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苄联产苯甲醛生产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催化合成苄基氯连续工艺研究

催化合成苄基氯连续工艺研究

研究与开发催化合成苄基氯连续工艺研究唐 薰 施国军(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长沙410082) 邹纤生(湖南化肥农药衡阳检测站,衡阳421000)摘要 甲苯催化氯化合成苄基氯比热氯化、光氯化有许多优点。

研究了催化合成苄基氯的连续工艺及各项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与分批操作比较,连续操作的收率稍低,但能提高生产能力,操作方便,使产品质量稳定。

关键词 苄基氯 甲苯 氯化 连续催化氯化工艺 氯1 引言苄基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有广泛的用途[1]。

苄基氯的制造几乎都是甲苯直接氯化[2],副产物有苄叉二氯、苄川三氯及环上氯取代物等。

国内目前采用的有热氯化法、光氯化法,未见有关催化氯化的报道。

热氯化由于反应速度慢、副反应显著,已很少采用;光氯化虽应用较广,但有许多缺点,如光照深度有限、传质难于强化、生产能力低、不可避免的黑暗反应和加剧副产物的生成。

采用催化氯化,因反应在物料内部引发,所以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国外曾报道过分别使用有关氯化物、活性炭、红磷及偶氮二异丁腈等为催化剂的氯化[3,4],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研究在筛选和研制催化剂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催化合成连续工艺试验。

2 试验部分2.1 原料及催化剂甲苯,工业品(石油系产品);液氯,钢瓶装,含量为99.5%,工业品;催化剂T PC-05,自制,由含氯引发剂、酰胺、含磷化合物等组合而成。

该催化剂为白色粉状物,溶于甲苯和苄基氯。

由于活性高,加量很少。

反应后与反应物一起进入蒸馏系统,大部分在蒸馏过程中分解,极少部分留在釜残液中。

当釜残液用于水解生成苯甲醛时,此留存的催化剂能起促进作用。

在苄基氯产品的色谱分析中,检验不出该催化剂的存在。

2.2 反应装置和氯化过程反应装置见图1。

反应塔内径40mm ,长630m m ,下部的气体分布板为砂芯多孔材料,塔内填充 4×4m m 的瓷环,反应液温度以夹套内通恒温水调控,上部有扩大部分,用于液滴分图1 连续氯化装置示意图本稿于1996-06-28收到。

水解苄基氯制苯甲醛的方程式

水解苄基氯制苯甲醛的方程式

水解苄基氯制苯甲醛的方程式1. 引言水解苄基氯制苯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通过水解氯代烷烃(苄基氯)得到苯甲醛。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反应的方程式、反应机理、实验条件和应用领域。

2. 反应方程式水解苄基氯制苯甲醛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6H5CH2Cl + H2O → C6H5CHO + HCl该反应是一种亲核取代反应,其中苄基氯在水的存在下被水分子亲核攻击,生成苯甲醛和盐酸。

3. 反应机理反应机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水分子攻击:水分子作为亲核试剂,攻击苄基氯中的碳原子上的部分正电荷。

2.形成过渡态:在攻击过程中,形成一个碳-氧键,同时断裂碳-氯键。

3.转移负电荷:形成一个负离子中间体,负电荷由碳原子转移到含有负电荷的氧原子上。

4.生成产物:通过质子转移,负离子中间体被质子化,得到苯甲醛和盐酸。

4. 实验条件实验条件是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水解苄基氯制苯甲醛的实验条件如下:•温度:一般在室温下进行反应,但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温度。

•溶剂:水通常作为溶剂,提供反应所需的亲核试剂。

•催化剂:通常不需要催化剂。

5. 应用领域水解苄基氯制苯甲醛在有机合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5.1 制药工业苯甲醛是许多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之一。

通过水解苄基氯可以高效地合成苯甲醛,为制药工业提供了便利。

5.2 香精和香料工业苄基氯是许多香精和香料的原料之一。

通过水解苄基氯可以得到相应的芳香醛类化合物,用于生产各种香精和香料。

5.3 高分子材料合成苯甲醛可以作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单体,用于制备聚醛、聚酰胺等高性能材料。

水解苄基氯是合成这些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步骤之一。

结论水解苄基氯制苯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通过水解苄基氯可以得到苯甲醛。

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反应的方程式、反应机理、实验条件和应用领域。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有机化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氯化苄生产工艺及产需现状

氯化苄生产工艺及产需现状

氯化苄生产工艺及产需现状赵远利1,胡国勤2,孔瑞3,高中良4(1.焦作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焦作454100;2.郑州大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2;3.焦作王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焦作454191;4.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焦作454191)摘要:介绍了氯化苄的生产工艺,并比较了其优缺点。

对国内外产需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今后应以发展精馏氯化法为主,逐步淘汰玻璃柱串联连续氯化法、釜式光照氯化法的生产工艺,同时大力发展氯化苄的下游产品的开发,国内短期不宜大规模再上氯化苄生产线。

关键词:氯化苄;氯化;精馏中图分类号:TQ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467(2004)10—0005—02ProductionProcessesandCurrentSituationofoutputandDemandofBe舰ylClllorideZHAoY腑n—U1,HUGuo—qin2,KoNGRIli3,GAoZhong—Uan94(1.JiaozuoPingguangMedicinaLlCo.Ltd.,Jiaozuo454100,China;2.CoUegeofChemicalEngineer-ing,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3.Jiaozuowan咖ngIndustryCo.Ltd.,Jiaozuo454191,China;4.HenanBillionsChemicalIndustryCo.Ltd.,Jiaozuo454191,China)Abstract:Productionprocessesofbenzylchlorideisintmducedandits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compared.CurrentsituationofoutputaJlddemandofbenzylchloridebothathomeandabroadisana—lyzed.Itispointedoutthat,thedevelopmentofprocessinthefutureshouldbemainlyfocusedonrecti6一cationchlorinationmethod.ThepIDcessessuchascontinuouschlorinationinglasscolumninseriesandphotochlorinationareeliminated.Meantime,thedownstreampmductsshouldbevigorouslydeVelopedandtheexpansionofproductionlineofla昭escaleathomeinshorttimeisnotsuggested.1妯ywords:benzylchloride;chlorination;rectification氯化苄又称苄基氯、氯化甲苯,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氯仿、醇及醚混溶,不溶于水,有不愉快的刺激性气味。

氯化苄经苯甲酸苄酯水解制备苯甲醇研究

氯化苄经苯甲酸苄酯水解制备苯甲醇研究

张珍明等 氯化苄经苯甲酸苄酯水解制备苯甲醇研究
2006 Vol 20, No 6 化工时刊
衡的; 在没有补加苯由表 3 看出, 母液套用 2 次, 收率大于 90% , 套用 3 次以上, 收率明显下降, 主 要是由于酯化反应不完全, 主要是由于部分苯甲酸钠
参考文献
[ 1] 吴鑫干, 李陵岚. 工业催化, 2002, 10( 2) : 26~ 32 [ 2] Rantala R K, Hag G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hydrolysis of alpha
- chlorinated tolulene compounds. EP 064 486, 1982- 10- 11 [ 3] 李树安, 张珍明. 现代化工, 1996, 16( 7) : 34~ 35 [ 4] 李树安. 化学工程师, 1999, ( 3) : 11~ 12
剂。
表 1 催化剂种类 对苯甲醇收率的影响
催化剂 新洁而灭 氯化四丁基铵 三乙基苄基氯化铵 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催化 剂的用量/ g 3. 5 2. 5 2. 0 1. 7
醇的收率/ ( % ) 99. 4 95. 6 91. 3 89. 7
2. 2 投料比对苯甲酸苄酯收率的影响 苯甲酸钠与氯化苄物质的量比对苯甲酸苄酯的
由于在水中的溶解损失和过滤损失, 使酯化不完全, 造成水解过程中二苄醚生成量增 加, 苯甲醇 收率降
低。所以为了使苯甲酸钠母液能够循环使用, 不降低 苯甲酸苄酯的收率, 补加 4% ~ 5% 的苯甲酸钠后再
套用, 实验表明: 循环使用 5 次, 收率没有明显降低。
表 3 未补加苯甲酸钠的母液循环使用次数 对苯甲酸苄酯收率的影响
表 2 物质的量比对 苯甲酸苄酯收率的影响

氯化苄经苯甲酸苄酯水解制备苯甲醇研究

氯化苄经苯甲酸苄酯水解制备苯甲醇研究

氯化苄经苯甲酸苄酯水解制备苯甲醇研究张珍明 李树安 葛洪玉(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江苏连云港222005)摘要 研究了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氯化苄与苯甲酸钠反应生成苯甲酸苄酯,然后用30%的NaOH 水解得到苯甲醇;酯化母液用稀硫酸中和回收苯甲酸;水解母液中过量的NaOH 用回收的苯甲酸中和后循环套用,平均收率为96%;w(苯甲醇) 99 3%。

研究了催化剂、物料比等因素对制备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苯甲醇 氯化苄 相转移催化 苯甲酸苄酯 酯化 水解收稿日期:2006-04-26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J HB05-50)作者简介:张珍明(1964~),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精细有机合成。

E-mail:z henming_z hang@Study on Preparation of Benzylalcohol by Hydrolysis fromBenzylchloride via Corresponding Benzoate EstersZhang Zhenming Li Shuan Ge Hongyu(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angsu Lianyungang 222005)Abstract In the presence of P TC,benzylchloride was reacted with sodium benzoate to form corresponding ester,andthen hydrolyze with 30%NaOH to give benzylalcohol with average yield of 96%and purlty of 99 3%.The mother liquors of hydrolysis reused after neutralization with benzoic acid obtained from the mother liquors of etherification reac ting with dilute H 2SO 4.The effects of PTC,the ratio of benzylchloride to sodium acetate on the yield of benzylalcohol were also investiga ted.Keywords benzylalcohol benzylchloride PTC benzyl benzoate esterification hydrolysis 苯甲醇是医药工业和香料工业广泛应用的重要中间体,它的合成路线已有文献综述[1]。

合成苯甲醛的研究进展

合成苯甲醛的研究进展

们所淘汰。随着研究的进行 , 现在人们所研 究 的方 法开始 转 向电解反 应和借 助相转 移 催化剂” ” 。 在电解反应 中,由于加入 了相转移催化 剂, 使 得有 机相和 水相 的相互 反应更 为充 分 ,再加上其可循环性 ,使得整 个工艺更有
利 于环境保 护 。这 种工艺 不但 克服 了产率
创新 科技
2 0 1 3年 2期 ( 中)
合成苯 甲醛的研究进展 6
李欣 路嫔
( 哈 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2 5 )
关键词:甲苯;苯 甲醛 ;催化氧化
摘 要:本文综述 了 目 前 文献 中苯甲醛和各种合成方法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并讨论 了各种 方法的优缺点 ,并探讨 了苯甲醛合成方法的发展趋势。
工. 2 0 0 1 . 3 0( 1 ):2 l一 3 3 .
烧 温度下 的 Mn / Z n / A 1系列催 化剂 , 研究表
明 ,5 0 0c C 焙烧时所 制得 的催化剂 ,其 活性
组分分散较好 ,催化活性最 高 , 苯 甲酸转化
CI ,
— —
【 9 】 樊春玲、刘 文明. 甲苯选择氧化制苯甲醛 的 研究进展 I J 1 . 化工时 刊. 2 0 0 8 . 2 2( 9 ): 6 1 —6 7

甲苯氯 化水 解 法
三 、苯 甲酸及 其脂 类加氢 还原 法

【 4 】 L e y S . V . No r ma n J .G r i f i f t h W. P . Ma r s d e n
P . s y n t h e s i s . 1 9 9 4: 6 3 9 .
我 国现 在生产 苯 甲醛 的厂 家大 多采用 的是甲苯氯化水解法 , 此法也是最早生产 苯

二氯苄粗品催化水解制苯甲醛的研究

二氯苄粗品催化水解制苯甲醛的研究

二氯苄粗品催化水解制苯甲醛的研究刘成兵【摘要】使用酸碱联合水解法,以二氯苄(质量分数≥80%)为原料制备苯甲醛.第一步进行酸性水解,投加0.05%~0.1%的复合锌盐,控制温度在90~120℃之间,搅拌下滴加水,加水时间控制在3h内,反应至酸性气体排出量微弱;酸性水解完毕后,加水将游离酸和催化剂洗去,得到乳白色油状液体;第二步进行碱性水解,加入与油等体积的水,再加入一定量的纯碱和乌洛托品,开动搅拌并升温至100℃左右,保温1h;将油层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进行减压蒸馏即可获得质量分数≥99.0%的苯甲醛.【期刊名称】《上海化工》【年(卷),期】2015(040)004【总页数】3页(P10-12)【关键词】二氯苄;苄基氯;苯甲醛;催化【作者】刘成兵【作者单位】湖北美佳化工有限公司湖北黄冈43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44.1苯甲醛是一种浅黄色或无色、具有挥发性和强折射率的油状液体,带有苦杏仁的味道,因此又称苦杏仁油。

苯甲醛主要用作生产月桂酸、月桂醛、苯甲酸苄醋、苯乙醛的原料,也是染料、香料的重要中间体。

苯甲醛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二氯苄水解法、苯甲醇氧化法、甲苯氧化法、苄基氯氧化法等。

国内较为常见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是二氯苄水解法。

目前常用的水解法为酸碱联合水解法,即先进行酸性水解以分解大部分的二氯苄,再进行碱性水解以分解料液中剩余的二氯苄。

酸性水解若采用二氯苄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热搅拌的反应方法,不但反应时间长(10 h左右)、能耗高,而且会降低搪瓷反应釜的使用寿命(一般生产不到100批次就会报废)。

若酸性水解采用锌盐催化法,则不但反应时间短(3 h左右)、能耗降低,而且搪瓷反应釜的寿命也会大大延长[1-2]。

二氯苄是制造苯甲醛的原料,但由于二氯苄、三氯苄的沸点仅相差10℃,采用精馏的方式分离二者能耗高、耗时长,难以经济地获取较高含量(质量分数≥95%)的二氯苄,因而不得不将二氯苄、三氯苄一起反应,再将副产物分离出来。

氯化苄制备苯甲醛的研究

氯化苄制备苯甲醛的研究

氯化苄制备苯甲醛的研究
王毅;乔旭
【期刊名称】《精细化工中间体》
【年(卷),期】2005(35)1
【摘要】采用环流反应器,对氯化苄进行光氯化,制得苄叉二氯, 再采用相转移催化剂,分别以盐酸和水作为介质,水解后得到了高纯度的苯甲醛。

考察了反应温度、通氯量对氯化反应苄叉二氯转化率的影响,并对进行水解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优惠工艺条件:光氯化反应的优化温度为115 ℃,副产物含量低于 2%;水解反应的适宜条件是在温度100 ℃,水与苄叉二氯比为2∶1(m/m),收率达到99%以上。

【总页数】4页(P44-46)
【关键词】苯甲醛;氯化苄;光氯化;苄叉二氯;环流反应器;水解
【作者】王毅;乔旭
【作者单位】南京水科院瑞迪高新技术公司;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44
【相关文献】
1.对氯苄叉二氯相转移催化水解制备对氯苯甲醛工艺研究 [J], 武文娟;陈东旭;吴卫
2.氯化苄经苯甲酸苄酯水解制备苯甲醇研究 [J], 张珍明;李树安;葛洪玉
3.由氯化苄制备苯甲醛工艺的研究 [J], 王毅;乔旭
4.氯化法制备对氟苯甲醛的研究 [J], 于晓翠;曾理;姜小明
5.氯化苄副产混合物制备苯甲醛 [J], 肖辉亚;张定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化苄联产苯甲醛生产工艺研究
陆建华
(南通利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精细化工研究所)
摘要:本文介绍了氯化苄联产苯甲醛工艺与其他苯甲醛生产工艺比较的情况。

该技术具有对设备要求低,反应耗时少,焦油产生量少,原料
要求低粗品含量高等优点。

关键词:氯化苄;苯甲醛;联合生产工艺
氯化苄和苯甲醛目前国内市场容量较大,生产企业主要靠提高生产量的方法降低固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其实,通过缩短反应时间减低能耗、提高粗品含量、减少焦油产生的方法降低可变生产成本是一项直接提高产品效益的方法。

1.工艺流程说明
以甲苯为原料,BPO为引发剂,在一定温度下通入氯气,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氯化深度,氯化混合物(加入500g稳定剂)精馏得99%以上氯化苄产品,塔釜获得88%左右的二氯苄(含少量一氯苄和三氯苄),在表面活性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精馏得99%以上的苯甲醛产品。

2.苯甲醛生产方法对比分析
目前国内苯甲醛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以二氯苄为主要原料,以水为反应物料兼溶剂,然后选择一定的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水解反应。

苯甲醛工艺的技术核心就是催化剂的选择。

苯甲醛催化剂主要有:Fe系催化剂、Zn系催化剂、酸催化剂、碱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
剂。

这些催化剂中,Fe系催化剂易使物料发生副反应,产生大量焦油而被淘汰,相转移催化工艺路线被南京工业大学申请为专利。

本试验采用自制的表面活性催化剂,将有机相以乳液状态分散于水中,大大增加了水与有机相接触面积,缩短了反应时间。

同时,用Zn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性实验。

3.实验内容及其比较
(1)原料及其用量
原料:一氯苄精馏残液(一氯苄:0.6%、三氯苄:88%、三氯苄:9.4%、其他:2%)。

用量:40g
水:自来水。

用量:36g
催化剂:(自制)表面活性催化剂。

用量:0.1g
(2)实验对比表
实验对比表
(3)实验分析
采用表面活性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减低能耗;从物料颜色对比可以看出,采用表面活性催化剂焦油生成量较小;采用表面活性催化剂粗品含量较高,增加了产品收率。

(4)实验缺陷
由于小试物料投料量少,取样频繁,使得粗品损耗大,收率计算
不准确。

4.结论
(1)运用联合法生产工艺可以降低物料在系统中的循环比例。

(2) 采用表面活性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减低能耗、提高粗品含量、减少焦油的产生提高产品收率,从而降低产品可变生产成本。

(3)可以采用表面活性催化剂工艺路线进行中式,确定摩尔收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