染,并因此而形成多个支管。

因括约肌的收缩以及肉芽的增生而造成的堵塞,使得肛瘘内口难以寻找,在临床上多为医源性内口。

而复发性的肛瘘容易产生内口处理不当的情况。

对此,有人主张在肛瘘治疗中“轻支管、重内口”,足以体现治疗内口的重要性。

外括约肌是肛管直肠环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旦将肛管直肠环切断,就会造
成肛门失禁,因此必须重视保护肛门的括约肌功能。

而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过程中,对肛门的保护和彻底清创很难同时实现,因此需要在保护肛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证治疗效果[6]。

综上所述,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术前检查、评估肛门功能、正确处理内口及保护肛门的括约肌功能。

参考文献
[1] 雷建云.浅谈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06).
[2] 葛华阶.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肛瘘121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6,(06).
[3] 薛志芳.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01).
[4] 戴民勇.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J].人人健康(医学导刊), 2008,(02).
[5] 孙彦辉,曹永清,陆金根,黄鸿翔,郭修田.内口超声刀、顶端旷置及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后蹄铁型肛瘘[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05).
[6] 赵鹏飞,何永恒.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有效性的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0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