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合集下载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0-3 岁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点:
1. 感知觉发展:婴幼儿通过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他们对颜色、声音、形状等非常敏感,并逐渐学会分辨和区分不同的刺激。

2. 运动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运动能力迅速发展。

他们学会翻身、坐立、爬行、站立和行走等基本动作,这些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他们探索环境和发展自主性。

3. 语言发展:婴幼儿开始发出声音,并逐渐学会说话。

他们通过模仿和重复来学习语言,能够理解简单的词语和指令,并尝试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4. 情绪发展:婴幼儿开始表达各种情绪,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他们需要得到父母或照顾者的关注和回应,以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5. 认知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

他们能够记忆、模仿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索欲。

每个婴幼儿的发展速度和方式都可能有所不同,这些只是一些一般性的特点。

同时,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婴幼儿教育要素 教育内容(认知发展)

婴幼儿教育要素 教育内容(认知发展)
当宝宝在妈妈肚子里4个月时,胎儿 舌头上的味蕾已发育完全,能够津津有味 地品尝羊水了。在7~8个月时味觉的神经 束已髓鞘化,故出生时婴儿的味觉已发育 完善。实验证实,婴儿在出生的第2天就 具有味觉的能力了,1个月以内就能够辨 别酸、甜味道。
婴幼儿教育内容
1.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4)嗅觉
在胎儿7~8个月时嗅觉器官相 对成熟,新生儿出生后即已有了嗅 觉反应,宝宝的嗅觉水平也很高, 能根据妈妈乳汁的味道,找到妈妈 的乳头,且会对刺激性气味表示出 厌恶。
婴幼儿教育Leabharlann 容2.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感兴趣,鼓励孩子解决问题
教养人要引导婴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时间和空 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并初步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生活和 游戏中的简单问题。
引导孩子通过观察、预测和推理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 系;引导孩子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匹配和分类;引 导孩子对形状、数量、数字、长度、高度等的感知和理解。
婴儿在3个月时已有了分辨简单形状 的能力。至少在8~9个月前甚至更早就 获得了形状恒常性。3岁前能掌握一些简 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婴幼儿教育内容
2.婴幼儿知觉的发展 (4)0~3岁婴幼儿大小知觉的发展
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新生儿只表现出有限的大小恒常性 知觉能力,该能力在生命的第一年 稳步发展,直到10~11岁才会完全 成熟。
婴幼儿教育内容
1.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5)触觉
新生儿的触觉敏锐,喜欢 柔软的衣服、尿布,还喜欢妈 妈温柔的抚触。在婴儿4~5个 月后视触协调能力发展起来, 他们可以有意识的够得着物体, 并通过触觉来探索外在世界。
婴幼儿教育内容
2.婴幼儿知觉的发展 (1)0~3岁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 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有上下、前后、 左右等维度。3岁前的婴儿是以自身 为中心辨别方位的。

婴幼儿认知发育的规律

婴幼儿认知发育的规律

婴幼儿认知发育的规律一、0 - 1岁婴幼儿认知发育规律1. 感知觉发育- 视觉- 出生时,婴儿的视觉结构已基本发育,但视觉功能较弱。

他们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对强光有眨眼反应,视觉最佳聚焦距离在20 - 30厘米左右,这刚好是喂奶时婴儿与母亲脸的距离。

- 1 - 2个月时,婴儿开始能够注视较大的物体,眼睛可以追随移动的物体,如缓慢移动的红球等。

- 3 - 4个月时,婴儿的颜色视觉发育,开始能够区分基本颜色,如红色、绿色等,视觉也更加敏锐,可以看清更小的物体和细节。

- 6 - 8个月时,婴儿的深度知觉开始发展,他们能够判断物体的远近,对立体的物体有更清晰的认知。

- 10 - 12个月时,婴儿的视觉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准确地用眼睛追踪快速移动的小物体。

- 听觉- 新生儿就有听觉反应,他们能够对突然的大声响产生惊跳反射。

出生几天后,婴儿就能区分不同的声音,如母亲的声音和陌生人的声音。

- 1 - 3个月时,婴儿听到声音后会转头寻找声源,对轻柔的声音,如摇篮曲等会表现出安静和愉悦。

- 4 - 6个月时,婴儿能辨别不同的语调,对父母的呼唤声有明显反应,并且开始对音乐产生兴趣,可能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

- 7 - 9个月时,婴儿能够理解简单的声音指令,如“再见”“欢迎”等对应的动作声音。

- 10 - 12个月时,婴儿能听懂简单的词汇,对自己的名字有明确反应。

- 触觉- 新生儿的触觉很敏感,他们通过触觉来感受外界的刺激。

例如,他们喜欢被紧紧包裹的感觉,这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 1 - 3个月时,婴儿开始用手探索周围的物体,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质地,如柔软的毛巾、硬的塑料等。

- 4 - 6个月时,婴儿会主动伸手抓握物体,通过抓握和触摸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 7 - 9个月时,婴儿用手探索的能力更强,他们会用手指捏取小物品,感受物体的细微差别。

- 10 - 12个月时,婴儿的触觉与手眼协调能力相结合,能够准确地将物品放入容器或从容器中取出物品。

婴幼儿感知觉发展

婴幼儿感知觉发展

婴幼儿感知觉发展婴幼儿是人类生命周期中最早期的阶段,他们的感知觉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

感知觉对于婴幼儿的整体发展非常重要,它涉及到婴幼儿对外界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一些促进感知觉发展的方法。

感觉是婴幼儿认知过程的起点,通过感官器官获取信息,婴幼儿能够对周围世界做出反应。

婴幼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他们的感知觉开始迅速发展。

首先,他们对视觉刺激非常敏感,尤其是对于高对比度、明亮且动态的物体更感兴趣。

他们会注视人脸,并通过观察来学习表情和情绪。

除了视觉,听觉也在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婴幼儿能够辨识和区分不同的声音,尤其是人声和妈妈的呼唤声。

他们还能够通过声音的方向和强度来定位声源。

此外,触觉也是婴幼儿感知觉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婴幼儿会通过嘴巴和手探索周围环境,并利用触觉感受到不同物体的质地、温度和形状。

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还涉及到运动知觉和坐姿感觉。

运动知觉是指通过身体运动和平衡感受到自身位置和动作的感觉。

婴幼儿通过翻身、爬行和行走等运动,逐渐发展出对自己身体位置和姿态的感知。

坐姿感觉是指婴幼儿对于坐姿的控制和平衡感的发展。

婴幼儿通过久坐和借助外部支撑物来提高自己的坐姿感知。

为了促进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父母和保育者可以采取一些方法。

首先,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

让婴幼儿接触各种各样的颜色、声音、质地和形状,以帮助他们发展各种感知觉。

其次,建立亲密的互动关系。

与婴幼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注视他们的眼睛、笑脸,并用温暖的声音与他们交谈,这将促进他们对于视觉和听觉的感知觉发展。

此外,提供安全的运动环境也是促进感知觉发展的重要因素。

鼓励婴幼儿进行匍匐、爬行、翻身和行走等运动,这将有助于他们发展运动知觉和坐姿感觉。

最后,给予婴幼儿充足的时间来探索和观察周围环境。

避免过度刺激和干扰,让他们自主地发现和感知世界,这将有助于他们的感知觉发展。

总之,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是一个关键时期,对于他们的整体成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是一个关键的生理和认知过程,它对他们的发展和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并重点关注婴幼儿在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方面的发展。

1. 视觉发展婴幼儿的视觉发展从出生开始,经历了一个迅速而显著的过程。

在出生后的几周内,他们对高对比度的图像更为敏感,如黑白色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视觉逐渐成熟,开始对颜色和形状有更多的反应。

他们能更好地分辨物体,并能准确地跟踪移动物体。

2. 听觉发展婴幼儿的听觉发展从宝宝在子宫内开始。

他们能够听到母亲的心跳声和声音,并对这些声音产生反应。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他们的听觉系统逐渐发展,开始对不同音高和音量的声音有所区分。

他们能够辨别不同的声音,并能够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

3. 触觉发展婴幼儿的触觉发展是通过我们对他们的触摸来培养的。

触摸能够促进他们的身体认知和身体运动发展。

当我们抚摸婴儿的皮肤时,他们能够感受到温度和质地的差异。

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对不同感觉的认知,并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运动技能。

4. 嗅觉发展婴幼儿的嗅觉发展是在他们的味觉发展之前发生的。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他们能够辨别出不同的气味,并对某些气味表现出喜爱或厌恶的反应。

他们的嗅觉能力对于形成对食物和其他刺激的喜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嗅觉也与记忆和情绪相关联。

总结: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非常重要,它对他们的认知和身体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系统都在婴幼儿的早期阶段逐渐成熟。

因此,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对于婴幼儿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早期的感知觉发展,婴幼儿能够更好地认知和适应周围环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对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讨论,我们了解到了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系统在婴幼儿的早期阶段的发展方式。

这一过程对婴幼儿的认知和身体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父母和照顾者,我们应该意识到给予婴幼儿多样化的感官刺激的重要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和适应周围环境。

0-3岁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水平和规律

0-3岁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水平和规律

0-3岁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水平和规律0-3岁是婴幼儿阶段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的感知觉发展非常重要。

感知觉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处理和理解外界刺激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感官能力得到逐渐发展和完善,从而能够更好地感知和认识世界。

以下将介绍0-3岁幼儿感知觉发展的水平和规律。

0-1岁是感知觉发展的起始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感知世界。

他们对声音、光线等感官刺激非常敏感,能够辨别亲近的声音和面孔。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保育者的陪伴和亲密的接触对婴儿的感知觉发展非常重要,能够促进婴儿与人的交流和互动。

1-2岁是感知觉发展的拓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感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通过触摸、嗅觉、味觉等方式来感知世界。

他们会开始用手去触摸和探索周围的事物,用嘴巴去尝试不同的味道。

此外,幼儿开始学会走路,从而能够自己主动地探索并感知环境。

2-3岁是感知觉发展的巩固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感官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开始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他们能够更加细致地观察和辨别各种事物的特征,以及颜色、形状、大小等差异。

同时,他们开始利用感知觉来解决问题和进行思考,例如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学习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总结而言,0-3岁幼儿感知觉发展的水平和规律可以总结为:从依赖主要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开始,到逐渐发展和完善触摸、嗅觉、味觉等感官能力,再到加强观察和辨别能力,并开始应用感知觉来解决问题和进行思考。

这一过程是逐步迈向感知觉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幼儿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家长和保育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活动和方法。

例如,为幼儿提供各种感官刺激的机会,例如多给幼儿提供触摸、嗅觉、味觉等体验活动,如亲子游戏、绘画、手工制作等。

同时,认真观察和倾听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并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的学习资源和玩具。

此外,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观察能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去观察和描述周围的事物,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和辨别事物的特征。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婴幼儿时期是人生中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宝宝们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感知觉的发展感知觉是婴幼儿认识世界的起点。

从出生开始,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就逐渐发展起来。

视觉方面,新生儿的视力相对较弱,只能看清近距离的物体,而且对色彩的分辨能力也有限。

但随着月龄的增长,他们的视力逐渐提高,能够看清更远的物体,并对鲜艳的颜色产生兴趣。

听觉上,婴儿在出生后就能对声音有反应,他们对熟悉的声音,如妈妈的声音,会表现出特别的关注。

到了一定阶段,他们还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如音乐的节奏和语调的变化。

触觉对于婴幼儿来说也非常重要。

他们通过触摸来感受物体的形状、质地和温度。

比如,他们会用手抓握东西,通过触摸来认识物体的特性。

味觉和嗅觉也在发展。

宝宝们能够区分不同的味道和气味,对于甜的食物通常会表现出喜爱。

二、注意的发展婴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具有短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他们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在早期,他们的注意力主要是无意注意,即被外界的强烈刺激所吸引,比如明亮的颜色、响亮的声音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开始逐渐发展,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去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三、记忆的发展婴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

他们能够记住一些经常出现的事物和经历,但这种记忆往往是短暂的。

例如,他们可能会记住经常照顾他们的人的面孔,但如果一段时间不见,可能就会遗忘。

不过,随着大脑的发育和经验的增加,他们的记忆能力会逐渐提高,有意记忆开始发展。

四、思维的发展婴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阶段。

他们的思维与动作紧密相连,往往是在动作中进行思考。

比如,当他们想要拿到一个玩具时,会直接伸手去抓,通过动作来解决问题。

他们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考和逻辑推理,更多地是依靠直接的感知和体验来认识世界。

五、想象的发展在婴幼儿早期,想象几乎是不存在的。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婴儿视觉的发展 ——视觉集中的发展
(一)视觉集中的发展 (1)新生儿(0-2、3周):视觉集中活动尚未形成
; 表现:两眼活动不协调; 原因:眼肌不能很好地协调运动; 注意事项:防止斜视
(2)3周的婴儿:开始出现视觉集中 (3)2个月时:视觉集中出现得最频繁; (4)4个月:视觉集中的水平接近成人,能象成人一 样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信息量最大的轮廓和边线。这丰富了婴儿 的早期环境。
视觉训练:
• 1、注视活动
• 2、追视活动
三、婴儿听觉的发展
• 婴儿听觉之发展特点:
1、听觉的发生:对胎儿是否有听觉众说纷纭,但新生 儿肯定具有听觉能力,具有粗略的声音定位能力; 2、新生儿还具有对声音的音高、音响和声音的长短具 有辨别能力(用习惯化范式研究); 3、对语音刺激比非语音刺激更敏感,并且对不同的语 音(如pa\ba)作出区辨,2个月左右的婴儿能区别带有 不同情感色彩的语音;
婴儿视觉的发展 ——视觉集中的发展
(二)视觉集中发展的特点: 1)视觉集中的时间、距离都随年龄的增长
而增长; 2)由被动感知到主动搜寻。
2.婴儿视觉的发展 ——光的觉察
• 新生儿一生下来就能觉察光亮,还能区 分不同明度的光,但敏感性远低于成人 ;
• 在头两个月里,婴儿对光的明度的敏感 性发展得很快;
婴儿视觉的发展 ——视敏度的发展
研究婴儿视敏度的方法: 1、视觉偏好法 2、视动眼球震颤法 3、视觉诱发电位测量法
4.婴儿视觉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 ——颜色视觉的发展
婴儿颜色视觉发展之特点
1、新生儿无颜色感觉;黑白灰 2、2个月时,已对某些不同的波长作区分; 3、3个月时,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接近成人,能 区分彩色和非彩色; 4、红色特别能引起婴儿的兴奋; 5、4—8个月的婴儿喜欢暖色,不喜欢冷色;喜 欢明亮的颜色,不喜欢暗淡的颜色; 6、儿童掌握颜色的顺序:黄色、红色、绿色、蓝 色、紫色、橙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感知觉的研究
• 婴儿知觉研究的最大障碍在于,他们既不能用言语报告自 己的知觉活动,也不能以熟练的行为做出反应。因此,研 究者能否机智地利用婴儿的非言语反应,作为推断他们感 知觉活动的指标,就成为婴儿知觉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
h
5
长期以来,婴幼儿感知觉研究领域一直被“婴儿 无能”的思想盘踞着。随着早期教育研究热潮的 掀起,加之研究手段的计算机化,人们已经发现, 在出生前,孩子的感觉器官已经很完善了,出现 了明显的生物电反应。并且,婴儿也已经拥有相 当惊人的知觉能力和反应能力。许多感知觉在婴 幼儿期已达到成人水平。
h
11
•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 (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
• 婴儿的吸吮行为可作为评估指标。首先给婴儿 一个橡皮奶头供其吸吮,记下其吸吮频率的基 线。
• 当一个新异的刺激(如声音)出现时,婴儿将 产生定向反射,可能表现为吸吮行为的中断或 频率降低。
h
12
例:语音的范畴知觉(categorical perception)
• ●食物反射 • ●防御反射 • ●定向反射
• 新生儿的条件反射
• ●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 • ●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 • ●惊跳反射(莫罗反射) • ●游泳反射 • ●行走反射 • ●强直的颈反射
特点: 形成速度慢; 形成之后不稳定; 不易分化。
h
10
2、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 定向反射完全消失。 去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后,又出现一个 新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 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 象称为去习惯化。
新生儿的眼睛在出生时就能对视野内的几乎 各个方面 在生理上进行不同的反应。
– 视觉集中:在出生时,新生儿视觉机能调 节较差,两个月时才能改变焦点,四个月
时才能像成人那样改变晶体的形状,以看清不同 距离的客体。
h
22
儿童视觉的适应
–光的察觉:新生儿出
生后立即觉察眼前的光 亮,还能区分不同明度 的光,只是敏感性远远 低于成人。
h
6
第一节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许多用测查年龄较大儿童和成人感知觉能力的方 法不适于婴幼儿。婴幼儿动作技能有限,无法回 答自己是喜欢红色还是绿色。另外,也难以肯定 成人确定的感知觉标准同样适用于婴幼儿。80年 代以后,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利用婴幼儿的反射, 对婴儿测查的技术已经有了发展。儿童心理学家 利用生理心理机能探索婴儿的感觉能力。
20
偏好方法
• 婴儿从出生起似乎便有了某种对视觉刺激 的主动需求。
• 原因一,可能是视觉皮层的正常发展必须 要有相应的视觉刺激输入。婴儿运用视觉 能力的先天倾向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 原因二,可能在于婴儿所倾向于注意的环 境信息,正是那些对他们的发展而言最重 要的刺激,如母亲的面孔等。
h
21
二、视觉的发展
• 大多数知觉为连续性知觉 • 范畴知觉实验:
先听一个人工合成的b音 一段时间后,婴儿对此厌倦,吸吮速率下降 用两种方式改变VOT(voice onset time)
1、改变VOT,使b变成p音 2、改变VOT,但仍和b属于同一范畴
h
13
例:语音的范畴知觉
• 研究表明,1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吸吮速率 的变化上表现出对b和p两个属于不同音位 范畴辅音的辨别能力(范畴间的辨别而非 范畴内的辨别)
h
1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1、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2、视觉的发展 3、听觉的发展 4、嗅觉 5、味觉 6、触觉
第二节 婴幼儿知觉的发展
1、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 2、对色、形两维的感知 3、空间知觉 4、时间知觉 5、观察力的发展
h
2
Molyneux问题
如果教一个生来就失明的成人用触摸的办 法来辨别同一种大小差不多的金属立方体和 球体,以便在他触摸时说出哪一个是立方体, 哪一个是球体。然后假定把立方体和球体放 在桌子上,使这个盲人复明,请问:在他触 摸这两个东西之前,他是否能够用视觉来辨 别出哪个是球体,哪个是立方体呢?
如,控制心率、肌肉反应、呼吸的自主神经系统 的反应和习惯化都被用作鉴别婴儿感知觉能力的 手段。
h
7
研究初生头几个月的婴儿
• 视觉诱发电位测量儿童的视觉敏度
h
8
下面介绍的是几种可供观察的行为反应。 – 反射行为 – 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 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 – 视觉偏爱
h
9
1、反射行为
•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h
16
3、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
h
17
4、视觉偏爱
• 在婴儿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度量是他们 的注视行为。在范茨的“偏好方法 (preference method )”中,实验者同时呈 现两个图案,并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案的 时间。如果婴儿对某一对象的注视时间长 于对另一对象的注视,则说明婴儿对第一 个对象表现出了“偏好”。
h
23
–视敏度:是衡量视觉发展眼睛优劣的指 标;是区分视觉目标的形状和微小细节 的能力;也是人眼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
h
14
例:语音的范畴知觉 • 作用:
使声学提示转化为语音特征
只有忽略大量语音范畴内的变异,才能使 语言理解成为可能。
h
15
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 除注视和吸吮等外显行为外,生理反应也能提供婴儿的感 知活动线索,譬如心率变化。
• 该研究方法能够提供三方面的信息: • (1) 婴儿的知觉辨别能力; • (2) 婴儿的知觉偏好; • (3) 婴儿的再认记忆的能力。
h
18
偏好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
19
偏好方法
• 出现这一“偏好”说明:婴儿的知觉系统 能够对这两个刺激做出区分,也可以判断 婴儿倾向于注意什么。
• 研究发现,甚至新生儿也表现出了某种知 觉偏好:偏好相对新颖、清晰、复杂、对 称、和谐的刺激。
• 婴儿觉得新异、复杂或惊奇的事物,随着 他们认知系统的变化而变化 。
h
莫利诺(氏)实验h :检查刚恢复视力的盲人辨别物体的实验3
Molyneux问题
•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来自以下方面: • 1、关于新生儿知觉能力的研究; • 2、关于那些在生活早期被剥夺过视觉之后
又恢复了视力的个体的知觉能力研究; • 3、关于成人对失真视觉输入的适应能力的
研究。
莫利诺(氏)实验h :检查刚恢复视力的盲人辨别物体的实验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