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京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优质课教案《京调》【教学设计】.doc 小学音乐

优质课教案《京调》【教学设计】.doc 小学音乐

梨园春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体验京剧唱念做打四大功夫,能够大方、自如的表演唱歌曲《京调》,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在感受浓郁京剧韵味的同时,加深对京剧艺术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京剧独特的风格和韵味,自信、大方的表演唱歌曲《京调》,进一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

难点:唱准切分音及后半拍起拍的节奏,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喜剧嘛?那你最喜欢喜剧人物是谁?()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郭德纲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刚刚郭德纲老师演唱的是——(京剧)京剧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印象?()二、初听:那咱们今天再来聆听一首歌曲,看它在曲调上与刚刚这多京剧有什么联系?(很像)对,今天咱们要学习对这首《京调》就是根据传统京剧《玉堂春》对选段《苏三起解》起解改编的。

我们把这种有京剧韵味的歌曲叫做京歌。

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是明快的还是凝重的?(明快)对,它保留了苏三起解起解中的西皮唱腔,那京剧的唱腔有西皮腔和二黄腔,西皮腔比较明快,而二黄腔速度慢,感觉比较凝重,感兴趣的同学们课后了解。

三、复听:好,这次我们来模仿爷爷奶奶或者电视里的京剧票友,再来聆听,看它能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同学们模仿的有模有样!)1、歌曲分为几个乐句?(4 个)2、你最喜欢那句话?为什么?(第一句,起伏比较大,第四句。

四、三听:同学们回答的非常认真,这一次老师要把问题加大难度了!看大家能不能回答出来,好音乐来了!如果老师把乐句打乱顺序,你能为他们排序嘛?(2、3、1、4)同学们反应可真快,你们注意到歌词没有,歌词中都说了些什么?(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油彩、锣鼓)请看大屏幕1、生旦净丑老师讲解(生旦净丑这四种角色在京剧中有专业的称呼)2、唱念做打请生起来读(唱念做打这四种京剧的表演形式也称为—3、五色的油彩脸上画说的就是咱们京剧的脸谱艺术4、认识京剧伴奏乐器,武场、文场(同学们刚刚提到的锣鼓和铙钹是我们京剧武场的伴奏乐器,除此之外还有京胡、京二胡、月琴等是京剧文场的伴奏乐器)五、歌词:(出示歌词)通过刚刚的学习,同学们对京剧有了大致的了解,1、用自己的方式来读一读歌词(齐读)2、同学们可以提高八度小声试一试3、好,咱们再放开一点,像唱戏一样(像老师一样)六、练声:刚刚同学们已经运用了京剧“念白”的方式来体验了一把京剧瘾,那咱们也运用京剧演员的方式来吊吊嗓子。

湘教版音乐上册《京调》教案

湘教版音乐上册《京调》教案

湘教版音乐上册《京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京剧音乐的特点,理解京剧的基本腔调和唱腔。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学会演唱《京调》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了解京剧的历史、现状以及基本表演形式。

2. 学习京剧的唱腔、念白、做功等基本表演技巧。

3. 分析《京调》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风格。

4. 学会演唱《京调》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表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学会演唱《京调》。

2. 教学难点:掌握京剧的唱腔和表演技巧,能够进行生动的表演。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和演唱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表演,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演唱和表演,提高技能。

4. 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增强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京剧片段,引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京剧的历史、现状以及基本表演形式,介绍京剧的唱腔、念白、做功等基本表演技巧。

3. 分析:分析《京调》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风格,引导学生感受京剧音乐的魅力。

4. 学习:教授《京调》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5.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京调》,教师巡回指导。

6. 表演:让学生结合所学到的京剧表演技巧,进行《京调》的表演。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京调》,了解更多的京剧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合作意识。

2. 演唱能力:评估学生在学唱《京调》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唱腔掌握情况。

3. 表演技巧:评价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情、动作、念白等京剧基本技巧的运用。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复习和了解京剧知识的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音乐上册《京调》相关章节。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京剧片段和教学录音。

京调音乐课教案通用7篇

京调音乐课教案通用7篇

京调音乐课教案通用7篇京调音乐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够迁移学习阅历,唱准有休止符的乐句。

2、尝试依据图片、动作提示,理解歌词并填词进展演唱。

3、体验自学歌曲的乐趣,享受把握正确学习方法后学习胜利的乐趣。

活动预备1、背景图片一张(有山、有树、有河)。

2、歌曲图谱。

3、伴奏音乐带。

活动过程1、出示背景图课件,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看,这个地方漂亮吗?都有什么?你明白这是谁的家吗?“(出示动态的小鸟)这儿呀就是小鸟落落的家。

今日落落有事要请你们帮助,你们情愿吗?“(情愿)(2)“可是,落落想先考考你们,看一看你们是不是够聪慧能够帮助它,你们有信念吗?“(3)难点前置,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们解决休止符的处理。

2、说歌词,理解歌曲资料。

(1)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歌曲资料。

“你们刚刚已经见过落落的家了,可妈妈今日早晨对落落说:你已经长大了,应当自我出去找地方安家了。

落落问妈妈:那我应当到哪儿去安家呢?“妈妈说:安家应当到一个风光最美的地方,那儿要有山、有树、有河。

最重要的是那儿的人应当是爱鸟的,不损害我们,能够爱护我们,千万要记住那儿的人要最好,爱鸟爱在心窝。

“这不,落落来求你们帮助了。

你们帮他想想,找个地方安家吧。

“(2)引导孩子争论:什么地方适合落落安家?妈妈为什么让落落找这样的地方安家?增加幼儿爱鸟护鸟的意识。

(3)提问:妈妈要落落找个什么地方安家?(引出风景最美)那儿要有什么?(引出有山有树有河)那的人要怎样?(引出那儿的人们最好,爱鸟爱在心窝)孩子每答复一个问题,让他们从教师预备好的图谱中选出适合的那一张粘贴到黑板上。

师的引导语:为什么你认为这一张是风景最美?(由于漂亮的风景旁边有竖起的大拇指)有山有树有河你认为是哪一张?(由于上头画了山、树还有小河)你为什么会选这张代表“请来这儿唱歌“?(由于这个音符代表唱歌)(4)师引导孩子按图谱提示完整说出歌词,渐渐过渡到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师的引导语:“你们刚刚说的这些话太美了,此刻我想加上音乐来配乐朗读,你们听听好吗?“(师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读)“你们想不想也这样玩一玩儿?“引导孩子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湘教版音乐上册《京调》教案

湘教版音乐上册《京调》教案

湘教版音乐上册《京调》教案一、教材分析《京调》是湘教版音乐上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京剧为主题,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展现了京剧的音乐特色。

歌曲为2/4拍子,结构简洁,旋律优美,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京调》,学生可以了解京剧的音乐特点,感受京剧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了解京剧的音乐特点,知道《京调》歌曲的创作背景。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京调》,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京剧的魅力,培养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京调》。

难点: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四、教学方法采用欣赏、讲解、示范、练习、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京剧片段,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介绍《京调》的创作背景。

3. 示范:教师演唱《京调》,让学生跟随演唱,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京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 合作: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7. 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京调》,准备下次节课的表演。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态度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演唱展示: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展示,评价他们的演唱水平。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练习的情况,关注他们的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4.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合唱中的配合程度,鼓励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观看京剧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

2. 邀请京剧演员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京剧的历史、表演技巧等。

3. 让学生进行京剧角色扮演,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

4. 开展京剧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京剧的魅力。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京调》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京调》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京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介绍和学习《京调》。

《京调》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一种,是在北京地区产生并流传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包括了京剧、京胡等。

学习《京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1.2 学生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湘教版六年级学生。

他们已经学习了五年的音乐,基础音乐知识较为扎实,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爱好,但对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不太熟悉。

1.3 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京调》•学习《京调》的基本特点•了解《京调》的表演形式和艺术欣赏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二、教学过程2.1 创设情境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创设一些情境和背景,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让他们对北京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然后,可以放一些京剧和京胡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京调》的韵味和魅力。

2.2 知识讲解接着,向学生讲解什么是《京调》,包括它的起源、特点和表演形式等方面。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京调》,可以结合各个方面的具体例子进行解释,比如为学生现场演示一段京剧,解释其中的节奏、音调和唱腔等特点。

2.3 学生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京调》,可以让他们进行一些练习和活动。

比如,可以请学生分小组进行合唱,练习一个简单的《京调》曲目,同时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各种运用和创新。

也可以教学生一些传统舞蹈,让学生在欣赏京胡等表演时进行舞蹈配合。

2.4 总结回顾在学习完成后,要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献,了解更多的细节和知识点,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京调》的文章,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从而检查和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京调7人音(五线谱)(2014秋)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京调7人音(五线谱)(2014秋)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京调7人音(五线谱)(2014秋)第一篇:六年级上音乐教案-京调7人音(五线谱)(2014秋)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功夫”,知道京剧脸谱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能识别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2,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各种活动.3,能学会虽《龙里格龙》这首京韵的歌曲.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来.教学准备: 课件,京剧脸谱,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学生听赏《龙里格龙》伴奏音乐进入教室.2,用京剧腔调向学生问好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是用什么腔调向同学们问好啊生:京剧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出示课题——走进京剧世界(课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京剧世界去了解这门独特的艺术,认识它,喜爱它.二,走近京剧师: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回家收集有关京剧资料,下面请各组同学将你们的成果作个展示.京剧的四大行当 1,说一说师:京剧有哪些行当如何划分的生:京剧可根据性别年龄和身份职业按人物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老师作具体解释,并放相应的图片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生”一般指男性演员,他还可分为武生,小生,老生等.图片展示:老生,小生,武生(课件)“旦”一般指女性扮演者,年龄大的是老旦,年轻,俏皮的是花旦.图片展示;老旦,花旦,刀马旦(课件).介绍各个具体角色特征.说一下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观看片断《苏三起解》让学生说说是旦行中具体哪一行当(青衣)“净”就是俗称的大花脸,脸上画有脸谱的角色.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如: 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包公,白脸的曹操(课件)“丑”角在也叫小三花脸,性格或是诙谐幽默,或是犴诈小人.2,赏一赏,辨一辨(课件)师:下面我们欣赏一段京剧,说说里面包含了哪几个行当并说出是各行当中具体哪个角色.播放影音文件《贵妃醉酒》生,旦,丑生:(略)3,演一演将同学分成生,旦,净,丑四组.京剧表演形式说一说赏一赏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京剧四大行当,这些内容丰富的角色,是通过京剧的基本功活灵活现呈现在舞台上的.同学们说说是哪四大基本功.生:四大功夫包含唱,念,做,打四种表演形式.是京剧的基本功.叫四功.说一说,学一学师:唱——就是演唱.听赏《苏三起解》体验:和老师学唱《苏三起解》中的前两句念——指念白,具有音乐性,像唱歌一样.欣赏《我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学一学小铁梅的念白部分——奶奶,您听我说做——是表演身段和表情的总称.如开门关门,跋山涉水,乘船骑马,缝衣刺绣以及人物的喜怒哀乐,都有是通过舞蹈化程式化的动作来表现的.让学生自己刻画一个缝衣的动作.打——一种表演厮杀,打斗的艺术形式.欣赏《三岔口》老师念口诀,学生做一做我砍你挡,我刺你躲,我扫你跳 2,赏一赏,说一说师:《三岔口》除了体现打这个基本功,还体现了哪种基本功还有之前我们欣赏的《我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包含了哪些基本功生:(略)3学一学演一演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演一演.学一学: 请六个同学和老师一起走圆场.(《龙格里格龙》音乐)师:京剧艺术是一种取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把生活中的动作夸张,变化的艺术表演形式.每一个动作包含手,眼,身,法,步(做个亮相的动作),每个地方都让人感受到美,体验到美,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在台上的精彩表演都是台下用血泪换来的.师:请同学们和老师学习一段戏剧的基本手位.(《龙格里格龙》音乐)四,课后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和四大功夫,下节课我们从脸谱和京剧伴奏乐器上认识京剧.希望同学们回家后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这门艺术作为自己的一份贡献.教学反思:对于本课我的定位是,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国粹京剧,愿意去更多的了解它,形成一种意识去发扬它.现在的学生对于戏曲都抱有一种不喜欢听,不愿意听,认为是一种老气横秋,不时尚的艺术,不了解它魅力,不知道它的艺术价值,所以在课堂上我利用各种手段去激起同学们的兴趣与好奇心.首先心京剧腔调向同学们问好,引起学生的好玩心性,接着京剧小知识的学习当中,先让学生回家查资料,在课堂展示所查成果.每一个环节的学习过程都用不同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对四个行当生旦净丑的每个知识点进行稍微深入的介绍,并在介绍过程中加入影音资料,直接冲击感官.而在京剧的四种表演形式学习当中,让学生对京剧的四种表演形式作直接的体验,有模仿,有想象,有创造,各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将本课的带京韵性质的歌曲溶入到各个环节中,比如课前听这首歌曲进课堂,后面学习京剧演员走圆场体验,也是用这首曲子作背景,让学生熟悉旋律.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舞蹈强项,将各个环节溶入京剧表演,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这堂课的重难点是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各项活动,课堂过程中在这点上略显欠缺,可能是由于公开课,学生过于注重课堂纪律,而掩饰了原本的活泼个性,也与老师本身激情不足有关,也提醒我在以后的课堂中更要提升教学业激情,带学生一起溶入课堂.第二篇:六年级上音乐教案-京调6人音(五线谱)(2014秋) 课题内容:欣赏《京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重点:学生会唱《京调》的音乐主题教学难点:学生认识京剧的主要乐器、脸谱及行当。

《京调》

《京调》

《京调》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以京剧音乐素材创作出来的具有浓郁京韵的民族音乐,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了解京剧艺术的兴趣,乐于关注京剧艺术并喜欢。

2. 感受音乐的情绪,引导学生分析乐曲段落结构、熟悉主题音乐、剖析音乐的节奏、旋律、风格、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

3. 通过活动,能够找到乐曲中京剧元素的具体表现方式,简略了解京剧唱腔和京剧的伴奏乐器。

4. 了解感受京剧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和交融所产生的美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受《京调》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京剧元素与民族乐器融合所创作呈现出来的独特音韵2.分辨《京调》的乐段、通过动的形式表现主题音乐和乐段3.辨析乐器的音色,掌握伴奏乐器的演奏方式和方法,体验伴奏乐器在乐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4.找到乐曲风格特点呈现的方式。

教材分析:《京调》是根据京剧唱腔的音调改编而成,经过改良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京剧的基本风格特点,通过民族管弦乐表现的形式,把京剧唱腔进行了再创造,变为通俗易懂的了解京剧的最佳教材。

学情分析:京剧历史悠久,但绝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在教学时就要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最大程度上激发他们认识优秀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方法尽量贴近学生的心理生理认知特点和规律,以学生活动为主展开教学活动,自然合理的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方法:1. 趣味教学:奏一奏、唱一唱、听一听、演一演、想一想、学一学2. 多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把玩打击乐器——小镲(设计意图:认识小镲,掌握京剧锣鼓经,会使用小镲并跟随音乐伴奏)教师引导:小镲,打击乐器的一种,很多艺术表演形式中见到,特别在京剧表演中是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

师生活动:1. 认识锣鼓经2. 变化速度3. 配上音乐体会打击乐器在音乐的演奏中起什么作用4. 做好师生配合,掌握好小镲的演奏方法二、辨析主题旋律(设计意图:认识主旋律,并掌握分析其中的音乐与元素特点)教师引导:这段音乐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走近音乐,好好的了解它旋律1师生活动:(感受、认知、辨析、表现)1. 弹奏一次,学生熟悉2. 学生唱一唱3. 谈谈感受——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是什么让这段旋律呈现出这样的特点的?找一找4. 引导学生分析旋律中节奏、音符等音乐元素所起的作用5. 唱一唱,最大程度用你的声音表现出这段旋律的特点来旋律2(过程同上)三、玩赏旋律,彰显特色(设计意图:深度挖掘主题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师引导:老师表演两个片段,请你们做一个判断,你们所唱的旋律与老师唱的哪段相似?师生活动:1. 师唱----学生判断,让学生明白主题音乐来源于京剧片段,有京剧唱腔的特点2. 生唱----表现音乐中的京剧韵味和特点来3. 生演----与京剧表演关联起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京剧四、分析音乐曲式结构和段落(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环节,了解乐曲的结构)教师引导:作曲家这两段性格迥异的旋律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就为我们呈现出了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我们仔细听听,是怎样排列的,用你好记忆的方式来记录,或1—2,或A—B1. 师生一起聆听,仔细记录2. 师呈现曲式结构图:引子+A+B+A+B+A+尾声3. 简单介绍乐曲五、分析认知乐曲的演奏乐器(设计意图:认识主奏乐器,并分辨其音色特点)教师引导: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角”是个什么乐器?1. 学生聆听----竹笛2. 师生一起感受分析竹笛的音色特点,并辨析与竖笛有什么不同3. 分析与竖笛的不同:音色不同,演奏姿势不同4. 全体学生用竖笛演奏一下主题,回顾竖笛的音色5. 全体一起模仿竹笛演奏,教师带领1—3位学生台上模仿,做到投入音乐中模仿六、找寻乐曲中京剧元素的体现(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能找到京剧元素在乐曲中的体现,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教师引导:这是一首活泼、清新、流畅的民族管弦乐曲《京调》,它既有音乐的形式与风格,但又无处不充满着京剧的韵味和特色,是从那些方面表现出来京剧的特点的呢?1. 生聆听:哼唱一下,感受到什么吗?——————京剧唱腔的运用2. 再聆听:打击乐器的穿插使用,渲染了京剧的特点3. 打一打七、总结(设计意图:京剧知识的拓展)教师引导:京剧艺术历史悠久,深受大家的热爱,被称为“国粹”,外国朋友也为之陶醉痴迷,称它是“北京的歌剧”,做为中国人,我们很自豪。

《京调》音乐教案

《京调》音乐教案

《京调》音乐教案《京调》音乐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京调》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京调》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结合欣赏《京调》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功夫”,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3、能学会唱《龙里格龙》这首歌的一个声部,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京剧脸谱、京剧的伴奏乐器;学生课前搜集的京剧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学生在《京调》音乐中进入音乐教室。

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个剧种的音乐?生:京剧师: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感受魅力师:课前我们分成4个大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一些有关的京剧材料。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所了解的京剧说给大家听听。

1、京剧的四大行当(1)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学生活动:(说)小组介绍收集的相关知识。

师:你们能不能结合课件中的图片给大家仔细说说行当的门类?课件播放,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2)师:介绍完四大行当,哪个小组来扮演或模仿“生、旦、净、丑”角色?学生活动:(演)。

学生扮演“生、旦、净、丑”角色。

学生评价:2、京剧的脸谱(1) 看脸谱、说脸谱师:说说你还了解京剧哪方面的知识,然后请搜集脸谱资料同学评评。

学生活动1:介绍脸谱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提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京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湘版六年级上册第六课《京调》
教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学会唱《龙格里龙》这首歌,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生问好:
师用戏曲语言向学生问好。

2、教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是用什么语言向你们问好的?看过戏吗?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戏曲种类。

3、师表演京剧选段《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学生判断属于哪个剧种。

4、师简介国粹京剧。

二、走进京剧
(一)基本功练习:
师:早上到了,演员们都早早的起来跟着老师练功呢!(出示图片)下面同学们就跟着老师来学两招,看看他们基本的练功方法。

1、站姿:女生手放腰前,双脚并拢。

男生手握拳放在后背,脚呈丁字步。

2、做功:带学生拉膀。

(二)了解京剧的行当:
师:转眼就到了晚上,演员们该登台演出了。

瞧瞧后台,演员们有的在化妆、有的在穿服装、都在做演出前的准备呢。

乘他们准备的空隙,我们来了解一下京剧都有哪些行当。

1、观察演员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京剧的行当。

(1)学生汇报: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师具体总结京剧的行当:
3、师:大家能猜猜这些图片分别属于哪个行当。

学生观看并猜测其行当,猜对颁发脸谱画。

(4)游戏:超级模仿秀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请出四位同学,根据老师讲的四个行当的特点分别挑选出四个行当的脸谱,模仿一下图片上的动作。

(三)观看演出:
1、课件展示:京剧的四大工夫,师作简单介绍。

2、欣赏与分辨
(1)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视频,边欣赏边引导学生说出戏曲中出现的工夫。

(2)欣赏武打戏《收大鹏》的片段。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们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三、唱京歌《龙里格龙》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

那你们想不想当一次小演员呢?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

(课件播放《龙格里龙》)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

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回答)
3.曲调的特点:
男生(低声部)的曲调基本是:
女生(高声部)的曲调基本是:
4、分旦角、生角唱词(学生小组合作自学、解决基本乐句)
2、随乐跟唱歌曲。

3、跟伴奏小声练唱。

6、处理歌曲演唱情绪
7、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四、总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责任将京剧继承发展,使之发扬光大,繁荣我国的戏曲文化。

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关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多学唱一些戏曲好吗?
五、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