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第三章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

2
BD
a2
d2
2adcos
2
BD
b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2
2bccos
cos b2 c2 - a2 d2 2adcos 2bc
90
b
B
δmax
a
A
d
Fn
Cγ α
F Ft
δ
Vc
c
δmin
D
三、急回运动和行程速比系数
1. 极位夹角
当机构从动件处于两极限位置时,主动件曲柄在两相 应位置所夹的锐角
曲柄摇杆机构的极位夹角
C C
C
b B
aA
d
D
B
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
B
A
B
C
摆动导杆机构的极位夹角
A
B
e C
D
Bd
2. 急回运动
当曲柄等速回转的情况下,
通常把从动件往复运动速度快慢
C1
不同的运动称为急回运动。
b
c
主动件a
从动件c
1 B2 b
运动:AB1 AB2
时间:t1
转角:1
DC1 DC2
t1
a
a
A 2
d
B1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0时54分35秒上午10时54分10:54:3520.10.24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2420.10.2410:5410:54:3510:54:35Oc 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10时54分35秒 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机械基础3第三章 直杆的基本变形

机械基础3第三章  直杆的基本变形

2017/10/3
第三章 直杆的基本变形
直杆的基本变形
在机器或结构物体中,存在多种多样的构件。如果构件 的纵向(长度方向)尺寸较横向(垂直于长度方向)尺寸大 得多,这样的构件称为杆件。直杆件是机械中最基本的构件。 外力在直杆件上的作用方式有很多种,直杆件由此产生 的变形形式也不同。归纳起来,直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四 种: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图3-11 剪切变形
第二节 剪切与挤压
2.剪切变形的特点 以铆钉(图3-12)为例,分析剪切变形的特点。 (1)受力特点:构件受两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 近(差一个几何平面)的平行力系作用。 (2)变形特点:构件沿两组平行力系的交界面发生相对错动。 (3)剪切面:构件将发生相互的错动面,如n-n。
(3)构件特点:等截面直杆。
第一节 直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
三、直杆应力与应变 1.直杆应力
想一想
如图3-5所示,两根材料一样,但横截面面积不同的杆件,它们所 受外力相同,随着外力的增大,哪一根杆件先发生变形?
图3-5 不同横截面杆件受力图
第一节 直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
工程上常用应力来衡量构件受力的强弱程度。构件在外力作用下,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某个截面上,与该截面垂直的应力称为 正应力(图3-6),与该截面相切的应力称为切应力。
生破坏。
内力有正负规定: 当内力与截面外法线同向,为正内力(拉力)。 当内力与截面外法线反向,为负内力(压力)。
第一节 直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
2.直杆变形
想一想
观察图3-2,单层厂房结构中的屋架杆受到了什么变形? 在轴向力的作用下,直杆件产生伸长变形称为直杆轴向拉伸,简 称直杆拉伸。 在轴向力的作用下,直杆件产生缩短变形称为直杆轴向压缩,简 称直杆压缩。

机械基础——第三章第三节 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机械基础——第三章第三节 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二、杆件的强度计算 (一)拉伸与压缩的强度计算
1、拉伸与压缩杆件截面上的正应力
正应力用σ表示。 σ是希腊字母,英文sigma,汉语译音为“西格玛”。
FN A
σ ——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MPa; FN —— 横截面上的轴力,N ;
A —— 横截面的面积,mm2。
2、强度计算
max
FN A
2 2 FN pA D d ) 1 p( 4 4
例3-4 某铣床工作台进给油缸如图所示,缸内工作油压p= 2MPa,油缸内径D=75mm,活塞杆直径d=18mm,已知活 塞杆材料的许用应力[σ]=50MPa,试求校核活塞杆的强度。 解:(1)活塞的轴力:
2 2 FN pA D d ) 1 p( 4 4
拖车挂钩
例:如图所示,拖车挂钩靠销钉连接。已知挂钩部分的钢板厚度 δ=8 mm,销钉材料的许用剪切应力[τ]=60 MPa,许用挤压 应力[σiy]=100 MPa, 拖力F=15 KN。试设计销钉的直径d。
解:(1)按剪切强度计算:
销钉的横截面积 由剪切强度公式
FQ F FQ
例:如图所示,拖车挂钩靠销钉连接。已知挂钩部分的钢板厚度 δ=8 mm,销钉材料的许用剪切应力[τ]=60 MPa,许用挤压 应力[σiy]=100 MPa, 拖力F=15 KN。试设计销钉的直径d。
ρ——横截面上任一点距圆心和距离,单位mm;
的大小与截面形状和尺寸有关,单位mm4。
Ip——横截面的极惯性矩,它表示截面的几何性质,它
上式表明,横截面上任一点处切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 圆心的距离ρ成正比。
由上式可知:圆心处的切应力为零,同一圆周上各点切应力 相等,在横截面边缘上,ρ达到最大值R,该处切应力最大:

中职高一劳保版《机械基础》第三章 链传动课件(共16张PPT)

中职高一劳保版《机械基础》第三章 链传动课件(共16张PPT)

§3—2 套筒滚子链与链轮
三、链传动的维护保养
1.链的松紧度要适宜 2.链轮装在轴上应没有摆动和歪斜 3.链轮齿面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应及时翻面使用。 链轮磨损严重后,应同时更换新链和新链轮 4.拆去链节必须为偶数。锁紧片的开口应朝着运 动的相反方向 5.应及时加注润滑油
§3—2 套筒滚子链与链轮
知识链接
(4)滚子链的标示 标示形式:链号—排数 16B—1:链号为16B的单排链Βιβλιοθήκη §3—2 套筒滚子链与链轮
二、套筒滚子链链轮
单排
双排
三排
§3—2 套筒滚子链与链轮
(1)齿形一般由三段圆弧组成 (2)小链轮齿数一般应大于17, 大链轮齿数一般应小于120
(3)链轮材料可采用灰铸铁、低碳钢、中碳钢、低 碳合 钢、中碳合 钢等。齿面一般都经过热处理
§3—1 链传动概述
z1n1=z2n2
n1、n2——主、从动链轮的转速,r/min z1、z2——主、从动链轮的齿数
§3—1 链传动概述
二、链传动的应用特点
1.优点
(1)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2)传动功率大 (3)传动效率高,一般可达0.95~0.98 (4)可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5)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以及 粉尘、淋水、淋油等不良环境中工作
双排链
三排链
§3—2 套筒滚子链与链轮
1.套筒滚子链的结构
(1)销轴与外链板、套筒 与内链板间是过盈配合 (2)销轴与套筒、滚子与 套筒间是间隙配合 (3)滚子与链轮相对滚动
双排滚子链
单排滚子链
1—内链板 2—外链板 3—销轴 4—套筒 5—滚子
§3—2 套筒滚子链与链轮
2.滚子链的主要参数及标示

机械基础教学课件配套课件顾淑群第3章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基础教学课件配套课件顾淑群第3章机械工程材料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1金属材料的性能
3.1.3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
: 2.载荷 金属材料在使用及加工中所受外力称为载荷。 : 3.载荷分类 根据载荷作用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及疲劳载荷等三种。 : 4.力学性能指标 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2 常用金属材料
3.2.1 碳素钢
碳素钢:含碳质量分数小于2.11%而不含有特意加入合金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
1.碳素钢的分类
(1)按钢的含碳质量分数分类
低碳钢
含碳质量分数Wc≤0.25%
中碳钢
含碳质量分数Wc=0.25~0.60%
高碳钢
含碳质量分数Wc≥0.6%
(2)按钢的质量分类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2 常用金属材料
3.2.1 碳素钢
3.碳素工具钢 由于碳素结构钢要求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故工具钢含碳质量分数都在0.7%以上,都是优 质钢和高级优质钢。 牌号:以汉语拼音字母“T”后面加阿拉伯数字表示,其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质量分数的 千分之几。 例如T8表示含碳质量分数为0.80%的碳素工具钢。若为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则在牌号后 面标以字母A,如T12A表示平均含碳质量分数为1.20%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 用途:主要用于制造刃具、模具、量具以及其他工具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2 常用金属材料
3.2.2 合金钢
(3)机械制造用钢 ①合金渗碳钢:指用于制造渗碳零件的钢。 合金渗碳钢的含碳质量分数WC=0.10~0.25%,加入合金元素主要有铬(WCr<2%)、镍 (WNi<4%)、锰(WMn<2%)等,经过渗碳后,再进行淬火+低温回火,从而达到表面 高硬度、高耐磨性和心部高强度并有足够韧性。20CrMnTi是应用最广泛的合金渗碳钢。 ②合金调质钢 合金调质钢:一般指经过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后使用的合金结构钢,合金调质钢的 基本性能是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合金调质钢的含碳质量分数一般在0.25~0.50%之间, 主加合金元素有铬、镍、锰、硅等,以增加淬透性,同时还能起固溶强化作用。 用途:用于制造重载作用下同时承受冲击载荷作用的一些重要零件。一般的热处理方法是淬 火后高温回火,如果除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外还要求表面层有良好的耐磨性, 对调质处理零件还要进行表面淬火及低温回火处理。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章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章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

■ 平行度
■ 线对线平行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 平行于基准线,位于给定方 向上的两平行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 差值0.1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 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 线对线平行度
▲如公差值前加注Φ,公差带 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 线的圆柱内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 差值0.03且平行于基准轴线 的圆柱面内
■ GB /T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符 号和图样表示法》
■ 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 GB/T 4249-1996《公差原则》 ■GB/T 1667l-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
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 GB 1958-19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3.2 形状和位置公差
3.2.1 基本概念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研究对象是机械零件的几何要素
△概念:几何要素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 的统称
△从不同角度对几何要素的分类
1.按存在的状态分类 ■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通常用测量得到的
要素来代替。 ■理想要素:仅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即几何的点、线、
(0.03×0.05) ,且平行于基准要素的四棱柱的 区域。
A
■ 垂直度
■ 线对线垂直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 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线对面垂直度 ▲在给定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 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
■ 线对面垂直度 ▲如公差值前加注Φ,则公差带是 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 圆柱面内的区域
距离为t的两平行面。
2、测量方法Βιβλιοθήκη 不同 测量圆跳动时,零件绕基准轴线回转,零件和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3章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3章课后答案

第三章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答:用机械的加工方法(包括钳工的手工操作)按规定的顺序把毛坯(包括轧制材料)变成零件的全部过程。

2、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是什么?如何划分?答: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工艺过程可分为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3、什么是工序、安装、工步、工位和走刀?答:1、工序指的是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一般是指一台机床)对一个工件(对多轴机床来说是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一个工序有时在零件的几次装夹下完成,这时在零件每装夹一次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次安装。

3、在多轴机床上或在带有转位夹具的机床上加工时,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有的一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个工位。

4、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对车削来说,指主轴转速和车刀进给量,不包括切深,对其他加工也类似)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

5、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对工件每一次切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称为一次走刀。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指导思想?答: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三者关系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率,满足生产量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耗费、减少投资、降低制造成本。

5、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答: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机械制造业一般有三种生产类型,即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中,要能适应各种经常变化的加工对象,广泛使用万能机床、通用夹具、通用刀具和万能量具,一般采用较低精度的毛坯大批大量生产下,广泛使用各种高效率的、自动化程度高、专用的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一般尽可能使用精度较高的毛坯。

6、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它的作用是什么?工艺规程的设计的原则和步骤有哪些?答:将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按照一定的格式写成文件,用来指导生产,这个工艺文件就叫做加工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的作用:(1) 工艺规程是组织生产的指导性文件。

机械设计基础第3章

机械设计基础第3章


常用解决方法:增大r0,原则是保证不出现尖点和失 真现象的前提下,取r0最小。
三,平底与导路中心线的交点为尖顶
四 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已知凸轮以等角速w顺时针回转,凸轮基圆半径为r0,凸轮 与摆动从动件的中心距为a,从动件长度l,从动件最大摆角ymax, 以及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位移线图y-f),求作此凸轮的轮廓曲线。 设计步骤: (1)以为半径作基圆,以中心距为a,作摆杆长为l与基圆交点于点 (2)作从动件位移线图,并分成若干等分 (3)以中心矩a为半径,o为原心作图 (4)用反转法作位移线图对应等得点A0,A1,A2,…… (5)以l为半径,A1,A2,……,为原心作一系列圆弧、……交于 基圆C1,C2,……点 (6)以l为半径作对应等分角。 (7)以A1C1,A2C2向外量取对应的A1B1,A2B2…… (8)将点B0,B1,B2……连成光滑曲线。
§3-5 凸轮廓线的解析法设计
一 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已知偏距e,基圆半径r0,滚子半径rT,从动件运动规 律s=s( )以及凸轮以等角速度w顺时针方向回转。
• 已知基圆半径r0,从动件运动规律s=s( )以及 凸轮以等角速度w顺时针方向回转。
二 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第三章 凸轮机构
机架 从动件(推杆)
凸轮
凸轮机构的优点:凸轮具有曲线工作表面, 只需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便可使从动件得 到所需的运动规律,并且结构简单、紧凑、 设计方便。 凸轮机构的缺点: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是 点接触或线接触,易于磨损,通常用于传力 不大的控制机构。
凸轮和滚子材料的选择





(2)将位移线图s-φ的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分别作若干等分 (图中各为四等分)。 (3)自OC0开始,沿w的相反方向取推程运动角(1800)、远休止 角(300)、回程运动角(1900)、近休止角(600),在基圆上得C4、 C5、C9诸点。将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分成与从动件位移线 图对应的等分,得C1、C2、C3和C6、C7、C8诸点。 (4)过C1、C2、C3、...作偏距圆的一系列切线,它们便是反转 后从动件导路的一系列位置。 注意:射线方向应与凸轮的转动方向相一致。 (5)沿以上各切线自基圆开始往外量取从动件相应的位移量, 即取线段C1B1=11' 、C2B2=22'、...,得反转后尖底的一系列位 置B1、B2、...。 (6)将B0、B1、B2、...连成光滑曲线(B4和B5之间以及B9和 B0之间均为以O为圆心的圆弧),便得到所求的凸轮轮廓曲线。 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只要首先取滚子中心为参考点,把它看作为尖顶从动件的尖顶, 则由上方法得出的轮廓曲线称为理论轮廓曲线,然后以该轮廓曲 线为圆心,滚子半径rT为半径画一系列圆,再画这些圆所包络的 曲线,即为所设计的轮廓曲线,这称为实际轮廓曲线。其中r0指 理论轮廓曲线的基圆半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1.判断题(本大题共99小题,总计99分)1.(1分)与横截面垂直的应力称为正应力。

()2.(1分)长度和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直杆受相同的轴向外力作用,则正应力也必然相同。

()3.(1分)杆件受轴向拉(压)时,平行于杆件轴线的纵向截面上的正应力为零。

()4.(1分)若两个轴向拉压杆的材料不同,但截面积相同,受相同的轴向力,则这两个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也不相同。

()5.(1分)使用截面法求得的杆件轴力,与杆件截面积的大小无关。

()6.(1分)杆件的不同部位作用着若干个轴向外力,如果从杆件的不同部位截开时所求得的轴力都相同。

()7.(1分)轴向拉(压)时,杆件的内力的合力必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8.(1分)轴力是因外力而产生的,故轴力就是外力。

()9.(1分)“截面法”表明,只要将受力构件切断,即可观察到断面上的内力。

()10.(1分)弹性模量E表示材料在拉压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11.(1分)钢的抗拉性能优于混凝土。

()12.(1分)在进行强度计算时,可以将屈服极限作用塑性材料的许用力应力。

()13.(1分)1kN/mm2=1Mpa。

()14.(1分)工程中通常只允许各种构件受载后产生弹性变形。

()15.(1分)许用力是杆件安全工作应力的最大值。

()16.(1分)所有塑性材料的拉伸试验都有屈服现象。

()17.(1分)直径和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两根轴,在相同扭矩作用下它们的最大剪应力不相同。

()18.(1分)材料力学中的杆件是变形体,而不是刚体。

()19.(1分)构件所受的外力与内力均可用截面法求得。

()20.(1分)应力表示了杆件所受内力的强弱程度。

()21.(1分)构件的工作应力可以和其极限应力相等。

()22.(1分)在强度计算中,只要工作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构件就是安全。

()23.(1分)应力正负的规定是:当应力为压应力时为正()24.(1分)在材料力学中各种复杂的变形都是由基本变形组合而成。

()25.(1分)构件的破坏是指构件断裂或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

()26.(1分)强度是指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27.(1分)在工程实际中,不仅载荷大小会影响构件的强度,而且它的作用形式对构件强度也有显著影响。

()28.(1分)静载荷是指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而变化的载荷。

()29.(1分)动载荷比静载荷对构件强度影响大。

()30.(1分)长期受交变载荷作用的构件,虽然其最大工作应力远低于材料静载荷作用下的极限应力,也会突然发生断裂。

()31.(1分)工程中许多构件的破坏都发生在截面突变处。

()32.(1分)在弹性范围内,轴向拉压杆的轴向变形ε和横向变形ε1的关系是ε1=-με。

()33.(1分)抗压性能好的脆性材料适用于做受压构件。

()34.(1分)在外力去除后能够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35.(1分)在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中,直线段的斜率表示的是材料的屈服极限。

()36.(1分)切应力方向总是和外力的方向相反。

()37.(1分)剪切变形就是将被剪构件剪断。

()38.(1分)生产中利用剪切破坏来加工成形零件,如冲孔、剪断钢板等,此时要求工作切应力τ应大于被加工零件材料的剪切强度极限。

()39.(1分)构件受剪切时,剪力与剪切面是垂直的。

()40.(1分)剪切变形与挤压变形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41.(1分)挤压变形实际上就是轴向压缩变形。

()42.(1分)剪切和挤压总是同时产生,所以剪切面和挤压面是同一个面。

()43.(1分)挤压应力实质就是在挤压面上的压力强度,常用符号σjy表示。

()44.(1分)挤压力F jy同样是一种内力。

()45.(1分)为简化计算,挤压时无论零件间的实际挤压面形状如何,其计算挤压面总是假定为平面。

()46.(1分)当挤压面为半圆柱面时,其计算挤压面积按该面的正投影面积计算。

()47.(1分)挤压应力在构件实际挤压面上均匀的分布。

()48.(1分)当挤压面为半圆柱时,取实际面积计算挤压面。

()49.(1分)挤压应力也是切应力。

()50.(1分)剪切面一般与外力方向平行,挤压面一般与外力方向垂直。

()51.(1分)材料抗压的能力要比抗压的能力大得多。

()52.(1分)切应力与拉压应力都是内力除以面积,所以切应力与拉应力一样,实际上也是均匀分布的。

()53.(1分)挤压应力的分布十分复杂,一般常假设挤压应力均匀分布的。

()54.(1分)当挤压面是平面时,挤压面积就按实际面积计算。

()55.(1分)若相互挤压的两物体材料不同,则只需对材料较差的物体校核挤压强度即可。

()56.(1分)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是扭矩。

()57.(1分)当圆轴两端受到一对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力偶作用时,圆轴就会发生扭转变形。

()58.(1分)圆轴扭转时,各横截面之间产生绕轴线的相对错动,故可以说扭转变形的实质是剪切变形。

()59.(1分)抗扭截面模量说明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对扭转刚度的影响。

()60.(1分)圆环形截面的抗扭截面模量是外圆与内圆的抗扭截面模量之差。

()61.(1分)圆轴扭转时,扭转切应力也是均匀分布的。

()62.(1分)在材料相同、载荷相同的条件下,空心轴比实心轴省料。

()63.(1分)承受扭转作用的圆轴,其扭矩最大处就是切应力最大处。

()64.(1分)空心轴和实心轴的外径相同,如果它们承受的扭矩也相同,则横截面上产生的切应力也一定相同。

()65.(1分)圆轴抗扭能力的大小与材料的性质无关。

()66.(1分)对于承受扭转作用的等截面圆轴而言,扭转最大的截面就是危险面。

( )67.(1分)外径相同的空心圆轴和实心圆轴相比,空心圆轴承载能力要大些。

()68.(1分)在材料用量相同时,与实心圆轴相比,空心圆轴的抗扭截面系数值较大。

()69.(1分)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与实心圆轴相比,空心圆轴的承载能力要大些。

()70.(1分)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切应力的方向总是和扭矩方向相反。

()71.(1分)扭转变形时,横截面上产生的切应力可以形成一个力偶矩与外力偶矩平衡。

()72.(1分)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有正应力也有切应力,它们的大小均与截面直径成正比。

()73.(1分)弯曲变形的实质是剪切。

()74.(1分)梁弯曲时,中性层上的正应力为零。

()75.(1分)抗弯截面模量说明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对弯曲刚度的影响。

()76.(1分)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弯矩是正应力合成的结果,剪力则是切应力合成的结果。

()77.(1分)钢梁和木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在受同样大的弯矩时,木梁的应力一定大于钢梁的应力。

()78.(1分)构件受弯、拉组合作用时,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可将弯曲正应力和拉伸正应力叠加。

()79.(1分)细长杆受压时,杆件越细长,稳定性越好。

()80.(1分)梁弯曲时,横截面的中性轴必过截面形心。

()81.(1分)增加支座可有效减少梁的变形。

()82.(1分)梁弯曲时的内力有剪力和弯矩,剪力的方向总是和横截面相切,而弯矩的作用面总是垂直于横截面。

()83.(1分)一端(或俩端)向支座外伸出的简支梁叫做外伸梁。

()84.(1分)悬臂梁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

()85.(1分)弯矩的作用面与梁的横截面垂直,它们的大小及正负由截面一侧的外力确定。

()86.(1分)弯曲时剪力对细长梁的强度影响很小,所以在一般工程计算中可忽略。

()87.(1分)由于弯矩是垂直于横截面的内力的合力偶矩,所以弯矩必然在横截面上形成正应力。

88.(1分)抗弯截面系数是反映梁横截面抵抗弯曲变形的一个几何量,它的大小与梁的材料有关。

()89.(1分)无论梁的截面形状如何,只要截面面积相等,则抗弯截面系数就相等。

()90.(1分)梁弯曲变形时,弯矩最大的截面一定是危险截面。

()91.(1分)对于矩形截面梁,无论平放还是立放,其抗弯强度相同。

()92.(1分)对于等截面梁,弯矩绝对值最大的截面就是危险截面。

()93.(1分)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就是在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使梁能承受更大的载荷,或在承受载荷相同的条件下,更多的节省材料。

()94.(1分)为保证承受弯曲变形的构件能正常工作,不但对它有强度要求,有时还要有刚度要求。

()95.(1分)在直梁弯曲中,梁的强度完全由弯矩的大小和抗弯截面系数的大小决定。

()96.(1分)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两根梁,若其截面面积、截面形状及所受外力均相同,则抗弯曲变形的能力也相同。

()97.(1分)提高梁的弯曲刚度,可以采用缩小跨度或增加支座人方法。

()98.(1分)等强度梁内的弯矩和抗弯截面系数均随横截面位置变化,弯矩和抗弯截面系数的比值也随横截面位置变化。

()99.(1分)如图所示,外伸梁BC段受力F作用而发生弯曲变形,AB段无外力而不产生弯曲变形。

()2.单选题(本大题共83小题,总计83分)1.(1分)轴力A、是杆件轴线上的载荷B、是杆件截面上的内力C、与杆件的截面积有关D、与杆件的材料有关2.(1分)由变形公式Δl=Fl/EA即E=Fl/ΔlA可知,弹性摸量。

A、与载荷、杆长、横截面积无关B、与载荷成正比C、与杆长成正比D、与横截面积成正比3.(1分)工程上常把延伸率大于5%的材料称为。

A、弹性材料B、脆性材料C、塑性材料D、刚性材料4.(1分)图中符合拉杆定义的图是。

A、AB、BC、C5.(1分)材料力学中求内力的普遍方法是。

A、几何法B、解析法C、投影法D、截面法6.(1分)图所示各杆件中的AB段,受轴向拉伸或压缩是。

A、AB、BC、C7.(1分)图所示各杆件中受拉伸的杆件有。

A、BE杆B、BD杆C、AB杆、BC杆、CD杆和AD杆8.(1分)图所示AB杆两端受大小为F的力的作用,则杆内截面上的内力大小为。

A、FB、F/2C、09.(1分)图所示AB杆受大小为F的力的作用,则杆截面上的内力大小为。

A、F/2B、FC、010.(1分)图2-6所示一受杆拉直杆,其中AB段与BC段内的轴力及应力关系为。

A、F NAB = F NBCσAB =σBCF NAB = F NBCσAB >σBCB、)F NAB = F NBCσAB<σBC CC、11.(1分).图2-7中杆内截面上的应力是A、应力B、压应力12.(1分)图中若杆件横截面积为A,则其杆内的应力植为A、F/AB、F/(2A)C、013.(1分)与构件的许可应力值有关的是。

A、外力B、内力C、材料D、横截面积14.(1分)构件的许用应力[σ]是保证构件安全工作的。

A、最高工作应力B、最低工作应力C、平均工作应力15.(1分)为使材料有一定的强度储备,安全系数的取值应。

A、=1B、>1C、<116.(1分)按照强度条件,构件危险截面上的工作应力不应超过材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