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五挡变速器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6级1班设计者:*****************指导教师:***2***年7月12日目录第一部分:车型基本参数---------------------------3第二部分:传动方案拟定---------------------------4第三部分: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5 第四部分:变速器齿轮的设计计算--------------------6 第五部分:变速器轴的设计计算----------------------14 第六部分: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18 第七部分:参考资料------------------------------20两轴五档机械式变速器设计变速器的结构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换挡操纵的可靠性与轻便性,传动的平稳性与效率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对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以及变速器的参数做优化匹配,可得到良好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采用自锁及互锁装置、倒档安全装置,对接合齿采取倒锥齿侧(或越程接合、错位接合、齿厚减薄、台阶齿侧)等措施,以及其他结构措施,可使操纵可靠,不跳档、乱档、自行脱档和误挂倒档;采用同步器可使换挡轻便、无冲击及噪声;采用高齿、修形及参数优化等措施可使齿轮传动平稳、噪声低。

降低噪声水平已成为提高变速器质量和设计、工艺水平的关键。

变速器设计的基本要求:(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的动力性和经济性;(2)设置不同挡位,满足用来调整与切断发动机动力向驱动轮的传输并使汽车能倒退行驶;(3)工作可靠,汽车行驶过程中,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以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出现;(4)工作效率高,噪声小;结构简单、方案合理;计 算 与 说 明主要结果一.车型基本参数选择二.传动方案拟定 两轴式变速器与三轴式变速器相比,其结构简单、紧凑且除最到挡外其他各档的传动效率高、噪声低。

汽车设计课设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设说明书

辽宁工业大学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骏捷舒适型轿车聚散器设计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101学号:8学生姓名:范英指导教师:秦玉英教师职称:副教授起止时刻:目录第1章汽车聚散器综述 (2)聚散器的结构型式 (2)聚散器的功能及其组成 (2)聚散器盖与发动机飞轮用螺栓紧固在一路,当膜片弹簧被预加压紧,聚散器处于接合位置时,由于膜片弹簧大端对压盘的压紧力,使得压盘与从动摩擦片之间产生摩擦力。

当聚散器盖总成随飞轮转动时(组成聚散器主动部份),就通过摩擦片上的摩擦转矩带动从动盘总成和变速器一路转动以传递发动机动力,要分离聚散器时,将聚散器踏板踏下,通过操纵机构,使分离轴承总成前移推动膜片弹簧分离指,使膜片弹簧呈反锥形变形,其大端离开压盘,压盘在传动片的弹力作用下离开摩擦片,使从动盘总成处于分离位置,切断了发动机动力的传递。

(3)对聚散器的要求 (3)第2章设计方案的分析与确信 (4)聚散器组成 (4)从动盘数的选择 (4)压紧弹簧形式的选择 (5)分离时聚散器受力形式选择 (5)压盘的驱动形式选择 (6)扭转减振器 (6)分离轴承的选择 (6)聚散器的散热通风 (6)第3章要紧零部件设计计算和验算的简要进程 (7)摩擦片的设计 (7)聚散器大体参数的优化 (9)膜片弹簧的设计 (11)从动盘毂花键的强度验算 (14)第4章要紧部件结构设计说明 (15)从动盘总成的设计 (15)聚散器盖和压盘的方式选择 (16)分离轴承的选择 (17)聚散器的通风散热 (17)聚散器种类的选择 (17)分离时聚散器受力形式的选择 (17)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17)聚散器的操纵机构选择 (21)第5章经济、技术分析及对设计所作的简要评语 (22)经济、技术分析 (22)简评 (22)参考文献 (23)附录 (24)第1章汽车聚散器综述聚散器的结构型式现代各类汽车上应用最普遍的聚散器是干式盘形摩擦聚散器,按从动盘数分类可分为:单片,双片,多片。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汽车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实训类别: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院别:机电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08车辆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课程名称: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设计周数: 1 学分: 1
设计单位:机电学院实训地点:机电学院设计时间:2011-11-28至2011-12-5
连杆与连杆盖的定位方式
2、连杆大、小头厚度
考虑到加工时的定位,加工中的输送等要求,连杆大、小头一般采用相等厚度。

对于不等厚度的连杆,为了加工定位和夹紧的方便,常在工艺过程中先按等厚度加工,最后再将连杆小头加工至所需尺寸。

3、连杆杆身油孔的大小和深度
40Cr和45钢连杆锻造余热淬火工艺与一般调质获得的性能比较
3、连杆的强化喷丸处理
连杆经过喷丸处理后,表层会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将使晶体的点阵发生畸变,因此表层形成高密度的位错缠结,从而使表层等到强化。

连杆经调质处理后,硬度为228-269HBS,表面存在较大的压应力,心部处于拉应力状态。

另外对连杆采用滚压加工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强化工艺措施,即可消除切削前的痕迹,又使槽的几何尺寸和形状精确,提高了连杆的疲劳寿命。

十一、涂漆
涂装是指将涂料均匀涂覆在零件覆盖件表面上并干燥成膜的工艺,为了防止连杆受腐蚀和破坏,可采用金属保护涂层,金属涂层是用喷镀法、电镀法或氧化处理法、。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燕山大学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CA1041K2L2轻型载货汽车后悬架设计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目录一、悬架静载荷的计算 (1)二、参数选择及计算方法 (1)1.选择悬架主要参数:n c、f c、c s、.n0、f0 (1)2.确定板簧总长L,满载静止弧高Ha,动挠度f d上、f d下 (2)3.板簧片数及断面参数选择 (3)4.板簧的应力校核 (5)5.各片长度的确定 (6)6.板簧的刚度验算 (6)7. 各片应力计算 (9)8.预应力及其选择 (10)9. 板簧总成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计算 (12)10. 各片在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及弧高计算 (13)11. 板簧的动应力和最大应力 (15)12. 最大加速度驱动时的最大应力 (16)13. 卷耳及弹簧销的强度核算 (16)三、附件的选择 (17)1.减震器 (17)2.U形螺栓 (19)3.U型螺栓上的螺母 (19)4.中心螺栓 (19)5.弹簧卡处的铆钉和螺栓 (19)6.卷耳处的销及油杯 (20)7.滑动轴承 (20)四、总结 (20)b)板簧长度增加能降低弹簧刚度,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c)在垂直刚度给定的条件下,板簧长度增加又能明显增加钢板弹簧的纵向角刚度。

在总布置可能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将钢板弹簧取长些。

原因如下:1 增加钢板弹簧长度L能显著降低弹簧应力,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弹簧刚度,改善汽车平顺性。

2 在垂直刚度c给定的条件下,又能明显增加钢板弹簧的纵向角刚度。

3 刚板弹簧的纵向角刚度系指钢板弹簧产生单位纵向转角时,作用到钢板弹簧上的纵向力矩值。

4 增大钢板弹簧纵向角刚度的同时,能减少车轮扭转力矩所引起的弹簧变形。

对于卡车的后悬架推荐在如下的范围内选择:L=(0.35-0.45)轴距代入数据,可得:mm.L1240310040=×=⑵满载静止弧高Ha满载静止弧高Ha是装配到汽车上之后的板簧弧高,一般后悬架为Ha r = 20~30 mm,考虑到钢板弹簧安装好后有足够的上跳动挠度,将满载静止弧高Ha取为25mm。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规范一、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结构及要求设计说明书(论文)包括: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附录八部分。

1、封面按统一格式完成或由学校统一印制,按要求填写。

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

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在前,“摘要”字样位置居中,字数应在400字左右;关键词一般3至5个,以显著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正文部分左下方。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一致。

3、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要层次标题、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4、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概述等)、主体、结论。

工科论文要求符合科技论文格式,正文要标明章节,图表和公式要按章编号,公式应另起一行书写,并按章编号。

(1)绪论:简要说明工作的目的、意义、范围、研究设想、方法、选题依据等,应当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

(2)主体:主体是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核心部份,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在6000字以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字数应在10000-12000字,包括:设计(实验)方案的论证,设计(实验)方法手段与结果,仪器设备,原始材料,计算方法,编程原理,数据处理,设计(论文)说明与依据,加工整理和图表,形成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3)结论:设计(论文)的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但也可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和尚待解决问题等。

5、致谢该部分要简单地表述作者在结束设计(论文)后的一些收获和感想,并向在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给予自己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及同学表示感谢。

6、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图书或者科技论文,内容要与设计(论文)工作直接相关。

参考文献要按照引用的顺序列出。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内容所在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论文在刊物中页码。

汽车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论文(设计)
(普通高等教育)
论文题目
汽车专业课程设计
机械式变速器——计算说明书
学 院 工学院 专业名称 车辆工程 班 级 车辆081 学 号 081024106 姓 名 史阿蒙 指导教师
王青春
职 称
副教授
目录
第一章设计题目,任务与分析 (2)
第二章变速器的方案初步论证 (3)
第一节变速器类型选择及传动方案设计 (3)
一、结构设计 (3)
二、变速器的径向尺寸 (3)
三、变速器齿轮的寿命 (4)
四、变速器的传动效率 (4)
第二节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分析 (4)
一、换档结构形式的选择 (4)
二、倒档的形式及布置方案 (4)
第三节变速器操纵机构方案分析 (5)
一、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 (5)
二、设计变速器操纵机构时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 (5)
三、换档位置 (5)
第三章变速器设计计算 (8)
五、齿轮强度校核 (16)
第四章变速器总成的拆装顺序 (37)
一、变速器的装配顺序 (37)
二、变速器的拆卸 (38)
三、变速器总成装配应注意的问题 (39)
第五章心得体会 (39)
参考文献 (39)
图2-2齿形系数图 f K —摩擦力影响系数,主、从动齿轮在啮合点上的摩擦力方向不同,对弯曲应力的影响也不同;主动齿轮f K =1.1,从动齿轮f K =0.9;
b —齿宽(mm );
max
2tan cos 2tan e r T i F d T i αββ
=。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车辆参数 (2)1.1车型一 (2)1.2车型五 (2)2.车型一动力性能计算 (4)2.1发动机外特性功率与转矩曲线 (3)2.2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6)2.3最高车速Uamax (9)2.4汽车加速度和加速度倒数图 (10)2.5加速时间t (14)2.6汽车爬坡度 (14)2.7汽车动力特性图................................ (16)2.8汽车百公里耗油曲线图 (19)2.9综合分析 (21)3.车型五动力性能计算 (22)3.1发动机外特性功率与转矩曲线 (22)3.2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24)3.3最高车速Uamax (27)3.4汽车加速度和加速度倒数图 (28)3.5加速时间 (31)3.6汽车爬坡度 (32)3.7汽车动力特性图. (33)3.8汽车百公里油耗曲线图 (35)3.9综合分析 (37)4.心得体会 (39)5.参考文献 (40)一.车辆参数车型一:解放CA1091载货汽车一、发动机CA6102(附表一)Nmax=99kw(相应转速3000r/min)Mmax=373N.m(相应转速1400r/min)二、整车参数:1.尺寸参数:全长L=7205mm,全宽B=2476mm,全高H=2436mm,轴距L1=4050mm,前轮距B1=1850mm,后轮距B2=1740mm.2.重量参数(附表二)3.性能参数:变速箱传动比i1=7.64,i2=4.835,i3=2.856,i4=1.895,i5=1.377,i6=1,i倒=7.66。

主减速器比io=6.33。

车轮:9.00-20。

三、使用数据:滚动阻力系数f=0.03;道路阻力系数:强度计算用Φ=1性能计算用Φ=0.8空气阻力系数:Cd=0.8;迎风面积:A=0.78X宽X高;最大速度:Vmax=90km/h;最大爬坡度:28%;传动系效率:η=0.9表一:发动机参数转速n(r/min)1000 1200 1300 1400 1600有效扭矩Tq(N.m) 368.96 370.12 373.00 366.12 352.29耗油率b(g/(kw.h))315.50 306.79 306.12 305.90 305.51转速n(r/min)1800 2000 2400 2800 3000有效扭矩Tq(N.m) 347.81 342.32 332.25 319.44 308.45耗油率b(g/(kw.h))303.04 306.34 311.65 322.34 320.53表二:重量参数:空载满载车重(kg)4250 9445前桥(kg)2030 2485后桥(kg)2220 6960车型五:BJ122轻型载货汽车一、发动机475Q(附表一)Nmax=66马力(相应转速4500r/min)Mmax=11Kg.m(相应转速3000r/min)二、整车参数:1.尺寸参数:全长L=4425mm,全宽B=1695mm,全高H=1795mm,轴距L1=2400mm,前轮距B1=1440mm,后轮距B2=1260mm.2.重量参数(附表二)3.性能参数:变速箱传动比i1=5.03,i2=2.73,i3=1.60,i4=1,i倒=5.46。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教材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教材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名称:汽车设计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使其成为具有汽车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

课程内容包括:汽车设计概论、汽车造型设计、汽车结构设计、汽车材料与工艺、汽车美学与人机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创新潜力;2. 帮助学生建立汽车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使其具备汽车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逐步形成汽车设计领域的专业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汽车设计概论:介绍汽车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相关理论;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案例分析2. 汽车造型设计:包括汽车外观设计和内饰设计;教学方法:实例剖析、设计实践3. 汽车结构设计:介绍汽车各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实例分析4. 汽车材料与工艺:介绍汽车所用材料的特性和应用,以及相关加工工艺;教学方法:知识讲解、实地考察5. 汽车美学与人机工程学:讲解汽车设计中的审美标准和人机交互原理;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讨论交流五、教学评价与考核方法: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设计作品:学生完成的汽车设计作品,包括手绘设计图、三维模型等;3. 期末考核:结合设计作品和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考核。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汽车设计基础》2. 参考书目:《汽车造型设计原理》,《汽车结构设计与分析》,《人机工程学导论》七、教学环节安排:1. 理论课程:每周2学时2. 实践课程:每周2学时3. 设计讨论和指导:每周1学时八、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完整的汽车设计项目,包括设计报告、设计草图和三维模型。

设计项目需符合汽车设计的规范,突出个性和创新。

以上为汽车设计课程的设计指导书,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勤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汽车设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论文(设计)(普通高等教育)
论文题目汽车专业课程设计
机械式变速器——计算说明书
学院工学院
专业名称车辆工程
班级车辆081
学号081024106
姓名史阿蒙
指导教师王青春职称副教授
目录
第一章设计题目,任务与分析 (3)
第二章变速器的方案初步论证 (4)
第一节变速器类型选择及传动方案设计 (4)
一、结构设计 (4)
二、变速器的径向尺寸 (4)
三、变速器齿轮的寿命 (5)
四、变速器的传动效率 (5)
第二节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分析 (5)
一、换档结构形式的选择 (5)
二、倒档的形式及布置方案 (5)
第三节变速器操纵机构方案分析 (6)
一、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 (6)
二、设计变速器操纵机构时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 (6)
三、换档位置 (6)
第三章变速器设计计算 (9)
五、齿轮强度校核 (17)
第四章变速器总成的拆装顺序 (39)
一、变速器的装配顺序 (39)
二、变速器的拆卸 (40)
三、变速器总成装配应注意的问题 (40)
第五章心得体会 (40)
参考文献 (41)
第三节变速器操纵机构方案分析
一、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
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是保证各档齿轮、啮合套或同步器移动规定的距离,以获得要求的档位,而且又不允许同时挂入两个档位。

二、设计变速器操纵机构时,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
(一)要有锁止装置,包括自锁、互锁和倒档锁;
(二)要使换档动作轻便、省力,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
(三)应使驾驶员得到必要的手感。

三、换档位置
设计操纵机构首先要确定换档位置。

换档位置的确定主要从换档方便考虑。

为此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按换档次序来排列;
(二)将常用档放在中间位置,其它档放在两边;
(三)为了避免误挂倒档,往往将倒档安排在最靠边的位置,有时于1档组成一排。

第四节变速器传动方案的设计
各齿轮副的相对安排位置,对于整个变速器的结构布置有很大的影响。

各档位置的安排,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整车总布置
根据整车的总布置,对变速器输入轴与输出轴的相对位置和变速器的轮廓形状以及换档机构提出要求。

比如说是该车是采用发动机前置前驱动还是发动机前置后驱动等等,这些问题都牵连着变速器的设计方案。

二、驾驶员的使用习惯
变速器采用一二,三四前后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使驾驶员开车舒适度最高,倒档设计在左侧,按习惯,倒档最好与序列不结合。

设计效果如下图:
三、提高平均传动效率
为提高平均传动效率,在三轴式变速器中,普遍采用具有直接档的传动方案,并尽可能地将使用时间最多的档位实际成直接档。

四、改善齿轮受载状况
各档齿轮在变速器中的位置安排,应考虑齿轮的受载状况。

承受载荷大的低档齿轮,一般安置在离轴承较近的地方,以减小轴的变形,使齿轮的重叠系数不致下降过多。

变速器齿轮主要是因接触应力过高而造成表面点蚀损坏,因此将高档齿轮安排在离两支承较远处较好。

该处因轴的变形而引起齿轮的偏转角较小,故齿轮的偏载也小。

变速器简图:档位设计如图四档为直接档
传动简图设计
传动路线确定传动路线:
Ⅰ档:一轴→1→2→中间轴→8→7→二轴→5、7齿轮间的同步器→输

Ⅱ档:一轴→1→2→中间轴→6→5→5、7齿轮间的同步器→二轴→输

Ⅲ档:一轴→1→2→中间轴→4→3→1、3齿轮间同步器→二轴→输出
Ⅳ档:一轴→1→1、3齿轮间同步器→二轴→输出
R档:一轴→1→2→中间轴→10→11→9→二轴→输出
变速器设计效果图:
实物参考效果图
二挡 87232-=i T T 齿承ηη=2316.85×0.96×0.99×21/24=3235.72N .
m
三挡 65233-=i T T 齿承ηη=2316.85×0.96×0.99×17/33=1882.34N .
m
四挡 53235-=i T T 齿承ηη=2316.85×0.96×0.99×19/33=1074.63N .
m
倒挡 12112-=i T T 齿承倒ηη=2316.85×0.96×0.99×21/13=3023.66N .
m
3、轮齿强度计算
1)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1)直齿轮弯曲应力
w σ
y
zK m K K T c f
g w 32πσσ=
(3-8)
式中:
w σ—弯曲应力(MP a )

g
T —计算载荷(N .mm );
σK —应力集中系数,可近似取σK =1.65;
齿形系数如图2-2,可以查得:
图2-2齿形系数图 f K —摩擦力影响系数,主、从动齿轮在啮合点上的摩擦力方向不同,对弯
曲应力的影响也不同;主动齿轮f K =1.1,从动齿轮f K =0.9;
b —齿宽(mm );
12466.74127.87197.6t r a F N F N F N ===
(4-6)
(4-7)
式中 i ----至计算齿轮的传动比,此处为三档传动比3.85;
d ----计算齿轮的节圆直径,mm ,为105mm ; α----节点处的压力角,为16°; β----螺旋角,为30°;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为170000
代入上式可得: ,
, 。

危险截面的受力图为:
图4-3 危险截面受力分析 Figure 4-3 dangerous piece noodles be subjected to dint to analyze 水平面:A F (160+75)=r F 75 A F =1317.4N ; 水平面内所受力矩:3
16010210.78c A M F N m -=⋅⋅=⋅ 垂直面:
75
160160
2+⨯+-=r a A F d
F F (4-8) =6879.9N 垂直面所受力矩:3160101100.78s A M F N m '=⨯⨯=⋅。

该轴所受扭矩为:170 3.85654.5j T N =⨯=。

第一轴刚度符合
要求
换档时只允许挂一个档。

这通常靠互锁装置来保证,其结构型式有如右图所示:
1-自锁钢球 2-自锁弹簧 3-变速器盖
4-互锁钢球 5-互锁销 6-拨叉轴
2.在挂档的过程中,若操纵变速杆推动拨叉前后移动的距离不足时,齿轮将不能在完全齿宽上啮合而影响齿轮的寿命。

即使达到完全齿宽啮合,也可能由于汽车震动等原因,齿轮产生轴向移动而减少了齿轮的啮合长度,甚至完全脱离啮合。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设置自锁装置。

3.汽车行进中若误挂倒档,变速器齿轮间将发生极大冲击,导致零件损坏。

汽车起步时如果误挂倒档,则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为此,应设置倒档锁。

第四章变速器总成的拆装顺序
一、变速器的装配顺序
(一)领料(包括自制件、外购件和标准件);
(二)零件清洗;
(三)部件总成装配;
1)、将壳体内腔朝上放好,将中间轴总成从壳体上装入壳体内; 2)、一手持安装有限位卡片的倒档轴对准相应孔从壳体外插入壳体,同时另一手将倒档齿轮从壳体内套在轴上,并将轴固定在壳体相应
……………………………………………………………精品资料推荐…………………………………………………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