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方程式

合集下载

化学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
表明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Biblioteka 能表示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又可表示能量变化
H(g)
+
1 2
O2(g) = H2O (l)
ΔH = -285.8 kJ·mol-1
求甚解
化学计量数 物质状态
ΔH 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
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比较
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向某容器中加入2 mol SO2(g)和 1 mol O2(g),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能量为Q,因反应不能完全转化 为SO3(g),故Q<196.64 kJ。
反馈练习
1、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1 写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如:2H2(g)+O2(g)
H2(g)+—12 O2(g) H2(g)+—12 O2(g)
2H2O(l) ΔH=−571.6 kJ•mol−1 H2O(l) ΔH=−285.8 kJ•mol−1 H2O(g) ΔH=−241.8 kJ•mol−1
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其ΔH也不同。(若在101 kPa、25 ℃可不注明)。
思考交流
怎样理解可逆反应的反应热?
无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ΔH都表示反 应进行到底时的能量变化。
如2SO2(g)+O2(g) ⇌2SO3(g) ΔH=−196.64 kJ•mol−1,ΔH是指 2 mol SO2(g)和1 mol O2(g)完全转化为2 mol SO3(g)时放出的能量。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表示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s、l、g、aq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3)注意符号单位:ΔH应包括“+”或“-”、数字和单位(kJ·mol-1)。

(4)注意守恒关系: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能量守恒。

(ΔH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点燃”、“加热”等。

(6)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

(7)同素异形体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除了注明状态外,还要注明名称。

如①S(单斜,s)+O2(g)===SO2(g)ΔH1=-297.16 kJ·mol-1②S(正交,s)+O2(g)===SO2(g)ΔH2=-296.83 kJ·mol-1。

(8)注意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热及热量变化问题:由于反应热是指反应完全时的热效应,所以对于可逆反应,其热量要小于反应完全时的热量。

4.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模板:5.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模板:5.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或判断易出现的错误:(1)未标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而造成错误。

(2)反应热的符号使用不正确,即吸热反应未标出“+”号,放热反应未标出“-”号,从而导致错误。

(3)漏写ΔH 的单位,或者将ΔH 的单位写为kJ ,从而造成错误。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S(g)+O2(g)==SO2(g) △H1=- Q1 kJ/mol S(s)+O2(g)==SO2(g) △H2=- Q2 kJ/mol Q1>Q2 △H1 <△H2
[特别提醒]
比较ΔH的大小时,要连同“+”、“-”包含在内,类 似于数学上的正负数比较。如果只比较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 则只须比较数值大小,与“+”、“-”无关。
课堂练习
1、热化学方程式 C(s)+H2O(g) CO(g)+H2(g);△H =+131.3kJ/mol
表示( C)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 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物质变化
必须注明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 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 (1)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如在25 ℃、101 kPa下 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的符号、数值和单位。 (3)所有反应物和产物都用括号注明了它们的聚集状态。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而不表示分子数或原子 数,因此可以为非整数。 (5)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 倍数。 思考题 2 为什么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反应物和 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答案 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即状态不同,产 生的热效应不同。
解析
由于白磷转化为红磷时放出热量,所以白磷和红
磷与等量O2反应生成等量的P2O5时,白磷放出的热量更多, 又因ΔH1<0,ΔH2<0,故ΔH1<ΔH2。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
式。
(2)表示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如: H2(g)+
1 O2(g)═H2O(g) 2
Δ H=-241.8 kJ/mol。
表示1 mol H2(g)与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水蒸 气,放出241.8 kJ的热量。
(3)Δ 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
边,并用空格隔开。若为放热反应Δ H为“-”;若为吸热反应
Δ H为“+”。Δ H的单位一般为kJ/mol或kJ·mol-1。
(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仅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并
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
可以是分数。 计量系数与反应热数值成正比。 2H2(g)+O2(g)═2H2O(l) Δ H=-571.6kJ/mol
课后作业
1、1molN2(g)与H2(g)反应,生成NH3(g),放出的热量是 92.2KJ 2、1molN2(g)与O2(g)反应,生成NO2(g),吸收的热量是68KJ 3、1molCu(s)与O2(g)反应,生成CuO(s),放热157KJ热量 4、1molC(s)与H2O (g)反应,生成CO(g)和H2,吸收131.5KJ 热量 5、16gN2H4(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热 2759KJ. 6、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1mol C8H18 (l)在O2(g) 中燃烧,生成CO2与H2O (l),放出的热量是5518KJ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规则
(1)反应热Δ 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热能变化的方程式。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会导致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可以通过热化学方程式来描述。

燃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和光能。

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它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计算反应中释放的热能。

热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原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能量差异可以被用来计算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能。

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用以下形式表示:
CnHm + (n + m/4)O2 → nCO2 + m/2H2O + Q
其中,CnHm表示燃料,O2表示氧气,n和m分别是燃料分子中碳和氢的个数,Q表示反应中释放的热能。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能通常以焓变ΔH表示。

ΔH是指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焓差,它是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能。

如果ΔH为正数,则反应是吸热反应,反之则为放热反应。

在燃烧反应中,ΔH通常是负数,因为反应会释放大量热能。

这是因为燃料中的化学键被氧气分子断裂,产生了更稳定的CO2和H2O 分子,释放了大量的能量。

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计算反应中释放的热能。

这对于工业生产
和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燃料的热值可以通过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这对于选择合适的燃料和优化能源利用非常重要。

总之,热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热能变化的重要工具。

通过热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能,这对于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规律一: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
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当化学计量数不同 时,其∆H不同, ∆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若反应逆向进 行,则改变符号,但数值不变。
3、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 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A. H2O(g)=H2(g)+1/2O2(g) ΔH=+242kJ· mol-1 B. 2H2(g)+O2(g)=2H2O ΔH=-484kJ· mol-1 C. H2(g)+1/2O2(g)=H2O(g) ΔH=+242kJ· mol-1 D. 2H2(g)+O2(g)=2H2O(g) ΔH=+484kJ· mol-1
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 Q2>Q1的是 ( B ) A. H2(g)+Cl2(g)=2HCl(g) △H=-Q1 1/2H2(g)+1/2Cl2(g)=HCl(g) △H=-Q2 B. C(s)+1/2O2(g)=CO (g) △H=-Q1 C(s)+O2(g)=CO2(g) △H=-Q2 C. 2H2(g)+O2(g)=2H2O(l) △H=-Q1 2H2(g)+O2(g)=2H2O(g) △H=-Q2 D. S(g)+O2(g)=SO2(g) △H=-Q1 S(s)+O2(g)=SO2(g) △H=-Q2
点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可从物质的状态、 △H的正负号、物质的量的大小、单位等主要方面入手
2、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C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高二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高二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高二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在高中化学中,热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还能够为我们解决诸如燃烧热、生成热、溶解热等实际应用问题提供帮助。

本文将介绍高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1.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在学习热化学方程式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两种类型。

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能,化学方程式的右侧会出现热的符号“ΔH<0”。

典型的例子是燃烧反应,如燃烧甲烷:CH4 + 2O2 -> CO2 + 2H2O ΔH = -890 kJ/mol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外界热能,化学方程式的右侧会出现热的符号“ΔH>0”。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过程:H2 + 1/2O2 -> H2O ΔH = +286 kJ/mol2. 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为了准确地描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我们需要引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

在化学方程式的右侧添加一个表示吸热或放热量的符号“ΔH”,用于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CH4 + 2O2 -> CO2 + 2H2O ΔH = -890 kJ/mol吸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H2 + 1/2O2 -> H2O ΔH = +286 kJ/mol在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单位通常为焦耳/摩尔(J/mol)或千焦/摩尔(kJ/mol),表示每摩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量。

3. 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热化学方程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燃烧热、生成热和溶解热是常见的应用之一。

燃烧热是指物质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通过燃烧热的测定,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和能量释放情况,从而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上提供指导。

例如,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能量含量就是通过测定其燃烧热来确定的。

知识总结:热化学方程式

知识总结:热化学方程式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五点:(1)注意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

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aq)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因已注明状态),也不用标条件。

(2)注意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H 是在25℃、101325ol-1或J·mol-1,一般用J·mol-1。

(5)注意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

由于△H 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热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例如:已知H2g1/2O2g=H2Ol△H=·mol-1。

则2H2gO2=2H2Ol△H=2H2Ol=2H2gO2g△H=再如合成氨的反应3H2gN2g2NH3g△H=·mol-1l,是生成2molNH3时放出的热量,而不是3molH2与1molN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就可放出的热量,实际放出的热量<。

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单位:J/mol或J•mol-1∆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放热反应ΔH为“—”或ΔH〈0吸热反应ΔH为“”或ΔH〉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3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是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H2(g)+
1 2
质→量→能
O2(g)=H2O(g);△H=-241.8KJ/mol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2)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 3)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后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H的单位是什么?单位中 mol—1的含义是什么? △H的单位J· mol-1或kJ· mol-1。 单位中 mol—1表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的系数相同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入2mol SO2和1 mol O2,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
的热量要小于197kJ。
例5 C
例6 C
课堂小结
表明了物质的变化情况 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焓变 书写方法及注意事项
拓展案答案
1.D 2.B 3.C 4.A 5.D 6.B 7.C
△H=-138kJ/mol
8.(1) 3NO2(g)+H2O(l)=2HNO3 (aq) +NO(g)
1.热化学方程式:把一个化学反应中 的变化和反应 的 同时表示出来。 如:H+(aq)+OH-(aq)= H2O(l) △H = - 57.3 kJ/ mol , H2(g)+ 1/2O2(g)= H2O(l) △H = -285.8kJ· mol-1 。 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用文字表达一个具 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⑴热化学方程式既可用来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 又可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能量的变化(反应焓变)。 ⑵ 对于一个具体的热化学方程式,如: H2(g)+ 1/2O2(g)= H2O(l);△H(298K) = - 285.8kJ· mol-1可表示为:在298K时,1mol的H2(g) 和0.5mol O2(g)反应生成1mol的H2O(l)放出 285.8kJ的热量
③ NH3 (g) = 3/2H2 (g) +1/2N2 (g) △H=+46.11kJ/mol
思考:为什么② 中的△H的值是①中的 △H值 的2倍? ③中的△H 的绝对值与①中的 △H的 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
ΔH的值必须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对应。 计量数加倍时, ΔH也要加倍。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 其ΔH与正反应的数 值相等,符号相反。
学习目标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课堂探究
一. 热化学方程式
完成学案中的【交流与讨论】
课堂探究
一. 热化学方程式
【交流研讨】
① 3/2H2 (g) +1/2N2 (g) =NH3 (g) △H=-46.11kJ/mol
② 3H2 (g) +N2 (g) = 2NH3 (g)
△H=-92.22kJ/mol
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1 mol N2(g)和3 mol H2(g)不能完全反应。
可逆反应的ΔH表明的是完全反应时的数据。
【小结】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什么问题?
(1)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常用s、l、 g、aq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2) ΔH后要注明反应温度,对于298K时进行的反 应,可不注明温度。 (3) ΔH的单位为J· mol-1或kJ· mol-1 (4)ΔH的值必须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对应。计量 数加倍时, Δ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 其ΔH与正反应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5)生成等量的水时强酸的稀溶液反应比弱酸和 强碱或弱碱和强酸或弱酸和弱碱的稀溶液反应放 出的热量多;
(6)对于可逆反应,因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实际
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要小于相应热化学
方程式中的数值。例如:2SO2(g) + O2(g)
2SO3(g);△H= - 197kJ/mol,则向密闭容器中通
(5)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不表
示分子数,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
分数。 (6) 可逆反应的ΔH表明的是完全反应时的数据。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的化学方程式有什么不同?
普通化学方程式 整数,既表示微粒 个数又表示微粒的 物质的量 热化学方程式 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只表示微粒的物质的量 必须在物质或微粒之后注明
在298K时,1molH2 (g)和0.5molO2 (g)反应生成1mol液 态H2O时放出285.8kJ的热量。
2H2(g)+O2(g)=2H2O(l) △H=-571.6kJ/mol
在298K时,2molH2 (g)和1molO2 (g)反应生成2mol液态 H2O时放出571.6kJ的热量。
(2) 3CO(g)+ Fe2O3(s) =3CO2(g)+ 2Fe(s) △H=-24.8kJ/mol (3) HgO(s) =1/2O2(g)+ Hg(l) △H=+90.7kJ/mol (4) 1/2H2SO4 (aq) +NaOH (aq) =1/2Na2SO4 (aq) +H2O (l)
△H=-57.3kJ/mol

分析两种情况下反应热为何不同? 固态 吸热 液态 吸热
气态
吸热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常用s、l、g、aq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思考:
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2(g)+3H2(g)=2NH3(g) △H= -92.38kJ/mol。 在该温度
下,取1 mol N2(g)和3 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 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 92.38kJ,其原因是什么?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复习回顾:
1.反应热符号为( ),吸热?放热?
2.反应热的测量仪器( )
3.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反应热的影响因 素有( ) 4. H+ + OH-= H2O ,1mol的盐酸与1mol的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放出57.3KJ的热量。25℃时,含 1molCH3COOH的稀溶液与含1molNaOH的稀溶液 混合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 57.3KJ,要是换成浓 硫酸呢? 5. △H=( ),它的大小与过程没有关系。 吸热?放热?
二.比较ΔH大小的方法
特别提醒:
①比较反应放热或吸热大小时,只比较数值大
小,没有正、负之分;
②比较△H的大小时,则要区分正、负,
当△H > 0时,反应热数值越大,△H越大,
当△H < 0时,反应热数值越大,△H越小。 讨论例4
小结
①等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肯定比不完 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多; ②产物相同时,气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等量的 固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反应物相同时,生成 液态物质放出的热量比生成等量的气态物质放出的 热量多; ③物质燃烧时,可燃物物质的量越大,燃烧放出的 热量越多; ④吸热反应的△H肯定比放热反应的大 (前者大于0,后者小于0);
2.在298K时,1molH2(g)和0.5molO2(g)反应生成 1molH2O(l)放热285.8KJ。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 生成1molH2O(g)放热241.8KJ,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
H2(g)+1/2O2(g)=H2O(g) △H=-241.8kJ/mol
9. B2H6(g)+3O2(g)=B2O3(s)+3H2O(l) 1016.5
△H=-2165kJ/mol
化学计量数
物质状态 ΔH符号及 单位 意义
不要求注明

必须注明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 的变化,而且表明了化学反 应中能量的变化
表明了化粉完全燃烧时放出37 kJ热量,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S(s)+O2(g)=SO2 (g) ΔH=-296kJ/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