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的分类

合集下载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有毒性、致病性的废弃物,包括医疗废物、医药废物和危险废物。

这类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废物的分类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医疗废物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医疗用纸张、棉签、药品包装袋、输液瓶/袋等。

这类废物通常不具备传染性和有毒性,处理比较简单,一般通过普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举例:无菌纸张和药品包装袋可以分类投放到可回收物容器,输液瓶/袋可以分类投放到玻璃或塑料容器。

2. 医疗废水医疗废水是指医院在诊疗、手术、清洗器械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药物残渣、细菌、病毒等有害成分。

医疗废水的处理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除菌过程。

举例:一些医疗废水处理设施使用先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如预处理、中和、混凝沉淀、氧化和活性污泥法等。

3. 医疗废物器械和设备医疗废物器械和设备主要包括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一次性手套、手术刀片等。

这些器械和设备需要进行专门的灭菌处理,以防止传播疾病。

举例:一些医疗机构会使用高温蒸汽灭菌器对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手套等进行处理,以确保无菌。

4. 医疗废弃药品医疗废弃药品是指过期或未使用的药品。

由于这些废弃药品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如回收或安全销毁。

举例:一些医疗机构会与专门的药品回收公司合作,将过期或未使用的药品送至安全销毁点进行处理。

二、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的废物类型和危害程度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常见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1. 垃圾焚烧医疗废物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高温焚烧得以安全处理。

焚烧过程中,医疗废物会彻底燃烧,降解有害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化学药品和感染性废物的处理。

举例:某医院会将感染性废物、一些化学药品废物等送至专门的垃圾焚烧厂进行处理,确保其无害化。

医院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措施

医院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措施

医院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措施医疗废物是指在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有毒性、放射性或其他危险性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废物。

这些废物如果不得当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医院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十分重要。

一、医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废物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医院医疗废物可以分为四类:1. 感染性医疗废物:包括病人分泌物、排泄物、手术废弃物等,具有传染性。

2. 化学性医疗废物:包括废药品、废药液、过期药品、残留药品等,具有有毒性。

3. 辐射性医疗废物:包括放射性药品、放射治疗产生的废物等,具有放射性。

4. 一般性医疗废物:包括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不具有明显危害性。

医院医疗废物应根据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存放和处理,避免混在一起造成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二、医院医疗废物的处理措施1. 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感染性医疗废物主要包括各种感染性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传染危险。

处理感染性医疗废物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采用专用的医疗废物袋进行收集,严禁混装;- 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技术处理,确保病原体被有效杀灭;-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委托合法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2. 化学性医疗废物处理:化学性医疗废物包括各种废弃药品、药液、废液等,对环境和人体有毒性危害。

处理化学性医疗废物应当:- 严格按照药物包装袋标识进行分类和存放;- 采用专业的废药处理设备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活性炭吸附、焚烧等;- 遵循国家相关法规,禁止随意倾倒和排放。

3. 辐射性医疗废物处理:辐射性医疗废物主要包括放射性医药废弃物、放射性治疗产物等,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放射性危害。

处理辐射性医疗废物要求:- 采用专用的防护容器进行存放和运输;- 严格遵守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确保辐射源不外泄;- 委托具备相关资质和设施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避免辐射泄漏。

4. 一般性医疗废物处理:一般性医疗废物主要包括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等,不具有明显危害性。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医疗废水、废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等。

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是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避免废物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本篇文章将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并详细介绍各类废物的处理方法。

1.医疗废液医疗废液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疾病病原体、化学物质等污染物的废液。

根据废液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可以分为高危废液和一般废液。

高危废液主要包括血液、体液、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排泄物等。

一般废液包括药液、清洁剂、洗消剂等。

高危废液处理方法:高危废液必须在封闭的系统中进行处理,如高温高压灭菌、化学消毒等方法,确保病原体被有效杀灭。

处理后的液体可以进行深度处理或直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一般废液处理方法:一般废液可以在医疗机构内建立小规模的废液处理装置,通过化学处理或过滤等方法进行废液的净化、稀释和处理,使其达到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2.医疗固体废物医疗固体废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固态废弃物,包括医疗用品、医疗器械、残留药品等。

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可以分为有害固体废物和非有害固体废物。

有害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有害固体废物包括感染性固体废物、化学药品废物、放射性废物等。

感染性固体废物必须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以杀灭病原体,然后进行焚烧、贮存或埋填等处理。

化学药品废物应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存放,然后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处理。

放射性废物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

非有害固体废物处理方法:非有害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纸、废纱布、废塑料等。

这类废物可以通过分类回收、焚烧、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

3.医疗废气医疗废气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废弃物,包括化学药品挥发的废气、燃烧产生的废气等。

医疗废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威胁。

处理方法:医疗废气应进行收集、净化和排放控制。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吸附、吸收、催化氧化以及高温燃烧等。

排放的废气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

医疗废物分类的知识点总结

医疗废物分类的知识点总结

医疗废物分类的知识点总结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其他生物医学研究单位产生的废弃物,由于其具有感染性、毒性和放射性等特点,需要经过严格的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是保障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社会大众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

下面就医疗废物分类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1. 感染性医疗废物:包括病源性微生物及其制品、感染性器械和用品、病人分泌物及排泄物等。

感染性医疗废物可能携带各种传染病病原体,对人体和环境构成潜在危害。

2. 化学性医疗废物:包括含有有毒有害化学品成分的药品、漏剂、废溶剂、废酸、废碱、实验室废液等。

这些废物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3. 放射性医疗废物: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治疗废物和一般放射废物等。

这些废物的辐射性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4. 锐器伤害:包括手术刀片、针头、注射器等锐利物品,可能对人体造成创伤和感染的危险。

5. 注射器、输液管等废塑料:包括用过的注射器、输液管、输液瓶等塑料制品。

6. 实验室废物:包括各种试剂瓶、试管、培养皿、实验室纸巾等在实验室中使用后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7. 医疗器械:包括各类医疗器械设备、医用耗材、废旧设备、病人用品等。

8. 一般废物:包括病房、手术室、诊疗室等生产性废弃物,如病人饮食用品、生活废弃物、病人排泄物等。

以上8种医疗废物根据其不同的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分类。

在实践工作中,医疗机构通常采用不同颜色标签或容器,对各类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和归类,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处置。

二、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包装1. 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医疗废物应当使用严密性好、耐腐蚀性好的专用收集容器进行收集。

这些容器应当能够有效封闭,防止废物泄漏,避免对环境和工作人员造成危害。

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容器进行收集,以便于后续分类和处理。

2. 医疗废物包装要求:医疗废物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包装,防止废物泄露、扩散和二次污染。

具体包装要求包括:包装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够承受包装废物的自重和运输过程中的震动、挤压等力量;包装密封性好,能够有效防止废物泄漏;包装应有相关的标识标牌,包括废物名称、包装单位、包装日期等信息。

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毒性或其它有害性的废弃物。

由于其特殊性质,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可行的处理方法。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感染性废物:包括感染性生物制品、血液和液体废物、感染性固体废物等。

感染性废物具有传染性,携带病原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2.化学性废物:包括废弃药品、废弃药物包装、废弃化学试剂等。

化学性废物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尖锐刺伤性废物:包括废弃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等。

尖锐刺伤性废物具有刺傷性、穿刺性,易伤及人体,具有传染性。

4.实验室废物:包括废弃培养基、试剂、各类实验器具等。

实验室废物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病原体,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1.感染性废物的处理方法:感染性废物必须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常见的处理方法是高温蒸汽灭菌。

在灭菌过程中,需要确保物品完全受热到位,并达到一定时间和温度要求。

对于一些特殊的感染性废物,还可以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

2.化学性废物的处理方法:化学性废物需要进行专门的收集和处理。

首先,应当对其进行分类和标识,以防止混淆和交叉污染。

然后,应当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中和、稀释、还原等。

在进行处理时,应当负责任地选择环保设施,并确保无害化处理。

3.尖锐刺伤性废物的处理方法:尖锐刺伤性废物需要特殊注意,以防止伤害工作人员和环境。

首先,应当使用专门的容器进行收集,并确保容器具备一定的韧性和密封性。

其次,应当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处理,如高温高压灭菌或焚烧。

4.实验室废物的处理方法:实验室废物应当进行分类和分别处理。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废液、废溶液排入污水系统进行处理,将废固体进行灭菌后进行分类处理,将废物倾倒入特定容器或经过特殊的处理设施。

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

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

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品,包括器具、药品、注射器等。

由于医疗废物具有较高的危害性和传染性,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类和处理,以保障医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1. 感染性废物:包括用过的棉签、输液器、手术废料等,这类废物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必须进行专门处理。

2. 化学性废物:包括化学试剂瓶、过期药品、废弃药物等,这类废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较大伤害,不能直接丢弃。

3. 有毒废物:包括过期药品、废弃药物、化学药剂等,这类废物含有有毒物质,必须进行专门处理,以防止造成危害。

4. 尖锐废物:包括注射器、手术刀片、针头等,这类废物具有刺伤风险,必须进行特殊处理,以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5. 一般废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这类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影响较小,但也需要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

二、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1. 感染性废物处理:必须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以确保病原体被彻底杀灭。

处理后的废物可以进行焚烧或填埋。

2. 化学性废物处理:化学性废物要进行专门的化学处理,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3. 有毒废物处理:有毒废物要进行专门的处理,严禁直接丢弃。

可以采用特殊的化学处理方法或焚烧焚化。

4. 尖锐废物处理:尖锐废物要进行切割处理,将尖锐部分封装后进行焚烧或填埋处理,以避免刺伤风险。

5. 一般废物处理:一般废物要进行分类后进行回收利用或填埋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医疗废物处理的注意事项1. 医疗机构必须建立科学的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理制度,确保每类废物都有相应的处理方法。

2. 医疗废物必须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分类和暂存,严禁直接混在一起处理。

3. 医疗废物的处理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处理过程符合相关法规标准。

4. 医疗废物的转运和处置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严禁私自处理或外流。

总之,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是医疗机构必须严格遵守的法规和标准,只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才能有效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最新医疗废品分类目录(2023年版)

最新医疗废品分类目录(2023年版)

最新医疗废品分类目录(2023年版)一、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以便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正确处理和处置医疗废物。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医疗废物应根据其特性进行正确分类和处理,以确保环境和公共健康的安全。

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1. 传染性医疗废物传染性医疗废物是指带有病原体的废弃物,包括以下类别:- 带有病原菌或病毒的废弃物- 用于病人诊疗的带有体液或分泌物的废弃物- 带有血液、血制品或血液制品的废弃物2. 化学性医疗废物化学性医疗废物是指含有化学物质的废弃物,包括以下类别:- 用于病人诊疗的化学药品废弃物- 化学试剂或药剂的废弃物- 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3. 创伤性医疗废物创伤性医疗废物是指具有尖锐或锐利边缘特征的废弃物,包括以下类别:- 针头、注射器、手术刀片等尖锐废弃物- 破损的玻璃等锐利废弃物4. 药物废物药物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内过期、损坏或不需要的药物,包括以下类别:- 过期药品- 损坏药品- 未使用完的药品5. 常规医疗废物常规医疗废物是指除以上分类之外的一般医疗废物,包括以下类别:- 废纸、废塑料等非传染性、非化学性、非创伤性、非药物的废弃物- 病房、手术室等使用过的一次性设备和用品三、处理和处置要求根据医疗废物的分类,医疗机构应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处置措施,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具体要求如下:1. 传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和处置要求- 传染性医疗废物应经过专门包装,使用标有传染性标识的进行收集和储存。

- 应采取适当的灭菌或消毒措施,确保传染性物质被有效处理。

- 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或专门焚烧处理。

2. 化学性医疗废物处理和处置要求- 化学性医疗废物应经过专门包装,使用标有化学性标识的进行收集和储存。

- 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化学物质的中和或稀释,确保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或专门焚烧处理。

3. 创伤性医疗废物处理和处置要求- 创伤性医疗废物应经过专门包装,使用防刺扎的进行收集和储存。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流程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流程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流程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

医疗废物具有高度传染性、生物危害性和环境污染性,如不妥善处理,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医疗废物进行科学分类和处理,已成为我国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二、医疗废物分类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分为五大类: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如:棉球、棉签、一次性手套、注射器、输液器等。

2.病理性废物:指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如: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3.损伤性废物: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疗器械。

如:针头、刀片、玻璃试管等。

4.药物性废物:指过期、淘汰、变质或实验用的废弃药品及其包装物。

如:抗生素、消毒剂、疫苗等。

5.化学性废物: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危害性的废弃化学物品。

如:化学试剂、消毒剂、汞血压计等。

三、医疗废物处理流程1.收集: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分别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物和容器进行收集。

包装物和容器应完好无损,并标注明显标识。

2.暂时贮存:医疗机构应设立暂时贮存设施,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暂时贮存。

暂时贮存设施应具备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等功能。

3.转运:医疗废物转运单位应取得相应许可,使用专用车辆和人员将医疗废物运送到处置单位。

转运过程中应确保医疗废物不泄漏、不丢失。

4.处置: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采用高温蒸煮、化学消毒、焚烧、微波消毒等技术对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处置后的医疗废物应达到国家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

5.监督管理:各级环保、卫生、公安等部门应加强对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和处置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有效处理。

四、结论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

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及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废物处理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废物得分类
按照医疗废物得特性、危害性、材质及处置方法分为五大类。

1.感染性废物 2.损伤性废物 3.病理性废物 4.药物性废物 5、化学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
特征: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得医疗废物。

主要包括: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得物品,包括:
①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她各种敷料;
②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③废弃得被服;
④其她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得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得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得生活垃
圾。

3、病原体得培养基、标本与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得医学标本。

5、废弃得血液、血清。

6、使用后得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特征: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得废弃得医用锐器。

主要包括: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注:选择合适规格得锐器盒,装满3/4封口转运。

病理性废物
特征:诊疗过程中产生得人体废弃物与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主要包括:
1、手术及其她诊疗过程中产生得废弃得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得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得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传染病、疑似传染病及突发不明原因得传染病产妇得胎盘;正常产妇放弃得胎盘。

药物性废物
特征: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得废弃得药品。

主要包括:
1、废弃得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得细胞毒性药物与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①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
②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
③免疫抑制剂。

3、废弃得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
特征: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得废弃得化学物品。

主要包括: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得化学试剂。

2、废弃得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得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分类收集要求
1、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五类即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收集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得标准与警示标识得规定》得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与其它缺陷。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少量得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盛装得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得3/4时,应当使用有效得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得封口紧实、严密。

5、包装物或者容器得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6、盛装医疗废物得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得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得特别说明等。

7、隔离得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得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8、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得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重点科室监督要点与技巧
监控室
查瞧前几天收集人员与内部科室得转运、收集、交接等环节;与处置机构得转运、交接、记录等环节;每日实施监控(查瞧废物私买)得记录等情况。

(追溯式检查)
输液室
查瞧护士对利器盒得使用(如盖子敞开还就是盖紧)情况,使用后得注射器、输液器、输液瓶(袋)、棉签等废物得分类收集、交接(称重、双签名)等处置情况,特别查瞧病人输液后,护士在收集输液瓶(袋)时,就是否有存在头皮针倒刺在输液瓶(袋)得现象。

检验室
查瞧操作人员对检验标本得处理方法(消毒液或压力蒸汽灭菌)、收集、交接等处置情况(包括设置压力蒸汽灭菌设备得场所就是否有通风装置、压力蒸汽灭菌设备得检测频次与检测效果得记录等)。

病理科
查瞧操作人员对制作病理标本后得组织等废物、病理标本与浸泡液、病理标本得处置情况。

感染科
查瞧操作人员对产生得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得收集处置情况。

妇产科
查瞧胎盘处置就是否实施告知与去向登记制度。

病区
查瞧查瞧护士对利器盒得使用(如盖子敞开还就是盖紧)情况,使用后得注射器、输液器、输液瓶(袋)、棉签等废物得分类收集、交接(称重、双签名)等处置情况,特别查瞧病人输液后,护士在收集输液瓶(袋)时,就是否有存在头皮针倒刺在输液瓶(袋)得现象,同时,要查瞧纤维性医疗废物就是否混入生活垃圾收集容器中。

储存场所
查瞧设置得位置、面积、设备、排水、病媒生物防治与消毒措施等就是否合理,其中低温贮存设备就是否可正常使用(包括通电)或者使用防腐剂处理得就是否有单独得密封包装。

生活垃圾储存场所
查瞧胎盘处置就是否实施告知与去向登记制度。

诊疗场所
查瞧场所内有无废物散落现象。

预防接种门诊
查瞧院外预防接种中产生废弃物得处置情况(包括收集、转运、交接、登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