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

合集下载

唐朝的皇位顺序

唐朝的皇位顺序

唐朝的皇位顺序如下:
唐太宗李世民(627年-649年在位)
唐高宗李治(649年-683年在位)
中宗李显(684年-690年在位,705年-710年在位,两次在位)
睿宗李旦(690年-710年在位)
唐玄宗李隆基(710年-756年在位)
唐肃宗李亨(756年-762年在位)
唐代宗李豫(762年-779年在位)
德宗李适(779年-805年在位)
顺宗李诵(805年-806年在位)
宪宗李纯(806年-820年在位)
穆宗李恒(820年-824年在位)
敬宗李湛(824年-826年在位)
文宗李昂(826年-840年在位)
宣宗李忱(840年-846年在位)
懿宗李柷(846年-859年在位)
僖宗李儇(859年-873年在位)
昭宗李晔(873年-904年在位)
哀帝李柷(904年-907年在位)
总的来说,唐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相对混乱,经常出现权
臣篡位、宫廷政变等情况。

不过,唐朝也出现过一些有作为的皇帝,如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他们为唐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唐朝(6189—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开放式多民族王朝,共历13代皇帝,称“唐太宗”。

第一代唐太宗(李淳风,高祖,599-649年),被誉为“唐初之祖”。

他以弘扬传统文化、治理政令名声远播,建立了唐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基础。

第二代唐高宗(李治,孝文帝,650-683年),在他的统治期间实行“文景之治”,加强对外政策,把唐朝建立成一个强大的多民族王朝。

第三代唐中宗(李显,武则天,684-710年),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君主,改革了外交政策,发展商业,提高国力,但最后还是因为反对等原因而被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武将玄武朱棣凌迟打败。

第四代唐玄宗(李隆基,长庆帝,711-762年),他继承了武则天的大业,统治期间实行了“唐文苑制”,以及建立文学院等政策,使文学艺术得以发展。

第五代唐代宗(李旦,神宗,763-779年),他的统治期间,唐王朝的统治力达到最高峰,中央朝廷所管辖的地区从山西缩小到江淮到乾元直到九省,实行经济改革,部分地区得以发展。

第六代唐德宗(李适,贞观帝,780-805年),他改革了经济,统一了司法,增加了新的税种,重新组建了社会,恢复了编制制度,他的政策使唐朝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第七代唐宣宗(李忱,咸亨帝,806-820年),他发表了《新闻辞》,改革了官制,发展外交政策,消除内外势力对立;此外,他还着重发展民间文学,使文学艺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八代唐文宗(李纯,代宗,821-824年),他继续进行唐宣宗所开创的政策,尤其是军事政策,更加强硬,他的政策使唐朝占领了东胡的江淮流域,统治范围达到最大范围。

第九代唐懿宗(李晔,大中祥符帝,825-827年),他推行经济改革,政治稳定,把统治范围拓展到河南。

第十代唐僖宗(李耷,昭烈帝,828-841年),他改革了官制,恢复了郡县政府,派遣官员出使多个国家,开拓外交关系。

第十一代唐敬宗(李寻,景龙帝,842-846年),他推行了“大朝”政策,积极思考宗教政策,推行文艺发展。

唐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唐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唐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唐朝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系列皇帝,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统治整个中国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2、唐高宗玄宗李隆基(650年-683年):唐高宗玄宗李隆基曾在位13年,他是一个崇尚文化的皇帝,建立的文学经典被称为“玄宗文学”。

3、唐中宗武则天(690年-705年):武则天于690年即位,是唐朝最著名的女皇帝,她将唐朝帝国扩大到了目前的范围。

4、唐玄宗李隆基(705年-710年):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在位5年,但他也在位期间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唐神宗李存勖(710年-711年):唐神宗李存勖在位仅一年,他是唐朝第三个帝王,被誉为“上元国师”,因其时代的文化蓬勃发展而闻名。

6、唐懿宗李治(711年-713年):唐懿宗李治是唐朝第四位帝王,他也是唐朝的第一位统治者,他的统治期间大量的经济改革推动了唐朝的繁荣。

7、唐代宗李显(714年-756年):李显是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继承了前几位皇帝的传统,在位期间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他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新时代——“唐盛世”。

8、唐睿宗李旦(756年-762年):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的第六位帝王,他继承了前几位皇帝的传统,积极发展文化,对国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9、唐肃宗李亨(762年-779年):唐肃宗李亨在位17年,他
是一个极具开拓精神的皇帝,大力发展工农业,为唐朝乃至整个太平盛世做出了重要贡献。

10、唐代宗李儒成(780年-805年):唐李儒成是唐朝的最后一位帝王,他在位25年,推行了许多扶持百姓的改革,但也无法阻止唐朝的衰落。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一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一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唐朝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年~626年武德618年~626年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627年~649年贞观627年~649年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650年~683年永徽650年~655年显庆656年~661年龙朔661年~663年麟德664年~665年乾封666年~668年总章668年~670年咸亨670年~674年上元674年~676年仪凤676年~679年调露679年~680年永隆680年~681年开耀681年~682年永淳682年~683年弘道683年中宗(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84年,(以及705年~710年)嗣圣684年睿宗(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684年,(以及710年~712年)文明684年武周(690年~705年)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684年~705年光宅684年垂拱685年~688年永昌689年载初690年中宗(重新即位)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见684年,)705年~710年神龙705年~707年景龙707年~710年睿宗(重新即位)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见684年,)710年~712年景云710年~711年太极712年延和712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712年~756年先天712年~713年开元713年~741年天宝742年~756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756年~762年至德756年~758年乾元758年~760年上元760年~761年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762年~779年宝应762年~763年广德763年~764年永泰765年~766年大历766年~779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李适780年~805年建中780年~783年兴元784年贞元785年~805年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805年永贞805年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李纯806年~820年元和806年~820年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821年~824年长庆821年~824年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824年~826年宝历824年~826年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826年~840年宝历826年大和827年~835年开成836年~840年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840年~846年会昌841年~846年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李忱846年~859年大中847年~859年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859年~873年大中859年咸通860年~873年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873年~888年咸通873年~874年乾符874年~879年广明880年~881年中和881年~885年光启885年~888年文德888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888年~904年龙纪889年大顺890年~891年景福892年~893年乾宁894年~898年光化898年~901年天复901年~904年天佑904年昭宣光烈孝皇帝李祝904年~907年天佑904年~907年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唐朝皇帝列表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唐朝皇帝年号

唐朝皇帝年号

唐朝皇帝年号年号起讫时间使用时间备注李渊(在位:618年—626年)武德618年五月—626年9年九年二月唐太宗即位沿用唐太宗(在位:626年—649年)贞观627年—649年23年一作正观。

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唐高宗(在位:649年—683年)永徽650年—655年6年650年,新罗开始使用中国唐朝年号显庆656年—661年二月6年为避讳唐中宗李显的名字,因此唐朝人追称显庆年号多称明庆,又作光庆龙朔661年三月—663年3年麟德664年—665年2年《旧唐书》、《新唐书》都称是龙朔三年十二月,诏改明年正月一日为麟德元年。

但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纪元钞》则记载“龙朔四年六月一日改”,与史书的记载相差半年。

乾封666年正月—668年二月3年总章668年二月—670年二月3年《旧唐书》和新疆出土的《唐纪元钞》作乾封三年二月改元总章元年;《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作乾封三年三月改元咸亨670年三月—674年八月5年上元674年八月—676年十一月3年仪凤676年十一月—679年六月4年调露679年六月—680年八月2年永隆680年八月—681年九月2年因避讳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唐朝人多称永崇开耀681年九月—682年二月2年永淳682年二月—683年2年弘683年十二月1个道月唐中宗(在位:683年—684年)嗣圣684年正月—二月2个月唐睿宗(在位:684年—690年,684年九月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文明684年二月—八月7个月光宅684年九月—十二月4个月垂拱685年—688年4年永昌689年正月—十一月11个月载初689年十一月—690年八月2年从元年起用子正武周年号年号起讫时间使用时间备注武则天(在位:683年—705年)天授690年九月—692年三月3年用子正。

元年九月改国号为周如意692年四月—九月6个月用子正长寿692年九月—694年五月3年用子正延载694年五月—十二月8个月用子正证圣695年正月—九月9个月用子正天册万岁695年九月—十一月3个月用子正万岁登封695年十二月—696年三月4个月用子正万岁通天696年三月—697年九月2年用子正神功697年九月—十二月4个月用子正圣历698年—700年五月3年用子正久视700年五月—701年正月2年元年十月复寅正大足701年正月—十月10个月长安701年十月—704年4年神龙705年—707年九月3年元年二月中宗复国号唐年号起讫时间使用时间备注唐中宗(在位:705年—710年)景龙707年九月—710年六月4年李重茂(在位:710年)唐隆710年六月—七月2个月或作唐元、唐兴、唐安唐睿宗(在位:710年—712年)景云710年七月—712年正月3年太712年正月—四月4个极月延和712年五月—八月4个月唐玄宗(在位:712年—756年)先天712年八月—713年十一月2年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29年天宝742年—756年七月15年三年正月朔改“年”为“载”唐肃宗(在位:756年—762年)至德756年七月—758年二月3年称“年”为“载”乾元758年二月—760年闰四月3年元年二月复载为年上元760年闰四月—761年九月2年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去年号,称元年,以建子月为岁首宝应762年四月—763年六月2年元年四月十五日改元,并恢复寅正。

大唐皇帝列表

大唐皇帝列表

大唐皇帝列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一篇:大唐皇帝列表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

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

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葬在献陵。

朝代故事:玄武门之变。

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

字为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

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

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病死,享年50岁,谥号为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朝代故事: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年~683年),649年—683年在位,共24年。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

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二十三年即位。

病死,享年55岁,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葬于乾陵。

中宗(为武后所废)李显,684年在位,(以及705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

被毒杀,时年44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

睿宗(为武后所废)李旦684年在位,高宗第九子,(以及710年-712年)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

享年54岁,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

武周(690年—705年)则天顺圣皇后武曌李重茂710年,在位1个月,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

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1个月后,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

后事不详。

睿宗(重祚)李旦(见684年)(662年—716年),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唐朝历代皇帝一览表

唐朝历代皇帝一览表

唐朝历代皇帝一览表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始于高祖李渊,终于哀帝,共20帝。

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最。

唐高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

高祖李渊(566-635)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

617年出任太原留守。

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

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

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598-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

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649年即位,在位34年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

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

683年病死,时年56岁。

中宗李显(656-710)(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

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662-716)(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

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

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685-761)(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李隆基,睿宗第三子。

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

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安史之乱”,“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

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711-762)756年即位,在位7年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

“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

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726-779)762年即位,在位17年代宗李豫,肃宗长子。

唐朝历代皇帝列表

唐朝历代皇帝列表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高祖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

690年,67岁的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

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

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力达到极盛,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灭亡。

唐共历经21位皇帝(不含武则天),共290年。

一、李渊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庙号:高祖辈份:第一代在位:618——626(8年)生卒:566——635(70岁)皇考:北周唐国公李虎子李昺子生母:独孤氏年号:武德(618——626)陵墓:献陵(今陕西省三原县城东25公里之土原上)二、李世民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辈份:第二代在位:626——649(23年)生卒:598——649(52岁)皇考:高祖次子生母:窦氏年号:贞观(627——649)陵墓:昭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三、李治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庙号:高宗辈份:第三代在位:649——683(34年)生卒:628——683(56岁)皇考:太宗第九子生母:长孙皇后年号:永徽(650——655)显庆(656——661)龙朔(661——663)麟德(664——665)乾封(666——668)总章(668——670)咸亨(670——674)上元(674——676)仪凤(676——679)调露(679——680)永隆(680——681)开耀(681——682)永淳(682——683)弘道(683)陵墓:乾陵(今陕西省乾县西北梁山上,和武则天合葬)四、李显(又名李哲)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庙号:中宗辈份:第四代在位:683——684(1年)705——710(5年)生卒:656——710(55岁)皇考:高宗第七子生母:武瞾年号:嗣圣(684)神龙(705——707)景龙(707——710)陵墓: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五、李旦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庙号:睿宗辈份:第四代在位:684——690(6年)710——712(2年)生卒:662——716(55岁)皇考:高宗第九子生母:武曌年号:文明(684)光宅(684)垂拱(685——688)永昌(689)载初(689——690)景云(710——712)太极(712)延和(712)陵墓: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六、武曌谥号:则天顺圣皇后庙号:无辈份:第三代在位:690——705(15年)生卒:624——705(82岁)皇考:武士彟生母:杨氏年号:天授(690——692)如意(692)长寿(692——694)延载(694)证圣(695)天册万岁(695)万岁登封(695——696)万岁通天(696——697)神功(697)圣历(698——700)久视(700——701)大足(701)长安(701——704)神龙(705)陵墓:与高宗合葬乾陵(今陕西省乾县西北梁山上)七、李重茂谥号:少帝庙号:无辈份:第五代在位:710(十天)皇考:中宗子年号:唐隆(710)唐元(710)八、李隆基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辈份:第五代在位:712——756(44年)生卒:685——762(78岁)皇考:睿宗第三子生母:窦氏年号:先天(712——713)开元(713——741)天宝(742——756)陵墓:泰陵(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九、李亨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辈份:第六代在位:756——762(6年)生卒:711——762(52岁)皇考:玄宗第三子生母:杨氏年号:至德(756——758)乾元(758——760)上元(760——762)宝应(762)陵墓: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十、李豫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辈份:第七代在位:762——779(17年)生卒:726——779(54岁)皇考:肃宗长子生母:吴氏年号:宝应(762——763)广德(763——764)永泰(765——766)大历(766——779)陵墓: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檀山上)十一、李适谥号:神武圣文皇帝庙号:德宗辈份:第八代在位:779——805(26年)生卒:742——805(64岁)皇考:代宗长子生母:沈氏年号:建中(780——783)兴元(784)贞元(785——805)陵墓:崇陵(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嵯峨山)十二、李诵谥号: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辈份:第九代在位:805(1年)生卒:761——806(46岁)皇考:德宗长子生母:王氏年号:永贞(805)陵墓:丰陵(今陕西省富平县东瓮金山)十三、李纯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宪宗辈份:第十代在位:805——820(15年)生卒:778——820(43岁)皇考:顺宗长子生母:王氏年号:元和(806——820)陵墓:景陵(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金帜山)十四、李恒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庙号:穆宗辈份:第十一代在位:820——824(4年)生卒:795——824(30岁)皇考:宪宗第三子生母:郭氏年号:长庆(821——824)陵墓:光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尧山)十五、李湛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辈份:第十二代在位:824——826(2年)生卒:809——826(18岁)皇考:穆宗长子生母:王氏年号:宝历(825——826)陵墓: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十六、李昂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辈份:第十二代在位:826——840(14年)生卒:809——840(32岁)皇考:穆宗第二子生母:萧氏年号:大和(827——835)开成(836——840)陵墓:章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天乳山)十七、李炎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辈份:第十二代在位:840——846(6年)生卒:814——846(33岁)皇考:穆宗第五子生母:韦氏年号:会昌(841——846)陵墓:端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十八、李怡谥号: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庙号:宣宗辈份:第十一代在位:846——859(13年)生卒:810——859(50岁)皇考:宪宗第十三子生母:郑氏年号:大中(847——860)陵墓:贞陵(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十九、李漼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辈份:第十二代在位:859——873(14年)生卒:833——873(41岁)皇考:宣宗长子生母:晁氏年号:咸通(860——873)陵墓:简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二十、李儇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宗辈份:第十三代在位:873——888(15年)生卒:862——888(27岁)皇考:懿宗第五子生母:王氏年号:乾符(874——879)广明(880——881)中和(881——885)光启(885——888)文德(888)陵墓:靖陵(今陕西省乾县东北)二十一、李晔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辈份:第十三代在位:888——904(16年)生卒:867——904(38岁)皇考:懿宗第七子生母:王氏年号:龙纪(889)大顺(890——891)景福(892——893)乾宁(894——898)光化(898——901)天复(901——904)天祐(904)陵墓:和陵(今河南省偃师县太平山)二十二、李柷谥号: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后唐时议庙号为景宗辈份:第十四代在位:904——907(3年)生卒:892——908(17岁)皇考:昭宗第九子生母:何氏年号:天祐(904——907)陵墓:温陵(今山东省定陶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
顺序
时间
朝代庙号谥号
年号
姓名
备注
1
618-626
唐高祖
李渊
毁誉参半
2
626-649
唐太宗
贞观
李世民
凌烟阁。
3
649-683
唐高宗
永徽等
李治
4
684.1- 684.2
唐中宗
李显(哲)
韦后.安乐公主
5
684-684
唐睿宗
李旦
6
684-705
武则天

太平公主
7
705年-710
唐中宗
李显(哲)
8
710-712
唐睿宗
李旦
9安史之乱
10
756-762
唐肃宗
李玙
唐衰落的开始.惊死
11
762-779
唐代宗
李豫
李辅国,郭子仪
12
779-805
唐德宗
李适Kuò
削藩的挫折
13
805-805
唐顺宗
顺宗
最快太上皇
14
805-820
唐宪宗
李纯
元和中兴被谋害
15
820-824
唐穆宗
李恒
郭氏一系,畋游无度,不留意天下之务
16
824-826
唐敬宗
宝历
李湛
宦官谋杀,终年18岁
17
826-840
唐文宗
李昂
唐没落转型.抑郁病死
18
840-846
唐武宗
李炎
信道毁佛.会昌中兴。
19
846-859
唐宣宗
李忱
延缓了唐帝国,小太宗
20
859-873
唐懿宗
李漼
沉湎游乐
21
873-888
唐僖宗
李俨
热衷游乐.黄巢起义
22
888-904
唐昭宗
李晔
如崇祯.悲剧性的皇帝
23
904-907
唐哀帝
李柷
昭宗哀帝为朱温所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