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多糖的功能..提取及纯化

合集下载

化妆品中植物多糖的功能与应用

化妆品中植物多糖的功能与应用

化妆品中植物多糖的功能与应用在当今的化妆品市场中,植物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活性成分,正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独特的功能,为化妆品带来了诸多的益处。

植物多糖是一类从植物中提取的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其结构多样,性质复杂。

常见的植物多糖来源包括芦荟、海藻、银耳、枸杞等。

首先,植物多糖在保湿方面表现出色。

它能够吸收并锁住水分,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

这是因为多糖分子中的羟基等官能团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将水分保留在皮肤表面和角质层中。

以银耳多糖为例,其具有出色的保湿效果,能够使皮肤保持水润、柔软,减少因干燥引起的细纹和粗糙。

其次,植物多糖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皮肤会不断受到自由基的攻击,导致皮肤老化、失去弹性和出现皱纹。

而植物多糖中的一些成分,如多酚类物质,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保护皮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例如,枸杞多糖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够延缓皮肤的衰老进程,使皮肤保持年轻状态。

再者,植物多糖在抗炎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皮肤炎症可能由外界刺激、过敏反应或内部因素引起。

植物多糖能够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舒缓肌肤。

例如,芦荟多糖对于舒缓晒伤、过敏等引起的皮肤炎症具有显著效果,能够缓解皮肤的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

此外,植物多糖还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胶原蛋白是维持皮肤弹性和紧致度的关键成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的合成逐渐减少,导致皮肤松弛和皱纹的产生。

某些植物多糖,如海藻多糖,可以刺激胶原蛋白的生成,增强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减少皱纹的出现。

在化妆品的应用中,植物多糖有着广泛的形式。

它们可以作为保湿剂添加到面霜、乳液中,为肌肤提供长效的保湿效果;也可以作为抗氧化成分加入精华液中,帮助抵抗自由基的伤害;还可以用于舒缓类产品,如面膜、喷雾等,减轻皮肤炎症。

然而,在使用植物多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不同来源的植物多糖其功效和安全性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化妆品时,需要关注产品中所使用的植物多糖的种类和来源。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植物多糖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糖,是一种有机大分子物质,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植物多糖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植物多糖的种类很多,在不同的植物中含量和种类也会有所不同。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多糖被发现和提取出来。

植物多糖在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抗癌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用效果,因此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关于植物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取和纯化方法的改进植物多糖在植物中的含量通常很低,而杂质又很多,因此要提取出纯度高的植物多糖是一项技术难点。

目前,以超声波辅助提取、离子液体等为代表的新型提取技术正在逐步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和纯度。

2.药用活性成分的研究植物多糖的药用效果主要与其分子结构、分子量、空间构象等有关。

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来源植物多糖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功能,在深入研究其机制的基础上,努力筛选和开发具有高药用活性的植物多糖成分。

3.多糖药物的开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植物多糖被用于研制药物,如多糖肽药物、多糖胶束等。

多糖药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高效性等优点,可望成为新型药物的重要领域。

总之,植物多糖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为我们了解植物多糖的药用价值、开发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化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药用活性成分和制备更先进、更有效的多糖药物,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植物多糖的相关数据:1. 提取率和纯度:在以超声波法提取 Artemisia annua 中polysaccharide 的研究中,可以实现的最大提取率为26.71%,最高纯度为74.34%。

2. 含量:植物多糖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和部位不同而异。

如在当归中,多糖含量为8.08%,而在灵芝中为1.96%-8.19%。

3. 药用效果:植物多糖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药用效果,如提高免疫力、抗氧化、调节血糖、抗癌等。

植物多糖的制备原理

植物多糖的制备原理

植物多糖的制备原理
植物多糖的制备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取植物材料:首先,选择适合的植物材料,如绿藻、褐藻、菌类、甘蓝类等。

然后,将植物材料洗净、破碎、粉碎或切割成细小颗粒。

2. 提取多糖物质:将植物材料与适当溶剂(如水、醇等)混合,并使用适当的方法(如浸泡、浸提、催化酶解等)提取多糖物质。

多糖物质通常溶解在提取液中。

3. 过滤和脱色:将提取液过滤去除固体残渣,得到澄清的提取液。

在需要时,可以使用活性炭或其他吸附材料进行脱色处理,去除杂质以获得更纯净的多糖溶液。

4. 浓缩和纯化:使用适当的方法(如浓缩、沉淀、离心、逆流膜过滤、超滤等)将多糖溶液进行浓缩,去除多余的水分,提高多糖的浓度。

然后,通过色谱、电泳、凝胶过滤等技术进行纯化,去除和分离其他杂质。

5. 干燥和粉碎:将纯化后的多糖溶液进行干燥,可以选择自然风干或低温烘干等方法。

干燥后的多糖物质会呈现出块状或粉末状。

最后,将干燥的多糖物质进行粉碎,以获得所需的颗粒大小。

总之,植物多糖的制备原理涉及植物材料的提取、过滤和脱色、浓缩和纯化,以及干燥和粉碎等步骤,旨在获取纯净的植物多糖物质。

具体的制备方法和工艺会根据不同的植物材料和多糖种类而有所变化。

植物多糖提取与纯化方法的步骤与技巧

植物多糖提取与纯化方法的步骤与技巧

植物多糖提取与纯化方法的步骤与技巧植物多糖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因此,植物多糖的提取与纯化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植物多糖提取与纯化的步骤与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首先,植物多糖的提取需要选择适当的溶剂。

常用的提取溶剂包括水、醇类和酸碱溶液。

水是最常用的提取溶剂,因为植物多糖多为水溶性。

但有些植物多糖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此时可以选择醇类溶剂如乙醇、丙醇等。

酸碱溶液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植物多糖来确定,一般来说,酸性条件有利于提取酸性多糖,碱性条件有利于提取碱性多糖。

其次,植物多糖的提取需要注意样品的准备。

样品的选择要根据植物多糖的来源来确定,可以是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部位。

样品在提取前需要经过粉碎处理,以增加提取效果。

此外,样品的质量也会影响提取效果,因此要选择新鲜、干燥、无霉变的样品。

接下来是植物多糖的提取步骤。

一般而言,提取步骤包括浸提、过滤、浓缩和沉淀等。

浸提是将样品与提取溶剂接触一段时间,使植物多糖溶解到溶剂中。

过滤是将提取液中的固体颗粒去除,以获得澄清的提取液。

浓缩是将澄清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以减少体积。

沉淀是通过加入沉淀剂使植物多糖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然后通过离心等方法将沉淀物收集。

在提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是浸提时间的控制,过短的浸提时间可能导致多糖未能充分溶解,过长的浸提时间可能导致多糖的降解。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植物多糖来确定合适的浸提时间。

其次是提取溶剂的选择和用量,溶剂的选择要根据植物多糖的特性来确定,用量要适量,既能保证提取效果又能节约溶剂。

此外,还可以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方法来提高提取效率。

提取完成后,还需要对提取液进行纯化。

纯化的目的是去除杂质,提高植物多糖的纯度。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醇沉、蛋白酶处理、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

醇沉是将提取液中的植物多糖用醇类溶剂沉淀出来,然后通过离心等方法将沉淀物收集。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目前,真菌多糖的提取可从子实体和采用深层培养发酵液的菌丝中分离获得,但以从子实体中提取多糖为主。

首先是将子实体粉碎,加入甲醇或乙醇乙醚1:1混合液,水浴加热搅拌1一3小时除去表面脂肪。

其次是用残渣提取多糖,常用的方法有不同温度下的水提法、稀酸提法、冷热稀碱提法。

水提法采用的较多,适合于提取水溶性多糖。

稀酸提取法适用于提取酸溶性多糖、时间宜短,温度不超过50℃,以防止糖昔键断裂。

稀碱法适合于提取碱溶性糖。

然后除去小分子杂质,常采用透析法,将多糖提取液置于半透膜透析袋中,逆向流水透析1一3天。

第四步是沉淀多糖。

大部分多糖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所以可用有机溶剂来沉淀。

常用4一5倍低级醇、丙酮,一般在pH=7.0左右沉淀多糖,制得粗多糖。

最后是除去蛋白质。

除去多糖中的蛋白质常用的方法是三氯醋酸法。

得到的溶液基本上是没有蛋白质与小分子杂质的多糖混合物或单一多糖。

多糖的纯化是将多糖混合物分离为单一的多糖。

纯化方法很多,主要纯化方法有:(l)分步沉淀法根据不同多糖在不同浓度的低级醇或酮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逐次按比例由小而大加入这些醇或酮分步沉淀。

此法适用于分离各种溶解度相差较大的多糖。

(2)盐析法根据不同多糖在不同浓度盐中具有不同溶解度而分离。

纯度鉴定和分子量测定多糖纯度标准不能用通常化合物纯度标准来衡量,因为我们所说的多糖纯品实质上是一定分子量范围内的均一组成。

因此,测得的分子量一般为平均分子量。

过去常用粘度法、蒸气压渗透计法、沉降法、超速离心法、光散射法等测定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的方法测定真菌多糖的分子量,但由于这些方法测定起来比较麻烦,且误差较大,现多数已不采用。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方法为凝胶过滤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对于分子量小于1百万的多糖用高压液相法为最好。

1.2.1发酵、提取取香菇465菌株斜面菌种接人摇瓶培养基中振荡培养,逐级扩大培养至10O0L,25℃下通气培养72h,压滤,得香菇深层培养菌丝体。

提取植物多糖的实验报告

提取植物多糖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多糖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习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技术。

3. 探讨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

二、实验原理植物多糖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提取植物多糖的原理是利用植物多糖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植物多糖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绿豆2. 实验药品:乙醇、蒸馏水、氢氧化钠、盐酸、无水乙醇、丙酮、苯酚、硫酸等3. 实验仪器:粉碎机、搅拌器、离心机、超声波清洗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色谱柱等四、实验步骤1. 植物样品处理取绿豆种子,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筛后备用。

2. 植物多糖提取将绿豆粉末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分钟。

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0,继续煮沸30分钟。

将煮沸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7.0,静置过夜。

3. 植物多糖分离纯化将静置后的溶液离心分离,取上清液。

将上清液加入无水乙醇,静置过夜,沉淀植物多糖。

将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然后用丙酮洗涤,干燥后得到植物多糖粗提物。

4. 植物多糖结构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植物多糖进行结构鉴定。

将植物多糖粗提物溶解于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进行HPLC分析,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判断植物多糖的结构。

5. 植物多糖生物活性测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植物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将植物多糖溶解于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与DPPH自由基溶液混合,在室温下反应30分钟,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以Vc为对照,计算植物多糖的自由基清除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多糖提取率通过测定植物多糖粗提物的重量,计算植物多糖的提取率。

实验结果表明,绿豆植物多糖的提取率为2.5%。

2. 植物多糖结构鉴定HPLC分析结果表明,绿豆植物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分子量为10万~20万。

3. 植物多糖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结果表明,绿豆植物多糖的自由基清除率为60.2%,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粉碎→脱脂→粗提(2-3次)→吸滤或离心→沉淀→洗涤→干燥首先除去表面脂肪。

原料经粉碎后加入甲醇、乙醚、乙醇、丙酮或1:1的乙醇乙醚混合液,水浴加热搅拌或回流1-3小时,脱脂后过滤得到的残渣一般用水作溶剂(也有用氢氧化钾碱性水液、氯化钠水液、1%醋酸和1%苯酚或-1M氢氧化钠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多糖。

温度控制在90-100℃,搅拌4-6小时,反复提取2-3次。

得到的多糖提取液大多较粘稠,可进行吸滤。

也可用离心法将不溶性杂质除去,将滤液或上清液混合(得到的多糖若为碱性则需要中和)。

然后浓缩,再加入2-5倍低级醇(甲醇或乙醇)沉淀多糖;也可加入费林氏溶液或硫酸铵或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等,与多糖物质结合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

然后依次用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

将洗干后疏松的多糖迅速转入装有五氧化二磷和氢氧化钠的真空干燥器中减压干燥(若沉淀的多糖为胶状或具粘着性时,可直接冷冻干燥)。

干燥后可得粉末状的粗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法:其原理为利用不同极性的介质对微波能的不同吸收程度,使基体物质中的某些区域和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出来,进入到介电常数小,微波吸收能力较差的萃取剂中[14]。

由于微波能极大加速细胞壁的破裂,因而应用于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能极大加快提取速度,增加提取产率。

而且由于其选择性好,提取后基体能保持良好的性状,提取液也较一般的提取方法澄清[15]。

聂金源等在柴胡多糖和黄酮化合物的提取[18]中对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发现微波辅助提取法所需时间最短(10min),多糖的提取率最高(%)。

超声辅助法: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另外超声波的次级效应,如机械振动、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也能加速欲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并充分与溶剂混合,利于提取[16]。

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方法研究

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方法研究

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方法研究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多糖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包括食品、医药、化妆品和生物材料等领域。

因此,对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分析鉴定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糖的提取方法1.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热水提取法、酸碱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等。

热水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通过加热使细胞壁破烂,有利于多糖的溶出。

酸碱提取法则是利用酸碱反应将多糖从细胞壁中释放出来。

微波提取法则是利用微波辐射对样品进行加热,加速多糖的溶解和释放。

2.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酶解法、酶解分离法和酸碱水解法等。

酶解法是利用特定的酶对样品进行处理,将多糖分解为单糖,然后进行分离和纯化。

酸碱水解法则是通过酸碱反应将多糖水解为低聚糖和单糖。

3.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产生的酶对多糖进行酶解和分离。

生物法具有选择性强、工艺简单等优点,在多糖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包括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和亲和色谱法等。

1.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多糖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控制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等条件,使不同电荷的多糖在树脂上发生吸附反应,实现多糖的分离纯化。

2.凝胶渗透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是根据多糖分子量的大小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多糖分子量越大,越容易在凝胶渗透色谱柱的孔隙中滞留,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多糖。

3.亲和色谱法亲和色谱法是利用多糖与一些特定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的方法。

例如,可以利用亲和色谱柱上的特定配体与多糖的特定结构之间的结合作用,实现多糖的分离和纯化。

三、多糖的分析鉴定方法多糖的分析鉴定方法主要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

1.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能够通过检测样品吸收、散射或透射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来分析多糖的结构和功能。

2.紫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是利用多糖分子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多糖的功能
多糖与蛋白质一样,具有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结构,具有一定的生理和生物学活性,概括起来多糖的生物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性、抗肿瘤活性、降血糖活性、降血脂活性、抗病毒活性、抗衰老活性(抗氧化活性)、抗疲劳、抗突变活性,除此之外,还具有其他生物活性,包括抗凝血、抗炎、抗菌、抗惊厥、镇静、止喘及降血压等作用。

植物多糖的提取
一、植物多糖的提取
1 溶剂提取法
1.1 水提法
水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经济。

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

一般植物多糖提取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小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沉淀提纯多糖;但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它也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还可按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其中,以乙醇沉淀最为普遍。

但以根茎为主的植物体,细胞壁多糖含量高,热水直接提取率不高。

此时为破坏细胞壁,增加多糖的溶出,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为酶解,二为弱碱溶解。

1.2酸碱提法
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并且能得到更高的提取率。

但酸提法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

而且即使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

有些多糖在碱液中有更高的提取率,尤其是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

采用的稀碱多位为0.1mol/L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防止多糖降解,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

同样,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异。

与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水解。

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
速透析,浓缩与醇析而获得多糖沉淀。

1.4 生物酶提取法
酶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到有效成份提取中的一项生物技术,在多糖的提取过程中,使用酶可降低提取条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中分解植物组织,加速多糖的释放或提取。

此外,使用酶还可分解提取液中淀粉、果胶、蛋白质等的产物,常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1.5 超声提取法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率的机械波,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对细胞膜的破坏,有利用植物有效成分的释放,而且超声波能形成强大的冲击波或高速射流,有效地减小、消除与水相之间的阻滞层,加大了传质效率,有助于溶质的扩散。

另外,超声波的热效应使水温基本在57℃,对原料有水浴作用。

超声波提取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有提取效率高、
时间短、耗能低等优点。

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有:超声时间、超声频率(一般低频中提取效率高,但也有例外)、料液比和温度等。

1.6 微波提取
微波是频率介于300MHz和300GHz之间的非电离电磁波,微波提取的原理是微射线辐射
于溶剂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细胞内部,由于溶剂及细胞液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时,细胞壁破裂,位于细胞内部的有效成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传递转移到溶剂周围被溶剂溶解。

微波技术应用于植物细胞破壁,有效地提高了收率。

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热效率高等特点。

影响微波浸提的主要因素为浸提时间、样品和提取溶剂的含水量,溶剂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溶剂对微波的吸收较好)、微波功率等。

但是由于微波泄漏对操作者影响很大,因而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这对微波的研究及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
在多糖提取物中,常会有无机盐、蛋白质、色素及小分子物质等杂质,必须分别除去.一般是先脱除非多糖组分,再对多糖组分进行分级.
2.1 除蛋白:除蛋白质时一般选择能使蛋白质沉淀而不使多糖沉淀的试剂来处理,如酚、三氯乙酸、鞣酸等。

但必须处理时间短,温度低,避免多糖降解。

Sevage法(氯仿:戊醇/丁醇=4:1)和三氟三氯乙烷法在避免降解上有较好效果但要达到除尽游离蛋白质的目的仍需反复处理。

如能加入蛋白质水解酶,使蛋白质大分子进行一定程度的降解,再用Sevage
法处理,一般效果更好。

为了避免使用有机溶剂也可采用反复冻融的方法除蛋白,将多糖液浓缩后,一20℃室温反复冻融7~8次,离心除去蛋白质。

另外,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用氢氧化钙饱和液调pH10~pH11可除去偏碱性的蛋白质,然后再用硫酸调pH5~pH6,可除去偏酸性的蛋白质。

冻融和等电点沉淀除蛋白质操作简单,但多糖液里往往有低浓度的蛋白质残留,应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

2.2 脱色:植物多糖提取物中含有酚类化合物而使其颜色较深,可用吸附剂(纤维素、硅藻土、活性炭等)、离子交换柱(DEAE一纤维素)、氧化剂(H2O2)等脱除。

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在进行当归多糖的提取时只向多糖液中加入了0.1%左右的活性炭,煮沸后滤过即完成了脱色操作。

此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

2.3 除小分子杂质
小分子杂质如低聚寡糖的残留往往影响多糖的生物活性,需要进一步脱除,提高纯度。

传统的方法是透析法,该法操作简单、技术成熟,但周期长,往往需要2一3天,常温下操作有可能造成多糖的霉变,必要时需加入少量防腐剂或需在低温条件下进行。

随着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纤维滤器透析法已经发展起来了,它利用不同孔径的膜使大小不同的分子分级,这种方式可缩短生产周期,而且条件温和,无疑是多糖脱除杂质的一条新途径。

2.4
多糖的分级纯化
采用一般方法提取的多糖通常是多糖的混合物,分级的方法可达到纯化的目的.可按溶解性不同进行分级、按分子大小和形状分级(如分级沉淀、超滤、分子筛、层析等),也可按分子所带基团的性质分级.
2.4.1按溶解性不同分离
2.4.1.1分步沉淀法
分步沉淀法是根据不同多糖在不同浓度低级醇、酮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从小到大按比例加入甲醇或乙醇或丙酮进行分步沉淀.
2.4.1.2 盐析法
盐析法是根据不同多糖在不同盐浓度中溶解度不同而将其分离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盐析剂有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铵等,其中以硫酸铵最佳。

2.4.2
按电离性质不同分离
2.4.2.1季胺盐沉淀法
季胺氢氧化物是一类乳化剂,能与酸性多糖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季铵络合物,此络合物在低离子强度的水溶液中不溶解而产生沉淀。

若提高多糖液pH值或加入硼砂缓冲液,也可使中性多糖沉淀分离。

常用季铵盐有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的溴化物及其氢氧化物和十六烷基吡啶。

2.4.3
柱层析法
2.4.
3.1凝胶柱层析法
凝胶柱层析法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Sephadex)和琼脂糖凝胶(Sepharose),以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和缓冲溶液作为洗脱剂,从而使不同大小的多糖分子得到分离纯化,但不适宜粘多糖的分离。

2.4.
3.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剂柱层析法
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剂柱层析法常用的交换剂为DEAE一纤维素和ECTEOLA一纤维素,分
类硼砂型和碱型两种,洗脱剂可用不同浓度碱溶液、硼砂溶液、盐溶液,其优点可吸附杂质、纯化多糖,并适用于分离各种酸性、中性多糖和粘多糖。

如百合多糖、北沙参多糖、太子参多糖等。

2.4.
3.3 活性炭柱层析法
活性炭吸附量大、效率高,是分离水溶性物质的常用吸附剂。

柱层析时活性炭中常拌入等量的硅藻土作稀释剂,以增加溶液的流速。

糖溶液上柱后先用水洗脱无机盐、单糖等再依次增加乙醇浓度进行洗脱。

2.4.
3.4
离子交换柱层析和普通凝胶柱层析联用法
有些植物的多糖成分复杂,除中性多糖外,还含有糖醛酸等,因此往往两种不同性质的色谱柱联用才能得到单一多糖组分。

2.4.
3.5 三种层析柱联用
采用离子交换葡聚糖凝胶柱、丙烯葡聚糖凝胶柱和葡聚糖凝胶柱三者联用,即先进行DEA E—SephadexA柱层析,用蒸馏水洗脱。

水洗组分进一步用SephacrylS柱层析,得到主要组分再用SephadexG一100柱层析,有时会有较高的得率。

三、多糖的纯度鉴定
经过分级纯化的多糖在测定结构前须进行纯度鉴定.而且多糖的纯度不能用通常化合物的纯度标准来衡量,因为即便是多糖纯品,其微观也并不均一,仅代表相似链长的多糖分子的平均分布,通常所谓的多糖纯品也只是一定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的多糖的均一组分.目前常用于多糖纯度的鉴定方法有:高效液相、凝胶层析法、电泳法、色谱法、旋光度法等.
四、常见问题
多糖制备过程中蛋白质的脱除是目前分离纯化多糖的难点。

Sevag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且操作烦琐;三氟三氯乙烷的沸点较低(bp56℃,)易挥发,不宜大量应用;三氯乙酸可引起多糖的降解,从而影响其生理活性;酶价格昂贵,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可以借鉴其它蛋白质脱除的方法,例如用天然澄清剂能简化提取工艺,提高多糖纯度。

脱色也是多糖提取纯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活性炭会吸附多糖而造成多糖的损失;H2 O2氧化脱色容易引起有些多糖的降解,因此,可探索将粗多糖反复溶解与醇析,这可能是多糖脱色的可行方法。

从总多糖中分离单一多糖组分时,各种色谱介质价格昂贵,样品制备量极小,仅限于实验室研究,尚不能规模化生产;而且单一多糖组分生理活性的研究鲜见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