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2 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 Word含解析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课标要求]1.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2.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热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不代表分子个数,代表物质的量。
2.同一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系数不同,ΔH不同。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温度和ΔH的正、负值、单位等。
4.焓变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焓变的运算是包括符号在内的代数运算。
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式子。
2.意义(1)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2)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焓变。
例如:H2(g)+12O2(g)===H2O(l)ΔH=-285.8 kJ·mol-1,表示在25_℃和101 kPa下,1_mol H2(g)与12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1_mol H2O(l)时放出285.8 kJ的热量。
其中O2前边的系数,只代表物质的量,不能代表分子数。
3.书写原则(1)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可以用整数也可以用分数。
(2)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ΔH的“+、-”和单位。
(3)对于相同反应,ΔH的数值必须与化学计量数对应。
4.实例8 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445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mol -1。
1.1 g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H 2(g)+12O 2(g)===H 2O(l)ΔH =-285.8 kJ·mol -1 B .H 2(g)+12O 2(g)===H 2O(g)ΔH =-285.8 kJ·mol -1 C .2H 2(g)+O 2(g)===2H 2O(l) ΔH =-285.8 kJ D .H 2+12O 2===H 2O ΔH =-285.8 kJ·mol -1解析:选A 由1 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 的热量可知,1 mol H 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的热量,则ΔH =-285.8 kJ·mol -1。
高中化学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焓变计算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焓变计算练习题一、单选题1.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 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 —H 键、H —O 键和O==O 键的键焓H ∆分别为1436kJ mol -⋅、1463kJ mol -⋅和1495kJ 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12221H O(g)H (g)O (g)485kJ mol 2H -===+∆=-⋅B.12221H O(g)H (g)O (g)485kJ mol 2H -===+∆=+⋅C.12222H (g)O (g)2H O(g)485kJ mol H -+===∆=+⋅D.12222H (g)O (g)2H O(g)485kJ mol H -+===∆=-⋅2.含11.2g KOH 的稀溶液与1L0.1mol/L 的H 2SO 4溶液反应放出11.46kg 的热量,下列能正确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H 2O(l);ΔH =-11.46kJ/molB.2KOH(s)+H 2SO 4(aq)=K 2SO 4+2H 2O(l);ΔH =-114.6kJ/molC.2KOH(aq)+H 2SO 4(aq)=K 2SO 4+2H 2O(l);ΔH =+114.6kJ/molD.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H 2O(l);ΔH =-57.3kJ/mol 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122S l O g SO g H 293.23kJ mol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和氧气反应放出293.23kJ 的热量B.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放出293.23kJ 的热量C.1摩尔硫单质和1摩尔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摩尔二氧化硫放出293.23kJ 的热量D.1摩尔液体硫磺和1摩尔气态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摩尔二氧化硫气体放出293.23kJ 的热量 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222H (g)O (g)2H O(g)483.6kJ /mol H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B. 已知:4P (s ,红磷)===4P (s ,白磷)0H ∆>,则白磷比红磷稳定C. 含2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 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424211NaOH(aq)H SO (aq)Na SO (aq)H O(l)57.4kJ /mol 22H +=+∆=-D. 已知:221C(s)O (g)CO (g)H +=∆,221C(s)O (g)CO(g)2H +=∆,则12H H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25℃、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作该物质的燃烧热B.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C. 燃烧热和中和热都属于反应热D. 在稀溶液中,1mol 3CH COOH 与1mol NaOH 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二、填空题6.0.3mol 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 2H 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的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 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考点三 燃烧热、中和热 1、燃烧热:
①定义: 101 kPa时,1mol纯物质 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 放出的热量。
②单位:kJ· mol-1 ③稳定氧化物:
常温常压下:C→CO2(g)、 H→H2O(l)、S→SO2(g)
2、中和热:
①定义: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 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
2.反应A+B―→C(Δ H<0)分两步进行:①A+B―→ X (Δ H>0);②X―→C(Δ 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 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D )
3.已知:P4(g)+6Cl2(g)===4PCl3(g) Δ H=a kJ·mol-1, P4(g)+10Cl2(g)===4PCl5(g) Δ H=b kJ·mol-1,P4具有正 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1,PCl3中 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Δ H C.Cl—Cl键的键能为(b-a+5.6c)/4 kJ·mol-1 D.P—P键的键能为(5a-3b+12c)/8 kJ·mol-1
【问题与探究】
1.装置中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什么?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2.怎样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 替的理由是什么? 实验时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搅动;因为铜传热快,热 量损失大,所以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 ) (2)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 能( √ ) (3)农村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燃料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 ( √ )
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

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 断裂 和 形成 是反应过程 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
(2)实例:
化学键
反应中能量变化 1 mol 化学键 反应中能量变化 共吸收 1444 kJ
氮氮键
氧氧键
吸收946 kJ
吸收498 kJ
化学键
反应中能量变化 1 mol 化学键 反应中能量变化
(5)注意ΔH的单位:
关于ΔH的单位“kJ· mol-1”并不是指每摩尔具体物质反 应时伴随的能量变化,而是指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应以各物 质的化学计量数来计量其物质的量时伴随的能量变化。 (6)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写反应条件。
[例2]
(2013· 广雅期中)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
)
出142.9 kJ热量,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2)化学反应的过程是一个 反应物 中化学键断裂与 生成物 中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当断开化学键 吸收 的能量 大于形成化学键 放出 的能量时,ΔH > 0,反应过程中吸收 能量;若反应中断开化学键所 吸收 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
放出 ΔH < 0,则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 的能量,
(3)当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时,反应物需要
[解析] 断裂1 mol S-S键吸收能量280 kJ,断裂3 mol F
-F键吸收能量3×160 kJ,则吸收的总能量为Q吸=280 kJ
+3×160 kJ=760 kJ,释放的总能量为Q放=330 kJ×6=1 980 kJ,由反应方程式:S(s)+3F2(g)===SF6(g)可知,ΔH =760 kJ· mol-1-1 980 kJ· mol-1=-1 220 kJ· mol-1。 [答案] B
化学反应的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1.焓变与反应热(1)焓与焓变①焓(H ):与________有关的物理量。
②焓变(ΔH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________差,决定了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或________)。
(2)反应热①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________的能量。
②与焓变的关系: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单位是________。
(3)ΔH 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①表示方法: [放热反应,ΔH 为“________”或ΔH________0吸热反应,ΔH 为“________”或ΔH________0②实例:1 mol H 2与0.5 mol O 2完全反应生成1 mol 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 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焓变Δ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微观角度①化学反应的本质________能量E 1↑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生成物 ↓________能量E 2②化学键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若E 1>E 2,反应吸收能量,ΔH >0,为________反应;若E 1<E 2,反应放出能量,ΔH <0,为________反应。
(2)宏观角度从物质内能上分析,如果____________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________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________能量,这就是________反应。
反之,则为________反应。
3.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所________________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变化。
例如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1,表示在25 ℃、101 kPa 时,________H 2与________O 2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水时________的热量是285.8 kJ 。
反应热、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热高考题型专练类型一 根据盖斯定律求反应热1.【2018新课标Ⅰ 28】①已知:2N 2O 5(g)2N 2O 4(g)+O 2(g) ΔH 1=−4.4 kJ·mol −1 2NO 2(g)N 2O 4(g) ΔH 2=−55.3 kJ·mol −1 则反应N 2O 5(g)=2NO 2(g)+12O 2(g)的ΔH = kJ·mol −1。
2.【2018新课标Ⅱ 28】(1)CH 4-CO 2催化重整反应为:CH 4(g)+ CO 2(g)=2CO(g)+2H 2(g)。
已知:C(s)+2H 2(g)=CH 4 (g) ΔH =-75 kJ·mol −1C(s)+O 2(g)=CO 2(g) ΔH =-394 kJ·mol −1C(s)+(g)=CO(g) ΔH =-111 kJ·mol −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 == kJ·mol −1,3.【2018新课标Ⅲ 28】(2)SiHCl 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iHCl 3(g)SiH 2Cl 2(g)+ SiCl 4(g) ΔH 1=48 kJ·mol −1 3SiH 2Cl 2(g)SiH 4(g)+2SiHCl 3 (g) ΔH 2=−30 kJ·mol −1 则反应4SiHCl 3(g)SiH 4(g)+ 3SiCl 4(g)的ΔH = kJ·mol −1。
4.【2018江苏20】(1)用水吸收NO x 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NO 2(g )+H 2O (l )HNO 3(aq )+HNO 2(aq ) ΔH =−116.1 kJ·mol −1 3HNO 2(aq )HNO 3(aq )+2NO (g )+H 2O (l ) ΔH =75.9 kJ·mol −1反应3NO 2(g )+H 2O (l )2HNO 3(aq )+NO (g )的ΔH = kJ·mol −1。
化学午测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4、已知H2(g)+Br2(g)===2HBr(g) ΔH=-102 kJ·mol-1,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230 D.200
5、已知1 g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 态水,放出50.405 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
C.S(s)+O2(g)===SO2(g) ΔH=-269.8 kJ·mol-1 D.2NO(g)+O2(g)===2NO2(g) ΔH=-116.2 kJ
3、下列变化一定是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H2O(g)===H2O(l) ΔH=-44.0 kJ·mol-1 B.2HI(g)===H2(g)+I2(g)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化学午测
反应热和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1、
2H2(g)+O2(g)===2H2O(g) ΔH1=-Q1, 2H2(g)+O2(g)===2H2O(l) ΔH2=-Q2, 则ΔH1________ΔH2,Q1________Q2 (均填“>”“<”或“=”)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2H5OH+3O2 ===2CO2+3H2O ΔH=-1 367.0 kJ·mol-1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
1、> < 2、C 3、D 4、D 5、D 6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 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 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 的反应热ΔH为( )
A.-1 780 kJ·mol-1 C.-450 kJ·mol-1
反应焓变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2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基础过关]
一、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对于ΔH>0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下能发生
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中和反应
C.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3.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A.H2O(g)===H2O(l)放出44 kJ热量
B.ΔH>0的化学反应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二、反应热、反应焓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
5.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则下列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的Δ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ΔH大于零
C.该反应ΔH=-571.6 kJ·mol-1
D.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6.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ΔH1和ΔH2表示:
2H2(g)+O2(g)===2H2O(g)ΔH1
2H2(g)+O2(g)===2H2O(l)ΔH2
则() A.ΔH2>ΔH1B.ΔH1>ΔH2
C.ΔH1=ΔH2D.无法确定[
7.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与白磷分子
相似。
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93 kJ热量,断裂1 mol N≡N键吸收941 kJ热量,则()
A.N4的熔点比P4高
B.1 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724 kJ能量
C.N4是N2的同系物
D.1 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 kJ能量
三、热化学方程式
8.已知:H2(g)+F2(g)―→2HF(g)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9.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出241.8 kJ的热量,1 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出
2.45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H 2(g)+1
2O 2(g)===H 2O(l)
ΔH =-285.9 kJ·mol -
1
B .H 2(g)+1
2O 2(g)===H 2O(l)
ΔH =-241.8 kJ·mol -1
C .H 2(g)+1
2O 2(g)===H 2O(l)
ΔH =285.9 kJ·mol -
1
D .H 2(g)+1
2O 2(g)===H 2O(g)
ΔH =241.8 kJ·mol -1
10.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 2(g)===SO 2(g) ΔH =a kJ·mol -
1(a =-297.2)。
分析下列说
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S(s)在O 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S(g)+O 2(g)===SO 2(g) ΔH =b kJ·mol -
1,则a >b
C .1 mol SO 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 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
D .16 g 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吸收148.6 kJ 的热量 [能力提升]
11.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 2===P 4O 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
分别为[
P —P :a kJ·mol -
1、P —O :b kJ·mol -
1、P===O :c kJ·mol -
1、O===O :d kJ·mol -
1。
根据下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 ,其中正确的是
( )
A .(6a +5d -4c -12b ) kJ·mol -
1 B .(4c +12b -6a -5d ) kJ·mol -1 C .(4c +12b -4a -5d ) kJ·mol -1 D .(4a +5d -4c -12b ) kJ·mol -1
12.已知断开1 mol H —H 键吸收的能量为436 kJ ,断开1 mol H —N 键吸收的能量为391 kJ ,
根据化学方程式:N 2(g)+3H 2(g)高温、高压催化剂
2NH 3(g) ΔH =-92.4 kJ·m ol -
1,则断开1 mol N ≡N 键吸收的能量是
( )
A .431 kJ·mol -
1 B .945.6 kJ·mol -
1
C .649 kJ·mol -1
D .869 kJ·mol -
1
13.化学反应N 2+3H 2===2NH 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
A .N 2(g)+3H 2(g)===2NH 3(l)
ΔH =2(a -b -c )kJ·mol -
1 B .N 2(g)+3H 2(g)===2NH 3(g) ΔH =2(b -a )kJ·mol -
1 C.12N 2(g)+3
2H 2(g)===NH 3(l) ΔH =(b +c -a )kJ·mol -1 D.12N 2(g)+3
2
H 2(g)===NH 3(g) ΔH =(a +b )kJ·mol -
1
14.根据下图所示,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反应过程①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②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Q与Q1的关系:Q________Q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拓展探究]
15.化学键的键能是原子间形成1 mol化学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以下是部分共价键键能的数据:H—S:364 kJ·mol-1,S—S:266 kJ·mol-1,S===O:522 kJ·mol-1,H—O:464 kJ·mol-1。
[
(1)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下面这个反应的反应热:2H2S(g)+SO2(g)===3S(s)+2H2O(l)
ΔH=-Q kJ·mol-1,反应产物中的S实为S8,实际分子是一个8元环状分子(即
),则Q=___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将a L H2S与b L SO2混合进行上述反应,当a>2b时,反应放热______kJ·mol-1;当a<2b时,反应放热________kJ·mol-1。
(3)又已知H2O(l)===H2O(g)ΔH=44 kJ·mol-1,试写出H2S和SO2反应生成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D 3.D 4.C 5.B 6.B 7.D 8.C 9.A 10.D 11.A 12.B 13.A 14.(1)A 2(g)+B 2(g)===C(g) ΔH =-Q kJ·mol -
1
(2)C(g)===A 2(g)+B 2(g) ΔH =Q 1 kJ·mol -1 (3)等于
15.(1)154 (2)154b 22.4 154a 44.8
(3)2H 2S(g)+SO 2(g)===3S(s)+2H 2O(g) ΔH =-66 kJ·mol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