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植物生理学复习重点(2)

2017植物生理学复习重点(2)
2017植物生理学复习重点(2)

名词解释

1.水势:指在等温等压下,体系中每偏摩尔体积的水与纯水之间的

化学势差,表示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的本领及转移的潜在能力

2.渗透势:指由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以负

值表示

3.压力势:指由静水压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数值,一般为正

4.衬质势:指由衬质与水相互作用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一般为负

5.渗透作用:指溶剂分子从较高化学势区域通过半透膜向较低化学

势区域扩散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扩散形式

6.水分临界期:指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和最易受害

的时期

7.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

的过程

8.小孔扩散率:指水分通过小孔的扩散速率不与小孔面积成比例,

与其边缘长度成正比的规律

9.水孔蛋白:在许多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发现的类似的专一性运输

水的膜蛋白,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活力可被汞抑制

10.内聚力学说:相同水分子间,具有相互吸引的力量,称为内聚力叶

片蒸腾失水后,便从下部吸水,所以水柱一端总是受到压力,与此同时,水柱本身的重量又使水柱下降,这样上拉下堕使水柱产生张力

11.灰分元素:植物体不能挥发的残余物质称为灰分,灰分中存在的

元素叫做灰分元素

12.离子拮抗:若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它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

会消除,这种离子间能够互相消除毒害的现象,称离子拮抗。13.单盐毒害:如果将植物培养某种单一的盐溶液中,植物不能正常

生活,最后死亡。这种现象叫单盐毒害

14.离子通道:由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构成,它们聚集起来并镶嵌

在细胞膜上,中间形成水分子占据的孔隙,这些孔隙就是水溶性

物质快速进出细胞的通道。

15.硝酸还原酶:位于细胞质内或细胞膜外,在硝酸盐还原途径中是

限速因子,通过 NADH和 NADPH 其中之一或两者( 双功能) 提供两个电子催化反应,使硝酸盐转换成亚硝酸盐。

16.原初反应:指从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

应为止的过程,它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光化学反应。

17.光合链:也称光合电子传递链,是指存在光合膜上、一系列互相

衔接着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轨道。

18.z方案: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是由两个光系统串联进行,其中

的电子传递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排列,使电子传递呈侧写的Z型19.Hill反应:在有适当的电子受体存在的条件下,叶绿体利用光使

水光解,即有氧的释放和电子受体的还原,这一过程是Hill在1940年发现的,故称Hill反应。

20.双光增益效果:长波红光(如680nm)之外再加上—些波长较短的

光(如660nm),光合作用的量子效率就会立刻提高

21.光合单位:指同化1分子co2或释放1分子氧所需要的叶绿体色

素分子数目

22.光合磷酸化:由光驱动的光合电子传递所偶联的将ADP和无机磷

合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23.卡尔文循环:又称C3循环、还原磷酸戊糖循环、光合碳循环,它

是CO2固定和还原的主要途径,其CO2的受体是RuBP,CO2固定后的初产物是PGA。

24.C4途径:是C4植物固定CO2的一栋途径,其CO2受体是PEP,固定

后的初产物为四碳二羧酸,即草酰乙酸。故称C4途径或四碳二羧酸途径。

25.CAM途径:有些植物夜间气孔开放,通过C4途径固定二氧化碳,

形成苹果酸,白天气孔关闭,夜间固定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在经C3途径形成碳水化合物,这种夜间吸收二氧化碳,白天进行碳还原的方式,成为CAM途径。

26.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

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

27.源一库单位;是指源的同化产物主要供给相应的库,相应的源与库

以及两者之间的输导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源一库单位。源一库单位的形成首先符合器官的同伸规律,其次还与维管束的走向,距离远近有关,它决定了有机物质分配的特点。

28.碳同化,是指植物利用光反应中形成的同化力,将CO2转化为碳

水化合物的过程。

29.花环结构.: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紧贴这层细胞的一圈叶

肉细胞共同构成的双层环状结构

30.光补偿点:在光饱和点以下,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减少而相应降低,

到某一光强时,光合作用中吸收CO2与呼吸作用中释放的CO2达动态平衡,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31.呼吸商: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

之比或摩尔数之比,即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的分子比

32.巴斯德效应:巴斯德效应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

中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减少。这种抑制发酵产物积累的现象。

33.能荷调节:是通过细胞内腺苷酸之间的转化对呼吸代谢的调节作

用。

34.抗氰呼吸:是指当植物体内存在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的阴

离子,仍能继续进行的呼吸,即不受氰化物抑制的呼吸。

35.安全含水量:使种子中原生质处于凝胶状态,呼吸酶活性低,呼

吸极微弱,可以安全贮藏时,此时的含水量称之为安全含水量。

36.呼吸跃变:指植物组织从生长停止到开始进入衰老之间的时期,

呼吸速率的突然升高

37.梅勒反应:指水中的电子经PSⅠ与PSⅡ传给Fd后再传给O2的电

子传递途径,这也叫做梅勒反应

38.磷/氧比:呼吸过程中无机磷酸消耗量和氧消耗量的比值称为磷氧

比。

39.双信号途径:是指肌醇磷脂你好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胞外信

号被膜受体接收后同时产生两个胞内信号分子(IP3和DAG),分别激活两个信号传递途径,即IP3/CA2+和DAG/PKC途径,因此把这一信号系统称为“双信号系统”

40.G蛋白:全称为GTP结合调节蛋白,G蛋白的生理活性有赖于三磷

酸鸟苷的结合以及具有GTP水解酶的活性而得名。

41.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微

量有机物质。

42.植物生长延缓剂:抑制植物亚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

它能抑制节间伸长而不抑制顶芽生长,其效应可被活性GA所解除43.乙烯的三重反应:乙烯可抑制黄化豌豆幼苗上胚轴的伸长生长,

促进其加粗生长,地上部分失去负向地性生长(偏上生长)

44.光形态建成:是植物依赖光来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

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即以光控制植物发育的过程,称为光形态建成

45.生长大周期:植物生长的体积、干重或蛋白质含量等参数对时间

作图则得“S”形曲线,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规律称为生长大周期

46.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

47.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48.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

素,导致叶子发黄

49.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外植体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

基上培育成植株的技术

50.棚田效应:是指红光可诱导离体绿豆根尖的膜产生少量正电荷,

因此可使之粘附在带电荷的玻璃表面的现象。远红光照射可逆转该过程。

51.春化作用: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

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这种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效应叫做春化作用。

52.临界日长:指昼夜周期中能诱导植物开花所需的最低或最高的极

限日照长度

53.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

54.光周期现象: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成为光周期现象

55.自交不亲和:指植物花粉落在同花雌蕊的柱头上不能受精的现象

56.同源异形基因:产生同源异性突变体的基因,编码一些决定花器

官各部分发育的转录因子,这些基因在花发育中起着“开关“的作用。

57.群体效应:花粉萌发时,单位面积内花粉的数量越多,花粉的萌

发和花粉管生长越好。

58.后熟作用:是指成熟种子离开母体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

化变化后才能完成生理成熟而具备发芽的能力的一个生理过程。

59.层积处理:是解除种子休眠的一种方法,即将种子埋在湿沙中置

于1~10℃温度中,经1~3个月的低温处理就能有效地解除休眠。

60.细胞程序化死亡: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及许多病理过程中,细胞

遵循其自然的“程序“,主动结束其生命的生理性死亡过程

61.离层:在叶将脱落时,叶柄基部或靠近基部的部分,有一个区域

内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产生一群小型细胞,以后这群细胞的外层细胞壁胶化,细胞形成游离状态,因此支持力量变得异常薄弱,这个区域就称为离层。

62.逆境: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使植物产生伤害的各种环境因素

的总称

63.交叉适应:植物经历某些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种逆境的抵抗能

力,这种对不良环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

64.抗性锻炼:在霜冻到来之前,缓慢降低温度,使植物逐渐完成适

应低温的一系列代谢变化,增强抗冻能力。

65.融冰伤害:当温度骤然回升时,冰晶迅速融化,细胞壁迅速吸水

恢复原状,而原生质来不及吸水膨胀,可能被撕裂损伤。胞内结冰,细胞内冰晶体积小,数量多,对生物膜、细胞器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机械伤害

论述题

植物细胞水势的概念、组成和吸水过程中各组分的变化、根系吸水的方式有哪些。

水势的概念、组成:指在等温等压下,体系中每偏摩尔体积的水与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表示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的本领及转移的潜在能力,其用符号Ψw表示。典型植物细胞水势(Ψw)组成为:Ψw=Ψm+Ψ

π+Ψp(ψm为衬质势,Ψπ为渗透势,Ψp为压力势)。成熟细胞的水势由液泡水势来代替,由于液泡中衬质势又可忽略不计,即Ψw细胞=Ψw

液泡=Ψ

π+Ψp

吸水过程中:渗透势升高,压力势升高,衬质势升高

根系吸水的方式: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被动吸水是由于地上部的蒸腾作用而引起的根本吸水方式,其驱动力是蒸腾拉力。主动吸水是由于根系本身的生理作用而引起的吸水方式,其驱动力是根压。

植物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保卫细胞吸水膨胀的机理。

植物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是植物被动吸水的主要动力,这对于高大的植物尤为重要。

蒸腾作用引起的上升液流,有助于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转运到植物体的各部分。

蒸腾作用通过水的高汽化热特性,降低植物体温,防止灼伤。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的机理:课本p48

淀粉与糖转化学说

K+累积学说

苹果酸代谢学说

玉米黄素学说

掌握氮、磷、硫、钾、钙、镁、铁、锌、锰、硼的主要缺素症。课本p69

缺氮:整个植株生长受抑制,较老叶片先失绿。

缺磷:整个植株生长受抑制,叶暗绿色或红紫色。

缺硫:生长点不枯死,叶脉也失绿:茎细小

缺钾:症状限于局部,叶缘失绿以至坏死,有时叶片上也有失绿至坏死斑点。

缺钙:生长点枯死,幼叶钩状,从叶间和叶缘开始坏死,根系发育不良。细胞分裂不能正常进行。

缺镁:叶脉间失绿,有坏死斑点。

缺铁:生长点不枯死,叶脉间失绿,不坏死。

缺锌:叶缘失绿整个叶片有失绿至坏死斑点或条纹。

缺锰:叶缺绿,不萎蔫,叶脉间失绿,有坏死。

缺硼:生长点枯死,幼叶基部淡绿,从基部开始死亡,叶片卷曲,根系生长受抑。影响受精作用。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植物细胞对矿质原宿的吸收有被动吸收、主动吸收和胞饮作用等三种方式。扩散不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属于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与易化扩散。主动吸收消耗代谢能量,故与呼吸过程有关。细胞的膜系统中有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载体又可分成单向转运体、同向转运体、

反向转运体等类型。H+-ATP酶转运称为初级转运,溶质的主动转运与转运相偶合,为次级共转运。

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的有三个特点。植物地上部分也可吸收矿质元素,称为根外营养。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有三个步骤。土壤条件(温度、通气状况等)是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因素。

光对植物体内硝酸盐代谢的影响。

在绿色叶片中,光照与硝酸盐代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试验证明,叶片中硝态氮的还原有明显的昼夜性;降低光照时,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当恢复强光照时,酶的活性提高;在低光照的温室中,往往硝酸盐还原作用很差,植物体内的硝态氮的浓度比正常条件下的植物往往高出好几倍。

掌握光合作用机理、以及外界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机理:第一个阶段称为光反应,该阶段受光驱动,将光能变成同化力,并产生氧气,该反应在类囊体上进行。第二个阶段称为碳同化,改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利用光反应产生的同化力固定CO2,形成糖。

外界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书P131

光照:光强度、光质、光照时间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光合速率曲线、二氧化碳供应

温度

水分

矿质营养

大气污染

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叶龄、叶片结构、同化产物输出速率与积累的影响

详细叙述C3 、C4和CAM途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3途径是光合碳代谢最基本、最普遍的途径,同时,也只有这条途径为具备合成淀粉等产物的能力,C4途径和CAM途径则是对C3途径的补充。

三条途径的异同:

①羧化酶种类和所在位置来看,C3植物是由叶肉细胞叶绿体的Rubisco羧化空气中的CO2,而C4和CAM植物则叶肉细胞基质中的PEP羧化酶羧化;

②从卡尔文循环固定的CO2来源来看,C3植物直接固定空气的CO2。而C4植物和CAM植物则利用C4酸脱羧出来的CO2

③从卡尔文循环的叶绿体位置来看,C3和CAM植物都是在肉细胞进行,而C4植物则在维管束鞘细胞进行;

④同化CO2和进行卡尔文循环来看,C3植物是同时同出进行,C4植物在空间分隔进行。即分别在叶肉细胞在维管束鞘细胞进行,CAM是在时间上分隔进行,即分别在夜晚和白天进行。

光呼吸途径及生理意义。

植物绿色细胞在光下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光呼吸,是一个氧化过程,底物是乙醇酸。

过程:①乙醇酸的生成。②乙醇酸氧化途径:光呼吸全过程需要叶绿体、过氧过程和线粒体三者协同完成:氧化底物为乙醇酸,故称为C2循环;氧气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和过氧化体,二氧化碳的释放发生在线粒体;C2循环中,每氧化2分子乙醇酸发出1分子二氧化碳,碳素损失>25%

意义:①消除乙醇酸的毒害。②维持C3途径的运转。③防止强光对光和机构的破坏。④氮代谢的补充。⑤回收碳素。⑥防止强光对光和机构的破坏。

植物呼吸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具体阐述。

①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植物体内存在着多条呼吸途径,并不同等运行,而是在各种生理状态下运行最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或多种的呼吸方式。

②呼吸电子传递链的多样性:细胞色素呼吸链途径是电子传递的主路,在生物界分布最广泛,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所共有。其他呼吸连支路是其补充途径。

③呼吸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末端氧化酶多样性使植物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不同底物和不同环境条件,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

详述以甲羟戊酸为合成前体物阐明三种激素GA、CTK和ABA的相互关系。看书= =

种子萌发过程有以下六个生理生化变化

(1)种子的吸水:种子的吸水分为三个阶段:快-慢-快(急剧吸水阶段—吸胀性吸水;滞缓吸水;胚根出现,大量吸水阶段—渗透性吸水)

(2)呼吸速率的变化:在吸水的第一和第二阶段,CO2的产生大大超过O2的消耗—无氧呼吸;吸水的第三阶段,O2的消耗大于CO2的释放—有氧呼吸。

(3)酶的活化和合成:1.酶原的活化:种子吸胀后立即出现,如β-淀粉酶;2.重新合成:如α-淀粉酶

(4)储藏有机物的转变:淀粉经水解或磷酸解为葡萄糖。

(5)含磷化合物的变化:种子种最多的储磷物质是肌醇六磷酸。种子萌发时,植酸盐水解为肌醇和磷酸。

(6)植物激素的变化:ABA等抑制剂下降,IAA、GA、CTK含量上升。论述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以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高,从而顶芽优先生长而顶芽生长受抑制作用。

农业生产上,常用消除或维持顶端优势的方法控制作物、果树和花木的生长,以达到增产和控制花木株型的目的。

详细论述影响植物根冠比的因素。

(1)土壤水分:土壤中常有一定的可用水,所以根系相对不易缺水。而地上部分则依靠根系供给水分,又因枝叶大量蒸腾,所以地上部分水分容易缺亏。因而土壤水分不足对地上部分的影响比对根系的影响

更大,使根冠比增大。反而,若土壤水分过多,氧气含量减少,则不利于根系的活动与生长,使根冠比减少。水稻栽培中的落干烤田以及旱田雨后的排水松土,由于能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土中含氧量而有利于根系生长,因而能提高根冠比。

(2)光照:在一定范围内,光强提高则光合产物增多,这对根于冠的生长都有利。但在强光下,空气中相对湿度下降,植株地上部蒸腾增加,组织中水势下降,茎叶的生长易受到抑制,因而使根冠比增大;光照不足时,向下输送的光合产物减少,影响根部生长,而对地上部分的生长相对影响较小,所以根冠比降低。

(3)矿质营养:不同营养元素或不同的营养水平,对根冠比的影响有所不同,氮素少时,首先满足根的生长,运到冠部的氮素就少,使根冠比增大;氮素充足时,大部分氮素与光合产物用于枝叶生长,供应根部的数量相对较少,根冠比降低,磷、钾肥有调节碳水化合物转化和运输的作用,可促进光合产物向根和储藏器官的转移,通常能增加根冠比。

(4)温度:通常根部的活动与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比地上部分低些,故在气温低的秋末至早春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处于停滞期时,根系仍有生长,根冠比因而加大;但当气温升高,地上部分生长加快时,根冠比就下降。

(5)修剪和整枝:修剪与整枝去除了部分枝叶和芽,当时效应是增加了根冠比,然而其后效应是减少根冠比,这是因为修剪和整枝刺激了侧芽和侧枝的生长,似大部分光合产物或储藏物用于新鞘生长,削弱了对根系的供应。另一方面,因地上部分减少,留下的叶与芽从根系得到的水分和矿质的供应相应地增加,因此地上部分生长要优于地下部分的生长。

(6)中耕与移栽:中耕引起部分断根,降低了根冠比,并暂时抑制了地上部分的生长,但由于断根后地上部分对根系的供应相对增加,土壤又输送通气,这样为根系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侧根与新根的生长,因此,其后效应是增加根冠比,苗木、蔬菜移栽时也有暂时伤根,以后又促进发根的类似情况。

(7)生长调节剂:三碘苯甲酸、整形素、矮壮素、缩节胺等生长抑制剂或生长延缓剂对茎的顶端或亚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伸长有抑制作用,使节间变短,可增大植物的根冠比,GA、油菜素内脂等生长促进素,能促进叶菜类如芹菜、菠菜、苋菜等茎叶的生长,降低根冠比而提高产量。

掌握5种以上的短日植物、长日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长日照植物:菠菜、冬小麦、大麦、油菜、萝卜

短日照植物:菊花、水稻、牵牛花、大豆、玉米

日中性植物:番茄、四季豆、菜豆、月季、黄瓜、茄子

为什么临界暗长决定植物的成花诱导。(新)

论述春化作用和光周期在引种和控制花期上的应用

春化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春化处理、引种和控制花期。农业生产上用人工给予萌动的种子以低温处理,使之完成春化作用,我国农民很早就找到解决秋季因自然灾害原因不能播种或出苗不好需要春季补种的方法,即闷卖法。

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我国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低,气温高,远地引种时,首先须了解该品种对低温的要求及当地气候条件是否满足它对气候条件的需求,不然会给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另外,南种北引与北种南引需要注意的地方完全不同。

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常利用解除春化效应以控制某些作物的开花。如葱在前一年所形成的幼嫩鳞茎,在冬季或藏中就可以通过春化而提前开花,从而影次年形成大鳞茎。在生产中常在春季给予物高温处理以解除其春化,即可防止它在长期抽苔开花。

影响种子休眠的原因。P342

种皮限制、胚未完全发育、种子未完成后熟、抑制物的存在

花粉与萌发与花粉管伸长有哪些特点?

①花粉萌发时,呼吸速率剧增,蛋白质合成加快,酶活性明显增强,尤以磷酸化酶,淀粉酶,转化酶等活性增加更为显著。这些酶除了在花粉本身起作用外,还分泌到花柱,以获取养料促使花粉管生长。

②花粉萌发有“群体效应”,即单位面积内,花粉的数量越多,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越好。

③硼和钙离子有助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

④花粉管的生长方式是顶端生长,生长只局限于顶端区。

⑤花粉管生长有向化性,即花粉管在雌蕊中生长是定向地向花柱、子房、胚座、胚珠、胚囊方向生长。

列举3种呼吸跃变型果实和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分析两种类型果实中乙烯生成系统的差异

跃变型果实:苹果、香蕉、梨。非跃变型果实:杨桃、樱桃、葡萄乙烯可以促进跃变型未成熟果实呼吸高峰的提早到来,并引发相应的成熟变化,但乙烯浓度的大小对呼吸高峰的峰值没有显著影响;非跃变型果实的呼吸强度也受乙烯的影响,当施用外源乙烯处理时。在很大浓度范围内乙烯浓度与呼吸强度成正比。

植物可以通过哪些生理学指标响应逆境的胁迫。

生物膜和逆境适应,活性氧与逆境适应,渗透调节与逆境适应,植物激素与逆境适应,逆境蛋白与逆境适应,植物对逆境的交叉适应。

解释现象

1.午不浇园:

在炎热的夏日中午,突然向植物浇以冷水,会降低根系生理活性,增加水分移动的阻力,严重地抑制根系的水分吸收,同时,又因为地上部分蒸腾强烈,使植物吸水速度低于水分散失速度,造成植物地上部分水分亏缺。所以我国农民有"午不浇园"的经验。

2.“旱耪地,涝浇园”。

答:“旱耪地”是为了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本领,避免土壤中的水分因蒸腾而散失掉;“涝浇园”是因为在受涝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水分多为“死水”,缺乏氧气,用“活水”浇园就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

3. 夏季中午瓜类叶片萎蔫。

答:夏季中午的高温,使得植物的蒸腾速率大于根系吸水的速度,植物失去水分平衡,导致植株萎蔫。

4.“烧苗”现象。

答:一次施用肥料过多或过于集中,提高土壤中溶液浓度,降低其水势,阻碍根系吸水,甚至导致根细胞水分外流,而产生“烧苗”现象。

5. 扦插枝条常剪去部分老叶片,保留部分幼叶和芽。

答:剪去部分老叶片以减少蒸发面积,降低水分散失;保留的部分幼叶和芽能促进扦插枝条早发根。

6.秋季或初春移栽林木苗易成活。

答:秋季栽植,地温适宜,至冬季时已抽发新根,可安全越冬。初春栽植,温度低,树木尚处于休眠和半休眠,代谢弱,遇春暖花开时易发根。因此秋春移植,利于发根,也就利于成活。

7.进行溶液培养时,为什么要向溶液中打气,同时还要定期调换新鲜溶液?

向溶液中打气可提高培养液中的含氧量,增加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系主动吸收矿质元素提供充足能量。植物培养一段时间后,由于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导致培养液中各种元素的比例失调,通过定期调换新鲜溶液来维持培养液的平衡性。

8. “树怕伤皮,不怕烂心”。

皮是韧皮部存在的部位,有机物质正是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到根部。树剥皮后,韧皮部被破坏,影响了有机物质的运输,时间一长会影响根系的生长,进而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心为木质部存在部位,水分和矿质营养可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然而废弃木质部心材的腐烂,并不会完全阻断水分的运输,不会对地上部分水分和矿质营养的供应产生影响。因此,树怕伤皮,不怕烂心。

9. “贪青晚熟”的作物减产。

作物营养生长过于旺盛,蛋白质合成多,同化产物消耗多,不利于同化物在籽粒中的积累,导致贪青晚熟,作物减产。

10. 秋末枫叶变红、银杏叶变黄。

秋末气温降低,叶绿素的降解速率大于合成,而类胡萝卜素较为稳定,使叶片变为黄色。枫叶变红是由于花青素合成增加引起的。

11.粮食储藏时为什么要降低呼吸速率?

因为呼吸速率高会大量消耗有机物,呼吸放出的水分又会使粮堆湿度增大呼吸加强;呼吸放出的热量又会使粮温增高,反过来又促进呼吸增强,同时高温高湿会使微生物迅速繁殖最后导致粮食变质。

12.制作红茶要揉捻发酵

制茶加工中可要根据酚氧化酶的特性加以利用。制红茶时要揉破细胞通过多酚氧化酶的作用将茶叶中的酚类氧化,并聚合成红褐色的色素。从而制得红茶。

13. 玉米“蹲棵”可以提高粒重。

同化物的再分配、再利用。我国北方农民为了避免秋季早霜危害或提前倒茬,在预计严重霜冻来临之前,将玉米连根带穗提前收获,竖立成垛,茎叶中的光合产物仍能继续向籽粒中转移,这称为“蹲棵”,这样可以增产5%~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