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降幅趋缓

合集下载

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今年以来,全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深化“目标强县富民、空间东进西拓、产业扬长补短、民生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幸福、发展科学持续”战略路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在经济大环境总体走低的发展态势下,我县经济发展也有所趋缓。

总体看来,上半年,我县投资拉动有所增强,企业效益逐步好转,民生条件不断改善,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排名靠前指标增幅有所回落,一季度排名靠后指标总体好转,全县经济在艰难前行中逐步趋好。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情况1、地方生产总值增幅回落。

上半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9.3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41.9%,增长8.7%,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分别比全市、全省和全国高了1.6、2.5和2.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5亿元,增长4.5%,比一季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8.71亿元,增长10.5%,比一季度低了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6.89亿元,增长7.4%,增幅居第4位。

2、工业生产得到较快增长。

上半年我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06.31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7.75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比一季度低0.6个百分点,比全市高了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

今年以来我县工业产值逐步走高后,5月份增幅出现回落,6月份回落态势加快,主要是建筑五金业增幅回落较快;化工产品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幅由降转增;造纸及纸制品业降幅逐步收窄。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8%,增幅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

销售产值86.76亿元,增长19.1%,产销率达9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5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

52家规模以上企业效益明显趋好,今年以来我县工业经济效益由大幅下降逐步收窄进而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增长,上半年利税总额3.01亿元,增长26.7%,实现利润1.72亿元,增长43.3%,比一季度提高了95.6个百分点,比产值增幅高了30.8个百分点。

郑州市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郑州市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郑州市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郑州市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实施科教兴郑、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开拓进取,努力克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加快城市化进程,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优化,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8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01.9亿元,增长9.6 %;第三产业增加值376.5亿元,增长12.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7∶49.2∶45.1变化为5.3∶48.9∶45.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2225元。

在国民经济总量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增加值289.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5.2%,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0.9%,占非公有制经济的88.0%,分别比上年提高4.9个和0.8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稳定。

全年中心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7%,八大类价格除衣着类价格下降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2.2%,交通和通讯下降4.1%外,多数商品价格高于上年水平(分类价格见附表1)。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44.8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05.7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0.4万人。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44.9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97.3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2.6万人;三次产业从业结构比例是:42.0∶28.2∶29.8。

如何看待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注。

特别是经济增速回落,成为人们热议话题。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总体趋缓,第二季度增速“破八”以后,不少人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三季度增速会转好或趋稳。

但7、8月的宏观数据并未显现出转好迹象。

于是,国内各种担忧的言论又多了起来,国际上中国经济将要“硬着陆”的声音也高了起来,国外媒体上有人认为“中国政府低估了经济下滑的速度,总是跟在曲线的后面”,还有人认为,“全球危机进入第三阶段开始向东扩散,中国和一些新兴市场终于屈从于债务杠杆的影响”。

那么怎样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首先,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不能由此断言中国经济正在走向‘硬着陆’。

如果与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急剧下滑相比较,这一轮经济减速要更加缓和。

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8%,以后逐季放缓,到2009年一季度急剧下滑至6.6%,7个季度下降了8.2个百分点,而这一轮经济放缓比上次要明显温和,经济增速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1.9%逐步放缓至2012年第二季度的7.6%,10个季度放缓了4.3个百分点。

比较这两轮经济增速下降的幅度,很难断言中国经济将走向硬着陆。

其次,我国经济总体上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一是国内需求实际增速正在回升。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同比增长20.2%,与前期基本持平,考虑到通胀走低因素,实际增速有所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虽然继续回落,但实际增速已由4月份的10.7%上升到8月的12.1%。

二是农业生产形势向好。

夏粮历史性实现“九连增”,秋粮长势良好,全年农业有望丰收,为稳定食品供应和物价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东部沿海一些省份经济出现回稳迹象,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上半年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2、0.2、0.4、0.3、0.1个百分点。

锐意进取 铸就辉煌——唐山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锐意进取 铸就辉煌——唐山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费向群众发放宣传品等利用多渠道、 多层次、 多种形式进
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 口环境。唐 山市 自18年以来已连续十几年荣获全省计划生育先进 98
市称号。98 19 年被国家计生委授予“ 全国计划生育系统先 进集体”20 年被中央宣传部、 ,0 1 国家计生委授予“ 全国婚 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十佳红旗单位”20 年4 ,02 月被省委、 省 政府命名为全省唯一的“ 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市” 。

行宣传。通过宣传 ,使广大群众依法生育的意识明显增 强, 生育观念发生很大改变, 全市符合照顾二胎条件但自
愿放弃生育的育龄妇女已达4 万人; . 5 几年来 , 全市办理农

各级党委、 政府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 亲
村独生子女高考加十分人数达800 ,0多人, 在全省领先。
自抓、 负总责落到实处, 为提升计生工作内在质量提供 “
取普及优生优育知识、 查环查孕 、 妇女病防治等措施 , 共 同做好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现育龄夫妇普遍享受基 本的生殖保健服务。0 1 县乡两级共开展生殖保健咨 20 年, 询4287 0 , 人次, 4 孕期保健8 , 2 81 人次, 7 检查不孕( 证 育) 67 3 ,3人次, 治疗547 ,1人次, 检查各种疾病74 14 4 ,3人次, 治疗8 , 8 74 人次。随着工作进展 , 4 唐山市致力于巩固“ 三
策, 坚持依法行政。几年来, 年均政策生育率为9. %, 93 0 年均人 口自然增长率为3 5 o . % 。到2o 年底全市育龄妇 3 01
育水平的决定》《 、中宣部、 国家计生委关于广泛开展婚育 新风进万家活动的通知》《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计划生 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精神, 求真务实, 改革创新, 全面提

2022年电力供需呈平衡有余态势

2022年电力供需呈平衡有余态势

2022年电力供需呈平衡有余态势2022年,全国范围内电力生产和消费增速回升;电力投资增幅加大、结构有所优化,新增装机连续保持较大规模,非化石能源发电加快进展,电力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全国供应力量充分,发电设备利用小时降幅收窄。

总体来看,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个别省区略有富余;火电企业效益有所好转、电网公司盈利下降,但行业效益没有稳定的市场保障机制,估计2022年全国电力供需将保持总体平衡有余态势。

但同时会消失部分地区、地区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偏紧状况,并存在肯定的电力电量缺口。

数据电力投资与新增力量结构得以优化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96% 全国电源新增生产力量8970万千瓦2022年,电力投资和新增力量的结构连续优化,供应力量充分。

据统计,全国电力建设完成投资7558亿元,同比增长19.93%。

其中,电源投资3711亿元,占全部电力投资的49.10%,同比增长8.92%,增速比上年提高3.31个百分点;电网投资3847亿元,比上年增长32.89%,占全部电力投资的50.90%。

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呈现连续加快结构调整的态势,水电、核电、风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 2.33%、74.91%和43.90%,火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1.11%。

202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6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6%,增速比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

分月用电量逐月加速回升,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自2022年10月份以来首次消失真正意义上的正增长;2022年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7810亿千瓦时、8716亿千瓦时、10110亿千瓦时、9795亿千瓦时,分别增长-4.02%、-0.59%、7.97%和20.72%,用电增速连续四个季度回升。

2022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力量8970万千瓦,其中,水电1989万千瓦,火电6083万千瓦,风电897万千瓦,太阳能1.87万千瓦。

新增结构连续优化,可再生能源投产规模逐步扩大,风电新增翻倍增长;新投产百万千瓦火电机组10台,新投产单机容量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比重高达55.03%,30万千瓦以下机组(占新增火电机组的7.8%)基本都是热电联产机组、资源综合利用机组;核电新开工规模850万千瓦,在建规模2180万千瓦,位居世界首位。

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中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进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回落个百分点。

从年内运行趋势看,1—2月、1—3月、1—4月、1—5月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呈稳中趋缓态势,但总体上仍运行在一个较快的增长区间。

其中,6月份生产回升明显,月度增幅达年内最高。

图1 2010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效益呈现良好态势。

1—6月,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同比分别提高个、个、个百分点。

年内利润增幅虽不断回落,但幅度逐月收窄,1—6月较1—2月、1—3月、1—4月、1—5月分别回落个、个、个、个百分点。

图2 2009年以来工业利润累计增幅二、工业经济运行基本特点(一)工业增速适度回落受通胀压力推动和需求放缓影响,今年以来工业生产步伐放缓,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呈小幅回落态势,累计回落个百分点。

一是轻工业逐月回落,重工业保持相对平稳。

1—6月,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连续四个月不断回落,较一季度回落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与一季度持平。

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个百分点,且两者差距不断扩大,较1—2月扩大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和%,重工业贡献率较一季度提高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提高个百分点,工业重化趋势日趋明显。

二是“三资”工业平稳增长,股份制工业小幅回落。

1—6月,规模以上“三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与一季度增速持平。

各月累计增速在15%的水平基准上以±个百分点上下波动,增速较为平稳。

工业经济效益情况分析2

工业经济效益情况分析2

7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分析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县的工业经济效益运行呈现出波动下行态势。

但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的经济效益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工业经济效益呈现好迹象,到达下半年7月企业经济效益上升的势头趋缓。

文章对7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标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下半年工业效益趋势作了判断,并就促进全县工业经济效益健康快速发展提出建议。

一、工业经济效益运行的总体特点1、工业经济效益总量上升速度有所下降7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61.56亿元, 7月份当月实现收入为7.28亿元,7月与前6月平均水平9.04亿相比减少19.5%;7月利润总额累计为4.29亿元, 7月当月实现0.35亿元,7月与前6个月平均水平0.66亿相比降低47.0%;7月税金总额累计为9.45亿元, 7月当月实现0.29亿元,7月与前6个月平均水平0.21亿相比增长38.1%。

2、工业经济效益增速波动下行由于今年7月以前经济运行处于高峰县,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增长迅猛,同期的高基数导致今年各项效益指标增速呈现出波动下行的趋势。

如下表所示:上半年涡阳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效益指标同比增速(%)-3、小型企业发展形势好于中型企业从企业规模上看,中型企业各项主要效益指标增长速度一般,而小型企业发展较快,对全县的贡献相对多些。

7月份中型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6.22亿元,同比增长15.51%;利润总额2.12亿元,同比增长30.3%。

小型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40亿元,同比增长31.87%;利润总额2.17亿元,同比增长31%。

小型企业的发展速度比中型企业分别高出16.36百分点、0.7百分点。

4、一些重点行业效益速度上升快7月份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前九名的行业中,2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有高达100%以上的增长;利润总额有4个行业的增速较去年同期有翻倍的增长。

总结实验报告

总结实验报告

证券投资实验总结报告姓名:何琴班级:073金融一班学号:20073029037指导老师:徐金喜1. 证券市场当前分析2. 对铜峰电子上市公司投资分析证券市场当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无论是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还是发展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银行、证券、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

这表明当今中国金融业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正在成为世界金融格局中的新生力量。

一、证券市场发展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地区)的证券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深刻而重要的变化。

各国(地区)证券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显示出全球化的趋势。

这些全球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证券市场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频繁且影响深远,并最终导致全球证券市场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证券市场出现了一体化趋势。

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异地上市、海外上市以及多个市场同时上市的公司数量和发行规模日益扩大,海外发行主权债务工具的规模也非常巨大。

其次,从投资者层面看,随着资本管制的放松,全球资产配置成为流行趋势,个人投资者可以借助互联网轻松实现跨境投资,以全球基金、国际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大量投资境外证券,主权国家出于外汇储备管理的需要也形成对外国高等级证券的巨大需求。

第三,从市场组织结构层面看,交易所之间跨国合并或跨国合作的案例层出不穷,场外市场在跨国购并等交易活动的驱动下,也渐趋融合。

第四,从证券市场运行层面看,全球资本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增强。

(二)投资者法人化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开放式共同基金、封闭式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此外还有对冲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快速成长,它们在证券市场上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主导作用。

(三)金融创新深化创新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进入21世纪,天气衍生金融产品、能源风险管理工具、巨灾衍生产品、政治风险管理工具、信贷衍生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扩展了“金融帝国”的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降幅趋缓
今年以来,在政府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的积极作用下,我市工业企业生产企稳向好,高能耗企业也逐渐恢复正常生产。

1-6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降幅势头逐步有所减缓。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情况
据初步统计资料显示,1-6月,全市605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258.0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0%;按可比价计算,其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同比下降了16.2%,快于去年同期7.2个百分点。

其中,全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080.60万吨标准煤,占总计的85.9%;工业总产值为836.74亿元,占总计的28.6%。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六大高耗能行业所占比重较高,对全市能耗影响较大,是我市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图一 分行业能耗比重图
压延11%压延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24%
煤炭开采和洗选1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1%
在国家重点监测的159户企业58项产品单耗指标中,1-6月有32项产品单耗指标下降,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产品和工序上;有26项产品单耗指标上升,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工序能耗。

二、重点耗能企业的能耗与几个相关重要经济数据的关系
今年全市年耗能在万吨以上标准煤的工业企业有280户。

1-6月其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058.80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的84.2%,其能耗的波动对全市节能工作影响较大,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增幅与工业产值、电力消费、电力产出相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能耗降幅快于工业产值降幅。

去年年初由于受雨雪灾害影响,设备不稳,开停工频繁,能耗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客观上使得去年同期综合能源消费量偏高。

同时伴随着各种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高耗能行业企业产能扩大,使去年能耗和产值均处于较高水平。

今年我市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又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
生产疲弱,为了减少运作成本,生产消费了部分前期囤积的半成品,能源消费低于历史同期水平。

1-6月,全市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回升0.5%,能耗同比降低7.3%,能耗降幅快于产值降幅7.8个百分点。

(参见下图二)
图二 能耗与产值对比趋势图-20
-15
-10
-5
5
10
15
20
25
30
2008年6月2008年8月2008年10月2008年12月2009年2月2009年4月2009年6月%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幅工业产值增幅
(二)工业用电量和能耗开始止跌转稳。

作为我市重要的能源消费品种之一,电力消费一直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温度计”。

六大高耗能行业是我市工业用电的主体,占工业用电量的69.0%。

从图三可以看到,2008年12月起,由于电力、钢铁、有色等行业企业的产品产量大幅缩减,高耗能行业企业的用电量和能耗双双下滑。

同时全市58项产品单耗指标,在32项下降的指标中,单位产品电耗指标占了近一半,单位产品用电量下滑也促使能耗水平进一步下降。

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工业生产企稳向好,电力消费与能耗均有止跌转稳的趋势。

图三 能耗与电力消费对比图-30
-20
-10
10
20
30
40
2008年6月2008年8月2008年10月2008年12月2009年2月2009年4月2009年6月%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幅电力消费增幅
(三)电力产出与能耗增幅有较高的关联性和同步性。

高能耗企业既是能源的消费者,又是能源的重要生产者。

从图四中看到,能耗的增幅与电力产出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并保持了一定的同步变动。

由于受去年下半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能源需求逐渐放缓,而电力产出并不能够作为库存商品囤积,消费需求弱化自然产量也随之减少。

全市以珞璜电厂为代表的几大电厂火力发电量同比下滑,带动占全市能耗近30%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能耗下降,进而影响了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变动趋势。

图四 能耗与电力产出对比趋势图-30
-20
-10
10
20
30
2008年6月2008年8月2008年10月2008年12月2009年2月2009年4月2009年6月%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幅电力产出增幅
三、下半年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近年来,我市节能减排工作收效逐渐显著,技术节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高能耗行业所占比重也在进一步缩小。

但是,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下半年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依然面临着以下困难与挑战。

一方面,当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了企业实施技术节能技改的积极性。

由于在短期内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节能收益的回收期又相对较长,在当前经济的复苏阶段,受原材料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制约,企业担心投入的节能成本会影响到生产利润,有可能放弃一些高成本的节能技术,转而采用低成本、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这将增加企业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

另一方面,高能耗企业逐渐恢复生产将进一步影响全市节能降耗任务目标的完成。

2007年底至2008年上半年,国内外资源价格涨幅较大,市场需求旺盛,高能耗企业也因此囤积了较多的煤炭、焦炭、柴油等能源,而2008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需求萎缩使库存大量增加,生产增速下降,大部分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一直在消耗之前囤积的能源库存,使前期能耗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下半年经济的逐渐复苏,能源需求回升,高耗能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并且在“去库存化生产”告一段落之后,预计将带来新一轮能源消费的上涨,这也将给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

(能源处胡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