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基之基础护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医学三基之基础护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医学三基之基础护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 20 分)

【 A 型题】

1 .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医务人员的 A .说话于中效消毒剂的是 A .过氧乙酸 B .过氧化氢

乙烷 四轻”要求 ( )

C .戊二醛

D .聚维酮碘

E .环氧

3.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为 ( )

A ?无危险性物品

B ?低度危险性物品

C ?中度危险性物品 度危险性物品 E .中低度危险性物品

4. 测量呼吸时,护

士的手仍放在诊脉部位是为了 ( ) A .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 .看表计时 C .转移病人注意力

与呼吸作对照 E .测脉率估计呼吸频率

5. 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运动或恐惧时血压升高 B ?血压在傍晚时较高 比上肢高 D ?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高

6. 下列外文缩写译意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 Qd :每天1次 B.Bid :每天2次

D . Qid :每天3次

E . Qn :每晚1次 7. 下列哪组是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

A .心悸、呕吐

B .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D .脉率

C .下肢血压一般

E .冬季血压比夏季偏低

)

C . q4h :每4小时1次

( )

C 发绀、躁动不安

D .胸闷、心悸、气促

E .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8. 某脑外伤病人呼吸由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暂停数

秒,如此周而复始,这属于哪种呼吸 ( )

A .间断呼吸

B 浮浅性呼吸

C 深大呼吸 E .吸气性呼吸困难

D ?潮式呼吸

9. 输液中发现溶液不滴经检查为针头阻塞,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调整针头位置 B .静脉内推注等渗盐水冲开 D .输液局部热敷 E .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10. 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输入下列哪种溶液 ( A . 5%葡萄糖注射液 B .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D .高

( )

C .用手挤压胶管

)

C . 0.9 %氯化钠

注射液 D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E .碳酸氢钠等渗盐水

11 .鼻导管给氧,下列哪项步骤不妥 ( )

A .氧气筒放置距暖气Im

B 导管用液状石蜡润滑 度为鼻尖至耳垂长度的 2/3 D .导管每天更换 取下鼻导管,再关氧气开关

12. 吞服强酸、强碱类腐蚀性物质的病员,切忌 A .含漱 B .洗胃 C .导泻 D .灌肠 13. 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并存者应 A .高浓度给氧为宜 B 大流量给氧为宜 C 导管插入长

1?2次 E .停用时先

( )

E .输液

( )

C .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

D .低流量间断给氧为宜

E .高浓度间断给氧为宜

【 X 型题】

14. 应实行血液、体液隔离的病人包括

A.疟疾 B .肝炎 C .艾滋病 D.甲型H1NI 流感 E .水痘 15?输液时如药物溢出血管外可以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是 ( ) A .能量合剂

B.25 %山梨醇溶液 C . 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D .青霉素

E .去甲肾上腺素 16. 病人因咳嗽无力而

造成排痰不畅,易导致 ( )

A .心力衰竭

B .肺水肿

C 肺不张

D .呼吸困难

E .窒息 17. 濒死期病人可出现 ()

A .潮式呼吸

B .张口呼吸 E .呼吸浅表

18. 发生溶血反应可能的原因是 C 点头呼吸 D .蝉鸣音呼吸 A.血液储存过久 B .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的溶液 污染 D . Rh 因子不合 E .输入异型血液 19. 使用吸引器吸

痰时,操作者应注意 ( ) A .检查电压、管道连接和吸引性能 B 吸痰管每天更换 小儿吸痰时负压要小

位吸痰不得超过15秒 20. 临床死亡期的特征为 () A.神志不清 B .心跳呼吸停止 失 E .大小便失禁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辐射的污染源包括 ______ 、 — 人体的散热方式有 _______ 、— D.储液瓶内的吸出液要及时倾倒 C.体温异常 C .血液被细菌 1次 C .为

E .每个部 D ?反射性反应消

1. 2. 3. 等。 4种。 高血压是指 _____ 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 ________ 和/或舒张压 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皮内注射时,针头斜面应向上,并与皮肤呈 内,注入药液 ______ mL 成皮丘。 5. _______________ 噪声的单位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噪声标

准,白天病室较

理想的噪声强度是

_____ 。 6. 发热病人常见的热型包括 ______

类型。

7.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

呼吸过速,又称气促。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标“ +”,错误的标

1. 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时,严禁接触烟火和易燃品。 (

2. 进行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时,针头应沿静脉离心方向平行刺人。

3. 在成分输血中,输注血浆和清蛋白时,不必进行交叉配合实验。

4. 嗜睡是一种重度的意识障碍。 ()

5. 呼吸道隔离的同种病人可同住一室,可以互相借用物品或传阅书籍。 ()

6. 我国多数医院采用的隔离系统是以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制定措施的主要依据。 , ()

7.

体温低于35 C 称为体温过低。 ()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

20?24次/ min 。 ( )

9.无痛注射技术要求注射时做到“两快一慢” ,即进针快、推药快以及拔 针慢。 ( )

4. 。呼吸频率超过 _ O 5°角刺入

皮 称为

10.现代医学观点认为,只有脑死亡才是人的实质性死亡。 四、名词解释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消毒

2.终末消毒

3.隔离

4.预防性消毒

5.雾化吸入疗法

五、问答题 (每题 4 分,共 40 分 ) 1.简述环境的分类。

2.试述搬运病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试述使用口罩时的注意事项。 4.试述使用输液泵的注意事项。 5.试述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过程及其护理要点。 6.简述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

7.试述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

8.简述病情观察的内容。

9.简述碘过敏试验方法。 10.简述碘过敏试验结果判断。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D 3.D 4. C 7. E 8.D 9.E 10.C 13.C 14. BC 15.BE 16.CDE 17. ABCE 18. ABCE

19. ACDE 20.BD

二、填空题

1.日光 医用 X 线 放射治疗 工业辐射

2.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3.18 大于或等于 140 mmHg 大于或等于 90 mmHg

4. O . 1

5.分贝(dB ) 35?40 dB

6.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不规则热

7. 16? 18 次/ min 24 次/ min

三、判断题

1. +

2.一

3. +

4.一

5. 7.一 8.一 9.一 10. +

四、名词解释 1.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消 毒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①高效消毒方法:可以完全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 并对细菌芽孢有显著杀灭作用,是除灭菌之外对微生物杀灭作用最强的水平;②中 效消毒方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③低 效消毒方法:是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 (分枝杆菌除外 )和亲脂病毒的消毒方法。 2.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处理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所用的物品 及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5. E 6.D 11. B 12. B

6.

3.隔离:隔离是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隔离的目的就是切断感染链中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之间的联系,防止病原微生物在病人、工作人员及媒介物中扩散。

4.预防性消毒: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对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物品、个体等进行消毒及对粪便和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5.雾化吸入疗法:雾化吸入法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五、问答题1.人类的环境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它们都将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1)内环境:包括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①生理环境:为了维持健康状态,机体各系统之间不断的

相互作用,并与外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②心理环境: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一般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一些心理因素也是多种疾病血压、溃疡病等)的致病诱因。此

(如高外,心理因素对病人疾病的进程、配合治疗的程度和疗效、预后等诸多方面均会产

生影响。

(2)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①自然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如大气、水、

食品、居住条件、交通状况等)和生态环境(如土壤、地形、气候、地理、生物条件等),两者对人体健康均有重要影响;②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状况、社会交往、文化教育及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2.在病人入院、接受检查或治疗以及出院时,凡不能自行移动的病人,均需护理人员用不同的运送工具,如平车、轮椅或单架等运送病人。在运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动作轻稳、准确,确保病人安全舒适,并应注意保暖。

(2 )搬运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避免造成损伤等并发症。

(3)保证病人的持续治疗不受影响。

(4)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搬运的过程、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

(5)告知病人在搬运过程中,如感不适立刻向护理人员说明,防止意外发生。

3.使用口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1 )口罩应罩住口鼻部。

(2)戴上口罩后,口罩不可以悬挂于胸前,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

(3)离开污染区前将口罩放入特定污物袋内,以便集中处理。

(4)始终保持口罩的清洁、干燥。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应更换。一次性口罩使用

不超过4 小时。口罩潮湿或可疑污染应立即更换。

4.使用输液泵的注意事项如下:

(1)了解输液泵的工作原理,熟悉掌握其使用方法。

(2)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如输液泵出现报警,应查找可能的原因,如有气泡、输液管堵塞

或输液结束等,并给予及时的处理。

(3)对病人进行正确的指导:①告知病人,一旦输液泵出现报警,应及时打信号灯求助;②病

人、家属不要随意搬动输液泵,防止输液泵电源线因牵拉而脱落;③病人输液肢体不要剧烈活动,防止输液管道被牵拉脱出;④告知病人,输液泵内有蓄电池,病人如需如厕,可请护士协助暂时拔掉电源线,返回后再重新插好。

5.身患绝症的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整个阶段的心理反应过程大体上可分为 5 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以上各期的深度和持续时间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各期的护理要点如下:

( 1 )否认期:护理人员应坦诚回答病人对病情的询问,注意维持病人适当的希望, 实施正确的人生观、死亡观教育,使病人逐步面对现实。

(2) 愤怒期:护理人员应允许病人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泄其内心的不满 和恐惧,同时应给予关心、诱导和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3) 协议期:应争取与病人坦诚交流、相互合作,较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以 减轻痛苦和控制症状。

(4) 忧郁期:应给予病人同情、鼓励与支持,使其增强信心。要加强心理疏导和死 亡教育,预防病人的自杀倾向。

(5) 接受期:积极帮助病人了却未完成的心愿。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 外界干扰。加强基础护理,使病人舒适、平静、安详、有尊严地离开人间。

6.影响病人的安全因素如下:

(1) 感觉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易导致对环境的判断错误,并引发不安全事件。

(2) 年龄:新生儿比婴幼儿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保护。儿童好动,易致意外伤害。 老年人功能衰退,也容易受到伤害。

(3) 健康状况:体质虚弱和意识障碍均可使病人失去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导致伤害。

(4) 医疗环境:医院环境不佳和病人对环境不熟悉。

(5) 诊疗手段:如各种侵入性的检查和治疗以及外科手术等,有时也会对病人的安 全造成影响。 7。舒适卧位的要求如下:

(1) 卧床姿势: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体重平均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关 节维持正常的功能位置,体内脏器在体腔内拥有最大的空间。

(2) 体位变换:应经常变换体位,至少

每 (3) 身体活动: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

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练习。

(4) 保护受压部位:应加强皮肤护理, (5) 保护隐私: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 盖病人的身体,促进病人身心舒适。

8.病情观察的内容如下:

(1) 一般情况的观察。

(2) 生命体征的观察。

(3) 意识状态的观察。

(4) 瞳孔的观察。

(5) 心理状态的观察。

(6) 特殊检查或药物治疗的观察。 9.碘过敏试验方法如下:

(1) 口服法:口服 5%?10%碘化钾

(2) 皮内注射法:皮内注射碘造影剂

(3) 静脉注射法:静脉注射碘造影剂

结果。

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前,必须先做皮内注射,然后再行静脉注射,结果阴性时方可进 行碘剂造影。 10.碘过敏试验结果判断如下:

(1) 口服法:有口麻、头晕、心慌、恶心呕吐、流泪、流涕、荨麻疹等症状为 阳性。

(2) 皮内注射法:局部有红肿、硬块,直径超过 1 cm 为阳性。

(3) 静脉注射法:有血压、脉搏、呼吸及面色等改变为阳性。 轻 B ?走路轻 C.开窗轻 D ?操 作轻

2 小时变换 1 次。 病人身体各部位每天均应活动,改变卧位时

预防压疮的发生。

均应注意保护病人隐私,根据需要适当地遮

5 mL ,每天3次,共3天,观察结果。 0.1 mL , 20 分钟后观察结果。 (30 %泛影葡胺)1 mL , 5?10分钟后观察

E.关门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